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 构建仁爱课堂

合集下载

“以学定教,以教导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以学定教,以教导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教 师 就 要 从 过 去 的 知 识 传 授 者 转 变 为 学 生 学 习 的指
学 中如何 依据 学情来 提高 教学 质量 , 促进 学 生的主
动发 展 , 为他 们将 来步 入社会 进行 能力 和知 识的储
备。
导者 , 从对 “ ”的关 注转 向为对 “ ”的关注 。教 教 学
师 如 何 “ ”从 根 本 上 说 , 是 由 学 生 的 学 习状 况 、 教 , 这
性培 训方 式 , 导教 师转变 教学 观念 。培训 方式 有 引
“ 宏观通识性培训 ” 内容包括 : , 教师应该具备 哪些 专 业 素养 ;在新 课程 改革 中, 教师 角色 发 生哪 些变 化 才 能适应 新课程 改革 的要 求 ; 如何 以积极 的心态 参 与 课程 改革 ;教师 学习有 哪些 有效 的模 式;教师 如
第一个层 次是让 学生在最恰 当的时机接 受最恰 当的 教育 ;第 二个层 次 是要 明 白培 养什 么 样素 质 的人 。 这就是 说, 方面把握 正确教育 时机, 利于让 学生 一 有 发挥 出最大 的潜 能, 使他 们的能力得到充 分的培养;
另一方 面, 我们培养 的人要有事 业心 , 为社会做 贡 有 献 的意 识, 并且充分认 识到只有 为社会做 出贡献 , 才 能体 现人 生 的价值 , 这需 要许 多 的能力 与知识 储 而
学 习特 点, 括原有知识 、 包 思维状态和 兴趣 点来 决定 的 。掌握 了学情 , 学才 有 引 导 的方 法 ;研究 了学 教 生学情 , 学才有相应 的对 策 。“以学 定教 ”这不仅 教 , 是对 学 生作为 学习 的主人 的尊 重 , 也是 对教 学效 果
的真实追 求 。
二 、落实 “ 以学生 发展 为本 ”的核 心 理念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建构与实施——仁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建构与实施——仁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学科间的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

跨学科主题学习倡导为理解而学,为生活而学,为解决真实问题而学,能够全面促进学生的适性发展。

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小学依据学校核心理念“仁爱的情怀,规范的行动,创意的生活”,聚焦每个鲜活的生命主体,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抓手,促进学生的思维进阶、能力增长。

一、仁爱:跨学科主题学习构建的使命与价值自2016年起,学校启动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基于‘仁章小创客’培养的小学STEAM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旨在打破学科领域的界限,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体验性和实践性。

新课标背景下,学校在原有的STEAM课程研究基础上,以仁爱情怀为引领,明确育人目标,建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

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整体育人的优势,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坚守并传承以“仁爱”为核心的完整育人目标,培养具有“和谐身心、大爱立人、勤思慧学、合律创行”素养的中山学子。

为此,学校将“仁爱”注入跨学科主题学习,构建以“仁爱”为主旨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群(详见下页表1),让学生更具仁爱情怀,更具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的能力。

由表1内容,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第一,让仁爱情怀有主题、多维度地融于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群。

我们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顶层架构,涵括关爱自我、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与自然三个维度,研发了包含41个项目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

比如,“关爱自我”系列中的“Eye 我所爱”,针对学生视力问题,展开调查分析,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保护自己视力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关爱他人”系列中的“小空间大智慧:转换空间”,通过废物利用,制作出立体纸盒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建构与实施——仁爱情怀引领下丁梅红 唐 煜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围绕学校核心办学理念,积极建构仁爱情怀引领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从关爱自我、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与自然三个维度研发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并通过项目化学习这一有效路径来实施。

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

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

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本次学校课改月,在学校大力号召和发动下,我认真学习《陆慕高级中学“课改月”活动实施方案》和《稳步推行课堂全面提高课堂质量,陆慕高中2023年高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积极进行课改实践,深深地体会到想要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观念、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等都要有所转变。

具体说来,本次课改月活动中,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以下积极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以学定教。

以往的教学,我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先根据教材、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再根据教学设计的路径展开课堂教学。

本次课改月,我有意识地先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充分自学课文并进行质疑(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有没有读不懂的的地方)。

我再根据学生的质疑灵活修改教学设计,力争做到学生已会的不教,教了能会的重点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不教。

二是以教促学。

“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是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的教育思想。

这一教育思想当然也适用语文教学课堂。

事实上,教学设计不应当是铁定的,课堂上的教学操作也不应当是教学设计的照本上演,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

在课堂上,我你努力运用各种方法力求让学生走上前台,比如让学生交流课前自学内容,合作讨论课堂学习任务,充分展示学习成果,这些活动有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是教学相长。

学生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

因此,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应拘限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模式。

为践行新课标理念,我努力以学习任务展开教学设计和课堂推进。

通过思辨探究、开放思考等环节,我的课堂教学在生生、师生互动中走向即兴创造,往往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超越了教学设计预定的要求,学生的交流和发言常常使我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思路决定出路,作为一线中青年教师,一定要转变以往以讲代学、讲得过多等一些陈旧的观念和做法。

以学定教 以评促教

以学定教 以评促教

以学定教以评促教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教育中,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教学的质量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以学定教,以评促教。

以学定教,意味着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学习状况和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为了实现以学定教,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和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以评促教,意味着教学需要通过评价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评价,教师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实现以评促教,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评价工作的核心,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使评价更加客观和公正。

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学生的学习表现不仅仅体现在考试成绩上,还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综合素质等方面。

教师应当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以学定教,以评促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所在。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才能更好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只有通过评价,及时了解教学的效果,发现问题,才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继续改进教学工作。

新课标视角下初中英语仁爱教材的分析与整合

新课标视角下初中英语仁爱教材的分析与整合

新课标视角下初中英语仁爱教材的分析与整合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初中英语仁爱教材的分析与整合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包括语言技能,还应注重培养国际视野与跨文化意识。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教材中创设多元化教学环境,引入现实社会情境,以及强化文化交流要素,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思维能力,以及对全球社会的参与意识。

这一探讨将有助于提高初中英语教育的质量,培养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学生。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仁爱教材引言:目前,初中英语仁爱教材在新课标的框架下,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教材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资源的融入方面尚不足够充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激发。

同时,教材内容缺乏与现实社会情境的紧密联系,难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此外,文化交流要素也有待进一步强化,以促进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的发展。

因此,需要对教材进行重新分析和整合,以更好地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学生。

一、创设多元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新课标视角下,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及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这种多元化的环境可以包括课堂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如音频、视频、互动游戏等,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和需求的学生。

此外,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角、文化展示和小组讨论等活动,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和自信心。

以《Our school life》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这个课堂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首先,可以利用音频和视频资源来呈现有关学科喜好的对话,让学生通过听力练习来理解课程内容。

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仿编对话或小组问答活动,让他们亲自参与,练习用英语表达自己对不同学科的看法和原因。

此外,可以引入互动游戏,例如一个有关学科的趣味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新词汇和表达方式。

通过竞赛和合作,学生将更积极地参与,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素构建策略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素构建策略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素构建策略作者:蔡明生来源:《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4年第02期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

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等进行学习,实现个性化的成长。

因此,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

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要素,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本文主要探究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素构建策略,以期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呈现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一)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堂教学并非单纯传授知识,而是与很多真实的情境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主动性。

比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生活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实践,发现物理现象和规律。

在教学“电源和电流”等知识时,教师可以提供电流表和电源等实验器材,引导学生通过改变电源电压、电阻大小等条件,观察电流的变化规律,并要求学生整理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讨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电路元件,如电池、电阻、导线等,让学生自己搭建电路并测量电流,通过调整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和参数,观察电流的变化,进一步理解电路中电流流动的原理,利用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融合现代教育技术,实现高效学习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为高效课堂的构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支持,也构建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线上+线下”综合教学的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时,利用简单的教学工具可能无法帮助学生理解其变化状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原理、公式推导过程和实例计算等内容,鼓励学生通过点击、拖拽等方式,直观地呈现抽象的概念和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仁爱为本,智慧涌动——XX学校“仁智课堂”建构与实施方案

仁爱为本,智慧涌动——XX学校“仁智课堂”建构与实施方案

仁爱为本智慧涌动——XX学校打造“仁智课堂”暨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改进行动方案为进一步落实XX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弘扬我校“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校训,践行“走山水路,为仁智事,做幸福人”的核心理念,努力提升我校育人质量,实现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双项提升,特制定本方案。

一、“仁智课堂”定位(一)课堂特色:“仁智课堂”追求“仁”与“智”的和谐统一,在“仁爱为本,智慧涌动”的课堂中以“仁爱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为底色,实现学生的幸福成长。

“仁智课堂”中的教师应为“仁爱之师”,要求做到:师爱无边,教艺有方;“仁智课堂”中的学生要能够:仁智兼备,幸福成长。

(二)课堂关键词:仁爱、睿智、合作、提升(三)课堂核心要素:目标明确,活动充分,评价贯穿(四)课堂要求:1.以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形成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范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室里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关注与尊重、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

2.坚持素养导向,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全力落实“三位一体·学程优化”。

三位一体即目标、任务、评价为一体,自主、合作、探究为一体。

学程优化即以学习为中心,强化目标引领,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3.落实课堂教学八条,打造有效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学情把握准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资源合适、环节设计合理、合作探究有效、目标落实得力、作业布置精炼。

二、行动目标1.改进优化课堂效益,打造特色“仁智课堂”;2.促进专业成长,打造“仁智”教师团队;3.提高育人质量,塑造“仁智”学子。

三、行动措施(一)全员参与校长主抓,教研组具体组织实施,校级领导包靠,全员参与。

(二)深度学习“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结合”,多种方式,学习落实潍坊市、青州市的课堂改进方案和意见。

(三)活动推进本学期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同课异构’课堂展讲”活动,涵盖全部学科以及主题班会。

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互动

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互动

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互动首先要明确的是,“以学定教”强调的是教育者自身的学习,教育者本身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教育者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只有教育者有充足的学识,他们才能够在教学中准确把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

教育者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育的发展趋势。

以学定教,就是要求教育者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以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

而“以教导学”则是指教育者要深刻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使学生不再以被动的接受者角色出现,在学习中建构知识。

教育者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意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以教导学,就是要求教育者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教互动”则是强调学习与教育的双向互动。

学习和教育不应是孤立的过程,而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出问题,与教育者进行交流,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实践探索,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而教育者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积极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感受,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灵活和有效。

只有学与教的双方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才能够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互动”,对于当代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者需要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素养, 深刻理解和关注学生的需求, 并与学生保持双向互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育使命。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认清这一点,不断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仁爱教育主题班会记录(3篇)

仁爱教育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李老师参会人员:全体师生一、班会开场(一)主持人开场白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的主题班会是由我主持的“仁爱教育”。

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通过本次班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仁爱教育的内涵,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二)班会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仁爱教育,强调要将仁爱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更是要将仁爱教育落到实处。

今天,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仁爱之心,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二、班会内容(一)仁爱教育概述1. 仁爱教育的定义仁爱教育是一种以仁爱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具有仁爱之心、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 仁爱教育的重要性仁爱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仁爱教育在校园中的实践1. 教师关爱学生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在课堂上,教师要以身作则,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成长。

2. 学生互帮互助在校园中,同学们要相互关爱,互帮互助。

遇到困难时,要伸出援手,共同进步。

在团队合作中,要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培养团队精神。

3. 参与志愿服务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弱势群体,关爱社会。

通过志愿服务,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仁爱教育在家庭中的传承1. 父母关爱子女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要以身作则,关爱子女,教育子女,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子女尊敬父母子女要尊敬父母,关心父母,为父母分忧解难。

在家庭中,要学会感恩,培养家庭和谐的氛围。

三、班会讨论(一)讨论主题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仁爱教育?2. 如何将仁爱教育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3. 如何在家庭中传承仁爱教育?(二)讨论环节1. 同学们纷纷发言,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践行仁爱教育的经验和感悟。

依托“五有”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依托“五有”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依托“五有”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摘要:“五有”课堂,即有爱、有序、有用、有趣、有效的课堂。

本文结合中职教育现状及专业特点,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分析“五有”课堂教育影响下学生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五有”课堂学生素质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我校针对课堂教学现状,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创建“五有”课堂。

“五有”课堂是适应中职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针对农村中职学校学生群体的特点,根据多年一线课堂教学经验,提出的一种符合农村中职学生实际的课堂实践模式。

“五有”课堂是指有爱、有序、有用、有趣、有效的课堂。

近几年,依托“五有”课堂,许多学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分析“五有”课堂教育影响下,学生素质的提升。

(一)热爱学生,激励学生积极上进1、关心爱护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沐浴着爱成长的学生是最可爱的。

我们每接手一个新班,总是从关心爱护学生入手,以仁爱之心创设爱的氛围,用爱的态度、语言、教学行为滋养农村中职学生贫瘠的感情土壤,营造一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学生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使他们产生向上的动力。

2、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长期效应转化为学生可以感知的小成功。

就像吃瓜子,多数人能嗑一小时无压力。

如果换一个规则,现在只能嗑,不能吃,瓜子仁留下来,嗑一个小时,才把瓜子仁一次吃完,是不是有点无趣了?嗑瓜子容易,因为两秒内就能得到反馈。

而学习难,因为学习的反馈周期长。

所以,我们合理地安排学习,缩短学习周期,将长期效应转化为学生可以感知的小成功。

这样,同样的内容,学生可以学得更高效、更轻松。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就会主动学习。

(二)规范学生课堂秩序,养成良好的习惯秩序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

首先,教师树立责任意识,从自身做起,发挥榜样作用;其次,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创设,有效地利用环境,规范学生的行为;第三,不放松学生每一个不好的习惯,让有序成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开端;第四,规范备考,提升技能高考成绩,促进学生发展。

“以学定教”,促进课堂的有效性精品文档7页

“以学定教”,促进课堂的有效性精品文档7页

“以学定教”,促进课堂的有效性教育的本质与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与终身可持续发展。

所谓“以学定教”即要求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自己的教学。

前人的名言:“因材施教”“教是为了不教”,无不证明了它的正确性。

而构建仁爱课堂则与我们“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注重个性化发展,让教育飞进寻常百姓家”的仁爱教育息息相关。

一、构建“以学定教,有效教学”教学模式的涵义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生成知识的主体建构者,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1. 以真诚、关怀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并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以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为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 教师只是一个知识资源,在学生遇到疑问时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并鼓励学生把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也纳入这种资源中。

二、“以学定教,有效教学”教学模式要求1. 以学设教,关注学情差异“以学设教,关注学情差异”是“关注学”的课前准备,是要求教师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模式中转变过来,不但要备“教案”,还更要备“学案”,关注学生的学情差异,了解学生的实际所需,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有效策略。

“学案”设计在考虑“教师教学方式”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本位”与“学生本位”的相结合。

“以学定教”要求教师们教师能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与方式,使教师的教学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2. 活用教材,因材定教教师要充分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源、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本,对初中科学教材内容进行科学整合。

“仁爱之心”课堂教案

“仁爱之心”课堂教案

“仁爱之心”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仁爱的内涵,明白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仁爱的基本内涵2)仁爱思想在历史上的影响3)仁爱思想的当代意义4)仁爱在现实中的体现5)培养仁爱之心的途径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一则关于仁爱之心的故事引入主题,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仁爱价值观。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孔子与孟子,是否了解他们对仁爱思想的贡献。

2)经典著作中的仁爱思想(15分钟)解读《论语》与《孟子》中与仁爱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仁爱的内涵。

总结仁爱的基本内涵,分析仁爱思想在历史上和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3)仁爱之心的现实应用(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结合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讨论仁爱之心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并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仁爱之心的途径。

教师讲解仁爱之心在现实中的体现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仁爱之心。

4)思考与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仁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观察,写一篇短文总结对仁爱的体会。

5)拓展延伸建议学生自主选择其他与仁爱之相关的故事,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分享和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感悟仁爱之心,鼓励学生关爱他人。

四、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把握学生对仁爱内涵的理解。

就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仁爱之心。

对学生的总结短文进行评估,了解学生是否真正体会到了仁爱的重要性。

浅谈“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浅谈“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浅谈“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高三A 黎胜军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分别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这就像是党和人民的关系:党是人民的先锋,领导人民,在整个国家中起“主导”作用,而广大人民则是社会根本,是党的拥护者,人民是国家的“主体”。

一个国家要想富强,除了起主导作用的执政党英明决策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充当国家“主体”的人民勤奋努力。

同理,一个班级、一所学校要发展进步,除了配备优秀的教师,更要有一群优秀的学生。

并且师生双方要在一个共同的目的下一起使劲,这样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那么,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之中,教师会不会发挥主导作用就要看有没有依据不同学生、不同学习主体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绝对认同,师生双方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大成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学定教,有效教学”是值得肯定的。

“以学定教”这一教学理念,实际上完成了教师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的教学价值取向的转变。

“以学定教,有效教学”实际上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针对性教学以促进学生进步。

这是符合我校“进步、幸福”的质量观的。

因为只有教师传授学生需要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会去主动地学习、参与并且吸收。

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跃起来,成为真正的“生命课堂”。

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教师不应再充当导演的角色,而应成为学习情境的创造者、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

教师要以学定教,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模式中转变过来,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课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可能的反应,思考相应的对策,了解学生的需要,真正上好每一节课。

例如,教案设计并行设计“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大部分,将有助于教师同时注重教与学;设计“学情分析”、“课后反思”等内容,便于教师在课前分析、思考,课后总结、补充,在这个意义上,教案并不是写得越干净就说明教师备课越认真。

以学定教,以思促学

以学定教,以思促学

以学定教,以思促学作者:肖春丽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1年第10期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以学定教、以思促学,这是当前教育改革对教师、学生掌握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以学定教、以思促学的理念可以让教师、学生共同成长,最终把教师的教学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转化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以学定教,以思促学教学理念的阐释(一)以学定教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任务确定教师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学习实情来确定教师的教学方式。

以学定教,是强调个性化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分析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实情,找出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涉及到学生的基础、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学生的心理状态等具体情况,只有对这些进行充分的了解,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学定教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组织形式,与传统的课堂最大的区别就是关注学的过程,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学习知识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深层次学习发生和良好品格的形成。

(二)以思促学以思促学:以教师思维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思维空间更广阔,以教师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思维更深刻。

这不是以文本为纲,不是以知识为纲,也不是以行为训练为纲,而是以核心素养为纲的教学组织形式。

以思促学是让教师带动、引领学生去思考,这样学生在学习中的勤思、乐思、善思和奇思,进而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构建核心素养体系。

二、语文核心素养与学生语文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项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核心,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升华,这四项内容在实践中可以侧重,但它们是融合的,不可分割。

可以特别关注“构建”二字,小学初中更注重语言规范性,重在积累一定量的语言知识和与之相关的语言材料,在语言运用中从而提升语感,而高中语文更注重语言个性化、风格化,语言的建构是把我们在生活中、阅读中和写作实践中积累的语言经验按照语言规律来理解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教案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教案

10.2《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仁爱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2. 掌握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包括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分享和谅解。

3. 能够运用仁爱的精神处理人际关系,增进友谊。

过程与方法: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仁爱的实际应用。

3. 视听教学: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培养学生分享和谅解的意识,增进友谊。

3.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树立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仁爱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2.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将仁爱的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分享和谅解意识。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0课第二课时,学生年龄大约为10-11岁。

在前几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对于道德行为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和社交能力,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够关心他人、不善于帮助他人、缺乏分享和谅解的意识。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学习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培养学生的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使用一张图片展示一个仁爱的场景,例如一个学生帮助另一个学生捡起掉落的书包。

-引发学生对仁爱的思考和讨论,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仁爱?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仁爱的行为?”-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例如公平、正义等。

2. 概念讲解①教师简要介绍仁爱的概念:“仁爱是指对他人关心、帮助、分享和谅解的精神和行为。

它体现了我们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以及愿意帮助他人、分享和理解他人的态度。

仁爱英语同步整合方案

仁爱英语同步整合方案

仁爱英语同步整合方案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越发
重要。

然而,由于各地的教学资源和方法的差异,学生们在学习英语时常常面临着诸多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全面的、统一的英语学习整合方案,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英语学习框架。

这个框架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语法和词汇的学习。

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法,学生们可以更加系统地进行英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整合各种优质的学习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教材、课外阅读、网络课程、学习工具等。

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学生们可以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另外,我们还需要加强英语学习的实践环节。

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们还应该
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听说练习,写作训练,以及参与英语活动和比赛。

通过实践,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

通过定期的考试和评估,我们可以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同时,评估结果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

总之,仁爱英语同步整合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多样化的英语
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相信这个方案将为学生们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仁爱英语同步整合方案

仁爱英语同步整合方案

仁爱英语同步整合方案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地位日益重要。

在中国,英语教育一直备受关注,人们普遍意识到提高英语水平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当前的英语教育普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学习负担过重、教学模式单一等。

因此,仁爱英语同步整合方案应运而生,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并提供更高效、更有成效的英语学习方式。

仁爱英语同步整合方案的核心理念是将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习效果。

该方案充分考虑了学生在学校内外的学习时间安排和学习方式,以充实学习内容,提供更多元化、开放式的学习方法。

通过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紧密合作,方案将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更广泛的背景中获得语言经验,并提高他们的英语技能。

一方面,仁爱英语同步整合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通过创设真实的交流环境,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强化英语语言技能,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同时,方案还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如报纸、杂志、故事书等,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此外,方案还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

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方案使学生能够全面应对各种语言交际场景,提高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仁爱英语同步整合方案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和创新。

方案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源。

通过利用电子教材、在线课程等,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此外,方案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等社交活动,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整合各种学习资源,方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仁爱英语同步整合方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方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提供相关的学习指导和反馈。

教师充当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解决学习问题,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评课建议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评课建议

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评课建议作为立己达人,我们应该具备仁爱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贯彻到我们的工作中。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以下是我对于如何以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来评课的一些建议:1.鼓励学生彼此尊重作为立己达人,我们应该始终尊重他人,包括学生。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彼此尊重。

例如,在讨论环节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不得打断他人发言,而是要等待别人发言结束后再开始自己的发言。

2.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同理心是仁爱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例如,在讨论某个问题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先试着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别人的观点。

3.鼓励学生关心他人仁爱精神还包括对他人的关心。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关心他人,例如,在小组活动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成绩,还要关注小组中其他成员的成绩,从而激励学生互相帮助。

4.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仁爱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例如,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情感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5.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例如,在布置作业时,我们可以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来选择合适的作业。

6.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仁爱精神还包括对社会的责任感。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例如,在小组活动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分工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7.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仁爱精神不仅包括情感方面的培养,也包括思维方面的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例如,在讨论问题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理由和证据。

8.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仁爱精神还包括积极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课堂讨论中,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多发言、多提出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定教构建仁爱课堂
由于以前自己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初中的语文教学会比较的不熟悉。

但经过一年的摸索,多少有了一些的感触。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点点心得。

新课程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而在现实中,学生本身存在着差异性,这就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分层次教学,实行以学定教,结合我班的学生实际情况,构建仁爱课堂。

以学定教”即要求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自己的教学。

简单的说“以学定教”就是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教给什么!前人的名言:“因才施教,”“教是为了不教”,无不证明了它的正确性。

而构建仁爱课堂则与“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注重个性化发展,让教育飞进寻常百姓家”的仁爱教育息息相关。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是做这样的尝试的。

首先,我充分了解学生。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在上课前及时检查及反馈,了解了学生的实情,教学就有了针对性。

在上课的时候我就会知道,没有掌握的是哪些同学?掌握的是哪些同学?这样可让每个学生觉得你在关注他,从而使他更努力学习,也更好地体现“仁爱教育”的特点。

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点拨和指导?哪些知识要针对个别学生强调,针对性指导?
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把“以学定教”落到实处。

让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是“以学定
教”的最终目标。

这就不能回避学生的差异性,让“教”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其次,我备好每一个学生的心。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生的差异性必然存在。

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

1、给优生以雄心
优秀的学生有他扎实的基本功,有他超人的智慧,甚至还有独道的学习方法,基于这些优越的条件,我要求学生拥有的是雄心壮志,要定下更远更高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语文学习兴趣浓烈,文笔优美,阅读鉴赏及审美能力都很强的优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老是给她们灌输要争第一,要考高分,要有向前闯的勇气和决心,因此,在每次考试中,她们都能考出好分.
2、给中等生以信心
中等生总是吊在中间,因而好多易满足的同学也就乐于呆在这个位置,平平而过,懒懒散散,消极地对待自己的成绩。

针对这种心理,我给中等生的是信心,我鼓励他们通过努力还可往上一些,我把他们归为中上等,意思是有可能上升趋势,因而好多学生恢复了信心,他们努力赶超,扩大了优生的范围。

3、给差生以上进心
在教师的眼中应该没有“差生”,只有学有困难的学生。

我尊重这类学生。

努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我并不比别人差”,“我还有优于别人的长处”。

对于他们常常出其不意地回答出我的一些难题(也许是偶然),但我就趁此机会大肆渲染,鼓励他,促使他上进。

这样,这些所谓的差生有了一点学的甜头,也就多了一点学习的劲头了。

最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今天的教正是为了明天的不教。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
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过去我总认为讲得越细,学生学得越容易,课堂
教学效率会更高,我领着学生走,他们总可以少走些弯路吧。

但是恰恰是这样做,养成许
多学生不动脑筋的坏习惯,什么东西都等着我来讲,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课堂
参与的积极性很低,往往一个问题问下去,学生毫无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老师,等着正
确答案的揭晓。

等到实际运用的时候,学生不会思辨,考试时老师没讲过的、平时没做过
的题就不知如何是好了,悲哀啊!其实,书本上一些简单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是能够解决
的。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辅导后进生。

这不正体现了构
建仁爱课堂的理念吗?那怎么实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呢?我认为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教师眼中无学生,心中无学生,课堂信息反馈
就等于零。

一上课,教师就要用一两句充满激情的话导入,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充满
激情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才会积极,兴趣才会高,效果也才会好。

2、要让学生对自学产生信心。

一节课的新内容并非完全都是新的,而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合乎逻辑的发展。

一般来说,大多数学生对新知识的大部分内容完全可以理解。

即便在自学中有不懂的地方,
也属于正常现象,因为这些往往是教材的难点,或是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也可能是由
于学生的思考方法不对路等。

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是需要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进一
步深入学习的内容。

老师有了这样的认识,自然也就有了对学生自学的信任,学生自学就
有了信心。

3、要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

怎样学得好就怎样学。

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
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做上“记号”,在答案下划线,在重
点词语下加着重号,难点、疑点划双线或“?”号。

如读课文,是独立地围绕课后题朗读
课文,找答案,还是边读,边讨论,边解决疑难等。

我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即能体现“五
个明确”(明确“自学时间、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要达到的标准、教师检测的方法
及要求”)的自学指导就是有效、高效的指导,反之则是无效或低效的指导。

自主学习的
注意事项:
(1)学生自学时,教师以不干扰学生自学为原则。

(2)在学生开始自学时,教师要巡视、关注,尤其要关注后进生。

(3)要重点把握好自学的时间。

课堂教学的管理,首先是对时间的管理,没有时间要求,自学就变成了放任自流。

4.要注意“教”的环节
学生自学以后,教师通过检测、更正的过程来了解学情,再根据学情来确定自己下一步教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教。

这就叫“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这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二次备课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课前备好的课,往往会因为学情发生变化而必须随之变化,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可以节省时间,才能有效和高效。

我认为教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四种:
1、补充:教材上不足的,学生理解不全面的教师要适当补充。

2、更正:学生理解有错误的,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错误思路、原因给于分析、更正、指导。

3、点评:一是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二是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

三是扩展学生的思路。

四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4、归纳总结,拓展延伸:不要就题讲题,一题一题地讲,而要一类一类地讲,一步一步地讲,由个别到一般,即由这一道题或几道题归纳出理论知识,总结出解题步骤或规
律,再指导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仅仅是本人的一点点心得,语文教学之路漫长,我会更加努力去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