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诵读中段30篇

合集下载

小学生必读古文100篇

小学生必读古文100篇

小古文100篇低段30篇言物篇第1篇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第2篇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第3篇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第4篇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5篇雪人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

目张、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

有顷,日出雪融。

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第6篇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第7篇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第9篇雨雪霜露天热则下雨。

天寒则下雪。

热天夜有露。

寒天夜有霜。

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

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第10篇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11篇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第12篇幼学琼林五岳五湖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苏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第13篇不倒翁不倒翁,状似老人。

头大。

身短。

须长。

发秃。

耳、目、口、鼻皆全。

上轻下重。

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第14篇湖四面陆地,水潴其中。

小者曰池,大者曰湖。

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

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

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智慧篇第15篇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第16篇王戎七岁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第17篇称象曹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小古文启蒙诵读30篇

小古文启蒙诵读30篇

小古文启蒙诵读(30篇)1.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注释】或:有的(荷花)。

荷梗:荷花的叶柄和花柄。

梗(gěng)。

茎:(jīng)横:横卧其名曰藕:它的名字叫藕。

其,它的,指“茎”的。

曰(yuē)。

藕(ǒu)断之有丝: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断,折断、掰断。

之,指藕。

【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荷花开放,有的荷花是红色的,有的荷花是白色的。

荷花的柄笔直地挺立。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茎横卧在泥土中,它的名字叫“藕”。

藕有藕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2.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注释】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

其:它的,指菊花的。

爪:(zhǎo)。

或:有的。

赭:(zhě),红褐色。

耐:忍耐,经受得住。

既:已经。

惟:只、仅。

【译文】菊花盛开的时候,清香四处飘溢。

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

它的颜色有的是黄色的、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赭色的、有的是红色的,种类很多。

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已经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只有菊花独自盛开。

3.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注释】尽脱:都脱落了。

尽,全、都。

顿:立刻。

【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凋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整个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返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看不到边际,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奇妙的景观啊!4.五官争功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上我?”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

小古文100篇(打印版))

小古文100篇(打印版))

小学生小古文100篇低段30篇言物篇第1篇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第2篇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第3篇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第4篇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5篇雪人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

目张、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

有顷,日出雪融。

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第6篇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第7篇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第8篇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9篇雨雪霜露天热则下雨。

天寒则下雪。

热天夜有露。

寒天夜有霜。

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

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第10篇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11篇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第12篇幼学琼林五岳五湖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苏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第13篇不倒翁不倒翁,状似老人。

头大。

身短。

须长。

发秃。

耳、目、口、鼻皆全。

上轻下重。

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第14篇湖四面陆地,水潴其中。

小者曰池,大者曰湖。

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

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

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智慧篇第15篇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第16篇王戎七岁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小学生小古文诵读100篇(直接打印版)

小学生小古文诵读100篇(直接打印版)

⼩学⽣⼩古⽂诵读100篇(直接打印版)⼩学⽣⼩古⽂诵读100篇上册第⼀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我后⾏。

2、乡村乡间农家,⽵篱茅屋,临⽔成村。

⽔边柳数株,中夹桃,飞燕⼀双,忽⾼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滨多芦荻。

秋⽇开花,⼀⽚⽩⾊,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池中种荷,夏⽇开花,或红或⽩。

荷梗直⽴。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菊花盛开,清⾹四溢。

其瓣如丝,如⽖。

其⾊或黄、或⽩、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组天的魔术6、⾬今⽇天阴,晓雾渐浓,细⾬如丝。

天晚⾬⽌,风吹云散,明⽉初出。

7、雪冬⽇严寒,⽊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林屋宇,⼀⽩⽆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星⽇则有⽇,夜则有⽉,夜⼜有星。

三者之中,⽇最明,⽉次之,星⼜次之。

9、⽇时⼀⽇有夜,分为⼗⼆时。

⼦丑寅卯,⾠已午未,申⾣戌亥,是也。

夏⽇长⽽夜短,冬⽇短⽽夜长。

夜半为⼦,⽇中为午。

午前⽈上午,午后⽈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10、猫捕鱼缸中有⾦鱼,⼀猫伏缸上,欲捕⾷之,失⾜坠⽔中,急跃起,全⾝皆湿。

11、猫⽃黄⽩⼆猫,⽃于屋上,呼呼⽽鸣,耸⽑竖尾,四⽬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猫⾛⼊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龟与兔竞⾛, 兔⾏速,中道⽽眠, 龟⾏迟,努⼒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矣.13、五官争功⼝与⿐争⾼下。

⼝⽈:“我谈古今是⾮,⽽何能居上我?”⿐⽈:“饮⾷⾮我不能辨。

”眼谓⿐⽈: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谓眉⽈:“尔有何功居上我?”眉⽈:“我虽⽆⽤,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即不成礼仪。

若⽆眉,成何⾯⽬?”第四组读书要得法14、读书飞禽⾛兽, 饥知⾷,渴能饮,⼜能营巢⽳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15、读书有三到读书须有三到:⼼到、眼到、⼝到。

30篇最经典的文言文标准化朗诵,值得收藏!

30篇最经典的文言文标准化朗诵,值得收藏!

30篇最经典的⽂⾔⽂标准化朗诵,值得收藏!古诗词⽂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每⽇经典聆听最美好声⾳点击⽂章标题和⽂中的蓝⾊字即可收听《劝学》、《陋室铭》、《师说》、《岳阳楼记》……那些年我们熟记于⼼的经典古⽂,你还能背出⼏篇?“不积跬步,⽆以⾄千⾥;不积⼩流,⽆以成江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共长天⼀⾊”……这些名句,你还记得是哪篇古⽂⾥的吗?我们⼀起温故⽽知新。

《爱莲说》【宋】周敦颐⽔陆草⽊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李唐来,世⼈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陋室铭》【唐】刘禹锡⼭不在⾼,有仙则名。

⽔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可以调素琴,阅⾦经。

⽆丝⽵之乱⽿,⽆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孔⼦云:何陋之有?《马说》【唐】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马。

千⾥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称也。

马之千⾥者,⼀⾷或尽粟⼀⽯。

⾷马者,不知其能千⾥⽽⾷也。

是马也,虽有千⾥之能,⾷不饱,⼒不⾜,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也?策之不以其道,⾷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临之,⽈:“天下⽆马!”呜呼!其真⽆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于忧患,死于安乐》【先秦】孟⼦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孙叔敖举于海,百⾥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任于斯⼈也,必先苦其⼼志,劳其筋⾻,饿其体肤,空乏其⾝,⾏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恒过,然后能改,困于⼼,衡于虑,⽽后作,征于⾊,发于声,⽽后喻。

⼊则⽆法家拂⼠,出则⽆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经典小古文100篇(上)

经典小古文100篇(上)

小学生经典古文诵读篇目1、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zhì)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zh ì)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ì),称物以载(zài)之,则校(jiào)可知矣(yǐ)。

”太祖悦,即施(shī)行焉(yān)。

【注释】:①智意:聪明才智②致:送给③群下:部下,下属④咸:都、全部⑤校:考察,衡量⑥太祖悦,即施行焉:太祖(曹操)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作了。

【译文】: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作了。

2、望梅止渴魏武行役(yì),失汲(jí)道,军皆(jiē)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ráo)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役:打仗②失:丧失,失掉,没③汲:水源④军:喻指全军⑤乃:就⑥饶:富足,多⑦饶子:果实结得多⑧闻:听说⑨乘:利用⑩及:到了⑴源:水源【译文】: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寓意】: 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翠鸟移巢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②,及生子③,爱之,恐坠④,稍下⑤作巢。

子长羽毛,复⑥益⑦爱之,又更下巢⑧,而人遂⑨得而取之⑩矣。

——冯梦龙《古今谭概》【注释】: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②避患:避免灾祸。

【小学语文】小学生必读古文100篇

【小学语文】小学生必读古文100篇

【小学语文】小学生必读古文100篇低段30篇言物篇第1篇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第2篇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第3篇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第4篇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5篇雪人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

目张、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

有顷;日出雪融。

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第6篇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第7篇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第9篇雨雪霜露天热则下雨。

天寒则下雪。

热天夜有露。

寒天夜有霜。

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

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第10篇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11篇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第12篇幼学琼林五岳五湖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苏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第13篇不倒翁;状似老人。

头大。

身短。

须长。

发秃。

耳、目、口、鼻皆全。

上轻下重。

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第14篇湖四面陆地;水潴其中。

小者曰池;大者曰湖。

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

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

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智慧篇第15篇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第16篇王戎七岁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第17篇称象曹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精选)小古文朗诵中段30篇

(精选)小古文朗诵中段30篇

小古文朗诵中段30篇言物篇第1篇杨柳杨柳,到处可种,临水尤宜。

春初发叶,旋开黄花。

及春末,叶渐多。

花中结实,细而黑。

蕊落,有絮绽出,质轻如棉,色白如雪,随风飞舞,散于遍地。

第2篇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第3篇雪冬日酷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早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迹也。

第4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第5篇大雨午饭既毕,天气郁蒸,苍蝇纷飞庭前。

少顷,大风陡起,沙尘扑面。

黑云自西北来,电光四射,雷声隆隆,大雨骤至,沟浍皆盈。

未几,雨霁,夕阳返照墙隅,豁然开爽,暑热尽退。

勤勉篇第6篇程门立雪杨时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那么门外雪深一尺矣第7篇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第8篇读书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其异者,能为人言。

惟不知念书,故终不如人。

人不念书,那么于禽兽何异?第9篇青年中国说(节选)使举国之青年而果为青年也,那么吾中国为以后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使举国之青年而亦为老大也,那么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青年。

青年智那么国智,青年富那么国富;青年强那么国强,青年独立那么国独立;青年自由那么国自由,青年进步那么国进步;青年胜于欧洲那么国胜于欧洲,青年雄于地球那么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推荐朗诵篇目(61篇)

推荐朗诵篇目(61篇)

推荐朗诵篇目(61篇)1.木兰辞(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将近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小学生经典古文诵读篇目(四十篇)

小学生经典古文诵读篇目(四十篇)

小学生经典古文诵读篇目(40篇)1、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zhì)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zhì)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ì),称物以载(zài)之,则校(jiào)可知矣(yǐ)。

”太祖悦,即施(shī)行焉(yān)。

【注释】:①智意:聪明才智②致:送给③群下:部下,下属④咸:都、全部⑤校:考察,衡量⑥太祖悦,即施行焉:太祖(曹操)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译文】: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2、望梅止渴魏武行役(yì),失汲(jí)道,军皆(jiē)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ráo)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役:打仗②失:丧失,失掉,没③汲:水源④军:喻指全军⑤乃:就⑥饶:富足,多⑦饶子:果实结得多⑧闻:听说⑨乘:利用⑩及:到了⑾源:水源【译文】: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寓意】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翠鸟移巢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②,及生子③,爱之,恐坠④,稍下⑤作巢。

子长羽毛,复⑥益⑦爱之,又更下巢⑧,而人遂⑨得而取之⑩矣。

——冯梦龙《古今谭概》【注释】: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②避患:避免灾祸。

小学生30篇小古文背诵

小学生30篇小古文背诵

第1篇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第2篇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第3篇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第4篇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5篇雪人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

目张、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

有顷,日出雪融。

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第6篇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第7篇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第8篇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9篇雨雪霜露天热则下雨。

天寒则下雪。

热天夜有露。

寒天夜有霜。

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

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第10篇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11篇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第12篇幼学琼林五岳五湖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苏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第13篇不倒翁不倒翁,状似老人。

头大。

身短。

须长。

发秃。

耳、目、口、鼻皆全。

上轻下重。

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第14篇湖四面陆地,水潴其中。

小者曰池,大者曰湖。

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

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

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智慧篇第15篇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第16篇王戎七岁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小学小古文30篇(带注音)

小学小古文30篇(带注音)

小学小古文30篇1.放f àn ɡ风f ēn ɡ筝zh ēn ɡ青q īn ɡ草c ǎo 地d ì,放f àn ɡ风f ēn ɡ筝zh ēn ɡ。

汝r ǔ前qi án 行x ín ɡ,我w ǒ后h òu 行x ín ɡ。

我们在草地上一起放风筝,你走在前面,我跟在后边! 2.乡xi ān ɡ村c ūn乡xi ān ɡ间ji ān 农n ón ɡ家ji ā,竹zh ú篱l í茅m áo 屋w ū,临l ín 水shu ǐ成ch én ɡ村c ūn 。

水shu ǐ边bi ān 杨y án ɡ柳li ǔ数sh ù株zh ū,中zh ōn ɡ夹ji á桃t áo 李l ǐ,飞f ēi 燕y àn 一y ì双shu ān ɡ,忽h ū高ɡāo 忽h ū低d ī,来l ái 去q ù甚sh èn 捷ji é。

在乡下的农村,都是用茅草搭盖的房屋和用竹子围城的篱笆.这个村子建在小河边,小河边栽有几棵杨柳树,中间也穿插了桃树和李子树.在树木简有一对燕子,身形矫捷,忽高忽低的飞来飞去……3.芦l ú 花hu ā水shu ǐ滨b īn 多du ō芦l ú荻d í。

秋qi ū日r ì开k āi 花hu ā,一y ì片pi àn 白b ái 色s è,西x ī风f ēn ɡ吹chu ī来l ái ,花hu ā飞f ēi 如r ú雪xu ě。

水的旁边生长着许多芦荻,秋天的时候开花,一片白色,秋风吹来,花像雪一样飞舞着。

4.荷h é池ch í中zh ōn ɡ种zh ǒn ɡ荷h é,夏xi à日r ì开k āi 花hu ā,或hu ò红h ón ɡ或hu ò白b ái 。

30篇绝美小古文

30篇绝美小古文

30篇绝美小古文植物篇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荷叶形圆。

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杨柳:杨柳,随处可种,临水尤宜。

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事物篇雪人:雪后积雪数寸,群儿堆雪作人形。

有顷,日出雪融。

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不倒翁:状似老人。

头大,身短,须长。

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苏堤杂花: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宿雾未散,杂花生树。

天文地理篇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雨雪霜露:天热则下雨,天寒则下雪;热天夜有露,寒天夜有霜;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

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雨:天气郁蒸。

少顷,大风陡起。

黑云自西北来,电光四射,雷声隆隆,大雨骤至。

未几,雨霁,夕阳返照墙隅,豁然开爽,暑热尽退。

湖: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

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

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

五湖: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苏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浙江之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势极雄豪。

读书篇读书: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铁杵磨针: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白笑其拙。

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智慧篇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小古文100篇(打印版))

小古文100篇(打印版))

小学生小古文100篇低段30篇言物篇第1篇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第2篇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第3篇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柳数株,中夹桃,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第4篇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5篇雪人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

目、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

有顷,日出雪融。

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第6篇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第7篇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第8篇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9篇雨雪霜露天热则下雨。

天寒则下雪。

热天夜有露。

寒天夜有霜。

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

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第10篇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11篇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第12篇幼学琼林五岳五湖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第13篇不倒翁不倒翁,状似老人。

头大。

身短。

须长。

发秃。

耳、目、口、鼻皆全。

上轻下重。

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第14篇湖四面陆地,水潴其中。

小者曰池,大者曰湖。

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

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

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智慧篇第15篇融让梨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第16篇戎七岁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小学生必读小古文30篇(原文+拼音+注释+译文)

小学生必读小古文30篇(原文+拼音+注释+译文)

小学生必读小古文30篇(原文+拼音+注释+译文)01揠(yà)苗助长宋人有闵(mǐn)①其苗之不长而揠②之者,芒芒然③归④,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⑤而往视之,苗则槁(gǎo)⑥矣。

字词解释①闵:同"悯",忧虑。

②揠:拔。

③芒芒然:疲劳的样子。

④归:回家。

⑤趋:急行。

⑥槁:枯槁,枯死。

古文今译宋国有个人担心它的禾苗长不高,就自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他感到十分疲劳,回到家就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禾苗,发现禾苗都枯萎了。

02守株①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②触③株,折颈而死,因释④其耒(lěi)而守株,冀(jì)⑤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⑥为宋国笑。

字词解释①株:树桩。

②走:跑。

③触:撞到。

④释:放下。

⑤冀:希望。

⑥身:自己。

古文今译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兔子始终没有再得到,然而他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

03刻舟求剑楚人有涉①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②契(qì)③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④。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⑤剑若此,不亦惑乎?字词解释①涉:过,渡。

②遽:立即。

③契:用刀雕刻。

④之所从坠:(剑)掉下去的地方。

⑤求:寻找。

古文今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剑掉下去的位置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04鹬(yù)蚌(bàng) 相争蚌方①出曝(pù)②,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③其喙。

小古文阅读30篇

小古文阅读30篇

小古文阅读30篇1.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大行:大路。

②方:正在。

③北:面向北方。

④持其驾:驾着他的车。

⑤之:动词,到……去。

⑥将:又。

⑦奚:为何。

⑧用:费用,钱财。

⑨御:驾驭车马。

⑩者:…的人。

御者善:车夫驾车的技术高超。

此数者:这几个条件。

恃:依靠,依仗。

犹:犹如,好像。

【译文】今天我来上朝的时候,在大道上看见一个人,让他的马车正对着北面,对我说:“我想去楚国。

”我说:“您去楚国,怎么要朝北边走?”(他)说:“我的马是良马。

”我说:“马虽然是良马,(但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我(准备)的路费很多。

”我说:“路费虽然多,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我的车夫很善于驾御。

”这些条件越好,那么(他)将离楚国越远啊。

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2.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

适使其仆市履于肆①,仆私其直②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

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遂与之绝。

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③以疑子,吾之罪也。

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注释】①肆:店铺。

②直:同“值”,指买鞋的钱。

③缪:同“谬”,错误,荒谬。

【译文】从前有个借宿在朋友家里的楚国人,他的仆人偷了他的朋友的鞋子回来,楚国人不知道。

恰好他让仆人到集市上去买鞋,仆人私藏了买鞋的钱把偷来的鞋子交给他,楚国人也不知道。

有一天,他的朋友来拜访他,看见自己的鞋子穿在楚国人的脚上,很惊讶地说:“我本来就怀疑是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于是和他断绝了关系。

过了几年有关这个仆人的事情暴露,他的朋友来到这个人的家里,向他道歉说:“我不够了解你,才错误地怀疑你,这是我的过错。

小古文100篇(四年级上)

小古文100篇(四年级上)

小古文诵读100篇低段30篇言物篇第1篇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第2篇芦花水滨多芦荻。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第3篇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柳数株,中夹桃,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第4篇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第5篇雪人大雪之后,庭中积雪数寸,群儿偕来,堆雪作人形。

目、口开,肢体臃肿,跌坐如僧。

有顷,日出雪融。

雪人亦消瘦,渐化为水矣。

第6篇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第7篇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第8篇日时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第9篇雨雪霜露天热则下雨。

天寒则下雪。

热天夜有露。

寒天夜有霜。

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

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第10篇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第11篇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第12篇幼学琼林五岳五湖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之谓五岳;饶之鄱阳,湘之青草,巴之洞庭,润之丹阳,之太湖,此之谓五湖。

第13篇不倒翁不倒翁,状似老人。

头大。

身短。

须长。

发秃。

耳、目、口、鼻皆全。

上轻下重。

以手推之,随倒随起。

第14篇湖四面陆地,水潴其中。

小者曰池,大者曰湖。

湖水深阔,巨舟可以往来。

水中产鱼虾,多菱藕,而灌田尤便。

故湖滨之田,收获恒丰。

智慧篇第15篇融让梨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第16篇戎七岁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古文诵读中段30篇言物篇第1篇杨柳杨柳,随处可种,临水尤宜。

春初发叶,旋开黄花。

及春末,叶渐多。

花中结实,细而黑。

蕊落,有絮绽出,质轻如棉,色白如雪,随风飞舞,散于各处。

第2篇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第3篇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第4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第5篇大雨午饭既毕,天气郁蒸,苍蝇纷飞庭前。

少顷,大风陡起,沙尘扑面。

黑云自西北来,电光四射,雷声隆隆,大雨骤至,沟浍皆盈。

未几,雨霁,夕阳返照墙隅,豁然开爽,暑热尽退。

勤勉篇第6篇程门立雪杨时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第7篇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第8篇读书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其异者,能为人言。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第9篇少年中国说(节选)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作者自六岁时即口受记忆,至今喜诵之不衰。

自今以往,弃“哀时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国之少年”。

典故篇第10篇卧薪尝胆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第11篇李广射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

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杀之。

成语篇第42篇鹬蚌相争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

蚌合而钳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第13篇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第14篇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第15篇买椟还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第16篇争雁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

”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

”竞斗而讼于社伯。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

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今世儒争异同,何以异是!第17篇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传说篇第18篇舜耕历山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尧乃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第19篇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第20篇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第21篇牛郎织女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

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纫。

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舆织女会於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经典篇第22篇论语·公冶长第五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雍也第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23篇论语·述而第七子曰:“不愤不启,不徘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子罕第九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只覆一篑,进,吾往也。

”第24篇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宪问第十四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第25篇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员问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土之仁者。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

”论语·季子第十六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第26篇《老子》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散文篇第27篇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第28篇《滕王阁序》(节选)王勃时惟九月,序属三秋。

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cān)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情,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被绣闼(tà),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xū)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第29篇《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⑵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gēng)定⑶矣,余挐(ráo)⑷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⑸,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sōng)沆砀(hàng dàng)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⑺。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⑻,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⑼”拉余同饮。

余强(20)饮三大白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⑾及下船,舟子⑿喃喃⒀曰:“莫说相公⒁痴,更⒂有痴⒃似相公者!”第30篇《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