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结课艺术

合集下载

如何设计地理课堂结尾

如何设计地理课堂结尾

如何设计地理课堂结尾?作者:来源:《地理教育》2012年第04期重庆市巴蜀中学邓承兰教师回答: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思考、领悟、发现、创造……1.设疑置惑,拓展式结尾古人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不但能在课堂上“解惑”,尤其应学会在课堂结尾时“设疑置惑”。

通过“设疑置惑”,既可使课堂知识深化和拓展,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

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

例如,在讲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后,可设置疑惑:从散射的观点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然而,重庆的天空却常常呈现出灰白色?通过学生的激烈讨论,他们认识到只有洁净的天空,蓝光的散射优势才明显表现;而重庆天空的空气中含有许多尘埃、水滴。

这些质点的颗粒较大,它们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散射能力几乎是相同的,只能漫射出白色光线。

所以呈现出灰白色。

这样的结尾,使老师讲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的思考仍在继续、思维得以拓展。

2.承上启下,悬念式结尾新课程理念要求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地位,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欲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成为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所以,在地理课堂结尾时设置悬念,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却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探究的问题,激起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他们的学习期待。

例如,讲完“三圈环流”后,设置悬念问题:上述气压带和风带只是一种理想模式,没有考虑实际地球上海陆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那么,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会是怎样的呢?通过悬念的创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导其将问题继续探究下去,同时也为下一节课堂内容的讲解埋下伏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联系实际,应用式结尾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结尾艺术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结尾艺术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课堂结尾也是教学中一重要环节。

完美的结尾,可把学生思维推向新的高潮,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

因此,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去寻求最佳的结尾方式,从而使课堂教学能够不拘一格,异彩纷呈,吸引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仅据个人的地理教学实践中谈一下粗浅体会。

一、总结式——水到渠成,自然收结。

这是新授课常用的一种结尾方式,特别适用于概念性知识纷繁复杂、记忆量相对较大的课型。

这种课若离开教师的引导总结,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头绪混乱,不仅理解记忆出现困难,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可在结尾时引导学生以示意图、表格、提纲等形式把本节重点内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概括性地总结,使教学内容条理清楚,直观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例如在进行“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这节内容的教学时,涉及到化学元素、矿物、矿产、矿床、岩石、地壳、硅铝层、硅镁层等诸多概念,有的学生摇头表现出畏难情绪,在课堂结尾时师生共同总结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网络,这些同学的脸上又重新展现出了笑颜。

二、空白式——此时无声胜有声古人品诗,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书画家作书绘画,讲究虚实相间,或以虚写实。

例如人们画龙一般不画全貌合神离,而让其置身于云雾之中,断断续续,若隐若现,使人感到格外神奇。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结尾中也不妨设置情境,留下空白,让学生去思考、去自省。

例如在讲授“人类与环境”这节内容时,讲到个人的参与和环境质量的关系,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是一位来自德国的老教授在她结束在北京的三年生活整理归程行囊时有一件特别的行李——一包废旧电池(北京还没有废旧电池处理厂)。

我说“一个外国人,为了北京的环境,把废旧电池拎上了归程的飞机。

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你对周围的环境又作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日常的行为呢?”我的话到这儿便打住了,可同学们已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三、悬念式——一石激起千重浪“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地理课堂教学的收尾技巧

地理课堂教学的收尾技巧

地理课堂教学的收尾技巧作者:王淑华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7年第05期综观目前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老师对“导语”和新课内容设计颇为讲究,尤其是“导语”的设计,更是别具匠心,使人印象深刻。

但在课堂收尾时却草率收场,结果明显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果,甚至导致整堂课功亏一篑。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描龙画凤,难在点睛。

”“头难起,尾难落。

”就课堂教学而言,“口”之所以难“收”,“尾”之所以难“落”,是因为它是一堂课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

有鉴于此,欲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则不仅要有动人心弦的“引子”、引人入胜的“主旋律”,而且须有意味无穷的“终曲”,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布局合理、结构完美,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妙境。

根据我多年从事地理教学的经验,就地理课堂收尾的技巧问题谈一些体会,怀诸君共享。

1. 把握整体,建立体系。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地理教材是由众多的看似相互独立而实则相互联系的地理知识点和知识要素构成的整体。

据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确立整体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网络,以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这在课堂收尾时,尤应注意到这一点。

这种方式,简明扼要,能使教材中复杂的知识简约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深化。

2. 创设气氛,引发共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的心理动力机制的中心。

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

因此,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辐射,这在课堂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时也不例外。

通常情况下,教师可结合课文中的主要内容,用饱蘸着情感的言语,来营造一种特定的气氛,促使学生在情感上“共鸣”,形成教学高潮。

这种方式,不仅激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受到了强烈的道德感、理智感的熏陶,形成教学的高潮,而且为后继的学习埋下伏笔。

3. 针对课题,揭露本质。

即在课堂结局时,结合课题的结构特点或重心,用简练的语言启发学生透过现象找出地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地理课堂结课方法小议

地理课堂结课方法小议
一、地理课堂结课的作用 地理课堂结课是地理教师对一节地理课所教知识 的梳理和归纳、评价和深化的过程。有效的地理课堂结 课通常具有如下作用:①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增强 知识体系完整性;②强调重点,突出核心概念和原理;③ 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④创新设计,凸显独特教 学 风 范 魅 力 ;⑤ 引 人 深 思 ,首 尾 呼 应 ,画 龙 点 睛 ;等 等 。 课堂结课要以有效的地理课堂设计为依据,为地理课堂 有效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 好的结课设计,能后发制人,画龙点睛,能激发学生 丰富的想象力,引发学生无穷的回味和对地理学习的兴 趣,在不知不觉中,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扩充并延伸到课 外,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正 所谓是,课断思不断,语停意不停。 二、地理课堂结课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地理教师虽然意识到了结课的重要性,但是在 实际的课堂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 有些地理教师的结课认识不足,对于结课意识比 较淡薄 大多数地理教师认为课堂小结没必要,新课的讲解 结束就意味着课堂结束,对于结课的意识不强。省略地 理课堂小结会造成学生分不清知识的重难点,教师也不 能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 2. 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多是教师独自结课,学 生对结课的参与度不高 地理课堂小结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作为课堂的 参与者,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小结中。新课改 后提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让学生更多地参与
4. 结课方法过于传统和单一,没有创新和趣味性, 结课取得的效果不佳
有些地理教师的结课方式过于呆板,枯燥无味,缺 乏新意。学生经过一节课新知识的学习,难免会感觉乏 味,若小结不能作为点睛之笔,激发学生的兴趣,则可能 会起到反作用,结课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是显 得多此一举。

高中地理课堂结课的优化策略

高中地理课堂结课的优化策略

2023-11-05•引言•地理课堂结课的意义和现状•优化策略一:回顾总结目录•优化策略二:提问与讨论•优化策略三:地图应用•优化策略四:课外拓展•结论和建议01引言背景介绍地理学科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地理学科涵盖自然、人文、经济等多方面知识,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结课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优化高中地理课堂结课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研究目的和意义02地理课堂结课的意义和现状地理课堂结课的意义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课堂结课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兴趣和参与度有趣的结课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参与度。

巩固和强化地理知识通过课堂结课,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地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03缺乏多样化的结课方式一些教师采用单一的结课方式,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地理课堂结课的现状01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一些教师对结课环节不够重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设计,导致结课效果不佳。

02学生参与度不足有些结课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度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03优化策略一:回顾总结1回顾课堂所学内容23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情况。

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学生能够理解地形地貌如何影响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总结地理规律和特点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的规律01学生能够理解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的规律,例如气候类型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关系。

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的规律02学生能够理解地形地貌如何影响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的规律,例如山脉对气流的影响等。

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的规律03学生能够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的规律,例如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等。

地理课结尾的艺术

地理课结尾的艺术

地理课结尾的艺术一、总结归纳式结尾这是最常用的一种结束方法。

这种方法是授完课时,对全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

它可以是教师示范,也可以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或师生共同讨论完成,意在让学生纲举目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归纳总结时必须简明扼要,力戒重复啰唆、拖泥带水,避免产生消极作用。

例如:“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一节的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有地势高低和气温高低,一般它们呈反比。

地势高气压低,气温高气压低;地势低气压高,气温低气压高。

2.地球上的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可简称为“六风”“七带”)其名称要求记住。

二、悬疑激思式结尾地理教材内容有着严密的逻辑系统,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后面的知识则是前面知识的扩展和深化。

在课堂教学结尾时,设置悬念,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却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为下一节课打下埋伏,使本节课的结尾变成了下一节课的开头,以便与下一节课有机地衔接起来。

例如:讲完“地球公转轨道、周期、速度”后,我做了如下结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椭圆轨道上有两个特殊的点:近日点和远日点。

就我们所在的北半球而言,地球运行到近日点,反而是气温较低的1月;地球运行到远日点,反而是气温较高的7月。

由此可看出,气温的高低主要不是日地距离造成的,那么它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等下一节课我们就知道了。

”这样学生们就很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急切等着下一节课,并为上好下一节课做好了准备。

三、绘图列表式结尾地图是地理学一种特殊语言。

我们要求学生一方面能通过对地图的分析去获得地理知识,另一方面又能把获得的知识记忆在地图上。

运用图示或表格概括总结当堂所学知识,或提示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变零为整,化繁就简,可以使知识之间脉络清晰,一目了然。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的板书已为运用此法进行小结奠定了基础。

地理(心得)之浅谈地理课的结课艺术

地理(心得)之浅谈地理课的结课艺术

地理论文之浅谈地理课的结课艺术结课是教师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巩固、扩展、延伸、迁移,使课堂教学完美结束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许多优秀教师都很讲究恰到好处地“结课”。

或归纳总结,强调重点;或留下悬念,引人遐想;或含蓄深远,回味无穷;或新旧联系,铺路搭桥等,显示出了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

但有些教师经常忽视“结课”这一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或听到铃声,道一句“今天就到这了”后下课;或提前完成了教学内容在等待中听到铃声悄然离开;或兴之所止,一拖数分钟仍“恋恋不舍”;更有甚者,能一节课后再上满10分钟“加时课”。

因而,很有必要研究一下结课的艺术。

一、结课的重要作用把“结课”上升至一个艺术的高度去重视去研究,首先应明确它的重要作用以及应遵循的原则。

其重要作用主要有:(1)梳理知识,突出重点,总结规律,画龙点睛;(2)开阔视野,激活思维,启迪智慧;(3)留下悬念,诱发兴趣,鼓励创造。

二、结课的基本原则好的“结课”能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上的享受,但这不是教师只凭灵机一动就能达到的效果,而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增强对“结课”的设计意识。

从“结课”这一环节的重要意义来分析,课堂教学中“结课”应遵循以下两点基本原则。

1、完整性在新课导入中,常常设置问题悬念,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然后开始课堂学习。

那么课的结束,也应当紧扣教学内容,使其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到与导入新课相呼应,而不要游离主题太远。

如果导课精心设疑布阵,而讲课和结课都无下文,则在结构或逻辑上让学生感觉不完整。

特别有些课的结尾实际上就是对导课设疑的总结性回答或是导课思想内容的进一步延续和升华。

其实,教师的“结课”还应注意结在横断面上,即讲授内容告一段落,或讲完了某些问题时,以使这部分内容显得系统连贯,相对完整。

即结课的另一个含义就是阶段知识“小结”。

但此“小结”也须讲究一定的艺术,使这一部分知识要显得系统有序,学生易于掌握。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结课艺术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结课艺术
下问题思考 :
1 . 有 一个人要修 一座房子 , 要求 四面留 门且 各门都朝 正北方 向, 该房子应修建在地球上的什 么地方? 2 . 两个人相对而立 , 但又都是朝正南方 向 , 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责无 旁贷。
只要 我 们 愿 意 , 只要 我 们 有 心 ,

场, 诸如此类 , 都给 学生和听课老 师留下“ 虎 头蛇尾” 的感觉 , 冲 淡了教学效果 , 时间久 了还会使 学生厌恶地理课 堂。教师要通过巧妙的 结尾 , 在那段较为松散 的时间里集 中学生 的注意力 , 引导学生对所 学知识做简要 的梳理 , 弄清 重点, 最终对本节课 的教 学内容起概括 、
地 球 是 我们 唯 一 的 家 。 我们生于斯 , 长 于斯 。 保护它 , 珍惜 它, 六、 学 习巩 固 式 结 课
教师应依据教学 目标 , 紧扣 教材的重点 、 难点 、 精心设计 最具 典型意义及 开放性 的练 习。通过练 习, 检查学 生知识 的掌握程度 ,
培养学生运用和迁移知识能力。 例如 , 在讲“ 经纬 网” 时给学生 留以
图书馆或 网上查 阅资料 , 了解桂林 的风景到底有多美 , 然后选择
自己喜欢 的一处景点 , 设计一段导游词 , 下次 活动课 , 大家一起走 进桂林 , 欣赏桂林 好吗?”
等影响 , 大气环流实际情况 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 。” 通过悬念创
设, 紧紧抓住学生 的好奇心理 , 引导学生继续把 问题探究下去 , 为下
山水 甲天下 ’ 不知唤起 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 , 那好 , 课 后到
课 时讲 “ 海陆分布对 大气环流 的影 响及季风环流” 。 在第一课 时结 束时可用下节课 的开头一段文 字作 为结课, 即“ 上述气压带 和风带

地理课堂教学结尾的艺术

地理课堂教学结尾的艺术

地理课堂教学结尾的艺术作者:张四海来源:《文教资料》2009年第19期摘要:课堂教学的结尾方式多种多样,恰当的结课方式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和锦上添花的作用。

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小结式、前后呼应式、练习式、检测式、竞赛式、解疑式、设疑式、育人式、娱乐式等方式结课,进而突出整节课的教学重点。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结尾方式教学重点教学结束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结尾,不仅可以画龙点睛,而且可以锦上添花,突出整节课的教学重点。

下面我谈一下地理教学中常用的结尾方式。

1小结式结尾这是较常用的结课方式。

在教学即将结束时,由教师或学生把本节课所授内容简明扼要地、有条有理地进行总结归纳,可以把重点、难点再强调一下,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理清思绪,掌握重点,增强记忆。

例如:在讲授“中国主要山脉”,在课堂教学结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中国地形图,边提问边进行归纳总结:(1)中国主要有哪些走向的山脉?在图上分别指出它们的名称和位置。

(2)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把我国地表分割成了哪些地形区?在图上依次指出名称和位置。

经过总结,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原来教学的基础上再次进行记忆加工,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为今后学习主要的地形区奠定了基础。

2前后呼应式结尾即课堂教学的结尾与新课的引入前后呼应。

如课堂教学用设疑的方式导入,结尾就可以本节课所授知识进行明确解答。

如中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一节,课本开始的“想一想”提出了两个问题,教师可利用这两个问题引入新课,并不解答,留下悬念,等到本节课讲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后,让学生回答,以此结课。

这样既解除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又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根据课堂传授知识的内容,如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矿产资源的分布、中国四大区域的分布等。

讲完后留给学生一定的填图练习题,并让个别学生到黑板上的空白图上做填图练习,最后当堂公布正确答案,纠正错误。

这种方式结尾可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熟练运用能力,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新知识掌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作者:梁细家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4年第06期摘要:独具匠心的地理课堂结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系统的知识、丰富的情感完整、生动地再现于学生面前。

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地设计好结课,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回味无穷”的境界。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结课;艺术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68-01一堂完美的课,犹如一首动听的交响乐,不仅要有“序曲”——引人入胜的“开讲”,还应有“终曲”——淋漓酣畅的“收尾”。

从表面上看,结课是课堂教学的终结,但从本质上看,它是课堂教学的总结、升华和延伸,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

因此,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笔者就地理课堂的结课方式与方法谈谈体会。

一、提纲挈领,总结归纳式结课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结课形式,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用简明的评议或文字、专业术语、图示、列表等形式提纲挈领式总结、归纳所学新知识的规律、结构或主线,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的结课方式。

结课时,教师对学生已学的知识内容,进行精心归纳、概括、梳理、串连等艺术处理,用精炼、巧妙的语言,生动、有趣的形式,有重点、有目的地重现新授内容,使其条理清晰,使学生在头脑中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和学法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

这种提纲挈领的总结归纳结课方式有语言、图表、网络图等具体形式。

但不管用哪种形式,都应避免对教学内容的机械再现或简单重复,注意情境设计,使教学内容得以延伸、拓展。

二、承前启后,设置悬念式结课承前,是指与教学的开始阶段相呼应,如导入、讲授中设置的疑问,在结课阶段得到回应。

起后,是指教师将本节课的内容作为下一节课的铺垫,给学生以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

同时,通过在结尾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学习期待中等待下一节课的到来。

谈地理教学结尾艺术的构思

谈地理教学结尾艺术的构思

谈地理教学结尾艺术的构思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堂课都需要教师精心构思、合理布局、认真谋划,然后奉献给学生。

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一般由三部分,即导入、授课过程和结尾。

好的结尾课使知识得以概括和变化,使整个课堂结构严密、紧凑、和谐、完美,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提纲挈领式这种结尾方式是新课讲完后,教师或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对教学目标中的思想内容、知识要点、能力要求做一简明扼要的浓缩,梳理知识,强调重点难点,牵住主线,这种结尾形式既帮消化所学知识,又强化记忆;同时又能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

这是一种常用的结尾,特别是内容复杂的课,采用此结尾方式尤其重要。

二、设置悬念在一堂课的结尾处设置悬念,使学生疑窦顿生,从而诱发其求知兴趣和热情,使此课的尾为彼课的首,激起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利于课后思维的积极性的保持和稳定.但这种结尾切忌故弄玄虚。

三、激励和召唤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课题讲完之后,掌握时机,将教材理论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提出一些相关的在科学上尚需继续探索的问题,引起关注,增强学生责任感,从而激励学生立志将来献身某种科学领域的探索。

这种结尾可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切忌远离现实、虚无飘渺、空洞无物的说教。

四、图表比较式这类结尾是指在讲完新课后,教师精心设计一些表格和问题,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比,找出共同规律,区分差异,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五、趣味游戏式趣味游戏式是一章节或一个单元教学任务完成后,安排一些与该部内容相关的游戏,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这一结尾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六、延展拓宽式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尾,可使知识得以升华。

结尾有法,但无定法,要根据每堂课不同得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坚持科学性、可行性的原则,经过精雕细琢使其真正成为艺术。

画龙点睛巧收口——谈地理课堂的结尾设计

画龙点睛巧收口——谈地理课堂的结尾设计

课程与教学Kechengyujiaoxue[摘 要]完美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完美的结尾。

如果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美好的主旋律是成功的另一半,那么巧妙精湛的结尾则是锦上添花。

但在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精力往往更多地放在开篇和课堂的讲述上,开头精妙,课堂新授清晰精辟,而课堂结尾大多平淡无奇,草草了事,落得“虎头蛇尾”之嫌。

我以为,地理课堂如果设计好课堂结尾,利用好最后几分钟,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总结了课堂结尾设计的几种常用方式。

[关键词]地理课堂 结尾设计 策略一、首尾照应式结尾设置悬念是教师导入新课经常使用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很多教师在课堂结束时,却由于忘记或忽视将此悬念置之不顾,没有解决好悬念。

如学习“美国”时教师先出示一组案例:2018年3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因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对中国商品征收500亿美元关税,并实施投资限制”。

4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额外对1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2018年12月,美国单方面对中国以违反美国禁令为由,指使加拿大无端逮捕中国华为公司高管。

接着导入:我们深爱自己的祖国,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是凭什么、又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侵犯我们的祖国?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美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工农业状况。

悬念的设置,已引起学生学习美国这一节课的兴趣。

但在结课时须释疑解难,消除悬念: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奠定了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基础,发达的工农业生产和强大的国力也加剧了其日趋扩张的野心。

经常以大国自居的美国,常常干涉别国的内政,上演着一幕幕“贼喊捉贼”的闹剧,挑起了国际上的诸多争端。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要想不受欺辱,必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这样整节课实现了首尾呼应,既满足了学生的期待,还进一步巩固了知识,课堂结构也更浑然一体。

二、激发兴趣式结尾激发兴趣式结尾就是结课时结合本节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多种形式,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知识的理解于娱乐之中。

地理知识的艺术呈现初中地理教学创作展示

地理知识的艺术呈现初中地理教学创作展示

地理知识的艺术呈现初中地理教学创作展示地理知识的艺术呈现地理教学创作展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们常常会通过各种创作展示的方式来呈现地理知识。

这种艺术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记忆力,还能让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造力。

接下来,我将分享几种地理教学创作展示的方式,并阐述它们对于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一、地理主题展览地理主题展览是一种常见的地理教学创作展示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地理主题展览,展示他们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表达。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海报、模型、图片等形式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等地理概念和内容。

通过展览,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地理实地考察地理实地考察是一种将地理知识与实际地理环境相结合的创作展示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参观地理景点、进行野外考察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实地考察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观察、记录和分析,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将所学地理知识进行呈现。

这种创作展示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三、地理故事书写地理故事书写是一种将地理知识与情感表达相结合的创作展示方式。

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创作有关地理的故事,表达自己对于地理的理解和感悟。

在地理故事书写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精彩的情节来展示地理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地理影像制作地理影像制作是一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展示地理知识的创作展示方式。

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手机等设备制作有关地理知识的影像,例如地球仪的旋转、气候带的变化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具体形象化,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高中地理课堂小结的技巧

高中地理课堂小结的技巧

高中地理课堂小结的技巧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被认为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受到教师的重视,但课堂小结却被不少人所忽视。

课堂小结是对整堂课教学内容的概括和总结,对于学生全面、系统把握本节课的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巧妙的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开启思维的话,那么恰到好处的课堂小结则能起到画龙点睛、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在结尾处巧妙设疑不仅有利于巩固前面所学内容,而且新的问题和挑战更易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激发他们更强烈的探索求知的欲望。

一、归纳总结法这种方法是授完课时,对全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是地理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结尾方式。

它可以是教师示范,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或师生共同讨论完成。

归纳总结必须体现提纲挈领,全面准确,力求多形式、有深度,不能只是对前面教学内容的机械再现或简单重复。

例如在学习“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后,可作如下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有地势高低和气温高低,一般它们呈反比。

即地势高,气压低气;温高,气压低;气势低,气压高气;温低,气压高。

(二)地球上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可简称为“六风”“七带”)。

二、画龙点睛法课堂结尾时,有必要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

教师有条不紊的在“画龙”的基础上,“终曲”要恰到好处地“点睛”,这有助于学生快速地再现本节课的内容,起到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

例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讲完后,可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概括为: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周年变化;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各地所得太阳能量的季节变化;天文四季的变化。

这样的概括既全面又很容易看出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所导致的结果。

这种概括性的结尾,是对新授内容的提炼、浓缩,既眉目清晰,更画龙点睛。

此举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立“疑”激趣法巧设悬念,立“疑”激趣,可引人入胜,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结课艺术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注重每节课的精彩引入,并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然而,却有不少教师对课堂结课重视不够,习惯把课堂最后的那段时间交给学生自行安排或怕浪费学生时间,一直滔滔不绝地讲到下课铃响才急急忙忙收场,诸如此类,都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留下“虎头蛇尾”的感觉,冲淡了教学效果,时间久了还会使学生厌恶地理课堂。

教师要通过巧妙的结尾,在那段较为松散的时间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做简要的梳理,弄清重点,最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起概括、提炼、升华的作用。

关键词:地理教学;结课;艺术
一、归纳总结式结课
大多数教师常在课堂临结束前用简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但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归纳总结不再是教师的专利,可以放给学生,如可以让学生写自己的学习心得,用知识框架整理本堂课的内容,自编歌诀、顺口溜等总结学法和收获。

二、延伸式结课
地理学科有很强的人文性特征,如果地理教学向生活、向社会、向其他学科的延伸能使地理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最大限度地解放师生的脑、眼、手、嘴以及时间和空间,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如,《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的教学可这样结课(教师):“同
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桂林山水的成因,多少年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那好,课后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了解桂林的风景到底有多美,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设计一段导游词,下次活动课,大家一起走进桂林,欣赏桂林好吗?”
这样结课,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拓展了学生思维,让学生把眼光从课内伸向课外,把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动之以情的结课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而且脍炙人口、生动形象、感情充沛的语言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结课适时引用一些优美的诗句,不仅能增加地理课的人文色彩,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也实现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最高目标。

例如,笔者在讲“自然资源与人类”这一节课时,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了很多有关自然资源有限性和人类对其不合理开发利用的案例,让学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我是这么结束本节课的: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

保护它,珍惜它,
我们责无旁贷。

只要我们愿意,
只要我们有心,
一个举手之劳,
可以为濒危的地球带来重生,
可以为燃烧的地球带来希望。

笔者把这段话用很抒情的语气做成录音,当录音播放到“我们责无旁贷”的时候,全班同学跟着齐声朗读起来,那一瞬,从学生的眼睛里可以读出保护资源、珍惜资源、爱护地球的正义感,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四、余音绕梁式结课
讲究课堂圆满性的教师一般都深知“下课是一节课的结束,但最忌的却是真的结束了。

”所以,在结课时常常可使用设悬念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欲望,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空间,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学习的期待。

例如,讲“全球性大气环流”时,第一课时讲“三圈环流”,第二课时讲“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环流”。

在第一课时结束时可用下节课的开头一段文字作为结课,即“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

由于海陆分布等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

”通过悬念创设,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继续把问题探究下去,为下一节课的研究做好铺垫。

五、拓展式结课
一节好课所涉及的知识绝不止课标要求的那些,为了丰富学生知识,需要教师提示一些本节课隐藏的问题,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如:在讲“东北地区农业”时,结课时可以问:“现在,黑龙江农垦总局做出决定,不再开垦北大荒,你怎么看待北大荒历史上的垦殖”,在讲“冷锋”时,会讲到冷锋伴随的寒潮、沙尘暴等,结课时,我们可以问:“沙尘暴真的有百害而无一利吗?”学生课后会通过各种渠道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久而久之,也培养了学生的发展性思维。

六、学习巩固式结课
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最具典型意义及开放性的练习。

通过练习,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运用和迁移知识能力。

例如,在讲“经纬网”时给学生留以下问题思考:
1.有一个人要修一座房子,要求四面留门且各门都朝正北方向,该房子应修建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
2.两个人相对而立,但又都是朝正南方向,这是怎么回事?
这样的结尾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入探究,从而达到余音绕梁、余味无穷的效果。

总之,结课是一门艺术,它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这样既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又能给学生以艺术享受。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