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及探伤重点分析 李飞麟
曲线地段钢轨伤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曲线地段钢轨伤损原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189db621eb91a37f1115cdf.png)
曲线地段钢轨伤损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本文针对重载条件下曲线地段钢轨主要伤损病害进行分析,阐述了引起钢轨钢轨伤损病害的原因,并针对重载条件下产生钢轨伤损病害原因提出整治措施。
【关键词】曲线伤损分析整治随着运量的猛增和大轴重电力机车(万吨列车及两万吨列车)的运行,曲线地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伤损,反映出了重载对轨道的巨大影响。
轨道,尤其是钢轨产生了严重的伤损,集中表现为半径较小曲线地段(R≤2000m)严重的侧面磨耗、剥离掉块、核伤。
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我们普遍的重视,如何解决它们成为朔黄铁路发展重载运输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 曲线地段钢轨侧面磨耗、剥离掉块的特点(1)磨耗掉快较严重地段大都出现在R≤2000m的曲线上股。
(2)磨耗大的曲线多为侧面磨耗较严重,且发展速率超过预期。
(3)虽然在R=4000m及R=3000m的曲线上也出现了轻微磨耗,但是在开行万吨列车后几乎没有变化,其发展速率远小于R≤2000m的曲线。
(4)受钢轨材质的影响,肃宁以东曲线地段侧面磨耗明显小于肃宁以西地段。
(5)缓和曲线地段磨耗小于圆曲线地p2.1 轨面剥离掉块轨面剥离掉块是轮轨接触疲劳和冲击荷载作用下的伤损,其发展会造成轨顶面严重的不平顺,使钢轨及轨道受力恶化,零部件破损、轨枕失效、道床翻浆冒泥出现并迅速发展。
自运营以来,曲上股轨面、缓冲区接头轨端陆续出现剥离掉块。
剥离掉块绝大多数发生在半径为1000米的曲线地段。
掉块程度有的达到重伤标准,有的虽未达到更换标准,但连续出现、形成波浪式的不平顺。
轨面的剥离掉块在列车的碾压下,形成应力源,钢轨在车轮的反复冲击下,极易造成断轨。
2.2 钢轨核伤(疲劳伤损)p自2007年以来,朔黄上行线轨面鱼鳞缺陷数量增多、速度加快,目前重车线轨面全部出现5-15mm的鱼鳞缺陷。
同时严重影响着超声波探伤作业,给探伤及防断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3 钢轨伤损原因分析3.1 钢轨材质不良有关资料显示:在直线区段包钢钢轨的重伤率为攀钢钢轨的1.6倍。
小半径曲线的病害分析及养护办法
![小半径曲线的病害分析及养护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1aac27b4daa58da0114a47.png)
小半径曲线的病害分析及养护办法摘要:分析小半径曲线病害的成因与危害,探讨曲线病害的重点整治办法,介绍了小半径曲线的日常护要点和减少病害发生的措施。
关键词:小半径曲线轨道;钢轨磨耗;曲线养护;轨道几何尺寸。
中图分类号:f530.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工矿企业,因车间布局和场地的限制,铁路线路形成小半径曲线不可避免。
曲线是铁路线路三大薄弱环节之一,极易产生病害,是铁路线路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一、小半径曲线的主要病害表现:一是钢轨伤损病害:钢轨垂直磨耗、侧磨、波磨及接头伤损是小半径曲线常见的病害,尤其是侧磨,是小半径曲线最突出的伤损类型。
二是轨道几何尺寸易超限:小半径曲线上高低、轨距、超高、正矢相对其它线路容易发生变化,保持的周期短,特别是轨距扩大病害相当普遍,并且随着钢轨侧磨的增加而逐渐加剧。
三是连接零件易松动且破损率高。
二、病害成因分析:(一)钢轨的磨耗:钢轨的磨耗是指钢轨与车轮接触表面发生的磨损,主要包括波浪形磨耗、垂直磨耗和侧面磨耗。
1、垂直磨耗垂直磨耗在一般情况是正常的,它会随着轴重和总通过重量的增大而加大。
但如果轨道几何形位设置不当,内外轨轮滚动距离与内外轨线长度不相适应,要用轮对在钢轨上的滑行来加以调整,钢轨垂直磨就会产生。
2、侧面磨耗曲线钢轨的侧面磨耗主要是轮缘与钢轨之间的滑动摩擦造成的。
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往往在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下形成。
其一,线路的半径小是钢轨磨耗的最主要原因。
列车驶经小半径曲线时,因惯性力的作用轮缘与钢轨内侧紧紧贴靠,因踏面呈斜形,远离轮缘的接触点与接近轮缘的接触点在车轮上形成的滚动半径不相等,当远点为滚动运动时,近点必然存在滑动,造成钢轨侧面发生磨损。
其二,由于曲线的正矢变化,列车通过曲线时产生的冲击力加大,从而造成曲线的钢轨侧面磨耗增大。
其三,曲线超高设置偏小,车轮在离心力作用下撞击摩擦上股钢轨,致使上股钢轨形成侧磨。
其四,曲线轨距变化大,递减不均匀,则会造成车轮踏面的等斜效率变化大,滑动变化相应增大而导致钢轨侧面磨耗。
无缝线路小半径曲线的病害分析与整治
![无缝线路小半径曲线的病害分析与整治](https://img.taocdn.com/s3/m/7e91d51abb68a98271fefa7b.png)
无缝线路小半径曲线的病害分析与整治摘要:本文主要是结合曲线轨道的受力状况来对小半径曲线病害的成因和危害进行了说明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性提出曲线病害整治办法,并进一步说明曲线轨道在日常养护中的检查和技术管理,希望这样一种探讨能够对相关方面的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无缝线路,小半径曲线轨道,曲线养护,技术管理一无缝线路小半径曲线病害分析背景铁道线路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受到来自于外界的作用力,包括机车、车辆的碾压和冲击等,使得线路的状态始终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在这样一种现实的状况之下,曲线地段尤其是一些小半径的曲线较直线的地段所受到的冲击、碾压以及推挤就更为突出,使得铁道线路不仅仅是状态变化快,而且是变化大,使得铁道线路上轨道的磨损非常严重。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提出小半径曲线的养护维修与病害整治是铁道线路养护维修工作的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在进行维护保养的工作时必须要做好这样一些方面的工作,其养护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维护工作的投入以及机车行驶的安全。
二曲线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无缝线路小半径曲线在运营的过程当中会受到外界各种力的作用,这样一些作用力的综合作用就会使得钢轨以及线路的几何尺寸发生一定的变化,变化长期的积累就会使得其进一步的扩大,线路的各种病害也就会相应的显现出来,下文主要是对无缝线路小半径曲线的病害及其整治方法进行分析和说明。
2.1 主要病害分析无缝线路小半径的主要病害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钢轨直接受到损伤性的病害,事实上,钢轨的侧磨、接头损伤以及波磨都是小半径曲线中相当常见的病害,在这其中尤以侧磨为突出,是小半径曲线中最为典型的伤损类型;二是连接零件之间的松动或者是磨损,这主要是因为小半径曲线在运营的过程当中受到外界较大的横向作用力和冲击力,使得螺栓折断或者是夹板弯损,最终造成上述病害;三是导轨尺寸的变形超出允许的范围,在此类病害当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轨道间距的增加,这样一种病害甚至会随着钢轨侧磨的增加而不断的加剧,其不良影响的程度是非常之大的。
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
![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https://img.taocdn.com/s3/m/05e9f9a7284ac850ad024230.png)
浅析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原因分析及防治哈西站工程指挥部李荣峰1 引言曲线是轨道三大薄弱环节之一,特别是山区铁路,曲线半径小、坡道大。
近年来随着列车运量的增大、速度的提高,小半径曲线外股钢轨侧面磨耗加快。
为了适应铁路运输发展的要求,延长曲线更换磨耗钢轨的周期,减少养护维修的工作量,降低运营成本,分析及防治小半径曲线外股钢轨侧面磨耗,已成为线路维修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2 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的规律2.1 曲线钢轨侧磨速度与钢轨累计通过总重成正比。
从小半径曲线钢轨定点观测调查数据看,钢轨累计通过总重在每千万吨时,钢轨侧磨值约为2.41mm。
2.2 曲线外股钢轨侧磨呈不均匀分布。
小腰最大,大腰次之,接头最小。
在同一根钢轨上,小腰位置侧磨值接近重伤标准(19mm),而接头或大腰处则连轻伤标准(14mm)都未达到,甚至磨耗值仅为3-5mm。
2.3 缓和曲线范围内磨耗值大,圆曲线范围内磨耗值小。
2.4 曲线方向圆顺磨耗值小,存在方向不良、钢轨硬弯、接头支咀、错牙等情况时,磨耗值大。
3 小半径曲线钢轨发生侧磨的主要原因曲线钢轨发生磨耗的原因非常复杂。
轮轨关系、钢轨的耐磨性能、轨道结构及机车车辆在曲线上的运行条件、养护维修方法等都与外轨磨耗有着密切的关系。
笔者经过对有关方面资料的调查和现场实际摸索,归纳钢轨发生侧磨的主要原因有:3.1 列车运量和轴重的增大、速度的提高是钢轨加剧磨耗的不要原因。
3.2 轨距超限和轨距变化率超过规定值维修不及时,加剧了钢轨侧面磨耗。
3.3 曲线超高设置不当。
设置曲线超高时忽略了客货列车的比重,所设置超高没能尽量适应货车速度。
对滨绥线上行20处发生侧磨的曲线调查计算,发现85%以上是因为设置超高时忽略了货车比重,超高值设置过大导致曲线侧磨加速。
3.4 钢轨涂油不及时或因油质问题导致涂油质量不好。
因油脂厂家未能充分考虑东北地区冬季寒冷的实际情况,冬季油脂较干,需用一定的变压器油稀释,使油脂质量降低,涂油效果不好。
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分析
![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e552240066f5335a81214d.png)
25 6 6
2 61 1
28 0 2
28 0 9
电气 化后 5 g m轨 伤损 的主要 表 现形 式 为 : 0k/ () 1 曲线 地 段 特 别 是 小 半 径 曲线 地 段 钢 轨 的垂 磨
压 溃严 重 ;
线 竣 工 ; 福 线 电 气 化 也 于 20 外 0 0年 改 造 完 毕 , 牵 引 其
邵 来
389 O 40 6 7 432 6 4 7l 8
来 永
29 0 3 3O 2 9 33 5 8 364 6
永 漳
22 l 8 24 7 5 26 7 8 3O 8 l
漳 厦
l9 0 8 20 7 2 2l9 3 234 3
机型也 由原来 的 蒸 气 机 车 、 内燃 机 车 改 为 韶 山 3 4型 、 电力 机 车牵 引 。从 19 年 开 始 , 福线 外 洋 至 下过 溪 96 外
() 2 小半 径曲线下股钢轨的轨头压溃 、 剥离掉块增多 ; ( ) 轨核 伤 、 裂 发 生 的 时 间 早 , 累计 通 过 总 3钢 孔 其 重 较 电气 化前 低 , 呈规 律 分布 ; 且 ( ) 浪 型钢 轨 磨耗 严 重 , 4波 尤其 是 R ≤ 50r 小半 0 l f 径 曲线 地 段 下股 ;
5 Ol 3
4 l9 l
4 l2 5
32 8 0
32 l 5
2l4 l
2l 0 4
28 9 2
28 8 8
l9 9 8
l9 9 9
52 3 l
49 6 4
517 2
47 4 6
4l9 3
44 l l
33 8 2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分析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ac75d7aa00b52acfc7ca71.png)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准线曲线钢轨磨耗客观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重载铁路减少小半径曲线地段钢轨磨耗的一些具体办法。
关键词大准铁路;小半径曲线;磨耗大准铁路为I级干线单线电气化铁路,东起大同东站西至准格尔旗薛家湾站,是处于西煤东运北通道上的一条重要运煤专用铁路。
通过近几年的扩能改造施工,年通过总重120Mt,已达到重载铁路标准,沿线通过地段大多属于山区,小半径曲线较多。
随着近两年列车牵引质量和机车轴重不断增加,小半径曲线地段钢轨磨耗速率加大,大大增加了铁路的运输成本。
1 曲线长轨条更换现状自2006年大准线铺设无缝线路以来,全线共有60条曲线由于钢轨磨耗严重进行了更换,其中有59条是半径R≤600m曲线,占更换总数的98.3%;占全线小半径曲线(全线半径R≤600m曲线共87条)总数的67.8%。
其中,有4条曲线已进行两次更换,分别是K19+487—K20+097,半径500m,K24+370—K25+342,半径500m,K25+875—K26+634,半径400m,K78+790—K79+711,半径400m。
2 大准线曲线钢轨磨耗情况分析曲线钢轨磨耗是不可避免的,结合实际情况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钢轨磨耗作出分析。
2.1曲线钢轨磨耗客观原因曲线是轨道结构强度中的薄弱环节,当列车运行进入曲线后,车体受机车牵引,随着贯性向前运行,轨道迫使车辆转弯,这样必然行成车轮冲击轨道,造成轨道变形,车轮和钢轨同时受到磨耗,当离心力和向心力不平衡时,更加剧钢轨的磨耗,导致曲线上股内侧圆弧段至顶面1/3处连续性鱼鳞剥落掉块,下股踏面中部连续麻点,并且发展扩大。
随着磨耗的日益加重,当钢轨状态不能满足列车运行要求时,则必须对曲线钢轨进行更换。
工务段对小半径曲线共先后更换63次,其中有62次是更换的曲线上股,再次证明了曲线上股是钢轨最易磨耗的部位。
2.2大准线曲线钢轨更换时间在更换过得59条小半径曲线中,其中2008年共更换16条,春季更换3条,秋季更换13条;2009年更换32条,春季更换16条,秋季更换15条(有1条是第二次更换);2010年更换15条,春季更换12条,夏季更换3条(有3条是第二次更换)。
浅谈有效探测钢轨伤损
![浅谈有效探测钢轨伤损](https://img.taocdn.com/s3/m/a4c1911914791711cc7917e7.png)
浅谈有效探测钢轨伤损0 引言随着我国铁路的迅速发展,铁路运输成为了我国运输行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交通工具。
那么为了保证运输的安全性,线路的安全是重中之重的环节。
为了保证线路的安全畅通,我们作为探伤工应该了解钢轨产生的各种伤损及其对线路的影响。
同时还要找出,发现并且克制它的有效地方法及措施。
1 淬火轨的负面影响及有效地探测方法1.1 淬火轨的作用与负面影响钢轨是承载列车安全运行的铁道线路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曲线上股铺设的钢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列车车轮的反复冲撞轨头内侧会逐渐形成侧面磨耗,侧面磨耗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将会被视为重伤钢轨。
而不能再继续使用。
为了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首先就要增强钢轨头部的耐磨性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几年铺设的无缝线路曲线上股基本都是经过轨头淬火的钢轨。
轨头淬火后,钢轨的硬度得到了提高,增强了耐磨性能,但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轨头淬火是从钢轨踏面往下10~12mm范围之间,虽然钢轨内部化学成分经淬火后没有改变,但在淬火层与非淬火层之间的晶粒结构却发生了细微变化,一个金属整体形成了两种硬度。
钢轨断面的硬度不一样使它的可焊性能受到了影响,同时随着硬度的提高轨头的韧性也随之降低,韧性降低也就是说钢轨内部晶粒与晶粒之间相互融合的拉力变小了,拉力小了钢轨就比淬火前变得脆弱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钢轨在制造过程中有白点、气泡、偏析等疲劳源存在,钢轨使用过程中疲劳源逐渐扩大,极易造成钢轨的突然折断,给行车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1.2 探伤方法及措施作业中从事钢轨探伤的人员都应该知道钢轨淬火后给探伤工作带来的难度和一旦发生断轨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们在从事探伤工作时首先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增强安全意识,加强业务技术的学习,学习新技术,熟练掌握数字化探伤仪的正确使用方法,充分发挥数字化探伤仪的所有技术优势。
在传统探伤工艺下,开发创造新的探伤工艺,以适应高速铁路的发展。
浅谈轨道小半径曲线病害成因及整治措施
![浅谈轨道小半径曲线病害成因及整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61cefd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5d.png)
浅谈轨道小半径曲线病害成因及整治措施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拓展,地铁线路因受原有街道和建筑物的影响,小半径曲线成为轨道线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半径曲线是轨道结构三大薄弱环节之一,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易受到各种病害的影响,通过对地铁运行线路R≤600小半径曲线的跟踪研究,并根据研究的成因提出减缓小半径曲线病害的整治措施,有效预防和整治轨道线路病害,延长小半径曲线设备使用寿命,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关键词:小半径曲线;病害;原因;措施列车运行的过程中,当车辆行驶至曲线地段时,由于牵引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使车体沿着切线的方向运行,而轨道迫使车体转向,因此车轮对钢轨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当冲击力过大时易使轨道线路发生几何尺寸变化,导致线路不平顺,同时加速了钢轨侧磨、波磨、鱼鳞裂纹及掉块等病害的发展,如果对产生的病害未及时有效地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整治,会对轨道结构造成更大的影响,情况严重时会危及行车安全,现对地铁运行线路小半径曲线病害的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简述如下:1.轨道小半径曲线病害产生的原因分析1.1通过长期对地铁运营线路轨道动态检测Ⅱ级以上超限的数据进行监测与分析,发生在R≤600m小半径曲线地段的超限数量占超限总数的90.8%,其他曲线及直线地段的超限数量占超限总数的9.2%,可见小半径曲线易发生轨道线路几何尺寸超限,根据超限数据的类型研究分析,其中轨向、轨距变化率、横向加速度三个项目的超限数量占超限总数的95%,其他项目(轨距、高低、水平、三角坑、纵向加速度)超限数量占超限总数的5%,可见轨向、轨距变化率、横向加速度等项目的超限是造成小半径曲线轨道动态几何不平顺的主要原因。
结合现场人工复核轨道线路状态的情况来看,小半径曲线中的缓和曲线正矢及圆曲线轨向和轨距变化率大量超限,同时小半径曲线上的各种联结零件承受的冲击力比较大,易出现磨损、松动,折断等病害,导致轨道结构弹性和稳定性降低,是影响轨道动态几何不平顺的根本原因。
钢轨探伤车伤损漏检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探讨
![钢轨探伤车伤损漏检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5a22e9bbceb19e8b8f6ba94.png)
科技论坛2017年5期︱377︱钢轨探伤车伤损漏检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探讨王 琦 王凯利 李凯昌济南铁路局工务检测所,山东 济南 250001摘要:钢轨探伤车是对钢轨内部伤损进行快速检查的大型机械检测设备,有利于地面探伤人员及时对伤轨进行处理,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运行。
在钢轨探伤过程中受检测人员的操作水平、超声波探伤仪器的性能、探头与轨面耦合等因素影响,很容易造成漏检现象的出现。
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伤损漏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钢轨探伤;漏检;措施中图分类号:U2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5-0377-01铺设在线路上的钢轨由于受外部气温,垂直于轨面的竖向力、沿钢轨轴向的纵向水平力、侧向垂直于钢轨的横向水平力等因素影响,容易造成钢轨折断。
随着铁路形势的不断发展,运载重量的不断增加、运行速度的不断加快,大大缩短了钢轨伤损的发展周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探伤人员要认真分析钢轨出现漏检现象的原因,在钢轨探伤的过程中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检查方式,避免出现漏检现象的产生。
1 钢轨探伤车漏检伤损的原因分析 1.1 探伤人员的因素 探伤人员每天要对上百公里线路伤损资料进行回放,由于回放时间长,导致探伤人员身心疲惫,无法长时间的保持精力的集中,从而导致漏检的现象产生。
其次由于钢轨探伤车在检测过程中速度不易控制,在钢轨曲线侧磨不良地段如果不及时减速,依然按照正常速度行驶,会导致操作人员调整探头对中和灵敏度参数不及时造成失波。
钢铁探伤技术要求探伤人员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探伤人员不但要对检测设备进行熟练的操作,而且还要对钢轨构造和线路状况十分了解,还要充分的理解A 型超声波和B 型超声波的含义,把识别出的伤损波形和现场勘测到的伤损图谱结合起来判断是否存在伤损。
如果人员的经验不足或者受到异常波形的干扰,都会造成漏检现象产生。
小半径曲线常见病害的分析及整治措施
![小半径曲线常见病害的分析及整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f9a4c5d77232f60dccca105.png)
概述
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病害严重
一是钢轨表面伤损严重 今年截止11月7日南昆线正线钢轨伤损主要是剥离掉块,占正 线钢轨伤损的31.29%,其次是核伤占30.58%,鱼鳞占7.97%, 裂纹占2.7%。 南昆线钢轨剥离掉块主要发生在500m<R<700m及 1000m<R<1100m的曲线上股地段
一、南昆线 小半径曲线的主要病 害
(1)钢轨伤损病害 钢轨侧磨、波磨及接头 伤损是小半径曲线常见 的病害,尤其是侧磨, 是小半径曲线最突出的 伤损类型;钢轨轨头作 用面掉块也是曲线钢轨 病害的重要类型;曲线 下股钢轨轨面压塌、肥 边,靠近车站两端的小 半径曲线下股压塌、肥 边尤其严重。
一、南昆线 小半径曲线的主要病 害
概述
小半径曲线轨枕失效严重
根据秋检资料,目前全段更换轨枕9347根 主要集中在小半径曲线上,病害表现为轨枕挡肩破损、轨枕 开裂、沉轨槽溃烂等
通过对曲线主要病害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发现在运营和养护 中出现了一系列病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南昆线 小半径曲线的主要病 害
原因分析 (1)钢轨伤损病害; (2)轨道几何尺寸易超限; (3)连接零件易松动且破损率高; (4)轨枕失效严重;
二、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浅谈铁路线路钢轨设备伤损主要类型及检测方法
![浅谈铁路线路钢轨设备伤损主要类型及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f09b7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c.png)
1引言随着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铁路运输早已成为运输行业中最为重要的运输方式,客运运输的安全性、舒适性与高速的运输效率以及货运运输的稳定性、廉价性,使得铁路运输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
为了保证运输的安全性,保障铁路线路的安全成为重中之重的环节。
为了保证线路的安全畅通,线路钢轨质量的安全检测工作成为守卫安全运输的第一道关卡。
目前,我国对铁路线路钢轨的普遍检测方式是超声波探伤法[1]。
超声波探伤是无损探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破坏被检设备的前提下,利用超声波通过介质时产生折射与反射的物理特性,对钢轨内部进行检查,检测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定量缺陷大小,用以判定是否影响列车运行,并通知相关单位对钢轨进行维修或更换。
钢轨探伤工作易学难精,长期服役的钢轨在各种应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疲劳状态,以超声波回波的方式反映到探伤设备中,干扰探伤作业人员的判断。
因此,对于从事钢轨探伤工作的人员来讲,要了解钢轨可能产生的各种伤损及其对线路设备的影响,同时还要找出能够克制它的有效方法及措施。
下文根据本人的经验及研究分析,介绍几种典型的钢轨伤损类型及关键部位的检测方法。
2鱼鳞伤的产生及探测方法鱼鳞伤是起源于钢轨轨头表面一种类似鱼鳞状金属碎裂的疲劳伤损,裂纹始于轨头内侧圆弧附近,顺列车运行方向向前延伸。
裂纹附近常有黑影,鱼鳞纹和黑影沿轨头横向发展的宽度一般可发展到6~20mm,最深点在鱼鳞裂纹的前内角,深度最高可达20mm。
这些鱼鳞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沿轨头横向和内部深处发展,深度发展至5mm以上会对钢轨造成安全隐患,钢轨的横向裂纹是最容易造成钢轨突然折断的伤损。
细小的鱼鳞裂纹垂直于钢轨踏面并伴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满足超声波角反射原理的扫查范围,探伤仪扫查到该位置时会连续发出嘟嘟的报警声,并接收到上下跳动或位移量很小的回波。
由于这种现象的干扰会给探伤作业人员判定伤损带来很大难度,经验不足或对伤损认识不清的人员遇有鱼鳞纹密集的线路区间时,为减少干扰会降低探伤灵敏度,以抑制杂波的出现,但由于探伤灵敏度发生了变化,可能会导致轨头内部埋藏的伤损也难以顺利检出。
浅谈铁路小半径曲线病害成因及其整治
![浅谈铁路小半径曲线病害成因及其整治](https://img.taocdn.com/s3/m/e01747952b160b4e777fcf24.png)
浅谈铁路小半径曲线病害成因及其整治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的关键就是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
目前铁路实施第六次提速尤其是动车组开行以后,对设备的要求更高、标准更严,只有不断探索铁路划时代改革的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管理,修建,维修,建立起一整套与铁路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才能更好的适应提速新形势,线路轨道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身为一名铁路职工,如何搞好工务线路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为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夯实基础是我们铁路职工的职责,也对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结合这几年在从事铁路工务工作,谈一下对铁路养护维修的一些体会。
铁路线路设备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设备,它常年裸露在大自然中,经受着风雨冻融和列车荷载的作用,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变化。
路基及基床不断产生变形,刚轨、连接零件及轨枕不断磨耗,因而是线路设备的技术状态不断发生变化。
线路维修养护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休养并重”的原则,经常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是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的运行,并尽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合理养护线路,确保线路质量是保证工务部门安全生产的前提,也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基础,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曲线轨道的构造与直线地段有不同特点:①曲线半径较小,轨距适当加宽;②外轨增设超高;③曲线两端与直线连接处设置缓和曲线。
轨距加宽机车车辆进入曲线时,因惯性作用,任然力图保持其原来行驶方向,仅当前轮碰到外轨,受到外轨引导,才延着曲线轨道行驶。
这是车辆的的转向架与曲线在平面上保持一定的位置和角度。
可能出现三种不同情况:第一种情况适当轨距足够宽时,只有前轴外轮的轮缘受到外轨的挤压力(称导向力)后轴则居于曲线半径方向,两侧轮缘与钢轨间都有一定的间隙,行车阻力最小;第二种情况是当轨距不够宽时,后轴(或其他一轴)的内轮轮缘也将受到内轨的挤压产生了第二导向力,行车阻力较前者增加;当轨距更小时,可能出现第三种情况,此时不但中间谋轴内轮受内轨挤压,而且后轴外轮也受到外轨挤压,车轮被楔住在两轨之间,不仅行车阻力大,甚至可能把轨道挤开。
关于铁路小半径曲线病害分析与整治的探究
![关于铁路小半径曲线病害分析与整治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70276ee0a5e9856a561260da.png)
关于铁路小半径曲线病害分析与整治的探究摘要:曲线是铁路线路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山区铁路及站专线地段,由于地形及站线间距限制,多为采用小半径曲线连接过度。
列车在曲线运行当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轨道迫使车体转向,机车车辆附加在轨道上冲击力、挤压力和轮轨间的摩擦力远比直线上大,其产生的反作用力也使得整体曲线轨道发生不同程度变形,进而引发一系列曲线病害。
其产生的曲线病害如得不到有效整治,会导致线路设备质量不断下降,维修成本持续增高。
所以,线路设备质量得不到保证,不但会加剧运行列车的摇摆晃动,同时也加大列车对轨道的破坏力,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危及行车安全。
因此,加强小半径曲线养护,减少曲线病害发生,保持曲线状态良好,对维护设备质量、降低维修成本、保证行车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曲线病害;整治;设备质量;行车安全曲线病害是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不间断地受到机车、车辆的碾压和冲击,使其线路状态的残余变形不断扩大,导致钢轨形状、线路几何尺寸、轨枕、道床等设备发生明显变化的结果。
其中,曲线地段特别是小半径曲线所受到的冲击、碾压和推挤更为突出,不但线路状态变化较快、较大,而且其轨件的磨损也比较严重,因此,加强小半径曲线的日常维修与病害整治是线路养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行车安全重要举措。
一、小半径曲线的主要病害小曲线半径病害的产生与钢轨的受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列车通过曲线时,其产生的作用力十分复杂。
通过受力分析可以得知,其主要受到竖直方向、水平横向和水平纵向三个方面的作用力。
在以上三种附加力作用下,小曲线的病害表现更加突出,列车对轨道的冲击破坏力也更为严重。
在曲线病害中,主要病害类型有以下几种表现:(一)钢轨易发生侧磨。
钢轨侧磨、波行磨耗及接头伤损、轨距不良是小半径曲线常见的病害。
钢轨侧磨是列车在转向过程中,车轮受力不均,导致钢轨发生侧面局部磨耗,也是小半径曲线最突出的伤损类型。
(二)曲线方向不良。
铁路轨道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分析防治措施
![铁路轨道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分析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370923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9.png)
3陈海林贵阳市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550018摘要:铁路线路设备是铁路列车运行的基础,经常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才能使列车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
由于受到地形、特殊地物的影响,采用半径小于300米的曲线来绕避障碍,这类曲线在日常工作中称为小半径曲线。
随着运运输量快速增长,加之机车类型的更新,使钢轨的磨耗迅速增快,尤其是在小半径曲线地段钢轨磨耗尤为严重。
严重的钢轨磨耗削弱了钢轨的强度,加剧了钢轨的伤损,缩短了钢轨的使用寿命,对运行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因此如何减缓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延长钢轨与轮对的使用寿命成为技术革新和研修的方向。
关键词: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原因分析;措施1曲线钢轨磨耗增快发展原因分析1.1小半径曲线超高设置不当超高过大或过小都将引起钢轨的偏载和轮轨间的不正常接触。
超高过大,列车的重载偏载于内股钢轨,显然对内股钢轨的磨耗加大,同时对外股钢轨的磨耗也不利,因为内外股钢轨的长度不等,在车轮箍导向车轮轮缘向外股行走时,可以利用轮缘踏面锥形坡度来弥补一部分,但在后轴上,一般内股轮缘紧贴内股,使内、外股钢轨行程差值相对较大,这部分差数只有靠外轮沿纵向滑动或内轮向后滑动或打空转来调整,这就导致外轨的磨耗。
如果超高过小,离心力显然得不到平衡,势必也增大横向力,也同样导致曲线外股钢轨的磨耗。
1.2轨底坡坡度较小在曲线轨道上,外股长、内股短,只有轮对外轮的滚动半径大于内轮的滚动半径时,转向架才有良好的通过曲线性能,从而减少车轮对钢轨的滑动摩擦距离。
曲线下股轨底坡较小时,车轮踏面接触位置内移,滚动半径增大,内外轮滚动半径差减少,滑动摩擦距离增大,从而加剧曲线外股钢轨的磨耗。
1.3轨道轨面几何尺寸偏差超限轨距超限,千分率递减不好,正矢偏差超限,由于扣件扭力不良,扣板离缝、松动,锚钉个别缺失,拉杆松动、脱落、失效,轨底大胶垫厚薄不均,焊缝打磨不顺等原因,易造成轨距不良而引发列车冲击力增大,加剧上股钢轨磨耗。
无缝线路小半径曲线的病害原因分析及措施
![无缝线路小半径曲线的病害原因分析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ab7d13c3968011ca3009190.png)
无缝线路小半径曲线
病害原因:
1.曲线地段较直线地段所受的冲击、碾压以及推挤作用更严重,使线路的状态
变化快,变化大。
2.小半径曲线因易发生高温胀轨等多采用有缝线路,大量存在的钢轨接头加大
了轮轨动力冲击,轨道几何形位变化快,成为病害集中高发区,加剧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的形成与发展,增加了养护维修工作量及难度。
病害分类
1.钢轨直接受到损伤性的病害例如:钢轨的侧磨、接头损伤以及波磨
2. 连接零件之间的松动或者是磨损,运营的过程当中受到外界较大的横向作用力和冲击力,使得螺栓折断或者是夹板弯损
3. 导轨尺寸的变形超出允许的范围,轨道间距的增加
原因
1. 线路本身的先天不足
2. 快速和重载,运输量的大大增加对于钢轨的破坏也是非常明显的,
3. 超高设置不合理,造成波磨。
4. 轨枕预留轨底坡不合理,现通常选择的是1/40,于曲线地段而言则因为超高的作用而使得车轮的踏面和钢轨的顶面没有完全予以接触,在这样一种状况下车体的载荷基本上就完全集中在钢轨的内顶面。
整治办法:
1. 调整好小半径曲线各个部位上尺寸
2. 强化小半径曲线的技术细节
2.1坚持给钢轨涂油,在钢轨的侧面上进行涂油能够较好的减缓钢轨的磨损,尤其是对于侧磨的控制效果更好
2.2加强对钢轨的养护工作,打磨
3.轨距的病害整治
采用坡形胶垫、轨距挡板以及可调轨撑等对其
进行调整和整治。
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及探伤重点分析
![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及探伤重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0064a702768e9951e738e4.png)
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及探伤重点分析发表时间:2018-10-17T09:48:33.1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作者:林秀群[导读] 摘要:小半径曲线段是钢轨结构强度中最为薄弱的部分,因此在实际的投入应用中较易受到病害的干扰,通过对国内某段小曲线钢轨进行跟踪调研后,综合分析了小半径曲线易遭受的病害类型,并对病害形成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针对性的提出减缓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的具体措施,以求延长小半径曲线段的使用寿命,保证小半径曲线段的良好运行状态。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乌海工务段探伤车间内蒙古乌海 016000摘要:小半径曲线段是钢轨结构强度中最为薄弱的部分,因此在实际的投入应用中较易受到病害的干扰,通过对国内某段小曲线钢轨进行跟踪调研后,综合分析了小半径曲线易遭受的病害类型,并对病害形成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针对性的提出减缓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的具体措施,以求延长小半径曲线段的使用寿命,保证小半径曲线段的良好运行状态。
通过在某小半径曲线钢轨地段进行相应的维护测试,经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经验的总结成文,望对相关路段的维护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铁路整治地铁运行的全程轨道中小半径曲线段最容易受到磨损危害,当车辆行驶至曲线段时轨道的弯度迫使机车转弯,由于高速行驶的车辆拥有较大的惯性,因此会对曲线段的轨道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当此冲击力过大时就容易使轨道发生形变,同时对轨道造成侧磨和波磨的危害,当轨道长期没得到合理的措施就会对轨道的内外轨造成偏载,这就会加剧钢轨的磨损程度,造成车辆行驶的震荡,在严重时甚至会使行车的安全造成威胁。
1 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主要种类1.1 核伤核伤又称为轨头横向裂纹,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材质本身缺陷和接触疲劳,是小半径曲线上钢轨伤损比例最大的一类伤损。
随着核伤发展增大,钢轨承载能力急剧下降,在高速重载的使用条件下极易发生钢轨折断,因此核伤也是钢轨伤损中危害最大的一类伤损。
铁路线路小半径曲线病害成因及预防措施
![铁路线路小半径曲线病害成因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0bb553bc8d376eeafaa3151.png)
铁路线路小半径曲线病害成因及预防措施摘要:在铁路线路维修中,由于曲线地段相比直线地段更易产生各种病害,所以提高曲线的维修质量,增强曲线这一铁路线路上的薄弱环节,对提高线路整体质量、保证行车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重点就铁路线路小半径曲线病害成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铁路线路;小半径曲线;病害成因;预防措施引言我国铁路承担着客运和货运的重担,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但是由于铁路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自然条件和机车车辆动力的双重影响,其轨道尺寸、路基和道床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给铁路线路埋下了病害隐患。
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曲线病害是铁路线路设备的薄弱环节,也是铁路维护中的重点。
如果铁路线路设备状态的不良,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就会受到横向水平力的作用,引起列车车体的摇晃,给列车的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
因此,分析铁路线路病害,找出其病害的成因并及时对其进行整治,是确保铁路线路安全运营和延长铁路线路使用寿命的重要必要手段。
1铁路线路小半径曲线常见病害小半径曲线病害的产生与钢轨受力有着直接关系,当列车在曲线地段运行时,所产生的力是非常复杂的。
通过对列车作用于钢轨上的力的分析,可以将其分为三个方向,即竖直方向、水平横向以及水平纵向。
因此,小半径曲线在以上三个方向力的相互作用下,导致钢轨、线路几何尺寸、轨枕和道床等产生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各种变形进一步扩大,线路的各种病害就会逐步显现出来,从而对铁路安全运输造成隐患,铁路线路小半径曲线常见病害如下:1.1曲线钢轨磨耗小半径曲线钢轨磨耗往往是在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下形成的,造成曲线钢轨磨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钢轨本身质量不过关;第二,曲线不圆顺、方向不良,使列车通过时产生左右摇晃;缓和曲线超高的递减距离不够,引起列车在缓和曲线运行时发生震动、摇晃和冲击;第三,超高偏大,车轮在重力作用下撞击摩擦曲线下股钢轨,从而逐渐形成下股钢轨磨耗;第四,超高偏小,车轮在离心力作用下撞击摩擦曲线上股钢轨,逐渐形成上股钢轨磨耗;第五,轨距超限,使车轮与钢轨的接触不好,增加行车阻力与摇晃;第六,缓和曲线超高的顺坡距离不够,引起列车在通过缓和曲线时产生剧烈振动,加速摇晃和冲击,造成钢轨非正常磨耗;第七,轨底坡不正确,使钢轨顶面与车轮踏面不相吻合,钢轨顶面受偏压,这些都会使钢轨加速磨耗。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力学分析及维护保养浅析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力学分析及维护保养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6aa93984254b35effd3448.png)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力学分析及维护保养浅析重载铁路具有运量大、轴重大、密度高、载荷作用时间长等主要特点,并且列车本身加上货物的重力对轨道结构的冲击作用力相当大,容易导致轨道部件的破损以及加速钢轨的破坏,降低了行车安全性。
曲线轨道作为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转向角和超高的存在,使得列车通过时对轨道的受力状况发生了变化,造成机车车辆的晃动、轨道磨耗等加剧,导致了列车不安全因素增大。
对于重载铁路中常见的小半径曲线轨道而言,上述情况更为明显和突出。
由此,本文对重载铁路的小半径曲线轨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维护保养措施,意在为重载铁路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帮助,进而提高列车行驶的安全性能,使得可以有效地保障人们出行的安全以及货物运输顺利进行。
1 小半径曲线轨道的受力分析轨道的受力情况与小半径曲线轨道病害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列车进入小半径曲线行驶轨道行驶时,由于惯性力和牵引力的作用,使得轨道迫使车体进行转向,并且车体也将沿曲线轨道切线方向向前行驶,其受力情况较直线段线路变得复杂化。
根据公式h=11.8v2/R及列车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大体将列车作用在轨道上的力分为三个方向,分别是水平纵向、水平横向以及竖直方向。
(1)水平纵向作用力。
纵向水平力的产生是由于温度和轨道爬行的共同作用,在小半径曲线轨道地段,轨道上还存在着滑动及滚动摩擦力。
(2)水平横向作用力。
曲线轨道上的附加横向力以及车轮对钢轨的侧压力都属于水平横向作用力。
车轮在钢轨上横向滑动是产生的摩擦力与轮缘对轨头的压力共同组成附加横向作用力,这些横向力的大小取决于运行速度、曲线半径、列车重量、轨底坡以及曲线超高等。
在小半径曲线中,曲线外侧钢轨内侧面受力最大,因此磨耗速度快,更换频率高。
(3)竖直方向作用力。
列车在轨道上正常行驶时,车轮对钢轨所在的竖直方向的轴重被称为竖直方向作用力,当列车产生不平顺车轮运行情况以及通过不平顺路段时,会产生相应的附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及探伤重点分析李飞麟
发表时间:2017-10-30T09:20:20.4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作者:李飞麟[导读] 摘要: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及探伤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也是提出了下文之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在同行业进行工作的人员可以提供出一定价值对策参考。
呼和浩特铁路局乌海工务车探伤车间内蒙古乌海 016000 摘要: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及探伤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也是提出了下文之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在同行业进行工作的人员可以提供出一定价值对策参考。
关键词: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探伤;分析 1导言
通过对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采取合理的探伤检查方法,及时发现达到重伤的伤损钢轨,防止因钢轨伤损发展加剧形成断轨,确保行车安全,已显得尤为重要。
2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主要种类 2.1核伤
核伤又称为轨头横向裂纹,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材质本身缺陷和接触疲劳,是小半径曲线上钢轨伤损比例最大的一类伤损。
随着核伤发展增大,钢轨承载能力急剧下降,在高速重载的使用条件下极易发生钢轨折断,因此核伤也是钢轨伤损中危害最大的一类伤损。
2.1.1材质缺陷形成的核伤
钢轨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冶金缺陷和工艺控制原因,钢锭内部存在非金属夹杂、白点、翻皮、偏析和缩孔残余等缺陷,经辊轧后成片状存在于轨头中,在列车荷载的重复作用下,这些缺陷逐步发展,形成核伤。
这类核伤从断面看具有平坦光亮的表面,通常称为白核,当白核进一步发展到表面与空气接触后氧化,就称为黑核。
2.1.2接触疲劳形成的核伤
大运量重载区段,由于车轮与钢轨间接触应力过大,在列车荷载反复作用下,轨头顶面产生表面剥离或其他表面伤损,然后向轨头内部逐步发展蔓延,形成核伤。
2.2鱼鳞伤
鱼鳞伤是产生在钢轨顶面的一种伤损,只发生在复线单方向运行的铁路线路上。
产生鱼鳞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钢轨与车轮之间存在黏着性伤损,钢轨承受的荷载越大,黏着磨损的磨损量也越大,钢轨材质的屈服极限会变小,轮轨接触应力达到一定值后会使钢轨表面金属产生塑性变形,随着塑性变形情况不断加重,轨头表面金属组织产生迁移,就形成了表面裂纹。
由于列车在线路上长期单方向运行,轨头表面金属组织的迁移方向固定,就会逐步形成从轨头内侧作用边缘向轨顶面发展的、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沿钢轨纵向密集分布的类似鱼鳞的表面细小裂纹,现场一般称其为鱼鳞伤。
它不同于一般的轨头金属碎裂和剥离,常以裂纹尖端未疲劳源,向下逐步发展形成核伤。
2.3磨耗
磨耗主要有侧面磨耗、垂直磨耗和波浪形磨耗三类,有些文献资料称其为“磨粒伤损”。
在列车转向架通过小半径曲线时,转向架前轴外轮踏面与曲线外轨顶面相接触,车轮轮缘与轨头侧面相接触。
在车轮运转时,由于曲线两股钢轨不等长,车轮会存在滚动中夹杂滑动的现象,造成轨顶面垂直磨耗,同时由于上股钢轨内侧车轮轮缘与轨头侧面相接触,轨头侧面被轮缘磨削,造成钢轨侧面磨耗。
侧面磨耗严重时对钢轨承载力影响较大,一方面钢轨断面面积减小,强度下降,钢轨受力状态恶化,各种伤损发展加剧,另一方面侧面磨耗严重时,车轮轮缘对钢轨轨头下颌的挤压,以及水平冲击力和挠曲应力的复合作用,会使轨头下颌尖端处产生微细裂纹,成为疲劳源,在列车往复作用下,发展形成核伤。
3对策措施
3.1合理设置轨道参数,减缓曲线钢轨磨耗
根据线路所具有的平纵断面,定期全面校正曲线平纵断面位置。
按照所采集的列车运行速度,结合电气化后曲线的磨耗情况的变化,合理设置超高(电气化区段一般所采用的曲线超高为实际计算值的80%~90%),做好缓和曲线的超高顺坡;定期组织测速,通过采集列车运行速度、对钢轨磨耗的测量等途径,对超高进行检算。
3.2强化养修质量,改善钢轨的工作环境
综合维修作业,要特别注重道床清筛、捣固、接头综合状态的处理等工作。
日常保养中,在合理设置正矢的前提下,坚持每季度全面检查、每月重点检查曲线正矢制度,确保曲线圆顺;适时对扣件进行涂油复拧;有计划对钢轨进行掉边或倒换等。
3.3加强钢轨涂油,减缓车轮对钢轨的磨损
对有关观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合理制定机车涂油周期。
已初步界定出的机车涂油的合理界限为:机车轮缘平均磨耗控制在0.3mm/万km、喷脂间距200m。
要适时做好隧道内钢轨涂油,防止或减缓钢轨锈蚀。
3.4合理设置轨底坡,使轮轨接触更趋合理
小半径曲线地段在大维修后,应及时组织力量,在确保扭力的基础上,对胶垫采用掉边或坡型胶垫进行处理,如1/40或1/30,确保钢轨受力合理。
3.5加强钢轨检查、监视、处理,确保行车安全
按照《加强伤损钢轨的检查、监视、处理》的有关要求,加强对探伤的管理,根据钢轨伤损发展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探伤周期;并在现有的规定下,加大手工检查的力度,特别是对薄弱环节、供电(电务、车辆)等部门设备所附属的钢轨、关键部位以及探伤盲区的检查。
3.6引进大型打磨机组,对钢轨进行打磨
波浪轨的存在影响行车的平稳舒适;鱼鳞伤损将给探伤工作的正常开展增加难度;钢轨的肥边对动态轨检车检查会形成假的轨距偏差。
在当前条件下,引进大型机械对早期的波浪钢轨、鱼鳞伤损钢轨、肥边钢轨进行打磨,将起到一定的效果。
3.7对伤损进行复查
注意对现存的伤损进行复查,尤其是一些重点监控的伤损,要通过出波报警的通道、出波位置和位移长度,判断出伤损大小,确认伤损是否发展变大,是否需要更换下道等。
3.8重视对鱼鳞伤的甄别
曲线上股钢轨鱼鳞伤较多,仪器报警声频繁,容易形成听觉疲劳,一定程度上影响作业人员对报警的分析,但一定要坚持慢走细看,对鱼鳞报警位移大于2个大格的要坚决判重伤。
3.9加强数据回放分析,实现“二次探伤”
3.9.1对疑似伤损要加强分析,确认为疑似伤损时安排现场复查
分析过程中,发现有疑似伤损时,要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分析和排查,通过查阅既有伤损资料、焊缝资料分析是否是既有伤损或焊缝,或者是否仪器出现不正常工作,产生不正常的非伤损报警,排除以上因素后多人共同确认为疑似伤损的,根据伤损报警通道、显示的大小、所在轨头部位等因素,确定复查期限,疑似伤损很大,影响行车安全的,应当通知作业人员立即进行复查,疑似伤损较大,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在一个星期之内复查,一般的疑似伤损,可以在一个探伤周期内安排复查。
3.9.2通过回放分析,规范现场探伤人员的作业行为,促进标准化作业
进行数据回放分析能看出现场探伤人员是否存在不规范的作业行为,如不按规定使用自动灵敏度、焊缝处不站停看波和进行标记等。
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通报,以逐步规范现场探伤人员的作业行为,只有现场探伤人员按标准化作业要求进行探伤作业,才能将伤损漏检的几率降至最低,有效避免伤损漏检和发生断轨。
4结论
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得出,钢轨的伤损、磨耗发展情况,除了与其所处的线路条件、设备管理单位的维修养护质量有关外,还与其紧密接触的机车车辆构造以及钢轨自身断面构造相关。
探伤检查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探伤检查出伤损后,线路养护、重点伤损的监控以及重伤钢轨的处理应当及时跟进,同时在钢轨使用一定年限后,进行成段更换下道,换新钢轨上道使用,是改善钢轨使用状况,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薛继连.30t轴重下朔黄铁路轨道结构强化技术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5,02:70-77.
[2]熊征贵.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及探伤重点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24:157-158.
[3]候玉碧.重载铁路钢轨伤损形成分析及对策[J].铁道建筑技术,2007,S2:26-30+34.
[4]黄明雄.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伤损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02,07:2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