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的成功故事

合集下载

联想总裁柳传志的创业励志故事

联想总裁柳传志的创业励志故事

联想总裁柳传志的创业励志故事1984年,那时的柳传志已经40岁了,谁也未曾料到,他由此翻开中国企业史传奇的一页。

作为一个早已跨越千亿门槛的企业,我们追寻它最初出发的脚步。

柳传志主导的联想,如何在中关村密密麻麻倒下的高科技企业中勇敢站起来?观察的维度有很多种,不少专家、学者已经写就企业历及传记。

1999年,柳传志在联想15周年的时候将这2019年划分为5个战略发展阶段:1984~1988年、1988~1994年、1994~1997年、1997~1999年、1999年之后。

对于联想这个“巨无霸”,我们主要观察1988年~1994年,联想从一个亿到十个亿的发展历程。

40岁创业:历经艰苦柳传志1944年4月29日生于上海,他的祖籍江苏镇江。

美国《商业周刊》说他是“衔着红色银勺子出生”(bornwithared-silverspooninhismouth),意即他出身富贵,其家庭又富有革命传统。

1984年11月,柳传志和11个同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20万元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当时公司由王树和任总经理,柳传志、张祖祥任副总经理。

1986年7月柳传志正式接任总经理。

柳传志走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行”,“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

”“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

科学院有些公司的总经理回首过去,总喜欢讲他们从前在科研上都多有成就,是领导硬让他们改行。

我可不是,我是自己非改行不可。

”柳传志非要从头开始的时候,已经整整40岁了。

创业之前,柳传志在科学院计算所外部设备研究室做了2019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

柳传志不太愿意提那段经历,因为“虽然也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用都没有,一点价值都没有。

只是到最后,1980年,我们做了一个双密度磁带记录器,送到陕西省一个飞机试飞研究所,用了起来。

我们心里特别高兴。

商务提升的具体案例名人

商务提升的具体案例名人

商务提升的具体案例名人摘要:1.引言2.案例一:马云3.案例二:柳传志4.案例三:马化腾5.案例四:俞敏洪6.案例五:雷军7.结论正文:在当今社会,商务人士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独特的商业眼光,实现了事业的成功。

以下是五位著名商务人士的成功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1.引言商务提升是当今社会热门话题之一,无论是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还是已经摸爬滚打多年的职场老手,都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商务能力。

通过对成功商务人士的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自己的事业发展助力。

2.案例一:马云马云,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他的成功故事堪称传奇。

1999年,他创建了阿里巴巴,通过其独特的B2B商业模式,帮助全球中小企业实现跨国贸易。

如今,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马云的个人财富也迅速积累。

他的成功经验表明,创新商业模式和抓住时代机遇是实现事业成功的关键。

3.案例二:柳传志柳传志,联想集团创始人,是中国科技产业的代表人物。

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和卓越的管理才能,带领联想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之一。

柳传志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强大的执行力是企业成功的基石。

4.案例三:马化腾马化腾,腾讯公司创始人,他的成功案例再次证明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巨大潜力。

他创建的腾讯公司,以即时通讯软件QQ起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马化腾的成功经验表明,紧跟市场需求,持续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5.案例四:俞敏洪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他的成功故事对于教育行业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他凭借一己之力,将新东方从一家小型英语培训学校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教育企业之一。

俞敏洪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专注和坚持是实现事业成功的法宝。

6.案例五:雷军雷军,小米科技创始人,他的成功案例是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典范。

他创立的小米科技,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和创新的互联网营销模式,迅速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军企业。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我们有过无数次要死要活的坎儿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我们有过无数次要死要活的坎儿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我们有过无数次要死要活的坎儿联念开创人柳传志:咱们有过有数主要死要活的坎儿文/浑如【人物手刺】柳传志,联念散团无限私司董事局声誉主席,联念散团下级参谋。

联念,降生于一间没有到20仄米的小转达室,历经三十余年风霜雨雪,成为电脑销质稳居海内之尾的神话,而柳传志也被毁为“IT学女”。

否是谁能念到,衰名暗地里是已经咬牙对峙熬过的一叙又一叙坎。

1、困难守业1984年,是外国贸易史上一个重要的守业工夫窗心。

那一年,王石创建万科,弛瑞敏接办海我,而40岁的柳传志创建了联念。

彼时,柳传志支出菲薄单薄,糊口宽裕,齐野七心人挤正在一间12仄米的斗室子面。

“能够忍耐贫寒,但不克不及忍耐本人无所作为、虚度光阴。

”没有甘平凡的他决议守业,联念应运而熟。

然而,从常识份子转变为守业者,柳传志面对太多的考验。

为了渡过守业始期的保存危机,他曾蹬着三轮车售货,也曾为了一弛审批报表而忍耐处事员的神色。

此中,适遇变革谢搁的汗青时代,柳传志须要快捷调解战自尔迭代,以顺应新环境、新思维、新政策。

其时,面临国度节制电脑入口额度战闭税的政策,柳传志踊跃争抢入口批文,以接续开展电脑代办署理业务,异时他也据守底线,“法令脚绝必需齐备”。

颠末困难的代办署理时代,1990年,柳传志拉没了联念品牌的电脑,谢封了新的征程,而新的应战也随之到去。

2、酣战摘我2000年,摘我以曲销形式挨进外国市场,联念遭逢强敌,间断二年市场份额降落。

不少人皆感觉联念逢到了“克星”。

柳传志并无随便认输,他审时度势,制订了“二条线做和”的战略,一条线筹办战IBM的并买会谈,另外一条线散外水力反抗摘我。

知己知彼,圆能百和没有殆。

正在深刻理解对圆的状况之后,柳传志将联念本来的分销形式改为“单形式”,既作年夜客户,也作贸易客户。

“实作长短常艰难,像飞机正在地面一边飞着一边添油,也便是说皆出有制订孬外部的划定规矩,于是文明便极其重要。

”因而,他年夜刀阔斧天停止外部文明变革,高低各圆里严密配折,不克不及只瞅部门利损,正在协商外制订政策、标准。

柳传志联想传奇的创业历程中国IT业巨头柳传志的创新之路

柳传志联想传奇的创业历程中国IT业巨头柳传志的创新之路

柳传志联想传奇的创业历程中国IT业巨头柳传志的创新之路柳传志,中国IT业巨头,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企业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传奇色彩,通过不懈努力和勇于创新,将联想从一家小型计算机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跨国科技企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柳传志的创业历程和他在中国IT行业上的贡献。

一、初创时期的艰辛柳传志于1984年联合12名同事创办了联想公司,当时的计算机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柳传志率先意识到计算机市场的巨大潜力,并且具备一定的技术功底。

然而,刚开始的时候,柳传志面临着种种困难和艰辛,资金短缺、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他。

然而,柳传志并没有放弃,他坚信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二、积极拓展市场柳传志在初创时期就意识到了拓展市场的重要性。

他敢于面对竞争对手,以低价策略和高质量产品迅速打开市场,让联想的产品进入更多的家庭,从而拉动整个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同时,柳传志也积极寻求国际市场的合作和拓展,将公司的产品推向全球。

通过积极的市场拓展,联想逐渐成为中国计算机行业的领导者。

三、创新的引领力柳传志对创新的追求是他成功的关键。

他意识到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柳传志带领联想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创新的产品,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并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他坚信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始终将创新放在公司发展的核心位置。

四、开放的思维和全球化战略柳传志具有开放的思维和全球化的眼光,他深刻认识到全球化趋势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他积极推动联想与全球领先科技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吸引国际先进技术和人才,使得联想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了更广阔的合作伙伴和市场。

柳传志的开放思维和全球化战略让联想在中国IT业崛起的同时也走上了国际舞台,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崛起的象征。

五、社会责任的履行柳传志深知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他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柳传志的创业故事

柳传志的创业故事

柳传志的创业故事展开全文柳传志,1944年生,中国著名企业家,投资家,曾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以及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66年,他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之后,在国防科工委十院四所和中科院计算所实习、做事。

1984年,他创办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曾担任总经理、总裁要职。

1988年创建香港联想并出任主席;1997年北京联想与香港联想合并,柳传志出任联想集团主席。

2000年1月,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亚洲最佳商业人士”。

2011年11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柳传志卸任董事长一职,但仍身居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兼高级顾问的位置。

柳传志的创业故事说明:创业,跟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有行动,有拼搏精神,就能够在创业中做出成就或成绩。

柳传志中年创业,一样铸就了人生的创奇。

柳传志也算有点生不逢时,大学毕业时,正逢文化大革命,求学、科研,有点像水泡的影子。

1968年11月,至1970年4月,他分别下放到湖南西湖解放农场和广东珠海白藤农场;柳传志后来说:当年的劳动锻炼和繁重劳动,那是“痛苦不堪的事”。

柳传志走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得已。

柳传志说:“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

”“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柳传志说:“挨过饿的人会更珍惜”;珍惜机会,珍惜来之不易的日子;尽量减少坎坷,减少事业的损失。

从头开始时,柳传志已经整整40岁了;中年创业,谈何容易?当时,在中关村街上,哗啦一下,办起了一片公司;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决定,让柳传志领头为计算所办个实业公司;11个人,20万元资资本,就是公司发展壮大的初始根基。

1984年,“两通两海”已经挺立在中关村;而柳传志的名字,普通得让人容易忘记。

但今天,柳传志成了大事;联想成了民族计算机产业的象征与标志。

而当年笑傲江湖的英雄,却被雨打风吹去。

柳传志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立意高远,胸有大志。

柳传志:信念至上:只许成功不许败

柳传志:信念至上:只许成功不许败

柳传志:信念至上:只许成功不许败1961~1965年,柳传志被保送到西安电讯工程学院学习。

他的班主任参加过解放战争。

在辽沈战役中,班主任所在的团自认为战斗力很强。

有一次到黄永胜的总队里去配合作战,黄永胜跟该团团长约定好占领某制高点的时间。

到达目标时,全军发动总攻。

但真打起来时,该团怎么也拿不下来,眼看时间快到了,再攻不下就要影响总攻了。

黄永胜大怒,当场就把团长给撤了,换上了自己的精锐部队,结果很快就拿下了这个制高点。

“那些战士根本不怕死,一个个往上冲,部队这种冲的劲头不得了,很吓人,为达到目标不顾一切。

让开枪的人都手哆嗦。

”这个故事对柳传志影响很深。

这就是信念,信念是一种要做就做成的必胜的情愫,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信念是对自身存在的价值、理由和目标的深层认知。

一个有信念的人就会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个有信念的企业能够不断前行,就算有波折,也能挺过去。

经过战争与军队洗礼的军人企业家的信念更加坚定、坚强。

柳传志: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这个故事一直激励着柳传志:“做企业也是,第一要让士兵爱打仗,这种氛围一旦造出来就非常厉害。

一旦决定目标,就不要瞻前顾后,要勇往直前,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联想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情况,没法退,只有死攻。

”1992年,联想刚开始做自己的机器,结果质量不好,那时柳传志在香港,听到后很着急。

回到北京后了解到具体情况,认识到症结在哪儿,然后开了全体员工会议,说:“如果质量问题解决不了,我就下台。

我下台之前,相关人员一定要大砍一批。

”就这样,当年机器质量就上去了,一环一环牵扯不清的问题都解决了。

”17岁就入伍,在部队服役17年的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也表示:“在我人生性格形成的最关键阶段,军旅生涯形成了我百折不挠的精神。

”王健林是个不到黄河心不死,就是到了黄河心也不死,而且非要搭一座桥过去的人。

地产业单一的运营模式是他一直想逾越的一条河。

成功企业家励志故事_成功人士励志的故事

成功企业家励志故事_成功人士励志的故事

成功企业家励志故事_成功人士励志的故事优秀企业家即取得了事业成功的企业家,作为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在人格方面有着基本特征,诸如具有专长、创新能力、思维超常、敢冒风险、危机意识、人格魅力等。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成功企业家励志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成功企业家励志故事篇1:山姆·沃尔顿山姆·沃尔顿是沃尔玛的创始人。

他1918年出生于俄克拉何马的金菲舍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乡下人。

他用50年的时间,将一个小杂货店打造成为强大的商业帝国。

2002年依然位居《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的榜首”,经营沃尔玛公司的沃尔顿家族以超出700亿美元的身价名列全球富豪第一。

正如美国总统老布什在1992年授予他美国总统自由奖章时说,“山姆·沃尔顿,一个地道的美国人,他具体展现了创业精神,是美国梦的缩影”。

每个人都期望留下一份遗产。

山姆·沃尔顿留给我们的就绝不仅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商业数字,而是一笔泽被后世的精神财富。

正是凭着他不凡的心智和坚韧的毅力,成就了不朽的商业模式。

解读成功,信念使然。

山姆对自己坚持不懈的信念作了如下概括:信念一:敬业山姆坚信,“如果你热爱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这种热情”。

信念二:所有同事都是合伙人,合伙人要分享你的利润只有当同事都把他自己作为合伙人,他们才能创造出超乎想象的业绩。

信念三:激励你的合伙人仅仅金钱和股权是不够的。

每天经常想一些新的、较有趣的办法来激励你的合伙人。

比如,设置高目标,鼓励竞争,并随时进行区分;让经理们互相调换工作以保持挑战性;让每个人都去猜测你下一步的计策会是什么,但不能被一猜就着。

信念四:坦诚沟通尽可能地同你的合伙人进行交流,他们知道的越多,理解的就越深,对事物也就越关心。

情报就是力量,你把这份力量给予你的同事后所得到的益处,将远远超出消息泄露给竞争对手带来的风险。

信念五:感激你的同事为公司做的每一件事支票与股票或可以收买某种忠诚。

柳传志的创业故事

柳传志的创业故事

柳传志的创业故事:中年奇迹(一)柳传志是一个创业的传奇。

这个传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领导联想由11个人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更重要的是,他的传奇故事对许多立志创业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激励。

这个传奇让每一个创业青年都可以怀有这样一个希望——“如果我足够地努力,也可以像柳传志那样地成功。

”柳传志以其亲身经历告诉青年人,创业成功所必需的要素其实并不多。

“十五大”鼓励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前提,也使柳传志乐观地认为:“今后一个时期会涌现大量的创业者,因为创业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40创业柳传志走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行”,“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

”“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

科学院有些公司的总经理回首过去,总喜欢讲他们从前在科研上都多有成就,是领导硬让他们改行。

我可不是,我是自己非改行不可。

”柳传志非要从头开始的时候,已经整整40岁了。

创业之前,柳传志在科学院计算所外部设备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

柳传志不太愿意提那段经历,因为“虽然也连续得过好几个奖,但做完以后,却什么用都没有,一点价值都没有。

只是到最后,1980年,我们做了一个双密度磁带记录器,送到陕西省一个飞机试飞研究所,用了起来。

我们心里特别高兴。

但就在这时候,我们开始接触国外的东西,发现自己所做的东西,和国外差得太远。

这使得我坚决地想跳出来。

”1984年,科学院办科技展览,赵紫阳没有到会,科学院对此议论纷纷。

柳传志也琢磨为什么赵紫阳不来看?“我觉得不来的道理是,赵紫阳更重视应用研究,更重视技术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但应用研究怎么能够推广变成产品,我当时也想不好该怎么走,但研究所的路,肯定行不通。

”柳传志领头办公司的背景是,当时,中关村街上哗啦一下办起了一片公司,中科院计算所也有人出去办公司,或者给人打工,验收机器,验一天收入三四十元。

柳传志创业经历

柳传志创业经历

柳传志创业经历 柳传志不仅仅是个企业家,也是⼀位投资家。

在联想控股旗下的5家公司中,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仍然专注于IT领域,⽽另外3家则有着浓厚的投资烙印。

下⾯店铺就为⼤家解开柳传志创业经历,希望能帮到你。

柳传志创业经历 要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因为是5%⽽不是1%,说明还是有⼀定希望的,那么就要坚定不移地把它做成功。

我觉得坚定不移是最为重要的 28年前,柳传志带领10个科研⼈员,在⼀间不⾜10平⽅⽶的⼩平房开始⾛上创业之路,那⼀年他40岁。

⾄今,柳传志对当年的创业坎坷仍历历在⽬,“原来总是被⼈骗,刚开始是被骗了14万元,后来差点被⼈骗⾛了300万元,两个礼拜之后把钱追回来了,⼼还继续狂跳不⽌。

联想年年都是要死要活的,我们当时不仅仅是伤筋动⾻,⽽是已经到了⽣死边缘,弄不好摔⼀跤就死了。

” 如今这位68岁的中国企业“教⽗级”⼈物,在带领联想集团⾛出困境、收购了IBM的全球PC业务,⽬前近乎登顶全球最⼤PC⼚商之后,⼜有了⼈⽣创业的新⽬标,即将资产超过1500亿元的联想控股在2014-2016年成功整体上市,“希望上市以后每年都能保证利润有两位数的增长,能够给中国股市带来⼀股清新的风。

”打造⼀个值得信赖、受⼈尊敬的有国际影响⼒的投资控股公司。

回顾28年的创业经历,柳传志说,在中国做企业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化,在中国的具体情况下要⽣存就不能理想化,⽽是把⼆者结合起来,“好好想⼀想如何在允许的红线范围之内,形势好的话就多做,形势不好的话就少做,我们没有和⼤形势抗争的能⼒。

要尽量从⾃⼰⾝上找原因,不要去怨天尤⼈。

” ⼀个创业企业要想暂时能够成功,柳传志指出两条必要条件,⼀是要有意志⼒,要能顶住,能不能创业还得看能不能熬得住,熬得住就能成功;⼆是学习能⼒,那些运动员能奋⽃成世界冠军都是因为他们有学习能⼒,意志品质只能说是必要条件,⾃⾝条件就是要有学习能⼒。

暂时的成功靠的是意志坚定,要想基业常青的话,柳传志认为还要再加上⼏个必要条件:⾸先⽬标需要不断提⾼,因为环境在不停地变成,⾏业也在不停地变化,要想吃这碗饭就得适应这个环境和⾏业。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柳传志是中国科技界的重要人物,他成功将联想集团从一家小型电子器件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巨头。

他的创业历程展示了勇气、智慧和坚韧的品质。

本文将介绍柳传志的创业历程,并探讨他的成功之道。

第一步:从电子器件起家柳传志于1984年创办了联想集团,当时的公司只是一家小型电子器件制造商。

柳传志以其坚定的信念和才智,带领联想渡过了困难时期。

他对中国市场的准确判断和迅速应对,使公司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他也意识到了全球化的重要性,将联想逐渐推向国际市场。

第二步:进入电脑行业柳传志很快认识到电脑行业的巨大潜力,并于1990年代将联想重点发展为电脑制造商。

他以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使联想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脑品牌之一。

柳传志通过投资研发和创新,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卓越的产品,这进一步巩固了联想的市场地位。

第三步: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在2005年的一次重大收购中,柳传志领导联想成功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使联想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

柳传志通过将联想与IBM的技术和资源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和市场份额。

第四步:推动多元化发展柳传志深知科技行业的竞争激烈,为了保持联想的竞争力,他着手推动公司的多元化发展。

他将眼光投向了移动设备、智能家居和云计算等新兴领域。

柳传志通过战略合作和投资,将联想打造成一个全方位的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使得公司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取得成功。

第五步: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柳传志一直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他致力于推动联想在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社会公益等领域的积极参与。

柳传志将社会责任融入联想的核心价值观,并确保公司在做出商业决策时考虑到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柳传志从电子器件到全球科技巨头的创业历程展示了他的勇气、智慧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的成功离不开他对市场的准确判断、迅速应对和全球化战略的意识。

关于成功的领导者案例

关于成功的领导者案例

关于成功的领导者案例成功的领导者案例一在成功扮演“救火队长”——柳传志,将联想集团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并将联想集团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之后,柳传志再次卸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联想集团真正进入“后柳传志时代”。

作为中国IT界乃至中国企业界的教父级人物,柳传志以20万元起家,历经波折,将联想集团打造成全球第二大PC厂商。

更为让人称道的是,在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创业者中,众多一度声名显赫的企业家,到如今都已雨打浮萍风吹去,柳传志却能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屹立潮头,老而弥坚。

其探索出的“搭班子、定战略和带队伍”的管理理念,被很多企业家拥为圭臬。

从联想集团卸任后,67岁的柳传志并没有退休,而是要下一盘更大的棋局,那就是将联想控股打造成一家基业长青的伟大公司。

辉煌业绩带领联想集团闯“三关”在联想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有三大关口都曾经将联想集团逼入绝境,但在柳传志的带领和全体联想集团人员的努力下,都化险为夷,并在每经历一次磨难后,联想集团变得更为强大。

第一关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PC行业对外开放,IBM、康柏等PC巨头长驱直入,当时中国的企业毫无还手之力,用柳传志的话说,“联想和IBM、康柏相比,就像舢板之于巨轮”。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柳传志大胆启用年仅29岁的杨元庆出任联想微机事业部总经理。

杨元庆一战成名,将联想的市场份额从不到2%,发展到占中国市场的27%,稳居中国乃至亚太区的第一位。

“柳杨配”初步成型。

第二关是直面DELL的直销模式挑战。

DELL以直销模式起家,所向披靡。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DELL开始大力拓展中国市场,联想市场份额受到冲击开始下跌。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联想遇到了克星。

钮伟彤——实战派公文写作专家 1. 专业背景: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2. 工作背景:10年以上行政公文写作及高等文秘教学经历。

曾在北京高等秘书学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担任高级讲师。

并连续多年获得两家学院优秀讲师称号。

IT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的柳传志励志故事

IT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的柳传志励志故事

IT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的柳传志励志故事IT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的柳传志励志故事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为大家带来IT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的柳传志励志故事,快来看看吧。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美国二战名将麦克阿瑟在去职时,留下了这句名言。

上周,IT界老兵、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宣布辞去公司董事长一职。

这位67岁的老兵,将自己复出三年和创办联想二十多年当中的各种情愫,在半个小时的交班仪式里喷薄而出。

退隐后的他将专心于联想集团母公司联想控股的各项投资业务。

在卸任仪式上,柳传志思绪万千。

哽咽11月2日晚上7点,在北京紫竹院桥西的香格里拉酒店一楼宴会厅,柳传志带着杨元庆等一众联想集团高管进入会场。

在播放了一段由联想老员工录制的煽情VCR之后,柳传志走上台打开演讲稿。

不过,就像以往柳氏讲演一贯的风格,柳传志更多的是即兴发挥。

柳一开始打了个比方,说有的人在嫁女儿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自己在嫁女儿的时候没那样,反而高兴,因为女婿很能干,女儿也很愿意,脸上也放出光彩。

柳传志以嫁女儿来比喻自己交班时候的心情,台下的杨元庆则微笑会意。

令人意外的是,柳传志在顺势谈到杨元庆、刘军(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负责联想集团移动互联业务)等一批得力干将的时候,一度哽咽,几欲落泪,感慨道,企业培养一员大将,真的不知道要经历多少磨难。

在老联想人的印象中,平日里虽然温情,但是在外人面前一向刚毅的柳传志很少在公开场合如此感情流露。

为数不多的类似情况,一次是出现在早年就企业发展方向上,与联想元老倪光南分道扬镳;还有一次就是被海军医院的医生告知,自己手下的联想高管个个都落下一身毛病,柳传志回公司后立即召集开会,“眼眶里转着眼泪”告诫众人要注意身体。

欣喜虽然柳传志的哽咽是说到了自己带年轻人时候的艰辛,情到浓处,但是其中也肯定包含着自己对联想集团以及这帮弟子的不舍。

柳传志领导案例及启示

柳传志领导案例及启示

柳传志领导案例及启示2篇柳传志领导案例及启示(一)柳传志是中国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信息技术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

他在长达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展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智慧,他的经验和智慧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柳传志作为联想集团的领导者,他在战略规划、组织管理、创新驱动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成绩。

以下是柳传志领导案例及相关启示。

案例一:联想转型柳传志领导联想集团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战略决策,带领企业成功实现了从计算机业务向多元化产业发展的转型。

柳传志瞄准了全球化竞争的大趋势,主动调整战略,不断开展多元化探索和创新,带领联想走出了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

他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使得联想的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柳传志的决策和战略眼光为联想成功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启示一:时刻保持战略敏感柳传志的成功转型离不开他对全球化竞争趋势的敏锐洞察力。

作为领导者,我们也需要时刻保持战略敏感,关注市场变化和行业趋势,及时调整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路径。

只有时刻保持战略敏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启示二:注重创新驱动柳传志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使联想的产品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作为领导者,我们需要注重创新驱动,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推动公司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保持持续增长。

案例二:培养人才柳传志注重培养人才,倡导“最好的人,给最好的机会”的人才理念。

他为联想集团搭建了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并注重培养和发展员工。

柳传志注重人才的选拔和激励机制,为联想集团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

启示三:重视人才培养柳传志注重培养人才的经验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我们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和发展。

要从战略高度,找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路径,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使其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和创造力。

启示四:打造良好的激励机制柳传志在联想集团打造了良好的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机会。

满门忠烈柳传志

满门忠烈柳传志

满门忠烈柳传志概述柳传志,字忠烈,是中国计算机科学家和企业家,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之一。

凭借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创业精神,柳传志将联想从一家小型计算机厂商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跨国科技公司。

本文将对柳传志的生平经历和他对中国科技行业的贡献进行介绍。

生平经历柳传志于1944年11月30日出生在中国山东省一个普通家庭。

他在上世纪70年代完成了本科学业,并获得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学士学位。

毕业后,他成为北京邮电学院的教师,开始了他在教育界的职业生涯。

然而,柳传志对科技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对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因此,他在1984年放弃了在教育界的工作,成立了联想公司。

当时,联想只是一个小型计算机厂商,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柳传志通过卓越的领导才能,把联想从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

他将公司聚焦于高质量和低成本的产品,这使得联想在中国和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柳传志在经营和战略方面的才能,使得联想从一家本土公司迅速扩张成为国际知名的品牌。

对中国科技行业的贡献柳传志对中国科技行业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他对联想的领导和发展上,还体现在他对中国整个科技产业的推动和引领。

首先,柳传志积极推动中国电脑领域的创新和研发。

他致力于将中国推上全球科技创新的舞台,引领联想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

他鼓励员工创新思维,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建设,为中国的科技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柳传志对人才培养和教育投入的重视也是他对中国科技行业的贡献之一。

他创办了很多教育基金和研究中心,为中国的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他积极倡导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

最后,柳传志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他投资和支持了许多环保和教育项目,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结语柳传志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激情的企业家,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将联想从一家小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品牌。

华商名人堂 l 柳传志:做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华商名人堂 l 柳传志:做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左起:联想集团首席运营官罗瑞德、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董事局主席柳传志、首席财务官黄伟民华商名人堂|柳传志:做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2011年11月2日下午,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在联想集团第二季度业绩发布会上宣布卸任,辞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并表示,会期待联想新“园丁”的涌现,做大联想,使其变成一个大型“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柳传志说,这个概念中有两个“家族”,后一个“家族”,是指要做“有主人”的企业,企业的CEO和高层领导不仅是为企业打工,而是要把这个企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为企业的长远目标负责。

前一个“家族”,则指的是家族企业的弊病,比如用人时任人唯亲的倾向,把家族利益凌驾于企业利益之上。

这些对企业发展不利的“家庭”因素,需要排除掉,所以目标是“没有家族”。

实际上,当联想逐步规模化以后,柳传志就开始思考,选择一条什么样的管理和发展之路,才能让联想可持续地健康成长,才能让联想“百年企业”的愿望实现。

他曾经对世界各国企业进行过认真研究,发现日本企业以家族式管理居多,而美国则是典型的西方式管理。

两种发展模式各有其特点和优势,西方的股份制企业,是一种遍布全球、广受欢迎的现代企业组织模式,也是大势所趋。

但是股份制企业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董事会里都是一批独立董事,缺少类似家族企业里那种真正的大股东代表。

这些独立董事的任务是努力看住企业不要违规,不要侵犯国家和股民的权益。

在这方面,做得尽职尽责、无可挑剔。

但另一方面,却没有人能为企业的生死存亡承担责任,也没有人为企业设定长远战略,树立发展的愿景。

而且一般的职业经理人仅仅是职业化地做好工作,哪里有利可图就往哪里走,要么不作为,只顾眼前利益,不谋求长远发展;要么大手笔动作,以企业风险来博取个人的期权收益。

而且他们没有义务为某个企业卖命。

这与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当成自己的命来做,是完全不同的。

这样的企业,会无可避免地丧失掉曾经的竞争力,遭到淘汰。

而单纯作为中国式家族企业来发展,就会不可避免的陷入“家庭作坊”的模式,将权力揽于自家、管理类似家长,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不相信外人,将家族的利益置于企业利益之上,并且会任人唯亲,很难根据个人才能去配置公司高层,这样的弊病也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企业的进步。

柳传志领导力

柳传志领导力
能够挖掘和发挥他人的潜力,满足他人的愿望,让他人得到好处,充分调动大 家的积极性,让大家心甘情愿地跟你走、跟你做事;
能够适应现实的需要,一方面坚持我们的最高原则,另一方面采取灵活 的方法,以保证我们目标的实现。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就这样,柳传志以永不言败的毅力和桃李不言的方式,成功推动了针对联想汉卡的复议大会的召开, 并一举拿下了当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为联想集团日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此以后,联想总部的墙上多了一张新标语:“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
总结: 柳传志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能够站得高,看得远,能够为他人指明前进的方向,提出正确的目标和 思路;
02 中国经济十年商业领袖
柳传志 成就
中国改革风云人物03
05全球25位最有影响
力的商界领袖
06亚洲最佳商业人士
02
领导力概述
建班子 定战略
带队伍
柳传志的领导力体现
进退有章的政治智慧
1.不做改革的牺牲品 2.凡事需要转大弯 3.有理想但不要理想化
挖潜他人的优势和影响
孙宏斌、朱立南、郭为、杨元庆等都 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人才
1. 企业家 2. 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 添加标题
添加你的详细文本内容添加你
3.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的详文本内容添加你的详细文 本内容添加你的详细文本内容
4. 联想集团创始人等
主要成就
-------------------------------------
全国劳动模范 01
04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
三位一体的领导心得

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

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

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1):柳传志年龄:65岁创业时刻:1984年创立联想第一桶金:汉卡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

正因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

柳传志:做“倒爷”被骗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

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老帅柳传志在2月初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联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

”柳传志自剖心迹,虽已年逾65,但激情不减当年。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

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时任计算所所长的曾茂朝(现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也一向在私下里鼓励手下创立公司。

已年逾40岁的柳传志主动提出了要创业,“我40岁的时候是正因前面没有路可走,因此选取了创业。

”当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即联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组成三人核心成员,柳担任副总经理。

曾茂朝将计算所的传达室交给柳传志使用,又给了20万元开办经费,还给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纳本所人员,能够使用所里的技术成果,员工能够使用自我原先在计算所里的办公室、电话以及所有资源等。

虽然支持很多,但是从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几个月里,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么。

柳传志之后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因此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

”于是,包括柳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过“倒爷”、“板爷”,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户外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之后正因听说倒买一台彩电能赚1,000块,联想也跟着去做。

当时有说法“骗子比彩电还多”,尽管柳传志留意谨慎的叮嘱要看到电视才付款,他们也的确看到了电视,但是等钱汇过去,对方却消失了,联想一下被骗去14万元。

十三个柳传志的故事

十三个柳传志的故事

2.讲诚信甘愿受罚
• 点评: • 柳传志把信誉放在一个极端的高度来 看待。 • 他兑现奖金的事后来虽然被罚,但他 觉得“人家处理得对,我也心甘情愿 地受这个罚”。
3.奔日子造福社会
• 柳传志的演讲:“人分为三种:熬日子,过日子,奔日 子。熬日子就是过一天是一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没有理想,没有追求,过着最穷的生活,是最惨的人。 • “过日子就是舒舒服服把自己日子经营好。这种人有追 求,有理想,奋斗过,努力过。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过上了,自己追求的生活,然后享受生活。但这种人一 旦达到自己的目标,就会停滞下来,慢慢享受生活。这 无可厚非,也没有什么指责的地方。其中社会上的大部 分人都属于是这种人。 • “奔日子就是老有追求,不停往上奔。这种人完成一个 目标后,他会继续追逐下一个目标,不会停下脚步。更 多奔日子的人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应该鼓励更多的 人往前奔。”
1.跟着父亲学算账
• 点评: • 钱是要省着花,但要算清大小账儿, 便于公司发展的钱,利于员工工作的 钱,该花就花。 • 跟着父亲学会了算大小账儿,柳传志 的联想在香港很快起步了,这一理念 成为他日后处理经济事务的准则。
2.讲诚信甘愿受罚
• 柳传志那年他在公司实行销售承包制,给某部门 经理的任务指标是年销售4000万元,结果他们完 成了6500万。 • 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业绩突出的经理可以得到 公司7000块钱的年终奖金,然而按照当时的国家 政策,要发奖金就得先上缴4倍于奖金的奖金,这 对于当时实力还相当弱的联想公司来说,如果都 奖励,公司难以承受。 • 最终,柳传志兑现了当年所有的奖金。可是,由 于是拿支票去换现金,两年多以后,这事还真被 查出来了,柳传志被罚了9万多块钱。
4.守时早到不添乱
•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是一位非常守时的人,参加 各种活动几乎从未迟到,因为他总是预留出一些富余时 间。比如,某个活动正式开始的时间是上午10点,从出 发地到活动地点开车需要一个小时,而柳传志会在8点 半或更早出发,把堵车等意外情况都考虑在内了。 • 因此,很多时候,柳传志总能提前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 到达活动地点。虽然他提前到了,但他却不急于走进活 动现场,而是待在车子里处理其他事情。 • 有一次,他又是提前一个小时到达了活动地点,仍没有 下车入场的意思,司机就问他:“现在进场等待,不是 更舒服方便吗?”柳传志回答道:“离活动正式开始的 时间还早,如果我提前过去,一定会打乱主办方的阵脚, 他们一定会派出专人来陪我,这不仅会给他们添麻烦, 而且还会搞乱他们事先的计划。”

柳传志——联想的创业之路

柳传志——联想的创业之路

柳传志:联想的创业之路今天来了这么多同学,让我很感动,因为这是大家对联想、对中国的民族的信息产业、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的关心。

1984年的时候、联想公司初办,我们的11个人,平均年龄43岁,那一年我40岁。

我们把4年以后,也就是1988年作为一个坎儿。

为什么呢因为1988年以前,我们只能从计算所进入,不从社会招聘。

1998年的时候我们是150人,当时是计算所公司,联想的前身,营业额是7800万。

最高层,就是当时管理层的负责人平均年龄48岁。

10年以后,说是1998年,到去年,公司7000多人,营业额达到176个亿,集团的管理层平均年龄34岁。

我们业务得到了大拓展,但是领导人的年龄却大大降低,说明联想集团新老交替的过程是积极的、平衡的发展。

我为什么一开始就先讲这一点,其实这是一件很了不起、很难的事情,大家可以想像。

联想是20万块钱起家,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不知道遇到多少困难,商业风险,甚至政策上的风险。

创业的同志在1990年、1991年,一个月才拿几百元工资的情况下,辛辛苦苦把树种大了,浇了水,施了肥。

当发展到一定程度,该结果的时候,由于联想是国有企业,跟自己毫无关系,要全交给年轻同志,他们心里头能高兴吗所以自然这里面有一个过程。

为了说明问题的难度,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我们经过的商业风险和政策风险。

我在这儿举两个例子。

商业风险大家都能想像到,企业亏损了、竞争激烈等等。

其实我在这儿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因为我们是中国科学院的人,原来都做研究工作的,实际就是书呆子,因此一开始的商业风险实际上就是被骗。

我们这20万块钱,成立不到半个月,就被江西省妇联的一个女同志骗走了。

我在这儿讲一个我被骗的最痛苦的一个例子,那是1987年,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就是靠出卖技术劳力积累资金。

什么叫出卖技术劳力就是给人家验收机器、讲课、维修做这些事情,积累了90万。

1987年以后我们就开发了联想汉卡。

联想汉卡本身的相对利润很高,比如说利润高达40%,但是绝对利润不高,因为它不是个大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的成功故事
柳传志,1944年4月29日出生于江苏镇江,曾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董事局主席,2021年11月2日卸任,现任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联想集团高级顾问,企业家、投资家、泰山会成员、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

下面讲述的是。

第一桶金:汉卡
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

因为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
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

柳传志:做“倒爷”被骗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

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老帅柳传志在2月初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联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
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

”柳传志自剖心迹,虽已年逾65,但激情不减当年。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

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时任计算所
所长的曾茂朝现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也一直在私下里鼓励手下创立公司。

已年逾40岁的柳
传志主动提出了要创业,“我40岁的时候是因为前面没有路可走,所以选择了创业。


当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即联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组成三人核心成员,柳担任副总经理。

曾茂朝将计算所的传达室交给柳传志使用,又给了20万元开办经费,还给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纳本所人员,
可以使用所里的技术成果,员工可以使用自己原先在计算所里的办公室、电话以及所有资
源等。

虽然支持很多,但是从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几个月里,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
是不知道去干什么。

柳传志后来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
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

”于是,包括柳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过“倒爷”、“板爷”,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运动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后来因为听说倒买一台彩电能赚1,000块,联想也跟着去做。

当时有说法“骗子比
彩电还多”,尽管柳传志小心谨慎的叮嘱要看到电视才付款,他们也的确看到了电视,不
过等钱汇过去,对方却消失了,联想一下被骗去14万元。

公司一下子更加艰难。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为公司带来收入的各种业务几乎试了一个遍。

其中最重要的
事情是将计算所倪光南主导开发的“汉字系统”带到了公司,成果产品化后就是后来知名
的“汉卡”。

当时电脑大部分靠进口,全是英文系统,必须装上汉卡,每台电脑经过改装后利润高达一、两万元。

联想在6个月内至少销售出了100套,为公司带来了约40万元毛利润。

曾茂朝的妻子,计算所研究员胡锡兰就在1985年的夏天从自家楼上看到了一个难忘的场景:烈日炎炎下,柳传志和李勤现任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等人正在人拉肩扛,将一堆微机从大院门口搬进来,柳传志满头大汗,衣服湿透,而李勤把裤子卷到了大腿上,气喘吁吁。

回想当日情景,柳传志后来表示,“我们第一桶金就是靠出卖技术劳力赚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