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链(网)各营养级数量变化
食物链中某一营养级变化影响

解析:当蚱蜢突然减少时,以它为食的蜥 蜴也减少,蛇随之减少,鹰就要更多地捕 食相思鸟和兔,蚯蚓由于天敌相思鸟的减 少而数量增加,达至极限时发生剧烈的种 内斗争,导致数量下降,所以蚯蚓的数量 先增加后减少。
(4)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外来因素而大量增加时,一般除导致 上一营养级生物减少,下一营养级生物增加外,还会导致与其有竞争 关系的生物数量减少。 4、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分析 由于食物链中某一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另一种群的营养级连锁性发 生变化,因为能量在食物链(网)中流动时只有10%-20%流到下一营 养级且能量流动的环节越多损耗越多,所以该类连锁变化的规律是: 当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降低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增 加;若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升高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减少。 原则:“食物网,食物链,生物变动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 的先看见。” 具体情况一: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具体情况二: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具体情况三: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
高中生物教学案:第六章_第一、二节_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_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_word版有答案

第一、二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
生态系统通常由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七大成分组成。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
2.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取食和被取食而建立起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链,它不仅是能量流动和物质移动通道,而且也是有害物质和杀虫剂移动和浓缩的通道,有害物质和杀虫剂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3.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越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
4.生态金字塔中,能量金字塔绝不会是倒的,而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可能有倒的。
5.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或所固定的能量。
总初级生产量(GP)=净初级生产量(NP)+植物呼吸量(R)。
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大小为:热带雨林>北方针叶林>温带草原>苔原。
6.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
次级生产量是在生态系统中第二次有机物质的生产量。
对应学生用书P59食物链和生物放大1.生态系统概念[判断](1)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 )(2)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 × )(3)生态系统基本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 )2.食物链(1)概念:在生态系统的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叫食物链。
由于能量每次传递都会损失掉一大半,所以食物链通常只有四五个环节。
(2)类型:①捕食食物链:一般指以活的植物为起点的食物链。
②腐食食物链:是以死亡生物或现成有机物为起点的生物链。
陆地生态系统通常以腐食食物链为主,而海洋生态系统则以捕食食物链为主。
3.生物放大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就叫生物放大。
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的变化及能量流动计算专题-高二生物上册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典例】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 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生物进行分 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 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据图回答。
(1)如设种群Q1、Q2的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个体所占
[变式2]已知在如上图所示的食物网中,C生物同化的 总能量为a,其中A生物直接供给C生物的比例为x,则 按最低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A生物的总能量(y) 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
即时演练
1.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
鹰体重每增加1kg,至少消耗A约(C )
A.100kg B.44.5kg C.25kg D.15kg
【经典例题2】下图的南极生态系统中,包括______条食物链, _______生物属于三级消费者,_____生物占有两个营养级。假设 大鱼全部死亡,则磷虾数目将______。
依图分析,磷虾只占据一个营养级,位居第二
虎鲸
营养级。若大鱼全部死亡,磷虾营养级不受影
响,能量递减效应不对磷虾起作用;大鱼首先 须鲸
4.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典例】有一食物网如图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 量为5.8×109kJ,B种群干物质量1.3×108kJ,
则A种群干物质量的值至少是_________。
【典例】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 量值(单位为103kJ/m2·y)。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植食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____kJ/m2·y。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_kJ/m2·y。 (3)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______,能量从该生 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______。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有用)

当堂达标
) 草 B、草 昆虫 D、阳光 草 青蛙 兔 蛇 狼 鹰
• 1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鹰 蛇 蛙 昆虫 • C、狐狸 狼 兔 草
• 2、在含DDT的水体中,关于食物链“藻类鱼鸟”中的生物体内 所含DDT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鸟 鱼 藻类 B、藻类 鱼 鸟 • C、鱼藻 类 鸟 D、鱼 鸟 藻类 • 3、腐败细菌属于( )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三级消费者 D、分解者 • 4、某地区兔子因传染病大量死亡,那么最先受害的是( )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 、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 5、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 ) • A、效力增加 B、增加 C、不变 D、富集
次级 消 费 者
者
三级 消 费 者
呼吸作用消耗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第一、能量流动不是循环的而是单向的:
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第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传递效率为10%~20%
4、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反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总值和数量值的对比, 它是能量流动特点的直观反应,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生 物的数量也越少。
食物链和食物网
黄 雀 在 后
捕食
螳 螂 捕 蝉
树
蝉
螳螂
黄雀
如何表示一条食物链?
(1)写法: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终点为 消费者,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 图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 费者→三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根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10.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
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网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其他生物变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

食物网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其他生物变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食物网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其他生物变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1、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影响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其他直接或间接以第一营养级为食的生物依次减少。
2、天敌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动的影响天敌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如果天敌一方因患病或其他原因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而是随着数量增加,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再加上没有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的素质下降,导致疾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造成种群密度减少,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向稳定。
3、中间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另一生物的变动情况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沿不同的线路分析,结果不同时,应遵循以下规律:①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②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小。
③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且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口诀:食物网食物链,生物变动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的先看见。
具体情况一: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具体情况二: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具体情况三: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
例1:在图中的食物网中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则生物数量如何变化?解析:蚱蜢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蜥蜴和蛇也减少,则鹰就更多地捕食兔和食草子的鸟,从而导致兔及食草子的鸟减少。
例2:在图中的食物网中若鼠大量减少,则猫头鹰的数量怎样变化?解析:猫头鹰以多种生物为食,鼠的数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变化不大,因为它可以依靠其他食物来源(鸟和蛇)而维持数量稳定。
《食物链和食物网》 知识清单

《食物链和食物网》知识清单一、什么是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被称为食物链。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这样依次连接起来的链条。
比如,在草原生态系统中,青草被野兔吃,野兔又被狐狸吃,这样就形成了一条食物链:青草→野兔→狐狸。
食物链通常从生产者开始,也就是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比如绿色植物。
然后顺着捕食关系依次传递,直到顶级消费者,也就是在这个食物链中不再有其他生物吃它的生物。
二、食物链的类型1、捕食食物链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食物链类型。
像上面提到的青草、野兔、狐狸的例子,就是捕食食物链。
消费者以活的有机体为食,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形成链条。
2、腐食食物链是以死亡的有机体或有机废物为起点的食物链。
比如,在森林里,落叶和枯枝被分解者(如细菌、真菌等)分解,分解者又被一些土壤动物(如蚯蚓)所食,这就构成了腐食食物链:枯枝落叶→分解者→土壤动物。
3、寄生食物链是由寄主和寄生物构成的食物链。
例如,人类感染了某些寄生虫,寄生虫从人体获取营养,就形成了寄生食物链:人→寄生虫。
三、食物链的特点1、单向性食物链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开始,沿着一定的捕食关系传递,不会逆向进行。
也就是说,能量和物质在食物链中只能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
2、营养级逐级递减在食物链中,能量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少。
因为在能量传递过程中,每一营养级的生物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只有一部分能量能够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
这就导致了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数量通常越少。
3、不可逆性食物链中的关系一旦形成,就很难逆转。
比如,兔子被狐狸吃了,兔子就不可能再从狐狸肚子里“复活”回去继续吃草。
四、什么是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存在着许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交错连接,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这就是食物网。
例如,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藻类是生产者,被浮游动物吃,浮游动物又被小鱼吃,小鱼又被大鱼吃。
食物链或食物网中不同生物间数量变动制约关系分析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食物链或食物网中不同生物间数量变动制约关系分析1.(2016·全国课标卷Ⅲ,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解析鹰迁入后,形成了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据此可知,鹰的迁入会使该树林中黄雀的数量减少,这导致蝉的天敌(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蝉的数量减少,故A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即细菌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B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错误。
答案C2.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各种群数量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C.水蚤下降D.乌鱼上升解析大量捕捞花鲢后,乌鱼的食物减少,乌鱼为了生存,就必须多食其他食物(白鲢),则白鲢数量会下降。
答案B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1)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相关生物都减少。
(2)“天敌”减少,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还要下降,直到趋于稳定。
(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举例如下:若青蛙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将减少,鹰过多捕食兔和食草鸟,从而导致兔、食草鸟减少,因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它可以依靠其他食物来源维持数量基本不变。
食物链总结

(1)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 减少时,则将会产生连锁性地引发
其后的各个营养级生物的减少。这 是因为生产者是其他各种生物赖以
生存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一方减少,对被 捕食者的数量变化的影响,一
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 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
数量的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 最后趋于稳定。
(3)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种群数
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
①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 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 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②生产者相对稳定,及生产者比
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 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要考
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4)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
化的连锁反应分析
食物链中某一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
另一种群的营养级连锁性发生变化,因 为能量在食物链(网)中流动时只有百
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留到下一个营养级,
且能量流
动的环节越多损耗越多,所以该
类连锁变化的规律:是当a种群 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降
低时,则b种群数量的增加;若 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升高时,则b 种群数量将减少。
(5)食物链数、不同的营养级动
物的种间关系判断 ①任何一条食物链都是从生产者 开始,止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
的动物,中间任何停顿都不能算 完整的食物链
②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 链中可以占有不同营养 级,要根据此生物所在的 具体食物链来确定。
③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 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 同的概念上的重合,如教材 中的蜘蛛与青蛙,二者之间 即使不是关系又是竞
专题7 生物与环境 精研重难点(4) 食物链(网)的构建和数量变化模型分析

2.在食物网中,则有:
3.具有人工能量输入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 人为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是该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但却不是从上 一营养级流入的能量。如求第二营养级至第三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时,应为 第三营养级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包括人工输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第 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包括人工输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100%。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自然生态系统一般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人工生态系统有时候 还要考虑人工投放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二)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 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最高效 率为20%。 1.在食物链A→B→C→D中,则有:
注:①食物链越短, 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 量越多;②生物间的 取食关系越简单,生 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 程中消耗的越少。
精研重难点(五) 构建能量流动模型,分析能量传递效率
从“高度”上研究高考
[典例] (2021·山东高考)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 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遗 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某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M、 N 表示营养级。
(二)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 1.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相关生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连 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减少,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数量增加,种内竞争加剧, 种群密度还要下降,直到趋于稳定。 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举例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1)海参由于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所以常用样方法测定种群 密度。(2)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3 281+2 826-3 619=2 488 kJ/(m2·a);由 M到N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86÷(3 281+2 826)≈6.3%,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单向的,不能循环。(3)牡蛎以浮游植 物为食,由于海带的竞争,浮游植物数量下降,牡蛎的食物减少,所以产量 降低。(4)海水立体养殖利用了群落结构的特点,优点是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 源;由于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在构建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时,需考 虑所养殖生物的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等因素,从而确定每种生物之间的合 适比例,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养殖产品的持续高产。
生物学中的食物链与食物网

生物学中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在生物学中,食物链和食物网是描述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概念。
它们揭示了生物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传递和营养循环。
本文将对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释。
一、食物链食物链是描述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能量和物质的传递关系的直线序列。
它由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食物供应者、食物消费者和食物分解者。
食物链通常以太阳能开始,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植物被称为第一生产者,它们是食物链的起点。
食物链的结构可以用几个示例来说明。
一个典型的食物链由以下顺序组成:草→兔→狐狸。
在这个例子中,草是第一生产者,兔是第一级消费者,狐狸是第二级消费者。
如此一来,能量和物质从植物到兔子再到狐狸依次传递。
通常,食物链的长度是有限的,因为能量和物质在每个级别的消费者之间会流失。
食物链中每一级的消费者都依赖于前一级消费者提供的能量和营养。
一旦某一级消费者消失,整个食物链都会受到影响。
这是因为下一级消费者没有足够的资源维持生存和繁殖。
二、食物网食物网是由多个相互连接的食物链组成的复杂网络。
它显示了生态系统中多个物种之间的复杂关系。
食物网更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
在食物网中,一个物种可以同时属于多个食物链。
这是因为一个物种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获取食物,或者是被多个消费者共享。
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食物网更加稳定,能够适应环境中的变化。
食物网中的每个物种都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被称为营养级或者营养层。
一般而言,食物链中的第一级消费者属于第二个营养级,而第二级消费者属于第三个营养级,以此类推。
通过这种方式,能量和营养随着逐级消费者的变化而传递和转化。
食物网的一个重要属性是它的稳定性。
当一个物种数量增加或者减少时,食物网可以自行调整以保持平衡。
例如,当一个捕食者数量增加时,它的食物来源数量可能减少,从而导致捕食者数量下降。
这种自适应能力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至关重要。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 食物链和食物网及生

露西化石
从人类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不难 看出 : 直立行走使人的形态结构发 生了变化 ; 劳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 空间 ; 随着劳动水平的逐渐提高 , 脑结构和功能的分化日趋完善 ; 语 言的产生更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本 质的变化。以上这些变化还不断提 高了人类的文明程度。在上述过程 中 , 人类社会逐渐发展起来。
• 大量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 , 対那里的森林古猿 会产生什么影响 ?
资料2
• 在东非大裂谷地带 , 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 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fossil〕,也就 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等。
• 就〞露西”的骨骼化石来看 , 髋骨宽阔 , 下 肢骨较粗壮 , 和现代人类较为相似 , 她的运 动方式会是怎样的 ?
14.(2015·宜宾改编)东星中学初一一班的同学対一块农田观察后 , 画了如下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 , 请你分析 , 回答以下问 题:
(1)这个食物网中有__5_条食物链。 (2)这个食物网__不__能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原因 是_______缺__少__分__解__者__和__非__生__物__部__分_______。 (3)这个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农__作__物___。 (4)__蛇__和__鸟__能够获得的能量最少。
考试加油!奥利给~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作为物种的人类 , 怎么来 的?
答 : 作为生物物种,人类是在生物圈 中起源、进化和发展的。人类与环 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 , 发展变化 的。
•2. 这个观点是谁提出的 ?
•在什么基础上提出的 ?
第3章 微专题 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及能量流动的相关分析

例4 生态学家研究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局部能量流
动情况如图所示,字母代表能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能量D1的最终去向是流向下一 营养级和分解者
√B.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等生命活动的能量是C1+D1+E1 C.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
效率为 A1C-1B1×100%
D.应尽可能多地增加草原牲畜的放牧量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时 ④未被利用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
例3 如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
的能量至少为400 J/(cm2·a) 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
和繁殖的能量是100 J/(cm2·a) 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 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 J/(cm2·a)
例1 如图表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 一种以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鱼a和鱼b间的种间竞争将会减弱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例2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 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的个体数量和每种生物的平 均体重如图所示。已知生物量=生物个体数量×该种生物的平均体重, 且生物量越大,该生物营养级越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处于第二营养级,为次级消费者
解析 题图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 养级摄入的能量,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该营养级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该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 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B错误; 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值为 100(摄入量)-20(粪便中的能 量)=80[J/(cm2·a)],根据能量 传递效率倒推出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 J/(cm2·a),A正确; 题图仅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并不能得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 因此无法计算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并不等同于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错误。
食物网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其他生物变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

食物网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其他生物变动情况的分析和判断1、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影响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其他直接或间接以第一营养级为食的生物依次减少。
2、天敌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动的影响天敌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如果天敌一方因患病或其他原因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而是随着数量增加,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再加上没有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的素质下降,导致疾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造成种群密度减少,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向稳定。
3、中间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另一生物的变动情况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沿不同的线路分析,结果不同时,应遵循以下规律:①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应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②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小。
③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且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口诀:食物网食物链,生物变动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的先看见。
具体情况一: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具体情况二: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具体情况三: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
例1:在图中的食物网中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则生物数量如何变化?解析:蚱蜢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蜥蜴和蛇也减少,则鹰就更多地捕食兔和食草子的鸟,从而导致兔及食草子的鸟减少。
例2:在图中的食物网中若鼠大量减少,则猫头鹰的数量怎样变化?解析:猫头鹰以多种生物为食,鼠的数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变化不大,因为它能够依靠其他食物来源(鸟和蛇)而维持数量稳定。
例3:在图中的食物网中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则蚯蚓的数量如何变化?解析:当蚱蜢突然减少时,以它为食的蜥蜴也减少,蛇随之减少,鹰就要更多地捕食相思鸟和兔,蚯蚓因为天敌相思鸟的减少而数量增加,达至极限时发生剧烈的种内斗争,导致数量下降,所以蚯蚓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食物链数量法则

食 物 链 数 量 法 则
郑逢泰 (河南省商丘市宁陵高级中学 476700)
统计食 物 网中食 物链数 量 的传统 方法是 ,首先 以 生产者为起 点沿各级 消费者 逐 步统计 出各条 食物链 , 然后 确定食物链 的总数量 。这种方法用 于较简单 的食 物网 尚可 ,否则不仅耗时 ,而且容 易出现失误 。而应用 食 物链数量法则能 比较方便地对 复杂食 物 网中的食物 链 进行统计 。 1 何谓食 物链数量法则
统计 食物网 中食物 链数 量时 ,先 分别统 计 出每 种 生产者的基数和每 种 中间生物 的积差 ,并 将数 字标 注 在 相应 生物的位 置处 ,然后 求这些 数量 之和 即可 。下 面以图 1的食 物网为例进行统计 。
乙
图 1 比较复杂的食物 网中的食物链 数量 2.1 确定各种生产者 图中甲、乙两 种生产者 发 出的 箭 头数量分别为 2和 1,它们的基 数也分别为 2和 1。 2.2 确定各种 中间生物 ,统计 并标 注各 自Y值 中间 生物通过能量供 体接受 生产 者 同化 能量 ,其 接受这 种 能量的途径数量等于所有能量供体的途径数 量之和。
量 ;另一方 面输 出 由生 产者 同化能 量转化 而来 的 自身 同化能量。其输 出的不仅是 自身 同化能 量 (即从 中间 生 物发 出的箭 头 ,以 z表示之 ),而 且要考 虑输 出的能 量 中包含 了所 接受 的生产者 同化能 量 ,即 X=Y×Z。 所 以 ,中间生物创造 的输 出能量 途径 数量 增加值 W = x—Y=Y×Z—Y=Y×(Z一1)。在 此 ,w 代 表 中间生 物 的积差 。 2 食 物链数 量法则的应 用
升 ,但变化 不大 。高 盐 (200—250r et ool·L Nat1)处 理 ,培养液盐离子高 ,麻 疯树幼 苗的吸水量更 少 ,G 显 著下降 ,吸收 CO2减少 ,使 ci下降 ;渗透 胁迫引起 幼苗 生理干旱 ,引起叶 肉细胞 中淀粉水解增 强 ,光合产 物输 出慢 ,反馈抑制光 合作用 ,促进 呼吸 作用 。同时 ,离 子 胁迫对膜 造成损 伤 ,质膜上 的 ca 被 Na 取代 ,破坏 了叶绿体膜等生物膜系统 ,细胞 的电解 质外渗 率增加 , 有毒物质积 累 ,叶绿体色素合成减少分解增 加 ,这些 因 素导致 P 显著下 降 ,使 ci升高 。由图可 知 P 的下降 比 G。的下 降显 著 ,此 时影响 P 的主要 因素不是 G , 而是非气孔 限制 因素 。ci与 P 成负相 关 关 系,P 的 变化对 ci上 升的影 响要 比 G。的变 化对 Ci下 降的影 响要显著 ,所 以 Ci会继续升高 。
食物链(网)各营养级数量变化

⏹1、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影响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则其他生物数量会依次减少,出现连锁反应。
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动的影响若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而是随着数量增加,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再加上没有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的素质下降,导致疾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造成种群密度减少,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小幅度),最后趋向稳定,且稳定后数量比最开始的数量要多。
⏹3、中间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另一生物的变动情况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先往上依次分析到最高营养级,再以最高营养级为中心,分析其他的食物链。
若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若a种群的变化使b种群的营养级变低,则b种群数量会增加,因为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
⏹口诀: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
例1:图中食物网中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其他生物数量?解析:蚱蜢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蜥蜴和蛇也减少,则鹰就更多地捕食兔和食草子的鸟,从而导致兔及食草子的鸟减少。
例2:若鼠大量减少,则猫头鹰的数量怎样变化?解析:猫头鹰以多种生物为食,鼠的数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变化不大,因为它可以依靠其他食物来源(鸟和蛇)而维持数量稳定。
例3: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则蚯蚓的数量如何变化?解析:当蚱蜢突然减少时,以它为食的蜥蜴也减少,蛇随之减少,鹰就要更多地捕食相思鸟和兔,蚯蚓由于天敌相思鸟的减少而数量增加,达至极限时发生剧烈的种内斗争,导致数量下降,所以蚯蚓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例4:假设大鱼全部死亡,试问对磷虾的数量有何影响?解析:当大鱼全部死亡后,中间这条食物链中断,虎鲸只能从两侧的食物链捕食,对左侧的食物链来说,虎鲸较多地捕食须鲸,使须鲸数量减少,从而使磷虾数量增多。
营养级联假说定义

营养级联假说定义一、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组成单元,是生物体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重要途径。
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以营养关系连线形成的链状结构,其中生产者位于食物链的起点,消费者则位于食物链的终点。
而食物网则是由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真实的营养关系和能量流动的反映。
二、营养级联效应营养级联效应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高位营养级的生物受到低位营养级生物的影响,从而导致高位营养级生物的种群数量或生物量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种效应不仅影响着生物个体的生存和繁殖,还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三、营养物质的循环营养物质的循环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指各种营养物质在生物之间不断传递、转化和再利用的过程。
这些营养物质主要包括能量和各种化学元素,如碳、氮、氧、磷等。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然后将其传递给消费者,消费者在生命活动中不断释放出各种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再次被生产者利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营养物质循环系统。
四、生物多样性和营养级联效应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数量、分布等方面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的重要指标。
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联效应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生物种类数量增加,食物网将更加复杂,各营养级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增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
五、营养级联假说的应用营养级联假说在生态学和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自然保护方面,营养级联假说提示我们在制定保护计划时,不仅要关注珍稀物种的保护,还要关注其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制定保护措施。
此外,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营养级联效应来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从而保护农作物免受损害。
六、结论综上所述,营养级联假说是生态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它揭示了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食物链中的相关计算

食物链的相关计算和判定问题一怎样判定食物链(1)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食物链方法指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上一营养级和下一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效率10%~20%,依此特点判断食物链。
例1.下面表示五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中所含有的总能量,这五个种群的最简单的能量流动的渠道应是()A. 戊→乙→丙→甲→丁B. 戊→丙→甲→丁和戊→丁C.戊→丙→甲→丁和戊→乙→甲→丁 D.戊→乙→甲→丁和戊→乙→丙→丁解析:食物链中生产者含有的能量最多,因此判断戊为生产者,根据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排列依次为戊、乙、丙、甲、丁,再依据相邻营养级的传递效率10%~20%,其中乙、丙之间10.8/13.30=81.2%,不符合,所以二者为同一营养级,该表格中含有两条食物链,戊→丙→甲→丁和戊→乙→甲→丁。
(2)根据生物体富集作用判断食物链方法指点: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由于捕食关系沿着食物链而传递存在富集作用,富集作用与能量流动正好相反,能量在沿食物链向下流动逐级递减,而农药或重金属则沿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该物质浓度越高。
例2.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下表所列解析: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含量越多,因此可以判断表格中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依次为A、E、C、B、D,有害物质在上下营养级之间的传递也应遵循10%~20%,而C和E之间的关系不符合此比例,二者应该为同一营养级。
答案:C(3)根据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来判定食物链3、下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
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B.种群B在第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所致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例4.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营养级
生物数量的影响
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则其他生物数量会依次减少,出现连锁反应。
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2、天敌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动的影响
若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而是随着数量增加,种群密度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再加上没有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的素质下降,导致疾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最终造成种群密度减少,所以被捕食者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小幅度),最后趋向稳定,且稳定后数量比最开始的数量要多。
⏹3、中间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另一生物的变动情
况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先往上依次分析到最高营养级,再以最高营养级为中心,分析其他的食物链。
若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若a种群的变化使b种群的营养级变低,则b种群数量会增加,因为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
⏹口诀:
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
例1:图中食物网中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其他生物数量?
解析:蚱蜢突然减少,则以
它为食的蜥蜴和蛇也减少,
则鹰就更多地捕食兔和食
草子的鸟,从而导致兔及食
草子的鸟减少。
例2:若鼠大量减少,则猫头鹰的数量怎样变化?
解析:猫头鹰以多种生物为食,
鼠的数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
变化不大,因为它可以依靠其
他食物来源(鸟和蛇)而维持
数量稳定。
例3: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则蚯蚓的数量如何变化?
解析:当蚱蜢突然减少时,以它为食的蜥蜴也减少,蛇随之减少,鹰就要更多地捕食相思鸟和兔,蚯蚓由于天敌相思鸟的减少而数量增加,达至极限时发生剧烈的种内斗争,导致数量下降,所以蚯蚓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例4:假设大鱼全部死亡,试问对磷虾的数量有何影响?
解析:当大鱼全部死亡后,中
间这条食物链中断,虎鲸只能
从两侧的食物链捕食,对左侧
的食物链来说,虎鲸较多地捕
食须鲸,使须鲸数量减少,从
而使磷虾数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