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皮连生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认知策略的学习)【圣才出品】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认知策略的学习)【圣才出品】

第6章认知策略的学习一、解释下列术语1.认知策略答:认知策略是智慧技能的一个用于对内调控的亚类,是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整其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的内部控制过程。

2.元认知策略答: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用来设置学习目的、评估达成目的的进展情况、选择调整其它策略运用的策略。

3.学习策略答: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成功完成学习任务而制定的认知计划。

4.元认知答: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认知。

5.认识论信念答:认识论信念是学生对知识与学习的性质的信念,影响学生对策略的选择和使用。

6.专门领域的认知策略答:专门领域的认知策略是指适合特殊领域的认知策略。

7.一般领域的认知策略答:一般领域的认知策略是指可跨学科领域使用的认知策略。

二、填空1.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认知策略是指。

【答案】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整其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的内部控制过程2.认知策略不同于一般智慧技能的地方是。

【答案】认知策略指向的对象是学习者自己的内部认知过程3.元认知策略是指的认知策略。

【答案】学习者用来设置学习目的、评估达成目的的进展情况、选择调整其它策略运用4.学习策略是指(1)。

学习策略的外延(2)认知策略的外延。

【答案】学习者为成功完成学习任务而制定的认知计划;大于5.麦基奇将学习策略分为(1)、(2)、(3)三类。

【答案】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6.温斯坦和梅耶将学习策略分为(1)、(2)、(3)、(4)、(5)五类。

【答案】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理解监控策略;情感策略7.认知策略可经由(1)和(2)两种方式习得。

【答案】学习者的独立的发现;有指导的发现8.普雷斯利等人将认知策略教与学的过程分为(1)、(2)、(3)三个阶段。

【答案】将认知策略描述给学生,学生构建出对策略的理解和认识;给学生提供运用策略的练习,学习者练习构成策略的概念、规则与程序;给学生提供练习,促进策略运用的泛化和灵活性9.影响认知策略学习的内部条件主要包括(1)、(2)、(3)、(4)四点。

皮连生_第五版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复习题答案完整

皮连生_第五版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复习题答案完整

皮连生_第五版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复习题答案完整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个别答案可能不一致,同学们自己核对、相互检校一下)第一章一、填空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范公民 ,D、纪律维护者 ,E、家长代理人等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

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心,B、激励与想像.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B、课中 ,C、课后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 =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胜任水平,D、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职业倦怠是个体的一种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情绪衰竭的症状,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

12、认知学徒制是科林斯、布朗、纽曼等人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提出的。

二、选择题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C)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 D、认知能力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角色。

(B)A.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教语文的张老师下班回家时,学生看见他闯红灯,学生对老师很有看法。

这意味着老师充当了(A)角色。

A、模范公民B、家长代理 C、纪律维护者 D、知识传授者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知识的性质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圣才出品】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知识的性质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圣才出品】

第4章知识的性质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解释下列术语1.知识答:主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储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2.陈述性知识答: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

3.程序性知识答:程序性知识指个人不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但可以通过其作业表现间接推测出来的知识,是用来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知识。

4.默会知识答:默会知识是波兰尼划分的一种知识类型,指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

5.命题答:命题指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位。

一个命题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构成的。

关系一般由动词、副词和形容词表达,有时也用其他关联词如介词表达;论题一般指概念,一般由名词和代词表达。

6.命题网络答:命题网络是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一种形式,是由具有共同成分的两个命题彼此联系起来形成的。

7.神经网络理论答:神经网络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提出的一种知识表征理论,认为知识在人脑中以神经网络形式储存,神经网络由可在不同水平上被激活的结点组成,结点与结点之间有联结,学习是联结的创造及其强度的改变。

8.双编码理论答:双编码理论是一种知识表征理论,认为陈述知识以言语和意象两种方式表征,双编码是有效和高效思维的重要方面。

9.知识分类学习论答:知识分类学习论是一种解释不同类型知识学习过程和规律的理论。

是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和知识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

10.上位学习答:上位学习指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

11.下位学习答:下位学习是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时所进行的学习。

12.并列结合学习答: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的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特殊观念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但在横向上存在吻合或对应关系时所进行的学习。

13.同化论答:同化论是奥苏伯尔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中提出的、用以解释概念或命题意义获得的心理机制的学说,强调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涉及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形式;强调概念和命题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强调原有知识的巩固及教材由一般到个别的循序组织。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概论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概论

第一章一、解释下列术语统觉: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统觉团: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五段教学法: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基础上,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1.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学情境中知识与技能习得规律的一门学科,目前已与教育心理学紧密融合在一起。

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填空1.《学记》2.明了,联想3.注意,期待4.欧洲,实验5.美,桑代克6.19037.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8.学习者心理,学习心理及其应用9.学习,教学10.教师的教,教师教11.单向道,死胡同,双向道12.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3.《灵魂论14.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人类的灵魂15.德育,智育,体育16.统合,应用17.比奈,西蒙18.注意,先前的知识经验三、选择1.⑴2.⑵3.⑶4.⑷5.⑵6.⑴7.⑷8.⑵9.⑶五、判断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5.错误;6.正确;7.错误;8.正确六、问答2.为顺应三种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实施三方面的教育。

教育心理学 皮连生 第3版 答案

教育心理学 皮连生 第3版 答案

第一章一、解释下列术语统觉: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统觉团: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五段教学法: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基础上,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1.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学情境中知识与技能习得规律的一门学科,目前已与教育心理学紧密融合在一起。

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填空1.《学记》2.明了,联想3.注意,期待4.欧洲,实验5.美,桑代克6.19037.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8.学习者心理,学习心理及其应用9.学习,教学10.教师的教,教师教11.单向道,死胡同,双向道12.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3.《灵魂论》14.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人类的灵魂15.德育,智育,体育16.统合,应用17.比奈,西蒙18.注意,先前的知识经验三、选择1.⑴2.⑵3.⑶4.⑷5.⑵6.⑴7.⑷8.⑵9.⑶四、研究与设计(答案略)五、判断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5.错误;6.正确;7.错误;8.正确六、问答1.略2.为顺应三种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实施三方面的教育。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感谢观看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 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育
笔记
第版
笔记
第章
内容
认知
笔记
教材
心理学 目标
知识
教育
学习
教学
复习
性质
习题
问题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皮连生所著的《教育心理学》(第4版)的考生,也 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师生参考。国内外经典教材详解系列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国内外各大院校权威教 科书的辅导资料。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 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但这些国内外优秀教材的 内容一般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课(章)后习题一般没有答案或者答案简单,这给许多读者在学习专业教材时带 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外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 皮连生著《教育心理学》(第4版)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教育心理学权威教材。作为这本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 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教育心理学》这一经典教材 为主并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 的知识精华。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主要对陈琦、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 育心理学》(修订版)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本书的 笔记整理了部分高校老师讲授教育心理学的讲义和上课笔记,而习题解答则参考了国内外教材的配套资料和相关 参考书,如有不妥,敬请指正,在此表示感谢。本书基本遵循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教材的章目编排, 共分17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主要根据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并参考其他教 育心理学教材整理了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后习题详解,结合该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对课后思考题进 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各章参考答案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各章参考答案

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各章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术语统觉: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统觉团: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五段教学法: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基础上,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1.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学情境中知识与技能习得规律的一门学科,目前已与教育心理学紧密融合在一起。

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填空1.《学记》2.明了,联想3.注意,期待4.欧洲,实验5.美,桑代克6.19037.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8.学习者心理,学习心理及其应用9.学习,教学10.教师的教,教师教11.单向道,死胡同,双向道12.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3.《灵魂论》14.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人类的灵魂15.德育,智育,体育16.统合,应用17.比奈,西蒙18.注意,先前的知识经验三、选择1.⑴2.⑵3.⑶4.⑷5.⑵6.⑴7.⑷8.⑵9.⑶四、研究与设计(答案略)五、判断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5.错误;6.正确;7.错误;8.正确六、问答1.略2.为顺应三种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实施三方面的教育。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儿童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圣才出品】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儿童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圣才出品】

第11章儿童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一、解释下列术语1.认知发展答:认知发展为心理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指与大脑生长和知识技能有关的发展方面。

具体地说,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智力等方面种种功能的发展变化。

2.图式答:图式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术语,指行为和思维组织而成的有机整体。

3.平衡化答:平衡化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制而与环境保持平衡的过程。

皮亚杰用其来解释儿童认知的发展。

4.运算答:运算是皮亚杰从逻辑学中借用的一个术语,指借助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

5.初级心理机能答:初级心理机能指与生俱来的心理结构,主要由生物特点所决定,人和动物都具有这种功能。

6.高级心理机能答: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主要指个体对自己的思维的有意识关注,对其行为的有效掌控,处理抽象的观念以及运用逻辑关系和概括的能力。

7.内化答:内化是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外部操作的内部重构,人类的高级心理机能其实是内化了的社会关系。

8.最近发展区答:维果茨基把儿童不能独立完成但在他人的帮助指导下能完成的任务范围叫做最近发展区。

9.支架答:支架指由更有能力的个体提供的、旨在帮助儿童成功完成最近发展区任务的支持机制。

10.学习准备答:学习准备又称“准备状态”或“准备性”,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11.布鲁纳的认知表征方式答: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将儿童表征世界的方式分为动作式表征、图象式表征和符号式表征三种。

动作式表征是用合适的动作反应来表示对世界的理解,图象式表征是用知觉和表象来表示对世界的理解,符号式表征是用语言符号来表示对世界的理解。

这三种表征方式并没有相对应的特定年龄段,任何知识领域都可以用这三种方式表征,而且从动作式到图象式再到符号式暗含了一种最佳的教学顺序。

二、填空1.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1)、(2)、(3)、(4)四个阶段。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学习动机)【圣才出品】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学习动机)【圣才出品】

第13章学习动机一、解释下列术语1.动机答:动机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

2.学习动机答:学习动机是寻求学习活动的意义并努力从这些活动中获得益处的倾向。

3.内源性动机答:内源性动机是指源于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所引起的动机。

4.外源性动机答:外源性动机是指由外在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

5.奖励结构答:奖励结构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奖励时,是侧重奖励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或等级还是奖励学生的真正掌握。

奖励结构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6.需要层次论答: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可由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需要层次: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满足这七种需要是推动人的各种行为的动力的基本源泉。

7.兴趣答:兴趣是个体对某人或某事物的选择性注意的倾向。

8.自我效能感答: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提出的术语,指对产生一定的结果所需要的组织和执行行为过程的能力的信念。

9.归因论答:归因论是维纳提出的一种动机理论,个体对其行为原因的看法会影响其进一步行动的动机。

维纳提出了三个归因的维度:(1)内外维度。

据此可把导致成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即个人自身的原因,如个人的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即个人自身之外的原因,如任务难度、运气等。

(2)稳定性维度。

据此可以把内部和外部原因再分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

(3)可控制维度。

根据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还可再细分为个人自身能控制的原因和个人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

10.外部奖励的隐蔽性代价答:外部奖励的隐蔽性代价是指对原来有内在兴趣的活动因不适当外在奖励而损害对活动本身的兴趣。

11.成就动机答:成就动机是指个体追求成功、获得成就的需要。

12.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答: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指人的情绪唤醒水平与学习成就有关,情绪唤醒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习,唯中等唤醒水平,学习效果最好。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网络媒体与多媒体)【圣才出品】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网络媒体与多媒体)【圣才出品】

第15章网络媒体与多媒体一、解释下列术语1.媒体答:媒体是指传播的手段和信息资源,如录像、电视、示意图、印刷材料、计算机程序、教师等。

2.教学媒体答:教学媒体是指服务于教学目的、促进学生学习的媒体。

3.多媒体答:多媒体是指面向多个感知通道的几类媒体的组合。

4.双重编码理论答:双重编码理论是佩维奥提出的编码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具有两个在功能和结构上均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加工、储存信息的认知系统——言语系统和表象系统。

言语系统用于加工言语信息,产生言语反应;表象系统用于加工非言语的、物体或事件的信息,形成事物的心理表象。

5.内在认知负荷答:内在认知负荷是指必须在工作记忆中同时加工的元素的数量,它反映学习的难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要习得内容的关联的复杂性,二是学习者所具备的先行知识的程度。

6.外在认知负荷答:外在认知负荷又称无关负荷,它是由呈现给学习者的信息材料引起的。

7.关联认知负荷答:关联认知负荷是由教学活动施加的心理负荷,这种负荷通常与动机和兴趣有关,因而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8.通道原则答:通道原则是指学生学习由动画和解说组成的多媒体呈现,比学习由动画和屏幕文本组成的多媒体呈现的效果更好。

9.空间接近原则答:空间接近原则是指书页或屏幕上的对应词语与画面临近呈现比隔开呈现更能提升学习效果。

10.时间接近原则答:时间接近原则是指对应的词语与画面同时呈现比继时呈现能使学生者学得更好。

11.冗余效应答:冗余效应是指单凭一种呈现方式就足以传达的信息,如果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同时呈现,学习者就会将冗余的信息同时进行加工,导致认知负荷增加,影响学习效果。

12.注意分散效应答:注意分散效应是指学习者同时注意两个或更多信息来源,会使工作记忆的负荷加重,导致注意产生分散,降低学习质量。

13.个性化原理答:个性化原理是指学生对交谈风格的多媒体材料的学习,效果好要好于对解释性风格的多媒体材料的学习。

二、填空1.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学习的特点有(1)、(2)、(3)、(4)、(5)。

皮连生_第五版《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

皮连生_第五版《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

第十二章一、填空5、目标参照测验的信度包括两方面的一致性是:(1)学生在针对同一目标设计的若干测验上反应的一致性,(2)在不同时间测量的一致性。

6、在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中,检测“知识水平”的学习行为标准(或作业标准)是测验情境与原先的学习情境相同。

7、在布卢姆得认知目标分类中,检测知识(记忆水平)与能力(理解与应用水平)的操作标准(或行为标准)是测验情境与原先的学习情境的变化。

8、加涅要求课程设计达到的标准是 90%的学生能达到90%的目标的掌握,不同于布卢姆的掌握标准。

所含要求掌握 85%标准项目9、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掌握概念的行为标准是根据概念的定义给事物分类、掌握规则的行为标准是应用规则做事,用行为演示规则,掌握高级规则的行为标准是应用简单规则生成一种新的成品。

10、掌握动作技能的行为标准是将学生执行的动作技能与标准动作加以比较。

11、态度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通过行为记录来测量和评价两种方式测量。

12、影响学习成绩的三个内部目标是:(1)智商水平,(2)学习动机。

(3)原有知识,其中(1)(2)决定学习快慢;(3)决定学习成败。

第十三章一、填空1.成就动机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家默里的研究。

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需要和避免失败需要。

2.韦纳概括了人们将成败原因归因的三个维度,它们分别是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

3.控制点理论认为,内控的人格特征是相信努力等内部力量控制自己;外控的人格特征是相信外部力量控制自己。

4.奥苏伯尔提出推动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是: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安全、归属,自尊,认知,审美,自我实现。

6.动机的两种功能是:唤醒功能和指向功能。

7.对学习动机最常见的分类是将其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前者容易产生成绩目标定向的学习,后者容易产生掌握目标定向的学习。

8.柯维顿根据学生对学业成败的不同倾向将焦虑影响分为判断阶段,学习和解题阶段,回答问题阶段,阶段。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智慧技能的学习)【圣才出品】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4版)课后习题(智慧技能的学习)【圣才出品】

第5章智慧技能的学习一、解释下列术语1.技能答: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些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2.概念同化答:概念同化是概念学习的一种形式,指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理解新概念。

3.产生式答:产生式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条件—行动的规则。

4.智慧技能答:智慧技能是个体有可能通过语言、数字之类的符号来对环境做出反应与描述的性能。

5.智慧技能层次论答:加涅把智慧技能分成四个亚类: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这四种智慧技能的习得存在着如下的层次关系:高级规则学习以简单规则学习为先决条件;规则学习以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概念学习以知觉辨别为先决条件。

6.产生式系统答:产生式系统是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

是由控制流联系起来的若干产生式。

7.概念答:概念是加涅区分的智慧技能的一个亚类,指运用概念的关键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8.具体概念答:具体概念是加涅划分的概念类型,指能够通过观察概念的正反例证获得的概念,检验其是否获得的标准是能否辨别概念的正反例证。

9.匹配的反例答:匹配的反例指在概念的无关特征方面与正例非常相似,但不具有概念的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的例证。

10.定义性概念答:定义性概念是加涅划分的概念类型,指不能通过直接观察,只能通过概念的定义获得的概念,检验的标准是通过具体情景,论证概念反映的关系。

11.规则答:规则是加涅区分的智慧技能的一个亚类,指运用表示若干个概念间的关系对外办事的技能。

12.高级规则答:高级规则是加涅区分的智慧技能的一个亚类,指综合运用几条规则办事并生成新的规则的能力。

13.概念形成答:概念形成是概念学习的一种形式,指学习者从概念的具体例子中概括出概念的关键特征,涉及概括和分化两个认知过程。

14.规例法答:规则法是规则学习的一种形式。

先呈现要学习的规则,而后再举例说明。

15.例规法答:例规法是规则学习的一种形式。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范公民 ,D、纪律维护者 ,E、家长代理人等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

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心,B、激励与想像.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B、课中 ,C、课后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 =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 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胜任水平,D、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 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情绪衰竭情绪衰竭12 情境认知理论二、选择题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心理过程与认知能力;C、认知能力与人格特征;D、认知能力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角色。

A.、家长代理人;B、知识传授者;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

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A.、测量方法不可靠;B、.教师的知识与智力不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条件;C、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5、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十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B.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时帮助学生;C.他总是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仔细记录学生的每一处错误;D.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带答案全(DOC)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带答案全(DOC)

第二章二、填空3、心理学家一般都同意把学习分为三大领域:(1) 认知领域、(2)情感领域、(3)动作领域。

4、加涅将智慧技能学习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五类:(1)辨别、(2具体概念、(3)定义性概念、(4)规则、(5)高级规则.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由潘菽主编的,该书将学习分为(1)知识学习、(2)动作技能学习、(3)智慧技能学习、(4)社会行为规范学习四类.7、奥苏泊尔根据学习是否有意义将学习分为(1)有意义学习、(2)机械学习;根据意义习得的方式把学习分为(1)接受学习、(2)发现学习。

三、选择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2)、(4)。

(1)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2)望梅止渴;(3)蜘蛛织网;(4)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2、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

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 (4)的学习。

(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动作技能;(4)态度。

3、小明在2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1).(1)言语信息;(2)态度;(3)动作技能;(4)智慧技能。

4、六年级的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1)。

(1)动作技能;(2)概念学习;(3)言语信息;(4)辨别学习.5、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文单词“book”。

按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1)。

(1)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发现学习.6、婴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会区分“你”、“我"、“他”,根据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2)。

(1)符号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接受学习.7、加涅将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三大类,其依据是(4)。

(1)认知复杂程度;(2)知识的内在表征方式;(3)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4)内在的能力和外在的表现.8、将一篇在电脑上打好的文章按一定格式排版所属的学习类型是(2)。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知识题目解析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知识题目解析

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范公民,D、纪律维护者,E、家长代理人等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

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心,B、激励与想像 .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 ,B、课中,C、课后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胜任水平,D、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 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情绪衰竭情绪衰竭12 情境认知理论二、选择题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特征;D、认知能力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角色。

A.、;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

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A.、测量方法不可靠;B、.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5、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十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B.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时帮助学生;C.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教育心理学皮连生第四版各章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皮连生第四版各章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皮连生第四版各章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皮连生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一、表述以下术语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科学心理学:与哲学心理学相对,以方法论研究为特征的心理学。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特指桑代克于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一书。

一般认为,该书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形成的标志。

中译本由陆志韦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书名改为《教育心理学概论》。

潘菽《教育心理学》:新中国设立后,由中国大陆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主编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潘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发行。

该书充分反映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水平。

实证研究:采用观察或实验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验证假设并建立理论体系的研究。

科东俄实验研究:与真实验研究相对。

在实验研究中,凡无法严格遵守实验原则去挑选被试和掌控条件的实验被称作科东俄实验。

课堂教学实验通常为这类实验。

个案研究:定性研究方法之一。

也表示案例研究。

通过详尽搜集、分析典型的个案资料以辨认出其中隐含的教育心理学原理的研究。

思辨研究:与实验研究相对。

采用逻辑思考与理论推理所进行的理论研究。

教学设计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形成性评价,获得教学新产品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导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题1、《学记》2、19世纪末,实验3、美,桑代克4、19035、学生与教师,学习理论及其运用,各种类型的学习6、学习,教学17、教学,教学8、单向道,死胡同,双通道9、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0、《灵魂论》,11、植物,动物,理性12、德、智、体13、比纳、西蒙14、潘菽15、分析,设计,研发,实行,评价三、挑选1、(1)学习心理学2、(3)知识分类学习论3、(4)4、(4)解决问题5、(3)6、(4)7、(3)四、研究与设计1、(略)2、(略)3、(略)4.两者都是为了解决教育和教学中的问题。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范公民 ,D、纪律维护者 ,E、家长代理人等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

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心,B、激励与想像.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B、课中 ,C、课后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 =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 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胜任水平,D、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 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情绪衰竭情绪衰竭12 情境认知理论二、选择题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特征;D、认知能力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角色。

A.、;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

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A.、测量方法不可靠;B、.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5、下面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十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B.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方,能及时帮助学生;C.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术语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科学心理学:与哲学心理学相对,以实证研究为特征的心理学。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特指桑代克丁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一书。

一般认为,该书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形成的标志。

中译本由陆志韦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书名改为《教育心理学概论》。

潘菽《教育心理学》: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大陆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主编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潘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

该书反映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水平。

实证研究:采用观察或实验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验证假设并建立理论体系的研究。

准实验研究:与真实验研究相对。

在实验研究中,凡不能严格遵守实验原则来选择被试和控制条件的实验被称为准实验。

课堂教学实验一般为这类实验。

个案研究:定性研究方法之一。

也称案例研究。

通过详细收集、分析典型的个案资料以发现其中暗含的教育心理学原理的研究。

思辨研究:与实验研究相对。

采用逻辑思考与理论推理所进行的理论研究。

教学设计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形成性评价,获得教学新产品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1、《学记》2、19世纪末,实验3、美,桑代克4、19035、学生与教师,学习理论及其运用,各种类型的学习6、学习,教学7、教学,教学8、单向道,死胡同,双通道9、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0、《灵魂论》,11、植物,动物,理性12、德、智、体13、比纳、西蒙14、潘菽15、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三、选择1、(1)学习心理学2、(3)知识分类学习论3、(4)二、填空1. 行为的2. 内在能力和倾向的3.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4. 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5轴突,树突,突触6. 潘菽,知识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智慧技能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学习7. 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8. 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概念和命题的运用,解决问题与创造9. 哲学与经验总结,心理与行为,生物学与神经生理三、选择1. (2) (4)2 . (4)3. (3)4. (2)5. (D6. (2)7. (4)8. (2)四、研究与设计1. 都将学习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这是大多数学习分类系统所遵循的分类框架。

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只涉及认知领域,我国学者的分类中的“社会规范”学习相当丁加涅的态度学习。

两者都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学习。

然而在这个大框架下,不同分类系统的差异出现在知识与技能的划分上。

加涅划分了三种技能,即智慧技能、认知策略(一种特殊的对内调控的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奥苏伯尔分类系统中有知识的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和创造) ,但未对知识和技能加以划分。

我国学者的分类系统中的知识类似丁奥苏伯尔分类系统中的知识。

两者都涉及知识的简单与综合运用。

该分类中的心智技能相当丁加涅分类系统中的认知策略。

2. 略3. 学习现象非常复杂,二战期间心理学家将一种学习的规律用丁解释所有学习的规律,在实践中受到了挫折,由此使得心理学家用分类的观点来研究学习。

对四个分类系统的分析评论略。

4. 略。

此题可作为学习这两节的学习方式或教学方法。

第3章学习论流派及其主要争论问题习题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术语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结果的性质,学习的分类、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的各种学说。

经验主义:哲学认识论之一学派,主张一切知识来源丁感觉经验;心理学的一种观点:主张心理学理论只能借由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才能获得。

理性主义:也称唯理论。

哲学认识论之一学派,主张经由先天理性作用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而且这类只是优丁和多丁经由感觉经验获得的知识。

13. 认知主义,行为主义14. 尝试错误,顿悟15. S-R , S-O-R,有机体内部(O)三、选择题1 . (D2. (1)3. (1) (3) (4)4. (1) (4)5 . (2)6. (4)7. (D8 . (2)9. (3)10. (4)11. (3)12. (1)四、研究与设计可列表比较如下评价:信息加工理论届丁科学心理学;情境认知理论届丁哲学心理学第四章 知识的性质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习题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术语知识:主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丁个体内,即为个体 的知识,储存丁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用来回答“世 界是什么问题”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指个人不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但可以通过其作业表现间接推测出 来的知识,是用来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知识。

默会知识:波兰尼划分的一种知识类型,指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

知识的表征: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和记载的方式。

命题:指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位。

一个命题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arguments 构成的。

关系一般由动词、副词和形容词表达,有时也用其他关 联词如介词表达;论题一般指概念,一般由名词和代词表达。

命题网络: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一种形式,是由具有共同成分的两个命题彼此联系 起来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加工理论哲学认识论 经验主义学习结果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记忆与运用学习过程 有效学习条 件 参见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外部提供可以分辨的信息;学生自身有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 情境认知理论 理性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 运用社会团体的工具和概念的 能力,为社会团体创造工具和实 践做出贡献 参与社会实践,理解与运用社会 的符号系统文化或社会团体材料和活动5. (3)。

新颖离奇的故事,往往与儿童头脑中的原有观念不一致而形成认知失调,为求得一致,儿童就要继续阅读下去,其动机可以用认知失调论(或观念冲突论) 解释。

6. (4)。

有效学习的内部因素包括IQ、原有知识、学习动机(参见第十三章)。

这里的原有知识是广义的知识,两名学生大学入学成绩同等优秀,由丁我国目前大学入学考试主要考查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加上他们的IQ相似,这样,导致学习成绩差异显著的因素就剩下学习动机与策略性知识了,后者相当丁我们平■常所讲的学习方法。

7. (1)。

迁移不仅有知识技能的迁移,也有态度情感的迁移。

这里学生将对老师的态度迁移到了对老师上课方面,是态度的迁移,即所谓的“爱屋及乌”。

8. (1) o四、研究与设计(略)第14章教师、班级与家庭一、解释下列术语人际关系: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

领导方式:教育者了解情况使用法规的方式。

课堂气余:乂称班风,通常指伴随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而形成的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学生群体:指按教育管理的要求而组织起来的有明确规章制度、权利义务的正式群体,最典型的是班集体;也指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的角色地位和权利义务均不确定的非正式群体,即同伴群体。

遵从:指通过向社会压力让步以使自己的认知和行为符合群体的、社会的标准和规范。

教师的素质:常指习得的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习得的素质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沟通技能、应对应激的策略以及职业态度。

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包括教师的智力水平■、人格特质。

压力:指各种物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力量和压力导致的生理或心理的紧张状态。

职业态度:指个体对自身职业所持的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涉及对职业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

差别能力:与出色解决特定问题有关的能力,如言语流利、数字推理、视觉形象的记忆、空间定位等。

人格特质:通过心理测验揭示的个体的长期稳定、不易改变的一般倾向。

宽容:指认知参照系的灵活适应引发了个体对他人的体察和无偏见。

移情理解:指能够深入别人内心并同情他们的情绪反应。

二、填空1. 学与教,情感2. 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民主3. 独特性,相对稳定性,感染性,指向性4. 消极的,积极的,对抗的5. 自发,非正式6. 相似性,接近性,补偿性7. 权宜遵从5. 注意分散三、选择1. (1), (2), (3), (4), (5);2. (2), (3);3. (1), (2);4. (2)四、研究与设计1. 略。

2. 答案提示:结合多媒体设计的多媒体原则、通道原则、空间接近原则、时间接近原则、一致性原则、冗余原则、个体差异原则、静态媒体原则。

应该注意文本和图像的结合使用,有效利用多通道效应;同时,要注意通过任务分割减少认知负荷,防止注意分散效应,避免冗余效应,利用个性化原理。

第16章基于学习分类理论的教学论习题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术语教学论:以研究教学规律为对象的学科。

研究范围包括教学任务(目的) 、内容、过程、原则、方法、形式、评价等。

哲学取向教学论:指依据哲学思思辨和经验总结所形成的教学论。

科学取向教学论:指依据科学心理学,尤其是学习心理学并通过实证研究建立起来的教学论。

教学目标:预期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学生的素质:指加涅从学习的角度对学生素质的划分。

他将学生的素质分为先天的素质,后天习得的素质以及发展中自然形成的素质。

习得的性能:加涅的术语,泛指个体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与倾向的变化。

教学过程模式:概括地反映教学的一般过程或步骤的模型,多用流程图表示。

教学事件:加涅的术语,指一套外在丁学生的、设计用丁支持学习者内部过程的事件“六步三段”教学过程模型:本书第一作者所提出的反映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教学一般过程模型。

根据该模型两类知识的学习一般要经历六步三阶段。

教育目标分类学:指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教学目标分类系统。

据该分类系统,教学目标被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每一个领域乂分若干认知过程或内化水平。

“结构一一定向”教学论: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的一种教学论。

这里的结构指在学生身上形成的心理结构即教学的目标。

定向指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地进行教学。

“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论:本书第一作者提出的教学论。

强调学习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产生不同结果,需要不同的条件。

教师必须根据学习类型分析进行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

二、填空1. 学有定律,教有优法2.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3. 哲学取向教学论,科学取向教学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