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4-5试题及答案
国开教育学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国开教育学形考任务4试题1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试题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正确答案是:长期性试题 2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正确答案是:职业准备阶段试题 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在下面的()这部法律中做出了规定。
正确答案是:教师法试题 4教师的专业情意主要表现为()。
正确答案是:教育信念试题 5一个人接受教育的黄金期,是()。
正确答案是:童年期试题 6智力平常者(大多数人)的智商IQ值是()之间。
正确答案是:90-110试题 7在情绪控制上,由以冲动为主向以自制为主发展,属于()的年龄特点。
正确答案是:青年期试题 8心理学家所说的“心理断乳期”指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时期。
正确答案是:少年期试题 9引导学生学会与异性交往,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是()阶段要面对的教育问题。
正确答案是:青年期试题 10把学生的健康和体质增强作为主要任务,是针对()时期学生提出的教育重点。
正确答案是:童年期试题 11在认知上,已经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对世界的基本观点,是()的年龄特点。
正确答案是:青年期试题 12学校管理以()为出发点和归宿。
正确答案是:教育目的试题 13学校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这是()原则。
正确答案是:导向性原则试题 14( )既是学校管理的对象,又是学校管理的主体。
正确答案是:教师试题 15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广大师生充分认同的价值取向、信念体系、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
其中:()是内隐于心的学校文化核心。
正确答案是:价值取向、信念体系、精神追求二、多选题试题 16教师法中赋予教师的权利包括()。
正确答案是:教育权, 发展权, 报酬权, 参与权试题 17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教师职业形象有()。
正确答案是:伴奏者, 协助者, 领导者, 促进者试题 18教师专业知识中“怎么教”的知识包括()。
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四答案
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四答案《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4答案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35 分)1 、什么是品德?品德形成的心理实质是什么?P279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
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虽然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比较复杂,不同理论学派所强调的侧面也不一样,但从一般看法是把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看成是道德品质的两大构成部分,因而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是这两大部分相互联系的过程。
2.皮亚杰和科(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动机在道德品质形成中有哪些作用?P286 答:认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和柯尔伯格。
这一学派强调道德动机在道德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基本观点为:第一、道德品质的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第二、道德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道德动机,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第三、要根据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去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3.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规律。
P289答:通过大量研究,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的总规律: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
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自律指儿童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进行道德判断,认为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认为年一个新的层次。
因此,为了形成道德认识,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的形成。
2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参考教材 P297 )答:(1)道德认识的培养a,给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机会b,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c,结合实例形象地进行榜样教育d,努力避免“意义障碍”的消极影响e,促进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2)道德情感的培养a,丰富学生有关的道德观念,并且使这种观念同一定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b,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与具体生动事例的感染作用,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c,扩大他们道德实践的间接经验与情感内容d,要注意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阐明道德要求的概念与观点,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e,要注意学生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3)道德行为的训练a,角色扮演法;b,价值观辨析法;c,榜样引导法;d,行为强化法。
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试题及答案
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2、遗传是指亲代将基因传递给子代后代的现象..3、环境是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4、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5、图式是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6、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7、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8、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顺应是指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9、依恋在心理学上可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10、儿童社会化是指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1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不完全显性的效应不造成“截然不同”而只是程度不同..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从而决定生出来的特定子女是近视;这就产生了遗传造成亲子间在是否近视方面有差异..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12、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因此布鲁纳很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又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设计思想..13、简述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前苏联着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的儿童认知发展观可以公式化地归结为是不断地“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内化”..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内化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信念..14、请写出不安全型依恋的两种不良的发展..安斯沃斯等人发现了三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后来其他心理学家又确认了紊乱型依恋;合起来共是2类4型..1安全型;2回避型;3矛盾型;又名反抗型;4紊乱型..四种依恋只有第一种是安全的;其余三种都属于不安全的依恋..不安全依恋的两种糟糕的发展:一做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二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击性行为..15、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与差异..儿童游戏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儿童这时才开始真正的社会互动..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互动..不同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和评价同伴的行为..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16、简述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各阶段的典型表现..所谓观点采择;就是指“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或者说“换位思考”..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阶段0: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3~6岁..此阶段的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会与自己不同;因而往往只按自己的好恶作反应行为..比如因为自己喜欢小猫;就认为霍丽一定会救小猫;并且她的父亲也会高兴的..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此阶段的儿童已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相同;也可能不同;因而开始表现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关心..比如认为霍丽的父亲如果不知道霍丽爬树的原因就会生气;但是如果知道了;就不会生气..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约8~10岁..此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即使自己和他人得到同样的信息;观点也会有冲突;他们已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阶段3: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此阶段的儿童不但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而且还认识到他人也会这样做;于是会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从而使观点的表达显得更客观;这在书中有例子阶段4:社会性或更深层的观点采择约12岁~成人..如认为霍丽的父亲会生气;并惩罚她;因为父亲通常会惩罚不听话的孩子;但另一些人会说;霍丽父亲的反应取决于他对“服从”强调到什么程度.. 17、论述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拉大和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可以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1学校对儿童少年进行的教育可以归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精神文明..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很少有家庭可以独立地完成..因此若任由家庭对其子女任意实施教育;那么儿童少年之间在上述3个方面会有更大的个体差异..现在;义务教育制度要求学校普遍地对儿童少年实施上述三方面的教育;于是在这些方面就缩小了个体差..2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会很大;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差异..虽然极少数家庭的教育水准会高于普通学校;但是从全社会看;家庭教育的平均水准是相当低的..但是学校通过义务教育;帮助大部分无力承担子女教育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育;这就提高了全社会基础教育的水准;缩小了个体差异..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也可以拉大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学校以各方面的专业教师、各种设备器材;满足志趣不同的学生的需要;从而造成个体差异分布的调整..例如子女的基因型会和父母的不同;于是可能这样;即父母无音乐天赋;而子女有..如果没有普及的学校教育;该家庭的子女将因为没有音乐教育的刺激而不能发展其音乐天赋并且研习成才..有了规范的学校教育后;这名学生就可能脱颖而出;学校就在音乐方面拉大了他她与其他条件相似的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做得非常系统;从校内除常规课程之外开设的“兴趣课”;到学校所在地区里各级校外才艺辅导机构;乃至送到专业机构接受准备性的训练;使才艺潜能不同的儿童少年个体都能更充分地得到发展..18、论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含义和典型现象..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教学含义..体现在:一是皮亚杰独立于学校的教学来考察儿童认知的一般发展..因此;如果他的理论是正确的;那就为学校教学奠定了基础;坚定了我们关于教学的程度要以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的信念;从而不会去拔苗助长..二是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的理论启发教师去思考;通过怎样的具体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来同化或顺应一个新样例..这样的思考是与在我国目前颇为流行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接得上口的..19、论述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教育含义..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我国教师说的“跳起来摘到果子”可以看作“最近发展区”的一个形象的表达..维果茨基的最近概念冲击着流行的学校教学观..根据这个概念把辅助学生学习视为必要的教学环节;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具有智力挑战性的作业;同伴讨论;合作学习也都是必要的..但是如何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怎样的作业算是“稍稍超出”学生现有的能力班级教学中如何照顾学生之间不同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没有对这些具体实践问题做出明确的说明;需要我们的教师自己去探索..20、论述培养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几种方法..训练观点采择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这要求个体暂时置身于他人的处境;并按这一处境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可见角色扮演促使人们更好地知觉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此处境下的内心感受;从而提高了观点采择能力的水平..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扮演者可以互换角色;其他同学在旁观时练习分析与评论;为也有助于他们克服自我中心;最后教师应有所总结..21、论述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教育含义..⑴他都集中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亦即道德观念..因此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重视道德观念的教学..⑵他把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看成是同义的..这给我们的启发是:学校进行道德观念教学不应该仅仅是灌输现成的道德观念陈述;而应该讲清理由;讲清理由也不能仅仅按照“因为……所以……”、“假如……那么……”之类的句式来做..柯尔伯格和皮亚杰在研究中采用的对偶故事和道德两难故事启发我们的是:学校道德观念的教学要富有智力挑战性;要使学生在道德行为的矛盾冲突中领悟道德观念及其理由..⑶他探究儿童赖以进行道德判断或道德行为的活思想;这特别值得教师借鉴..。
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答案
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任选下列题目中的一个写一篇小论文,根据所选题目的不同,论文形式可以是理论研究、也可以调研报告、还可以是具体的教案设计。
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
1.浅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对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2.结合教学实际和经验,谈谈如何根据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茨基的儿童发展观设计一个具体的教案片段。
3.浅论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影响。
4.结合自己的教育或教学的实际,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分析教育教学中的成功、失败或追悔的实例。
5.从实际教学中任选一则要传授的新知识,确定(1)这个新知识的命题形式;(2)估计学生会激活怎样的已有命题;(3)预定期望学生派生出怎样的新命题。
完成上述3点后,把它们连贯起来撰写一个具体的教案片段。
6.选择应用某一分数类型的实际案例,运用课程中所学的有关测量与分数的知识对这一分数类型的优劣进行分析。
答案:案例背景:《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爱因斯坦曾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提出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进行识别和解说,从而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和不协调的过程,它是诱发探究思维的动力和方向,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基石。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机考4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机考4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题库一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题一、单选题(共5题,共15分)1. 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看作()。
正确答案:质的差异2. 经典条件反应学习理论起源于()研究。
正确答案:巴甫洛夫3. 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模式识别产生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正确答案:概化过程着重提供“是样例”,而辨别过程着重提供“非样例”4. 按照皮亚杰的说法,当儿童以同样的行为方式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这叫作()。
正确答案:同化5. 猩猩苏丹取香蕉的实验是()做的。
正确答案:柯勒主观题二、名字解释(共3题,共15分)1.正强化(试题分值:5分)答:正强化指学习者行为的结局是出现某个满意子,从而加大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2.知识的表征(试题分值:5分)答:知识的表征即知识在头脑是什么样子的。
知识一般可以表征为命题、产生式和意象。
3.观点采择(试题分值:5分)答:所谓观点采择,就是指“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或者说“换位思考”。
三、简答题(共2题,共40分)1.测量的结果为什么通称为“分数”?简要说明宜用等第分数的情况。
(试题分值:20分)答:因为:(1)科学的或好的测量通常用数字表示结果(4分);(2)虽然测量的结果也可以是文字的,可是文字分数都可以转换成数字的(4分)。
所以中文采用了“分数”这个词。
(2分)宜用等第分数的情况为:(1)当某一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没有很多个体差异时,甚至可以只有两级。
(3分)(2)如果一项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是有很多个体差异的,但是我们没必要了解得这么细。
(3分)(3)如果一项特质的表现从理论上讲会有很多个体差异,但是我们难以制订规则来精细地测量它们,并且当我们的目标是察看普遍的共同性时,那么连续分数也是不必要的,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就行了。
(4分)2.A、B类教学目标如何处理个体差异?(试题分值:20分)答:最小基本行为目标(A类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先把这样的个体差异引向时间维度(2分),即允许不同的学生可以有快有慢地达成目标(2分),然后在一定的时间点上消除个体差异(2分),即确保所有学生都达成教学目标(2分)。
电大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电大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是:A. 认知、情感、行为B. 感知、记忆、思维C. 心理测量、心理治疗、心理教育D. 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答案:D2.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学生B. 教师C. 教育过程D. 教育环境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5.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A. 学习动机B. 学习策略C. 智力测验D. 情绪智力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
答案: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7.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本的需求是_______。
答案:生理需求8.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_______。
答案:信心或能力9.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促进_______和提高教育质量。
答案:学生发展10.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风格”指的是个体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时所偏好的_______。
答案:方式或策略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次,通过学习动机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再次,通过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最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描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和危机。
例如,婴儿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信任感,儿童早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主性,学龄前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主动性,等等。
教育心理专题-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考网考题目答案
教育心理专题一、单选题1.“小阿尔波特案例”这个实验是(C)做的。
A 巴甫洛去B 班杜粒C 华生D 斯金纳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 与个产里式赃以有多项条件和多项行动B 元小产生式月能有一项条件和一项行动C 一认严生线可以有多项条件,却只能有一项行动。
D 哥队产生她只能有一项条件,却可以有多项行动3.把个体差异理解为量的差异,这意味着(D).A 与确定质的差异无关B 无视质的差异C 否认质的差异D 可以更好地确定质的差异4.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心理负担,人们试图用一个新编的短测验来取代一个长测验。
研究表明这两个测验的相关程度不错。
这说明这个短测验(A).A 一致性效度好B 内容效度好C 表面效度好D 信度好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 模式识别是序列行动的先决条件B 模式识别与序列行动互为先决条件C 序列行动是模式识别的先D 模式识别与序列行动相互独立,并不依赖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 细胞里有基因,基因里有 DNA:DNA 里有染色体B 染色体里有细胞,细胞里有基因基因里有 DNAC 细胞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 DNA:DNA 里有基因D 细瓶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基因,基因里有 DNA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 组织有自发运作的倾向,而精制没有这种倾向B 精制和组织都没有自发运作的倾向C 精制有自发运作的倾向,而组织没有这种倾向D 精制和组织都有自发运作的倾向8.桑代克在一项实验里划了3000条线段,结果表明(D)。
A 重复和反馈同等重要B 重复促进成绩C 重复比反馈更重要D 反馈比重复更重要9.在安斯沃斯的研究之后被确认的依恋类型是(C)。
A 回避型B 安全型C 絮乱型D 矛盾型10.下面符合托尔曼的潜在学习实验的说法是(C)A 学习是逐渐进步的B 没有进步就表明没有学到或学会什么C 强化不是学习所必需的D 强化是学习必要的条件11. 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是异看作(A)。
A 特质的差异B 量的差异C 质的差异D 程度的差异12.经我条件反应学习理论起源于(B)研究。
2023年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阐明: 《教育心理专题》形考共有5个任务, 任务1和至任务4是客观题, 任务5是主观题。
做考题时, 运用本文档中旳查找工具, 把考题中旳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旳查找内容框内, 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尚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 敬请查看。
01任务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 共 30 分。
)1. 环境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旳外部刺激之总称。
2. 认知“认知”, 是心理学旳术语, 指旳就是我们平常说旳“认识”。
3. 图式皮亚杰旳“图式”指自身有构造, 又用于组织其他不一样对象旳动作。
4. 平衡皮亚杰“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 同化与顺应一种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旳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5. 近来发展区“近来发展区”, 是指小朋友独立完毕智力作业所及旳水平与他(她)通过成人或教师旳点拨而能到达旳水平之间旳区域。
6. 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种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经有旳某个图式中去。
同化没有使图式旳构造发生变化, 只是维持着原有旳图式。
换言之, 当学生以同样旳方式去认识一种新事物时, 叫做同化, 打个比方, 图式好比一种气球, 同化好比充气;充气使气球变大, 却不变化气球旳形状。
当小朋友变化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 叫作顺应。
顺应从套用原有旳图式为开始, 而以形成新旳图式为结束。
同化和顺应, 是适应环境旳两种基本旳机制, 也是小朋友认知发展旳两种基本旳机制。
7. 依恋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旳心理安全而靠近呵护人。
8. 小朋友旳社会化小朋友旳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规定小朋友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旳一般方式行为, 就是规定小朋友伴随年龄旳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旳成人那样行为。
9. 基因旳显形效应基因旳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旳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10. 遗传遗传不仅导致亲子相似性, 或者说导致亲子间和家族组员间旳生物性状旳相似性,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心理专题 》形考任务五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五参考答案标签: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教育心理专题参考答案浅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对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一)遗传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指双亲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特征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现象。
遗传的生物特征,或称遗传素质,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为生理发展。
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㈠遗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没有正常人的遗传素质,就没有正常人的心理,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㈡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正常的儿童都具有人类的遗传素质,但由于不同的个体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感受器官的结构和机能上的遗传素质存在差异,使有的幼儿发展不同。
㈢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心理发展如果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程度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地出现或发展。
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与此同时环境也会对遗传产生作用。
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尽管遗传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但如果不生活在社会环境里,则这种可能性也不会变成现实。
野兽抚养大的孩子虽然具有人类的遗传素质,却不具备人类的正常心理。
如印度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不会直立行走,不能学会说话,没有人类的动作和情感。
剥夺儿童生活的社会环境,其心理难以正常发展。
不可忽视的是遗传与环境会相互作用,从而促进或阻碍儿童的心理发展。
环境影响着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同时遗传素质及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环境对遗传起一定的影响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遗传因素及儿童的生理成熟过程。
反过来,遗传的特征对儿童接受环境的影响起着制约作用。
大家都认识到,儿童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与文化等)两种势力交互作用和共同决定的。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4-5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4-5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4-5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四一、名词解释(共7道试题,共30分。
)题目1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为个体对群体平均值的距离,它的数学表达为:个体差异=Xi-`X。
题目2测量测量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
题目3标准分数标准分数是以平均值为起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
标准分数是相对于原尺分数而言。
采用标准分数就是为了克服原尺分数的局限。
题目4标准差正态分布的单位称为标准差。
SD或S是标准差的缩写。
σ是标准差的标记。
题目5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题目6行为指示子“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算“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行为。
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内容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题目7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若不充分把握先行教学的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二、简答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题目8简述个体差异的含义及正态曲线下的1S~3S的面积答: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看作质的差异,把个体差异理解为量的差异或程度的差异这意味着可以更好地确定质的差异。
一父(母)为子女的考试成绩变得低于邻居子女3分而忧心忡忡,这反映他(她)把学习成绩的差异看作了质的差异。
在距离正态分布平均值的一个标准差里包括了34.13%人口或从正态分布的平均值起的负一个标准差包括了34.13%人口。
在正态分布的左右3S范围里有99.86%的人口。
题目9简要分析造成偏态分布的影响因素。
答:抽样造成偏离正态分布。
(1)两个平均值和全距有明显差异分布合并为一个时,容易造成峰度偏斜,成一偏态分布;(2)两个平均值相差很远,但是全距差不多分布合并起来后会出现双峰分布;(3)象一座宝塔或方尖碑那样的尖峭分布也是偏离正态的,这是因为抽取太相似的个体而造成的。
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5答案
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任选下列题目中的一个写一篇小论文,根据所选题目的不同,论文形式可以是理论研究、也可以调研报告、还可以是具体的教案设计。
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
1.浅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对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2.结合教学实际和经验,谈谈如何根据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茨基的儿童发展观设计一个具体的教案片段。
3.浅论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影响。
4.结合自己的教育或教学的实际,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分析教育教学中的成功、失败或追悔的实例。
5.从实际教学中任选一则要传授的新知识,确定(1)这个新知识的命题形式;(2)估计学生会激活怎样的已有命题;(3)预定期望学生派生出怎样的新命题。
完成上述3点后,把它们连贯起来撰写一个具体的教案片段。
6.选择应用某一分数类型的实际案例,运用课程中所学的有关测量与分数的知识对这一分数类型的优劣进行分析。
答案:案例背景:《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爱因斯坦曾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提出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进行识别和解说,从而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和不协调的过程,它是诱发探究思维的动力和方向,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基石。
语文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电大《心理健康教育》第四次形考作业
1.在下列影响人际关系相似性的因素中,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
A.性格B.知识水准C.兴趣D.价值观念正确答案:D2.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出现情绪波动,或极度高兴或伤心流泪,这一情绪表现叫()。
A.恐惧B.焦虑C.情感脆弱D.情绪低落正确答案:C3.下列不是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的是()。
A.喜乐无常B.情绪稳定C.情绪愉快D.经常开心正确答案:A4.气质类型()A.无好坏之分B.都是好的C.都是坏的D.有好好坏正确答案:A5.因为第二天上午的一场重要考试,小明失眠了。
这是一种因什么而导致的睡眠障碍?()A.生活应激B.错误认知C.不良睡眠习惯D.内心冲突正确答案:A6.气质类型为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
A.活泼型B.兴奋型C.安静型D.抑制型正确答案:A7.酒精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部位是()A.肾脏B.肝脏C.脾脏D.胃肠道正确答案:B8.个体因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是()。
A.避免失败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正确答案:D9.面对失恋,正确的处理办法应该是()。
A.继续纠缠B.反目成仇C.自暴自弃D.勇敢面对正确答案:D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爱,不是一种单纯的行为,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气候,一种需要我们终身学习、发现和不断前进的活动。
B.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爱,并且具有给予爱的能力但不一定要具有拒绝爱的能力。
C.选择与自己心理特点相配的恋人。
D.成熟的爱情是以自爱为基础。
正确答案:B11.大学生克服人际交往嫉妒感,应做到()。
A.保持良好的心态B.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和能力C.善于转移注意力D.善于调整目标正确答案:ABCD12.一般来说,大学生恋爱双方从相识到确立恋爱关系,大致经历()个阶段。
A.恋爱期B.苦恋期C.初恋期D.择偶期正确答案:ABCD13.大学生的性心理特征有()。
A.性心理的动荡性和压抑性B.性心理的本能期和朦胧期C.男女性心理的差异性D.性意识的强烈性和表现上的文饰性正确答案:ABCD14.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4-5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4-5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四一、名词解释(共 7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1 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为个体对群体平均值的距离,它的数学表达为:个体差异=Xi-`X。
题目2 测量测量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
题目3 标准分数标准分数是以平均值为起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
标准分数是相对于原尺分数而言。
采用标准分数就是为了克服原尺分数的局限。
题目4 标准差正态分布的单位称为标准差。
SD或S是标准差的缩写。
σ是标准差的标记。
题目5 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题目6 行为指示子“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算“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行为。
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内容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题目7 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若不充分把握先行教学的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 二、简答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8 简述个体差异的含义及正态曲线下的1S~3S的面积答: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看作质的差异,把个体差异理解为量的差异或程度的差异这意味着可以更好地确定质的差异。
一父(母)为子女的考试成绩变得低于邻居子女3分而忧心忡忡,这反映他(她)把学习成绩的差异看作了质的差异。
在距离正态分布平均值的一个标准差里包括了34.13%人口或从正态分布的平均值起的负一个标准差包括了34.13%人口。
在正态分布的左右3S范围里有99.86%的人口。
题目9 简要分析造成偏态分布的影响因素。
答:抽样造成偏离正态分布。
(1)两个平均值和全距有明显差异分布合并为一个时,容易造成峰度偏斜,成一偏态分布;(2)两个平均值相差很远,但是全距差不多分布合并起来后会出现双峰分布;(3)象一座宝塔或方尖碑那样的尖峭分布也是偏离正态的,这是因为抽取太相似的个体而造成的。
(4)“犬牙”分布,若丘陵地貌的横截面,这往往是样本太小造成的;测量也会影响个体差异的分布形态。
测验越容易,越容易形成负偏态,而越难就越容易形成正偏态。
题目10 简述连续分数和级类分数的优缺点答:连续分数的优缺点:连续分数档次多,也就是个体差异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由于个体差异的信息是教师了解学生、调整教学和决定是否额外地扶助个别学生的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连续分数是比等第分数好。
但是连续分数显示出微小的差异,这也容易引起学生或其家长为一两分之差而锱铢计较,从而增加心理负担,挫伤低分者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连续分数的缺点。
采用等第分数,档次少,也就是个体差异少,能提供的信息也就少,两个在百分制分数上差了很多的学生却可以属于同一个等第。
从减轻学生对学习的紧张或焦虑的角度看,则又是等第分数更好了。
题目11 简述三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答:(1)边界分明、单元小,是此即非彼。
(2)对后续学习具有“致命基础性”的特点。
(3)教学项目一定数量少。
(4)教与学可在短时间里完成。
B-类内容的教学最典型地体现在音乐、舞蹈、体育、美术、书法等才艺的教学与训练中。
因此抓好B-类内容的教学将最能体现一校学生因受学校教育而发展的成果特色性和多样性。
C-类教学内容的特点是(1)学习内容难以列出确定的行为单元。
(2)即使能够说明行为项目,也无可周全。
(3)C-类内容的教学真正要求掌握的是教师言说以外的内容,题目12 A、B类教学目标如何处理个体差异?答:最小基本行为目标(A类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先把这样的个体差异引向时间维度,即允许不同的学生可以有快有慢地达成目标,然后在一定的时间点上消除个体差异,即确保所有学生都达成教学目标。
为了做到后一点,教师就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教学计划、研究教学方法,以期在恰当估计的时间点上完成教学。
行为发展目标(B类教学目标)就不满足于人人都能达到的低标准,因此也就不以时间维度来消除个体差异。
相反,行为发展目标把个体差异导向成就维度,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能力去做出更好的行为表现,去追求卓越。
三、论述题(共 5 道试题,共 40 分。
)题目13 试从量的角度看个体差异的优点。
答:(1)从量的角度看个体差异可以使“个体差异”的概念具有彻底的抽象性,抽象到了我们有可能对个体差异做数学运算的地步;(2)从量的角度看个体差异又可以使“个体差异”的概念具有彻底的具体性,具体到我们可以联系任何一种实际事务来确立任何一条分界线,从而判定任何一种“质的差异”。
题目14 论述J-型分布的教育教学含义。
答:社会遵从是一种大伙儿都朝一个方向行为的趋势,它造成个体差异呈J-型分布。
联系学校教育,学生的品德操行表现的分布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J-型的,这符合我们的教育理想,具体而简捷地说,那就是“绝大部分是好的,少数人是有点问题的,问题严重的是极个别”。
这是德育与智育的一个基本的不同,不能混淆,更不能颠倒。
是在课堂以外新情境里遇到的知识,因此需要掌握的C-类内容是无穷多样的,所以也就无法事先说明的。
题目15 试通过与智育比较,论述德育评价宜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
答:德育和智育有一根本的不同点,即:智育是突破上限的,而德育是维持下限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智育可以人为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的,其间可有微小而连续的量的差异,因此可以用细密的连续分数(或百分制分数)来记录学生的成就。
但是品德操行的表现在达到基本程度后,则要做出更充分的表现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
教师不应该人为制造拉开德育表现差距的情境,因为这样的做法本身不道德。
于是在缺乏机会的条件下,学生就难以表现出品德操行的量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对学生的品德操行做评价时宜用粗大的等第分,具体表现为一般最多不超过优、良、中三等,而且中是少数。
题目16 举例说明宜用等第分数的情况。
答:学校教育教学中宜用等第分数的情况至少有如下几种。
(1)当某一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没有很多个体差异时宜用等第分数,甚至可以只有两级如“达到-稍欠”,例如对小学一年级的算术成绩就可以这么做。
(2)如果一项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是有很多个体差异的,但是我们没必要了解得这么细,那么也可以采用等第分数。
比如音乐、美术、体育之类的科目,如果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提供在平均水平上优于家庭教养的教育,在于让学生活动起来,而不是为了细究个体间的差异,那也就没必要采用连续分数,而只需列出若干粗大等级就行了。
(3)如果一项特质的表现从理论上讲会有很多个体差异,但是我们难以制订规则来精细地测量它们,并且当我们的目标是察看普遍的共同性时,那么连续分数也是不必要的,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就行了,比如测量学生的操行。
题目17 试述C类教学目标本身与行为指示子的关系。
答:在陈述C类教学目标时,教学目标本身与行为指示子构成一个太阳系模型。
虽然任何一项行为指示子都不能100%地对应于使用“理解”之类抽象词的教学目标,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如果一个学习者表现出越多的指示子行为,那么他(她)达成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大。
于是我们就有一个陈述非行为发展目标的策略,那就是围绕教学目标去收集多项在不同程度上指示“理解”的可观察行为,由此形成我们陈述非行为发展目标的格式。
形考任务五作品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任选下列题目中的一个写一篇小论文,根据所选题目的不同,论文形式可以是理论研究、也可以调研报告、还可以是具体的教案设计。
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
1.浅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对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2.结合教学实际和经验,谈谈如何根据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茨基的儿童发展观设计一个具体的教案片段。
3.浅论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影响。
4.结合自己的教育或教学的实际,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分析教育教学中的成功、失败或追悔的实例。
5.从实际教学中任选一则要传授的新知识,确定(1)这个新知识的命题形式;(2)估计学生会激活怎样的已有命题;(3)预定期望学生派生出怎样的新命题。
完成上述3点后,把它们连贯起来撰写一个具体的教案片段。
6.选择应用某一分数类型的实际案例,运用课程中所学的有关测量与分数的知识对这一分数类型的优劣进行分析。
答案:浅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对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遗传决定论对于儿童发展的解释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怀疑,人们把探索的目光转向了自然生物因素之外的环境。
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
环境决定论虽然否定遗传生物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但仍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受某种外在于儿童主观控制的某种因果关系的制约。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洛克主张“教育万能”,他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儿童犹如一块“白板”,到他们长大成人后,是好还是坏,有用还是无用,感到幸福还是痛苦,主要是由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华生注重对儿童的行为产生过程的探索,从刺激—反应机制形成过程的研究中,他发现了外界刺激的性质对于儿童行为影响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环境决定儿童发展的观点。
他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
”在华生的眼中,儿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就像一个模具,儿童个体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这个模具的形状。
而这一模具的形状,则取决于提供给儿童的、完全可被控制的学习与训练的内容。
环境决定论否定人的生物遗传素质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确信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是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在起决定的作用,因而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之为养育论。
环境决定论关注儿童生长的环境条件、后天教养内容和教育方法在儿童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就这一点而言,应该承认,与遗传决定论相比较,它发现了对儿童发展影响力更大的一项变量。
因此,环境决定论对儿童教育实践的影响也远远大于遗传决定论。
在某些时候,环境决定论甚至成了教育对儿童发展进行影响与控制的惟一合理、合法性的依据。
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实践具有重视教师权威、书本知识和学校纪律等特点。
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控制儿童学习活动的环境、内容和方式来达到控制儿童发展的目的。
“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就是环境决定论对人们的教育方式选择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
环境决定论在肯定了儿童发展的可塑性的同时,也将儿童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牢牢地固定在失去自主性的被塑造地位上。
大家都认识到,儿童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与文化等)两种势力交互作用和共同决定的。
有的学者将遗传比作种子,把环境比作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