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遗传与进化》第1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作为“遗传与进化”模块的开篇,引导学生探索遗传的奥秘。

由于是开篇,有很多琐碎的概念、专业名词等需要交代。

教材就以孟德尔的探索历程为主线,把这些内容都串起来了。

但是如何合理的安排,将这些零散的基本概念和专业名词适时的介绍给学生,是需要大动脑筋的。

另外,教材中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想办法提炼隐含在本节教学中的科学研究方法,于无声处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始于发现问题,止于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科学研究中如果假说不成立,则重新提出假说。

为了加深学生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和数量关系的理解,体验孟德尔的假说,教材安排了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假说的正确性。

【学情分析】生物性状随处可见,关于遗传的谚语也很多,比如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后代的性状表现。

另外,学生初中学习过的知识,对本节的学习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比如学生在初中初步解决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为;学习了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等知识,初步解决了相对性状和成对的基因之间的关系问题。

另外,学生的数学知识,特别是二项式幂的展开式知识,也是学习本章内容不可缺少的基础。

学生经过一学期的生物学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基础,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图片和观看视频,能够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交流,尝试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本技能(尝试进行实验设计,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培养观察能力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逻辑推理的能力);(3)基本思想(积极参与设计实验,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科学素养);(4)基本活动经验(在探究过程中,形成乐于学习生物科学的态度,初步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人教版

旁栏思考题
不会。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 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 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 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1、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后来改称为基因)控制的
性状
基因
高茎为显性
显性基因
D
矮茎为隐性
隐性基因
d
孟德尔对实验的假设
2、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是 成对地存在 性状 基因 纯种 高茎为显性 体细胞
DD
显性基因
D
纯种 矮茎为隐性
体细胞
dd
隐性基因
d
孟德尔对实验的假设
2、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是成对地存在
F1
杂种
体细胞
Dd
孟德尔对实验的假设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如:精子和卵 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彼此分离,分别 进入不同的配子。 体细胞
道士.以后,当过中等学校的代理教员。在此期间,业余时间进 行科学实验。他对天文、气象、园艺和养蜂等都进行过研究。 其中杂交实验,潜心研究了8年。而豌豆的杂交实验是非常成 功的。他对科学研究工作严肃认真,在自己的通信中说过, “从春到秋,天天都要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监视着实验”。 他通过观察对比、用数学的方法统计分析,从大量的数据中揭 示了两个遗传规律,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情境创设
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 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 状。这种观点也称做融合遗传。
问题探讨:
1.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 牡丹会是什么颜色? 2.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三维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2.理解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学情分析在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如:遗传学符号,遗传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假说演绎法等。

特别是学生已经在豌豆杂交实验(一)学习了孟德尔提出的分离定律。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一些现象与本节有关。

如有的孩子不仅表现了父亲的特征,又有与母亲相似的性状,这些现象都是自由组合现象的体现,可利用学生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进入本节的学习。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分离定律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的,学生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中以演绎推理为主线,学生可以在积极的思维想象和推理过程中完成本节学习内容。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在教材“问题探讨”中提到了“培育优质奶牛”的问题,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生物都不止表现出一种性状,后代表现的性状可以是亲本性状的组合,进而使学生产生疑惑:亲代多种性状又是遵循什么规律传递给后代呢?2.理性思维训练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教材中展示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图,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调动学生发挥想象力,为理解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做铺垫。

3.课本上通过图1-8展示了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实验分析图解,形象具体。

重点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课前准备[师生合作]完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2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自由组合现象[探究]1.亲本在杂交时需不需去雄,而F1自交时需不需去雄?2.是不是黄色只能跟圆粒这种性状组合,而不能跟皱粒组合?3.不同于亲本的性状组合有哪些?[小结]自由组合现象的定义。

回顾上节关于异花传粉的步骤并回答:1.需要,不需要。

2.不是3.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4.学习目标①结合豌豆花及人工异花授粉图片等资料进行介绍,或让熟悉豌豆的同学叙述,然后总结说出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及人工异花传粉的基本操作,形成相应的生命观念。

②从孟德尔的角度出发,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重温实验,描述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做出的假设。

尝试运用遗传图解解释生物的一些遗传现象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③结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教学适时提出相关概念如: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纯合子、杂合子等,运用比较的方法辨析,理顺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5.评价任务1.描述孟德尔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易成功的原因以及尝试人工异花授粉操作。

2.概述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能说明假说的每一部分内容。

6.学习活动(任务)课前自学任务: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概述其过程和假设内容。

一、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易成功的原因:1.豌豆是①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②闭花受粉。

2.豌豆还具有③易于区分的性状。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④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是指⑤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3.隐性性状是指子一代中⑥显现出来的性状。

4.P: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F1 :高茎F2:高茎∶矮茎=⑦3∶1。

5.在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⑧性状分离。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⑨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⑩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课中探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一粒豌豆能做什么呢?(安徒生、小杰克、曹植的诗、植物大战僵尸漫画展示)介绍孟德尔作了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小小豌豆蕴藏了怎样的遗传秘密?环节一: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易成功的原因及人工异花授粉教师活动1 学生活动1P ♀高茎×♂矮茎(正交)↓F1↓自交F2高茎矮茎比例( )∶( )P ♂高茎×♀矮茎(反交)↓F1↓自交F2高茎矮茎比例( )∶( )【合作探究】(1)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判断:①孟德尔用纯种高茎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所得F1均为高茎,请判断该对性状的显隐性。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教学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解释一.导入以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现象来引入探索遗传的奥秘,从而走进今天的课堂:沿着科学家的足迹,重温探索之路。

二.实验者和实验材料的简要介绍1. 孟德尔生平简介由学生带着问题通过阅读获得孟德尔简单资料,并试着回答孟德尔本人在为研究遗传现象时做了哪些准备?教师点评补充:①一定的知识储备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②选用很多实验材料,其中含有正确的实验材料③专注潜心研究3.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易获得成功的原因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小组讨论后找个代表回答,教师可板书同步进行并进行适当点评。

(1)豌豆花的特点:①闭花传份,自花受粉(两性花、单性花、父本和母本的概念)②花大,易于操作;(讲授人工授粉过程)(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讲授性状、相对性状相关概念,并辨析。

思路引导:不同品种豌豆之间可能同时具有多种性状,该如何研究呢?三.实验过程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P 纯种高茎豌豆ⅹ纯种矮茎豌豆P 纯种高茎ⅹ纯种矮茎豌豆()()()()787 277 ②为什么子二代又出现了矮茎?如果不用3 : 1 数学统计的方法分析遗传结果,会发现(同时给出显性性状、隐性3:1的数量比吗?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概念)③在规律性的遗传结果中,内含的实质规律是什么?2.现象分析P 纯种高茎豌豆ⅹ纯种矮茎豌豆分析: ⑴否定融合遗传的观点(DD)(dd)⑵否定矮茎性状消失的观点↓↓⑶大胆提出遮盖的观点:显性、隐性,并逐D d 层推理,推导孟德尔提出的四个观点获得过程①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这些因Dd 子像独立的颗粒,不融合,不消失。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高中必修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讨论学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选择挂图等。

学生准备:预习学案,通过上网、查报纸杂志等途径收集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课堂作业
1.豌豆的传粉方式和传粉时间分别为()
A.自花传粉,开花前B.自花传粉,开花后
C.异花传粉,开花前D.异花传粉,开花后
5.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一饲养员让两只杂合豚鼠杂交,其一胎所产生的小豚鼠可能是()
A.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B.75%黑色,25%白色C.有黑色也有白色D.以上可能都有
参考答案:1.A 2.D 3.B 4.C 5.D。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获奖教案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获奖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3)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互动、讨论等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思考、善于表达等能力。

(2)在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进行分析时,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所揭示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教育。

(2)通过对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总结,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同是一对夫妇生下的孩子却有着很多的不同,有的孩子表现了父亲的特征,又有与母亲相似的性状,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任何生物都不止表现一种性状,后代表现的性状可以是亲本性状的组合。

那么,在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亲代的多种多样的性状传给后代有什么规律可循吗?孟德尔通过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揭示出了遗传的第二个基本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教师导入课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师生互动]师:孟德尔揭示分离定律时所采用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师:非常正确。

今天我们学习的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揭示仍然经历这一科学研究过程,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用心体会,认真把握。

1.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教师对杂交实验过程并仔细讲解,如何去雄,怎样传粉,正交、反交及F1自交等。

师:孟德尔进行实验时用的是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生:豌豆种子的粒色,黄色和绿色;豌豆种子的粒形,圆粒和皱粒。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1.能



、方法和科学史角度进行教材分析,比较到位。

还需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与前后的知识联系。

2.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叙述到位,过程与方法不等同于教学策略或教学模式,要简
述通过什么活动或方法达到某个具体的意图;另外,注意叙述方式,“对学生进
行、培养学生”之类的叙述,不符合学生为主体的表达模式;也可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叙述教学目标。

3.教学过程主线明晰,环节明确。

(1)从学生自身性状的组合引入,符合学生实际,有激趣作用,也可迁移到豌豆性状组合上。

有效。

(2)环节设问有效,具有导向性。

(3)测交是假设演绎的方法教学之处,可通过设疑,让学生先思考一下,优于直接讲述。

(4)建议本节用2课时上。

4.教学评价栏目,指的是教师在本节课教学中实施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意图和效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表格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表格教案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F1(Dd)只表现出高茎性状,而矮茎性状表现不出来。

提问:F l(Dd)自交时,可产生哪几种配子?学生回答:D和d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教师讲述:由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便可产生三种基因组合:DD、Dd、dd,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1。

由于D对d的显性作用,F2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高茎和矮茎,且数量比为3∶1。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6,思考什么是纯合子?什么是杂交子?它们在遗传中各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述: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纯合子,可稳定遗传(真实遗传)。

而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四]巩固训练(投影显示)* 某水稻的基因型为Aa,让它连续自交,(从理论上讲F2的基因型纯合体占总数的( )A.1/2B.1/4C.3/4D.1分析:P:Aa F l:l/4AA;2/4Aa;1/4aa,F1F2中只有1/2Aa自交产生1/2×1/2Aa,其余全部为纯合体。

答案:C(四)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观察: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塑料小桶放在讲桌上,向甲桶里分别放入两种颜色(并分别标有D和d的小球各10个,代表雌配子)。

向乙桶里分别放人另两种颜色(分别标有D和d的小球各10个,代表雄配子)。

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学生活动: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抽取。

第一次从甲桶中取出D,从乙桶中取出d,结合为Dd,请同学们记录。

第二次抓取组合为dd,第三次组合为Dd,第四次……,第10次为Dd。

提问:随机抓取10次,请同学们统计结果,是否出现三种基因组合,且基因组合比是否为1∶2∶1?回答:不是。

提问:如果连续抓取100次或更多次,情况又会激发探究心理,明确模拟实验的目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教案

=(1/16YYRR+2/16YyRR+2/16YYRr+4/16YyRr)
+(1/16YYrr+2/16Yyrr)+(1/16yyRR+2/16yyRr)
3、通过分
+(1/16yyrr)
析,体会推
=1/4YY(1/4RR+2/4Rr+1/4rr)
理的严谨
+ 2/4Yy(1/4RR+2/4Rr+1/4rr)
课题 学科 教材
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
生物学
学段:高中
年 级
高一
书名:必修 2 遗传与进化出版社:人教版出版日期:8 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2、通过实验解释和验证,进一步体会假说-演绎。
3、通过分析孟德尔对 F1 产生配子的推理和实证,培养归纳与演绎的科 学思维。
规范书写遗传图解,阐 明测交的意义第和1页价值。 共9页
用假说演绎法的思维逻 辑,形成自由组合定律。
发展学生基于实证 和推理的科学思维。
体悟科学创新精神 和严谨的求是态度。
小结提升,发展学生 的归纳与思辨能力。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1、分离定律
是自由组合
定律的基
导入
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基因自由组合。
1、课本 P14:概念检测
2、从一对到多对独立遗传性状的遗传规律

课后 作业
遗传规律
F1 配子 数及比例
F2 组 合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总结“分离定律”五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

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理解)(2)区别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合子和纯合子等基本概念。

(理解)(3)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杂交实验的设计。

(理解)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通过课前的调查实验和课堂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整理归纳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逐渐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知识,初步了解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等问题,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但高中这部分的教学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对于孟德尔提出的四点假说的理解和领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分析杂交实验的过程中尝试自己提出几点假说,并通过亲自动手做“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假说。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课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年级:班级:高一组别:高中生物教师:日期:年月日第节一、课标要求与解读【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内容要求”是:“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本模块“学业要求”中与本节相关的内容有:“运用细胞减数分裂的模型,阐明遗传信息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解释并预测种群内某一遗传性状的分布及变化”。

【课标解读】本节的“问题探讨”以黄色圆粒、绿色皱粒两种类型的豌豆照片为背景,引导学生根据孟德尔的探索过程,讨论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问题1引导学生分析- -对遗传因子对其他遗传因子的影响,问题2引导学生思考两对相对性状之间的关系,这两个问题都指向本节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由“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等内容构成。

在讲述两大遗传定律后,单设标题,揭示实验方法带给我们的启示,并通过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这样编写不仅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开放性,也突出了本章教材的主旨——领悟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这段内容中,介绍了遗传因子就是基因,但这里要注意,按照科学史的发展来说,这时还没有发现基因的本质和具体作用过程。

同时还介绍了等位基因的概念,但这个概念还不太全面,需要在学习完减数分裂的知识后才能给出完整的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了解生物的形状有显隐性之分、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通过亲代产生的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等知识,但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学生会质疑“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此外,学生学习必要的数学知识,如有关比和比值的知识、有关二项式乘积的指示,也是本节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

2022-2023学年 必修2 人教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2022-2023学年 必修2 人教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标要求核心素养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1.通过分析豌豆花的结构,理解豌豆的杂交过程。

(生命观念) 2.通过分析、绘制图解,掌握相对性状、杂合子、纯合子、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交、测交等概念。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3.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解释并预测种群内某一遗传性状的分布及变化。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基础知识·双基夯实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和操作方法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__自花__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__纯种__;(2)具有易于区分的__相对性状__,且能__稳定__地遗传给后代。

2.杂交实验的一般操作方法__(母本)去雄__→套袋―__传粉____套袋__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理论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__一对遗传因子__决定的。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成对__存在的。

(3)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_分离__,分别进入不同的__配子__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随机__的。

2.遗传图解F2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DD∶Dd∶dd=__1∶2∶1__。

F2性状及比例:高茎∶矮茎=__3∶1__。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模拟内容[连线](2)操作步骤取小桶放入彩球→混合彩球→随机取球并记录→放回小桶并摇匀→重复实验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1.预测结果2.实验结果:F1×矮茎→87高∶79矮,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接近__1∶1__。

五、分离定律〔学霸记忆〕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在测交实验中,后代性状比为1∶1。

4.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并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2、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
3、理解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内容
4、规范书写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遗传图解
5、理解自交、杂交、测交、正交、反交、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纯合子、杂合子等概念。

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3、通过介绍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进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介绍孟德尔所进行的植物遗传学实验过程和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努力探索、积极尝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1-1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1-1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内容体会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假说。

2、通过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理解孟德尔的假说。

3、通过“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探究过程,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掌握分离定律的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离定律(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理解测交法证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红蓝墨水融合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融合遗传的概念。

2、教师提问: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当开红花的豌豆与开白花的豌豆杂交后。

后代的豌豆花会是什么颜色?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杂交子代豌豆花为粉红色。

3、但是孟德尔在研究豌豆的杂交实验中,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杂交,后代的花色既有红色又有白色。

这个现象又该怎样解释呢?融合遗传是否正确呢?二、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实验结果可靠且容易分析)2、豌豆植株还具有许多具易区分的相对性状3、豌豆植株的花较大,便于实验操作。

4、豌豆的种子较多,便于对后代进行统计分析。

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人工异花传粉过程人工异花传粉步骤:去雄、套袋、传粉、套袋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1)F1中为什么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2)为什么F2中又出现了矮茎植株呢?(3)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吗?对于这些问题孟德尔如何解释的呢?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每个因子决定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如D)来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来表示。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2.用交叉相乘法,解析孟德尔二对相对性状实验结果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
交叉相乘法的应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的是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而在实际情况中,生物的性状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当生物的多种性状综合起来的时候其遗传又有什么规律呢?
二、新课教学
以“问题探讨”引入。

提示:可以通过水稻杂交育种等实例,使学生自然地认识到任何生物都不止表现一种性状,后代表现的特征可以是两个亲本性状组合的结果。

进一步思考讨论,双亲的性状是遵循什么规律进行组合、传递给后代的?在育种实践中如何获得所需的性状组合?
(一)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现象(参考P9图1-7)
(1)杂交P: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种子)(种子)
(植株)(植株)
F1:(受精卵)
黄色、圆粒
(种子、100%)
(2)F1自交:黄色、圆粒(种子时的F1)
同植株卵子精子
F2:种子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315 108 102 32
(≈9︰3︰3︰1)
2.数据分析
(1)分析每对性状的F2:
①粒色:黄/绿=315+101/108+32≈3︰1 ②粒形:圆/皱=315+108/101+32≈3︰1
(2)结论: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仍遵循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遗传时,遗传因子互不干扰。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杂交:纯黄、圆X 绿、皱 P 基因型(YYRR )(yyrr ) 配子:YR yr
F1:YyRr
2.F1植株自交
F1配子:♀YR yR Yr yr (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 ♂1/4 1/4 1/4 1/4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YR yR Yr Yr
(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F2:
F2遗传因子组成则有:
1YYRR∶2YYRr∶1YYrr∶2YyRR∶4YyRr∶2Yyrr∶1yyRr∶2yyRr∶1yyrr 性状表现为4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9∶3∶3∶1(参考教材P10图1-8)。

提示:从数学角度看,(3∶1)2的展开式为9∶3∶3∶1,即9∶3∶3∶1的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3∶1的乘积。

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果对每一对性状进行单独的分析,如单纯考虑圆和皱或黄和绿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其性状的数量比是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

即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

这无疑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于(3∶1)2。

第二课时
(四)自由组合定律
在分离规律的基础之上,加上“决定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联系和区别:
续上表
(五)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引导学生思考孟德尔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呢?
思考与讨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学生阅读教材P11相关内容,共同讨论回答讨论题,明确科学研究的过程,
一般包括: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假设→求证等阶段。

提示:1.豌豆适于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有:(1)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获得纯种,纯种杂交获得杂合子;(3)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孟德尔正是因为选用了豌豆做杂交实验,才能有效地从单一性状到多对性状研究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才能对遗传实验结果进行量化统计,所以科学地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2.如果孟德尔只是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因为如果研究n对相对性状,将会有2n个性状组合,这是很难统计的,也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问题,揭示生物的遗传规律。

这也是前人在遗传杂交实验中留下的经验与教训,孟德尔恰恰借鉴了前人的遗传研究经验,改变实验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地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3.很难。

因为通过统计,孟德尔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数学比例,这引发他揭示其实质的兴趣。

同时这也使孟德尔意识到数学概率,也适用于生物遗传的研究,从而将数学的方法引入对遗传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4.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不仅要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

可参考教科书对“假说—演绎法”的解释。

5.(1)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

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进修学习时,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学习,使他具有“生物类型是可变的,可以通过杂交产生新的生物类型”进化思想。

同时孟德尔还学习数学,使他受到“数学方法可
以应用于各门自然科学之中”的思想影响,产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遗传学问题的想法,使孟德尔成为第一个认识到概率原理能用于预测遗传杂交实验结果的科学家。

(2)严谨的科学态度。

从观察遗传现象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研究方法。

(3)勤于实践。

进行了8年的研究,统计分析。

(4)敢于向传统挑战。

提出了“颗粒性遗传”的思想。

总结:
1.选材准确──自花传粉中闭花传粉的自然纯种豌豆。

①人工传粉杂交后可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结果可靠。

②豌豆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高-矮;圆粒-皱粒)。

2.研究方法恰当──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遗传研究,后对多对相对性状研究,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3.利用统计学进行分析。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866年,孟德尔将研究结果整理成论文发表,遗憾的是,这一重要成果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一直沉寂了30多年。

1900年,荷兰植物学家德·费里斯、德国植物学家科伦斯、奥地利植物学家切尔马克,分别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工作。

孟德尔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

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做“基因”,并且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教师讲解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等相关概念,总结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表现型是基因型的
表现形式,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因素。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不一定相同。

即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习题指导:最后指导学生认真做教材P12拓展题,通过此题教给学生解遗传题的思路,归纳如下:
1.凡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基因型可写出一半来,如黄色豌豆可写成Y_的形式,另一个基因待定;
2.凡表现型为隐性性状,可直接写出其基因型,如绿色豌豆直接写成yy;
3.把两对相对性状分解为一对、一对来考虑,使问题简化;
4.每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组合,都可按子代表现型的分离比,反推亲本的基因型;
5.每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确定后,再把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综合在一起即可。

教师要补充有关遗传概率的计算。

三、作业布置
1.教材P12“练习”一、二。

2.教材P14“自我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