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精品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共14张PPT)
3、表现: (1)东欧剧变:
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1989年民主德国政局大动荡,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 界,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1、二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是怎样被 处置的?
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美、英、法、苏分区占领
2、最终德国被分裂,主要原因是什么?
4、当今世界格局特点:①一超多强②多极化趋势加强 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小结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阶段 二战后 至50年 代中期 世界格局 雅尔塔体系 两极对峙格 局的形成 主要表现 “铁幕”演说、杜 鲁门主义、马歇尔 计划、北约组织;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 报局、经互会、华 约组织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 国、中国振兴以及不 结盟运动的兴起 认识 ①国家利益和意 识形态的冲突是 两极格局形成的 主要原因。②世 界多极化趋势的 根源在于世界经 济力量结构的多 极化发展趋势。 ③新的国际格局 的形成需要一个 长期复杂的过 程,但多极化不 可逆转。④多极 化既带来了机 遇,也带来了挑 战。
2、表现:
(1)南斯拉夫解体 (1991、1992) (2)北约轰炸南联盟(1999年,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也是北 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 2001年9月11日9·11事件 威胁当今和平的三大因素: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恐怖主义
三、“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原因:“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 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②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的发展 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优质课件
上
夫联邦解体。第二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成立。
下
退
推进新课
9.11事件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9•11”事件: 自 主 学 习 概况: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三架飞机,分 别撞向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所在 地五角大楼,导致世贸双塔大楼倒塌,三千多人死亡
或失踪,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
图签署文件,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布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
上
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的阿拉木
下
退
推进新课
苏联解体的影响:
苏联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瓦解和雅尔塔体系的
自 崩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主 认识: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这一伟大运动的终 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以 学 结,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 习 北约为工具积极进行东扩。
退
推进新课
东欧剧变的原因:
历史根源:照搬苏联模式,长期受制于苏联。 内部原因:由于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自 政治上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脱离群众,导致政治危机。 主 学 外部原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和平 演变”等政策的推行。 习
直接原因:在危机面前,东欧各国的执政党在国内、国际压力下, 宣布实施“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存在,通 过大选,最终失去政权。
苏联的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使社 会主义发展面临更大的困难。
上
下
退
推进新课
合 如何认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 作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 论和实践发展不够成熟。 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才能逐 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走上资本 教 步完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该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绝不 主义道路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相对薄弱。 应拘泥于惟一的苏联模式。 师 解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仅说明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形式,它的巩固要比历 读 史上任何革命都要困难得多,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才能走向成熟。 的失败。相反,国际社会主义应从中吸取教训,向着更健康的方 向发展。 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围剿、遏制和颠覆,对社会主义国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ppt课件
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国际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是什 么? 方法点拨:特点从趋势、渐进性、多元化等角度分析; 影响主要从对世界政治、经济的积极影响方面分析。
精讲阐释
(1)特点:①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 为时代的主流,世界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②霸权主 义盛行,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恐怖主义泛滥。③世界上各种 力量出现新的分化与组合,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新的世 界格局还处于渐进的形成过程中。④多元力量结构相互竞争、 相互制约。
如何综合认识苏联解体问题?
方法பைடு நூலகம்拨:对于苏联解体要从解体的原因以及解体的影
响分析。原因要从经济与政治、现实与历史、国内与国外角 度分析。 精讲阐释 (1)原因:①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 使苏联国力衰败,这是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②军备竞赛和 对外扩张拖跨了苏联的经济;③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原 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导致解体的直接原因;④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则是导致解体的外部因素。
②1990年10月,________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
一。 (1)戈尔巴乔夫 (2)社会制度 (3)波兰 民主德国
2.苏联解体 (1)原因:__________的政治改革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 (2)过程 ①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实行________,潜伏已久的 民族矛盾爆发,________活动愈演愈烈。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趋势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 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原因:苏联____________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
1989年波兰统一
工人党下台,1990 年波兰团结工会主 席瓦文萨当选波兰 总统
1989年—— 开放柏林墙,民 主德国的人大量 涌入西柏林。
1990年9月—— 签订德国统一条约, 两德合并。
问题1:材料一表明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结果如何?
材所料谓一“:新戈思尔维巴”乔夫改上革台的后最进终行目了1标98、5年实进质行分经别济改是革什,么19?88有年何转 而影进响行?政治改革。
图一 1945年两人分离,无法握手
图二 1965年两人对立,各帮其主
A.图一表明“冷战”开始
B.图二促进了多极化趋势出现
C.图三表明苏联解体后德国实现了统一
D.图三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图三 1989年墙倒以后,两人拥抱
【例题分析】本题利用漫画考查德国历史的演变。“冷战”开始于 1947年,A项错误。B项正是柏林墙导致德国分裂,“冷战”对峙 的反映,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D项正确。 【答案】 D
【参考答案】 (1)结果:经济困难重重,失败。最终目标是用“全人 类标准”来改造社会主义,用“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 学社会主义。实质:是背离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 影响: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导致了东欧、苏联局势动 荡。 (2)东欧剧变。波兰是第一个剧变国家。方式:和平方 式为主(波兰)、并入方式(民主德国)、流血方式 (罗马尼亚)等。实质: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根本
• 问题5: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我们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有何启示?
•苏45①.【成西.解联启答 的放方示案 联解思世:提 合想体示体,界。】实产的事11.9生苏求9观1联是年的点,由底从影一是苏本个联错响国主解国误权体:情国的。出家发。解,体走为中1国1个特色主的权社国会家主组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ppt精编课件
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精品课件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 动武 , 也 是 北 约 50 年 来 首 次
4.“冷战”结束后, 趋势,对 美国 “9·11”
国际恐怖主义
呈现泛滥
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
造成严重 威胁 。 之后,世界各国都加强了 反恐斗争 。 超级大国 。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冷战”后,美国成为唯一的 张 推进多极化进程 。 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 单极世界 ,其他国 家则主
【例 2】
(2010· 江苏南京模拟 )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
授罗伯特 · 佩普说:“美国处于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在 21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 实力却一直在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 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 分的战略自由。”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 )
的
局
面
,
进一步发展。至今为止,世界格局的
多极化只是一个 发展趋势 , 多 极 化 的 形 成 , 是 一 个 漫长而复杂 的过程。
【特别提示】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
的解体。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 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世界由
“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当今世界格局是学生难
顿有所悟
对教材的相关表述要有深刻理解,否则容
易误选其他选项。 2.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西欧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增强了同美苏抗 衡的实力,对美国的霸权地位和两极格局提出了严峻的挑 战。
(2)日本的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化趋
势,这既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两极政治格局的冲 击。
是
(
)
图一
图二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3.掌握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包括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的趋势。
4.能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世界格局的特点及其影响。
5.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将世界格局的演变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去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深入分析世界格局演变的原因和影响。
2.运用历史资料和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
2.通过二战后世界格局的讲解,使学生理解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和冷战的对立。
3.讲解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让学生掌握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的趋势。
4.结合历史事件,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世界格局的特点及其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引导学生围绕世界格局演变的原因和影响展开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归纳
1.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总结世界格局演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补充和完善学生的认知。
3.通过思维导图或时间轴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世界格局演变的过程,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新课标)必修1历史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
(1)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两极格 局瓦解,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2)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两极格局结束后, 世界 形势明显表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与发 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之一。
提示:指导思想出现失误,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2.2008年8月,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的局部冲突爆发,
这也是发生在独联体国家间的首场军事冲突。美国随即高调介 入,美俄双方舰队在黑海形成对峙,有人将之称为“新冷 战”。当今世界形势呈现出怎样的突出特征? 提示:和平与动荡并存。
3 .“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
角度 1 从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积极影响角度突破 【示范 3】 2010年 10月,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指
出:“ 2010年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似乎正在增强。发达国家首脑们 决定国际秩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 利于 ( ) ②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 ④消除国际恐怖主义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①抑制和削弱强权政治 秩序 ③世界和平与发展 A.①②③ C.①②④
解析: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打击国际恐怖势力,但不
是消除恐怖主义,故④表述不准确,排除④,选A。
答案:A
角度 2 从多极化趋势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角度突破 【示范 4】 环球网《美刊:华盛顿学着谨慎对待中国》报
道:“本周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表明,美国不再有资格威吓、教 训或恐吓中国了。我们无法阻止中国崛起,只能通过寻求互相迁 就来减轻我们的恐惧,从现在开始。”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 是( ) A.美国经济大国的地位丧失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成为美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D.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国崛起的现实
历史必修ⅰ人教版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精)
2.苏联解体的原因
高度集中的体制弊端和政策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是其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方向,激化了矛盾,引起了社会的动荡,这是其主要 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是其外部原因;
“八一九”事件是导火线。
3.对苏东剧变的认识
(1)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
形态,它的巩固比历史上任何革命都要困难,需要有一 个历史过程才能走向成熟。 (2)苏东剧变只是苏联模式的受挫,并不是整个社 会主义运动的失败。相反,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从中吸取
关键词——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多极化全球化交相辉映
图说历史 主旨句归纳
(1)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一个规 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
趋势加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 剧 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题组冲关]
3.2011年3月20日,由利比亚内乱演变成法英美主导的多 国部队对利比亚的战争引起全世界人民对利比亚局势 的关注。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当今世界 A.正义战胜了邪恶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C.呈现多极化趋势 ( )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材料信息和再现所学知 识的能力。由题干中“利比亚„„法英美主导” 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便可知选B。 答案:B
大大提高,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串点成面·握全局]
一、苏东剧变的原因及认识 1.东欧剧变的原因 内 历史 东欧各国长期受制于苏联,机械地照搬苏 部 原因 联模式 原 现实 东欧各国政治经济危机严重,执政党和政
因 原因 府忽视民主与法制,日益脱离群众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完美版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材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多极化趋势,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随后经过十多年的较量和磨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因而,本课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脉相承,前者主要讲这种趋势的出现,后者主要讲述这一趋势的加强。
本课是对前一课的延伸与总结,也是整个单元的总结,对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局势变化有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苏东剧变的概况,理解苏东剧变的实质和原因。
(2)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表现及特点,探究其影响。
通过对上述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认识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与本课相关的历史资料、历史图片的阅读与分析,提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辩论赛,活跃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
(3)通过系列问题的设计和综合探究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政史知识结合的“通识”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曲折性,并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结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2)通过学习,明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增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感;树立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科学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是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难点是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以及多极化趋势下和平与动荡的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为主,辅之以讲解式、启发式和谈话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前面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两极世界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知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国与苏联由战时的盟友逐渐走向对抗,世界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人教版必修一: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件(69张)
2.东欧剧变 (1)背景: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2)含义:自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起,东欧局势发生激烈的动荡,各国的执政党纷 纷丧失政权,① 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表现:② 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89 年,③ 被拆 除;1990 年 10 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实现了统一。
基辛格在这里强调的‚世界新秩序‛是什么?由此导入新 课。
知识目标 标准要求
学法建议
素养达成 唯物史 时空观 史料实 历史解 家国情 观 念 证 释 怀
阅读课本,查阅资料;构建 20 世纪后期 的时空框架和格局演变,认识到一种社 东欧剧变 会制度的巩固主要依靠经济的发展和 和苏联解 分析归纳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通过分析比较,说 体 明苏联和中国改革产生不同结果的原 因。(独学、对学) 和平与动 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小组合作,利用史 了解、理 荡 料来分析‚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 解 并存 特点。(研学、展学等)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梳理归纳两极格 多极化趋 分析归 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特点,认识 势 纳、 多极化趋势对当今政治格局的影响。 的加强 合作探究 (研学、展学、点拨等)
第 27 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导入 1
66 年前,美国在东亚发动了一场战争,即朝鲜战争。时隔 53 年后的新世纪,美国又在西亚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这两场战争 中,不同国家扮演的角色和拥有的立场出现了重大的变化。这种 变化说明了什么?由此导入新课。
导入 2
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 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更多的权力中心,每一 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 他国家。‛
③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加快,美国 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中国、俄罗斯、日本、欧盟 等政治力量不断壮大,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暂时呈现‚一超多 强‛的局面,但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说课稿
《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教材简析本课主要讲述了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和解体后对世界局势的深刻影响,以及新的国际格局形成和发展方向.本课与老教材相比,增加了科索沃危机和“9 11"事件等时政“热点”,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课教材内容以及我校高一学生学情,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三个维度设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主要是通过理解世界为什么朝多极化趋势发展,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与方法主要是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材料、小组讨论、上网查询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合作地探究历史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是通过总结多极化趋势的影响,让学生明白今后世界的国与国之间应该是多元共生的和谐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新教参本课的重点是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本课难点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危害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由以上分析我是这样设计我的教学过程:第(一)新课导入:利用动画和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世界的时空距离.再设置问题:两格局解体后世界为什么向多极化趋势发展?那多极化趋势又指的是什么呢?对世界形势的发展有何影响呢?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任务,进入学习状态。
然后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梳理本课的历史脉络。
第(二)新课讲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根据人类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四个教学步骤:知识梳理--知识攻关-—知识巩固-—知识迁移,由浅入深的开展教学。
首先是知识梳理:我以知识结构的形式梳理知识,帮助学生重新组合教材为三个部分,即多极化趋势在巨变中突现—-在动荡中渐变—-在发展中加强,一方面夯实学生的基础,另一个方面使学生整体感知历史,引领思路。
其次是知识攻关:在讲授新课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本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