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对比阅读(一)(解析版)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专题7得道多助失道家寡助对比阅读(解析版)

中考语文专题7得道多助失道家寡助对比阅读(解析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下》)【乙】政①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民恶忧劳,我佚乐②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③,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④之。

……故从其四欲⑤,则远者自亲⑥;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

故知予之为取⑦者,政之宝也。

(节选自《管子·牧民·四顺》)【注释】①政:政令。

②佚乐:使……安乐。

③危坠:危亡。

④生育:使……生养繁息。

⑤欲:欲望,⑥亲:亲近。

⑦予之为取:给予就是索取,即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环.而攻之而不胜腰白玉之环.B.池.非不深也南冥者,天池.也C.委.而去之与人期行,相委.而去D.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环而.攻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钱覆其口C.民恶贫贱,我富贵之.前人之.述备矣D.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不效,则.治臣之罪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4.两文都围绕“民心”展开议论,甲文强调(1)“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比“天时””地利”更重要、乙文认为(2)“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就可以赢得民心。

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 湖心亭看雪(解析版通用版)

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 湖心亭看雪(解析版通用版)

湖心亭看雪(一)(2022·甘肃兰州·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①出游。

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②,水与提平,丝管夹岸。

跌坐③古根上,茗饮④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⑤,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

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

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⑥,喧嚣怒诟⑦,山情水意,了不相属⑧,于乐何有也。

(节选自袁宏道《游高梁桥记》)【注】①王生章甫、僧寂子:王生指王参(zhěn),袁氏兄弟的诗友。

寂子,一和尚名,其人不详。

②微岚:山中薄薄的雾气,③跌(fū)坐:双脚交叠而坐。

④茗(níng)饮:饮茶。

⑥侑(yòu):用奏乐或献玉帛劝人饮食。

⑥筵(yán)中人:设席饮酒的人。

⑦诟(gòu):骂。

⑧了不相属(zhǔ):全不相关。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拥.毳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拥:______(2)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谓:______2.下面是前人阅读【甲】文后的两处批注。

你认为这两处批注恰当吗?请选择其中一处,结合句子和批注加以评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批注:景象寒气逼人)(2)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身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批注:文中有画)3.【甲】文中舟子的话,你觉得适合用怎样的语气朗读?为什么?4.【甲】【乙】两段选文中主人公的“痴行”有多重内涵。

专题02 咏雪(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2 咏雪(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2 咏雪(一)(2023·山东潍坊·统考模拟预测)选择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玄①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②。

太傅_______之,而不欲伤其意。

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选自《世说新语·假谲》)【注释】①谢玄,谢安侄子。

②覆手:手巾之类的物件1.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加点字适合放在乙文横线处()A.策.之不以其道B.讲论..文义C.安陵君其许.寡人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甲文“公大笑乐”一句,没有直接言明对两个比喻的评价,表达含蓄,意蕴丰富。

C.“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个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D.乙文连用“赌”“得”“烧”等动词刻画谢太傅欺骗孩子的虚伪狡诈形象。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未若柳絮因风起(2)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4.谢安的夫人曾问谢安:“怎么从来没有见您教导过儿侄们?”,对于谢夫人的质疑,请结合甲乙文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D 2.D 3.(1)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2)(谢太傅)于是假装和他打赌,赢得(或得到)后就烧掉它们。

4.示例:①我不认同谢公夫人的质疑。

②甲文谢太傅和儿侄们一起“讲论文义”,在看似不经意的一问中激发小辈即景赋诗的雅兴,并以“大笑乐”的方式委婉肯定小辈们的表现,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③乙文谢太傅看到谢玄沉迷紫罗香囊、覆手等装扮,巧妙地以打赌的方式引导他舍弃这些器物而不伤害他的情绪。

④从甲乙两文中可见,谢太傅非常有教育智慧,他将自己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平常的点滴小事中教育孩子,以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中考语文专题3爱莲说对比阅读(解析版)

中考语文专题3爱莲说对比阅读(解析版)

爱莲说(一)(2022·四川广元·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材料二:①群葩①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②则不然。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②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予夏季倚此为命者,其可人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芙蕖》,有删改)【注释】①葩:花。

②芙蕖(qú):即荷花,又称菡萏(hàn dàn)、芙蓉、莲花等。

③迨(dài):及,等到。

1.古代汉字意蕴丰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文解字注》“盖大叶骇人,故谓之荷”与“自荷钱出水之日”中“荷”的意思相同。

B.《说文解字》“莲,芙蕖之实也”与“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中“莲”的所指相同。

C.《说文解字》“菡也,实为菡萏,未发为菡萏”与“迨至菡萏成花”中的“菡萏”意思相同。

D.《尔雅》:“芙蓉之含敷蒲也。

”李时珍也说芙蓉是“敷布容艳之意”,所以常用“出水芙蓉”来形容天然艳丽的年轻女子。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水陆草木之.花避暑而暑为之.退B.出淤泥而.不染乃摘而.藏之C.长跪而谢.之及花之既谢.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3.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B.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C.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D.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对比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对比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08 文言文对比阅读(2024·安徽·中考真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二十一年①春正月,夷进攻威远、靖远诸台。

守者羸兵数百,公②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

初,公之以海运入都也,时从故人饮酒肆中……已而叹曰:“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终不为妻子计。

”公老母年八十余,长子奎龙,吴淞参将,前卒。

幼子先遣归。

及是,乃缄一匣寄家人,坚不可开。

公死后启视,则堕齿数枚,旧衣数袭而已。

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乃决自为计,住靖远台,昼夜督战。

已而夷大③奄至,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士卒呼声撼山。

海水沸扬,杳冥昼晦,自卯至未,所杀伤过当,而身亦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

(节选自鲁一同《关忠节公家传》)[注]①二十一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②公:关天培,清末将领。

③:舰队。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臣本布衣布衣:(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3)终不为妻子计计:(4)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度:1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

丈夫受国恩有急死耳!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公遣将恸哭请师,无应者。

18.诸葛亮和关天培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结合【甲】【乙】文段概括并简要分析。

(2024·甘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中考语文专题2陋室铭对比阅读(解析版)(1)

中考语文专题2陋室铭对比阅读(解析版)(1)

陋室铭(一)(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以调素.琴素:不加装饰的B.无案牍之劳形.形:形体、躯体C.百里奚举于市.市:集市D.衡.于虑衡:平衡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A.有仙则.名思而不学则.殆B.何陋之.有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舜发于.畎亩之中所恶有甚于.死者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

B.因此,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

C.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

D.(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晨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两文均明确表达中心。

甲文明确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乙文结尾点明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两文均涉及人生处境。

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乙文谈到了将担大任者须经受艰难处境的磨炼。

C.两文均有举例。

甲文举“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乙文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人才造就于艰苦环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对比阅读部编版(含答案解析)阅读文言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选段)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A.隐土之北/曾不能毁山之一毛B.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C.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D.帝感其诚/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2.翻译下列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链接材料】杨子①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②,又请杨子之竖③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④之矣。

”曰:“奚⑤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⑥,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⑦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新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⑧。

”——《歧路亡羊》节选(有删减)注释:①杨子:即杨朱,战国时哲学家;②党:乡党,邻友;③竖:仆人;④亡:逃;⑤奚:怎么,表疑问;⑥之:去,往;⑦怪:(认为)……奇怪;⑧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丢失了根本(生命)。

《活板》对比阅读 (解析版)

《活板》对比阅读 (解析版)

《活板说》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一)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甲】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乙】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丙】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选自沈括《活板》)(二)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

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④,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注:①[秘剑]皇室用的剑。

②[书契]书籍文契。

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

④[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1.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

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唐人尚.未盛为之/礼尚.往来殊.不沾污/殊.途同归B.有奇字素.无备者/素.不相识旋.刻之/天旋.地转C.字平如砥./坦荡如砥.瞬息可就./一蹴而就.D.兼.与药相粘/德才兼.备更.互用之/少不更.事2.翻译(一)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翻译:用黏土刻字,字模的边缘薄得像铜钱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解析版通用版)

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解析版通用版)

岳阳楼记(一)(2022·湖南邵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②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②上:统治者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或.异二者之为()②乐.民之乐者()(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A.以.刀劈狼首 B.以.伤先帝之明 C.以.我酌油知之 D.以.其境过清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3.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C.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D.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5.【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1)或:或许,也许。

乐:以……为乐。

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曹刿论战(解析版通用版)

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曹刿论战(解析版通用版)

曹刿论战(一)(2022·四川广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乙】楚庄王欲伐陈①,使人视之。

使者曰:“陈不可伐也。

”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

”宁国③曰:“陈可伐也。

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

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

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注:①陈:国名。

②洫:护城河③宁国:楚国大臣。

④罢:通“疲”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虽不能察._________________ (2)夫大国,难测.也_________________(3)其城郭.高_________________ (4)则民怨上.矣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使.人视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C.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兴兵伐之.,陈可取也辍耕之.垄上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4.请阅读选文,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中考语文专题6记承天寺夜游对比阅读(解析版)

中考语文专题6记承天寺夜游对比阅读(解析版)

记承天寺夜游(一)(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橡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

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①,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变民亦安予之拙也。

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②之计。

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③酒,瀹④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苏轼《超然台记》有删改)【注】①比:连续,连。

登:庄稼成熟。

②苟完:大致完备。

③秫(shú):黏黄米,可酿酒。

泛指有黏性的谷物。

④瀹(yuè):煮。

1.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

(标注两处)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念.无与为乐者念.:(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3)狱.讼充斥狱.:(4)撷.园蔬撷.: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4.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乙】文中“乐哉!游乎!”这句话?5.请谈谈对【甲】文中“闲人”和【乙】文中“超然”的理解。

【答案】1.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2.(1)念:考虑,想到;(2)相与:共同,一起;(3)狱:诉讼事件(案件);(4)撷:采摘(摘取)。

比较阅读1 鱼我所欲也-九年级语文下学期金牌阅读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1  鱼我所欲也-九年级语文下学期金牌阅读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1 鱼我所欲也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③妻妾之奉.()【答案】①祸患,灾难②同“辨”,辨别③侍奉【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

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

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辩”属于通假字。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文:。

【答案】①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②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① 得兼:同时获得。

取:选取。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07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江苏镇江·八年级丹阳市第八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

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

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

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

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

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

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

”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

穴才容人。

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选自陶渊明《搜神后记》)[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

②斫:砍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①复.行数十步(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 )③尝.采药至衡 ( )④深入忘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3.【乙】文中的“不异世间”与【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相仿。

4.【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甲乙两文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又,再值得曾经同返,返回2.(1)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广东专用)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广东专用)

专题07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广东珠海·七年级珠海市文园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尝.射于家圃( )(2)卖油翁释.担而立( )(3)尔安敢轻.吾射( )(4)康肃笑而遣.之( )2.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2)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乙)陈康肃公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技之长,岂汝先父之志邪?”遂杖之。

(选自《碎金鱼》,有改动)【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及.守荆南回/及.鲁肃过寻阳B.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公亦以.此自矜C.岂.汝先父之志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D.遂.杖之/遂.反溯流逆上矣4.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岡不叹服5.请根据甲、乙两文回答以下问题。

(1)甲文中卖油翁“睨之”这一神态,写出了他怎样的心理?乙文中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_____________(2)结合上面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答案】1.曾经放下轻视打发2.(1)卖油翁回答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高分秘籍之真题分类精解(文言文阅读)专题10 文言文对比阅读(一)一、(2019·安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

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

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注】①染:熏陶,沾染。

②与:赞许。

③狎:亲昵,亲近。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此后汉所以..痛恨:..倾颓也所以: (2)未尝不叹息痛恨(3)愿.陛下亲之信之愿: (4)不私.于物私:(5)今则不然.然:【答案】13.(1)……的原因(这里表示原因)(2)痛心、遗憾(3)希望(4)偏爱(5)这样【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

(1)—(3)题为课内重点词语,结合日常积累联系上下句便可作答。

(4)(5)题为课外词语,解答时可结合上下文意,联系课内词语来判断。

(4)中的“私”,联系课内的“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便可知本题中的“私”是动词,“偏爱”的意思;(5)中的“然”,联系课内的“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便可知本题中的“然”是代词,“这样”的意思。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答案】14.(1)这(些)都是忠正贤明,(可以)为保全节操而死的人。

(2)亲近爱护君子,疏远拒绝小人。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首先,判断句子是否属于特殊句式,注意(2)题是判断句。

其次,抓住对关键字词的理解,如(1)“悉”是“都”的意思,“贞良”指“忠正贤明”,“死节”指“为保全节操而死”,(2)“亲爱”指“亲近爱护”,“疏斥”指“疏远拒绝”,最后,逐字逐词翻译,语言要连贯。

15.【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答案】15.汉室之隆立身成败【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要填的内容都加了引号,说明要用原文填空。

结合【甲】文中的句子“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可知“亲贤臣,远小人”的目的是“汉室之隆”,乙文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文段首句“立身成败,在于所染”是这一段的中心所在,后文具体阐释对待君子小人的不同态度决定了“立身成败”。

16.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4分)【答案】16.①善人,指贤臣或君子。

②善行,指好的品行。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意。

从甲文来看,这种“善”结合句子“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可知这里的善表现为对国家忠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贤臣和君子;从乙文来看,这种“善”结合句子“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可知这里的“善”主要表现为有气节、讲名声的良好品行。

【参考译文】立身成败,在于受到什么熏陶濡染。

陛下在贞观初年,磨炼修养,讲究名声气节,不把私情用于外人外物,爱好的是善良。

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

今天却不是这样了,亲近狎亵小人,却从礼节角度心怀警戒地过于看重与君子的交往。

过于慎重地对待君子,于是敬而远之;过于随便地看轻与小人的交往,于是狎亵而亲近起来。

亲近起来就看不到他的错处了,敬而远之就看不到他的对处了。

二、(2019·福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6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礼记》)【乙】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

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前承示谕③:“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

”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

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虛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④,乃得全功。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⑤,功必倍之。

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注】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

②奉思:思念。

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

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

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不知其旨.也旨:_______ (2)然后能自反.也反:_______(3)诚能如是.是:_______ (4)令心意不驰走.走:_______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B.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C.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D.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分)(2)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2分)9.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6.(1)味美(2)反思,反省(3)这,这样(4)跑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实词。

(1)和(2)为课内重点注释词语。

(3)“是”有“这”、“判断动词”等义,这里结合上下文是“这”可联系《河中石兽》中“如是再啮”的“是”,意思是“这样”。

(4)“走”可联系《木兰诗》中“双兔傍地走”的“走”,意思是“跑”。

【答案】7. 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读。

解答时可以根据语意来判断、也可根据语法结构帮判断,观察有没有特殊句式。

这句话的翻译是外甥聪明敏锐,一定能理解我所说的这些,因此我就详尽地介绍给你。

即可得知断句为B。

【答案】8.(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你)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句翻译能力。

根据上下文语境,抓住重点词语“至”最好的,“弗”,不;“善”,好处。

(2)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同时抓住重点词语“人事”人世间的俗事,“尽”全。

【答案】9.①甲文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②乙文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甲文的观点“教学相长”即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所以虽谈到学习,但也更多地体现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

乙文“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即一定能摒弃人世间诸事的闲扰,专心治学。

所以乙文也谈到了学习,但“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侧重的是学习要独立思考。

【乙参考译文】师川外甥奉议:自从分别以来,我天天想念你。

春天到了,天气渐渐暖和,我想你在侍奉双亲之余,一定能摒弃人世间诸事的闲扰,专心治学。

你从前来信中写道:“当用十年的功夫,修养心性,探索道义法则。

”我很赞赏这句话,如果真正做到,则可以与古人媲美,可以洗刷前人羞愧之心。

学习要有正确方法,读书时必须力求对书中的一字一句进行钻研,以使自己能对书中所言有透彻的了解,这才真正是古人读书的用心之处。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效果,不至于自费力气。

如果还想深入进去,必须摒弃对学问以外的事物的追慕, 全身心投入。

古人说:“纵情于养心探道这一欲望之中的人,不论坏事或好事,都搁置在一边,那么这样就可以无事不明察了。

”读书时必须打扫干净书房,烧上香,使心思专一。

才能深入领会书中所言。

少年的性情往往气盛骄躁,如果能经常这么做,年纪不大,就可以事半功倍,大见成效。

外甥聪明敏锐,一定能理解我所说的这些,因此我就详尽地介绍给你。

夏初也许能见面。

因五舅行,草书于此。

三、(2019·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

(共10分)(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二)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①,未之有也。

盖其操心制行②,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

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③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取。

言如蓍龟④,终身不易。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三代以降:夏商周三代以来。

②操心制行:思虑行动。

③孙氏:孙权。

④言如蓍(shī)龟:(这些)论断像蓍占、龟卜(一样准确)。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闻不求闻.达于诸候隔篁竹,闻.水声B.明明.灭可见以伤先帝之明.C.足兵甲已足.不足.为外人道也D.谋陛下亦宜自谋.肉食者谋.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项,“闻名”“听到,听见”;B项,“明亮”“贤明、英明”;C项,“充足”“值得”;D项,均为“谋划”。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答案】因此感奋激发(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翻译时注意关键词“感激”在此处意为“感奋激发”,“驱驰”意为“奔走效劳”。

17.语段(一)作者追述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和先帝临终托孤三件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3分) 【答案】①对先帝的感激之情。

②对刘备父子的忠心。

③兴复汉室的决心。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段的情感理解。

作者追述先帝三顾茅庐,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出山效命;在临危关头接受任命,患难与共;先帝临终托孤以来,他早晚忧叹,鞠躬尽瘁,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陛下的职责,充分体现了他对刘氏父子的忠诚之心,以及他兴复汉室的决心。

据此概括即可。

18.结合两个语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诸葛亮被称为“千载人”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