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测量测站实验

合集下载

测量实验报告 (已填写答案)

测量实验报告 (已填写答案)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系别: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工程测量实验室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1、实习报告中文字部分自己填写2、实验或实习报告中的表格,请填写自己或小组观测的数据一、实验目的:1.了解微倾式DS3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和读数。

3.练习一测站的测量、记录、计算和检核。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每组实习设备为DS3微倾式水准仪一台、水准尺2根、尺垫1个、铅笔、计算器自备。

三、方法与步骤:1、水准仪的认识:(1)部件名称、位置、作用及使用方法。

(2)了解水准尺分划注记的规律,掌握读数方法。

2、水准仪的使用:(1)安置:要求高度适中,地面坚实稳固,架头水平,仪器连接牢固。

(2)粗平:观察左手大拇指旋转脚螺旋时的运动方向与圆水准气泡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从仪器构造上注意观察脚螺旋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与仪器的升降之间的关系。

(3)瞄准水准尺:(4)精平与读数: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2、实验数据记录:(请填写自己观测的数据,以下为示例)测站测点后视读数(m)前视读数(m)高差(m)备注1 A-1 1.568 1.416 0.152 第1台阶2 A-2 1.568 1.265 0.303 第2台阶3 A-3 1.568 1.114 0.454 第3台阶4 A-4 1.568 0.966 0.602 第4台阶四、注意事项:1.中心连接螺旋要旋紧,防止仪器从架头上摔落。

2.每次读数前,均须消除视差和进行精确整平。

3.记录人员记录数据时,要向观测人员回报,记录以m为单位,记为mm。

4.为了人和仪器的安全,测站点和转点应选在路边。

5.仪器操作时不要用力过猛,脚螺旋,水平微动螺旋都有一定的调节范围,使用时不宜旋到顶端。

五、思考题:1、一个测站的水准测量中,已经观测了后视点,当观测前视点时是否还要再次粗略整平及精确整平?为什么?答:不能进行粗略整平。

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水准测量实验报告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DS 3型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清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正确安置、瞄准和读数。

3.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的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1.实验时数安排为2学时。

2.实验小组由8人组成:4人操作,2人记簿,2人扶尺。

2. 实验设备:DS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记录纸2张,3三角架1个;铅笔1根。

三、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器组合:1.望远镜2.调整手轮3.圆水准器4.微调手轮5.水平制动手轮6.管水准器7.水平微调手轮8.脚架四、方法与步骤(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1.安置仪器:先将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2.认识仪器:指出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同时弄清水准尺的分划注记。

3.粗略整平: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对向(或反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圆水准器居中位置。

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复进行。

(练习并体会脚螺旋转动方向与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的关系。

)4.水准仪的操作: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场中央,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体会视差现象,练习消除视差的方法)。

精平——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圆弧状),即符合气泡严格居中。

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四位数字,即直读出米、分米、厘米的数值,估读毫米的数值。

5.观测练习:在仪器两侧各立一根水准尺,分别进行观测(瞄准,精平,读数),记录并计算高差。

不动水准尺,改变仪器高度,同法观测。

或不动仪器,改变两立尺点位置同法观测。

检查是否超限。

(二)普通水准测量1.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6个测站为宜。

测量学实验方法

测量学实验方法

实验一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实验方法及步骤1、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2、用瞄准器对准水准尺。

3、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4、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水准尺像清晰。

5、检查视差。

6、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纵丝紧靠水准尺边。

7、轻按补偿器检查按钮,检查补偿器是否正常工作。

8、在水准尺上读数。

实验二工程水准测量(两次仪高法)实验方法及步骤1、了解工程水准测量的方法两次仪高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两次不同高度的仪器(相差10cm以上),都以水平视线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2、工程水准测量的实验(1)从实验场地的某一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5个测站,视线长度20-30m为宜。

(2)在起点与第一个立尺点的中间,安置水准仪并粗平,观测者按下列顺序观测:后视立于水准点上的水准尺,瞄准,精平,读数;前视立于第一点上的水准尺,瞄准,精平,读数;改变水准仪高度10cm以上,重新安置水准仪;前视立于第一点上的水准尺,瞄准,精平,读数;后视立于水准点上的水准尺,瞄准,精平,读数;(3)观测者的每次读数,记录者应当场记下;后视、前视完毕,应当场计算高差,并作测站检核。

(4)依次设站,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测量,直至回到出发点。

(5)全路线施测完毕,应做线路检核,计算前视读数之和,后视读数之和,以及高差。

实验三四等水准测量(双面尺法)实验方法和步骤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每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

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验(1)从实验场地的某一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或从一个水准点出发到另一个水准点,选定一条附合水准路线。

路线长度200-400m,设置4-6个测站,视线长度约30m 左右。

(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步测使其相等,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红色棉,精平,读中丝读数;后视水准尺红色棉,精平,读中丝读数;(3)在表中记录1-8,9-16位计算结果:后视距离9=100*{1-2}前视距离10=100*{4-5}视距之差11=9-10∑视距差12=上站12+本站11红黑面差13=6+K-7,(K=4687或4787)14=3+K-8黑面高差15=3-6红面高差16=8-7高差之差17= 15-16=14-13平均高差18=1/2{15+16}每站读数结束,立即进行各项计算,并按上表进行各项检核,满足限差要求后方能搬站。

测量实验报告(精选10篇)

测量实验报告(精选10篇)

测量实验报告测量实验报告测量实验报告怎么写?实验名称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实验目的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

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在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用物,药品以及对环境的要求。

实验原理在此阐述实验相关的主要原理。

实验内容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实验步骤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

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测量实验报告(精选10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测量实验报告(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测量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认识水准仪的基本构造,了解各部件的功能;能准确读取水准尺读书;初步掌握使用水准仪的操作要领、基本步骤和方法。

练习普通水准测量一测站的测量、记录和计算。

二、实验器具DS3微倾式水准仪l台、水准尺1对、三脚架三、实验内容认识仪器对照仪器,指出目镜及其调焦螺旋、物镜、对光螺旋、管水准器、圆水准器、制动和微动螺旋、微倾螺旋、脚螺旋等,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对照水准尺,熟悉其分划注记并练习读数。

记录并计算出两点间高差。

四、实验步骤水谁仪在一个测站上的操作顺序为: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水淮尺——精确置平读数。

安置仪器先将仪器的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架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粗平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

全站仪测量步骤实

全站仪测量步骤实

全站仪测量步骤实例引言全站仪是现代测量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量仪器。

它能够在现场采集高精度的测量数据,并通过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的基本步骤,并通过一个实例详细说明。

步骤一:设置测站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之前,首先需要设置好测站。

具体步骤如下:1.寻找一个相对平坦、开阔的地方,确保测站的周围没有太多的障碍物,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2.使用三脚架将全站仪稳固地安装在测站上;3.使用水平器或水平仪调整全站仪的水平度;4.使用横轴调节器调整全站仪的水平角;5.使用纵轴调节器调整全站仪的垂直角。

完成上述步骤后,测站设置就完成了,可以开始进行测量。

步骤二:选择目标在测量之前,需要选择要测量的目标。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地面上的点、建筑物上的特定位置等。

在选择目标时,应考虑到目标的稳定性和测量的可行性。

步骤三:测量角度接下来,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的测量。

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全站仪上的观测镜对准目标,确保观测镜的十字准线正好对准目标;2.按下观测镜上的触发按钮,记录下目标的水平角和垂直角。

这些角度将被用于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步骤四:测量距离完成角度的测量后,接下来进行距离的测量。

具体步骤如下:1.在全站仪上选择合适的测距方式,可以选择激光测距、机械测距等;2.将测量仪器对准目标,观察显示屏上的测距数值,并记录下来。

步骤五:数据处理测量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最终的结果。

具体步骤如下:1.将测量得到的角度和距离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2.使用相关的测量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目标的坐标、高程等参数;3.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校正,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4.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生成测量报告或图纸,以便后续的使用和参考。

实例:测量建筑物高度假设我们需要测量一个建筑物的高度。

以下是具体的测量步骤:1.设置好测站,并确保全站仪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调整到位;2.选择建筑物上的一个稳定的点作为目标;3.使用全站仪测量该目标的水平角和垂直角;4.移动到建筑物的底部,使用全站仪测量底部点和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距离;5.使用全站仪测量目标点和建筑物顶部的水平角和垂直角;6.移动到建筑物的顶部,使用全站仪测量顶部点和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距离;7.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水准测量_实验报告(3篇)

水准测量_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 掌握水准仪的正确操作方法,包括安置、瞄准、精平和读数。

3. 学习水准测量的基本步骤,包括观测、记录、计算和闭合差调整。

4.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水准测量原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水准仪观测水准尺上的读数,从而计算出两点之间的高差。

水准测量通常分为精密水准测量和普通水准测量,其中精密水准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普通水准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

三、实验仪器与工具1. 水准仪:DS3型水准仪1台2. 水准尺:双面水准尺2根3. 尺垫:2个4. 记录纸:2张5. 三角架:1个6. 铅笔:1根四、实验步骤1. 安置仪器- 将三脚架张开,调整高度,使架头大致水平,并将架腿踩实。

- 将水准仪从箱中取出,固连在三脚架上。

2. 认识仪器- 观察水准仪的各个部件,包括望远镜、调整手轮、圆水准器、微调手轮、水平制动手轮、管水准器、水平微调手轮和脚架等。

- 了解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3. 粗略整平- 通过旋转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从而使仪器大致水平。

- 注意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拇指或右手食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4. 瞄准水准尺- 调节目镜,使十字丝清晰。

- 通过望远镜瞄准水准尺,使水准尺成像清晰。

5. 精平与读数- 通过微调手轮,使水准尺成像清晰。

- 读取水准尺上的读数,包括上、中、下三个读数。

6. 观测与记录- 在观测过程中,记录观测数据,包括观测点、读数、时间等。

- 注意记录的准确性,避免错误。

7. 计算与闭合差调整- 根据观测数据,计算两点之间的高差。

- 调整闭合差,使高差计算结果满足精度要求。

8. 实验结束- 整理实验仪器,清理实验场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和原理,熟悉了水准仪的正确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对水准测量原理和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

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5篇

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5篇

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5篇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5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篇1学生现在学习的内容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是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在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多只是理论上的东西,为此我们应该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积极参加实际工程,这次为期20天的实习教会了我们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之中,懂得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k" href="/Special/xuexifangfa/" target="_blank">方法,对增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有很大益。

同时也可以说这次工作是对同学的一次考念,在实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虽然生病但是依然坚持工作,可以说着种精神是相当高贵的。

通过这次野外工程实习,加强了自身掌握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与内业作图方法,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数字测图在野外的运用,数字测图带来的不但是数据采集速度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增加,更加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明白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使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在实际中的运首先,通过实习,让我发现我在平时学习中存在的很多知识漏洞。

课本上介绍仪器使用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到了真正实践中的时候,我们未能很好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还需要老师再次进行指导。

在近距离的接触这些实物,能我更牢固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也能令我提高对仪器的操作的熟练、精准程度(比如能够迅速对中整平)。

全站仪测量实习报告篇2首先感谢学校和老师给以了我这次参加工程实践的机会,在这次20多天的实习过程中,经过这次实习,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学生现在学习的内容是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是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但是现在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多只是理论上的东西,为此我们应该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积极参加实际工程,这次为期20天的实习教会了我们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之中,懂得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对增加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有很大益处。

测绘测量实验

测绘测量实验
条件计算测设MN的元素 在现场利用经纬仪及钢尺测设出M、N两点的位置。
根据方格网结构,再利用经纬仪及钢尺分别测设得另外两个边角点的位置。 在各轴线上利用钢尺可以定出其他轴线点的位置。 . 检查测设结果精度: 长度(边长及对角线长度) 角度(各正交轴线之间的角度) 填写实验报告 重点内容:如何根据设计建筑物分布形态及已知条件选择合适测设方案。
对中及整平
在地面选一固定点钉木桩,桩顶钉一小钉(或打一十字交叉线)作为测站点;支好脚架;将经纬仪立于脚架上旋紧中心连接螺旋;调三脚架并通过光学对中器尽量使仪器中心对准地面测站点。 略松架腿伸缩固定螺旋,调整架腿高度,使圆水准器中气泡居中,旋紧架腿伸缩固定螺旋。 利用管水准器调平经纬仪。反复调节,使管水准器在任意方向上均居中。
(3)计算 1)精度评定 高差闭合差计算 闭合导线: 附合导线: 允许闭合差: 2)平差处理及水准点高程计算 改正数 高程: (5)报告编写
实验三 经纬仪认识及操作
二、目的与要求
了解经纬仪主要部件的作用和用法。 练习经纬仪的对中和整平。 掌握度盘读数方法
实验五 视距测量
三、实验步骤 1. 安置仪器 在测站安置经纬仪,对中调平,量仪器高 。 2. 瞄准并消除视差 盘左瞄准目标点的视距尺,调节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调节物镜对光螺旋使尺像清晰,消除视差,调节望远镜微动螺旋使视距丝在尺像范围内。 3. 观测读数 读取视距丝读数,求尺间隔 ;读中丝读数 及竖盘读数 ,并计算竖直角 4. 水平距离及高差计算 水平距离: 高差:
实验六 建筑物定位测量
实验内容 利用导线点和建筑物的设计坐标进行测设数据的计算,并在实地进行建筑物的定位。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建筑物定位的工作程序。 建筑物主轴线交点处各角度与已知角值之差不大于30〞。 对角线长度及轴线交点间距离与设计尺寸比较,相对误差不大于1/5000。

实验01 普通水准测量一站施测

实验01 普通水准测量一站施测

姓名:班级:学号(短号):实验一普通水准测量一站施测一、实验目的1、熟悉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操作技巧。

2、学会普通水准测量的实践作业过程。

3、掌握两次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的一站施;掌握测量结果观测、记录和数据整理及校核计算。

二、实验设备及器件:DS3水准仪、三脚架、尺垫、记录板和测伞,另外自备2H铅笔和计算器。

三、课时安排:2学时四、实验步骤及要求1. 每组4-5人,共同完成一站施测,确定起始点及水准路线的前进方向和终点。

人员分工是:两人扶尺,一人记录,一人观测。

施测1~2站后轮换工作。

2. 两次仪器高法:①在A、B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用圆水准气泡进行仪器的粗平——使圆水准气泡居中,通过目镜调焦消除视差;在A、B两位置放置水准尺(注意视距小于100米,前后视距应该大致相等,可以用步测的方法确定);②用望远镜瞄准后视尺的黑面,仪器精平(管水准气泡居中)后读取读数,记录在表格中;用望远镜瞄准前视尺的黑面,仪器精平(管水准气泡居中)后读取读数,记录在表格中;③把仪器高升降至少10cm后,重复以上测量操作。

④数据的检核,检核的标准:两次测的高差之差小于5mm。

3. 双面尺法:①在A、B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用圆水准气泡进行仪器的粗平——使圆水准气泡居中,通过目镜调焦消除视差;在A、B两位置放置水准尺(注意视距小于100米,前后视距应该大致相等,可以用步测的方法确定);②用望远镜瞄准后视尺的黑面,仪器精平(管水准气泡居中)后读取读数,记录在表格中;用望远镜瞄准后视尺的红面,仪器精平(管水准气泡居中)后读取读数,记录在表格中;③用望远镜瞄准前视尺的黑面,仪器精平(管水准气泡居中)后读取读数,记录在表格中;用望远镜瞄准前视尺的红面,仪器精平(管水准气泡居中)后读取读数,记录在表格中;④数据的检核,检核的标准:黑红面测的高差之差小于5mm。

4. 注意事项:①立尺人应思想集中,水准尺应竖直,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②在已知点上和待定点上不能放尺垫,仪器未搬迁时后视尺不能移动,仪器搬迁时前视尺的尺垫不能移动;③尺垫应踏入土中或放置在固定的地面上;④注意仪器安全。

数字测图一步测量

数字测图一步测量

数字测图实验报告班级2012011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组别7组员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GIS教研室数字测图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图根控制测量—一步测量[实验目的]使用一步测量法(即在图根导线选点、埋桩以后,图根导线测量和碎部测量同步进行)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以及对一步测量加深理解,并且在实际中使用。

[仪器和工具]全站仪,三角支架,棱镜,卷尺,绘图工具[实验原理]使用图根导线与碎步测量在一个测站上先测导线的数据,接着就测碎步点。

逐步测出碎步点的坐标以及距离测点的水平距离。

[实验步骤]1.前期准备:任务概述:以校园地貌为主,测量绘图测区情况:信息学部主要是公路、教学楼,图书馆,房屋公寓,及人工草设计方案:在信息学部先通过控制测量建立控制网,然后将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平差。

最后在控制点的基础上碎步测量,在碎步测量期间,如果有直接观测不到的点,就通过支导线来解决,支导线不参与平差计算地和花坛为主的地物,所涉及的地貌很少,高程点主要以一定密度的高程注记为主1.全站仪置于已知的一点(设为B点),再找到一个已知点(设为A点)作为后视点,照准第一个未知点(设为1号点)测这个点的坐标,水平角以及距离观测点的距离。

2.不移动仪器,然后再后视A点位0方向,观测B点周围的碎步点“1,2····”然后根据B点坐标测出碎步点“1”的坐标,水平角以及距离观测点的距离。

3.从B站点观测完选好的碎步点后,移动仪器到碎步点1,然后后视B点,前视2号点,然后测出2号点的坐标,水平角以及平距,同时观测1号点周围的选好的碎步点,依次观测,求出坐标以及平距和水平角。

4.重复步骤3,依次测出所有碎步点,待测到另外的已知点C点时,由B点到C点的导线测量数据,计算符合导线闭合差,若超限,测找出错误重测导线;否侧用计算机对导线进行重新平差处理,再利用平差后的导线坐标,重算各碎步点的坐标。

2.作图①成图要点定显示区:进入CASS7.0后移动鼠标至“绘图处理”项,按左键选择测点点号定位成图法:选择“绘图处理”中的“展野外点点号”,选择相应的数据文件点号定位:选择屏幕右侧“点号定位”,选取相应的数据文件然后根据草图中各个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及其相应的地物属性,连接各个点绘等高线:展高程点。

一测站水准测量操作步骤

一测站水准测量操作步骤

一测站水准测量操作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一测站水准测量那些事儿。

这就好比是一场奇妙的探险之旅哦!首先呢,得选好你的“阵地”,也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测量点。

这可不能马虎,就像你找对象一样,得找个合适的呀!然后呢,把水准仪稳稳地架在那里,要像战士站岗一样挺拔笔直。

接下来,就是调平水准仪啦!这就像是给水准仪做个舒服的“按摩”,让它能好好工作。

你得细心又耐心地调整那些螺丝,让水准仪的气泡乖乖地跑到中间去。

调好后,就可以开始观测啦!把望远镜对准水准尺,就像用眼睛瞄准目标一样专注。

这时候,你可别眨眼,得紧紧盯着尺子上的刻度,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信息。

读数的时候可得仔细喽,就像数自己的宝贝一样认真。

一个小刻度都不能放过,要不然可就前功尽弃啦!读完数,还得记录下来,这就像是给这次测量留下一个“证据”。

测完一次可不算完哦,还得移动水准仪到下一个测量点,重复前面的步骤。

这就好像是在走一条长长的路,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偷懒。

在整个过程中,你得保持高度的专注和细心,不能有一丝马虎。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就像盖房子,根基打不好,房子可就不结实啦!你想想,如果测量出了错,那后面的工作不都白费了吗?而且啊,操作的时候还得注意周围的环境,别被什么东西干扰了。

就像你在认真做事的时候,可不想有人在旁边大声喧哗吧!一测站水准测量,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关键是要用心去做,就像对待一件珍贵的宝贝一样。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所以啊,朋友们,当你们进行一测站水准测量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别马虎大意哦!让我们一起把这场探险之旅进行得精彩又顺利吧!。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精选6篇)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精选6篇)
1、测量仪器:DJ6型光学经纬仪、三脚架、铁脚两个、记录板、钢尺。
2、测量原理:根据水平角的定义,若在A点的上方,水平地安置一个带有刻度盘的圆盘(水平度盘),度盘中心o点与A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过AB、AC直线的竖直面与水平度盘相交,其交线分别为oa、oc,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分别为b、c则∠boc为欲测水平角。
三、测区概况:
此次测量我们选择的地点是风景秀丽怡人的唐岛湾滨海公园,此处吸引我们的主要原因是较近的距离(离理工大较近,搬运仪器方便)和合理的地势(便于测量)以及旖旎的风光。唐岛湾北临繁忙的滨海公路,南靠波涛不甚汹涌的唐岛湾,视野开阔。
公园内部,也就是测区内有木质桥梁,可以称之为小桥流水;高耸的银杏树,杉木,松树;高低不一的台阶;草坪;喷泉。这样测量工作就要在桥梁上进行,经受震动和风的影响。还有树木的阻挡影响视线,台阶影响地面点的定位,草坪仪器的安置整平。
南部测量点多为折线,地势较复杂,北侧沿路沿分布,地势较平坦,都分布在路边步行路上。在总长度1082多米的路线上分布13个点,形成一个闭合导线。
四、实训过程:
周日胡老师和于老师给我们进行了了实训动员会,与此同时我们领了仪器,主要包括: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红黑面尺两个,水准仪三角架、经纬仪三角架各一个,铁架两个,钢尺一个。
(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行读取。在读数前一定将水准仪视野的水准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
(2)当用经纬仪测量角度时,如果目标较小,最好使单线与目标重合,如果目标有一定宽度,可以用双丝夹住目标。
(3)在测量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稍微碰了一下仪器,就要重新调整对中水平,否则就会导致数据错误,也可能导致仪器的损坏。
3、精度要求:角度闭合差fβ=∑β测-(n-2)×180°.

简述普通水准测量一测站观测的方法步骤

简述普通水准测量一测站观测的方法步骤

简述普通水准测量一测站观测的方法步骤普通水准测量是一种测量高程或水平的方法,用于确定地形、建筑物和其他工程项目的高度差和相对位置。

下面是关于普通水准测量一测站观测的方法步骤的详细描述:1. 选择起始点: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起始点,通常选择地势较低的位置作为起始点。

在起始点设置一个水准测量仪器(如水准仪)。

2. 开始观测:确认水准仪仪器的水平仪已准确校正,观察人员需要稳定自己的姿势以使测量准确。

然后准确对准视线,观察目标点的测量杆或棱镜。

3. 记录测量数据:观察人员将读数记录在测量本上。

一般来说,记录的数据应包括测量杆或棱镜的测量高程、测量仪器读数以及其他必要的校正数据,如大气压力和温度。

4. 移动到下一个观测点:完成一个测站的观测后,需要移动到下一个测站点。

这可能需要在地形不平坦的地方搭建桥梁或其他支撑结构以保持水准仪的稳定。

5. 校正误差:在测量过程中,还应注意和纠正可能的误差。

可以通过使用校正点来检查水准仪的读数是否准确,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6. 继续观测:在每个测站点上重复步骤2至5,直到完成所有所需的观测。

7. 后处理数据:在完成所有观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后处理。

这包括计算高差和校正误差。

可能需要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8. 绘制高程图: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可以绘制高程图。

这张图可以显示地形的高差和其他地理信息。

9. 分析和解释数据:通过分析和解释数据,可以推断出地面的高度变化和其他有关地形特征的信息。

10. 编写报告:根据测量和分析的结果编写报告。

报告应包含所有观测数据的详细描述,解释结果和分析的结论。

极距法确定站立点的作业步骤

极距法确定站立点的作业步骤

极距法确定站立点的作业步骤确定站立点的作业步骤如下:
1. 确定测量目标,首先要确定需要测量的目标,包括目标的位置和特征。

2. 准备测量工具,准备好极距仪器,包括三角测量仪、测距仪等必要设备。

3. 确定基准点,选择一个已知位置的基准点,用于作为测量的起点。

4. 设置仪器,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极距仪器,包括调整仪器的方向、高度和水平度等。

5. 进行测量,使用极距仪器进行测量,根据设备的指示进行操作,确保准确记录测量数据。

6. 计算结果,根据测量数据进行计算,确定站立点的位置和特征,包括距离、方向和高度等信息。

7. 校验结果,对测量结果进行校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编制报告,将测量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测量数据、站立点的位置和特征等信息。

以上是确定站立点的作业步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3测图控制测量 - 2辐射法、一步测量法和支站法作业

03测图控制测量 - 2辐射法、一步测量法和支站法作业

二、一步测量法
除了按传统的作业程序进行施测以外,还可以采用图根导线与碎部测量同时 作业的一步测量法。即在一个测站上,先测导线的数据,接着就测碎部点。如图 所示,A、B、C、D为已知点,1,2,3…为图根导线,1’、2’…为碎部点。
A
1′
2′
3′ 4′ 3 4
c
21DFra bibliotekB三、测站的测定(支站)
1 B 2
为了保证图根点的可靠性一般要进行两次观测另选定二一步测量法二一步测量法除了按传统的作业程序进行施测以外还可以采用图根导线与碎部测量同时作业的一步测量法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Digital Mapping
测绘工程学院
辐射法、一步测量法和支站 法作业
概述
图根平面控制点的布设,除了可采用图根导线、图根三角等方法。还
可采用“辐射法”和“一步测量法”。
一、辐射法
辐射法就是在某一通视良好的等 级控制上,用极坐标测量方法,按全 圆方向观测方式,依此测定周围几个 图根控制点。这种方法无需平差计算, 直接测出坐标。为了保证图根点的可 靠性,一般要进行两次观测(另选定 向点)。
A
支导线
END !
数字测图

全站仪实验实验报告

全站仪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全站仪综合测量实验二、实验目的1. 熟悉全站仪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和高程测量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原理全站仪是一种集电子测距、角度测量、数据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测量仪器。

其基本原理如下:1. 光电测距原理:利用红外光束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已知这一特性,测定电磁波在被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求得距离值。

2. 角度测量原理:利用全站仪内置的电子测角系统,自动数字显示角度测量结果。

3. 高程测量原理:通过三角高程测量法,利用全站仪进行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结合已知控制点的高程,计算待测点的高程。

四、实验仪器及工具1. 全站仪一台2. 棱镜一对3. 三脚架三只4. 量角器一把5. 纸和笔五、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熟悉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检查仪器是否完好,调整三脚架高度,安装棱镜。

2. 选择测站: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作为测站,安装全站仪和棱镜。

3. 对中整平:调整全站仪和棱镜的位置,使全站仪水平,棱镜垂直。

4. 输入数据:根据实际需要,输入测站坐标、仪器高、棱镜高和已知控制点信息。

5. 角度测量:使用全站仪进行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记录数据。

6. 距离测量:使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记录数据。

7. 高程测量:根据三角高程测量原理,计算待测点的高程。

8. 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计算,得出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角度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测点的水平角和垂直角,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2. 距离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测点的距离,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3. 高程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测点的高程,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七、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测量原理。

2.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认识到全站仪在实际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价值。

简述普通水准测量一测站观测的方法步骤

简述普通水准测量一测站观测的方法步骤

简述普通水准测量一测站观测的方法步骤普通水准测量是一种测量地表高程差的方法,也是构建地形高程模型的基础。

下面将以标题的形式,简述普通水准测量一测站观测的方法步骤。

一、确定测站位置在进行普通水准测量之前,需要确定测站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测站位于地势较高、稳定的地方,以便于观测仪器的安装和测量的准确性。

二、安装水准仪在测站位置确定后,需要安装水准仪。

水准仪是测量地表高程差的主要仪器,它能够测量水平线的倾斜角度,从而计算出高程差。

安装水准仪时,需要确保其水平仪准确,并进行校准。

三、观测基准点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选取一个已知高程的基准点作为参考。

观测时,将水准仪的水平线对准基准点,并记录下基准点的高程。

四、观测目标点观测目标点是指需要测量高程差的地点。

为了测量的准确性,需要选择地势较高或比较显著的目标点。

观测时,将水准仪的水平线对准目标点,记录下目标点的高程。

五、记录测量数据在观测基准点和目标点的高程后,需要记录测量数据。

数据包括水准仪的读数、测站的编号、观测日期等。

同时,还需要记录天气状况、测量人员等因素,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六、测量校正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需要进行测量校正。

校正包括水准仪的仪器常数校正、温度校正、大气压校正等。

校正过程中,需要参考水准仪的使用说明,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调整。

七、数据处理在完成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处理包括计算高程差、消除仪器误差、校正大气影响等。

处理方法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和仪器规格而定,一般可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八、绘制高程图在数据处理完成后,可以根据测量数据绘制高程图。

高程图是以等高线的形式展示地表高程差的图表,可以直观地反映地形的起伏和变化。

绘制高程图时,需要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插值和平滑处理,以获得更加精确和清晰的结果。

九、验收和评估在完成测量和绘图后,需要进行验收和评估。

验收包括对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检查,评估包括对测量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RTK测量实验报告

RTK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RTK(电台模式)一实验过程(1)基准站和流动站参数的设置1、启动手簿上的蓝牙;2、建立文件并进行命名;3、手簿与基准站进行连接;4、对基准站进行参数设置;5、启动基准站;6、对流动站进行类似的连接于设置;(2)GPS—RTK数据采集方法及过程1、用手簿进行基准站和流动站参数的设置;2、完成手簿与基准站和流动站的连接之后就可进行GPS-RTK测量工作了;3、选主菜单上的“测量”,选择RTK,选择“测量点”,就可以进行单点测量,在进行单点测量时,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精度,若长时间搜索精度还是在浮动,则说明该点无法卫星接收情况较差,无法测出.4、选择“放样”,就可以对已知点坐标进行放样,根据手簿的提示移动流动站,直到找到所需点为止。

二实验数据实验二:RTK(GPRS模式)一实验过程:用电台发射时,基准站和流动站之前的数据通讯是通过电台来完成的,基准站电台把基站数据调制后以载波方式发出,流动站电台接收载波数据后解调。

而GPRS方式作业时数据是通过公网传输的,基准站和流动站各需要一张开通了网络功能的SIM卡,作业时基站和流动站分别通过SIM卡连接上INTERNET网络,然后流动站需要输入基准站的IP地址,经由INTERNET网通过IP地址来访问基准站以获取基站数据。

将RTK设置好后,采集测量区域周边的三个角坐标,进行点校正。

点校正后进行点的测量二实验结果:三误差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1)卫星星历误差,卫星星历误差实际上就是卫星位置的确定误差,其大小取决于卫星跟踪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数量及精度.(2)接收机钟误差,减弱方法是的把每一个观测时刻接收机差当作一个独立未知参数在数据处理中与观测站的位置参数一并求解.(3)卫星信号传播误差,包括电离层和对流层时廷误差.(4)多路径误差,多路径误差是指卫星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到接收机天线.多路径效应不反与反射系数有关,也与反射物离测站的距离及卫星的信号方向有关,由于无法建立准确的误差改正模型,只能恰当的选择地点测量,避开信号反射物.(5)人差,仪器没有完全对中,没有绝对整平.四实验对比通过三次实验对十个点的坐标测量,发现数值之间相差很大,在第二、三实验时都应该进行点校正,而没有经过点校正,所以误差很大实验体会通过这次实习使自己在课堂上学的模糊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清晰的理解,同时也感到自己所学的理论知道的严重不足,在做实验过程中,步骤都是听老师的,自己完全没有头绪,不理解每一步的意义,但是老师很耐心的回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在教授步骤时也会给我们讲解原理,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知识理解完全不够,但是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分析,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收不到卫星信号,这种情况可能是流动站或基准站的电源没电或接收机的连线出现问题.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显示单点定位可能是接收到的卫星数量不够而无法解算.在观测过程中手薄上的解算值始终不能固定,可能是流动站的选点有问题,周围可能有高压输电线,高大建筑物. 使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测图实验报告
班级2013012班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组别第六组
组员王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研室
数字测图实验报告一
[实验名称] 一步测量测站实验
[实验目的]
1 对图根控制测量少设一次站,少跑一遍路,提高外业效率
2 进行内业导线平差处理的时候,如果误差超限,不需要全部重新测量,只需要在错误处重新架仪器进行测量,提高工作效率。

[仪器和工具]
外业;全站仪、尺子、标尺、棱镜
内业:CASS软件
[实验原理]
一步测量法"即在图根导线选点、埋桩以后,图根导线测量和碎部测量同步进行。

一步测量法"对图根控制测量少设一次站,少跑一遍路,提高外业效率是明显的。

如果导线闭合差超限,只需重测导线错误处,用正确的导线点坐标,进行坐标改正,可以通过坐标的旋转。

平移进行改正,然后对本站所测的全部碎部点重算就可重新绘图,因而在数字测图中采用"一步测量法"是合适的。

[实验步骤]
(一外业工作)
1. 在一个已知控制点架仪器,对中,调平,并记录仪器高和棱镜高。

2.找到一个已知坐标的控制点,当做定点2,并且把定点2的坐标输入进仪器中记录下来。

在已知点的后方再选择一个已知控制点作为定向点1,把棱镜立在1处,记录棱镜高。

在2处后视1,把数据记录下来。

以1 2为定向边。

3. 先选好两个图根点3和4,以便进行闭合导线测量。

把棱镜立在一个图根点3处,在2处前视图根点3,把所有数据记录下来以便内业计算。

4. 把仪器搬到图根点3处,对中调平并且记录仪器高。

5. 分别把棱镜立在原点2处和图根点4处,后视2,前视图根点4,记录所有数据。

另外,在3点测量几个碎步点,也把数据记录下来。

6. 把仪器立在图根点4处,对中调平,记录仪器高。

7.分别把棱镜立在图根点3处和原控制点2处,,后视图根点3,前视原点2,记录所有数据。

在4点测量几个碎步点坐标,并记录数据。

8. 此时记录出来的2点坐标就可以和已知2点坐标作对比,进行内业导线平差处理。

4
3
定向边 2
1
(二)内业处理
1. 对所有已经记录的数据进行编号,并把它们输入到记事本中,把后缀名更改为.dat格式,以便在CASS中展绘。

2. 打开CASS软件—数据—展绘高程点,选择文件位置,把点添加进CASS中。

3. 用直线把我们的点画出来,便于分析角度,进行导线平差。

4.点开数据—导线记录,把我们的点输入到记录中。

新建一个.sdx 文件,保存记录的文件。

把起始站和测站点的数据记录进来,如下图所示:由于我们用的是闭合导线测量,而它给的记录格式是附和导线的格式,这样我们起始站和终止测站点就是一样的,另外垂直角一致约为90°,这样斜距就是水平距离,便于平差。

起始站和终止站
图根点3 图根点4
4 点开数据—导线平差,CASS会平差刚刚的导线记录。

选择刚才保存的导线记录,进行平差。

5 平差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实验结果(包括图、表、测量记录数据等)]
下图为平差后的新的坐标图,由图可以看出来0点为原控制点,坐标
已经被平差回已知的坐标,1点和2点分别为图根点3和图根点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