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及其体积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空气成分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

2. 实验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空气成分的实验探究。

2. 空气中各气体体积分数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集气瓶、水槽、烧杯、玻璃片、澄清石灰水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介绍空气的成分,讲解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及作用。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空气成分。

4. 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

5. 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空气成分的重要性及环保意识。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成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空气成分的知识点,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课后作业:1. 请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空气污染现象。

2. 请根据空气成分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 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谈谈自己对空气成分与环境保护的认识。

八、课堂评价:教师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九、教学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空气污染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6《空气的成分》(教案)

小学科学6《空气的成分》(教案)

小学科学6《空气的成分》(教案)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2. 掌握一些空气成分的名称和特征;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教学模型;2. 实验用具:氧气瓶、火柴、碳酸钠、食用碱、电子秤等;3. 学生实验器材:试管、露点计、酸雨酸碱试纸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先用一个小故事或短视频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空气成分的实践,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空气,我们将无法呼吸、植物无法生长等等。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空气的成分。

教师可以使用课件或模型,注重让学生明确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包括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气体的特征和作用。

3. 实验探究(25分钟)实验一:氧气对于燃烧的必要性步骤:(1)将一个试管中填满水,倒置于水槽中;(2)将另一个试管中加入碳酸钠(小苏打);(3)用火柴点燃碳酸钠,迅速盖上试管;(4)观察现象,并回顾课堂知识。

实验二:二氧化碳的存在确认步骤:(1)在一个试管中加入食用碱;(2)在另一个试管中加入白石灰(石灰水);(3)将两个试管的口相接,晃动试管;(4)观察试管中液体的变化,根据班级知识进行解释。

4. 实验分析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回答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从实验中总结出空气成分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燃烧需要氧气?为什么活动植物需要二氧化碳?5. 拓展应用(15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露点计,这是一种用来测量空气中水分含量的仪器。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中水分对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在某些地区需要使用这样的仪器。

6. 总结巩固(10分钟)复习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特征。

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提问和概念检测。

四、教学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让他们观察一些现象,如植物生长、动物呼吸等与空气成分有关的现象,并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成分,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及其体积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基本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2. 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及其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 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三、教学重点:1. 空气的基本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 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四、教学难点:1. 空气成分的微观解释。

2.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气的成分。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空气成分及污染问题。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

5. 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

【课堂导入】(时间: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空气问题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空气的成分》。

【新课导入】(时间: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空气的基本成分,引导学生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及其体积分数。

2. 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验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

【课堂探究】(时间: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空气污染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课堂小结】(时间: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空气成分及污染问题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空气成分的比例图,巩固所学知识。

2.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空气污染现象,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价:(时间:5分钟)1. 课堂问答:教师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空气成分及其体积分数的理解。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主要成分;2. 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3. 能够运用空气的成分及其性质进行分析和解题。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主要成分;2.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和应用;2. 空气的污染和保护。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2. 投影仪或白板;3. PPT或教案。

教学过程:第一章:空气的组成1.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组成,例如:“你们认为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2 讲解教师利用PPT或教案,介绍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和杂质。

1.3 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1.4 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计算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第二章:氮气2.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氮气的性质和用途,例如:“氮气在空气中的作用是什么?”2.2 讲解教师利用PPT或教案,介绍氮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2.3 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氮气的应用及其在空气中的重要性。

2.4 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分析氮气在空气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章:氧气3.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例如:“氧气在空气中的作用是什么?”3.2 讲解教师利用PPT或教案,介绍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氧气的应用及其在空气中的重要性。

3.4 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分析氧气在空气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四章:稀有气体4.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例如:“稀有气体在空气中的作用是什么?”4.2 讲解教师利用PPT或教案,介绍稀有气体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4.3 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稀有气体的应用及其在空气中的重要性。

4.4 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分析稀有气体在空气中的作用和意义。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

空气的主要成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3. 让学生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和用途。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主要成分。

2.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3. 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和用途。

三、教学难点1. 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的记忆。

2. 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和用途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或挂图。

3. 实验器材(如气球、塑料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空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空气是什么吗?空气对我们有什么作用?”2. 新课导入:介绍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展示教学卡片或挂图,让学生了解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的含量。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在空气中的作用和用途。

例如,氧气对人体呼吸的重要性,氮气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稀有气体的用途等。

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和用途,让学生举例说明。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5. 课堂小结:总结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强调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和用途。

6. 课后作业:设计一份关于空气成分的调查问卷,让学生课后进行调查,了解生活中空气成分的应用。

7.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名称:空气成分的角色扮演2. 活动目的: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空气成分的理解和记忆。

3.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相关空气成分的资料或卡片。

4. 活动过程:a.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空气成分进行角色扮演。

b. 学生通过扮演空气成分的角色,介绍其特点、作用和用途。

c. 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听后进行提问和讨论。

d. 各组完成后,进行总结和分享。

七、教学评价1. 评价目的:了解学生对空气成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空气的成分教案初中科学

空气的成分教案初中科学

空气的成分教案初中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组成。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实验探究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集气瓶、烧杯、水槽、玻璃片、蜡烛等。

2. 实验材料: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呼吸空气,那么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三、总结实验结果(10分钟)1.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2. 学生总结: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四、讲解空气的成分(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的成分,让学生了解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学生通过实验和讲解,理解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

五、课后延伸(10分钟)1. 学生思考: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要保持平衡,否则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成分,知道了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通过实验现象直观地了解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但在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在课后延伸环节,学生思考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34《空气的成分》教案

小学科学34《空气的成分》教案

小学科学34《空气的成分》教案【引言】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它无处不在,但很少有人知道空气的成分是什么。

本节课将向小学生介绍空气的成分,让他们了解到空气中有哪些气体以及它们的作用。

【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

2. 了解氧气的重要性,知道人和动植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

3. 了解二氧化碳的作用,知道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成分。

4. 了解氮气的作用,知道氮气可以维持空气的稳定性。

5.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不同。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展示板2. 实验用具:透明杯子、火柴、小纸片、蜡烛3. 制作卡片:写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的卡片【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 通过展示空气的照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空气的普遍存在,并激发学生对空气的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们知道空气由什么组成吗?”Step 2 讲解空气的成分1. 使用幻灯片或展示板,通过图片和说明告诉学生空气主要由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组成。

2. 解释每种气体的特点和作用,重点强调氧气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人和动植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以及二氧化碳对植物的重要性。

Step 3 进行实验1. 将透明杯子倒扣在蜡烛上,点燃蜡烛,并用小纸片盖住杯子顶部的开口。

2. 让学生观察火焰的变化和小纸片的移动情况,并思考原因。

3. 解释火焰熄灭和小纸片移动的原因是因为火焰使用掉了氧气,而小纸片的移动是由于火焰产生了二氧化碳,使杯子内产生了气压。

Step 4 布置任务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或氮气)进行研究。

2. 要求小组成员收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海报或小册子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3. 学生可以包括气体的特点、来源、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Step 5 小结与讨论1.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同学间的分享和讨论。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及其体积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空气中各成分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空气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2. 实验探究空气中各成分三、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2.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四、教学难点:1. 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的理解和记忆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五、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章:引言1. 空气的重要性2. 空气的组成3. 空气的性质第二章:空气的成分1. 氮气2. 氧气3. 稀有气体4. 二氧化碳5. 其他气体和杂质第三章:实验探究空气中各成分1. 实验原理2. 实验步骤3. 实验注意事项4. 实验结果分析第四章:空气的体积分数1. 氮气的体积分数2. 氧气的体积分数3. 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4. 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5. 其他气体和杂质的体积分数第五章:空气的重要性及环保意识1. 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 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3. 环保意识的重要性4. 保护空气资源的措施5. 学生行动倡议六、实验演示:探究空气的成分1. 实验一:收集一瓶空气,用排水法收集,观察收集过程中水位的变化。

2. 实验二:用玻璃管分别插入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瓶中,观察空气在不同气体中的溶解度。

3. 实验三:用火柴点燃蜡烛,将其放入密闭容器中,观察火焰熄灭的原因。

七、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测定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实验结果,验证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八、课堂讨论: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的意义1.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

空气的主要成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知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2. 使学生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3. 培养学生对空气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成分。

2. 空气的体积分数及其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和理解。

2. 空气资源的保护。

四、教学准备1. 课件: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图示。

2. 教学素材:空气样本。

3.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管、水槽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空气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3. 课堂讲解:讲解空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成分,重点讲解空气的体积分数及其意义。

4. 实例分析: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5. 课堂练习:布置有关空气成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空气资源,减少空气污染。

2. 分享讨论成果: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七、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些空气污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2. 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个人做起,保护空气资源。

八、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烧杯、玻璃管、水槽等器材,观察空气的成分。

2. 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3. 学生互相交流实验心得,分享实验成果。

2. 强调保护空气资源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节约能源,减少排放。

3.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感悟。

十、课后作业1. 复习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巩固所学知识。

2. 思考如何保护空气资源,减少空气污染,并将想法付诸实践。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成分。

2. 空气的体积分数及其意义。

二、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和理解。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

2.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3. 教育学生珍惜空气资源,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 实验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和理解。

2. 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集气瓶、水槽、烧杯、玻璃片、注射器等。

2. 实验药品:澄清石灰水、碘酒、木条等。

3. 教学课件和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空气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成分。

提问:“你们知道空气由哪些气体组成吗?”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空气的成分》。

2. 探究空气的成分(1)氮气实验教师演示氮气的实验,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空气,注入集气瓶中。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得出结论。

(2)氧气实验教师演示氧气的实验,将一根木条点燃后,迅速放入集气瓶中,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空气,注入集气瓶中。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得出结论。

(3)稀有气体实验教师演示稀有气体的实验,用玻璃片覆盖集气瓶,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空气,注入集气瓶中。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得出结论。

4. 保护空气资源教师教育学生珍惜空气资源,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空气,思考家里空气的成分,并和家长交流学习心得。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

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空气成分的了解、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等。

空气的成分教案

空气的成分教案

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空气的成分,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

2. 理解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3. 学会使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探究和验证空气成分的特性和变化。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空气的成分及其特性的介绍和学习。

2. 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性与“燃烧必须有氧气”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白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实验材料:燃烧的物质、石蜡蜡烛、空气泵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向学生提出问题:“空气是什么?有什么成分?”带着问题开始教学。

2. 空气成分的介绍与学习 (15分钟)根据导入部分的问题,向学生简要介绍空气的基本概念,以及空气中的主要成分。

比如: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其中氮气占最大比例,约为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4%等。

学生可以通过口述或PPT展示的方式进行学习。

3. 空气成分的实验探究 (25分钟)3.1 实验一: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存在 (15分钟)步骤:a. 准备一根石蜡蜡烛,并点燃。

b. 将一根玻璃管或管子的一端放在蜡烛燃烧的位置,另一端放入水中。

c. 观察现象并提问: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燃烧物体需要氧气,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实验中水上升的现象是由于燃烧过程中,消耗了氧气,造成管内气压降低,水的压力将水推入玻璃管内。

3.2 实验二:观察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 (10分钟)步骤:a. 准备一个杯子或容器,里面放入蓝色的蓝莓汁或洋红色的红菜头汁。

b. 用一个吸管吹气入杯中,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吹气后,杯子中的汁液会变色。

这是因为吹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汁液中的颜色产生反应。

4. 学习总结与归纳 (15分钟)通过实验的探究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存在及其特性。

强调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和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空气的成分公开课教案

空气的成分公开课教案

空气的成分公开课教案第一章:空气的组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空气中各成分的比例。

1.2 教学内容: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

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水蒸气和杂质约占0.03%。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比例。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向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

1.4.2 实验:让学生观察空气中各成分的比例。

1.4.3 讲解:讲解空气的组成及其比例。

1.4.4 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空气组成的认识和感受。

1.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空气的重要性。

第二章:氮气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氮气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空气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氮气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无臭,不易燃烧,不支持燃烧。

氮气在空气中的作用:保护作用,防止氧气导致氧化反应。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氮气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空气中的作用。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氮气的讲解。

2.4.2 讲解:讲解氮气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空气中的作用。

2.4.3 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氮气的认识和感受。

2.4.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氮气在空气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氧气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空气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氧气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氧气在空气中的作用:维持生命活动,支持燃烧。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氧气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空气中的作用。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氧气的讲解。

3.4.2 讲解:讲解氧气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空气中的作用。

3.4.3 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氧气的认识和感受。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

空气的主要成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知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2. 使学生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主要成分。

2.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

2. 运用空气成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或图片。

3. 实验器材(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周围的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吗?(2)介绍空气的基本概念,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2. 讲解空气的主要成分:(1)介绍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的体积分数分别是多少。

(2)解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意义。

3. 互动环节:(1)提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们的体积分数分别是多少?(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补充。

4. 应用拓展:(1)举例说明空气成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氧气在医疗、钢铁工业中的应用,二氧化碳在饮料工业中的应用等。

(2)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空气成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吗?5.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强调空气成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1)请学生运用所学的空气成分知识,举例说明空气成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调查并记录周围环境中空气的质量情况。

7. 板书设计: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

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方面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5篇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精选5篇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篇1】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难点:能否用红磷以外的物质来测定空气的组成。

课型:探究型,多媒体课时:二课时实验准备:集气瓶、水槽、燃烧匙、单孔橡皮塞、烧杯、导管、弹簧夹、酒精灯、红磷、水、火柴。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出示一幅蓝天、白云、草地、人、动物图片提问1:这幅图片上除了蓝天、白云、草地、人、动植物外还有什么?——空气提问2: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气体?——空气。

讨论:请说出空气与我们的关系。

2、新课探究:空气的组成阅读:课本思考:二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那他是如何研究的呢?拉瓦锡的结论是什么?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

[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1/5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推论:空气中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探究:1、在实验中发现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3、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探究参考:1、少于1/5的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温度没冷到室温就观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燃烧到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低,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初中生物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生物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生物空气的成分教案
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和一些稀有气体。

2. 空气中还包含一些其他成分,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氧气。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空气的成分。

2. 实验工具和材料:氧气探测管、蜡烛、燃烧器等。

3. 空气成分的知识点整理。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以
及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

2. 实验:通过实验展示氧气的存在,让学生亲自操作氧气探测管,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3. 知识讲解:讲解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如水蒸气、二氧化碳等,以及它们在大气中的作用。

4. 总结:让学生总结空气的主要成分和作用,强调空气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扩展活动:
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中的空气成分,如植物释放的氧气等。

2. 让学生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空气中的不同成分对生物的影响。

评价方式:
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 对学生的理解空气成分和作用的掌握情况进行问答或小组讨论。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冀人版五年级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示例文章篇一:《空气的成分》教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每天都在呼吸的空气,它可藏着好多好多的秘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空气的成分吧!一、教学目标1. 让同学们了解空气不是单一的成分,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2. 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空气中氧气、氮气等主要成分的比例。

3. 培养同学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1)理解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2)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和原理。

2. 难点(1)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观察和分析。

(2)理解为什么要用红磷来进行实验。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集气瓶、燃烧匙、红磷、水、止水夹、导管等。

2.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生活在空气中,那空气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停顿,观察同学们的反应)就好像一个神秘的宝箱,我们要打开它,看看里面都藏着什么宝贝!(二)新课讲授1. 提出问题老师:“大家猜一猜,空气里可能有哪些东西呀?”同学甲:“有氧气,因为我们呼吸需要氧气。

”同学乙:“可能有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它。

”老师:“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那到底空气里都有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探究探究。

”2. 实验探究(1)老师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2)进行实验: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将燃烧匙中的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

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和集气瓶中水位的变化。

老师:“大家看,红磷燃烧起来啦,像不像夜空中的烟火?”同学丙:“哇,好漂亮!”(3)实验结束后,打开止水夹,观察水位上升的情况。

老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水位上升了多少呀?”同学丁:“上升了大概五分之一。

”老师:“那这说明了什么呢?”3.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约占五分之一。

那剩下的部分又是什么呢?其实呀,大部分是氮气,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案)课题:空气的主要成分时间:地点:蒙山中学科学实验室班级:教材:科学,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七章第一节P81~85执教教师:杨逊蕾一、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沪教版初中《科学》第七章第1节“空气的组成”的第1课时。

作为第七章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使用学到的检验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的方法,找出空气中的一些主要成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使学生了解空气的主要组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证据支持假设”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找出空气的成分”和“找出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这三个部分。

这三部分的思维难度层层递进,知识脉络清晰,有连贯性,并通过大量的学生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能够处于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符合预备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上海市中学生科学课程标准》中,本课内容在学习水平上的要求如下:知识与技能为A级,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为C级,可见其主要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

(二)学情分析预备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容易对未知事物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但是科学思维能力尚未成型,需要教师适当引导来进行初步建立。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较多学生还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对待初中的学习,故对于科学学科的学习可能还习惯于接受教师给予的理论知识,自主思维的能力还有欠缺,需要通过学生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他们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科学探究的方向发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与此同时,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在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某些事物,这正是一个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契机。

在“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和“找出空气的成分”这两个部分的衔接过程中,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动力。

(三)基本思路与策略本节课以空气的主要成分为主线,通过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充分给予学生思考和操作的时间,落实“证据支持假设”,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设计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设计

《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设计(总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设计《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本课通过提出问题、观察与假设、实验验证等活动,使学生认识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学生通过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进而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通过阅读活动,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空气的成分是有一定的比例的"。

本课内容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空气是否是一种单纯的气体"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部分:观察和实验。

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观察、实验。

第三部分:学生综合以上的观察、实验,以及自己的亲身实践经验或经历对空气是否是单一的气体做出初步的确定。

第四部分:阅读资料。

通过阅读资料使学生清楚的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体,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能够说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培养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与人合作、乐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知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准备:塑料瓶、水槽、玻璃片、蜡烛、烧杯、红色的水、火柴。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讲述:用大小不同的两只玻璃杯,分别罩住两支燃烧的蜡烛,另一支燃烧的蜡烛置于空气中,请同学们猜一猜,哪一支蜡烛燃烧的'时间最长?2、学生猜测。

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汇报结果。

4、讨论:为什么罩上玻璃杯后,蜡烛会慢慢熄灭为什么罩大玻璃杯的蜡烛比罩小玻璃杯的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5、学生讨论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主题式情境:对氧气,二氧化碳两项猜测进行验证。(学有余力可包括水汽。)
实物投影仪操作演示: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1.用澄清石灰石检验二氧化碳
2.用带火星线香检验氧气
学生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猜测空气的组成。
观看教师演示,学习检验方法,了解实验现象所代表的含义。
填写工作单上表格。
利用学生已有概念,创设开放环境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探究。
1.一束光芒。
2.闪亮的小颗粒/灰尘。
3.空气中。
知道本节课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
以具有戏剧性的导入设计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投入其中。
使学生知晓学习内容,目标明确。
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
其实在刚才的观察中,我们应该已经发现了一种组成成分——灰尘。但它并不是主要的组成成分。
提问:你觉得空气由哪些主要成分组成?
2.在这道光芒里你看到了什么?
3.我们看见的这些灰尘悬浮在什么中?
开灯,开场白。
没错,我们所在的这个实验室,乃至我们所生活的整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了一种重要的气体混合物,那就是空气。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第七章节:空气与生命的学习。
而在本节课中,我们要一起找出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
学生观察并回答: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为下节课的学习留下线索。
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得。
1.空气的主要成分。
2.“证据支持假设”的探究模式。
要求学生做好实验收尾清洁作。
学生归纳总结。
清理试验台。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六、板书
空气的主要成分
一、主要成分及含量
氮气78%
氧气21%
2.“证据支持假设”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难点
1.实验过程中如何规范操作实验仪器。
2.“证据支持假设”的思维方式。
四、教学准备
1.收集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学生实验仪器与药品。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
引入
课前拉上窗帘,关灯,打开强光手电筒投射出一道光。
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
因为主要检验方法刚教学完毕,且实验操作并不具有危险性。故不对实验设计先进行反馈交流,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能从失败中学习和进步。
最后进行集体交流,再由教师及时进行反馈评价。
找出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
我们已经验证了空气中有氧气存在,那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呢?
教师演示实验:找出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
学生交流:包括假设,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四部分。
教师反馈评价。
在教师引导下对空气的组成作出有效的假设。
利用工作单。
设计实验,使寻找证据的过程有效。
并保证证据与假设具有关联性。
四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
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代表进行交流。
由易到难,先用模板让学生直接填空,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工作单上的实验设计,并付诸实践。
提问:
1.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为多少?你是怎么判断的?
2.剩下的4/5是什么呢?是二氧化碳吗?
剩下的4/5大部分是氮气。那氮气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回去查一查,等我们下节课一起交流。
仔细观察演示实验。
回答:
1.约1/5。有水进入集气瓶。
2.不是二氧化碳。
(对能否回答出氮气不作要求。)
进一步追问,引出更具体的内容。
以空气的主要成分为主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学习新知识。
在带着明确的目标的前提下,激励学生更加仔细认真地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找出空气的成分
引导学生作出假设:
PPT展示有效的假设模板。
如果,那么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
学生实验: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根据所学检验方法至少验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存在,有余力的小组可以多验证一个水汽的存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
2.学会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使用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方法找出空气中的一些成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中养成寻找强有力证据来证明假设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并能找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
课题:空气的主要成分
时间:
地点:蒙山中学科学实验室
班级:
教材:科学,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七章第一节P81~85
执教教师:杨逊蕾
一、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沪教版初中《科学》第七章第1节“空气的组成”的第1课时。作为第七章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使用学到的检验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的方法,找出空气中的一些主要成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使学生了解空气的主要组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证据支持假设”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学情分析
预备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容易对未知事物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但是科学思维能力尚未成型,需要教师适当引导来进行初步建立。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较多学生还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对待初中的学习,故对于科学学科的学习可能还习惯于接受教师给予的理论知识,自主思维的能力还有欠缺,需要通过学生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他们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科学探究的方向发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与此同时,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在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某些事物,这正是一个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契机。在“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和“找出空气的成分”这两个部分的衔接过程中,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动力。
(三)基本思路与策略
本节课以空气的主要成分为主线,通过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充分给予学生思考和操作的时间,落实“证据支持假设”,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找出空气的成分”和“找出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这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思维难度层层递进,知识脉络清晰,有连贯性,并通过大量的学生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能够处于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符合预备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上海市中学生科学课程标准》中,本课内容在学习水平上的要求如下:知识与技能为A级,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为C级,可见其主要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
二氧化碳0.03%
水汽
灰尘
……
二、探究过程“证据支持假设”
作出假设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设计实验
氧气带火星的线香
搜集证据
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