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与技术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北大)
牛顿力学的创立与发展
总结词
牛顿力学是物理学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数学语言描述了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为科学研 究和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建了完整的 经典力学体系。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当时已知的所有力学现象,还为后来的物理学、工 程学和天文学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牛顿力学在微观和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 多的便利和效益。
生物科技与医学
生物科技和医学的进步将有助于解决许多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同时,生物科技的发展也 将对农业、环保等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05
CHAPTER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 北大)
目录
CONTENTS
•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概念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实践应用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哲学思考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案例分析 •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挑战与展望
01
CHAPTER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述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定义与特点
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定义
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01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强大
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生物技术的突破
02
随着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的进步,生物领域将迎来更
多突破性成果。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03
面对全球环境问题,科学技术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
护,推动绿色科技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概论(方法论)PPT课件
技术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观察与实验
归纳与演绎
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关于研究对象的第一 手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通过对观察和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归纳和演 绎,形成对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深入认 识。
类比与模拟
分析与综合
通过类比和模拟方法,将研究对象与其他 事物进行比较,发现相似点和差异点,为 解决问题提供启示。
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和理论依据,推动 了哲学的发展和进步。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影响
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帮助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自然科学与哲学的互动
自然科学和哲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推动人类对自然界和人 类社会的认识。
自然科学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
总结词
历史演变、实践检验、科学基础
详细描述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在批判地继承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实践为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以科学为基础,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发展的、有规律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 发展的。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总结词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实践检验真理、辩证法原则
详细描述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 和永恒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辩证法原则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
03
自然科学发展与马克思 主义
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自然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它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个自 然科学中的体现和贯彻。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进 步的方法论问题,以及科学技 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三章
(三) 反馈与控制方法
1. 反馈本为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指将系统的输出 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 功能的过程。反馈方法是指运用反馈概念去分析和处 理问题的方法,是一种以结果反过来影响进一步产生 事物或原因的思考方法。 2. 控制是指对事物起因、发展及结果的全过程的 一种把握,能预测和了解并决定事物的结果。控制方 法有多种具体形态。控制方法的核心是一种在系统视 野中如何处理好控制主体与控制客体的辩证关系。
数学方法注重抽象、模型化,是我们可以把自 然研究对象高度抽象、转化为人工模型,抽象其中因 果关系的基本方法。数学方法包括多种形式,如数学 方程方法、数学建模方法、数学统计方法、数学实验 方法等等。
二、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一) 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方法 1. 系统分析是把系统进行分解,对其要素进行分 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思维与思考方法。 2. 系统综合是把研究、创造和发明对象看做是系 统综合整体,并对这一系统综合整体及其要素、层次、 结构、功能、联系方式、发展趋势等进行辩证综合的 考察,以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一种思维方法。 (二) 软系统方法论 软系统分析,主要运用于问题不够明确、任务 范围无法完全确定的情境。
(二) 技术活动的方法
1. 技术构思方法; 2. 技术发明方法; 3. 技术试验的方法; 4. 技术预测的方法; 5. 技术评估的方法。
四、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一) 历史 历史方法是一种过程研究方法,科学技术研究 需要掌握具体的研究过程、概念演变史、学科史和前 人研究方法,从而形成创新性科学研究的背景。 (二) 逻辑 逻辑是按照理性要求制定的思维规则和形式, 它以抽象为基本特征,通过对事物的具体形态和个别 属性分析思考,揭示出事物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并运 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来概括地、间接地反映事实。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2节 科研选题
• 一、科研选题、步骤及其重要性 • 科研选题,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课题 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所需要研究的一个或一组科学问题 。 • 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始步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直接影响科研的途径和 方法,决定着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发展前途。 • 科研选题的重要性:它关系到科研的方向、目标、内容,直接影 响到科研途径和方法,决定着科研的水平、价值、和发展途径。 如果选题不科学、不合理或不切合实际,将导致整个科学研究工 作无意义,要么长期工作得不到结果,甚至耗费精力,浪费大量 人力、物力和财力。
• 培根强调实验方法,迪卡儿则强调理性方法,把 数学方法和逻辑方法提到首要地位.后来牛顿 (1687年)以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统一 起来在科学史上第一次描绘出一幅完整的机械 自然观。他声称全部用归纳法从实验中推导出 来并用数学的演绎方法加以论证。林耐从大量 感性材料出发,根据植物的生殖器官的不同进 行比较与分析,创立了分类学说。 • (3)现代科学认识和方法
• 三、科学问题的来源 • 最终来源于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但 是,由于科学理论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与自 主性,科学问题还有其他的来源: • 1、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 问题; • 2、从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 3、从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问 题;
• 4、从社会需要同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不 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 上述5项选题原则,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必要性 原则制约了科学研究的根本方向——为社会和科学自 身的需要服务;创造性原则显示了科学研究的本身特 征—探索未知世界的新现象和新规律;科学性原则体 现了科学研究的内在根据——以科学实践反复检验的 客观规律为基础;可行性原则则表征了科学研究的现 实条件——保证实现预期结果的主观、客观因素;灵 活性原则体现科研工作者对课题的转换的时机、条件、 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把握——决定科研成败的关键。它 们共同限定了可以选择的课题的范围。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图尔敏:“问题就是解释的理想与目前能力的差距。”
科学问题=解释的理想—目前的能力
❖ 岩崎允胤、宫原将平:“问题是基于一定科学问题的完成、积累, 为解决某种未知而提出的任务。”
他们认为问题有三个方面的规定性
1)问题是与智能活动过程相联系的一个概念。自然界或自然物本身 并不存在问题,只有当人以认识自然、改造世界为目标,进行智能活 动,才会造成和产生问题。
➢ 3、科学技术方法的地位、作用
(1)科学技术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科学认识的工具+旧理论走向新理论的桥梁。
(2)科学技术方法是推动科学研究发展的动力之一: 可以促进科学发现和发明。 加速科技人才的培养。 促进科学技术方法的创新。
➢ 关于方法重要性的名人谈话
➢ 巴甫罗夫:“初期研究的障碍,乃在于缺乏研究 方法。”
————上面第2点解析
问题的分类(划分)
1)真实问题、虚假问题 2)正确问题、错误问题 3)待解决问题、无知问题 4)科学问题、非科学问题
糖为什么甜?有多羟基就甜吗?多羟基是甜的必要条件, 还是充分条件?
自然科学问题同数学不同
一、科学问题
➢ 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研究主体在当时的 背景(科学的、社会的)下提出的,关 于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 未解决的疑难和矛盾。
➢ 拉普拉斯:“认识一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 学的进步… …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
➢ 爱因斯坦: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 4、科学方法论的体系***
(1)科研选题 (2)获取科学事实 (3)进行理性思维加工 (4)提出假说、验证假说 (5)建构理论体系
调查考察 ?
一个十分业余的例子: • 长寿追求(为什么会死?前科学——科学问题) • 转换:端粒长短与寿命正相关(假说) • 演绎:选一种寿命短的生物(四膜虫、果蝇,客体主体化) • 猜想:人工做长端粒,寿命会变长? • 对照实验+重复验证 • 推及其他物种(类比推理) • 归纳结论 • 为什么?因果、机理探究(析因实验) • 定量实验,定量关系及数学表达 • 建立理论体系; • 向技术物化......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概论
Part 1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Part 2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Part 3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Part 4 科学技术与社会
Part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三、系统自然观 四、生态自然观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三)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 揭示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和自然 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科学技术 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科学。
围绕对自然辩证法概念的理解大家需要 了解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实际上它是联系马克思 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中间 桥梁。
法洛斯燈塔
4.科学技术与社会
从哲学上阐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 互作用关系,探索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或者科学、技术、社会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
巴比论空中花園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9世纪) (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20世纪初) (三)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 根本观点。
旨在从哲学上对自然界(包括人工自然)作 出既唯物又辩证的说明,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及 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从哲学上对人类认识自然的一般方法的概括。 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依据科学发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一、自然辨证法的内容和学科性质。
(一)自然辨证法的内容包括以下三大部分: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它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技术的已有成果,说明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概括自然界的演化发展,揭示自然界的本质,探索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人们对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观点。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它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上,对各门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做出概括和总结,阐明各种科学技术研究方法在整体上的特点和相互间的区别于联系,以及对其科学的理解和评价,从而揭示科学技术研究是如何按照自然界和人类认识的客观规律的辩证地进行的。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一方面把科学技术作为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以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问题。
(二)自然辨证法的学科性质:1、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辨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并列。
它们在整个科学哲学认识的层次上,都从具体学科上升到哲学,并同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
2、在认识过程的层次上,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的中间环节。
自然辨证法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则的一个独立的中间层次,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纽带。
3、自然辨证法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技术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界和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反映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技术的交叉。
《自然辩证法》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7
自然辩证法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中介系统
工具系统:
• 物质化的工具、仪器(身体的延伸)
精神性中介
• 已有的理论规则 • 科技方法
– 包括科研的一般程序,推理规则、语言符号的运用等。
8
自然辩证法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与境(context)。
抽象地看,有了科学认识主体、客体和对象,就可以 展开科学认识活动。实际上,科学认识过程仍然受到 许多非逻辑的、文化的、社会的环境的影响,以及科 学认识主体本身的背景制约。我们把所有这种背景性 和环境性的影响称为与境影响。与境是科学认识活动 作为系统的环境。更大场景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组织 影响通过比较直接的科学认知与境作用于科学认识系 统。科学认识活动就是在这种与境中通过科学认识主 体、客体和中介之间展开的一种认识上的矛盾运动。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导言 & 第一章
需要把握的总体线索:
1、科学认识是一个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的过程, 不存在唯一的、万能的研究方法。
2、科学认识是客观求实的过程。
3、科学研究是一个批判创新的创造过程,这一创造 性过程具有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需要运用不同的 研究方法。
4、运用科学方法目的在于高效、可靠地获得科学知 识并增进人类知识总量,科学知识的增长机制问题 是科学方法论研究的重要问题。
数% 14.0 18.1 17.8 20.2 8.2 15.5
资料来源:梁立明.科学出版社.1995
34
自然辩证法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我们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其合作比例:
年份 1981 1991
合作比例 22% 14%
自然辩证法新大纲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方法论
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一、数学方法及其作用
二、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三、复杂性思维及其方法
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一、科学实践的方法
二、技术活动的方法
整理ppt
2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 思维方法
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 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即对客 观辩证法的反映。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抽象是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 法,也就是把事物的某一属性、关系、方面在思维中 单独地抽取出来加以认识的方法。
的自然数都是素数。但在不久之后,人们就发现当n = 5 时,f (5) = 2 32 + 1 = 4294967297 = 641*6700417是一个合 数。
整理ppt
12
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方法。它从一般性 的原理出发,对个别的或特殊的事物进行分析、推理, 从而达到相应的结论。三段论是演绎方法最一般的形 式。
……
整理ppt
10
例如:波义耳发明酸碱指示剂
盐酸是酸,它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硫酸是酸;
类
硝酸是酸; 所以,硫酸也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比 归
硝酸也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纳
……(确证了n 种酸)
所以,所有酸都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演
新化合出 X 酸
绎
所以,X 酸也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
整理ppt
11
例 费尔马猜想
整理ppt
5
综合是在分析基础上把对客观对象一定部分、单元、环 节、要素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统一整体认识 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建立科学体系的重要方法。 近代物理学的五次大综合: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提出、 电磁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相对论的建立、 量子理论的建立、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5)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5)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6)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7)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7)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7)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7)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5星) (8)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8)2.1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8)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8)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9)2.4 、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 102.5 、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11)3.1 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12)3.2 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12)3.3 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13)3.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上届考察) (13)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4.1 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13)4.2 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5星) (14)4.3 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14)5.1 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4)5.2 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14)5.3 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14)6.1 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6)6.2 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16)6.3 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7)7.1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7 7.2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7)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 - 17 -7.4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 - 18 -8.1不同的科学理论累积发展模式各是如何看待理论的归并的?........... - 18 - 8.2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举例说明之。
自然辩证法 第一章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论
三、研究对象:从三个层级的研究方法看
哲学方法是认识客观世界最高层次的方法,它不仅对认识 自然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社会和思维领域也是 适用的。例如:矛盾分析法、辩证否定法、质量互变法,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这些方法则是由哲学来研究的。
最低层次是各门科学技术的特殊研究方法。它只能由具体 的学科、专业来确定,根据需要设置一些特殊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科技方法论历史
二、以实验和分析方法为主的近代自然科学时期(16世纪—19世 纪末)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研究主要有如下方法: 1、以仪器观察和观测为主导(意大利伽利略1609望远镜)同 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科学仪器和设备的产生, 为科学观察和观测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手段。 2、以科学实验为基础,把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相结合 达 ·芬奇非常重视实验方法,他认为,一切科学都必 须遵循实验的方法, 根据实验结果,才能决定人们对自然 界的认识。 伽利略也非常重视实验方法,被人们称之为用实验方 法打开近代自然科学大门的大师。
“科学技术方法论”定义:就是指人们有计划、有 目的地认识自然、探索未知、变革自然的手段和方式 的理论体系。
二、科技方法论内容
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方法; 科学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 数学方法;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 建立假说和理论的方法等; 技术方法。
第二节 科技方法论历史
3、逻辑推理与数学方法相结合 ①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公元前320年)
②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勾股定理
(公元前580-前500年)
③阿基米德提出了浮力定律
自然辩证法概论讲义3(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
科学问题 科学事实 科学研究方法 创造性思维 复杂性研究
科学问题
科学研究始于观察还是始于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建构知识的一般程序: 观察个别事实归 纳出解释性原理演绎出关于个别事实的知识 早期科学家和科学哲学的经验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研究的 出发点是科学事实,因此他们认为科学研究始于观察, 推崇“中性观察”、“头脑白板理论”。 后来的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学派都主张科学研究始于问 题,推崇“问题引导观察”、“理论渗透观察”。 分歧在于科学发展的程度
科学技术方法论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陈红兵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本篇讨论的科学技术认识和实践的一 般方法论,是介于哲学和具体科学技 术之间方法,对哲学而言是特殊的一 类,对具体科学技术而言,又是一般 的。
科学认识
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意识反 映,由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实现 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中介三个要素
科学认识的客体:科学对象
科学对象是主体进行科学认识活动的客体,是那 些对主体对象性活动具有现实意义而被纳入其结 构中并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事物。 它包括物质与精神、天然(可观测而不能直接干预) 与人工(可直接干预和改造)对象等类型。
科学认识的主体:科学工作者
无论是作为历史的、现实的,还是潜在的认 识成果或知识系统,尽管科学劳动者与科学 认识工具、科学认识对象相互联系、制约及 相互作用,但它支配和控制前二者。因而其 是科学知识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革命 的因素,也是科学认识论首要的问题。
由于学术“大师”的杰出成就、崇高品德和 威望或卓越组织领导能力等,而对其他同行 等产生极强烈的吸引力、凝聚力,进而以其 为核心形成一个严密的核式结构。如以尼耳 斯·玻尔为核心的哥本哈根学派等。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九章 技术的概念、方法和意义
自然辩证法概论 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一、技术的本质、功能和范式
技术是人类的创造物,是主体智慧的凝聚与外 化的结果。主体智慧的凝聚是技术的本源,往 往表现为观念形态或动作技能形态的智能技术 。技术系统往往都是以人的生理或心理品质为 基础而建构和运行的,从而表现出属人性特点 。在主体理智设计的整合下,各种动物本能以 至人类天赋本能都可以被纳入目的性活动序列 之中,成为技术系统的构成部分。技术向本能 领域渗透,使本能兼具技术属性而并入技术体 系。这一过程可称为“本能的技术化”。
精品文档
自然辩证法概论 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一、技术的本质、功能和范式
2. 技术的狭义界定
狭义技术界定有多种表现形态,国内“有代表
性的、新一点的狭义技术定义,认为技术是‘人
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
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
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这里讲的手段既
精品文档
自然辩证法概论 普通高校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一、技术的本质、功能和范式
3. 技术成果
人的目的性活动就是围绕目的的实现而展开的手段建构 与运作过程。这一手段的样式或运转序列都是人类活动 的创造物,这就是技术成果。其实,技术与手段是处于 同一层次的两个相关联的概念,其间存在着交叉关系。 而技术形态一旦创立,就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可以相 对于创建者、使用者及其目的而独立存在。技术是手段 的核心与灵魂。手段一定具有技术因素,但技术并不总 是表现为手段。只有当它被用于实现具体目的时,才会 转化为现实的手段。正是基于对技术在人类活动过程中 的手段属性的认识,许多学者提出了关于技术的“手段 说”或“手段体系说”的定义。
《自然辩证法概论》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概论》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概论》是一门关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哲学和方法论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观:研究自然界的本质、结构、演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探讨自然界的客观性、普遍性和规律性。
2. 科学技术观:探讨科学技术的本质、结构、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和价值。
3. 科学方法论:研究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包括观察、实验、假设、验证等,强调科学方法的逻辑性和实证性。
4. 技术方法论:探讨技术发明和创新的方法和过程,包括问题解决、方案设计、实验验证等,强调技术方法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5.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包括科学技术的社会责任、科技伦理等问题,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6.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介绍自然辩证法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以及自然辩证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学生可以提高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这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统一整体,共同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本质。
科学观以及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它是会干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特点是使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规律化,收敛思 维特性又称“聚合思维”、“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特性。收敛性思维志在取得结果。
(二)发散思维特性 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特性,与收敛 思维特性相对。又称“放射思维”、“求异思维”或“扩散思维”特性。发散思维特性是创造 性思维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三)思维的收敛与发散 只发散,不收敛,劳而无功;只收敛,不发散,没有创造。只重视其中一个,便可能走 向形而上学思维。若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则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具 有互补性,不可偏废。需要在两者之间保持思维的张力,在收敛中注意发散,在发散中注意 收敛。 二、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性 创造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创造性思维不是在所有辩证思维和科学 研究方法之外的独立的一种思维形式或方法,是能够提出创见的思维,与一般性思维相比, 是在思维特征方面不刻板,组合各种思维、灵活调用思维的特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 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 创造性思维特别注重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二)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性 创造性思维过程的逻辑性,是指其过程中包括演绎、类比推理、归纳等等。在逻辑思维 方面,类比推理在科学发现与创造方面的作用很大。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同一,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类 似或同一的逻辑思维方法。类比推理是或然性推理。类比常常是科学技术研究从已知跨越到 未知的桥梁。 (三)创造性思维的非逻辑性 创造过的非逻辑的思维形式主要有:联想、想象、隐喻、灵感、直觉与顿悟等等。 在非逻辑思维方面,想象对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作用很大。直觉和顿悟在创造成果 突现方面尤其突出。 想象,是对过去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经验、方法进行重新组合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把 这种大脑中的知识、方法的暂时思维组合与现存研究对象通过某种形式关联起来,形成新的 联想。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常常触发“灵感”,做出科学发现和技术 发明。 非逻辑思维开拓思路,逻辑思维整理思路,完成创新的理性建构。在非逻辑思维之前也 有逻辑思维(如比较、分类、归纳等),为非逻辑思维做好铺垫准备。 三、直觉与顿悟思维 直觉与顿悟思维是两种创造性很强的非逻辑思维特性。 (一)直觉 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特性,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 存在的一种思维特性。直觉具有直接性、迅捷性、或然性等特征。 (二)顿悟 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特性和状态,指当思考某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时,在某种时 刻突然获得解决问题的豁然开朗的状态。顿悟有突发性、诱发性、偶然性、极度快乐或豁然 开朗之特性等等。
自然科学的哲学解释--《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及其意义
自然科学的哲学解释--《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及其意义胡培【摘要】恩格斯通过对到他所处的时代为止的自然运动过程的分析与研究,对蕴含其中的辩证法思想进行了揭示,这些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
通过对书中所包含的科学假说与理论思维这两个重要的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分析,讨论了恩格斯在科学哲学的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natural movement from the past till his age, Engels revealed the thought of dialectics. These thoughts mainly reflected in his natural science research achievement ofDialectics of Nature. The scientific theoryof hypothesis and theoretical thinking contained in the book are analyzed and Engels’ contr ibu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is discussed.【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假说;理论思维【作者】胡培【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29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然科学以及自然界中广泛而又普遍存在着的辩证的运动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也正是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确定了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并且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首先,他们用机械论和庸俗进化论来对抗 革命的辩证法。庸俗进化论是一种形而上 学的发展观。代表人物有斯宾塞等。它把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庸俗化,扩大了其中 的缺点,否认事物的质变,只承认事物的 量变。他们竭力反对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主张逐渐升华、点滴改良和阶级调和,宣 扬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 其次,他们用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和新康德 主义来对抗历史唯物主义。神秘主义是一种 宗教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它主张人和神或超 自然力量之间的直接交往,并能从这种交往 中领悟到宇宙的秘密。新康德主义则提出“回 到康德那里去”的口号,但又指责康德的唯心 主义不彻底,否认康德自在之物的唯物主义 意义,强调自在之物是一个极限概念,它表 明认识的界限,但不是什么实在的东西,认 为自然界是纯粹思维的产物,在自然和社会 中并不存在客观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然辩证法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
由这个关系式中:
一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然辩 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 分的关系。
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与各门自然科学、 技术科学的关系则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 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包括三个内容:
发展的时期,尤其是电气工业和化学工业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促使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 义大工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阶级斗争的尖锐化。西 欧各国的工人阶级在巴黎公社失败后,总结了巴黎 公社的经验教训,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人政党。 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法国转移到了德国。马克思 主义受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党内机会主义全面 攻击。
自然辩证法概论和 技术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Part 1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Part 2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Part 3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Part 4 科学技术与社会
Part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三、系统自然观 四、生态自然观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弥漫状星云
星云微粒的旋转
扁平的盘状星云
地质学
• 1830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的《地质学原理》 一书问世,书中提出了“渐变论”思想,用地球 自身的自然力量解释了地层的形成和演变的 历史。有人把它称之为地质学上的“第一次革 命”,恩格斯给予很高的评价,“只是赖尔才第 一次把理性带进地质学中,因为它把地球的 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代替了由于造 物主一时兴发所引起的突然革命。”
自然科学背景
• 天文学: •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匿名发表了《宇宙
发展史概论》一书,首先提出了关于太阳系 起源的“星云假说”。他宣称:给我物质,我 就能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这就是说,给我 物质,我将给你们指出,宇宙是怎样由此而 形成的。用星云物质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互 作用来解释天体的成因和演化,取消了牛顿 的第一推动力。
一是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即自然 界存在发展的普遍规律。(客观辩证法)
二是科技研究的辩证法,即科学技 术研究的普遍规律。(主观辩证法)
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即科 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
(三)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4.科学技术与社会
物理学
• 1840-1843年,热功当量(J=4.19焦耳/卡) 的测定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确立,说明 “自然界中一切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不再 是一个哲学论断,而是自然科学的事实了”。 能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表现为热力学第 一定律: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 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能够从一种形式转化 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 体,在转换过程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数量保 持不变。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 根本观点。
旨在从哲学上对自然界(包括人工自然)作 出既唯物又辩证的说明,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及 自与科学方法论
从哲学上对人类认识自然的一般方法的概括。 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依据科学发
现的历史过程和事实,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 方法作出哲学概括和总结,阐明科学的本质、 价值、科学研究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揭示 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科学是历史的 有力杠杆
3. 辩证唯物主义的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从哲学上对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概括。 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依据技术发
明和创新的历史过程和事实,阐明技术的本质、 价值、技术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基本环节。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9世纪)
马 克 思 主 义 自 然 辩 证 法 形 成 于 19 世纪40年代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 中,而系统的确立是在19世纪70~80年 代历史观方面的理论完成之后,以恩 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为标志。
1、恩格斯创作《自然辩证法》的背景
• 社会背景 • 19世纪70年代,西欧各主要国家正处于大工业蓬勃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三)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 揭示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和自然 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科学技术 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科学。
围绕对自然辩证法概念的理解大家需要 了解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实际上它是联系马克思 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中间 桥梁。
自然辩证法概论——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钱学森先生 在讲到自然辩证 法的中间桥梁作 用时,曾经用了 一个十分简单的 关系式来表示:
法洛斯燈塔
4.科学技术与社会
从哲学上阐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 互作用关系,探索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或者科学、技术、社会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
巴比论空中花園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9世纪) (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20世纪初) (三)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