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 3章天气与气候 第 1节 多变的天气教案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4、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教学过程:导言: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老少皆宜的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那是什么呢?——天气。
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因为天气多变;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有关天气的话题。
(引导学生看课件内容)我们主要讨论三个议题:天气及其影响;明天的天气怎么样?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1、什么叫天气?天气是人们时刻可以感受到的事物,所以上课时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启发、诱导,并结合网页内容,得出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具体步骤如下:①请学生描述上课时教室外的天气状况。
然后点击网页内容“怎样描述天气?”得出结论: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老师补充:雪、冰雹、雾、扬尘等天气状况)。
②提问:昨天的天气和今天的天气一样吗?得出: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会不同。
提问:“东边日出西边雨”这句术语反映了怎样的天气状况?得出: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天气也会有很大差异。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得出结论:天气是多变的。
③点击网页内容“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得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在于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而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引导学生辨别网页中设计的内容哪是描述天气?哪是描述气候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过渡:我们经常谈论天气,是因为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那么天气究竟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什么影响?2、天气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什么影响?可通过以下途径:①请学生讲述一段曾经经历的或耳闻目睹的有较深印象的天气;②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生活角色,体会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③请学生回忆前往江阴气象台参观的见闻,说出几个要求江阴气象台提供气象服务的单位。
第三章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A预报气候 B 说明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C 说明天气与农业的关系 D 说明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3. 收看天气预报时,如果看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卫星云图为绿色,那么此时该地区为( )
A 晴朗天气
B 多云天气
天气
展示几张图片,看图说出天气。
引导学生说出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晴、阴、风、雨
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旗状况,时刻在变化的。
学生看图判断天气。
学生概括天气的特点。
通过观看图片并分析对比,总结得出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过渡]思考:下列描述北京大气状况的词语也是天气吗?(春季温暖多风
、秋季凉爽少雨)
教学设计
课 题
多变的天气
课时安排
1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方面
1.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学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二)能力方面
借助多媒体设备,从感性的生活材料入手,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天气的特点,学会描述天气;通过组织游戏,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熟悉常用天气符号,认识卫星云图。
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
学生通过观看天气预报小视频,并思考播报了哪些内容。
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培养学生看图和读取信息能力。
卫星云 图
卫星云图上,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不同的颜色,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不同颜色的含义。
展示卫星云图。
绿色:陆地
蓝色:海洋
白色:云区。(云层越厚降水的概率越大)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主要介绍了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的测量指标以及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天气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于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天气知识的理解仅限于表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提高他们对天气知识的系统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的测量指标,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的概念及其与气候的区别。
2.天气的测量指标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天气现象。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调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户外观察和调查所需的器材和工具。
3.教学PPT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天气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的测量指标,以及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天气现象。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户外观察到的天气现象,总结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多变的天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天气现象及其变化。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天气的定义、主要天气现象、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等。
此外,教材还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天气对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天气的基本知识,能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提高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天气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天气现象的本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等知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提高他们对天气现象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天气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天气现象,能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天气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提高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2.主要天气现象的成因及影响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天气现象,提高对天气知识的理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天气现象,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天气现象、天气与气候区别等内容的PPT。
2.案例材料:收集与天气现象相关的实例,用于课堂分析。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天气现象的图片、模型等道具,增强课堂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介绍天气的定义、主要天气现象,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现象的成因及影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抢答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天气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内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3章天气与气候 第1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多变的天气”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案例一、指导思想与教材处理在学生了解天气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天气预报的教学,然后从灾害性的天气入手,体验天气与人类的关系,进而领会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渗透在某些灾害性天气状况下的自我安全教育。
在学生自我总结后,组织学生围绕天气自我质疑或提出相关感兴趣的话题,归纳成为课后学生小组探究学习的主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使学生具备看懂天气预报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认知与技能1、利用一般的卫星云图,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2、熟记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能从天气预报结果图上说出某地天气的重要性。
3、能够从灾害性天气给生活、生产带来的损失入手,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理解天气多变的特性、了解每日天气预报具体内容的途径、体验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并在竞赛和模仿天气预报员进行天气预报的活动中学会运用知识和提高技能。
2、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总结熟记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技巧,通过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记忆。
3、通过图片、录像等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学生对天气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地理学习兴趣。
4、通过学生自主小结课堂学习内容,学会总结所学知识。
5、通过自主质疑,尝试结合新知识和生活实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集体的智慧和现代化的学习手段(上网),解决问题。
6、通过课前学生的知识准备活动和课后相关知识的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会知识学习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并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将课外学到的知识与大家共享,成为课堂教学有力补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过介绍我国卫星云图的来源和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拥的该技术的国家,使学生为祖国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而自豪,培养爱国情感。
2、通过对天气符号记忆规律的合作探究和课后对自主质疑课题的合作探究,在培养学生科学、积极的探究精神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教学设计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不同类型的天气现象及其成因。
2.分析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3.解释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4、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2.激发学生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3。
让学生认识到地理源于生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从而更加地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天气的基本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天气的影响以及重要性。
3、常见的天气符号。
教学难点: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如何根据风向标判断风向及风力的大小。
3、学会使用天气符号。
三、教学类型:新授课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大家回顾这几天不同的天气,让大家思考天气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今天的新课《多变的天气》。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源于生活,也降低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难度。
二、新知讲解1.天气定义: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气候的定义: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思考】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生思考过后,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课堂练习】判断下面哪些形容的是天气,哪些形容的是气候?1、下列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A、长夏无冬B、烈日炎炎C、阴转多云D、四季如春E、东边日出西边雨F、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G、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2.天气的影响。
用课件展示书上活动题的几段材料,分析每段材料分别分析的是天气和哪个方面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总结归纳出:材料A:天气与交通的关系;材料B: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材料C:天气与农业的关系;材料D: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转承】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天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预知天气,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去安排我们的生活、日常出行、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等,为我们带来很多便利。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多变的天气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天气的含义和特点,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2.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了解天气的含义和特点,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3. 教学用具课件 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一组阴、晴、冷、热、风、雨等表示天气的图片(二)讲授新课:一、天气及其影响1、提问:通过展示的图片,说说我们平时都是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天气的?(展示幻灯片,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讨论:天气的特点(根据展示出的幻灯片选择正确的答案)教师讲解并总结天气的特点:(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2)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教师引出“气候”,讲解气候是反应一个地方长时间的大气状况,以此和“天气”做对比。
3、思考: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1A、风和日丽(天气)B、冬冷夏热(气候)C、狂风暴雨(天气)D、昆明四季如春(气候) E、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气)4、活动:根据课本P43图3.2资料,总结出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幻灯片展示四个资料,教师讲解、分析)材料A说明了天气和交通的关系,材料B说明了天气和生活的关系,材料C说明了天气和农业的关系,材料D说明了天气和军事的关系。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播放视频:天气预报的制作(教师简要讲解天气预报的制作主要有五个环节)思考:天气预报要预报哪些方面的情况?(教师讲解课本P45图3.4,天气预报要从阴晴、风、气温和降水四个方面来说明一日的天气情况) 2、风向和风力(出示幻灯片)教师讲解:(1)风向表示风吹来的方向〈举例强化:东风、西风、北风、南风〉(2)风力表示风的强弱,共分为13级〈0~12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讨论:风力风向符号是怎样通过风杆和风尾来表示风向和风力的?教师总结:风杆和风尾一起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代表风力2级。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多变的天气”是在《天气与气候》的第一节,后面的内容为“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以“及世界的气候”。
“多变的天气”这一节讲到的知识点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气温、降水和气候知识的重要前提,学好基础知识才能对后面的知识起到铺垫的作用。
多变的天气这一节课有很多生活常识性的天气知识,这样能够更加强调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之后,已经初步学习了一些基础的地理知识,再加上日常生活的感受,对天气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对“多变的天气”这节课内容的理解不会特别困难,但是对于天气以及气候等具体的、准确的概念尚不清晰,需要教师进一步讲解。
3.设计思想本节课以福州今日天气来作为导入,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上课,同时,在教学手段上借助于多媒体,而且用课件上课可以将教材中的静态内容加工成生动形象的动态信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4.教学目标通过“天气”和“气候”两个概念之间的比较,能够做到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并且正确使用。
通过看天气预报,能够认识和辨别生活中常用的天气符号,能够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并且养成每天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
能够举生活中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人类生产、生活对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并且致力于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这节课中教学重点是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和分析常见的大气污染现象的成因,教学难点是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以及正确判读风向标。
二、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问福州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对比上周的温度,这周的温度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设计意图:利用生活实际作为导入情境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天气及其影响教师对导入进行延伸,提供福州本年部分日期的天气状况表,进一步提问:人们主要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天气呢?你们刚刚对天气的描述完整吗?(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来读表格,通过读表来归纳总结问题的答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归纳总结能力。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1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1设计人:秦燕妮、钟亮一、学习目的:1、知道〝天气〞是什么,并可以在生活中正确运用这一术语,能体会天气与人类消费和生活的关系。
〔重点〕2、知道天气预告是怎样做出来的。
2、可以识别天气预告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并知道符号所表示的意思;〔重点、难点〕3、并能看懂复杂的天气预告图;〔重点〕4、知道评价空气质量上下的规范是什么,并能依据该目的评价不同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5、可以简明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和维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二、学法指点:图文结合完成学习义务,运用现代传媒,如电视、网络等天气预告的播报完成知识稳固。
三、探求进程:模块一:天气及其影响1、经过看电视,记载某两天中威海和烟台的天气如何?日期:,天气:威海、烟台日期:,天气:威海、烟台从这外面我们可以看出〔1〕天气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a、、;〔2〕人们经常用、、等来描画天气。
2、〔三分钟展现〕天气与我们的消费和生活有亲密的关系,看课本P50活动,你能加以总结吗?知识链接:依照专门规则的数字和符号,把搜集到的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候观测记载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就叫做天气图。
天气图是气候任务者预告天气的主要工具,那大家知道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的降生,与什么有关呢?模块二:明天的天气怎样样?3、看课本P51,图3.3的天气预告的制造进程,你可以给大家描画一下这一进程吗?4、天气预告所包括的内容:、、和。
5、看课本P52的天气预告报道,明白昼气预告的内容。
6、看课本P53图3.5了解卫星云图,其中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颜色越白表示,这样的中央普通是看图3.6,记住常用的天气符号。
模块三:我们需求洁净的空气7、阅读课本P55第一段落知道:我们通常用表示空气质量的上下,越大表示对人体越,越小表示对人体安康越。
8、读课本P55图3.9记住:空气质量级别与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的关系。
基础练习,轻松完成:1、以下描画中,表示气候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昆明四季如春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东边日出西边雨2、以下符号中,正确表示风力4级西北风的是:〔〕3、在卫星云图上,表示云雨区的是:A.绿色B.白色C.蓝色D.黄色4、以下符号中属于晴转雷雨的是:〔〕5、在天气预告中,污染指数101~200,表示空气质量状况为A优B中度污染C良D轻度污染6、以下关于空气质量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空气质量的上下,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量有关B.空气质量的上下,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C.污染指数大,空气质量好,对人体安康有力D.空气质量的上下除受自然要素的影响外,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的概念,了解天气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天气预报。
2.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的技能。
3.培养收看天气预报的兴趣和能力,知道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教学流程:天气预报,天气符号天气符号计算机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活动探讨法具:多媒体课件及有关报道材料课前准备---导入新课---探究新课---反馈练习---课堂小结(学生总结、反思)---课后教师反思教学过程:过渡:天气是我们经常谈到的话题,这是因为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二、天气的影响1、比一比,谁最快:下面请大家来观看一段新闻观察这段新闻中说明了天气对哪些方面的影响?(农业、交通)播放视频2、活动1 :角色扮演:帆船运动员、建筑工人根据下面天气状况,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表示所扮演角色的反应吗?前几天一直阴雨连绵,有时还伴随着大风。
(说明了天气会影响体育运动、工程建设等)提问:天气还会影响哪些方面呢?(学生回答)3、过渡:刚才在大家的探讨中,提到了一些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利的,甚至有伤害的,我们称之为灾害性天气。
4、提问:雷雨这种天气现象一般在九江的什么季节出现?(我链接中国新闻网展示材料)提问:如果你碰到雷雨天气,你该怎么办?(学生各抒已见)过渡:我们怎么预防和避免不利天气带来的危害呢?(听天气预报)三、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提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明天的天气呢?(学生回答)上网、电视、打电话、手机、听广播、日常生活经验、天气谚语……2、日常生活经验:晴蜓低飞,代表什么?蚂蚁搬家,代表什么?3、出示天气谚语的例子:东虹日头,西虹雨。
朝霞暗红雨凄凄,晚霞青工白行千里。
人黄有病,天黄有雨。
让学生来理解,并举例还有哪些谚语。
过渡:当然我们更多的是通过电视媒体来了解天气的。
下面我们来进入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多变的天气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多变的天气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多变的天气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多变的天气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1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新课程理念出发选择安排了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三个问题:天气及其影响、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和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本节分为两课时,我选择前两个问题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知道“天气”的含义,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术语。
2、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和技能,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在学生收看、分析天气预报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收看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懂得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点:1.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常见天气符号的识别四、教学难点:常见天气符号的识别、风力风向图标等的含义五、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法六、教学手段:课件、教材中的插图、互联网七、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导课:中央电视台曾做过调查,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是《天气预报》。
同学们昨天看过天气预报了吗?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收看《天气预报》的人这样多呢?对,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多变的天气。
板书课题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2、学生设疑同学们,看着本节课的标题,你都产生哪些疑问呢?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什么是天气?2、天气有什么特点?3、天气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有水平,看来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聪明学生。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自学课本P42—47页内容,在自学的时候,边看书边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你认为的本节课的重点;自学时间5分钟。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3.1《多变的天气》。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和影响,包括气温、降水、风速等方面的变化。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天气的多变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天气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天气的变化和影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天气的多变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和影响,包括气温、降水、风速等方面的变化。
2.培养学生观察天气、记录天气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于天气变化的关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的变化和影响,包括气温、降水、风速等方面的变化。
2.天气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天气的变化和影响。
2.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天气实例,了解天气的变化和影响。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天气实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天气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的相关资料,用于教学讲解。
3.准备小组合作的相关任务和指导,用于教学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气候特点吗?那么你们认为气候和天气有什么区别呢?”2.呈现(10分钟)展示多种天气现象的图片,如晴天、雨天、雪天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天气现象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天气的多变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天气会发生变化呢?请举例说明。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并总结天气变化的原因。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请大家列举一些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案-word
教学设计表反思:本节课我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辅助交互式的教与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教学内容容量适当,短时高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基本上学会了识别天气预报常用的符号,看懂天气预报图,能正确区分天气、气候的概念,以及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
教学内容能与学生身边的现象结合起来,既达成了教学目标,又解决了实际生活气象问题,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使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活动趣味化,创造了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
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一大亮点,学生积极性很高,效果明显。
然而我也还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①不能兼顾全体学生,特别是没有举手的学生。
课堂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还不是很明显。
②没有足够的留白,没能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或提出问题,有些地方也没注意把知识要点写(记)下来。
③评价方式单调了些。
因此,自己一定要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和方法,博采众长,使自己在教学中不断进步。
练习:1.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A.山前桃花山后雪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C.昆明四季如春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下列行为不能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A.查看卫星云图B.听天气预报C.流览“中国气象在线”网站D.阅读空气质量日报3.下列行为不能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A.查看卫星云图B.听天气预报C.流览“中国气象在线”网站D.阅读空气质量日报4. 2019年6月20日晨,某高速公路因大雾关闭路口,造成若干车辆不能上路,此事说明()。
A.天气影响生产B.天气影响交通C.天气影响学习D.天气影响战争1. 沈阳的天气是。
2. 乌鲁木齐的天气是。
3. 西安的天气是。
4.有雷雨的城市是。
5.香港的天气是。
6.台北的天气是。
7.上海的天气是8.A海区风力为级,风向为。
B海区风力为,风向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1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学会正确描述天气,理解天气的重要特点,能够准确判断对天气和气候的描述。
2.大致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初步学会判读简单的卫星云图,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
3.知道空气质量高低的表示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判断影响一个地区空气质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选择一个特定的时间,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过程,认真体会天气的特征。
2.带领学生参观气象站,让学生实地感受简单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3.选择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大气污染事例,让学生尝试着分析污染形成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天气及其影响,明确天气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并让学生养成趋利避害的观念。
2.通过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
3.在了解和分析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1.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常见天气符号的识别;3.天气预报中常用术语和风向风力图标的含义;4.常见大气污染现象的成因分析。
教学难点:1.降水概率、风力风向图标等的含义;2.“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图的判读。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实地考察法。
教学手段:课件、教材中的插图、互联网。
教学过程:【导入】天气变化对于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现象了,但是如何正确描述天气现象及其变化,怎样制作天气预报,人类活动与天气之间有什么关系,同学们可能知之不多,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一节内容的学习。
【板书】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读图3.1】回答(课件展示):1.每幅图各描述了什么天气现象?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其它什么词语描述?2.天气反映的时间长度有什么特点?日常生活中你有这样的体验吗?3.“东边日出西边雨”反映了天气的什么重要特点?4.下列两种说法,描述天气现象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1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6页)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1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6页)多变的天气一、教学目标能说出天气的含义,知道天气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认识常用天气符号。
通过各小组共同探究各类灾害性天气及其运动过程,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流程 三、主要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大气”。
教师提问:这是一段从高空拍摄的录像片断。
那在不断运动、变化的白色状物质是什么? 教师讲述:云是千变万化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千姿百态的云吧。
出示各种云图,着重介绍浓积云——大雨天气,卷云——近日晴好天气。
说明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从而引入“多变的天气”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 1.看天行事 教师提问:既然云是变幻莫测的,说明天气是多变的。
天空中飘着什么云?预示着什么样的天气? 满布天空,这跟上海的大气污染不无关系,因为云是由水汽凝结而成的,而水汽必须吸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这样灰尘越多,吸附的云也越多。
不过,上海经过多年的治理,蓝天白云的天数日渐增加,尤其是7、8、9月。
但上海要真正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还须我们大家的努力。
【评析】能结合上海实际,见缝插针地渗透环保教育。
但“灰蒙蒙的层状云”“大气污染”学生不易明白。
视频引入:欣赏红色天气看天怎样知晓上海为什么要听看天行事怎么知道文汇报 2004年3月23日 最高和最低气温 世界气象日 风向、风力、风级 风云二号卫星云图电视台的天天气预报图灾害性龙卷沙尘雷暴电视 天气台风老师讲一个有关摄氏度与华氏度搞错带来的笑话(一个人发烧100度还活着?),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评析】这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调节了课堂气氛,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提问:气象日的最高温度是11摄氏度,那么它出现在3月23日这一天的什么时候?气象日的最低温度是7摄氏度,它出现在3月23日这一天的什么时候?教师追问:世界气象日这一天有没有风?风刮得大不大?风从哪个方向吹来?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一天中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并补充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的风级作为拓展知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 3章天气与气 候 第1节多变的天气教案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目标①知道大气污染指数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准。
②能用实例说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污染大气,被污染的大气又会反过来危害人类。
③使学生初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观念,认识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懂得一些基本的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
教学重点①大气污染指数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准。
②用实例说明人类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①教具:投影片、自制幻灯片、自绘图。
②资料:课堂辩论所需提示。
③为每位学生准备一张A4的白纸。
④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小组7人。
学生①课前通过实地调查或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举例说明人类哪些不合理的活动会污染大气?被污染的大气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②每位学生带一盒彩色笔。
教学思想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无知识难点,教学难度不大,但就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和年龄特征而言,要使学生从身边的环境出发,对大气环境质量有个清醒的认识,并非易事。
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先让学生调查周围的大气状况,再进行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本节内容分为三大模块进行:①教师设计一定的题目,提供适当的资料,让学生自学完成大气污染指数部分;②通过分组打官司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污染大气,被污染的大气也会危害人类;③通过讨论得出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和合作完成宣传画,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观念和合作精神,以创造美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在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模式,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学生走上讲台。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
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师生关系民主、教学过程协调、课堂气氛活跃。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幻灯片一请你用最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你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大气状况(包括洁净的和污浊的)。
幻灯片二1.什么是大气污染指数?2.大气污染指数的大小与空气质量的优劣有什么关系?3.图3.9中我国各大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找出最好、最差和自己家乡的)。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3章天气与气候 第1节多变的 天气教案
多变的天气一、教学目标了解天气的冷暖风雨霜雪变化,不同的天气状况是由不同的影响因素造成的;了解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灾害性天气的危害。
学会听天气预报,知道天气预报中的一些符号的含义。
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搜集天气信息,并且制作成图表进行比较。
认识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二、教学流程三、主要教学过程设计1.角色模拟,导入新课教师: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教师:老师现在想知道更详细的天气状况,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做一次天气预报员?一学生模拟天气预报。
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2.新课教学教师:什么叫天气(wheather)、风向、风力、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学生阅读课文,找到答案。
教师出示各地区某一天的天气预报表格。
中央气象台城市天气预报(2002年05月28日20时至05月29日20时)教师:现在我们请更多的同学来做天气预报员,为世界各地不同的城市作天气预报。
学生模拟预报。
教师:为什么在同一时间,大家预报的内容却不一样,难道是有些同学预报错了吗?学生说明理由。
教师:为什么不同城市天气会不一样?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由于各地区所处的位置不同,天气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所以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会有差异。
【评析】让学生来一次角色的体验,当一回小小气象预报员。
学生不仅会看懂天气预报,而且能加以实践和应用,提升了学生的能力方面的要求。
教师:请学生分析一下自己查找的资料,看看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天气是否相同?学生分别分析自己查找的气象资料。
教师:根据同学的分析,我们知道:同一地区在不同时间天气也是不同的。
教师:天气是多变的,所以我们时常要收看天气预报。
为了更方便大家收看,在天气预报中常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天气特征。
请将下列一些天气的符号和所表示的天气状况用直线连接起来。
教师出示下面的练习题:【评析】通过直观的图例让学生来辨别、判断,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学习的效益明显地提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变的天气》试讲稿
课题: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能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与气候。
通过对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分析学生学会用
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增强自身应对变化多端的天气的防护意识,进而增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难点: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对比法、综合分析法。
课时:1课时
教具使用:大洲轮廓图卡片、地球仪、地理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请首先请两位同学表演场景对话,让学生们注意观看。
场景对话如下。
小明:天可真热啊,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我都快中暑了。
我真想去北方避暑。
唉,对了,
我的好朋友小亮,他家搬到了黑龙江的齐齐哈尔,那里肯定很凉快,不如我去他那里避一避暑。
对,我得赶快给他打电话。
喂,你好!是小亮吗?我是小明。
小亮:你好你好!小明,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
小明:好什么呀!天太热了,我都快中暑了,上海这一个星期持续高温,每天气温都在35℃以上,这不,我给你打电话,想去你那里避暑。
小亮:你可千万别来,我这里一连下了三天大雨,电闪雷鸣,树被风吹断了,铁路让洪水冲
垮了。
小明:那可怎么办呢?要不等天好了,你给我打电话吧。
小亮:打电话多费钱啊!我们去看天气预报吧。
小明:对啊,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天气早知道。
我们现在就去查看天气预报。
师:谢谢两位同学的表演,是啊,天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有关天气的知识。
新授:
一、天气及其影响——谈天论气话天气
(一)天气与气候
师:多媒体出示一组不同天气的图片,请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内容。
师:刚才几位同学都描述了图片中的天气状况,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他们都用了哪些关键词来描述天气呢?天气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回答
师:天气就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
通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
词语描述,此外还有冰雹、沙尘暴、台风等。
(图片展示)
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时间短,变化快。
(即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同一地点
不同时刻天气不同。
)
师:天气在短时间内是经常变化的,那么气候有什么特点呢?谁能说说我们当地的气候呢?
生:回答
师:气候与天气恰恰是相反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
例如: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年都是这
样。
问:你能总结一下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吗?(学生分四组讨论,回答)
生:小组代表发言
师:总结发言。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接着,教师多媒体出示一组和天气或气候相关的描述,让学生判断出该描述是天气还是气候。
1.今天风和日丽
2.昆明四季如春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东边日出西边雨
5.我们这个地方常年很少下雨
师:刚才,我们谈了很多有关天气的话题,就是因为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能举例说明天气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吗?
生:回答
师:
(二)天气及其影响
师:(课件播放各种天气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图片,了解天气对我们的影响,给学生直观的
印象。
)
师:如果我们能预知明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会有很大帮助的。
那么我们从哪里会预知明天的天气呢?学生回答天气预报,引出话题二。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谈天论气话预报
师:同学们你们日常生活中都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的呢?
生:回答
师:是啊,随着科技和媒体的发达,我们了解天气的途径越来越多,正如同学们所说: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都是我们了解天气的途径。
师:那么,天气预报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通过这幅图大家会有所了解。
多媒体展示天气预报
的产生过程。
师: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天或几天中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我们先来看看风的符号吧。
出示幻灯片。
在天气预报中常常还可以看到卫星云图,卫星云图可以分析哪些地方是晴天、有雨或者阴天。
师:带领学生认识卫星云图。
为了读懂天气预报,通常用专用的符号表示天气状况,天气符号一般与城市名称一起出现,
我们一起来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师:带领学生认识天气符号。
师:如果一个城市出现两个天气符号会表示什么意思呢?
活动:请学生结合图片说说相关地区的天气状况。
活动:根据图片所示内容,回答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天的天气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
你喜欢什么样的空气呢?
师:出示两幅不同地方空气质量的图片,你喜欢什么样的空气?
生:回答
师: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谈天论气忧空气
师:空气质量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学生看课本自学完成。
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从身边发现问题)
师:展示一些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图片,让学生感受人类不合理的做法导致的空气质
量问题,及常见的沙尘暴、雾霾等污染天气图片。
活动:(学生分四组)
各抒己见献良策:面对这样的大气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讨论后交流自己的看法。
巩固练习:为下列现象出谋划策
1.城市里的汽车可真多,尤其是私人汽车的数量增加很快,汽车尾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为了冬季取暖,北方地区经常有一些锅炉房的烟囱黄烟滚滚。
怎么办?
3.家庭装修过度,出现头晕、恶心的现象。
4.建筑工地拆除旧房子,没有防尘措施,造成大量灰尘。
课堂小结:
师:一节课的学习,使我们收获很大,请同学们谈一谈收获和感悟。
生:回答(略)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即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树立一种意识,即保护大气环境。
板书设计:
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天气预报
2.风力与风向
3.卫星云图
4.天气符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