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区别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析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区别

【摘要】本文从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从审计依据及项目立项依据、审计目的和内容、审计对象和范围、审计程序及原则、审计资料取证与核实、审计报告结论的评价六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两种审计项目的区别。明了二者的区别对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抓住审计重点,保证审计质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区别

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都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审计的范围来讲,财务收支审计是一种专项审计,而经济责任审计则具有全面审计的性质,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审计中正确区分二者之间的不同点,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财务收支审计是指单位审计部门依法对本单位所属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加强管理,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纪,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廉政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单位审计部门依法对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承担和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其目的在于审查、评价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划清、确认或解除其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为兑现奖惩、考核干部提供依据。结合审计定义和工作实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两者的区别。

1.审计依据及项目的立项依据不同

总体上两类审计依据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定以及行业部门有关内审规定相同之外,财务收支审计还必须参照当地相关政策法规规定执行;经济责任审计则依照董事会章程和任期责任书、承包经营合同,以及预

算、计划、经营目标等。具体审计项目立项时,财务收支审计是列入企业审计部门年初项目计划的,主要依据企业经营发展和掌握财务状况的需要,依法对本单位所属单位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而经济责任审计一般不列入审计部门年初项目计划,而是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的委托建议,安排审计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对某些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进行的审计工作。

2、审计的目的、内容不同

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是检查企业财务收支真实、合规、合法性。审计目的是促进企业加强管理,严格企业遵守国家财经法纪,并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廉政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基础工作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审计。检查主体只是对这个单位,检查其财务收支合规、合法和效益性,而在审计中发现的管理混乱、严重违规违纪、乱挤乱摊费用给单位带来损失,进一步查明法定代表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对此应负的责任的情况,只是财务收支审计的从属内容,不是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价。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主要包括: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年度预算执行情况;遵守国家财经法纪及行业部门、公司、企业规定的情况;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及出资者保值、增值情况;重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财务、资产管理及内部控制状况;被审计单位经济实力变化情况;经营活动中有无失职、渎职行为,有无重大经济损失及浪费问题等。经济责任审计中除检查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规、合法性外,还要对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承担和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

其目的在于审查、评价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划清、确认或解除其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为兑现奖惩、考核干部提供依据。对审查中存在问题较小的一般实行打招呼、敲警钟、提警告;对问题严重的法定代表人还应当依法追究并提交有关部门、机关进行处理。

3、审计对象和范围不同

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对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支出以及与收入、支出密切相关的资产、负债会计科目及相关资料,审计范围主要是行业部门、公司、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目的是证实财务资料的真实、合规、合法性。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则是任期内的全部经济管理及资金活动,审计范围涉及行业部门、公司、企事业单位及事业所属单位承包经营目标责任制及其成果实施审查评价,涉及面较广,既有财务领域,又涉及众多经济活动(如对外投资等)。

4、审计程序、原则不同

财务收支审计在准备、实施、报告阶段不太复杂,按照工作计划和审计规范要求的一般审计程序进行即可。经济责任审计除应遵循一般审计程序外还应该遵循以下规定:审计组应组织有被审计单位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基层单位负责人以及职工代表参加的法定代表人述职报告会议;审计组根据需要,采取个别交谈、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审计结束,审计组可将审计情况在适当范围内进行通报。具体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如准备阶段不论法定代表人自行离职还是组织调动都要在组织人事部门下达调令前进行,必须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审计部门在接到委托审计通知后,要合理确定审计实施方案和日程时限安排,并将需要审计的内容、范围、要求告知有关

被审计人员和有关部门,要其作好相应准备,除要求领导人所在部门、单位提供相关审计资料外。还需被审计单位领导人按时提交任期内述职报告材料,对重要的经济事项要进行分析研究;在实施处理阶段,要对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财务收支及有关经营责任目标资料进行认真核实,对发现问题要取得充分的审计证据,对述职报告中谈及的问题,审计人员有权要求其作出明确答复,对审计中发现的重要问题、要进行延伸审计。另外对单位领导人应负的责任要划清直接与间接责任归属。如:要区分前任与继任领导人责任,明确领导人自身决策同主管领导部门行政干预和执行人员所负责任,对遗留问题要区分形成和解决责任;区分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等。报告阶段要及时将审计结果报告上级部门,还要按常规下达审计意见、决定,对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等重大经济问题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并提请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5、审计资料取证与核实的不同

财务收支审计的有关资料,可直接从会计凭证、账表资料中取得,并通过计算核实。而经济责任审计中,审查资料可以从财务收支审计中取得,并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提供任期内述职书面材料。有的还需要通过外部取得,如对项目投资决策审计时,就需要从有关合同,有关企业账表以及有关部门经济计划统计等资料中取证。

6、审计报告结论的评价不同

财务收支审计报告是由审计部门审定后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发生做出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评价,对人一般不作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除财务收支方面要作出是否真实、合法、效益结果外,还要对所在的单位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对比,作为全面结论客观公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