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操作规程
药品行业安全操作规程
药品行业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在药品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安全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和遵守一套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药品行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二、人员安全1. 培训要求所有从事药品生产和运营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操作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安全操作程序以及处理事故和紧急情况等知识和技能。
2. 防护设备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眼镜等。
这些设备能够保护人员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
3. 人员卫生人员必须遵守卫生规定,包括勤洗手、穿戴干净衣物、不吸烟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交叉感染和药品污染的风险。
三、生产设备安全1. 设备维护药品生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使用安全。
2. 设备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在安全的工作状态下运行。
四、药品安全储存1. 温度控制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
根据药品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储存温度,并定期进行温度监测和记录。
2. 标签标识在药品储存区域,应使用明确的标签和标识,包括药品名称、储存条件、有效期等信息。
这有助于避免混淆和误用。
3. 存储容器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确保药品的密闭性和防水性,避免外界因素对药品的影响。
五、废物处理1. 分类处理药品行业产生的废物必须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处理。
有毒、有害或易燃废物必须根据相关法规进行专门处理。
2. 废弃物收集容器废弃物必须放置在专用的收集容器中,并定期进行清理和更换。
避免废物泄漏或滋生细菌。
六、紧急情况和事故处理1. 应急计划药品行业必须制定应急计划,以应对火灾、泄漏和事故等紧急情况。
计划中包括疏散路线、急救措施和联系方式等。
2. 安全设备在工作场所设置适当的安全设备,如灭火器、紧急停电按钮等。
人员必须了解并熟悉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
七、监督与检查1. 内部审核药品生产和运营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以确保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药品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SOP,全称标准操作规程或标准操作程序,是英文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的首字母缩写。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标准操作规定的程序〔规程〕;简单来说是如何做,怎么做才能到达预期效果的一个作业指导书。
一般分为技术方面的SOP 和管理方面的SOP。
它是由组织自行撰写的一种工作准那么,就是将某一事件以文件的形式、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
主要描述操作人员日常的和重复性工作操作步骤和应遵守的事项,用来指导和标准日常的工作。
其目的在于让操作人员通过相同的程序完成产品或使得操作结果一致。
SOP 是操作人员的操作指南,是质量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局部,也是监督人员用于检查工作的依据;它是用来促进质量一致性和产品完整性的重要文件。
SOP 使得日常工作或反复性的操作、管理在产品的质量和完整性上保持一致。
SOP是为一个重复的管理程序或操作技术而建立的标准性程序。
例如样品前处理,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等。
SOP 应力求浅显易懂、条理清晰,使使用人员容易明白,具备可操作性、实用性。
医药企业药品生产操作安全操作规程
医药企业药品生产操作安全操作规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药产业的快速增长,医药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保障人民健康。
而药品的生产操作安全则是医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医药企业药品生产操作的安全操作规程。
1. 工作环境安全:医药企业应建立符合卫生标准的生产区域,确保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整洁、干净、无油污以及其他污染源。
同时,医药企业需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包括通风设备、防爆设备等,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 操作人员的安全:医药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对操作安全的重视。
同时,医药企业应严格执行员工上岗制度,防止未经培训的人员从事生产操作,以减少产生事故的概率。
3. 现场设备的安全运行:医药企业应对关键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医药企业需要设立监控系统,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预防可能的故障和事故发生。
4. 物料的安全使用:医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储存和使用。
各类物料应当放置在符合要求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变质等情况发生。
生产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配方和操作流程,确保物料的正确使用和药品质量的稳定。
5. 废弃物的处置:医药企业应建立合理的废弃物处理制度,确保废弃药品、废液和废料等的安全处置。
严禁将这些废弃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应经过专门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6. 紧急情况的处置:医药企业应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包括火灾、泄漏、意外伤害等。
同时应组建紧急处理小组,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将事态扩大到最小限度。
7. 审查和改进:医药企业应定期对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审查和整改,确保其科学性和实施性。
对操作规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并向所有员工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总之,医药企业药品生产操作安全操作规程的实施是保障药品生产质量和员工安全的重要举措。
制药车间操作工操作规程
制药车间操作工操作规程
《制药车间操作工操作规程》
一、工作服和个人卫生:
1.1 操作工须穿着干净整洁的工作服,不得穿拖鞋或赤脚进入
车间。
1.2 在操作前,应洗净双手并戴上指定的手套。
1.3 擅自将个人饰品携入车间,如戒指、项链等,一律不得佩戴。
二、操作规范:
2.1 操作工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操作程序。
2.2 操作工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所操作设备的使用方
法和注意事项。
2.3 操作工应定期对所操作的设备进行巡视、保养和清洁,发
现问题及时上报。
三、药品保护:
3.1 操作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生产标准操作,确保
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2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操作工应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置,不得
私自销毁或隐瞒。
四、事故处理:
4.1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上
报相关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
4.2 发生事故时,操作工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原因分析,不得隐瞒或篡改事实。
五、车间环境:
5.1 操作工应保持车间环境的整洁和安全,不得随意乱扔垃圾
或烟头。
5.2 操作工应遵守禁止吸烟和乱倒污水的规定,保持车间空气
的清新和环境的卫生。
以上是《制药车间操作工操作规程》的一部分内容,操作工在工作时需严格遵守以上规程,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gmp操作规程
gmp操作规程《GMP操作规程》一、前言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操作规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检验、贮存等各个环节中所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操作程序。
其目的在于规范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用药安全。
二、内容1. 设备操作规程药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包括设备的开启和关闭、清洁和消毒、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
操作人员需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生产环境的洁净。
2. 原辅料接收和存储规程原辅料的接收和存储是保障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接收原辅料时,需进行检验和验收,对不符合规定的原辅料要及时退货或报废。
存储原辅料时,需按照相关规程进行分类存放、标识和记录,确保原辅料的质量和安全。
3. 生产操作规程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包括原料的称量、混合、溶解、过滤、干燥、包装等。
操作人员需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和安全。
4. 检验规程对于生产出来的药品,需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确保药品符合质量标准。
检验规程包括对原辅料、中间品和成品的检验,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报告。
5. 不合格品处理规程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需按照相关规程进行处理,包括不合格品的处置和记录、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等。
三、总结GMP操作规程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保障措施,对于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需加强对GMP操作规程的宣传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提高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性。
药厂标准操作规程
药厂标准操作规程
《药厂标准操作规程》
药厂标准操作规程是指在药厂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部门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化的操作程序。
这些操作规程旨在确保药品的生产过程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药厂标准操作规程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操作、质量控制到成品包装和贮存等方方面面。
其制定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同时结合药品生产的特殊性,确保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在药厂标准操作规程中,每一个操作流程都有详细的规范和步骤,包括操作人员的要求、操作环境的要求、设备的要求、操作步骤、质量监控、记录保存等内容。
员工必须严格按照这些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修改或违反规程要求。
同时,药厂标准操作规程也要求对每一次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记录。
通过对每一道工序的监控和记录,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生产过程符合规定。
药厂标准操作规程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保障,它不仅确保了药品生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提高了药厂的管理效率。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将其作为保障药品质量和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药品生产监督操作规程
药品生产监督操作规程一、目的制定本规程是为加强药品生产监督管理,规范药品生产活动,保证药品生产活动按照批准的方案或者工艺规程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等风险,确保生产记录、检验记录真实准确可追溯,从而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药品生产的监督管理。
三、制定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及其他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四、职责1、质量保证(QA)室:对药品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包括生产前准备情况检查、生产过程监督及记录审核等。
2、生产技术部:负责生产指令下达和批生产记录审核。
3、质量受权人:负责批生产记录审批和上市放行。
五、内容1、药品生产时,QA专员对药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1.1合同生产组织生产我公司药品时,我公司派遣QA专员对合同生产组织的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有需要时,生产技术部和工程部人员也可对合同生产组织的生产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派驻现场的人员应遵守合同生产组织生产现场的有关管理制度。
2、生产前准备情况检查2.1确认生产前已完成相关准备工作,需进行生产前准备情况检查,并填写《生产前工作检查记录表》(SOP-QA-0007-RPR01)。
存在问题的,需监督相关部门完成整改后方可进行生产。
2.2生产前准备情况检查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生产指令1)生产指令经生产负责人审批后已发放至相关部门。
2)委托生产时,合同生产组织的生产指令应与公司生产技术部下达的生产指令内容一致。
(2)记录发放,受控发放现行版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和批检验记录。
(3)原辅料、包装材料的检验与放行,生产前原辅料和包装材料完成检验,检验记录完整且填写规范,检验结果符合质量标准并已放行,若有偏差,偏差已调查并关闭。
制药企业生产过程安全操作规程
制药企业生产过程安全操作规程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制药企业的生产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药企业应当制定生产过程安全操作规程,以规范生产行为、降低安全风险。
以下是制药企业生产过程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一、原材料采购与验收1. 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应根据资质、信誉和历史记录进行评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定期进行供应商的绩效评估。
2. 采购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格证明、报告和检验记录。
3. 原材料的验收应在专门的验收区域进行,验收人员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药品生产过程管理1. 生产过程中应设立专门的生产区域,确保生产环境的洁净和无菌,防止交叉污染。
2. 生产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和清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的质量稳定。
3. 生产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和考核,熟悉操作规程,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的规范和正确性。
4. 生产过程中应记录生产数据和检验结果,以便追溯和分析。
三、安全防护及事故应急措施1. 生产现场应设置合适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标识,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2. 生产操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严禁带病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3. 现场应设置应急设施和消防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运行。
4.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
四、质量控制与检测1. 制定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的质量控制方案,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 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3. 对产品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测试,包括药物纯度、稳定性、溶解度等指标,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废物处理1. 废物应分类存放,符合环保要求,并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合理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废物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药品生产操作规章制度范本
药品生产操作规章制度范本
第一条生产操作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药品生产操作行为,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生产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第二条生产操作规章制度适用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采购、生产操作、质量控制、包装、仓储等。
第三条所有从事药品生产操作的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相关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第四条生产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岗位培训和证书资格,熟悉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第五条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规定,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第六条所有生产操作人员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认真执行各项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药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第七条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或问题,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确保药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对于生产操作中的不良行为和违规操作,应及时纠正并进行处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九条生产操作规章制度的内容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确保符合法规要求和生产实际需要。
第十条在药品生产操作中,如发现违规行为或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相关操作并进行调查处理,确保药品生产安全和质量。
第十一条生产操作人员应积极参与各项质量培训和演练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素质水平。
第十二条对于生产操作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对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教育和纠正。
本规章制度由公司相关部门负责起草并经公司领导审核通过后执行。
药品行业药品生产操作规程
药品行业药品生产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在于规范药品生产操作,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适用于药品生产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
二、术语和定义1. 药品:指由化学、生物、中草药等原料制成的具有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者改善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2. 生产操作:指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包括原料准备、配料、混合、加工等环节。
3. 合格:指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三、设备和环境要求1. 生产设备应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保证设备的清洁、卫生、正常运转,并按照规定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2. 生产车间应保持干净整洁,并定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以防污染。
3. 生产环境应具备必要的通风系统,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四、药品生产操作流程1. 原料准备a. 所有原料应按照规定的存放条件进行储存,并标明相关信息(如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等)。
b. 原料应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称量和筛检,确保符合标准。
2. 配料a. 按照配方中的比例和方法,将所需原料精确配比。
b. 配料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交叉污染,使用专用容器或器具进行操作。
3. 混合a. 将配料倒入混合设备中,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混合、搅拌等操作。
b. 混合过程中应监测温度、时间等参数,确保混合均匀。
4. 加工a.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加工步骤,如压片、包衣、浸膏等。
b. 加工过程中应控制加工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产品质量。
五、质量控制1.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对产品进行各项质量指标的检测和监测。
2. 对不同的药品,按照相应的疗效标准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性和稳定性。
3. 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对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六、安全与环保1. 生产操作中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化学药品等。
2. 废弃物应分类储存和处理,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七、个人卫生与培训1. 所有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关岗位的职业资格和工作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化学药品生产操作规程
化学药品生产操作规程一、引言化学药品生产操作规程是为了正确、安全地进行化学药品的生产操作而制定的。
本规程详细介绍了化学药品的生产流程、操作步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遵守操作规程也是为了确保化学药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且降低操作中的风险和环境污染。
二、生产准备1. 确保生产场所的清洁和整齐,避免混乱和杂物堆积。
2. 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规定要求。
3. 检查设备和仪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转,并进行相关的校准和检验。
三、操作流程1. 原料称量a. 按照产品配方和工艺要求,准确称取所需的原料。
注意使用适当的称重设备和容器,并及时校准和校验。
b. 将原料分批加入容器中,并在每次加料后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确保原料均匀。
2. 反应操作a. 根据工艺要求,将混合好的原料转移到反应器中。
在此过程中,需注意操作的温度、压力和搅拌速度等参数,确保反应过程的控制。
b. 控制合适的反应时间,并定期抽取样品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反应条件和操作参数,以确保反应达到预期的目标。
3. 分离与纯化a. 在反应结束后,进行分离和纯化操作。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吸滤、蒸馏、结晶、萃取等。
b. 分离后的产物需要进行纯化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溶剂。
纯化方法可以选择重结晶、蒸馏等。
4. 包装与贮存a. 产品生产完成后,进行适当的包装和标识。
根据产品特性和规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并确保包装容器的密封性和完整性。
b. 包装完成后,将产品储存在指定的贮存条件下,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和高温环境。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化学药品的特性、危害性和防护措施,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2. 在操作过程中,务必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并确保其完好。
3. 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品时,需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操作,并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爆和排风措施。
药品生产操作规程
药品生产操作规程1. 引言药品生产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药品生产过程的安全、规范和有效性而制定的。
本规程旨在规范药品生产人员的行为和操作,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2. 质量管理2.1 原材料采购2.1.1 原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必要时进行采样和测试。
2.1.2 采购的原材料必须经过质量管理部门确认,并进行记录。
2.2 生产环境2.2.1 生产车间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2.2.2 生产车间应具备适当的温湿度控制设备,确保药品生产的稳定性。
2.3 设备验证和维护2.3.1 所有用于药品生产的设备必须进行验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2.3.2 设备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维修保养情况,并定期进行审查。
2.4 生产记录2.4.1 每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操作必须有详细的记录。
2.4.2 生产记录应包括操作员的姓名、操作步骤、操作时间、使用的原材料和设备等信息。
2.4.3 生产记录应进行审核,并在药品生产过程结束后进行归档。
3. 生产操作3.1 原材料处理3.1.1 原材料必须进行检验和验收后方可使用。
3.1.2 原材料的处理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避免交叉污染和误操作。
3.2 药品配制3.2.1 药品配制应按照处方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3.2.2 所有配制过程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记录。
3.3 药品包装3.3.1 药物包装必须符合卫生和安全的标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3.3.2 所有包装过程要求操作员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避免药品受到污染。
4. 质量控制4.1 检验和测试4.1.1 所有生产批次的药品必须进行检验和测试,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4.1.2 检验和测试方法应符合相关规定,并由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操作。
4.2 质量问题处理4.2.1 如发现任何质量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查和处理。
4.2.2 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药品,应进行追溯和召回。
5. 培训和考核5.1 所有参与药品生产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
医药业药品生产操作规程
医药业药品生产操作规程在医药行业中,药品生产的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药业药品生产操作规程的相关要点以及如何确保药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一、引言药品生产操作规程是指为了确保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和安全,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步骤。
它涵盖了从药品原料采购到药品最终包装和出厂的全过程,并对每个环节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方法进行详细规定。
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药品生产操作规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药典和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质量控制包括原料采购、原料质量评估、生产各环节的质检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检验等。
三、生产流程1. 原料采购:按照需求和标准,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对采购的原料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估和检验,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生产计划: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药品的配方、生产工艺和生产时间等。
确保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错误或疏漏。
3. 生产操作:按照规定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步骤进行生产。
严格按照药品生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质量要求。
4. 设备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5. 生产记录:对每个生产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原料使用情况、生产操作步骤和生产人员等信息。
记录要准确、完整,以备审核和追溯使用。
四、人员培训为确保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和安全,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药品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等。
培训应定期进行,并记录培训的内容和培训人员。
五、检验与审批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多次的质量检验和审批。
包括原料的采购检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审批。
只有通过了所有的检验和审批,药品才能投放市场。
六、安全与环保医药业药品生产操作规程中还要注重安全和环保。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
与药品生产相关的操作规程
与药品生产相关的操作规程药品生产是一个高度规范化和精细化的过程,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操作规程来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与药品生产相关的一些基本操作规程,供参考。
1. 药品生产车间准备规程:a. 生产车间应具备洁净、无尘、无异味、无噪音的条件。
b. 车间内应配备所需的生产设备和仪器,并做到合理摆放、易于操作和清洁。
2. 药品原料准备规程:a. 原料应经过准确称量、检验和核对,并记录在相应的记录表中。
b. 原料应按照配方的要求进行混合和搅拌,确保均匀和充分混合。
3. 药品制剂操作规程:a. 制剂过程中需要根据规定的工艺流程逐步进行,不能跳过任何一个步骤。
b.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洁净操作规范,保持个人卫生和操作环境的清洁。
c. 制剂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和调整温度、湿度、pH 值等参数,以确保良好的制剂质量。
4. 填充和包装规程:a. 填充前应清洗和消毒容器和包装材料,确保无菌。
b. 填充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的充填量和速度进行操作,避免气泡和漏液的产生。
c. 包装后的药品应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测,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5. 清洁和消毒规程:a. 药品生产车间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无菌和卫生的环境。
b. 清洁和消毒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确保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6. 质量控制规程:a. 药品生产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检验、中间产品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等。
b. 质量控制应涵盖药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污染、含量测定、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
7. 记录和文件管理规程:a. 所有药品生产相关的记录和文件应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保存和管理。
b. 记录和文件应有明确的编号和命名,易于查找和归档,以方便追溯和质量管理。
以上是药品生产过程中一些与操作规程相关的内容,不同药品的生产过程可能还有些许差异,具体的操作规程需根据不同的药品和生产环境进行制定和执行。
药品生产厂安全操作规程
药品生产厂安全操作规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药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药品生产厂作为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药品生产厂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探讨。
一、生产车间的安全操作1. 环境清洁与通风生产车间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洁地面、设备和工作台面。
通风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转,确保车间内空气流通畅通,防止空气污染和药品交叉污染。
2. 原材料和药品的储存原材料和药品应当分类储存,避免不同类别的原材料和药品混放。
化学药品应与其他药品分开储存,防止发生危险反应。
储存区域应干燥、通风良好,避免受潮或受热,同时需定期检查储存条件以确保药品的质量。
3. 安全紧急情况预防与处理生产车间应设立安全报警装置,并定期检查其是否正常工作。
员工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知晓如何处理火灾、泄漏等紧急情况。
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包括逃生路线和紧急救助措施,确保员工在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二、设备操作与安全规范1. 设备操作规程操作员需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同时,对设备日常维护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设备故障应立即报告维修部门,并在设备修好之前停止使用,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2. 设备清洁与消毒生产设备应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防止污染药品。
对于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如搅拌器、输送带等,要在每次使用前进行充分清洗和消毒,以确保生产的药品符合卫生要求。
3.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料以及一次性用品等。
废弃物应进行分类储存,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
有害废物应单独存放并与其他废物隔离,以避免污染环境。
三、员工安全培训与防护要求1. 安全培训每位员工加入药品生产厂之前都需要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包括操作规程、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员工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置能力。
2. 工作防护生产车间内的所有员工,无论是直接参与药品生产还是从事辅助工作,都应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药品生产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第四篇药品生产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第一章生产设备操作规程!"#$$%#型列管五效蒸馏水机操作规程&’开机操作要点(&)检查原料水保证有足够的供应量,清楚所用电源位置,各阀关闭位置,开启电源开关。
(()开启蒸馏水管路上的排放阀,让蒸馏水排至原料水槽或弃去。
())开启蒸汽管路阀,然后开启管路上排污阀。
当污水排净后,关闭排污阀,开启蒸汽阀*(,调节蒸汽压力至$’)+,-,启动水泵,然后开启阀*&,调节进水管($$!./,当出水温度达到0#$1时,增大进水量至2$$34$$!./,保证蒸汽压力$’)+,-,蒸馏温度0#1,机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5)检查水质,合格后,关闭排放阀*#,让蒸馏水流入蒸馏水贮罐。
(’停机操作要点(&)关小进水阀*&,使料水量降至&$$!./,半分钟后关闭*&,停止水泵运转。
(()半分钟后关闭蒸汽阀*(及管路总阀。
)’维修与清洗要点(&)如遇冷却水蛇管结垢,可用药剂清洗,经多次清洗后,水垢难以清除时,可将蛇管拆下,更换新的蛇管。
(()原料水是经过过滤及脱除离子处理,不易在传热面上结垢。
使用数年后,蒸发器、预热器及冷凝器的传热面可能形成薄的污垢,传热系数降低,蒸馏水产量下降,发现蒸馏水产量下降时,可用药液进行清洗。
倘若水垢主要成分为硫酸盐,先用&号溶液清洗,后用(号溶液清洗,经过上述清洗后,用)号溶液中和,最后用离子水冲洗&小时。
&号溶液在去离子水中加入&63(6的盐酸,使用温度为2$1,清洗&小时。
(号溶液在去离子水中加入(6356的氢氟酸,使用温度为2$1,清洗&小时。
)号溶液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氨基硫酸(789:)至&’#6,在室温下使用,清洗&小时。
·&0&·!!!!!!!!!!!!!!!!!!!!!!!!!!!!!!!!!!!!!!!!!!!!!!!!!!!!第四篇药品生产岗位标准操作规程(!)仪表维修参照仪表使用说明书。
医药企业(药品生产)全套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医药制造企业安全生产体系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编号:Q/WTS-001-20202020-2021版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发布日期:2020-02-16 实施日期:2020-05-16XX药业目录第1章医药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1.1 质量管理文件管理操作规程 (3)1.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操作规程 (8)1.3设施、设备验证操作规程 (10)1.4药品采购操作规程 (14)1.5药品收货与验收操作规程 (17)1.6药品入库储存操作规程 (22)1.7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25)1.8退货操作规程 (28)1.9不合格药品管理操作规程 (32)1.10药品销售操作规程 (38)1.11药品出库复核操作规程 (39)1.12药品运输操作规程 (42)1.13首营企业、首营品种审核操作规程 (45)1.14质量投诉管理操作规程 (48)1.15药品拆零、拼箱操作规程 (51)1.16计算机系统操作规程 (55)1.17 设备(设施工具)操作规程 (59)1.18 工作岗位规程 (91)第2章作业安全 (101)2.1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01)2.2 变更管理制度 (103)2.2.1 附表1:变更申请表 (105)2.2.2 附表2:变更验收表 (106)2.3 三违管理制度 (108)2.3.1 附表1:三违人员记录 (113)2.4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114)第3章职业健康 (121)3.1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21)3.2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25)第1章医药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1质量管理文件管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公司内部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修订、撤销、发放、回收、销毁与保存,确保其编号统一,格式规范,类别清楚,便于文件的控制与管理;2.范围: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各类文件的管理与控制;3.职责:3.1公司负责人(总经理):负责质量管理文件的批准与发布;3.2公司质量负责人(副总经理):负责质量管理文件的审核;3.3行政部:负责质量管理文件的印制与发放3.4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质量管理文件的起草、编制、审核、修订、回收、销毁、存档;3.5各职能部门:负责部门操作规程的起草,部门现行质量管理文件的执行和保管;4.内容:4.1质量管理文件的编制原则:4.1.1文件应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相一致,并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和本公司经营管理实际,具有可操作性;4.1.2文件应标明文件名称(题目)、类别、目的、文件编号、版本号;文件名称:质量管理文件管理操作规程编号:KHYYQP0012019 起草部门:质管部起草人:大刀关胜审核人:刘小容批准人郝春江起草日期:2019.09.08 审核日期:2019.10.08 批准日期2019.10.15修订原因:版本号:0004.1.3文件中文字表述应准确、清晰、易懂,不得模棱两可、含糊不清;4.1.4文件涉及已有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可直接引用,但必须注明引用的文件名;4.1.5文件格式应统一按本规程的要求,保持文件统一;4.2质量管理文件编制格式要求:4.2.1文件均采用A4规格纸张;4.2.2文件表头可放置在页眉处,应有公司名称、文件类别、文件名称,文件编号、起草部门、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起草、审核、批准日期,修订原因、版本号等内容;格式如下:操作规程1.目的:(阐明该文件的主要作用与意义); 2.范围:(阐明该文件的主要适用领域与对象); 3.职责:(阐明该文件的主要执行部门或岗位); 4.内容:(阐明该文件的具体要求与规定);4.2.3质量管理文件编号原则:4.2.3.1公司质量管理文件编号由公司代码、文件类别代码、文件序文件名称:文件编号:xxxxxxx 起草部门: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订原因:版本号:号和年份号组成,详图如下:□□□□□□□□□□□公司代码文件类别代码文件序号年号4.2.3.2企业代码:用2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公司代码为“年代”;4.2.3.3文件类别代码:用2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4.2.3.3.1管理制度用“QM”表示;4.2.3.3.2质量职责用“QD”表示;4.2.3.3.3质量管理程序、规程文件用“QP”表示;4.2.3.4文件编号:用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从“001”开始顺序编码;4.2.3.5年份号: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文件编制或修订的年份;4.2.4版本号:首次编制的版本号用“000”表示,第N次修订即为“N”;4.3质量管理文件的编制:4.3.1编制计划:依据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以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结合公司实际,由质量管理部提出《质量管理文件编制计划》;编制计划包括:编制质量管理文件项目、格式要求、编制人员、完成时限等内容;4.3.2编制计划质量负责人审批后执行;4.3.3经批准的《质量管理文件编制计划》由质量管理部发放到各编制部门,各编制部门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编制;4.3.4审核与修改:质量负责人对编制部门完成的初稿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由质管部汇总审核意见,填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审核记录》,同时依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在审核中意见分歧较大时应广泛征求各级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4.3.5批准:经质量负责人审核的文件由企业负责人(总经理)批准;4.3.6发布:经批准的质量管理文件由公司负责人(总经理)以文件形式发布,在发布文件中明确生效日期,生效日期即为执行日期;4.4质量管理文件的印制、发放与回收:4.4.1公司行政部负责质量管理文件的发放、印制工作。
药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蒸发设备:蒸发操作规程2》
蒸发操作规程一、工作任务将离子膜来的 32%摆布的液碱,经蒸发浓缩为45%、72%的液碱,送往后序工序。
二、工艺流程简述离子膜送来的 32%液碱先进热碱罐 V-03,之后通过泵〔P-07〕一部份经过冷却器 HE-02 冷却后送入冷碱罐 V-04,由泵 P-08 打到成品罐区;另一部份经加料泵 P-07 打入 EV-01 进行蒸发增浓到 39%左右,再用Ⅰ效出料泵〔P-02〕打入预热器 HE-01 预热后送入Ⅱ效内继续蒸发至 50%,通过压差进入浓效蒸发器 EV-03 进一步浓缩至 72%,或者根据需要部份经冷却器 HE-03 冷却后出 50%浓度的成品, 72%碱由〔P-03〕送到固碱工序熬制固碱。
来自锅炉房的蒸汽,先进Ⅱ效和浓效蒸发器的加热室与液碱进行热交换,冷却下来的冷凝水经别离器汽液别离后回锅炉房,Ⅱ效别离室产生的二次汽送到Ⅰ效加热室进一步加热蒸发器内的碱,Ⅰ效产生的二次蒸汽先进外表冷凝器冷却,被冷凝的冷凝液进入 V-02,不能被冷凝的不凝气体由真空泵抽出排空。
三、工艺流程图附后四、工艺控制指标1 液位控制: EV-01EV-02EV-03 21~45% 〔二视镜中部〕22~48% 〔二视镜中部〕5~30% 〔二视镜中部〕2 系统真空度≥80KPa-02 出料浓度 ?45%EV-03 出料浓度 ?68%五、岗位操作规程1 双效逆流的操作开车准备与调度联系,检查水、电、汽都已正常;检查分析仪器要备齐;检查设备、仪表、电器、管道要完好;真空泵气液别离器加纯水至 40%液位处,润滑油液位在 1/2~2/3 液位处,盘泵无卡阻现象;盘Ⅰ效强制循环泵无卡阻现象,油位正常;冷凝水槽加纯水至 6~10m3,液位必须高过外表冷凝器液封管的高度,形成液封;翻开外表冷却器的冷却进、回水阀;确认循环水已供;翻开 HE-02、HE-03 的冷却回、进水阀;开车及正常操作向Ⅰ效加 32%碱至 35%液位;通过Ⅰ效出料泵向Ⅱ效加 32%碱至 35%液位;翻开Ⅰ效强制循环泵机封冷却水,启动Ⅰ效强制循环泵,观察声音、温度、电流应正常;将Ⅱ效阻气排水罐的液位气动阀投入自动状态,液位设定在 50%;翻开 HE-01 的回、进水阀;翻开外表冷却器〔C-01〕的冷却进、回水阀;启动真空泵〔P-05〕,〔注意先开机封冷却水〕开始正常工作后,翻开冷却器冷却进、回水阀;;翻开生蒸汽总阀,缓慢提高蒸汽压力~;控制Ⅰ效、Ⅱ效蒸发器的液位在控制指标范围内;系统真空度≥ 80Kpa;根据出料的浓度调整蒸汽阀开度,等进料量平稳后可将蒸汽气动阀投入自动运行;1.2.9 待Ⅱ效浓度到?45%后,准备往 EV-03 进料;1.2.10 如果浓效 EV-03 浮现问题不能进料, 45%碱可直接打至:a 成品罐区;-01,打至固碱锅;真空泵的操作步骤1.3.1 启泵前准备⑴检查冷却水压力、温度是否正常;⑵将气水别离器水位加至液位计的 1/2~2/3 液位处,泵体内至少加水至 1/2 液位;⑶盘泵无卡阻现象、检查润滑油已加到规定液位;1.3.2 启泵①翻开真空泵出口阀、循环水阀;②启动真空泵,待泵抽至极限真空时,翻开泵的进口阀;③翻开换热器的冷却回、进水阀;④控制好气液别离器的液位;1.3.3 停泵①关闭泵的进口阀、供水阀;②关闭供水阀后,泵再继续运转 1~2 分钟,排出局部泵内水后即将停泵;③将泵内的水排尽,盘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操作规程的内容应包括:题目、编号、版本号、颁发部门、生效日期、分发部门以及制订人、审核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批准人的签名并注明日期,标题及正文。
2.收料
(一)应有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印刷包装材料接收的书面规程,每次收料均应有记录。(奥咨达医疗器械咨询)
6.接收总量和包装容器数量;
7.接收后企业指定的批号或流水号;
8.有关说明(如包装状况)。
(三)应有原辅料、包装材料或其它物料的标识、待验和储存的书面规程。
取样
应有取样的书面规程,包括:经授权的取样人、取样方法、取样用设备、取
(二)收料记录应包括:
1.交货单和包装容器上所注物料的名称;
2.企业内部所用物料名称和(或)代码(如不同于1.);
3.收料日期;
4.供应商和生产商(如可能)的名称;
5.生产商的批号;(只专注于医疗器械领域)
样量、取样后剩余部分及样品的处置和标识,以及为避免因取样过程产生的各种
风险的预防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