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命题逻辑到谓词逻辑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搜索算法分析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搜索算法分析逻辑是研究规则推理的一门学科,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很多现代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问题都需要逻辑思维的支持,其中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是最基础和常用的两种逻辑系统。
在计算机领域,我们经常使用这两种逻辑系统来进行推理和搜索,本文将对这两种逻辑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最基本的逻辑系统,它研究的问题是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命题逻辑中,命题是指一个陈述性句子,它要么是真,要么是假。
命题可以用逻辑符号表示,比如“p”表示一个命题:“今天是星期二”,“q”表示一个命题:“明天会下雨”。
命题逻辑通过建立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推理出新的命题,它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方法来描述有关真理值推理的过程。
1.1 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命题:可以肯定或否定的陈述性句子,如“天气晴朗”。
逻辑连接词:连接两个或多个命题的符号,如“与”、“或”、“非”。
真值表:列出所有可能情况下的命题真假相应的映射关系表。
1.2 命题逻辑的搜索算法命题逻辑的搜索算法,是指通过枚举所有情况并验证所有命题真假值的方法,然后根据真假值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命题逻辑的搜索算法主要有穷举搜索、模拟退火搜索、遗传算法搜索、启发式搜索等多种算法。
二、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在命题逻辑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命题之间和命题内部所涉及到的对象和关系。
谓词逻辑中,谓词是指一个把个体映射到真值的函数,它用一个或多个变量来表示。
如“女性”是一个谓词,用“x”表示变量,“女性(x)”则表示“x是女性”。
谓词逻辑通过建立谓词之间的关系,来描述复杂的命题,例如“所有女性都爱漂亮的鞋子”。
2.1 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量词:量词是谓词逻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所有”和“存在”两个类型,用来对量化命题的主语进行限定。
变量:谓词逻辑中加入变量的概念,以描述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
2.2 谓词逻辑的搜索算法谓词逻辑的搜索算法主要有模型检测、符号化模型检测、SMT求解等多种算法,这些算法主要用于描述现实世界中复杂的关系,例如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推理、知识表示和规划等。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是逻辑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在表达和推理形式上有所不同。
下面分别对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进行介绍。
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它以命题为基本单位,通过逻辑连接词和量词等来表达命题之间的关系。
命题逻辑主要关注命题的真值和推理的有效性,即如何从已知的命题推导出未知的命题。
命题逻辑的基本构成包括命题、逻辑连接词和量词。
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它表达了一个事实或情况。
逻辑连接词包括否定、合取、析取、蕴含等,它们可以将多个命题组合成一个复合命题。
量词包括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它们可以用来对命题进行概括和限制。
在命题逻辑中,一个复合命题的真值取决于其子命题的真值。
例如,对于一个析取命题“P或Q”,如果P为真而Q为假,则该析取命题为真;否则,该析取命题为假。
对于一个蕴含命题“如果P,则Q”,如果P为真而Q为假,则该蕴含命题为假;否则,该蕴含命题为真。
在推理方面,命题逻辑主要关注推理的有效性。
例如,假设有以下两个命题:P:所有的人都会死亡。
Q:张三是人。
根据全称量词的概括作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所有的人都会死亡,张三也是人,因此张三也会死亡。
这个推论是有效的,因为它是根据全称量词的概括作用得出的。
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一种更复杂的逻辑系统,它以谓词为基本单位,通过个体、谓词、量词等来表达命题之间的关系。
谓词逻辑主要关注个体和谓词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推理规则。
谓词逻辑的基本构成包括个体、谓词、量词和逻辑连接词。
个体是一个对象或实体,它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物体、概念或过程等。
谓词是对个体的描述或判断,它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或关系动词等。
量词包括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和任意量词等,它们可以用来对个体进行概括和限制。
逻辑连接词包括否定、合取、析取、蕴含等,它们可以将多个命题组合成一个复合命题。
在谓词逻辑中,一个复合命题的真值取决于其子命题的真值和个体之间的关系。
例如,对于一个关系命题“张三喜欢李四”,如果张三和李四都是具体的个体,而且他们之间存在喜欢的关系,则该关系命题为真;否则,该关系命题为假。
数学逻辑中的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
数学逻辑是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关于命题和谓词的逻辑关系。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是数学逻辑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在逻辑推理和论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命题逻辑。
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研究命题和命题之间逻辑关系的一门学科。
命题是陈述句,可以是真或假的陈述句。
命题逻辑关注的是命题之间的“与”、“或”、“非”等逻辑关系。
在命题逻辑中,我们可以使用逻辑运算符来表示不同的逻辑关系。
例如,“与”运算符用符号“∧”表示,表示命题p和命题q都为真时整个命题为真。
同样地,“或”运算符用符号“∨”表示,表示命题p和命题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整个命题为真。
此外,在命题逻辑中,还有一些常用的推理规则,如简化规则、析取规则、假言推理规则等。
这些推理规则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已知的命题推导出新的命题,并进行正确的推理和论证。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谓词逻辑。
谓词逻辑是逻辑学中研究谓词和谓词之间逻辑关系的一门学科。
谓词是带有变量的物质,它表示一个属性或特征。
谓词逻辑关注的是谓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变量的取值范围。
在谓词逻辑中,我们可以使用量词来表示变量的范围。
例如,“∀”表示全称量词,表示一个命题对于所有的变量都成立。
“∃”表示存在量词,表示存在一个变量使得命题成立。
与命题逻辑类似,谓词逻辑也有一些常用的推理规则,如全称推理规则、存在推理规则等。
这些推理规则可以帮助我们根据已知的谓词条件推导出新的谓词条件,并进行正确的推理和论证。
同时,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在数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逻辑推理,判断论证的有效性。
在数学证明中,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利用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我们可以对命题进行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而言之,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是数学逻辑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命题逻辑关注的是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谓词逻辑关注的是谓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变量的取值范围。
这两个概念在逻辑推理和论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在数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逻辑学的基本原理与概念
逻辑学的基本原理与概念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我们如何正确地思考和推理。
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清晰、准确和合理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它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关系。
命题是陈述性语句,可以被判断为真或假。
命题逻辑的基本原理包括“与”、“或”、“非”和“蕴涵”等。
其中,“与”表示两个命题同时为真时整个命题为真,“或”表示两个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时整个命题为真,“非”表示命题的否定,“蕴涵”表示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也为真。
命题逻辑的概念还包括真值表、逻辑联结词和命题公式等。
二、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命题逻辑的扩展,它研究的是命题中的对象和属性之间的关系。
谓词逻辑引入了量词和谓词,量词包括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用来表示命题在某个范围内是否成立。
谓词表示对象的性质或关系,它可以是单个对象的属性,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谓词逻辑的基本原理包括量词的分配律、量词的对偶律和量词的去范围律等。
三、推理推理是逻辑学的核心内容,它研究的是从已知命题出发得出新的结论的方法和规则。
推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过程,它基于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规则,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正确性。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它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推理的基本原理包括假言推理、拒取式推理、假设演绎和归谬法等。
四、谬误谬误是逻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指的是推理过程中的错误和伪命题。
谬误可以分为形式谬误和实质谬误两种。
形式谬误是指推理过程中违反了逻辑规则,导致结论不正确。
实质谬误是指推理过程中出现了事实错误或逻辑错误,导致结论不可靠。
谬误的常见类型包括偷换概念、诉诸个人攻击、虚假二选一和滥用类比等。
了解和识别谬误有助于我们避免在思考和推理过程中犯错。
总结起来,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清晰、准确和合理的思维方式。
人工智能导论:模型与算法2-逻辑与推理
r的真假依赖于x的取值,无法判断r的真假,因此r 不是命题。
命题逻辑
可通过命题联结词(connectives)对已有命题进行组合,得到新命题。这些通过命
题联结词得到的命题被称为复合命题(compound proposition)。假设存在命题和,
下面介绍五种主要的命题联结词:
能够制造工具。 (小王)表示小王能够制造工具(该命题或者为真、或
者为假)。
谓词逻辑:量词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之间的组合
∀¬() ≡ ¬∃()
¬∀() ≡ ∃¬()
∀ ≡ ¬∃¬
∃() ≡ ¬∀¬()
谓词逻辑:函数与谓词的区别
和证明等问题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
前384-前322,古代先哲、
古希腊人)
逻辑与推理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
墨翟(尊称为墨子)被认为是东方逻辑
学的奠基人。墨子提出了名、辞、说三
种基本思维形式和由故、理、类三物构
成的逻辑推理。
墨子也提出了一些几何思想,如“平,同
高也(两平行线或两平行平面间距离处
中存在一个或若干个个体,∃()表示定义域中存在一个个体或若干
个体具有性质
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统称为量词。
谓词逻辑:量词
全称量词
谓词():能够制造工具。∀()表示定义域中的所有个体能够制造
工具。 (小王)表示小王能够制造工具。
存在量词
谓词():能够制造工具。 ∃()表示定义域中的存在某个/某些个体
前提:1) 每驾飞机或者停在地面或者飞在天空;2) 并非每驾飞机都飞在天空
结论:有些飞机停在地面
形式化:plane : 是飞机;in_ground : 停在地面;on_fly : 飞在天空
形式逻辑的各种推理方法的发展历程
形式逻辑的各种推理方法的发展历程形式逻辑作为一种推理方法,旨在通过严密的逻辑结构和规则,从已知的前提中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在形式逻辑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推理方法,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和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并发展。
首先,我们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他提出了命题逻辑的基本原理和推理规则。
命题逻辑是一种基于命题的推理方法,它将命题分为真和假两种情况,并通过逻辑运算符(如与、或、非)来构建复合命题。
亚里士多德的命题逻辑为后来的逻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随着哲学和数学的发展,形式逻辑逐渐演变为更为复杂的形式。
在19世纪,英国哲学家弗雷格(Frege)提出了一种新的逻辑系统,被称为谓词逻辑。
谓词逻辑通过引入量词和谓词,使得逻辑表达能力更加丰富。
它可以处理更复杂的命题,包括涉及到个体和属性的推理问题。
弗雷格的贡献使得形式逻辑在逻辑学和数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世纪初,波兰逻辑学家古特洛布(Gödel)和图灵(Turing)的工作为形式逻辑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推动力。
古特洛布提出了一种新的逻辑系统,被称为模型论。
模型论通过将逻辑表达式映射到实际的模型中,使得逻辑推理问题能够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解决。
图灵则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发展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理论,如图灵机和可计算性理论。
这些理论为逻辑推理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提供了基础。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形式逻辑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基于机器学习的推理方法,如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使得计算机能够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逻辑推理,并做出准确的判断。
这些新的方法为形式逻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结而言,形式逻辑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变和丰富的过程。
从亚里士多德的命题逻辑到弗雷格的谓词逻辑,再到古特洛布的模型论和图灵的计算机理论,形式逻辑在不同的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不断发展,推动了逻辑学和数学领域的进步。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形式逻辑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推理工具和思维方式。
经典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语义解释
经典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语义解释经典命题逻辑(Classical Propositional Logic,CPL)和谓词逻辑(Predicate Logic,PL)是常见的两种逻辑。
下面将分别对它们的语义解释进行简要说明。
一、经典命题逻辑的语义解释经典命题逻辑是一种用于判断正确性的逻辑,基于“命题(proposition)”的概念来描述逻辑结构。
命题是一个具有真假性的陈述,例如“太阳从东方升起”。
CPL可以用逻辑符号来表示命题,如“∧”表示逻辑与,“∨”表示逻辑或,“¬”表示逻辑非等。
下面是CPL语义解释的基本概念:• 模型(Model):对于一组命题,在逻辑上称为“命题系统”,如果存在一组真值赋值(True/False Assignment),使得对于系统中的所有命题,每个命题都能够被赋予相应的真假值,则称这个真值赋值是模型。
也就是说,模型是对命题系统的一种真值解释,通过模型可以判断命题系统的真伪性。
• 句子(Sentence):CPL中的句子由一个或多个命题构成,并由逻辑符号组合而成。
例如,P∧Q就是由P和Q组成的一个句子。
句子的真假性取决于其中每个命题的真伪性以及逻辑符号的作用。
如果一个句子是真的,那么我们就说它是“可满足的”。
• 命题公式(Propositional Formula):命题公式是指由命题和逻辑符号组成的复杂语句。
命题公式可以被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句子,句子是命题公式的实例。
例如,P∧(Q∨R)就是一个命题公式。
二、谓词逻辑的语义解释谓词逻辑是经典命题逻辑的扩展,用步骤更加精细的方式来描述命题的结构。
谓词逻辑是一种用于描述命题关系的逻辑。
它使用“命题变量(variable)”和“谓词(predicate)”这两个概念来构建命题。
命题变量代表某种对象,谓词则代表这些对象的性质或关系。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个谓词“有色彩(colored)”,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一个命题变量“x”替换为具体对象,如“苹果”,称得到的命题为“苹果有色彩”。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
如 D2 = {1,2,3}
根据上面的分析,在D2上的解释应有29个。
下面是其中的一个解释:
I: P(1, 1) P(1, 2) P(1, 3) P(2, 1) P(2, 2) P(2, 3) P(3, 1) P(3, 2) P(3,3)
T
T
T
F
F
T
FF
F
由于x = 3时,不存在一个y使P(x, y) = T。所以在这个解释下公式B为假,
要考察在这个解释下公式A的真假,根据量词(x)要对所有x 进行考察。由于:对x = 0时,
P(x)→Q( f (x), a) = P(0)→Q( f (0), 0) = P(0)→Q(1, 0) = F→F = T
对x = 1时
P(x)→Q( f (x), a) = P(1)→Q( f (1), 0) = P(1)→Q(0,0) = T→T = T
定义2-5 永真蕴涵:命题公式A永真蕴 涵命题公式B,当且仅当A→B是一个永真 式,记作AB,读作“A永真蕴涵B”,简 称“A蕴涵B”。
2.2 谓 词 逻 辑
• 1.谓词与个体 原子命题被分解为谓词和个体两部分。
• 个体是指可以单独存在的事物,它可以是 一个抽象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东 西。
定理2-2是反证法的理论依据。
6.谓词公式中的等价和蕴涵式 定义2-13 设P与Q是两个谓词公式,D是它们
共同的个体域。若对D上的任何一个解释,P与Q 的真值都相同,则称公式P和Q在域D上是等价的。 如果在任何个体域上P和Q都等价,则称P和Q是 等价的,记做:P Q。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等价式:
• 交换律 P∨QQ∨P
(证毕)
定理2-2 G为B1, B2, …, Bn的逻辑结论,当且仅当 (B1 ∧ B2 ∧ … ∧ Bn) ∧ ~ G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对比分析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对比分析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规律和推理方法的学科,它在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逻辑学中,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是两个重要的分支,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命题和谓词的逻辑关系。
本文将对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的异同点。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它研究的是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命题是陈述性的句子,它要么是真,要么是假。
在命题逻辑中,命题通过逻辑连接词(如与、或、非)进行组合,形成复合命题。
通过对复合命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推导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命题逻辑的优点在于它的简洁性和形式化程度高。
它使用符号来表示命题和逻辑连接词,使得逻辑推理更加精确和严谨。
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也相对简单,只需根据逻辑连接词的真值表进行推导。
因此,命题逻辑在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命题逻辑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命题逻辑只关注命题的真假,而忽略了命题中的主语和谓语。
这使得命题逻辑无法处理涉及个体和属性的逻辑关系,从而限制了它在描述现实世界的能力。
二、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命题逻辑的扩展,它引入了谓词和量词的概念,研究的是个体和属性之间的逻辑关系。
谓词是描述个体属性的句子部分,而量词则用来限定个体的范围。
通过对谓词和量词的运用,谓词逻辑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逻辑关系。
谓词逻辑的优点在于它的表达能力强。
谓词逻辑能够处理涉及个体和属性的逻辑关系,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的复杂情况。
谓词逻辑还引入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存在量词和全称量词,用来表示存在和全称的逻辑关系。
这使得谓词逻辑在哲学、语言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谓词逻辑也存在一些问题。
谓词逻辑的形式化程度相对较低,符号表示较为复杂,推理规则也较为繁琐。
这使得谓词逻辑的推理过程相对困难,需要更多的推理规则和技巧。
此外,谓词逻辑在处理量词的范围和限定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更加细致的分析和推导。
综上所述,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是逻辑学中两个重要的分支,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命题和谓词的逻辑关系。
数学逻辑中的谓词逻辑和命题逻辑的应用
数学逻辑是数学的基础和重要工具之一。
在数学逻辑的研究中,谓词逻辑和命题逻辑是两个重要的分支。
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和描述数学上的逻辑关系,为数学推理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本文将从谓词逻辑和命题逻辑的角度,探讨它们在数学推理中的应用。
首先,命题逻辑是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的逻辑体系。
命题是一个可以判断为真或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中,命题逻辑被广泛应用于证明命题的真假和推理推导。
例如,在代数领域,我们常常使用命题逻辑来证明一些等式与不等式的成立性。
利用命题逻辑可以对等式进行推理,从而得到结论的正确性。
命题逻辑的研究还引申出了一些重要的定理,如蕴含关系、等价关系等,这些定理在代数学、数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与命题逻辑不同,谓词逻辑是研究谓词的逻辑体系。
谓词是对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函数,它可以判断一个论域中的元素是否满足某个条件。
在数学中,谓词逻辑被广泛应用于数学公理的建立和谓词的定义。
例如,在集合论中,我们使用谓词逻辑来定义集合的概念和运算,从而确定集合论的公理体系。
谓词逻辑的研究还引入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如全称量化、存在量化等,这些概念在数学中用于表示集合的性质和关系。
谓词逻辑和命题逻辑的应用不仅局限于数学领域,还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
在计算机科学中,谓词逻辑和命题逻辑被用于描述和验证计算机系统的正确性。
例如,在软件工程中,我们使用谓词逻辑来描述程序的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通过形式化推理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在人工智能领域,谓词逻辑和命题逻辑被用于表示和推理知识,从而实现智能系统的推理和决策能力。
总之,谓词逻辑和命题逻辑是数学逻辑的重要分支,它们在数学推理和证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命题逻辑用于推理命题的真假和推导结论,而谓词逻辑用于描述谓词的逻辑关系和性质。
它们不仅在数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还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学习和研究数学逻辑的同学来说,深入理解和掌握谓词逻辑和命题逻辑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将为你的数学推理和证明能力提供强大的支持。
数理逻辑:理解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概念和应用
推理规则:谓词逻辑的推理规则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这些规则用于推导新的命题或证明已有 命题。
应用领域:谓词逻辑在数学、哲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形式化方法的重要基础。
混合逻辑的概念: 结合了经典逻辑和 非经典逻辑的推理 系统
推理过程:在命题逻辑中,推理过程通常包括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前提是已知的事实或命 题,结论是根据推理规则从前提推导出的新命题。
应用领域:命题逻辑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数学、哲学等领域,用于描述和推 导各种逻辑关系和命题之间的联系。
定义:谓词逻辑是一种基于谓词的推理系统,用于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
数据库查询语言: 使用逻辑语言查询 数据库中的数据
人工智能:逻辑在 人工智能领域中的 应用,如专家系统 和自然语言处理
人工智能中的逻辑推理:数理逻辑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中的应用,如推理、 归纳等。
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数理逻辑在知识图谱、专家系统等领域中的应用,如概念、命 题等。
人工智能中的规划与优化:数理逻辑在机器人学、物流优化等领域中的应用,如路径规 划、任务调度等。
定义:自然推理法是一种基于自然语言描述的推理方法,通过逻辑规则和语义理解来进行推理。
特点:自然推理法具有自然性和可理解性,能够模拟人类思维中的推理过程,使得推理结果更加符合人类的认知 和理解。
应用:自然推理法在人工智能、知识表示与推理、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问答系统、智能助 手、机器翻译等领域中用于实现智能化的推理和决策。
数理逻辑的推理规 则
结论:结论是从前提中推导 出来的
前提:命题逻辑中的推理基 于前提和结论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推理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推理逻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的是思维和推理的规律。
而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则是逻辑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来描述和分析命题与谓词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推理方法,并指出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一、命题逻辑的推理命题逻辑是以命题为基本单位进行推理的一种逻辑体系。
命题即陈述句,可以判断为真或假。
命题逻辑的主要推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根据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三段论、假言推理等。
三段论是最基本的演绎推理形式,由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
例如:前提1:所有人类都是动物。
前提2:苏珊是人类。
结论:苏珊是动物。
2.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通过具体的个例推理出一般规律的方法。
它基于从个别到普遍的思维方式,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归纳出普遍的结论。
例如:观察到一只黑猫、一只黑狗和一只黑兔,可以归纳出“所有黑色的动物都有四条腿”。
3. 消解推理消解推理是通过化简命题之间的复杂逻辑关系来进行推理的方法。
它通过消除重复的命题和运用逻辑原理,从而推导出新的命题。
例如:前提1:如果今天下雨,那么我就带伞。
前提2:我没有带伞。
结论:今天没有下雨。
二、谓词逻辑的推理谓词逻辑是以谓词为基本单位进行推理的一种逻辑体系。
谓词表示对主体的性质、状态或行为的陈述。
谓词逻辑的主要推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 量化推理量化推理是通过量词对谓词进行限定的一种推理方法。
量词包括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它们用于描述一个谓词对应的个体集合的大小。
例如:全称量化:对于所有的学生,都存在一门科目他们都喜欢。
存在量化:存在一门科目,所有的学生都喜欢。
2. 谓词变元的代入推理谓词变元的代入推理是通过将谓词中的变元替换为具体的常量或变量,从而推导出新的命题的方法。
例如:谓词:爱(x, y)表示“x爱y”,其中x和y是变量。
代入推理:爱(小明, 小红)表示“小明爱小红”。
3. 逻辑关系的推理谓词逻辑中的逻辑关系推理是通过推理规则和推理公式来判断给定命题之间的关系。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基础知识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基础知识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和思维的学科,其中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是逻辑学的两个基本分支。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逻辑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概念和应用。
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最基本的分支,它研究的是命题和命题之间的关系。
命题是陈述性句子,可以判断为真或假的陈述。
在命题逻辑中,我们用字母或符号来表示命题,例如p、q、r等。
命题逻辑通过逻辑运算符来组合和连接命题,常见的逻辑运算符有非(¬)、与(∧)、或(∨)、蕴含(→)和等价(↔)。
命题逻辑的推理规则有德摩根定律、分配律、交换律等。
通过这些推理规则,我们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命题之间的关系。
例如,如果有命题p和q,我们可以通过逻辑运算符来判断p与q的关系,进而推导出新的结论。
命题逻辑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等领域,命题逻辑被用于描述和分析问题,进行推理和证明。
它提供了一种严密的思维工具,帮助我们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二、谓词逻辑谓词逻辑是逻辑学中更为复杂和抽象的分支,它研究的是谓词和变量之间的关系。
谓词是陈述性函数,它包含一个或多个变量,并对这些变量进行判断。
在谓词逻辑中,我们用字母或符号来表示谓词,例如P(x)、Q(x, y)等。
变量表示个体或对象,它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实体或一个抽象的概念。
谓词逻辑通过量词和逻辑运算符来组合和连接谓词,常见的量词有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全称量词表示谓词对所有变量都成立,存在量词表示谓词对某个变量存在成立。
逻辑运算符的运用与命题逻辑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作用于谓词而不是命题。
谓词逻辑的推理规则有普遍实例化、存在引入、存在消去等。
通过这些推理规则,我们可以进行更为复杂的逻辑推理,判断谓词之间的关系。
谓词逻辑的应用包括数理逻辑、语言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它能够描述和分析更为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的思维工具。
总结: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是逻辑学的两个基本分支,它们研究的是不同层次的逻辑关系。
从命题逻辑到谓词逻辑
从命题逻辑到谓词逻辑命题逻辑研究的基本元素是命题。
命题是有真假意义的一句话,而对这句话的结构和成分是不考虑的。
因此,用这样简单的手段,很多思维过程不能在命题逻辑中表达出来。
例如,逻辑学中著名的三段论:凡人必死张三是人张三必死在命题逻辑中就无法表示这种推理过程。
因为,如果用P代表“凡人必死”这个命题,Q代表“张三是人”这个命题,R代表“张三必死”这个命题,则按照三段论,R应该是P和Q的逻辑结果。
但是,在命题逻辑中,R 却不是P和Q的逻辑结果,因为公式P∧Q→R显然不是恒真的,解释{P,Q,¬R}就能弄假上面的公式。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命题逻辑中描述出来的三段论,即PÙQ®R,使R成为一个与P,Q 无关的独立命题。
因此,取解释时,可将P,Q取真,R取假,从而弄假公式P∧Q→R。
但是,实际上命题R是和命题P,Q有关系的,只是这种关系在命题逻辑中无法表示。
因此,对命题的成分、结构和命题间的共同特性等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这正是谓词逻辑所要研究的问题。
为了表示出这三个命题的内在关系,我们需要引进谓词的概念。
在谓词演算中,可将命题分解为谓词与个体两部分。
例如,在前面的例子“张三是人”中的“是人”是谓语,称为谓词,“张三”是主语,称为个体。
定义3.1.1 可以独立存在的物体称为个体。
(它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
)如人、学生、桌子、自然数等都可以做个体。
在谓词演算中,个体通常在一个命题里表示思维对象。
定义3.1.2 设D是非空个体名称集合,定义在Dn上取值于{1,0}上的n元函数,称为n 元命题函数或n元谓词。
其中Dn表示集合D的n次笛卡尔乘积。
一般地,一元谓词描述个体的性质,二元或多元谓词描述两个或多个个体间的关系。
0元谓词中无个体,理解为就是命题,这样,谓词逻辑包括命题逻辑。
下面我们举一个谓词的例子:令G(x,y):“x高于y”,于是,G(x,y)是一个二元谓词。
将x代以个体“张三”,y 代以个体“李四”,则G(张三,李四)就是命题:“张三高于李四”。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关系研究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关系研究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是现代数理逻辑的两个基本分支。
它们在逻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命题逻辑是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而谓词逻辑则是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关系。
首先,命题逻辑是由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形式化系统。
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可以是真或假,而逻辑联结词则用来连接不同的命题,形成复合命题。
常见的逻辑联结词有“非”、“与”、“或”、“蕴含”等。
命题逻辑主要研究复合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以及如何从已知命题推导出新的命题。
命题逻辑具有形式化、简单、易于推理等优点,但是它无法处理涉及量词、变量、谓词等复杂语言表达形式。
相比之下,谓词逻辑是一种更为复杂的逻辑系统。
它不仅涉及到命题,还涉及到对象、属性和关系等概念。
谓词逻辑中的命题不再是简单的陈述句,而是包含变量的表达式。
变量可以取代不同的对象,属性和关系则用谓词来表示。
例如,“x是红色的”就是一个谓词,它表示某个对象x具有红色这个属性。
谓词逻辑中也有逻辑联结词,如“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否定”、“合取”、“析取”等。
谓词逻辑可以处理更为复杂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表达更加精确的语义信息。
虽然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和应用领域,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首先,在某些情况下,命题逻辑可以看作是谓词逻辑的特例。
例如,当谓词只涉及一个对象时,谓词逻辑可以退化为命题逻辑。
其次,在推导过程中,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也有着相似的规则和方法。
例如,都有“假言推理”、“演绎推理”等基本推理规则。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也常常结合使用。
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常常使用谓词逻辑来描述问题领域中的知识,然后使用命题逻辑来进行推理和决策。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也常常使用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来描述程序执行过程中的状态变化和约束条件。
总之,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是现代数理逻辑的两个基本分支。
逻辑学划分的概念
逻辑学划分的概念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和论证规则的学科,它对思维和推理过程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研究。
以下是逻辑学中常见的一些重要概念:
1. 命题逻辑(propositional logic):研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符号表示命题,研究它们之间的真值和推导规则。
2. 谓词逻辑(predicate logic):在命题逻辑的基础上引入量词和谓词,用于描述量化关系,更加复杂和丰富。
3. 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通过逻辑推理从前提中得出结论的过程,是逻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4. 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根据具体事实、观察或经验推断出普遍规律的推理方式。
5. 假言推理(hypothetical reasoning):基于假设条件进行推理,探究假设条件下的可能结果。
6. 范畴论(category theory):研究抽象结构和范畴之间的关系,广泛应用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
7. 形式逻辑(formal logic):逻辑学中关注逻辑规则和结构本身,而非具体内容的分支,强调逻辑形式和推理结构。
8. 非经典逻辑(non-classical logic):包括模糊逻辑、多值逻辑、模态逻辑等,拓展了传统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的范围。
9. 推理规则(rules of inference):逻辑学中用于推导结论的规则,如假言三段论、构造规则等。
这些概念是逻辑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有助于理解和运用逻
辑原理进行思维分析和推理。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6DAN-博客园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6DAN-博客园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图1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1. 命题具有真假意义的语句。
⽆法表达结构和逻辑关系。
2. 谓词谓词=谓词名+个体。
谓词名:刻画个体的性质、状态、关系。
⼤写字母表⽰。
个体:独⽴存在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
⼩写字母表⽰,可为常量、变元、函数。
个体数⽬称为谓词的元。
3. 谓词公式将命题⽤连接词连接。
1) 连接词:否定、合取、析取、条件、双条件。
连接词的优先级别:、、、、2) 量词全称量词:对个体域中所有个体存在量词:个体域中存在4. 定义设P与Q是两个谓词公式,D是他们共同的个体域,若对D上的任何⼀个解释,P与Q都有相同的真假,则称公式P和Q在D上是等价的。
记作。
1) 交换律:,2) 结合律:clip_image024,clip_image0263) 分配律:clip_image028,clip_image0304) 德摩根律:clip_image032,clip_image0345) 双重否定律:6) 吸收律:clip_image038,clip_image0407) 补余律:,8) 连接词化归律:clip_image046,clip_image048,clip_image0509) 量词转换律:clip_image052,clip_image05410) 量词分配律:clip_image056,clip_image058对于谓词公式P和Q,如果永真,则称P永真蕴含Q,且称Q为P的逻辑结论,称P为Q的前提,记作1) 化简式:,2) 附加式:,3) 析取三段论:4) 假⾔推理:5) 拒取式:clip_image0766) 假⾔三段论:clip_image0787) ⼆难推论:clip_image0808) 全称固化:clip_image0829) 存在固化:clip_image084参考⽂献:[1] 王永庆. ⼈⼯智能原理与⽅法. 西安: 西安交通⼤学出版社[2] 尹朝庆. ⼈⼯智能⽅法与应⽤. 武汉: 华中科技⼤学出版社, 2007.。
命题逻辑 谓词逻辑
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哎呀呀,我是一名小学生,对于“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这两个词,一开始我真是一头雾水,感觉它们就像天上飘着的神秘云朵,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突然提到了“命题逻辑”。
我当时就懵了,心里想:“这到底是啥呀?”同桌小明也一脸迷茫地看着我,小声说:“我也不明白。
”老师看我们都呆呆的,笑着说:“同学们,别着急,咱们慢慢了解。
”然后老师就开始给我们讲,说命题逻辑就像是一个判断对错的游戏。
比如说,“今天是晴天”这就是一个命题,它要么是对的,要么是错的。
我听了之后,心里琢磨着:这不是很简单嘛,这有啥难的?后来,又讲到了谓词逻辑。
我更是傻眼了,这可比命题逻辑复杂多啦!老师说谓词逻辑就像是给命题加上了更多的描述和条件。
我就想,这难道不是像给一个普通的玩具车装上了超级多的零件,变得超级复杂嘛!有一次做作业,遇到了一道关于谓词逻辑的题目,我左思右想,脑袋都快想破了,还是做不出来。
我忍不住跟妈妈抱怨:“这谓词逻辑也太难了吧,我怎么都搞不懂!”妈妈鼓励我说:“别灰心,多琢磨琢磨,你肯定能行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有时候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这些知识还挺有意思的。
有一次,我和小红一起研究一个难题,我们各抒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
最后发现,我们结合彼此的想法,居然找到了答案。
这让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可真大呀!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慢慢发现,虽然“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一开始让我觉得很头疼,但只要我认真去学,多思考,多练习,也不是那么可怕。
就像爬山一样,一开始觉得山好高好难爬,但是只要一步一步坚持往上走,总能到达山顶看到美丽的风景。
所以呀,我觉得学习“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虽然不容易,但只要我们有耐心,肯努力,就一定能掌握它们!。
数学逻辑中的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
数学逻辑是研究符号和语义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它分为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两个主要分支。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都是用来解决推理和证明问题的强大工具,但它们在语义和推理的层面上有着显著的不同。
首先,命题逻辑是研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分支。
在命题逻辑中,命题是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例如“今天是晴天”或“2加2等于4”。
命题逻辑以连接词(如“与”、“或”、“非”等)和命题符号(如P、Q、R等)作为基本工具,通过推理规则和真值表构建逻辑关系。
命题逻辑主要关注命题的逻辑链接,而不涉及命题内部的结构或属性。
因此,它可以用来解决二元逻辑问题,如判断是否存在蕴含关系、等值关系和矛盾关系等。
然而,谓词逻辑是研究谓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分支。
在谓词逻辑中,谓词是用来描述对象属性或关系的语句,例如“x是偶数”或“x大于y”。
谓词逻辑引入了量词(如“存在着”、“对于所有”的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和变量(如x、y、z等)来构建复杂的逻辑表达式。
谓词逻辑强调谓词与量化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对象属性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谓词逻辑比命题逻辑更灵活,能够处理更复杂的推理问题,例如量化逻辑和谓词演算等。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在数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命题逻辑为数学证明提供了基本的推理规则和方法,使得我们能够对命题和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操作和推理,从而推导出新的命题和结论。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命题逻辑来证明一个集合的子集关系,或者验证一个数学定理是否成立。
命题逻辑在高等数学的推理和证明过程中十分重要。
谓词逻辑则更广泛地应用于数学中的形式化推理和证明。
谓词逻辑提供了一种丰富的语言来描述数学中的对象和性质,使得我们能够对量化对象的属性和关系进行推断和证明。
谓词逻辑可以帮助数学家更准确地表述数学理论和定理,并可以通过推理规则和公理系统来推导新的数学结论。
虽然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在语义和推理的层面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共同构成了数学逻辑的基础。
通过组合使用这两种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
推理方法
在谓词逻辑中,常用的推理方法有自然推理法、归结推理法和表列法等。这些方法通过应用推理规则 ,从已知的前提推导出新的结论。
03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比较
01 02
语义理解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可以用来表示自然语言中的语义关系,如句子中的 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通过逻辑表示,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
文本生成
基于逻辑的文本生成方法可以根据给定的主题或要求,生成符合语法和 逻辑的文本。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自动写作、摘要生成等领域。
03
问答系统
问答系统需要根据用户的问题,从大量的文本或知识库中寻找答案。命
表达能力的比较
命题逻辑
只能表达简单的命题和它们之间的逻辑 关系,无法表达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 。
VS
谓词逻辑
可以表达个体、个体的属性和个体之间的 关系,表达能力更强。
推理方法的比较
要点一
命题逻辑
使用真值表或逻辑推理规则进行推理,方法相对简单。
要点二
谓词逻辑
使用量词、谓词和逻辑推理规则进行推理,方法更加复杂 和灵活。
时态推理是研究时态命题之间逻 辑关系的推理过程,包括过去推 理、现在推理和未来推理。
描述逻辑
01
概念描述
描述逻辑通过引入概念描述语言 ,允许对概念进行精确的描述和 分类。
关系描述
02
03
推理服务
描述逻辑还提供了关系描述语言 ,用于描述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属 性。
描述逻辑提供了丰富的推理服务 ,包括概念包含关系检查、实例 检查、可满足性检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命题逻辑到谓词逻辑命题逻辑研究的基本元素是命题。
命题是有真假意义的一句话,而对这句话的结构和成分是不考虑的。
因此,用这样简单的手段,很多思维过程不能在命题逻辑中表达出来。
例如,逻辑学中著名的三段论:凡人必死张三是人张三必死在命题逻辑中就无法表示这种推理过程。
因为,如果用P代表“凡人必死”这个命题,Q代表“张三是人”这个命题,R代表“张三必死”这个命题,则按照三段论,R应该是P和Q的逻辑结果。
但是,在命题逻辑中,R 却不是P和Q的逻辑结果,因为公式P∧Q→R显然不是恒真的,解释{P,Q,¬R}就能弄假上面的公式。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命题逻辑中描述出来的三段论,即PÙQ®R,使R成为一个与P,Q 无关的独立命题。
因此,取解释时,可将P,Q取真,R取假,从而弄假公式P∧Q→R。
但是,实际上命题R是和命题P,Q有关系的,只是这种关系在命题逻辑中无法表示。
因此,对命题的成分、结构和命题间的共同特性等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这正是谓词逻辑所要研究的问题。
为了表示出这三个命题的内在关系,我们需要引进谓词的概念。
在谓词演算中,可将命题分解为谓词与个体两部分。
例如,在前面的例子“张三是人”中的“是人”是谓语,称为谓词,“张三”是主语,称为个体。
定义3.1.1 可以独立存在的物体称为个体。
(它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
)如人、学生、桌子、自然数等都可以做个体。
在谓词演算中,个体通常在一个命题里表示思维对象。
定义3.1.2 设D是非空个体名称集合,定义在Dn上取值于{1,0}上的n元函数,称为n 元命题函数或n元谓词。
其中Dn表示集合D的n次笛卡尔乘积。
一般地,一元谓词描述个体的性质,二元或多元谓词描述两个或多个个体间的关系。
0元谓词中无个体,理解为就是命题,这样,谓词逻辑包括命题逻辑。
下面我们举一个谓词的例子:令G(x,y):“x高于y”,于是,G(x,y)是一个二元谓词。
将x代以个体“张三”,y 代以个体“李四”,则G(张三,李四)就是命题:“张三高于李四”。
随便将x,y代以确定的个体,由G(x,y)都能得到一个命题。
但是,G(x,y)不是命题,而是一个命题函数即谓词。
于是,用谓词的概念可将三段论做如下的符号化:令H(x)表示“x是人”,M(x)表示“x必死”。
则三段论的三个命题表示如下:P:H(x)→M(x)Q: H(张三)R: M(张三)那么,在命题逻辑的基础上,仅仅引进谓词的概念是否就可以了呢?下面的例子说明,仅有谓词还是不够的。
例如我们想得到“命题”P的否定“命题”,应该就是“命题”ØP。
但是,¬P=¬(H(x)→M(x))=¬(¬H(x)∨M(x))=H(x)∨¬M(x)亦即,“命题”P的否定“命题”是“所有人都不死”。
这和人们日常对命题“所有人都必死”的否定的理解,相差得实在太远了。
其原因在于,命题P的确切意思应该是:“对任意x,如果x是人,则x必死”。
但是H(x)→M(x)中并没有确切的表示出“对任意x”这个意思,亦即H(x)®M(x)不是一个命题。
因此,在谓词逻辑中除引进谓词外,还需要引进“对任意x”这个语句,及其对偶的语句“存在一个x”。
定义3.1.3 语句“对任意x”称为全称量词,记以∀x;语句“存在一个x”称为存在量词,记以∃x。
这时,命题P就可确切地符号化如下:∀x(H(x)→M(x))命题P的否定命题为:¬P=¬(∀x(H(x)→M(x)))=∃ x(H(x)∨¬M(x))亦即“有一个人是不死的”。
这个命题确实是“所有人都要死”的否定。
¬P=¬(H(x)→M(x))=¬(¬H(x)∨M(x))=H(x)∨¬M(x) 应为H(x)∧¬M(x)¬P=¬(∀x(H(x)→M(x)))=∃ x(H(x)∨¬M(x)) 应为=∃ x(H(x)∧¬M(x))---------------------------------------解释由于公式是由常量符号,变量符号,函数符号,谓词符号通过逻辑联结词和量词(当然还有括号)连结起来的抽象符号串,所以若不对它们(常量符号,变量符号,函数符号,谓词符号)给以具体解释,则公式是没有实在意思的。
所谓给公式以解释,就是将公式中的常量符号指为常量,函数符号指为函数,谓词符号指为谓词。
定义3.2.4 谓词逻辑中公式G的一个解释I,是由非空区域D和对G中常量符号,函数符号,谓词符号以下列规则进行的一组指定组成:1. 对每个常量符号,指定D中一个元素;2. 对每个n元函数符号,指定一个函数,即指定Dn到D的一个映射;3. 对每个n元谓词符号,指定一个谓词,即指定Dn到{0,1}的一个映射。
定义3.2.5 公式G称为可满足的,如果存在解释I,使G在I下取1值,简称I满足G。
若I不满足G,则简称I弄假G。
定义3.2.6 公式G称为是恒假的(或不可满足的),如果不存在解释I满足G;公式G称为恒真的,如果G的所有解释I都满足G。
定义3.3.1 公式G,H称为等价,记以G=H,如果公式G↔H是恒真的。
由定义显然可以看出:公式G,H等价的充要条件是:对G,H的任意解释I,G,H在I下的真值相同。
因为对任意公式G,H,在解释I下,G,H就是两个命题,所以命题逻辑中给出的10组基本等价式,在谓词逻辑中仍然成立。
定义3.3.2 设G,H是公式,称G蕴涵H,或H是G的逻辑结果,如果公式G→H是恒真的,并记以G⇒H。
显然,对任意两个公式G,H,G蕴涵H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解释I,若I满足G,则I必满足H。
同样,命题逻辑中的14 组基本蕴涵式仍成立。
现在,我们再回到三段论上来。
令G1 =∀x(H(x)→M(x))G2=H(a)H=M(a)我们将证明:H是G1∨G2的逻辑结果。
因为,设I是G1 ,G2,H的一个解释(I指定a为张三),且I满足G1 ∧G2,即I满足∀x(H(x)→M(x))∧H(a)所以,I满足M(a)。
由于集合D可以是无穷集合,而集合D的“数目”也可能是无穷多个,因此,所谓公式的“所有”解释,实际上是无法考虑的。
这就使得谓词逻辑中公式的恒真,恒假性的判断变得异常困难。
1936年Church和Turing分别独立地证明了:对于谓词逻辑,判定问题是不可解的谓词演算的推理理论利用命题公式间的各种等价和蕴涵关系,通过一些推理规则,从已知的命题公式推出另一些新的命题公式。
这是命题演算中的推理。
类似地,利用谓词公式间的各种等价和蕴涵关系,通过一些推理规则,从一些已知的谓词公式推出另一些新的谓词公式,这是谓词演算中的推理。
在谓词演算中,要进行正确的推理,也必须构造一个结构严谨的形式证明,因此也要求给出一些相应的推理规则。
下面我们就介绍这些规则,对于命题逻辑公式也可以应用相应的规则进行演算。
(1)前提引入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骤上都可以引用前提。
(2)结论引入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骤上所得到的结论都可以在其后的证明中引用。
(3)置换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骤上,公式的子公式都可以用与之等价的其他公式置换。
(4)代入规则:在证明的任何步骤上,恒真公式中的任一原子都可以用一公式代入,得到的仍是恒真的公式。
(5)全称特定化规则(US):∀xA(x)⇒ A(y)这里的A(y)是将A(x)中的x处处代以y。
要求y在A(x)中不约束出现。
这里自由变量y也可以写成个体常量c,这时c为个体域中任意一个确定的个体。
这个规则的意思是说,如果个体域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质A,则个体域中的任一个元素具有性质A。
(6)存在特定化规则(ES):∃xA(x) ⇒ A©这里c是个体域中的某个确定的个体。
这个规则是说,如果个体域中存在有性质A的元素,则个体域中必有某一元素c具有性质A。
但是,如果∃xA(x)中有其它自由变量出现,且x 是随其它自由变量的值而变,那么就不存在唯一的c使得A©对自由变量的任意值都是成立的。
这时,就不能应用存在特定化规则。
例如,∃x(x=y)中,x、y的论域是实数集合。
若使用ES规则,则得c=y,即在实数集中有一实数c,等于任意实数y。
结论显然不成立,这是因为A(x):x=y中的x依赖于自由变量y,此时不能使用ES规则。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xP(x)和∃xQ(x)都真,则对于某个c和某个d,可以断定P© ∧Q(d)必真,但不能断定P© ∧Q©为真。
(7)全称一般化规则(UG):A(x)⇒∀yA(y)这个规则是说,如果个体域中任意一个个体都具有性质A,则个体域中的全体个体都具有性质A。
这里要求x必须为自由变量,并且y不出现在A(x)中。
(8)存在一般化规则(EG):A©⇒∃yA(y)这个规则是说,如果个体域中某一元素c具有性质A,则个体域中存在着具有性质A的元素。
这里要求y不在A©中出现。
令G1 =∀x(H(x)→M(x))G2=H(a)H=M(a)我们将证明:H是G1∨G2的逻辑结果。
应为G1∧G2------------------------------------------------------引理1 设G是公式,其中自由变量有且仅有一个x,记以G(x),H是不含变量x的公式,于是有:1) ∀x(G(x)∨H)=∀xG(x)∨H1’∃x(G(x)∨H)=∃xG(x)∨H2) ∀x(G(x)∧H)=∀xG(x)∧H2’∃x(G(x)∧H)=∃xG(x)∧H3) ¬(∀xG(x))=∃x(¬G(x))4) ¬(∃xG(x))=∀x(¬G(x))引理2 设G,H是两个公式,其中自由变量有且只有一个x,分别记以G(x),H(x),于是有:1) ∀xG(x)∧∀xH(x)=∀x(G(x)∧H(x))2) ∃xG(x)∨∃xH(x)=∃x(G(x)∨H(x))3)∀xG(x)∨∀xH(x)=∀x∀y(G(x)∨H(y))4)∃xG(x)∧∃xH(x)=∃x∃y(G(x) ∧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