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合集下载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出生于贡县(今属河南),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的诗篇内容很丰富,风格也是多样的。

但“沉郁顿挫”的风格是最能体现他的诗歌的特征,并且也是历来被人们所共识的风格。

作为钟爱于杜甫诗歌的读者之一,我在这里仅以自己的理解浅谈一下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一、寓主观于客观,具有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染力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精练的艺术概括,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面貌,反映人民的遭遇和愿望。

1、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描绘和集中反映我们知道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贯穿在杜甫诗歌作品中的一条主线,他以写实的手法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地描绘和集中的反映,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不幸的命运寄寓了深切的同情。

当我读到杜甫在深陷长安时写的《春望》这首诗时,我被诗人那强烈的爱国之情深深感染了。

“国破山河在”这一句使诗人一下笔就写出了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

“城春草木深”这一句本来是描写春意盎然的景象的,但此时此刻却成了增添国破家亡这种情感的景物了。

一个“深”字,真实地写出了客观存在的事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人因为感慨时才见花开而溅泪,人因离别之恨,才会听见鸟鸣声而惊心。

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更加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杜甫不仅深刻了解广大劳动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的生活,而且还善于通过一幅幅画面,再现了动乱期间人民的痛苦遭遇,形成了“诗史”的特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充满了大气,充分体现了他那“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一个自己已被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却联想到了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的诗人。

诗的最后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全诗的高潮。

表现了他对天下寒士无限的关怀,洋溢着救世济人的热情。

2、通过细节描写丰富诗的形象性杜甫是伟大的写实诗人,他的`作品中有深刻的现实生活的内容,往往能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在我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时,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句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对立矛盾,从而揭示其社会的本质。

评价杜甫

评价杜甫

首先,杜甫是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杜甫传世之作多达1400余首,其诗作实现了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其诗如后人所评论的那样:“艺术性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他的诗能使读者…知其人‟、…论其世‟,起着…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作用。

” 其诗吸引了众多诗词爱好者的研究和评论,比如唐元稹曾评价其诗作:“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苏东坡说:“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故可学。

”明杜诗研究专家卢世榷美誉杜甫流寓云安时撰写的《十二月一日三首》为“七律之神境”;清浦起龙说:“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

”而在1960年,开国元勋陈毅在其诗《吾读》也说“喜其题材备”,而叶剑英元帅则在《成都草堂》里说:“杜凌笔落伤豺虎”;后人有称杜甫《秋兴八首》是“声韵雅畅,词采高华,气象冠冕,真足虎视词坛,独步一世”的“力抗九鼎,勇夺三军”的名作;对于杜诗赞美之词不胜枚举,有人用诗、有人用文,有人抄录、有人借用,后人称其为“诗圣”当无虚夸耳。

其次,杜甫是位失志不移的爱国诗人。

爱国是时代之呼唤,是国家、社会之要求,但作一个爱国的人确实有些难度,当一个失志不移、屡次遭受变迁的爱国之人则更加难,但杜甫用它的实际行动和真诚话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表里如一,责任感强的爱国形象。

他曾经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地要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出力,他曾经无忧无虑地准备着仕途生涯,但他的人生充满了诸多无奈,英雄报国无门、朝廷衰败,安史之乱爆发,个人穷困潦倒,流落饥寒,终生不用,满腔热情、一身才华无处施展。

他曾经“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曾经遐思着“何当击凡鸟,毛血撒平芜”,“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但是后来仕途不济,国家衰败,他想着“欲陈济世策”,仍“尚想趋朝廷,毫发裨社稷”,“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种不顾个人兴衰、荣辱,一心报国的思想值得钦佩,这种致君尧舜的儒家思想和人生观在他的世界观中是居于主流地位的,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往西蜀,唐肃宗灵武继位后,杜甫又赶往灵武,结果途中被叛军抓捕,在长安期间又写下了《悲青坂》、《春望》等诗。

杜甫的简介和诗歌风格特点

杜甫的简介和诗歌风格特点

杜甫的简介和诗歌风格特点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以深刻的思想、情感与对社会、政治的关注而闻名。

他的出生年份不甚确定,但可能出生于公元712年左右。

从小聪慧好学,爱好音乐,曾经在官府做过一些小差使,但是因为地位低微而没有得到重用,终身贫困潦倒。

他的诗歌风格深受后世诗人的喜爱和借鉴,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的诗歌风格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对社会与政治的关切杜甫的诗歌中不乏对社会、政治的揭露和批判,表达了他对社会矛盾的关注以及对当前政治形势的担忧和愤怒。

例如,他的《石壕吏》中描绘了一个贪污腐败的世界,将贪官污吏的罪恶毒瘤揭示得淋漓尽致;《北征》则是对安史之乱、唐朝政治黑暗的深深关注和心灰意冷。

二、性情豪放、感情真挚杜甫在诗歌中表现出了豪迈而真挚的情感,他的文笔雄浑,咏史抒怀,表现出对音乐、酒、友谊等方面的极度痴迷与向往,对人、事、物有着强烈的感情。

例如,他的《登高》、《江畔独步寻花》都是表现他对自然、生命、心灵的独特感悟,使人对生命的追求与呼唤显得十分真切。

三、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杜甫在写作中常使用夸张和象征等手法,运用独特的修辞手法在诗歌中达到了意境与情感的完美融合,使人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又能从诗歌中领悟到深层的人生哲学。

例如,他的《春夜喜雨》使用了“把酒问青天”这一耳熟能详的句子,表现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情。

四、注重对人物的描写杜甫的诗歌中,对人物描写极其细致入微,如《丽人行》对于美女的描写,不仅仅只是对于外貌的赞美,更多的是深刻阐明了人物性格,情感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塑造出一个不折不扣的“完整人”形象。

总之,杜甫的诗歌具有情感激昂、形象生动、意蕴深远等方面的独特特色,他用他诚挚的感情,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壮丽的人生画卷,使人感受到了大诗人的人生哲学意蕴,并对后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杜甫作品特点

杜甫作品特点

杜甫作品特点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他的作品风格多样,但以沉郁顿挫为主。

杜甫的诗歌语言质朴厚重,内涵深刻,多写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简述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思想、情感与形式的融合
杜甫的诗歌具有以下艺术特点:
1.雄浑豪放:杜甫的诗歌气势磅礴、雄浑豪放,常常以恢宏的叙事和广阔的
视角展现出时代变迁和历史沧桑。

2.真挚感人:杜甫的诗歌情感真挚、感人肺腑,关注人性和人情,善于通过
细腻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

3.多样化的题材:杜甫的诗歌涵盖了广泛的题材,包括政治、社会、历史、
人生、自然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他深厚的学识和广泛的兴趣。

4.语言精练:杜甫的诗歌语言简练、含蓄深远,常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
的思想和情感,让人回味无穷。

5.形象生动:杜甫的诗歌形象生动、刻画细致,常常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描绘
来表现主题,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意图。

6.继承与创新:杜甫的诗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同时又在此基础上
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总之,杜甫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真挚的情感和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杜甫律诗的价值和艺术成就

杜甫律诗的价值和艺术成就

杜甫律诗的价值和艺术成就
杜甫的律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杰出代表,他的诗篇清正坚实,文笔
清丽雅致,内涵深邃,创造了一部历史上受大众普遍推崇的高超的律诗经典。

杜甫的律诗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推崇,首先是它具有高度的文学
艺术性,其次是它表达了杜甫的深刻思想价值观。

杜甫的诗句不仅整齐划一,而且富含意象深刻;他在诗歌中夹带着深刻的道德思想,而这种思想是他一
生孜孜不倦地追求的。

当时的文人非常推崇他的作品,甚至大赞“杜律”。

杜甫的豪迈的气概,坚定的反抗精神,勇敢的斗争精神和深沉的思想见解,无不从他的诗歌中表露出来,它们熠熠发光,不但成为时代反映,也成
为中国文学历史上最杰出乃至经典的作品之一。

杜甫的律诗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哲学价值,它反映了清朝末期社会性质和
历史变迁,把杜甫时代特有的历史精神及社会风俗、诗人精神憧憬和政治思
想诠释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杜甫的律诗把古史记述、人文记事、政治评论、哲学思想和宗教信念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深刻
内涵,构成了一部独特的文学作品。

总之,杜甫律诗独具艺术价值和哲学价值,它可以催人奋进,启发人们
思考和反思。

它不仅展示了一位杰出诗人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
历史背景和思想追求,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贡献,具有无法估量的历史
文化价值。

论杜甫诗的爱国思想及其艺术表现

论杜甫诗的爱国思想及其艺术表现

浅析杜甫诗爱国思想的表现特点平江县大桥中学李刚杜甫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反映了天宝末年到大历年间的重大社会政治事件、时代的动乱及人民的疾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他的诗歌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和热爱人民的伟大心灵,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方面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因此被誉为“诗圣”。

他的“每念社稷,动忧苍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作家,真可谓是“沾概千秋,泽被万代”。

一、杜诗表现出的爱国思想与其对人生经历的感悟密不可分。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的瑶湾,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

自幼聪颖好学,加之又勤奋刻苦,十四五岁时已被文坛前辈所赏识。

公元731—745年,是杜甫人生的壮游时期。

历时十多年,前后共3次出行浏览了祖国的秀丽雄奇的山川景色。

这三次漫游丰富了诗人的阅历,扩大了视野,陶冶了性情,为他早期诗歌带来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746—755年,是困守长安时期。

在这困守长安的十年生活中,诗人到处干谒也无门可入,直至755年才混得一个曹参军的八品官职。

理想的落空,怀才的不遇,生活的潦倒使他对朝廷的腐朽,社会的黑暗,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促使杜甫向现实主义转变。

756—759年,是作者陷与为官时期。

而这段时间也正是安史之乱爆发时期。

作者目睹了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的现实,以及自身陷的境遇,极大地升华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758年又因房琯事件所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的政治理想破灭之后,使他由宫廷真正走向了民间。

759—770年,漂泊西南时期。

在这段时期中,社会依旧动荡不安,作者在西南辗转漂泊,颠沛流离。

飘零的艰辛苦难,百姓的疾苦,让作者在思想上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的矛盾的所在。

于公元770年病卒于飘泊途中的小舟上。

纵观杜甫的一生,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为他现实主义的创作打下坚实的生活基础,他的爱国思想来源于他的独特的人生经历。

二、杜诗表现出的爱国思想与其对国家的热爱密不可分。

文学鉴赏:杜甫诗歌的意象与表现手法分析

文学鉴赏:杜甫诗歌的意象与表现手法分析

文学鉴赏:杜甫诗歌的意象与表现手法分析引言杜甫(712年-770年),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社会、政治、历史和个人感情等方面,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达而闻名。

本文将重点分析杜甫诗歌中的意象与表现手法,揭示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

意象在杜甫诗歌中的运用意象是指通过文字进行具体形象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杜甫巧妙地利用意象塑造自己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

1.自然意象:杜甫常常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感慨。

比如《春望》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战乱时期社会状况的关切;《秋兴八首·其七》通过描写秋天树木凋零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国家衰败的忧伤之情等。

2.社会意象:杜甫关注社会百姓的苦难和冷暖,他通过描写社会现实中的人物和场景,深刻地展现了社会动荡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比如《登高》中描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场面,唤起了读者对战乱中平民百姓哀叹之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所描绘的流亡者形象,则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下普通人艰难困苦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同情。

3.动态意象:除了表现自然景物和社会现实外,杜甫诗歌中还充满了丰富多样的动态意象。

通过运用形容词、副词等修辞手法,他能够将静止对象赋予动态感,增强作品的生动性。

比如《兵车行》中描述战争车队行进时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冲击耳膜;《新婚别热剧初平侯脱帽观礼送》将新战胜的诸军官归队时的盛况描绘得热闹而庄重。

表现手法对意象的运用和加强除了使用意象来塑造情感,杜甫还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使意象更加生动有力,进一步加深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和共鸣。

1.对比与衬托:通过对比不同事物或情感的差异,增强意象的冲突感和张力。

例如《登高》中将自然景色和人类悲愁相互对照,使蕴含其中的苦旅之情更加鲜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通过流亡者和丰收景象之间的反差呈现冷暖之别,加深对时局变迁下普通百姓境遇的思考。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doc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doc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doc杜甫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个性特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杜甫生活在唐朝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他对社会矛盾、人民疾苦、政治黑暗等问题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感悟。

他的诗歌多以真实的生活为题材,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和人民的生活困境,其中不乏如《春夜喜雨》、《登高》等代表作品,体现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深刻洞察力。

二、独特的语言艺术杜甫的诗语言简练明快,字句精练,博大精深,兼具深沉和轻盈之美。

他善用各种象征、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通过生动的图景、凝练的词藻使诗歌情感表现更加准确、深邃。

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折花风雨细,连夜别离深”的诗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与生活紧密相连而又不断出现的分离和惆怅。

三、高度的人文情怀杜甫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常常表达人民对幸福生活、和平和正义的渴求。

他以民众为中心,揭示了官僚主义、腐败和压迫对人民造成的伤害,同时也传递了他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春望》就是一首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歌,表达了杜甫对祖国未来充满信仰和希望的情感。

四、丰富的主题内容杜甫创作的诗歌涉及的主题极其广泛,包括政治、人物、文化、历史、风俗、自然等方面。

其中,政治题材的诗歌反映了唐朝的社会政治状况和杜甫的政治忧患意识,人物题材的诗歌塑造了许多历史和民间英雄形象,文化题材的诗歌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热爱和崇尚,自然题材的诗歌则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万物的赞美。

总的来说,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之所以得到广泛的赞誉,是因为他在作品中坚持了真实性、人文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塑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诗歌风格和艺术表现力,不仅为唐代文学贡献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而且为后世的文学发展也起到了引领和借鉴的作用。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现存杜诗1400余首,从思想内容来看,显著特点就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个人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命运处处相关,有着丰富的政治内容,浓郁的时代气息。

可以说,举凡朝政大事,民生疾苦,以及个人恩怨,在杜诗中一定有所反映。

通过杜诗可以看出一个王朝的历史轨迹。

丰富的思想内容成就了杜诗鲜明卓越的艺术特色。

杜甫穷尽一生的才学做到了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

主要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五点:第一、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这种概括,有的时候是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过客观的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从而揭示它的本质。

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尖锐的阶级矛盾集中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里,使人触目惊心。

再如《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表现四川军阀混战的罪恶,也是把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概括在两句诗里。

还有像《岁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谁清缨?”也很集中地概括了安史乱后的政治局势。

第二、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相统一。

杜甫诗以体物察情见长,往往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致的景致、事物、人物内心世界,来创造雄浑壮阔的境界,表现重大主题。

善于寄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创造出动人的意境。

第三、杜诗的语言艺术。

杜诗在语言艺术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

他的语言经过千锤百炼,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喜欢佳句,所以他的语言一定要得到那种惊人的效果,如果达不到这种效果,那么就要继续地反复地修改,死也不甘心。

杜甫的语言不同于李白的单纯自然,而是苍劲的,凝练的。

所谓苍劲,就是苍老遒劲的意思。

他曾经称赞郑谏议的诗说:“波澜独老成。

”又说薛华“歌辞自作风格老”。

可见杜甫认为诗要老成才好。

他自己的语言也正像是一口洪钟发出的深沉的声音。

凝练,是说他能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达到高度的概括。

苍劲,凝练,构成了杜诗语言的主要特色。

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

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

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
1. 关注现实:杜甫的诗歌广泛涉及政治、社会、历史等现实问题,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苦难。

2. 情感深沉:杜甫的诗歌情感深沉,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人民命运的关切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3. 风格质朴:杜甫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他以平实的语言表现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4. 叙事性强:杜甫的诗歌具有叙事性强的特点,他通过叙述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展现出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

5. 强烈的政治意识:杜甫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他在诗中呼吁改革、反对战争、关注民生等,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6. 对历史的思考:杜甫的诗歌对历史有深刻的思考,他在诗中探讨了历史的规律和人类命运的问题,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7. 意象独特:杜甫的诗歌意象独特,他通过形象的描写和象征的手法,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总之,杜甫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风
格,他的诗歌不仅关注现实,而且对历史有深刻的思考,对人类的命运有深刻的体悟。

他的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杜甫夔州诗的艺术成就

论杜甫夔州诗的艺术成就

论杜甫夔州诗的艺术成就杜甫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自《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面向社会,面向人民,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其精湛卓越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凝练、精工的语言,沉郁顿挫为主的多种艺术风格,兼擅众美的诗歌体裁,以及诗人崇高的人格和博大的襟怀,都堪称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光辉典范。

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这主要体现在杜甫为数众多、质量很高的叙事诗(或以叙事为主的诗)上面。

首先,杜甫善于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加以艺术的概括,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逾墙而逃的老翁,急应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暮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夔州负薪的老处女,殷勤劝饮的田父,天真稚气的儿童,潇洒狂放的饮中八仙,舞剑酣畅淋漓的公孙大娘,鞠躬尽瘁的诸葛亮,飘逸不群的李太白,以及如狼似虎的役吏,炙手可热的扬国忠兄妹,烧杀掠夺的安史叛军,昏庸无能的朝廷大臣组成了一个人物形象画廊。

如此众多的、真实、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劳动人民的形象),是杜诗的杰出贡献。

其次,杜甫善于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描述中,让人物和事实说话,自然感人。

如《丽人行》这首诗通过对“游曲江”这一典型情节的客观描述,讽刺了杨国忠兄妹势焰熏天、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

诗歌妙在从头到尾,都用精工细腻的笔触,鲜明富丽的色彩,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自己的倾向和感情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语,点逗处声声慨叹”(浦起龙《读杜心解》),从而有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

其他如《石壕吏》、《兵车行》、《垂老别》等著名诗篇,都出色地运用了这种艺术手法。

再次,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

无论是独白(如“三别”)还是对话(如“三吏”),都精彩传神。

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独白写出,将她送别丈夫时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活动展示无遗,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

杜甫诗歌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艺术特色杜甫诗歌艺术特色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得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得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诗歌艺术特色,请参考!杜甫在唐代诗坛上是与李白双峰并峙得伟大诗人,而且即使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也是可以列名在最伟大得诗人之列。

他得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他得时代得社会生活,而他得诗歌得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得颠峰。

今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杜甫诗歌得艺术成就。

一、“沉郁顿挫”得艺术风格关于杜甫得艺术风格,前人一直是用“沉郁顿挫”这四个字加以概括。

杜甫诗歌里得多种多样得形象都在“沉郁顿挫”得风格上取得了统一。

杜诗内容广博,体式多样,风格也多姿多彩,而其主导风格是其夫子自道得“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包括了“意”和“法”,即思想感情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

“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得力度和深度,侧重于“意”、“思想”。

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得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

沉郁与顿挫之间有紧密得联系。

唯感情聚积得沉郁,表达起来才不至于一泻无余;唯表达得委曲盘旋,似有不尽之意,才越发显得感情得深沉郁勃。

“沉郁顿挫”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又波澜老成得含义。

动乱得社会现实,长期得生活磨难,使其年轻时得理想壮志逐渐为沉郁、感伤所取代,忧国忧民,慨叹身世,愈至晚年,其情绪愈加强烈。

而杜甫又是一位有骨气、有良知得人,其郁结于胸中得悲愤涌至口边时,又往往强咽下去,使感情更加深沉浑厚。

这种回环往复得感情流程发之于诗,便是潜气内转得起伏顿挫,给人波澜老成之感,其《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洗兵马》、《蜀相》、《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均为典型之作。

或景中含情,或借古说今,或欲说还休,反复吞吐,言情顿挫,都突出地表现了这种风格。

他往往把思想感情凝聚在秋景之中,在秋天得萧瑟和衰飒中,渗透了诗人伤时忧国得心情。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浅谈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浅谈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浅谈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范文一: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

一、杜甫一生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游时期。

那时正值开元盛世,他的经济状况也较好,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时期。

在长期的壮游中,诗人接触到我们祖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河山,为他早期诗歌带来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但由于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接进人民,深入现实。

因此,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只是他的创作的一个准备时期。

他步入现实主义是从第二期十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

这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人李林甫和杨国忠,对于他的满腔报负无可实现,还得追随达官贵人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至经常挨冻受饿,这使得他得以深入人民,了解民众的疾苦,也看到了统治阶级的罪恶。

这十年困守的结果,他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人。

这才确定了他文学发展的方向。

杜甫的第三个时期,是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这是安史之乱最激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他本人也历尽艰险。

在陕北,他曾经和人民一起逃难。

在沦陷了的长安,他曾经亲眼看到胡人的屠杀和焚掠,和人民一起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

安史之乱是带有民族矛盾性质的,当时进行的战争乃是有关国家存亡的自卫战争。

因此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也就和以前不同,不是反对,也是积极号召,在他的作品中,他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另一方面还是勉励人民参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名的《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爱国精神的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公元759年底他弃官后历尽千辛到达成都,在成都西郊盖了一间草堂,他爱和人民往来。

在漂泊的这十一年中,他的生活很苦,甚至在去世那年还挨过五天的饿,但可幸的是,无论生活上怎样艰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和人民息息相关,初中教材上选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河南河北》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

论杜甫的诗学思想

论杜甫的诗学思想

论杜甫的诗学思想【摘要:】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史”,主要体现在他对百姓疾苦的关切。

对朝廷腐败、社会黑暗的深刻提露。

杜甫的诗学思想风格主要体现在沉郁顿挫、兼容并蓄,练字对仗内容深远,杜甫诗歌创作分为“言志抒怀”和“感事写意”两个阶段,开辟了一个新的诗歌时代。

他的思想核心主要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抱负。

【关键词:】儒家仁政沉郁顿挫兼容并蓄乐观正文:(一)生平经历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由于家庭原因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曾自豪的说: “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壮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三、陷贼与为官(44-48岁)四、漂泊西南(48-59岁逝世)(二)杜甫的诗学思想特征综观杜甫一生的诗歌创作,其思想特征始终是爱国爱民。

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

真实的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广阔的生活画面。

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甫在诗歌创作上这继承了汗魏乐府“感于丧事,缘事而发”的特点,开创了新乐府。

如“三吏”、“三别”。

杜甫的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带有“雄奇俊逸”的特色的。

雄奇是说诗歌风格的雄伟奇壮,俊逸是说诗歌语言的俊逸秀美。

杜诗之所以形成这种独特的风格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联系,他的青年和中年时期,正是唐帝国的上升时期,很多读书人都有一种开疆封臣,积极进取的雄心壮志。

虽然杜甫自幼就成长在一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家庭,儒家的思想观念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但是,他毕竟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之中,初、盛唐那种特有的“盛唐气象”实际上还是或多或少的感染了杜甫的。

他诗歌中的那种蓬勃向上,激昂进取的精神还是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的。

杜甫及其诗歌创作理论

杜甫及其诗歌创作理论

杜甫及其诗歌创作理论一、杜甫1.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后世诗人有“最尚杜工部之系心国民”之语(《载敬堂集》)。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2.他的文学思想是在陈子昂、李白诗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杜甫所处的时代已经到了唐代社会发展由盛到衰的转折期,因此杜甫的文学思想中要求文学表现民生疾苦,“为民请命”的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

二、杜甫的诗歌理论1.杜甫的诗歌创作鲜明地反映出了文学应当揭露当权统治者的弊政,描写百姓的疾苦,以达到为民请命的目的。

这也是他对《毛诗大序》中“发乎情,止乎礼义”、“温柔敦厚”之旨的突破。

而这这一点,毫无疑义,是直接启发和影响了白居易歌理论的提出的。

2.杜甫的诗歌艺术美理想是肯定清新秀丽,而又更重在壮阔豪迈(1)他不仅主张要有清丽之美,而且更重视俊逸之美。

(2)清丽之美以阴柔之美、优美为主,俊逸之美则以阳刚之美、壮美为主。

(3)这种艺术审美理想的不同,固然与他们个人的艺术素养、创作个性有关,但是也有时代和环境不同的影响。

李白的文学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安史之乱前,颇多浪漫气质:杜甫的大量诗歌创作都写于安史之乱以后,对现实的苦难看得较多,故写实性比较强。

三、对杜甫诗歌理论的评价1.杜甫对前代文学遗产采取了正确的态度。

这在他的《戏为六绝句》中论述得最为充分。

他指出齐梁文学有缺点,故不愿作其“后尘”,但是又认为齐梁文学不应当全盘否定,要充分吸取其“清词丽句”,接受其有价值的艺本经验,而舍弃其卑下、轻艳的一面。

2.他对前代文学的态度是:“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既要继承风雅传统,“别裁伪体”,又要“转益多师”,这才是对待文学遗产的正确态度。

论杜甫诗的爱国思想及其艺术特色

论杜甫诗的爱国思想及其艺术特色

论杜甫诗的爱国思想及其艺术特色王存亮【内容摘要】杜甫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人民的热爱和对封建统治集团的严厉批判,其诗歌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取得了高度的统一,被后世文人誉为“诗圣”。

【关键词】爱国思想、现实主义、忠君、爱民杜甫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反映了唐朝中期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时代的动乱及人民的疾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他的诗歌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方面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因此被誉为“诗圣”。

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不惜为追求“天下大同”的社会为之奋斗、为之拼搏,真可谓是“沾概千秋,泽被万代”。

一、杜甫的诗歌表现出的爱国思想与其对人生经历的感悟密不可分。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的瑶湾,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

他自幼聪颖好学,而且勤奋刻苦,少年时代已被文坛前辈所赏识。

公元731—745年,是杜甫人生的壮游时期。

历时十多年,前后共三次出行游览了祖国的壮丽山川景色。

这三次漫游丰富了他的阅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性情,为他早期诗歌带来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公元746—755年,是困守长安时期。

在这困守长安的十年生活中,杜甫到处干谒也无门可入,直至755年才混得一个曹参军的八品官职。

理想的落空,怀才的不遇,生活的潦倒使他对朝廷的腐朽,社会的黑暗,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促使杜甫向现实主义转变。

公元756—759年,是杜甫为官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正是安史之乱爆发时期。

作者目睹了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的现实,以及自身的悲惨境遇,极大地升华了他的爱国主义激情。

公元758年又因房琯事件所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杜甫的政治理想破灭之后,使他由宫廷真正走向了民间。

公元759—770年,漂泊西南时期。

在这段时期中,社会依旧动荡不安,作者在西南辗转漂泊,颠沛流离。

飘零的艰辛苦难,百姓的疾苦,让作者在思想上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的矛盾的所在,并于公元770年病卒于飘泊途中的小舟上。

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唐代诗人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杜甫异常重视诗歌的艺术性。

他对于一篇诗的要求非常严格,即所谓“毫发无遗憾”。

因此,他的诗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典范。

从创作方法上来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

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需要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这就是形成他的诗的这一特色的内在原因。

为了比较便于阐明杜诗现实主义的若干特点,我们可以分别地就叙事诗和抒情诗两方面来谈。

杜甫的叙事诗,特别值得我们珍视。

在他以前,文人写的叙事诗是很少的,叙人民的事的就更少。

杜甫的叙事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现实主义特色也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充分。

这有以下几点:第一,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

在杜甫许多著名的叙事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很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反映一般。

比如《兵车行》中那个“行人”的谈话,便说出了千万个征夫戍卒的相同或相似的遭遇;“三吏”、“三别”更是典型概括的最好的范例。

例如《无家别》里,写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的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写士兵对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极其深广的现实内容。

就以《羌村》来说,虽然是叙述诗人自己乱后回乡的经历,但是,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家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虚”的场面,绝不只是反映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

杜甫这些诗所以千百年来都一直能令人读后感到惊心动魄,其秘密也就在于它是现实生活的高度集中的概括。

杜甫还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因为它是诗人以如椽的诗笔,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的矛盾,写出了统治集团的铁案如山的罪证。

他如:“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等,同样是以高度集中概括而“力透纸背”的名句。

杜甫的诗的特点

杜甫的诗的特点

杜甫的诗的特点
杜甫被誉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充满了浓郁的人文
情怀,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那么,杜甫的诗的特
点是什么呢?
首先,杜甫的诗歌充满了深邃的思考和哲理。

他对人生、历史、
政治、社会等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表
达出他独特的见解和感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智慧和哲理。

其次,杜甫的诗歌充满了浓厚的人文精神。

他以人为本,关注人
的命运和生活境遇,表现出对人性的敬重和关爱。

他关注庶民,关注
社会弱势群体,在他的诗歌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类悲欢离合的深切
感受。

再次,杜甫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诗歌形式多样,有
长篇叙事诗、短篇小令、曲子等等,他的诗歌风格也不同,有雄浑豪
迈的、慷慨悲凉的、深沉庄重的等等,但不管是哪一种,都表现出他
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最后,杜甫的诗歌充满了对时代的关注和社会责任感。

他在诗中
表达了对当时政治、民生等问题的关切和呼吁,呼唤社会改革和进步。

他的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与时代同行的伟大创举。

综上所述,杜甫的诗歌是文化、艺术和思想的完美交融,他的诗
作经久不衰,对后世文化的影响也深刻而广泛。

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
一批永远经典的诗歌,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智慧。

杜甫的风格

杜甫的风格

杜甫的风格
杜甫,是一位古典的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被认为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

他的诗人风格是中国古代史书所描述的,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

杜甫的诗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鲜明的个性,反映出人物性格的独特性,对那个时代的历史、思想、人物以及文化有着深刻的描绘。

杜甫的诗句话精、意象新、思想高远,深具象征意义,引发国人的深思。

杜甫的诗歌风格,他的句式有着明显的固定抑扬格,节奏平缓而稳定,总是有深远的意味。

杜甫有自己独特的写作形式和结构,他的作品有着经典古典文学风格的特点,思想深邃,十分有哲理性。

他大多以抒情诗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用象征性的语言和诗句来反映自己的感受。

杜甫的诗歌风格具有明显的宗教特点,大量使用儒家宗教思想作为他的诗歌主题,并以儒家的价值观来指导他的诗歌内容和结构,使他的作品充满唯美的气息和精神。

杜甫的诗歌在苦与乐的表现上有着明显的唯美主义特色,重视人性的矛盾与解其。

杜甫的作品以淡雅而细腻的笔触、隐喻性的语言、表现主义的色彩和意象,表现了他理想化的世界观。

杜甫的诗歌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宗教文化精髓,其深刻的哲理性和精神价值,使得杜甫的作品被尊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他也被世人尊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伟大诗人。

杜甫的最高成就,就是用他的诗歌诠释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中国文学发扬光大,
被世界所知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杜甫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师宗县彩云镇明德小学张家发内容摘要: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

他的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他的诗歌的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颠峰。

关键词:现实主义人民性气势诗史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历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一个难点。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

杜甫所处的年代,是唐代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

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

杜甫经历了所谓的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

杜甫的一生是和他的时代、特别是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年间那“万方多难”的时代息息相关的。

尖锐而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仅造成人民的深重灾难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他曾长期生活在人民中间,这就使他有可能描绘出那整个苦难时代的生活画面,并逐步攀登上现实主义的高峰。

杜甫在唐代诗坛上是与李白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而且即使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也是可以列名在最伟大的诗人之列。

他的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1富,广泛地反映了他的时代的社会生活,而他的诗歌的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颠峰。

我们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谈谈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杜甫的创作思想和他的成长历程杜甫(712----770),字子美,生在河南巩县的瑶湾。

他的出生是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也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等特权。

这一阶级出身规定了杜甫要成为一个热爱人民的诗人不可能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也是这样表明着的。

杜甫从7岁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从20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长达10年的“壮游”,在此期间,他结识了高适、李白等人,并与李白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在长期的壮游中,诗人接触了我国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浪漫主义的色彩。

安史之乱酝酿时期是杜甫创作思想的转型时期,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了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等现实主义杰作,这才确立了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安史之乱剧烈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和人民共同感受国破家亡的痛苦,为了献身恢复事业,他曾备任命为左拾遗,却屡次遭贬斥,但也因而获得深入人民的生活机会,他一方面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还是勉励人民参战。

由2于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斗争,这就使他写下了“三吏”、“三别”,《羌村》、《春望》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并达到现实主义的高峰。

“满目生悲事,因人作远游”,晚年的杜甫过着“漂泊西南”的生活,但生活上不论怎样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

同时也不曾忘记或放松自己的创作,在漂泊的十多年,竟写下一千多首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等是这时期最优秀的作品,诗中更多带有抒情性质,形式也更多样化。

并创造性地赋予七言律诗以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他从切身生活体验出发,对儒家的消极方面也有所批判,例如,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杜甫却主张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

儒家也谈到民为贵,但有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一面,杜甫与之不同,他接近劳动人民,也喜欢劳动,甚至愿为广大人民的幸福牺牲自己。

总之,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致群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和主要手段。

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也用来勉励朋友,正是这些进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种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性最强的伟大诗人。

二、杜甫诗歌的思想性杜甫的诗歌洋溢着丰富的人民性的内容。

从他的作品和生活实践来看:1、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是杜甫诗歌人民性的第一个特征。

杜甫始终关切3人民,只要一息尚存,他总希望能看到人民过点好日子,所以他的诗不仅广泛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而且大胆地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要求。

在“三吏”、“三别”中他反映出广大人民在残酷的兵役下所遭受的痛楚。

在这里,有已过兵役年龄的老汉,也有不及兵役年龄的中男,甚至连根本没有服兵役义务的老妇也被捉去。

“儿童尽东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都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阶级对立的矛盾关系。

杜甫在多年饥寒的体验中,加深了对人民的同情。

有时一想到人民的痛苦,他便忘怀了自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当茅屋为秋风所破时,他却发出这样的宏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宁愿以“冻死”来换取天下穷苦人民的温暖。

可见杜甫的胸怀是宽广的,精神是乐观的。

当然,杜甫对人民的同情是有限度的,他是一个封建士大夫,只能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寻求减缓人民灾难的办法,反对人民的“造反”。

这体现了他的阶级局限。

2、对祖国的热爱,是杜甫诗歌人民性的第二个特征。

杜甫是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他的诗歌渗透着爱国的血诚。

可以这样说,他的喜怒哀乐是和祖国命运的盛衰起伏相呼应的。

当国家危难时,他对着三春的花鸟也会心痛得流泪,如《春望》。

一旦大乱初定,消息忽传,他又会狂喜得流泪。

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始终关怀着国家的命运,思想蕴含是随着局势的转变而转变的,在4安史之乱时期,他梦想和渴望的是周公和诸葛亮式的军事人物;老年时也体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志不已”的宽广胸怀。

3、讽刺性是杜甫诗歌的第三个特征。

杜甫的讽刺面极广,早在困守长安时期,他就抨击了唐玄宗的穷兵黩武,致使人民流血破产,在这方面,《兵车行》是有其代表性的。

除了和当时政治、社会直接有关的作品外,在一些咏物、写景的诗中,也都渗透着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饱含着诗人的爱国激情。

三、杜甫诗歌的艺术性杜甫的诗歌是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典范。

从创作方法上来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

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需要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这就是形成了他的诗的这一特色的内在原因。

1、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

在杜甫的许多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很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反映一般。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因为它是诗人以如椽的诗笔,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的矛盾,写出了统治集团铁案如山的罪证。

2、寓主观于客观。

也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直接说出。

这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尤为突出。

例如在《石壕吏》中有这样一句:5“吏呼——何怒,妇啼——何苦!”除了微微透露作者的爱憎之外,便都体现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

使主客相汇,情景互融。

3、细节描写。

杜甫善于捕捉寓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

例如他的细节描写最出色的是《北征》中写他妻子、儿女的一段,诗中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小女儿的天真烂漫,而且也烘托出了他自己的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

4、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杜甫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常常运用对话或人物独白,并做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如《新婚别》中:新婚竟成了生离死别,本是痛不欲生,但想到自己还是刚过门的新娘子,所以态度不免矜持,语带羞涩,备极吞吐,这是完全符合人物的特定身分和精神面貌的。

所以我们读起来总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5、采用俗语。

这是杜诗语言的一大特色,杜甫在抒情的近体诗中即多用俗语,但在叙事的古体诗中则更为丰富,关系也更为重要。

因为这些叙事诗许多都是写人民生活,采用俗语,能增加诗的真实性和亲切感。

并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和语言的个性化。

例如《新婚别》的“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牵衣顿足拦道哭《前出塞》的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抒情诗也有他自己的风格。

他往往像在叙事诗中刻画人物那样对自己曲折矛盾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解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乍一看好像很抽象,其实仍很具体,6他用“涕泪满衣裳”来写他的喜极而悲,并抓住“漫卷诗书”这一小动作来表现他的大喜若狂。

后四句虽然属于幻想,但在幻想中仍有丰富的形象性。

在叙事诗中,杜甫寄情于事,在抒情诗中,则往往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

杜甫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这就决定了他的现实主义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因此在他的某些叙事兼抒情的诗中往往出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杜甫诗歌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具有特征性,为杜甫所自道且为历来所公认的风格,是“沉郁顿挫”。

时代环境的急遽变化,个人生活的穷愁困苦,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以及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是形成这种风格的主要因素。

杜甫能取得这样高的艺术成就,绝非偶然,而是用尽他毕生的心血换来的。

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虚心的学习。

他向古人学习,也向时代的人学习,向作家学习,也向民歌学习,所以他说“不薄今天爱古人”,“轻益多师是汝师”。

虚心的学习,使杜甫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做到像元稹所说的“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

但是他也不是无批判的学习,所以又说“别裁伪体采风雅”,而在肯定“清词丽句必为邻”的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滑进形式主义的泥坑。

第二是苦心的写作。

尽管杜甫称赞他的诗友李白是“敏捷诗千首”但却不讳言自己写诗的“苦用心”。

为了诗语“惊人”,他的苦用心竟达到这样的程度:“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贵的是,杜甫还坚持这种苦心孤诣的写作态度。

第三是细心的探讨。

盛唐诗人很多,谈论诗的却少。

杜甫与之相反,他7好论诗,而且细心。

他对李白说“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对严武说“吟诗好细论”等。

四、杜甫诗歌的地位和影响杜甫诗歌是我国最可贵的文学遗产的一部分,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杜甫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多方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