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评分标准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5c5900cba0d4a7303763a23.png)
项目
操 作流程
分值
得分
准
备
1.着装整洁,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1、引流瓶2、治疗盘,内备:血管钳2把、500ml生理盐水、洗手液、安尔碘、棉签、纱布块、手套2双、弯盘1个、一次性中单、标签、胶布3、护理记录单、笔
2
3
评
估பைடு நூலகம்
1.评估患者病情、呼吸情况
2.检查切口敷料有无渗出、引流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
4.评估患者。
5.洗手,查对引流瓶的质量、有效期,打开外包装,拧开引流瓶盖。检查生理盐水,消毒瓶口,冲洗瓶口,倒入流瓶至水位线,拧紧瓶盖.连接引流管及接头。写标签,贴好。将弯盘放车下。
6.戴手套,垫治疗巾及弯盘在接头下方,2把止血钳在距接头8cm处对夹引流管,扭开接头放弯盘上。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将手套反折包裹引流管头端,放入垃圾筐。
7.洗手,打开无菌纱布,戴手套,消毒引流管口,一手用纱布包裹引流管,一手持接头处连接引流管。
8.松开血管钳,妥善固定,挂在床边,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cm。
9.嘱患者咳嗽,观察水柱波动情况,一般波动幅度在4—6cm表示通畅,观察患者情况,然后用胶布固定接头处.
10.再次核对,作好记录,记录更换日期、切口情况、通畅情况,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患者情况
11.交待注意事项:多做深呼吸,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受压、脱落卧位时,引流瓶不能高于床体,立位时引流瓶不可高过腰部,不能擅自打开引流瓶。
12.收拾用物,脱手套,洗手,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拉开围帘,感谢患者的合作。
3
3
3
10
10
10
5
4
4
4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护理考核评价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护理考核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487084758fb770bf68a5529.png)
10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
10
8
6
4
10
(2)解释目的,取得配合
10
8
6
4
10
(3)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
10
8
6
4
10
(4)消毒引流管连接口,并与负压引流筒或水封瓶连接
10
8
6
4
10
(5)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10
8
6
4
10
(6)将引流瓶放于安全处,保持引流管瓶低于胸腔60-100cm
10
8
6
4
5
(7)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及患者反应
54Leabharlann 32指导患者10分
5
(1)嘱患者不要拔出引流灌及保持密闭状况
5
4
3
2
5
(2)拔出引流管前嘱患者深吸气,然后屏住,以免拔出引流管时管端损伤肺脏或疼痛及造成气胸
5
4
3
2
提问5分
5
5
4
3
2
总分
100
项目
分值
考核评价要点
评分等级
得分
存在问题
Ⅰ
Ⅱ
Ⅲ
Ⅳ
操作准备10分
5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5
4
3
2
5
(2)用物准备:治疗卡、无菌胸腔引流瓶、橡皮管、玻璃接管、止血钳2把、胶布、无菌生理盐水、别针
5
4
3
2
评估患者10分
5
(1)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
5
4
3
2
胸腔闭式引流术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术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3c40a1daef8941ea66e05a3.png)
姓名:_________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项目
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
满分
得分
备注
(分)
(分)
(分)
核对患者及X线胸片等资料
2
准备
工作衣、帽子、口罩穿戴整齐,洗手
2
(12)
核对胸腔闭式引流包消毒日期是否在时限内
2
准备手术相关用物(无菌手套、麻药、注射器、引流瓶、引流管、生理盐水、络合碘等)
2
切开皮肤
2
分离皮下、肌层直至进入胸膜腔
5
置入胸腔引流管
5
手术步骤
连接胸腔闭式引流瓶
5
(40)
验证置管正确
5
缝合固定引流管
5
覆盖敷料(4~6层)
2
胶布固定
2
操作熟练度
5
无菌观念(10)
10
手术前需告知患者此次手术的目的
2
人文关怀
操作前、后需询问患者感觉
2
(8)
结束手术后将患者衣物及被褥恢复原样
2
最后需向患者交待手术后注意事项
2
总分
100
如严重违反无菌原则(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在总分上扣除50分(请打钩)
□操作前未消毒
是否扣分
□操作前未戴手套
□是
□操作前未铺巾
□否
□操作中无菌用物或手套污染后直接使用
考官签名
6
站在患者的患侧
2
暴露并标记患者手术部位
1
消毒铺巾
由内至外消毒切口及周围皮肤15 cm
4
(15)
每次消毒的范围应较上次消毒范围小
2
戴手套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e8582267fd5360cba1adb79.png)
采取舒适体位,利于充分暴露引流管
2
物品: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8
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2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60分
检查无菌引流装置是否合格,灭菌日期及有效期
5
拆开胸瓶外包装,用无菌剪刀拆开内包装备用
8
正确将无菌生理盐水倒入胸瓶,长玻璃管侵入水中3~4cm,沿引流瓶水平线 上贴标签,注明更换日期、时间、责任人
5
整理床单元
3Hale Waihona Puke 消毒双手2记录水柱波动及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
5
处理用物
5
终末质量标准15分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5
操作方法正确、动作熟练
3
与患者沟通通俗易懂
2
引流管位置正确
5
合计
100
2
打开无菌弯盘,取无菌乙醇棉球,备齐用物
2
携带用物到患者床旁,核对姓名并解释
5
协助患者采取适宜卧位,充分暴露引流管,消毒双手,将治疗巾铺于引流管下方,无菌弯盘打开放于治疗巾上,用两把血管钳双重夹闭引流管近心端
8
戴手套,消毒接头,接头分离放入弯盘内
5
再次消毒接头处,将其与引流瓶长管上的橡皮管相连接
5
妥善固定胸瓶位置,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cm,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技术操作要求
分值
扣分及原因
实际得分
准备质量标准25分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2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管道是否密闭
2
胸腔引流管的位置,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水柱波动情况
2
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
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0101ac943323968001c92da.png)
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一.适应证1.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血胸(中等量以上)。
2.气胸经胸膜腔穿刺术抽气肺不能复张者。
3.血胸(中等量以上)乳糜胸。
4.急性脓胸或慢性脓胸胸腔内仍有脓液、支气管胸膜瘘、开胸术后。
二.禁忌证1.凝血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者。
2.肝性胸腔积液,持续引流可导致大量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者。
三.操作方法1.术前准备(1)认真了解病史,根据X线胸片、CT等影像学资料以及超声检查协助定位,尤其是局限性或包裹性积液的引流。
(2)准备好直径合适的引流管,单纯气胸可选用口径较细的引流管;引流液体一般选用外径约0.8cm透明塑料管或硅胶管。
也可选用商用的穿刺套管。
外接闭式引流袋或水封瓶。
(3)张力性气胸应先穿刺抽气减压。
(4)向家属及患者详细说明,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2.麻醉与体位(1)麻醉:1%~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包括皮肤、皮下、肌层以及肋骨骨膜,麻醉至壁层胸膜后,再稍进针并行试验性穿刺,待抽出液体或气体后即可确诊。
(2)体位:半卧位。
气胸引流穿刺点选在第2肋间锁骨中线;胸腔积液引流穿刺点选在第7~8肋间腋中线附近;局限性积液须依据B超和影像学资料定位。
3.手术步骤(1)戴帽子、口罩、手套,消毒局部皮肤,覆盖消毒洞巾。
(2)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用2把弯血管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于肋骨上缘穿破壁胸膜进入胸腔。
此时有明显的突破感,同时切口中有液体溢出或气体喷出。
(3)用止血钳撑开、扩大创口,用另一把血管钳沿长轴夹住引流管前端,顺着撑开的血管钳将引流管送入胸腔,其侧孔应进入胸内3-5cm左右。
引流管远端接水封瓶或闭式引流袋,观察水柱波动是否良好,必要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
(4)缝合皮肤,固定引流管,同时检查各接口是否牢固,避免漏气。
(5)也可选择套管针穿刺置管。
套管针有两种,一种为针芯直接插在特制的引流管内,用针芯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后,拔出针芯,引流管就留在了胸腔内;另一种为三通金属套管,穿入胸腔后边拔针芯边从套管内送入引流管。
医院护理部胸腔闭式引流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医院护理部胸腔闭式引流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3a19031852458fb770b56f1.png)
8
20
20
9
卧位不符合要求扣3分;过度
暴露患者扣5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未用
双重卵圆钳夹管扣4分;无菌
观念不强扣4分
缺一步扣4分;连接不牢固扣
10分;未;中洗瓶口扣5分;污
染一次扣5分
未观察引流是否通畅扣5分
引流瓶更换时间未记录扣5分
未观察水柱波动情况扣10分
引流瓶的位置过高扣5分
未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扣5分
未核对医嘱扣3分
缺一件用物扣1分,物品放置
不合理扣1分
解释
评估
10分
1.查对患者床号、姓名,解释操作的目的、
配合方法,取得配合
2.评估患者情况,评估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及
刀口敷科情况,评估患者胸腔引流液的
量、颜色及性状的变化,及水柱波动情
况,做好记录
5
5
未查对扣3分,未解释扣2分
未评估扣3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紧,切勿漏气,保持密闭状态
4.打开卵圆钳,观察有无引流液引出,水封
瓶注明更换生理盐水的日期,将引流瓶放
于低于胸腔60~100cm处,防止逆流引起
感染,指导患者深吸气咳嗽一声并观察水
柱的波动情况,保持引流通畅。仰卧位者
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5.洗手,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定
时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
3
2
不符合要求扣1—3分
不符合要求扣1—2分
未记录扣2分
操作
步骤
65分
1.帮助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暴露胸
腔引流管及同侧腹壁
2.用2把卵圆钳双重双向夹闭引流管的近端,
轻轻打开水封瓶的瓶盖,让助手拿住水封
胸膜腔闭式引流术操作评分标准
![胸膜腔闭式引流术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9d9d7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f.png)
①消毒铺巾后,在确定插管的肋间做局部浸润麻醉;②用刀在皮肤上作约1—2Cnl长小切口;左手拇指及示指固定好切口周围软组织,右手握住带有闭孔器的套管针,示指固定在距针尖4-6Cin处,以防刺入过深。套管针紧贴肋骨上缘,用稳重而持续的力量来回转动使之逐渐刺入,当套管针尖端刺入胸腔时有突然落空感;③一手固定引流管,另一手退出套管,当套管尖端露出皮肤时,用2把血管钳靠近皮肤夹住引流管前端,松开夹在管末端的第1把血管钳,以便套管完全退出;④调整引流管深度,缝合皮肤切口,固定引流管,末端连接于水封瓶。
8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准备:
1、洗手、戴口罩、帽子,查对病人;
2、关闭门窗,必要时遮挡病人;
3、物品:治疗盘内备腹穿包、消毒用碘酊、棉签、注射器、局麻药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无菌手套胶布。
5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不查对病人扣3
分;
做错病人不得分
1、穿刺前:
①确定引流部位:根据病情选定插管部位。
②体位:依病原情况采取坐位或半坐位。
胸膜腔闭式引流术操作评分标准(标准分
嵯
规范项目
项目分
值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操作前准备15分
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
着装不规范、未洗手,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评估:
1、查对病人;评估患者病情,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2.关闭门窗,遮挡病人,保护病人隐私;
3.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
4.做好解释:目的、注意事项,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15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2、穿刺:
肋间切开插管法:
①消毒铺巾后,在确定插管的肋间做局部浸润麻醉;②用刀在皮肤上作约3cm长小切口;③以中号弯血管钳伸入切口、贴近肋骨上缘向深部逐渐分离,撑开肋间肌,最后穿入胸腔。用血管钳扩大创口,为插入胸管开辟大小合适的通道;④以血管钳夹住胸腔引流管末端,再用另一血管钳纵行夹持引流管的前端或将钳尖插在引流管的侧孔全部进入胸腔。插管深度以管端在胸腔内3—4Cm为宜;⑤紧密缝合切口1—2针,利用缝线将引流管固定于胸壁,引流管末端连接于水封瓶内。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技术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8210e9d910ef12d2bf9e702.png)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水封瓶内必须用无菌等渗盐水,其长管必须在液面下3-4cm
3.置放胸管的患者若术后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4.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得高于床沿,距出口胸管处皮肤处60-100cm,患者下床活动
时胸瓶低于膝关节,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
5.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6.出血量多于100ml/h,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有脉搏增快,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
可能,及时通知医生。
7.脱管处理:
1)引流接头松脱:立即用血管钳夹闭胸管近心端,消毒接头后重新接紧引流管,打开血管钳,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尽可能从胸管排出积气。
2)胸管脱落:立即用手捏紧伤口,随即用凡士林纱布和无菌纱布块覆盖插管处,使其密闭,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
8.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做好记录,如引流液量增多,
及时通知医师。
9.更换引流瓶时,应用出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注意保证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的
牢固紧密,切勿漏气,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10.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
11.拔除引流管后24h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
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果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12.使用中的胸瓶有效期为一周,脓胸患者须每日更换。
20181104203529368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20181104203529368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32bb84208a1284ac9504384.png)
13
整理床单元(1),询问患者需要(1),进行健康指导(3)
5
消毒双手(1),记录引流液的量(1)、色及性状(1)
3
处理用物
2
终末
质量
标准
15分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5
操作方法正确、熟练
3
与患者沟通通俗易懂
2
引流管位置正确
5
合计
100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技术操作要求
分值
得分
准备
质量
标准
22分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1),合作程度(1)
2
观察胸观察长管内水柱波动(1),咳嗽时有无气泡冒出(1)。
2
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液(1)、有无皮下气肿(1)。
2
护士:着装整齐(1)、仪表端庄(1)
2
洗手,戴口罩(1),必要时戴手套及穿隔离衣(1)
2
患者:向患者解释更换引流装置的目的(3),消除紧张情绪(1),取得合作采取舒适体位,利于充分暴露引流管(2)
6
物品:备齐用物(1),放置合理(1)
2
环境:清洁(0.5),安静(0.5),光线适宜(1)
2
操
作
流
程
质
量
标
准
63
分
检查无菌引流装置是否合格(2),灭菌日期及有效期(1)拆开胸瓶外包装(1),用无菌剪刀拆开内包装备用(1)
4
协助患者采取适宜卧位(3),充分暴露引流管(3),消毒双手(2),将治疗巾铺于引流管下方,无菌弯盘打开放于治疗巾上(1),用两把血管钳双重夹闭引流管近心端(1)
胸闭式引流术考核评分标准
![胸闭式引流术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4cce03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1.png)
胸腔闭式引流术考核细则及评分标准
提问:
一、胸腔闭式引流适应症:
答:1、中大量气胸或张力性气胸
2、外伤性中大量血胸
3、持续渗出的胸腔积液
4、脓胸
5、开胸术后
二、胸引流管拔管指征:
答:引流后经X线证实肺膨胀良好,无再有气体和液体引出。
临床上一般认为引流液不呈现脓性或血性,每日引流液体100ml(不能有气体)以
下可拔管。
三、胸引流管护理就注意的事项
答:
1、半卧位以利气液引流;保证胸引流瓶处于引流管口水平以下50cm。
2、妥善固定、避免扭曲、经常挤压、保持通畅。
3、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及水柱波动等情况,并详细记录。
连续3小时每
小时引流量达200毫升以上,应注意进行性血胸可能。
4、按需更换引流瓶及连接管, 更换时应夹闭引流管,防止气体进入胸腔。
闭式胸腔引流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闭式胸腔引流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48bf165a417866fb84a8eb2.png)
芜湖市中医医院
闭式胸腔引流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姓名:科室:得分:
监考人:时间:
目的:
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注意事项:
1)瞩患者不能擅自拔出引流管。
2)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3)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
4)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5)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作好记录。
如引流液量增多,及时通知
医师。
6)更换引流瓶时,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注意保持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的牢固紧密,
切勿漏气。
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7)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
8)拔除引流管后24h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
观察局部
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21422d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63.png)
4
3
2
3、消毒管口与新引流装置连接并妥善固定;
5
4
3
2
4、引流瓶放置低于胸腔水平面60-100cm并安全处,检查水柱波动情况,水柱波动4-6厘米;
10
8
6
4
5、引流瓶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引流瓶水平线上注明日期及水量;
5
4
3
2
6、检查引流装置的密封情况;
5
4
3
2
7、观察引流情况
5
4
3
2
8、观察患者反应;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
项 目
总
分
评 分 细 则
评分等级
得分
及扣分依据
A
B
C
D
仪表
5
仪表符合专业要求
5
4
3
2整体现护理要求
5
4
3
2
评估与指导
10
1.评估病情、生命体征,观察胸腔引流液、合作情况等;
5
4
3
2
9、患者体位舒下载删除适;
5
4
3
2
10、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5
4
3
2
操作后
10
1.用物处理下载删除恰当;
2。洗手,记录更换引流瓶的时间、引流量、性质、水柱波动情况、伤口、呼吸等。
5
5
4
4
3
3
2
2
提问
5
5
4
3
2
总分
100
提问:1、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内容?(2。5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技术评价标准(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技术评价标准(护理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b01e8e6da38376baf1fae8e.png)
12
9
6
3
5
洗手、戴口罩
5
4
3
2
1
10
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
10
8
6
4
2
10
消毒引流管连接口,并与负压引流筒或水封瓶连接
10
8
6
4
2
10
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10
8
6
4
2
10
将引流瓶放于安全处,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厘米
10
8
6
4
2
10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及患者反应
10
8
6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技术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分值
技术实施要点
评分等级
存在问题
Ⅰ
Ⅱ
Ⅲ
Ⅳ
Ⅴ
1、操作前评估
(10分)
5
评估患者病情、生命体征
5
4
3
2
1
5
评估胸腔引流情况
5
4
3
2
1
1、操作步骤
(70分)
15
备齐用物,核对患者,解释目的,取得合作
(注:水封瓶准备:要在瓶内注入外用盐水,注水量以水柱波动4~6厘米为宜,在引流瓶的水平线上注明日期及水量)
4
2
2、指导患者
(10分)
5嘱患者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 Nhomakorabea状态5
4
3
2
1
5
拔除引流管前嘱患者深吸气,然后摒住气,以免拔出引流管时管端损伤肺脏或疼痛及造成气胸
5
4
3
2
1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adf4926c5da50e2524d7fc4.png)
实训十二胸腔闭式引流
【实训目的】
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操作用物】
1.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放置安尔碘消毒液、无菌棉签、无菌闭式胸腔引流瓶、两把无齿血管钳、治疗巾、弯盘、无菌生理盐水
2.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桶
【操作要求】
全程时间10分钟,每超过15秒扣1分,提前不加分;超过12分钟停止操作。
【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案例:患者,王平,食管癌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6c331244b73f242336c5fcf.png)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科室:被考核人:项目总分操作要求分值扣分理由得分职业规范2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2不符合规范要求—1评估9 (1)护士洗手、核对,解释(2)患者病情、呼吸状态(3)患者胸腔引流情况(4)患者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3222未洗手—1,未查对—1一项未做—1一项未做—1一项未做—1准备10 (1)护士:洗手、戴口罩(2)用物:检查备齐用物,放置合理(3)环境:整洁、安全(4)患者:理解并配合操作4222一项未做—1用物准备不全—1一项未做—1一项未做—1操作57 (1)携用物至患者床前(2)核对,解释(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引流管侧靠近床边(4)打开无菌胸腔引流瓶,倒入生理盐水,使长玻璃管埋于水下3~4cm,在水平线上注明日期和水量(5)铺垫巾,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戴清洁手套(6)松开引流管连接处,消毒、连接更换水封瓶,将引流瓶放于安全处,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cm(如有负压吸引,连接负压吸引管)(7)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瓶中长玻璃管水柱波动情况,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妥善固定(8)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引流液性状(9)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244128101034未评估—2一项未做—2一项未做—2一项错误—3(未倒盐水—3、长度错误—3、未注明日期和水量—3)一项未做—2(未铺垫巾—2、未双重夹闭—2、未戴清洁手套—2)一项错误—2(未松开—2、未消毒—2、未更换—2、未妥善放置—2)一项未做—3一项未做—1一项未做—2指导 2 正确指导患者 2 未做—2处置 4 用物、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4 一项不合格—1 洗手 2 流动水洗手 2 未洗手—2记录 2 记录患者的反应及引流液性质 2 一项未做—1评价12 (1)操作规范、熟练、管道固定稳妥,连接正确(2)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3)体现人文关怀(4)患者或家属知晓告知事项4422一项不合格—1一项不合格—1一项不合格—1一项不合格—1总分100主考人:考核日期:。
五十胸腔闭式引流技术评价标准
![五十胸腔闭式引流技术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7cb5826ccbff121dd368375.png)
五十、胸腔闭式引流技术评价标准
日期主考老师考号姓名总分
目的:
1、保持引流管通常,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
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因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2、水封瓶因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结头牢固固定,
3、保持引流管长短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并做好记录。
引流液量增多,
及时通知医师,
5、更换引流瓶时,因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注意保证引流管与引流瓶连
接的牢固紧密,切勿漏气。
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6、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管低于胸膜腔,
7、拔出引流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皮下气肿
等。
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注释:
评分等级:A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无污染,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B级表示操作熟练规范,有1到2处缺项,污染,与病人沟通不自然;C级表示操作欠熟练,规范,有2到3项缺项、污染,与病人沟通较少;D级表示操作欠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污染,与病人没有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3
2
9、患者体位舒适;
5
4
3
2
10、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5
4
3
2
操作后
10
1.用物处理恰当;
2.洗手,记录更换引流瓶的时间、引流量、性质、水柱波动情况、伤口、呼吸等。
5
5
4
4
3
3
2
2
提问
5
5
4
3
2
总分
100
提问:1、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内容?(2.5分)
2、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2.5分)
2.指导引流管的密闭的重要性、拔管的配合等。
5
5
4
4
3
3
2
2
操作前准备
10
1、助病人取平卧或半卧位;
2
1
1
0
2、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3
1
1
0
3、无菌胸腔引流瓶在有效期内,外包装密封;
5
0
0
0
操
作
过
程
55
1、引流瓶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引流瓶水平线上注明日期及水量;
5
4
3
2
2、两把止血钳夹闭引流管并与原引流装置分离;引流瓶长玻管埋入水下3—4cm;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
项 目
总
分
评 分 细 则
评分等级
得分
及扣分依据
A
B
C
D
仪表
5
仪表符合专业要求
5
4
3
2
沟通技巧
5
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
5
4
3
2
评估与指导
10
1.评估病情、生命体征,观察胸腔引流液、合作情况等;
5
4
3
2
3、消毒管口与新引流装置连接并妥善固定;
5
4
3
2
4、引流瓶放置低于胸腔水平面60-100cm并安全处,检查水柱波动情况,水柱波动4-6厘米;
10
8
6
4
5、引流瓶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引流瓶水平线上注明日期及水量;
5
4
3
2
6、检查引流装置的密封情况;
5
4
3
2
7、观察引流情、观察患者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