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院前急救心理急救原则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概念: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急诊科救护是指院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接受各种急诊病人,对其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并根据病情需要,对病人作出出院、留院观察、收住专科病房或ICU进一步救治的决定。
●危重症救护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救治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接收由急诊科和院内有关科室转来的危重病人,对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及其复杂并发症等进行全面监护和治疗。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和ICU救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
它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和统一指挥机构的急救网络。
•何谓EMSS 、ICU、院外救护•院外救护: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病人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说出院外救护的特点、原则、组织形式⏹对医护人员素质要求高。
⏹身体素质-适合强体力劳动。
⏹心理素质-沉着冷静、紧张有序。
⏹涉及知识范围广。
⏹技术技能要求高。
⏹⏹原则“1.先排险后施救⏹ 2.先重伤后轻伤⏹ 3.先施救后运送⏹ 4.急救与呼救并重⏹ 5.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 6.紧密衔接、前后一致⏹广州模式(指挥型):中心具有全市院外救护的调度指挥权⏹重庆模式(依托型):中心依托于一家综合性医院⏹上海模式(单纯型):中心和其所属分站与该市若干协作医院紧密配合的急救模式⏹北京模式(独立型):是首都院前抢救和重大急救医疗任务的统一指挥、调度和抢救中心⏹深圳模式(交叉型):既依托各大医院,又自成体系的急救医疗指挥中心⏹香港模式(附属消防型):中心与消防、司警统一通讯网络,报警电话为"999"⏹⏹简述院外救护“生存链”由几哪个环组成及其内在的含义⏹第一环——早期通路(早期呼救)⏹第二环——早期心肺复苏⏹第三环——早期心电除颤⏹第四环——早期高级心肺复苏(ALS)⏹⏹简述现场评估的要点与现场救护要点,转运中应注意的问题⏹概念:分检、创伤⏹分检法:根据紧迫性和救治的可能性等决定哪些人优先治疗的方法;⏹院前急救是指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医护人员或者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抢救,以维持生命体征和减轻病人痛苦的行为的总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心理急救的原则
提供情感支持
鼓励交流
为伤者提供情感支持,如表达关心、理解和同情。
鼓励伤者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03
步骤三:协助伤者表达情绪
02
01
根据伤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
制定计划
明确行动计划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
明确目标
按照计划逐步实施,并为伤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解决方案一:提高伤者对心理急救的认识
加强实践训练
为专业心理急救人员提供实践训练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建立培训机制
建立系统的心理急救培训机制,包括基础理论、技能技巧、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培养质量
建立专业心理急救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提高培养质量和社会认知度。
解决方案二:加强专业心理急救人员的培训
在处理伤者时,应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包括安慰、鼓励等措施,帮助伤者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提供心理支持
在处理伤者时,应及时提供社会支持,包括联系伤者家人、朋友等,为伤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
提供社会支持
提供直接、即时的帮助
心理急救的实施步骤
03
确保伤者周围环境安全,无潜在危险物品或人员。
步骤一:提供安全感
记录伤者情绪
避免二次伤害
在处理伤者时,应尽量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不要干扰伤者现场,保持现场的安静和稳定。
检查伤者身体状况
及时检查伤者的身体状况,包括疼痛部位、是否有骨折等情况,确保伤者身体状况稳定。
提供紧急救助
在必要时,应及时提供紧急救助,包括心肺复苏、止血等,确保伤者生命安全。
确保伤者安全
在处理伤者时,应给予关心和安慰,让伤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支持。
急救护理—院前急救的特点和原则
原则
1.立即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区
(1)先复苏后固定(2)先止血后包扎(3)先重伤后轻伤
2.先救命后治病,先救治后运送 3.急救与呼救同时进行 4.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5.保留离断肢体和器官 6.搬运与医护一致性 7.加强途中监护并记录病情
我国院前急救工作模式
类型 广州模式
上海模式
特点
(六)以对症治疗为主
在院前急救现场,通常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良好的条件来 给医护人员进行患者伤(病)情的鉴别诊断。他们的主要任 务是对症急救,也即能使病人初步得以救生的各种对症急救工 作。
特点
(七)体力强度大
道路不平坦等带来的颠簸劳累,院前急救现场的复杂多样, 随身携带急救箱,既要救治病人,又要指导和帮助搬运病人 等,因此在急救的整个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这就要求救 护人员需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重庆模式
北京模式 香港模式及 苏州模式 沈阳模式
特点
医院进行行政划区,通过调度指挥全市医院急诊室的救 护车开展院前急救
单独开展院前急救,主要开展单一的院前急救工作,院 前人员均隶属于急救中心
主要依托于综合医院开展院前急救,目前,医院急救中 心建在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内
独立型的院前、院内结合急救模式,多被认为不适合北 京,其未能充分利用其他医院的医疗资源
院前急救的特点与原则
特点
(一)社会性及随机性较强
社会性强:院前急救涉及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已 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 随机性强:病人呼救无时间限制,病情种类多样 化,重大事故或灾害的发生时间及地点往往也是 个未知数。
特点
(二)时间紧急
(1)行动急:不管是危重患者还是急诊患者,几乎 都是急病或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急救工作必须充分体现 “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紧急处理,刻不容缓。
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答:(1)先排险后急救(2)急救与呼吸并重(3)先重伤后轻伤(4)先施救后运送(5)转运与救护相结合(6)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3简述ICU的病床设置的要求。
答:ICU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病人的需要,三级医院ICU的床位数以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
ICU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至少应保留一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适度扩大规模。
ICU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6简述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中应遵循的ABCD原则。
答:A:气道及颈椎控制: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护颈椎,实施颈椎制动。
B:呼吸及保持通气:维持呼吸功能,充分给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机械通气。
C:循环及控制出血:补充周围循环血量,保持心脏泵功能,对活动性出血积极止血。
D:审计系统障碍:保护脊柱、脊髓,采用硬担架搬运,轴型翻身,防止躯干摆动和旋转。
颅脑损伤者预防和治疗颅内高压,伴颅内出血者积极止血,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E:暴漏及环境控制:充分暴漏病人身体,全面检查以及发现除上述部位以外的其他脏器损伤。
暴露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保暖。
7简述中暑的发病机制。
答:(1)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达到平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温升高。
随着体内热量的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排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可使体内热量进一步积蓄,体温骤增,甚至达到42°以上。
临床上以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2)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是出汗。
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内最高生理限度的出汗量为6L,但在高温环境下,劳动者的出汗量可在10L以上。
因大量出汗,使体内的钠、钾丢失过多,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心理急救的原则
CHAPTER 03
心理急救的基本技巧
心理急救的基本技巧
• 心理急救是在紧急情况下,为遭受心理创伤的人员提供即时、 短暂和有效的心理支持,以缓解其痛苦、预防心理危机恶化为 心理障碍的一种应急措施。以下是心理急救的一些基本原则以 及相关的基本技巧。
CHAPTER 04
心理急救的注意事项
心理急救的注意事项
• 心理急救是在紧急情况下,为受害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抚的过程。在进行心理急救时,有一些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确保 救助行为能够得当、有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安全保障原则
01
02
03
确保身体安全
在处理心理危机事件时, 应首先确保受害者的身体 安全,避免其受到进一步 的伤害。
提供稳定环境
为受害者提供稳定、安全 的环境,降低其紧张和焦 虑程度,有利于情绪的稳 定和恢复。
防止二次伤害
心理急救过程中,应注意 言行举止,避免对受害者 造成二次伤害或引发新的 心理问题。
以人为本原则
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心理反应和需要都不同 ,心理急救应尊重个体差异,采
取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关注受害者需求
心理急救应以受害者的需求为中 心,关注其情绪、认知和行为等 方面的反应,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和帮助。
倾听和理解
心理急救人员应倾听受害者的心 声,理解其痛苦和困境,为其提
供情感上的支持和认同。
有效沟通原则
采用合适沟通方式
根据受害者的年龄、文化背景和个性特点,采用合适的沟通方式 和语言,确保沟通顺畅有效。
保持耐心和理解
与受害者沟通时,应保持耐心和理解,不要急于求成或强行干预, 给予充分的表达空间和时间。
院前急救心理急救原则
院前急救心理急救原则核心:支持性心理治疗方法:解释、保证、支持、倾听、共情心肌梗塞病人的焦虑情绪:1、迅速而恰当的院前急救,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2、沟通要贯穿在救护过程中:让安心,配合。
3、适当触摸,密切医患关系。
4、争取家属的配合,给予患者心里支持。
自杀1、消除患者特别是亲属的紧张恐惧情绪。
2、尊重、保守患者的隐私。
3、避免用加重心里负担和求死愿望的语言。
4、倾听患者的诉说。
5、尊重患者的人格。
6、在进行急救操作时注意与患者配合。
惊恐发作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针对患者认知偏差进行干预。
3、为患者做相应的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解释疾病的性质,让患者了解疾病产生的机理、临床表现和预后,减轻其恐惧和痛苦)意外伤害1、主动、耐心倾听、支持。
2、热情关注。
3、提供疏洪机会。
4、解释和指导。
5、提高信心。
6、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心理急救实施指南1、通过观察、询问决定如何提供帮助。
2、开始接触的最好方法是提供实用性的帮助。
3、做好思想准备回应各种情况、倾听。
4、说话沉着镇定,耐心、负责、慢速。
5、认可积极的一面。
6、针对最迫切的需求和目标提供直接相关的信息。
7、谨记心理急救的目标是减轻悲恸,提供帮助,促进适应性功能,而不是打听创伤经历的细节。
心理急救的重点1、接触与投入:回应发出的接触信息,以富有同情心的态度主动接触。
2、安全与舒适:提高即时的和持续的安全感,使其得到身体上和情感上的舒适。
3、稳定情绪:安抚和引导精神紊乱的幸存者。
4、收集信息:识别即时需求与担忧,收集相关信息,制订个体化的心理急救干预措施。
5、实际帮助:提供直接与其即时需求和忧虑有关的实际帮助。
6、联系社会支持系统:帮助与支持资源建立起联系,包括家人、朋友以及社区援助资源等。
7、提供应对方法:提供关于应激反应和用于减轻、促进适应功能的方法。
8、联系协助性服务机构:帮助幸存者与他们或以后需要或可以利用的相关服务机构建立联系。
《急危重症护理》02第二章 院前急救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案课题:院前急救教学目的:1.识记紧急呼救、现场评估、检伤分类的内容和方法。
2.识记现场和途中救护的措施和要点。
3.理解检伤分类和现场救护的原则和意义。
4.理解途中运转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5.学会应用伤情评估和检伤分类的常用方法。
6.学会应用急救技能现场救护院前常见疾病。
课型:新授课课时:本章6个项目,安排6个课时。
教学重点:认识现场呼救、现场评估、检伤分类、现场救护、伤病员转运以及途中救护的重要性;掌握现场呼救的内容和方法;熟悉有关急救通讯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伤情评估的方法;掌握常用检伤分类的方法;掌握各种院前急救的现场救护的重点;了解我国院外转运的现状及困难;掌握途中救护实施前的物品及伤病员准备。
教学难点:能写出重要概念的外文缩略语及中文意译;掌握伤情评估的流程;能为伤病员佩戴正确的标志;能有效实施各种院前现场救护措施;了解我国院外转运使用的工具及相关法律,常用的设备和药物;掌握途中救护的一般治疗和成批伤救护。
教学过程:1.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2.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作业处理:完成每章后的思考题。
板书设计:药物,防治感染。
⑨对中毒的伤病员,及时注射解毒药物或给予排毒素药物处理。
2.现场救护的程序①根据现场伤病员情况,应协助医生对伤病员的伤情或病情进行初步评估,要求迅速、准确。
②立即实施最紧急的急救措施,如对气道梗阻的伤病员清理呼吸道,开放气道,对心搏骤停的伤病员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必要时可在现场实施紧急手术,尽可能稳定伤情或病情。
③稳定伤病员的情绪,减轻或消除强烈刺激对其造成的心理反应。
对于创伤而言,急救5项技术是重点,它们分别为有效的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二、常见的急症症状、体征及处理(一)休克1.判断要点引起休克的病因各有不同,但其病理生理变化大致相同,临床表现相似,主要为:①反应迟钝,意识异常,神志模糊和昏迷。
院前急救的紧急救护要点
院前急救的紧急救护要点一、评估现场安全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
评估周围环境,确定是否存在潜在危险,如电线短路、煤气泄漏等。
如有必要,应立即将患者或伤者转移到安全区域。
同时,确保急救人员自身的安全,如穿戴防护装备等。
二、快速病患评估在确保现场安全后,立即对病患进行快速评估。
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对于创伤患者,观察是否有出血、骨折等迹象。
同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当前用药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三、创伤处理对于创伤患者,及时止血是关键。
使用适当的止血方法,如直接压迫、加压包扎等,控制出血。
对于骨折患者,应避免随意移动,以免加重伤势。
如需移动患者,应采用适当的搬运方法,如单人搬运、三人搬运等。
四、心肺复苏如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规定的胸外按压频率和深度进行按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保证患者的循环和呼吸功能。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要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
五、急性疾病处理对于急性疾病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中毒等,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
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应给予患者基本的急救措施,如稳定情绪、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催吐等。
六、特殊患者群体处理1.儿童患者:儿童患者的急救要点与成人有所不同。
在处理儿童患者时,应遵循“儿童优先”的原则。
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掌握儿童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同时,在转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患儿的保暖和心理安慰。
2.孕妇患者:孕妇患者急救时应考虑到母婴安全。
在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平卧位,避免过度搬动和挤压。
同时,关注胎儿情况,如有必要,通知医院做好母婴抢救准备。
3.老年人患者:老年患者急救时应特别关注其身体机能衰退的特点。
在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舒适体位,注意保暖。
同时,关注老年患者的慢性病史和用药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4.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在急救时应特别注意其情绪稳定和安全防护。
院前急救原则
院前急救原则1、院前急救原则先救命再治伤治病,先重后轻,先排险后施救,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以抢救为主,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
2、转送原则,在伤病情允许前提下,必须在医护监护下迅速送到医院救治,途中密切观察伤病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及转送记录,并妥善保管。
3、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特点:1社会性、随机性 2时间紧急 3流动性大 4医疗急救环境差 5病种复杂 6以对症治疗为主 7体力强度大 4、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素质: 1思想心理素质 2专业技术素质 3护理职业素质 4护士身体素质。
5、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要求 1掌握基础和高级生命急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2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原理,应用剂量和观察要点 3掌握院前急救中病人常见急症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能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现场救治工作。
4掌握救护车内所有设备的使用技术,如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等。
5在执行抢救任务中必须服从统一命令,不得擅离岗位,随时解决病人问题。
6、护理体检包括望、触、叩、听等基本物理检查,尤其侧重于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及发现可用护理方式解决的问题。
7、护理体检应注意那三清(1)听清病人或旁人的看清与主诉相付合的症状体征及局部主诉(2)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3) 表现8、急救护理程序主要包括护理体检实施急救护理措施转送及进行途中监护9、急性心肌梗死时缓解疼痛宜用(吗啡)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监护示“室颤quot立即进行抢救,第一步应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11、血压突然升高,剧烈头痛,抽搐,昏迷的患者,诊断属:高血压脑病12、休克的基本原因是:DIC13、上消化道大出、尿毒症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功能不全15、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1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是:呼吸深大,呼气有烂苹果味16、在我国糖尿病的死亡主要原因是:脑血管意外,冠心病17、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18、脑出血病人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常见于:颞叶沟回疝19、脑疝形成时,不可以腰椎穿刺20、脑出血的急性期治疗为:降血压,甘露醇降颅内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抗生素预防感染。
心理急救的原则
要设身处地地理解患者的感受,表达同情和理解,以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安全和稳定原则
确保环境安全
心理急救的场所应确保安全和舒适,消除 潜在的危险因素,让患者感到安心。
VS
维持情绪稳定
在处理患者的问题时,要关注患者的情绪 状态,采取措施稳定其情绪,避免过度焦 虑或激动。
适应和应对原则
适应患者的需求
心理急救的原则
2023-10-30
目录
• 引言 • 心理急救的基本原则 • 心理急救的实施步骤 • 心理急救的应用领域 • 心理急救的注意事项和挑战 • 研究展望和未来发展趋势
01
引言
什么是心理急救
定义
心理急救是指对遭受心理创伤或面临心理危机的个体进行紧急、有效的干预 ,以帮助其恢复心理平衡、减轻痛苦的措施。
与个体共同制定行动计划,明确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并提供必要
的指导和支持。这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其积极解决问
题。
鼓励自我探索和发展
促进自我认知
鼓励个体探索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逐渐培养自我认知能力。这可以通过引导个体进行反 思、接受心理辅导等方式实现。
培养应对能力
帮助个体培养积极的应对策略和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和压力。这可能包括学 习放松技巧、应对压力的策略等。
确保受助者安全
在处理紧急情况时,确保受助者的安全是首要任 务。工作人员需要迅速评估现场的安全状况,采 取必要的措施来确保受助者不会受到进一步的伤 害。
管理时间压力
在紧急情况下,时间往往非常紧迫。心理急救人 员需要具备快速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同时要保持 冷静和专注,避免因时间压力而做出仓促的决定 。
06
目的
心理急救旨在减轻受害者的痛苦,帮助其重新建立对生活的信心和应对能力 ,防止其陷入持久的心理危机。
院前急救的原则
抢救生命,院前急救要遵循这几个原则!
院前急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医疗服务机构外,对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现场抢救和救治。
院前急救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挽救患者的生命,缓解患者的病情,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要做好院前急救,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快速救助原则
院前急救的第一步是快速救助,要尽快地寻找患者,发现异常情况后要立即呼叫急救车并展开救护措施。
快速救助的目的是在“黄金时间”内完成快速评估、快速处理和快速转运,以提高抢救效果。
二、科学急救原则
科学急救原则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伤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常见的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创面止血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三、综合抢救原则
综合抢救原则是指通过同时采用多种抢救措施,尽可能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例如,在心脏骤停抢救中,应同时进行心肺复苏、电击除颤和药物治疗等。
四、安全急救原则
安全急救原则是指在急救现场和转运过程中,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对患者和救援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例如,在抬了患者之后,要注意稳定患者,防止摔倒或碰撞等。
五、人文关怀原则
人文关怀原则是指在抢救过程中,给予患者和家属关怀和支持,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例如,在抢救过程中,要与患者和家属保持联系,及时向他们通报患者的病情和抢救情况,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安慰。
通过遵循以上几个原则,能够有效地提高院前急救的抢救效果,挽救更多的生命。
各位市民也要加强自身的急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抢救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保驾护航!。
心理急救的原则
心理急救的原则
• 共情
在他人经历过灾害之后,让他们知道他们现在的感觉和 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一种有效的安慰方式。
7
心理急救的原则
• 鼓励积极应对,帮助他人建立关系
要将他们与其习惯的支持者联系起来,可以是家人、朋友、 邻居、同事、心理辅导老师等;
1给他们找到能打电话的地方,这样就可以让他们与亲人 联系上;
心理急救的原则
• 何谓心理急救(PFA)
心理急救(Psychology First Aid ):是在别人经历灾难性压力 时,为其提供基本的关怀、安慰和支持。
1
心理急救的原则
• 建立关系
不要等别人来主动接近你,你要主动些。一声问候加上你 的名字通常足以跟别人聊起来。第一印象很重要。
自我介绍 重视谈话对象
4
心理急救的原则
• 满足他人的基本需求
直接提供或引导他们去寻找水和食物; 提供或引导他们去安全的地方,或去避难所; 确认他们是否与家人或朋友在一起; 劝他们去休息或睡觉; 需要时,进行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
5
心理急救的原则
• 倾听
当人感觉压抑的时候,通常都喜欢说出来; 而有些人只想对自己认识的人倾诉,所以不要试图窥探; 如果别人不想说,你也不能强迫他; 对于想向你倾诉的对象,要用心倾听; 有时仅仅是陪在痛苦的人身边而不发一言也是一种安慰;
2
心理急救的原则
• 帮助他人获得安全
将他人带到安全的地方; 有需要的话请求医疗协助; 帮助他人遵守紧急指示;
援救人员自身可能也会处于危险之中: 注意周围环境; 进入现场之前,一定要先确认现场 是否安全;
3
心理急救的原则
• 友好,镇定,富于同情心 即使对方很难缠也要表现出耐心和同情; 用镇定的语调讲话; 尊重他人,彬彬有礼; 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话,可以用道歉来弥补;
常见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常见院前急救应急预案第二章常见院前急救应急预案一、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的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1.评估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将伤病员搬运到安全处施救。
2)评估伤情:重点快速检测伤病员的受伤部位及生命体征、瞳孔变化、肢体活动、神经反射等,迅速判断伤因、伤情、伤类和伤势。
例如:①头皮损伤: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②颅骨损伤(分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种):颅盖、颅底骨折;③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等。
2.处置1)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先救治后运送。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伤病员口鼻腔内异物、血块及分泌物,及时放置口咽导管、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环甲膜穿刺等,以维持有效呼吸和充分氧合功能。
3)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行抗休克、补液及使用必要药物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和生命体征稳定;快速静滴20%甘露醇防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代谢。
4)包扎止血:对开放性伤口进行清创术和加压包扎止血(骨膜下血肿忌强力加压包扎,以免致硬膜外血肿)。
5)脑脊液漏者:取头高卧位,告知伤病员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使之引畅通流畅畅。
注意避免堵塞或冲洗鼻道、耳道等脑脊液漏出道。
6)伤病员搬运:根据伤情挑选适当体位,如昏迷患者取卧位头偏向一侧;疑有颈椎损伤的伤病员取去枕平卧位,坚持头部与躯干部成直线,颈部用颈托固定,一般伤病员可取坐位。
7)伤病员转运:①根据伤病员人数、伤情及当地各级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合理分流后送,把伤病员送往最近、最理想的医院进行专科诊治;②途中保持伤病员气道通畅及静脉通路通畅,持续生命体征监测;③吸氧,动态观察伤病员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④适时、恰当做好伤病员的心理护理,尽量消除伤病员惊恐、焦虑、抑郁的心理反应。
二)护理流程现场1.对每个伤员快速检伤,分清伤员伤情的轻重缓急。
2.正确搬运伤员脱离危险环境到安全地带。
3.紧急处置: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以维持有效呼吸;②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快速准确给药;③对伤口进行清创、包扎、止血、止痛等。
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答:(1)先排险后急救(2)急救与呼吸并重(3)先重伤后轻伤(4)先施救后运送(5)转运与救护相结合(6)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3简述ICU的病床设置的要求。
答:ICU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病人的需要,三级医院ICU的床位数以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
ICU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至少应保留一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适度扩大规模。
ICU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6简述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中应遵循的ABCD原则。
答:A:气道及颈椎控制: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护颈椎,实施颈椎制动。
B:呼吸及保持通气:维持呼吸功能,充分给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机械通气。
C:循环及控制出血:补充周围循环血量,保持心脏泵功能,对活动性出血积极止血。
D:审计系统障碍:保护脊柱、脊髓,采用硬担架搬运,轴型翻身,防止躯干摆动和旋转。
颅脑损伤者预防和治疗颅内高压,伴颅内出血者积极止血,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E:暴漏及环境控制:充分暴漏病人身体,全面检查以及发现除上述部位以外的其他脏器损伤。
暴露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保暖。
7简述中暑的发病机制。
答:(1)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达到平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温升高。
随着体内热量的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排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可使体内热量进一步积蓄,体温骤增,甚至达到42°以上。
临床上以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2)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是出汗。
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内最高生理限度的出汗量为6L,但在高温环境下,劳动者的出汗量可在10L以上。
因大量出汗,使体内的钠、钾丢失过多,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
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
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包括:
1. 制止危险:在进行急救之前,必须确保自己的安全,并尽量制止进一步的危险,例如切断电源、移开危险物品等。
2. 判断伤情:对伤者进行初步的判断,了解伤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有无大量出血等重要信息,以便决定急救措施的紧急程度。
3. 呼叫急救:及时呼叫急救服务或拨打急救电话,向相关医护人员报告伤者的状况,以便他们在院前急救时提前做好准备。
4. 维持呼吸道通畅:清除伤者的口腔内的异物,确保口鼻通畅,使用呼吸急救技术(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维持伤者的呼吸。
5. 控制出血:对于出血严重的伤者,可以通过直接压迫或提高患肢高度等方法来控制出血,防止伤者失血过多。
6. 确保心脏灌注:对于心脏停搏或心律不齐的情况,可以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心脏灌注。
7. 固定骨折:对于可疑骨折的伤者,可以通过适当的固定方法(如夹板、绷带等)来限制骨折部位的移动,减少进一步的损伤。
8. 提供安全感和心理支持:在院前急救过程中,要给予伤者安全感和心理支持,稳定其情绪,减轻其痛苦和恐惧感。
9. 考虑个体差异和特殊情况:在进行院前急救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的伤者的特殊需求,并在遇到特殊情况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10. 持续监测和评估:在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要持续监测伤者的状况,并根据其反应和状况的改变来调整急救措施。
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院前急救是指发生紧急情况时,在院内医护人员还没有到达现场
之前,由普通人员进行的紧急救治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准确、有效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挽救许多生命。
院前急救的原则是救人第一、迅速和有效。
面对医疗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则。
紧急情况下,每一秒
都是宝贵的,抢救时间的延误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恶化甚至死亡。
因此,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行动,尽可能地快速将患者送到医院或接受
临时救治。
其次,院前急救需要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
急救人员必须接受过
专业培训和合格认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能够在紧急情况
下做出科学妥善的救护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患者的伤情做出
正确判断,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并降低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院前急救还需要注意安全原则。
急救现场中往往存在许多
危险因素,如火灾、瓦斯泄漏、爆炸、有害气体泄露等。
因此,急救
人员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并确保患者得到适当
的救护。
最后,院前急救需要关注感情原则。
紧急情况下,患者往往处于
焦虑、惶恐、恐惧和绝望的心理状态,需要急救人员给予慰藉、安抚
和支持,减轻患者精神上的压力和负担。
总之,院前急救的原则是救人第一、迅速和有效、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注意安全原则和关注感情原则。
这些原则的贯彻实施不仅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体现了急救人员的专业性和责任心。
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认真学习院前急救知识,积极参与到院前急救工作中,共同为构建良好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心理急救的原则范文
心理急救的原则范文
心理急救是指在突发的心理危机或困境中,通过及时、适当的心理干预和支持,帮助个体恢复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的一种应急措施。
心理急救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进行快速评估和现场干预:心理急救需要根据情况快速进行评估,判断危机的紧急程度和性质,并在现场进行适当的干预。
这包括了情绪安抚、提供安全感和慰藉等。
2.保护个体的尊严和隐私:在心理急救过程中,个体的隐私权和尊严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干预者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与个体沟通,保证对方不会感到侵犯和受到伤害。
3.听取个体的诉说并表达关心:在心理急救中,干预者需要倾听个体的诉说,并表达出自己的关心和同情。
这可以帮助个体得到情感支持,并促进个体的情绪宣泄和情绪调适。
4.维持和恢复情绪稳定:在心理急救过程中,干预者需要通过不同的技巧,帮助个体恢复情绪的稳定。
这包括提供情绪安全的环境、提供情绪调节的方法和进行情绪管理的培训等。
5.提供适当的信息和教育:在心理急救过程中,干预者需要提供适当的信息和教育,帮助个体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应对策略。
这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心理危机,并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7.自我保护和防止二次伤害:在进行心理急救过程中,干预者需要注意自己的能力和底线,避免过度承担和二次伤害。
同时,干预者也需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状态,定期进行心理调适和反思,防止自己受到心理伤害。
心理急救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干预者需要具备专业且全面的心理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倾听技巧。
只有遵循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帮助个体度过心理困境,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院前急救遵循的原则
二、救助优先原则红、黄、绿、黑
1、有限的条件做最快速的诊断 (不强求) 2、快速正确的临床思维 3、快速病情评估(尽可能按临床
三、危重症现场治疗原则
四、患者送院及转运原则 五、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及管理原则
院前急救工作
院前急救工作核心内容—16字
1. 挽救生命 2. 缓解症状 3. 稳定病情 4.安全转送
院前急救中心-----维护患者生命 四项基本原则---
1、对症治疗原则
2、拉起就跑原则 3、就地治疗原则 4、全力以赴原则
(一) 操 作 方 法 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出色的心理素质 三、严谨的工作作风 四、精湛的专业技术 五、毕生的进取精神 六、良好的沟通能力
高尚的道德情操
1、慈悲善良 2、正直知耻向上 3、存天理、足人欲
出色的心理素质
1、临危不惧、宠辱不惊 2、忍耐 3、坚决果断
院前急救工作的原则与行为规范
一、现场诊断和检查原则
1、积极治疗 2、消极治疗原则
院前急救基本原则
院前急救基本原则院前急救指的是在将病人送到医院之前所进行的急救。
基本原则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最有效、最安全、最综合的救助。
1. 迅速反应在急救发生后,迅速反应是最关键的。
这包括行动之前的准备和行动过程中的快速反应。
首先要做的是确定急救所需的工具和资源,例如急救包、医用手套、口罩、消毒药水等等。
其次,在进行急救前应该告知其他人注意安全和避免干扰。
2. 判断病情急救人员需要对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他们需要检查患者的症状、意识、呼吸和心跳等状况,以便判断是否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救治方法。
3. 快速救治急救人员必须相应地采取措施进行快速救治,例如包扎伤口、停止出血、进行CPR等,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得到及时救治。
4. 进行有效沟通急救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在前往医院的路上,急救人员需要保持和患者家属的联系,在医院抵达之后也需要向医疗人员详细描述病情和急救措施,以便医疗团队更好地进行救治。
5. 应急准备急救人员应该进行严格的应急准备,以便在处理紧急情况时高效工作。
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有效的训练可以帮助急救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更好地处理各种问题。
6. 保持专业在进行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需要保持冷静,严格遵守规定程序,按照专业标准操作。
及时担任职责,对患者进行平静的安慰,对医疗人员进行及时的汇报。
7. 强调安全在急救过程中,保证安全是最重要的。
急救人员需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并与家人和其他人员保持适当距离,以便工作更加顺畅和安全。
8. 考虑心理支持急救过程中,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况同样重要。
急救人员需要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使患者和家属信心增强,克服心理障碍,尤其是在需要长时间救治的情况下。
在这些急救基本原则时应注意,及时、准确、有序的急救工作可以救更多的生命。
因此,急救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急救情况制定救治方案,并将其贯穿整个急救过程,以便更快地营救出现在突发情况下的人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院前急救心理急救原则
院前急救心理急救原则
核心:支持性心理治疗
方法:解释、保证、支持、倾听、共情心肌梗塞病人的焦虑情绪:
1、迅速而恰当的院前急救~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信任感和安全
感。
2、沟通要贯穿在救护过程中:让安心~配合。
3、适当触摸~密切医患关系。
4、争取家属的配合~给予患者心里支持。
自杀
1、消除患者特别是亲属的紧张恐惧情绪。
2、尊重、保守患者的隐私。
3、避免用加重心里负担和求死愿望的语言。
4、倾听患者的诉说。
5、尊重患者的人格。
6、在进行急救操作时注意与患者配合。
惊恐发作
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针对患者认知偏差进行干预。
3、为患者做相应的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解释疾病的性质~让
患者了解疾病产生的机理、临床表现和预后~减轻其恐惧和痛苦,
意外伤害
1、主动、耐心倾听、支持。
2、热情关注。
3、提供疏洪机会。
4、解释和指导。
5、提高信心。
6、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心理急救实施指南
1、通过观察、询问决定如何提供帮助。
2、开始接触的最好方法是提供实用性的帮助。
3、做好思想准备回应各种情况、倾听。
4、说话沉着镇定~耐心、负责、慢速。
5、认可积极的一面。
6、针对最迫切的需求和目标提供直接相关的信息。
7、谨记心理急救的目标是减轻悲恸~提供帮助~促进适应性功能~
而不是打听创伤经历的细节。
心理急救的重点
1、接触与投入:回应发出的接触信息~以富有同情心的态度主动
接触。
2、安全与舒适:提高即时的和持续的安全感~使其得到身体上和
情感上的舒适。
3、稳定情绪:安抚和引导精神紊乱的幸存者。
4、收集信息:识别即时需求与担忧~收集相关信息~制订个体化
的心理急救干预措施。
5、实际帮助:提供直接与其即时需求和忧虑有关的实际帮助。
6、联系社会支持系统:帮助与支持资源建立起联系~包括家人、
朋友以及社区援助资源等。
7、提供应对方法:提供关于应激反应和用于减轻、促进适应功能
的方法。
8、联系协助性服务机构:帮助幸存者与他们或以后需要或可以利
用的相关服务机构建立联系。
医院感染关键措施: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效果评价。
医务人员自身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如皮肤上有伤口~应以消毒药水清洁后贴上防水胶布~才可以
继续工作。
2、处理伤口时~要戴手套~避免徒手接触他人的血液或体液。
3、若不慎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用肥皂水及消毒水冲洗污染
部位。
4、进行清晰性治疗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针头、缝合
线、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禁止双手回针冒~没有可利用的条件时可用单手操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