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1绿叶的梦教案
课文《绿叶的梦》教案范文
![课文《绿叶的梦》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47327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1.png)
课文《绿叶的梦》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绿叶的梦》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爱护环境、珍惜生命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课文《绿叶的梦》的阅读与理解。
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和生命概念的讲解。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对环境保护和生命尊重的思考。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的阅读与理解,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2.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和生命概念的理解。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爱护环境、珍惜生命的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课文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和生命概念。
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出课文《绿叶的梦》。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讲解:对课文进行讲解,解释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和生命概念。
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2 时间安排引入新课:5分钟阅读课文:15分钟课文讲解:10分钟思考与讨论:10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课文理解、思考和表达能力方面的表现。
通过课后作业和小组报告,评价学生在环境保护和生命尊重方面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5.2 教学反馈在课后收集团队报告和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6.1 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课前自然景观观察。
课文《绿叶的梦》教案范文
![课文《绿叶的梦》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e7427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c.png)
《绿叶的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绿叶的梦》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培养对梦想和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绿叶的梦》的主要内容和情节的理解。
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2.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的理解和解读。
对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
教师通过提问和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2 互动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回答,与学生进行互动,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自然环境的话题,引起学生对课文《绿叶的梦》的兴趣。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4.2 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解释其中的隐喻和象征。
4.3 讨论和思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完成对课文《绿叶的梦》的阅读理解和思考。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和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情节的理解程度。
6.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阅读理解和对环境问题的研究。
评估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对课文情感和价值观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7.1 课堂效果评估反思课堂教学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024年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精彩教案
![2024年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精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d2ec5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1.png)
2024年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绿叶的梦》选自2024年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五章《大自然的语言》。
本课详细内容围绕绿叶的梦境展开,通过描述一片绿叶的奇妙旅程,引发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兴趣。
具体内容包括:词语理解、课文朗读、内容分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理解并运用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绿叶的梦的寓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观察、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课文的朗读与感悟,绿叶梦境的寓意。
难点:绿叶梦境的深层含义,以及对自然奥秘的探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学习笔记、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绿叶图,引导学生观察绿叶的特点,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朗读技巧。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难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绿叶的梦境,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悟。
6.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绿叶的梦》2. 生字词:绿叶、梦境、奇妙、飘荡、欢笑、奥秘等。
3. 课文主要内容:绿叶的梦境及寓意。
4. 课文主题: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一幅绿叶的梦境。
(2)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3)写一篇绿叶的梦的读后感。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要求画面生动,富有想象力。
(2)例:绿叶在风中飘荡,欢笑着与大自然共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绿叶梦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教案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231c8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0.png)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绿叶的变化过程,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绿叶变化的好奇心,培养探究精神。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力,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追求梦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绿叶的变化过程,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绿叶变化过程的描绘与理解。
(2)学生创造性表达自己观点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场景。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想象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力,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绿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绿叶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绿叶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讲解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学生讲述绿叶的变化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绿叶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5. 创造性表达(1)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创造性地表达绿叶的梦想。
(2)每组选取代表进行分享,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绿叶的变化过程。
《绿叶的梦教案》word版
![《绿叶的梦教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66d67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5.png)
《绿叶的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绿叶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3)了解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植物生命的热爱;(2)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绿叶的结构和功能;(2)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3)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
2. 教学难点:(1)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2)植物呼吸作用的机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绿叶的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原理。
2. 演示法:展示绿叶的结构模型,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
3. 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绿叶结构模型、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载玻片等)。
2. 教材:绿叶的梦。
3. 课件:绿叶的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动画演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绿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绿叶;(2)提问:“你们知道绿叶有什么作用吗?”引入新课。
2. 讲解绿叶的结构和功能:(1)利用教具展示绿叶结构模型,讲解绿叶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2)引导学生观察绿叶,了解绿叶的生理特性。
3. 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原理:(1)利用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动画演示,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2)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1)利用课件展示呼吸作用的动画演示,讲解呼吸作用的概念;(2)引导学生了解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5. 实验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现象;(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绿叶的结构、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强调绿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绿叶的梦》教案
![《绿叶的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52074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7.png)
《绿叶的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散文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2)学会生词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3)掌握本课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资料,了解课文相关背景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1. 生词生字的认读与书写。
2. 理解散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生词生字的运用。
2. 对散文深层次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散文的美。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初步理解(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散文的韵律美。
(2)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生词生字,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学习,深入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价值引导(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的感悟。
(2)教师总结,强调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散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生词生字的掌握情况。
2. 作业检查:检查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1bbe0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e.png)
4、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2、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蒲、废、迫、咳、嗽、聋、啸、遭、源;要求会写的有:梦、恼、迫、饮、遭、遇、污、操;要求掌握的词语有:梦乡、烦恼、迫不及待、饮料、遭遇、污染、体操。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按照事情的发展写的。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生字,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蒲公英的心情和感受。
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学习“梦”1、师生共同板书课题中的“梦”字。
2、学习“梦”:如何记忆?3、谈话:你做过什么梦?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做梦?4、课文写的是谁做了一个梦?-----(板书课题)5、给“蒲”注音:强调“蒲”读“pú”,不是“pǔ”。
6、引入:蒲公英做的什么梦?她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激发情趣是学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课前以梦为题谈话,容易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便于结合自己的感受来理解蒲公英的感受。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自主识字。
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略)3、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4、两人互相检查。
[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识字能力、挖掘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5、检查识字掌握情况。
(1)课件出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在一定的语境中认读生字。
(2)抽读生词卡片,抢读练习。
6、指名分别读每个自然段。
评估朗读效果,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巩固识字。
7、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课文主要讲的什么事?8、再读课文,发现问题,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范文
![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29e98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09.png)
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绿叶的梦》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绿叶的梦》是一篇描绘大自然美好景象的诗歌,通过绿叶的梦境,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2.2 生字词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有:绿叶、梦境、春天、花朵、阳光、微风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境,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讨论法、朗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绿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绿叶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5.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生字词和句子。
5.3 理解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描绘的场景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4 生字词学习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学生进行书写和朗读练习。
5.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六章:作业布置6.1 回家作业1. 熟读课文《绿叶的梦》。
2. 抄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季节的短文。
6.2 课堂作业1. 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季节和原因。
第七章:评价方法7.1 评价标准1. 朗读课文流利,发音准确。
2. 生字词书写规范,阅读正确。
3. 课堂参与积极,回答问题准确。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a2acf85f0e7cd1852536a7.png)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绿叶的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抓住课文的主要部分,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熟练掌握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乐于像作者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的.2.教学难点:体会“我”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以读代讲。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审题导入,设疑、激趣。
我们大家每个人都做过梦,谁来说一说你都梦到过些什么内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葛翠琳的文章《绿叶的梦》(教师板书课题:绿叶的梦),看一看作者的梦里都有些什么?跟我们的梦有什么异同?那么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呢?(悬疑)二、教师指导自渎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用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勾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
2.学生利用字典把不会读的字注上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正音。
4.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生字,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字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结构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练习生字的结构和书写。
5.教师提示生字、新词中易错的笔画,指导学生书写。
6.多音字的教学。
7.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作者什么时候的事?(童年的记忆)8.指明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抓住“我”对绿叶最着迷的重点句子。
9、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自身生活经验,体会“着迷”一词。
师:同学们,你有什么特别着迷的东西或者事情吗?当你对它入迷、入神的时候是怎样的表现?第二课时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作者重点回忆了童年的哪些事?哪些段落写了这个重点内容?(默读时要结合提示来思考。
)2.把课文中没有读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其余同学边听边作补充。
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范文
![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fdd446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6.png)
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绿叶的梦》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绿叶的梦》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2.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的含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资源,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3.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图片等资源,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
4.2 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课堂互动。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课堂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5.2 课文朗读(10分钟)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
5.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和阅读方法。
5.4 课文理解(10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5.5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关于绿叶追求梦想的故事。
6.2 资源共享邀请其他学科的老师,为学生分享关于梦想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第七章:课堂评价7.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fad63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b.png)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绿叶的梦》。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感悟,以及通过课文学习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熟练认读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感悟水平,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绿叶茂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同时讲解生字词。
3. 课文精讲: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经典句子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含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朗读感悟: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绿叶的梦》2. 生字词:绿叶、梦想、飘荡、繁星、闪烁、温暖、欢歌、摇曳。
3. 重点句子:绿叶在春风中飘荡,像一群绿色的梦想在飞翔。
4. 课文结构:总分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绿叶的梦境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课后可布置观察大自然、体验生活的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绿叶的梦》公开课课堂教案(通用5篇)
![《绿叶的梦》公开课课堂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f414ce10661ed9ac51f3d6.png)
《绿叶的梦》公开课课堂教案(通用5篇)《绿叶的梦》公开课课堂教案(通用5篇)《绿叶的梦》公开课课堂教案篇1绿叶的梦教学重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局部,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教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学法: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情感目标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第一课时一、宣布课题,设疑激趣。
每个人都有许多童年的回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绿叶的梦》(板书课题)看看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课题又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在小组基全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的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错的笔画。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考虑:这篇课文重点回忆了作者童年的什么事?哪些段1、学习生字推荐记忆的方法。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3、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
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协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1、学生默读全文(默读时要结合“泡泡框”中的提示来考虑。
)2、然后议论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身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落写了这个重点内容?第二课时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我”对绿叶着迷的的句子和段落,读一读,体会“我”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2、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怎样一步一步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3、解题:课文为什么以“绿叶的梦”为题?二、朗读课文,加强感悟。
小学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优秀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e4991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f.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优秀教案《绿叶的梦》文章字里行间都散发出大自然浓郁、清新的气息,从题目到内容都会让人产生美好的遐想。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汇拢、土岗、戒指、乐章、酸枣树、刺伤、陈列、解毒、记忆”词语。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2、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美妙的梦境。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2、浏览“单元导读“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① 汇报“读懂了什么”。
② 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
二、初步进行《绿叶的梦》的学习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
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教师提示]① 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② 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③ 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
⑴ 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⑵ 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优质教案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d9df8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d.png)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梦》这篇课文中遨游。
该课文属于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绿叶梦想以及它为实现梦想所付出努力。
具体内容包括:描述绿叶梦、绿叶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以及它如何克服困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课文、表达自己观点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理解绿叶为实现梦想所付出努力,培养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绿叶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绿叶特点,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
(2)解析课文,通过提问、回答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绿叶,描述自己梦想,并讨论为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5. 例题讲解:针对课后练习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绿叶梦》2. 主要内容:描述绿叶梦绿叶成长过程中困难绿叶克服困难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话复述绿叶梦。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绿叶为实现梦想所付出努力。
(3)仿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短文。
2. 答案:(1)绿叶梦想是变成一片金色树叶,为大地增添美丽。
(2)绿叶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风雨、虫害等困难,但它努力吸收阳光和水分,不断壮大自己,最终实现梦想。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绿叶为实现梦想所付出努力,培养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精神。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公开课的教案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公开课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1910e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8.png)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美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朗读、表演等途径,感受课文中角色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追求梦想。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感受角色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件:课文插图、生字词、教学PPT等。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字典等。
3. 课外读物:关于大自然、环保等方面的书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绿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绿叶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绿叶的了解和感受。
(3)简介课文《绿叶的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绿叶的生长过程。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生字词,讲解词语的含义。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情感。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讨论:课文讲述了绿叶的哪些梦想?(2)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讨论实现梦想的途径。
4. 课堂小结(2)教师补充,强调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2. 拓展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创作一幅绿叶生长的画。
3. 实践作业: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
2. 考虑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如课堂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公开课的教案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公开课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e1ed3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9.png)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绿叶的梦》,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绿叶的梦》全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绿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绿叶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绿叶的了解和印象。
(3)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绿叶的梦》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学生讨论:课文中绿叶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要实现这个梦想?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词义。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自己的梦想,以及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
2. 小组讨论:如何鼓励和支持彼此实现梦想?七、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绿叶的梦》。
2. 运用课中学到的描绘方法,写一段关于自己喜欢的事物或场景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九、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朗读、生字词掌握、课堂参与等进行评价。
2.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看是否达到作业要求。
十、教学总结:教师在教学总结中,对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记录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绿叶的梦教案》
![《绿叶的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bb273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b.png)
《绿叶的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绿叶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绿叶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
(2)让学生理解绿叶的梦是指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养分吸收和运输。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绿叶的能力,并能用语言描述绿叶的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绿叶的梦的过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绿叶的结构和功能,绿叶的梦的过程。
2. 教学难点:绿叶的梦的机理,绿叶的光合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绿叶的结构和功能。
2. 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绿叶的梦的过程。
3.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绿叶的图片、实物。
2.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植物标本、酒精、碘液等。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绿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绿叶的颜色和形状。
(2)提问:“你们知道绿叶是怎么变成绿色的吗?”引发学生对绿叶的思考。
2. 新课导入:(1)介绍绿叶的结构和功能,如图示绿叶的各个部分。
(2)讲解绿叶的光合作用,让学生明白绿叶是如何产生有机物的。
3. 实验探究:(1)引导学生观察植物标本,了解绿叶的梦的过程。
(2)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绿叶的梦的过程。
(2)提问:“绿叶的梦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绿叶的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绿叶的结构图,并写一篇关于绿叶的梦的小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绿叶的结构和功能的掌握程度,学生对绿叶的梦的过程的理解,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2.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公开课的教案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公开课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6f703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2.png)
四年级语文《绿叶的梦》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绿叶的梦》。
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描述绿叶的生长过程和梦想。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学会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梦想和追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绿叶的梦》绿叶的生长过程:种子、嫩芽、茂盛的叶子。
绿叶的梦想:为大树提供养分、为大自然的美丽做出贡献。
2.2 生词和短语绿叶、种子、嫩芽、茂盛、大树、养分、美丽、梦想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绿叶的梦想和大树的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通过朗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观察与描述:通过观察绿叶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手段:课文朗读: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正确朗读。
图片展示:展示绿叶的生长过程和梦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绿叶植物,引发学生对绿叶的兴趣和好奇心。
5.2 朗读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绿叶的梦》。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气。
5.3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绿叶的梦想和大树的关系。
5.4 观察与描述: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绿叶植物,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描述绿叶的生长过程和梦想。
学生互相展示和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5.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和表达,强调绿叶的重要性和梦想的意义。
学生思考自己有什么梦想,如何努力实现梦想。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评估:观察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发音、语调和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1绿叶的梦教案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重点难点1.体会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感受“绿叶的梦”就是作者童年的梦,是作者童年的快乐。
教学课时两课时绿叶的梦􀀋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
高粱秆儿剥开来,做成马车、灯笼;河边抓把泥,捏成碾磨[q、盆碗;柳条儿、苇叶儿做笛子,葫芦瓢做船,荷叶当伞……[句导读: 排比句及省略号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令人神往。
]—双小手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句导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情。
][①课文中为什么提到这些儿时的玩具?]然而,最使我着[zh d o]迷的还是绿叶。
[②这句话有什么作用?]部分:绿叶是“我”童年时最着迷的玩具。
􀀌我永远感激我的启蒙老师。
[③“永远”用得好不好?为什么?]除了教我们读书以外,老师还教我们搜集标本,采来各种绿叶汇拢在一起,并讲述它们的知识和趣闻。
[④、二句话有什么关系?]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
[⑤ 这段话有什么作用?]􀀍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
[句导读:这句话不但列举了“我们”活动的范围,还呈现给读者一片广阔的天地,令人心驰神往。
][⑥从“跑遍” 一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爬大树, 钻丛林,嬉笑,打闹,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
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
[⑦这两句话点明了什么?]我们用元宝树叶串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⑧这句话又点明了什么?]在旷野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
[⑨怎样理解“绿叶和野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段导读:绿叶编织着“我们”快乐、悠闲、美好,甚至疯狂的梦。
􀀎我们每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因此少不了争强和探险。
我们常常有意外的发现,但也少不了刺伤手脚。
毛栗子、酸枣树的尖刺儿几乎在每人身上都留下过伤痕。
[⑩为什么常常受伤,孩子们还要去探险呢?]段导读: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搂[I ou]树叶,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
[从这一系列准确贴切的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
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句导读:由于这些标本凝结着“我们”的汗水和辛劳,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是“我们”的骄傲,所以“我们”视为珍宝。
]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毛的……一一陈列?开来。
[为什么要列举出各种形状的树叶?]段导读:秋天的树叶更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和收获。
􀀐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
[老师为什么这样做?]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祛痰止渴;细长的垂柳叶子可解酒毒,治皮癣?;桑叶清热明目,治手脚麻木;薄[b q荷叶医感冒头疼……祖辈传下来的民间药方,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也随着一串串叶片,留在我的记忆里。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段导读:老师让“我们”了解有关叶子的知识与药用价值。
第二部分:写“我”对绿叶“着迷”的原因,搜集绿叶标本,讲述它的知识和趣闻是令人非常愉快的活动。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读课文,了解作者的童年生活。
一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也许可爱的洋娃娃会陪你度过每一个夜晚;也许威武的机器人会给你带来快乐;也许四驱车会使你着迷……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欢乐。
二初读自读课文,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反馈学习情况。
指名读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汇岗戒章枣刺陈毒忆多种形式认读:带读、比读、分组读,结合生活理解词语。
汇拢一一汇结合具体的事物说说“汇拢”是什么意思。
r J-J U J-J U土冈--- 冈查词典,说说什么是“土岗”。
乐章一一章“章”还能组成哪些词语?和同学交流。
陈旧一一陈你曾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词?毒药一一毒结合生活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再用“毒”组词。
记忆一一忆“忆”还能组成哪些词语?书写指导。
①戒:注意不要丢掉第三笔“竖撇”。
②陈:注意与“阵” 的区别。
③忆:注意T”的笔顺。
分段指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找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集体交流。
比如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等。
在理解生词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可以查词典,还可以通过展示图片等。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小结请学生说说自己童年的趣事。
生活中很多人童年的快乐都源于大自然,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起感受作者的绿色童年。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少所以他们渴望走进大自然,更多地了解大自然。
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生活体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让学生去美美地阅读,细细地品味,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者的情感,抒发对大自然的情怀。
首先,教师给学生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如:“童年时,我和我的伙伴们去爬山,我们在树林里捡树叶、摘果子、捉迷藏……玩儿得特别开心。
直到现在,我还十分怀念大自然给我带来的乐趣。
”接着,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朗读。
然后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
学生通过读课文,觉得作者的生活生动有趣,和自己的生活一比较,学生对作者的生活产生了羡慕之情。
为了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教师朗读语段:“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毛的……” 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 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有关绿叶的知识。
课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去搜集树叶,充分地给学生们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他们一定会搜集到很多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树叶,他们也一定会对自己的收获喜形于色、津津乐道。
这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创造了一次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学习的机会,而且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1.抓住课文的重点内容,体会绿叶给作者带来的快乐。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怀。
写有课文第3、5、6自然段重点句子的投影片。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随着作者葛翠琳的描绘,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二感悟语言,体会情感作者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
通过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甲:我知道作者的童年生活非常有意思。
学生乙:童年时的作者把高粱秆儿剥开做马车、灯笼;捏河泥;用柳条儿、苇叶儿做笛子……这些一听就觉得很好玩儿,她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丙:作者童年最着迷的还是绿叶。
出示句子:然而,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换一个词,不改变句子原意。
学生可能会换“可是” “但是”等词。
作者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呢?围绕着自己的童年生活,她选择了很多丰富的内容。
上节课同学们都找出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
请你默读课文,回顾找到的句子,告诉大家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一部分。
品析朗读。
根据学生说到的句子,随机出示幻灯片。
第3自然段。
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
爬大树,钻丛林,嬉笑,打闹,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
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
我们用元宝树叶串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在旷野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
①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
②老师要适时引导。
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如果此刻你也在广阔的田野上奔跑着,和小伙伴嬉笑、打闹,心情会是什么样的?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5自然段。
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
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搂树叶,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
鲜红的,金黄的, 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
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毛的…… 一一陈列开来。
①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
②老师要适时引导。
你和小伙伴搜集过树叶吗?你见过这么多形状的树叶吗“丰收的欢乐”指的是什么?文中的“我们”为什么把叶子当成“珍宝” ?小伙伴们在一起时会说些什么?③作者对绿叶着迷,为什么还要写落叶呢?④想象树叶在风中飘落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6自然段。
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祛痰止渴;细长的垂柳叶子可解酒毒,治皮癣;桑叶清热明目,治手脚麻木;薄荷叶医感冒头疼……①学生谈到这部分内容时,要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②叶子不仅可以观赏,还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益处,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生活知识呢?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三整体感悟课文题目是“绿叶的梦”,可是读了全文好像跟“梦” 并没有关系。
把题目改成“我爱绿叶”是不是更好呢?学生甲:改的题目不好。
“绿叶的梦”就是作者童年的梦,代表快乐和幸福。
学生乙:“绿叶的梦”这个题目一读就会使人产生美好的遐想。
学生丙:“绿叶的梦”这个题目让人沉浸在淡淡的回忆中。
生活中的很多快乐来自大自然,来自我们熟悉的生活,愿每一位同学都能细细品味童年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城市中的孩子接触到的都是公园、游乐园等一些地方,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特别少,所以他们渴望走进大自然,更多地了解大自然。
读了《绿叶的梦》,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美好的向往之中。
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生活体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让学生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欢乐,感受作者的情感,抒发自己对自然的情怀,乐于像作者一样关爱生活,关爱大自然。
导入新课时,教师可准备一张照片,给学生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随着作者葛翠琳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教师可安排学生在双休日搜集各种各样、不同颜色的树叶,制作精美的标本并在每一片叶子下面写上详细的介绍。
然后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一次“树叶展示会”,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树叶的有关知识,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认真读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b②6磨面磨刀消磨石磨磨难①I m② I au搂抱搂树叶搂住搂柴火读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例: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