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步进电机的调速
电机控制系统中的电机速度PID控制
电机控制系统中的电机速度PID控制电机控制系统中的电机速度PID控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PID控制器是指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通过调整这三个参数来实现对电机速度的精准控制。
本文将分析电机控制系统中电机速度PID控制的原理、优势以及应用。
1. 原理PID控制器是通过测量电机转速与期望转速之间的误差,根据比例、积分、微分这三个参数计算出控制电机所需的输出信号。
比例项(P)是误差的比例增益,积分项(I)是误差的积分增益,而微分项(D)是误差的微分增益。
通过这三个参数的调节,电机的运行速度可以得到准确控制,实现闭环反馈。
2. 优势使用PID控制器进行电机速度控制具有以下优势:- 精准度高:PID控制系统具有快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能够精确控制电机速度。
- 调节方便:PID控制器的三个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的电机控制需求。
- 适用性广:PID控制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广泛应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机控制系统。
3. 应用电机控制系统中的电机速度PID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电动汽车:在电动汽车中,PID控制器可以用于控制电动机的转速,提高电动汽车的驾驶性能和节能性。
- 工业机械:在工业机械中,PID控制器可以用于控制各种类型的电机,实现生产线自动化运行。
- 机器人:在机器人领域,PID控制器可以用于控制机器人臂的运动速度,实现精准操作和抓取。
综上所述,电机控制系统中的电机速度PID控制是一种高效、精准的控制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PID控制器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工业生产的进步与优化。
电机控制系统中的PID调节技术
电机控制系统中的PID调节技术电机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控制系统之一,它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生产线的运行效率。
PID调节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算法,它通过不断地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使得系统输出与期望值之间达到最佳的匹配,从而实现精准的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机控制系统中PID调节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一、PID调节技术的原理PID调节技术是由比例(P)、积分(I)和微分(D)三个参数组成的控制算法。
比例参数主要用来调节系统的响应速度,当比例参数增大时,系统的超调量会减小,但会增加震荡的可能性;积分参数主要用来减小稳态误差,当积分参数增大时,系统对于稳态误差的消除能力会增强,但会增加系统的超调量;微分参数主要用来抑制系统的震荡,当微分参数增大时,系统对于幅度变化较大的信号会有更快的响应速度,但会增加系统的灵敏度。
通过不断地调节这三个参数,PID调节技术可以使得系统输出与期望值之间达到最佳的匹配,从而实现精准的控制。
二、PID调节技术在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在电机控制系统中,PID调节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速度控制、位置控制和力控制等方面。
在速度控制方面,通过对电机的电压和电流进行PID调节,可以精确地控制电机的转速,使得电机在不同转速下都能够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
在位置控制方面,通过对电机的脉冲信号和位置反馈信号进行PID调节,可以实现电机的定位精度,使得电机可以按照指定的位置轨迹进行准确移动。
在力控制方面,通过对电机的输出力矩进行PID调节,可以控制电机输出的力矩大小,使得电机可以完成各种力控制任务。
三、PID调节技术在电机控制系统中的优势PID调节技术在电机控制系统中具有响应速度快、稳态误差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
由于PID调节技术具有简单易实现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机控制系统中。
此外,PID调节技术在参数调节方面也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控制需求不断地调节参数,使得系统能够在不同的工况下都能够保持优良的控制性能。
步进电机的调速原理
步进电机的调速原理
调速原理是指控制步进电机转速的方法。
常见的调速原理有以下几种:
1. 定常电流控制: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驱动电流大小来实现调速。
电机转速与驱动电流成正比关系,增大电流可以提高转速,减小电流可以降低转速。
2. 单微步调速:通过改变步进电机的微步数来实现调速。
步进电机分为全步和微步两种工作模式,全步每转一周,电机转动一个完整的步距角,而微步则是将步距角进一步细分。
通常通过控制电机可执行的微步数,来调控电机的转速。
3. 物理机械调速:通过改变步进电机的负载来实现调速。
例如,在电机轴上增加负载可以降低转速,减小负载则可以提高转速。
4. 闭环调速:通过反馈系统来实现闭环控制,实时调整电机驱动信号以达到预定转速。
常见的闭环调速方法有位置反馈和速度反馈。
位置反馈通常使用编码器等装置来实时监测电机转动角度,根据误差信号调整驱动信号;速度反馈则是通过速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机转速,并根据误差信号进行调整。
这些调速原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以实现步进电机的精确调速。
精确高效稳定PID调节在电动机速度控制中的实践经验分享
精确高效稳定PID调节在电动机速度控制中的实践经验分享电动机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实现对电动机的精确控制,PID调节技术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分享一些在电动机速度控制中应用PID调节的实践经验,以实现精确、高效和稳定的控制。
一、PID调节原理回顾PID调节是一种基于误差反馈的控制算法。
它由比例(P)、积分(I)和微分(D)三个部分组成。
P部分用于根据误差的大小调整输出,I部分用于消除误差累积,D部分用于预测误差的未来变化趋势。
通过合理地调节这三个部分的权重系数,可以实现对电动机速度的准确控制。
二、所需元器件和工具准备在开始实践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元器件和工具。
首先,我们需要一台带有电机驱动的控制器,如Arduino;其次,需要一个旋转速度传感器以获取电动机的实时速度数据;另外,一些连接线和面包板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实践步骤1. 连接电动机和传感器:首先,将电动机和旋转速度传感器连接到控制器上。
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配置PID参数:在编程环境中,设定PID调节器的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
这些参数的调整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进行实验和优化。
3. 采集和处理数据:通过程序来采集传感器获取的速度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可以使用滤波算法来降低噪音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4. 设置目标速度:根据具体需求,设置电动机的目标速度。
可以通过调节输入参数实现目标速度的动态变化。
5. 实时控制和反馈:将PID调节器输出的控制信号传递给电动机驱动器,实现实时的控制和反馈。
四、经验分享1. 参数调整经验:PID调节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数的选择。
一般来说,比例参数主要控制响应速度,积分参数主要控制稳定性,微分参数主要控制抑制震荡。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先将三者设置为相等的值,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来进行调整。
2. 采样时间选择:PID调节算法的采样时间决定了系统对输入变化的响应速度。
过小的采样时间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过大的采样时间可能导致系统响应迟钝。
基于单片机pid算法的直流电机速度控制方法
基于单片机pid算法的直流电机速度控制方法基于单片机PID算法的直流电机速度控制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PWM(脉宽调制)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电机的输入电压,从而实现电机的速度控制。
以下是基于单片机PID算法的直流电机速度控制方法的基本步骤:1.设定目标速度:首先,需要设定电机的目标速度。
这可以通过按键或其他输入设备来实现。
2.采集实际速度:为了实现精确的控制,需要实时获取电机的实际速度。
这可以通过在电机转轴上安装光电编码器或霍尔传感器来实现,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电机的转速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3.计算偏差:单片机通过比较目标速度和实际速度,计算出速度偏差。
如果实际速度小于目标速度,偏差为负;反之,偏差为正。
4.应用PID算法:单片机使用PID算法来处理速度偏差。
PID控制器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环节来计算控制量,以尽可能消除偏差。
具体的PID参数(如Kp、Ki、Kd)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
5.生成PWM信号:基于PID控制器的输出,单片机生成PWM信号来调节电机的输入电压。
占空比决定了电机输入电压的大小,进而影响电机的转速。
6.实时调整: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单片机不断采集电机的实际速度,计算偏差,并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以使电机尽可能接近目标速度。
7.显示和保存数据:为了方便调试和观察,可以通过单片机的显示屏实时显示电机的实际速度和偏差。
此外,也可以将重要的数据保存在单片机的内部或外部存储器中。
8.安全保护:为了防止电机过载或意外事故,单片机应具备安全保护功能。
例如,当电机实际速度超过设定速度一定时间时,单片机应自动切断电源或发出报警信号。
基于单片机PID算法的直流电机速度控制方法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精确控制电机速度的场合。
基于PID控制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讲解
基于PID控制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1绪论1.1 本课程的选题背景PID控制器(按闭环系统误差的比例、积分和微分进行控制的调节器)自30年代末期出现以来,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它的结构简单,参数易于调整,在长期应用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由于被控制对象的精确的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系统的参数经常发生变化,运用控制理论分析综合不仅要耗费很大代价,而且难以得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在应用计算机实现控制的系统中,PID很容易通过编制计算机语言实现。
由于软件系统的灵活性,PID算法可以得到修正和完善,从而使数字PID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其中数字PID控制器是由软件编程在计算机内部实现的。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很早就已经提出,但是受电力电子器件发展水平的制约,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未能实现。
直到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和迅速发展,PWM控制技术才真正得到应用。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的理论方法,如现代控制理论、非线性系统控制思想的应用,PWM控制技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多种PWM控制技术。
PWM控制技术以其控制简单、灵活和动态响应好的优点而成为电力电子技术最广泛应用的控制方式,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由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没有了学科之间的界限,结合现代控制理论思想或实现无谐振软开关技术将会成为PWM控制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电机控制系统开发中,常常需要消耗各种硬件资源,系统构建时间长,而在调试时很难对硬件系统进行修改,从而延长开发周期。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可用计算机对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从而减小系统开发开支和周期。
计算机仿真可分为整体仿真和实时仿真。
整体仿真是对系统各个时间段对各个对象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对各个对象的变化情况有直观的整体的了解,即能对系统进行精确的预测,如Proteus就是一个典型的实时仿真软件。
基于PID算法的步进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基于PID算法的步进电机调速系统设计作者:马政贵基于PID算法的步进电机调速系统设计摘要本设计通过学习PID(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比例—积分—微分)算法及步进电机相关知识,把PID算法用在步进电机的控制当中,从而设计出一个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实现对步进电机的转速进行自动控制与调节,并通过液晶显示器和上位机显示出来。
本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由主控模块、驱动模块、速度检测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和串口通信模块等模块组成,其中主控使用的是现在仍广泛使用的AT89S52单片机,实现使用PID算法对步进电机的控制;驱动模块用来给步进电机提供功率驱动;速度检测模块使用光电编码器来对步进电机的速度进行测量及反馈;液晶显示模块采用1602液晶来显示欲设定的速度值和当前的速度值;串口通信模块用于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对速度值进行设定,并实时显示PID算法的动态调整过程。
通过对各个模块以及PID算法的制作与调试,成功实现本设计的功能,使步进电机能够平稳、快速地达到欲设定的速度值。
关键词:PID,步进电机,单片机,电机驱动,光电编码器Design of S tepper Motor Spee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ID AlgorithmAbstractThe design has made a speed control system of a stepper motor successfully, which use the PID algorithm in the control of the stepper motor base on the knowledge of the PID algorithm and the stepper motor. The system can control the stepper motor's speed and is adjustment automatically, and the related data can be displayed on the LCD and the upper computer.The design is composed of the master module, the drive module, the speed detection module, the LCD module and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module. The master module is the AT89S52 microcontroller which is still used widely, and it use the PID algorithm to control the stepper motor. The driver module is used to provide power to the stepper motor to drive. The speed detection module use the optical encoder for the measurement and feedback of the stepper motor's speed .The LCD module use 1602 LCD to display the wanted speed and the current speed.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module is use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upper computer, which is enabled to set the speed and display the PID algorithm dynamic debugging process in real time.The design has been realized through experiment and debugging each module, and the stepper motor can be smooth and fast to get the speed which is given.Key words: PID, stepper motor, MCU, motor drive, optical encoder目录1 前言 (1)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2课题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1)1.3本设计中使用的方法 (3)2 步进电机 (5)2.1步进电机概述 (5)2.2步进电机测试 (5)2.3本章小结 (9)3 PID算法 (10)3.1 PID算法概述 (10)3.2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10)3.3数字PID算法 (15)3.4本章小结 (17)4 方案设计与实现 (18)4.1总体方案选择 (18)4.2各模块方案选择及实现 (19)4.3本章小结 (25)5 系统测试与调试 (26)5.1软件设计 (26)5.2硬件测试 (26)5.3参数调试 (28)5.4本章小结 (31)总结 (32)附录 (33)参考文献 (50)致谢 (52)第I 页共I 页1 前言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并以其显著的特点,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在数字化制造时代发挥着重大的用途。
步进电机的调速方法和优点
步进电机的调速方法和优点
步进电机的调速方法和优点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选择调速方法,以下是常用的步进电机调速方法和其优点:
1. 电流控制法:通过调节步进电机的驱动电流大小来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
优点是控制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对转速精度要求不高的应用。
2. 脉冲频率控制法:通过改变输入给步进电机的脉冲频率来调节转速。
优点是转速可调范围广,转速精度高,适用于对转速要求较高的应用。
3. 引导参考比法:通过与编码器等传感器进行闭环控制,将电机的实际位置反馈给控制器,从而实现转速的精确控制。
优点是转速稳定性高,精度极高,适用于要求极高的精确控制和定位应用。
步进电机的优点包括以下几点:
1. 精度高:步进电机精确的转动位置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和控制。
2. 高扭矩:步进电机在不同转速下可以输出较高的扭矩,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力矩输出的应用。
3. 停止时无震动:步进电机在停止时不会产生震动,保证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4. 自启动:步进电机在停止情况下可以自动启动,节省了启动装置的成本和复杂性。
5. 无需编码器:步进电机可以通过开环控制进行位置和速度控制,无需使用编码器等传感器,简化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成本。
6. 响应速度快:步进电机可以快速响应控制信号,实现高速的加速和减速,适用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
pid调速原理
pid调速原理摘要:PID调速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法,其原理是根据被控对象的反馈信号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进行比较,通过调整控制器输出信号的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使偏差尽可能地接近于零,从而实现被控对象的稳定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PID调速的原理及其应用。
1. 引言PID调速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机器人控制、电机控制等领域。
PID调速的原理是根据被控对象的反馈信号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进行比较,通过调整控制器输出信号的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使偏差尽可能地接近于零,从而实现被控对象的稳定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PID调速的原理及其应用。
2. PID调速原理PID调速的原理是基于反馈控制的思想,即通过对被控对象的反馈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调整控制器输出信号的大小和方向,使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尽可能地接近于目标值。
PID调速的控制器由比例(P)、积分(I)和微分(D)三个部分组成,分别对应于控制器输出信号的大小、累积误差和变化率。
PID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可以表示为:u(t) = Kp e(t) + Ki ∫ e(t)dt + Kd de(t)/dt其中,e(t)为被控对象的反馈信号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Kp、Ki 和Kd分别为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t为时间。
比例系数Kp控制器的作用是根据偏差信号e(t)的大小调整控制器输出信号u(t)的大小,使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尽可能地接近目标值。
比例系数越大,控制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速度越快,但也容易引起震荡。
积分系数Ki控制器的作用是根据偏差信号e(t)的积分值调整控制器输出信号u(t)的大小,使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尽可能地接近目标值。
积分系数越大,控制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速度越慢,但也可以减小偏差信号的持续时间。
微分系数Kd控制器的作用是根据偏差信号e(t)的变化率调整控制器输出信号u(t)的大小,使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尽可能地接近目标值。
微分系数越大,控制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速度越快,但也容易引起噪声。
PID步进电机的调速
一、PID控制系统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缩写。
比例调节作用:是按比例反应系统的偏差,系统一旦出现了偏差,比例调节立即产生调节作用用以减少偏差。
比例作用大,可以加快调节,减少误差,但是过大的比例,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甚至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积分调节作用:是使系统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
因为有误差,积分调节就进行,直至无差,积分调节停止,积分调节输出一常值。
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与积分时间常数Ti ,Ti越小,积分作用就越强。
反之Ti大则积分作用弱,加入积分调节可使系统稳定性下降,动态响应变慢。
积分作用常与另两种调节规律结合,组成PI调节器或PID调节器。
微分调节作用:微分作用反映系统偏差信号的变化率,具有预见性,能预见偏差变化的趋势,因此能产生超前的控制作用,在偏差还没有形成之前,已被微分调节作用消除。
因此,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在微分时间选择合适情况下,可以减少超调,减少调节时间。
微分作用对噪声干扰有放大作用,因此过强的加微分调节,对系统抗干扰不利。
此外,微分反应的是变化率,而当输入没有变化时,微分作用输出为零。
微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需要与另外两种调节规律相结合,组成PD或PID控制器。
比例环节积分环节微分环节-R(s)C(s)图1-1 PID控制系统二、二阶系统数学模型二阶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2222)()()(n n n s s s R s C s ωζωω++==Φ (2-1)得出自然频率(或无阻尼振荡频率)Mn T K=ω (2-2) 阻尼比KT M 21=ζ (2-3)令式(2-1)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得二阶系统的特征方程0222=++n n s ωζω (2-4)其两个根(闭环极点)为1221-±-=ζωζωn n 、s (2-5)显然,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取决于ζ和n ω这两个参数。
应当指出对于结构和功用不同的二阶系统,ζ和n ω的物理含意是不同的。
PID电机调速PWM
所谓PID指的是Proportion-Integral-Differential。
翻译成中文是比例-积分-微分。
记住两句话:1、PID是经典控制(使用年代久远)2、PID是误差控制()对直流电机速度进行定速控制:1、L293作为电机驱动;2、光电传感器-作为输出反馈;3、PWM做为输入控制。
PID怎么对误差控制,听我细细道来:所谓“误差”就是命令与输出的差值。
比如你希望控制转速为4转/s(PWM波占空比=80%),而事实上控制转速只有3.5转/s,则误差: e=0.5转,如果实际转速为4.5转,则误差e=-0.5转(注意正负号)。
该误差值送到PID控制器,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
PID控制器的输出为:误差乘比例系数Kp+Ki*误差积分+Kd*误差微分。
Kp*e + Ki*∫edt + Kd*(de/dt)(式中的t为时间,即对时间积分、微分)上式为三项求和(希望你能看懂),PID结果后送入电机驱动器。
从上式看出,如果没有误差,即e=0,则Kp*e=0;Kd*(de/dt)=0;而Ki*∫edt 不一定为0。
三项之和不一定为0。
总之,如果“误差”存在,PID就会对电机驱动作调整,直到误差=0。
评价一个控制系统是否优越,有三个指标:快、稳、准。
所谓快,就是要使压力能快速地达到“命令值”(不知道你的系统要求多少时间)所谓稳,就是要压力稳定不波动或波动量小(不知道你的系统允许多大波动)所谓准,就是要求“命令值”与“输出值”之间的误差e小(不知道你的系统允许多大误差)对于你的系统来说,要求“快”的话,可以增大Kp、Ki值要求“准”的话,可以增大Ki 值要求“稳”的话,可以增大Kd值,可以减少压力波动仔细分析可以得知:这三个指标是相互矛盾的。
如果太“快”,可能导致不“稳”;如果太“稳”,可能导致不“快”;只要系统稳定且存在积分Ki,该系统在静态是没有误差的(会存在动态误差);所谓动态误差,指当“命令值”不为恒值时,“输出值”跟不上“命令值”而存在的误差。
PID调节控制(电机速度控制)
©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PAGE 1
V1.1 – Jan 23, 2006
PID 调节控制做电机速度控制
目录
页
1 模拟PID控制 ...................................................................................................................................... 1 1.1 模拟PID控制原理 ...................................................................................................................... 1
PAGE 2
V1.1 – Jan 23, 2006
PID 调节控制做电机速度控制
修订记录
日期 2004/11/26 2006/1/23
版本 1.0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编写及修订者
初版 错误校正
编写及修订说明
©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PAGE 3
V1.1 – Jan 23, 2006
一个例子。如图 1-1 所示是一个小功率直流电机的调速原理图。给定速度 n0 (t) 与实际转速进行比 较 n(t) ,其差值 e(t) = n0 (t) − n(t) ,经过 PID 控制器调整后输出电压控制信号 u(t) , u(t) 经过功
率放大后,驱动直流电动机改变其转速。
n0(t) +
e(t)
7 参考文献........................................................................................................................................... 26
基于增量式PID的步进电机速度控制系统设计
·172·文章编号:2095-6835(2022)01-0172-04基于增量式PID 的步进电机速度控制系统设计*许洋,周奎,杨亚会,杨倩,向婧燕(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十堰442002)摘要: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角位移的机电执行机构,其输入为脉冲序列,输出为相应的转角或直线增量。
针对步进电机的速度控制,推导了步进电机转速传递函数公式,提出了基于MCS51和增量式PID 算法的步进电机闭环控制系统。
通过MATLAB 仿真和相关实验对控制系统可行性和精度进行了测试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无极调速的特点以及响应速度快和平滑性好等优点。
关键词:步进电机;闭环控制系统;MCS51;增量式PID 中图分类号:TM383文献标志码:ADOI :10.15913/ki.kjycx.2022.01.053闭环控制系统设计是研究步进电机的关键技术之一,控制算法更是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设计,邱靖超等[1]提出了基于FPGA 技术通过梯形加、减速算法实现了对步进电机的闭环控制;李娟等[2]使用单片机最小系统和驱动芯片实现了步进电机角度与转动方向的设计;谢海明[3]利用电脉冲信号控制相绕组电流,实现了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王鹏宇等[4]提出了基于单片机和霍尔传感器来测量步进电机转速;朱嵘涛等[5]基于增量式PID 算法实现了对直流电机的调速控制;控制系统设计中,一般会增设相关测速传感器来捕捉步进电机实时运动状态,但额外成本将随之增加,同时可能引入影响精度的其他不确定因素;考虑到设计的难易程度,相关学者通常采用开环或者应用常规PID 算法,但电机运转精度将会受限;若应用模糊PID 等算法,则需要实时权值优化,会加大核心硬件设备的运算负荷。
李亚文等[6]设计了一种位置式PID 算法来控制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姿态,但此算法可能存在积分饱和现象,且运算量大及占用存储单元多,会影响采样精度,造成采样信号失损;同时大幅升速或突加负载也会造成电机丢步甚至堵转。
步进电机的PLC控制调速方法之探索
步进电机的PLC控制调速方法之探索步进电机又叫做脉冲电机,是控制系统中的一种执行元件。
它的作用是将脉冲信号变换为相应的位移,即给一个脉冲电信号,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角度或前进一步。
由于步进电机的位移与脉冲个数成正比,其转向与脉冲分配到步进电机的各相绕组的相序有关。
所以只要控制指令脉冲的数量、频率及电机绕组通电的相序,便可控制步进电机的输出位移量、速度和方向。
步进电机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其启动、停止、正反转及其它任何运行方式的改变都可在少数脉冲内完成,且可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从而实现精确定位。
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在负载能力范围内,这些关系不因电源电压、负载大小、环境条件的波动而变化,因而可适用于开环系统中作执行元件,使控制系统大为简化。
目前,我国已较多地将步进电机用于机械加工的数控机床中,在绘图机、轧钢机的自动控制、自动记录仪表和数模变换等方面也得到较多的应用。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控制系统,专门用于工业环境设计。
它的主要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编程简单易学,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利用PLC技术可以方便地实现对电机速度和位置的控制,方便地进行各种步进电机的操作,完成各种复杂的工作。
它代表了先进的工业自动化革命,加速了机电一体化的实现。
本论文以项目教学法的方式探索步进电机的PLC控制转速方法。
本设计控制要求如下:按下启动按钮,步进电机以100Hz的基准频率正转。
按一次加速按钮,频率以50Hz递增,最多加速5次;按一次减速按钮,频率以25Hz递减,最多减速4次。
加速时为正转,减速时为反转。
按下停止按钮,步进电机立即停止运行。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细分设置为1,电流设置为1.5A。
1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1.1 控制系统的结构。
本设计中,系统硬件部分由上位机、PLC、步进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负载等组成。
基于PID控制算法的电机调速技术研究
基于PID控制算法的电机调速技术研究一、背景电机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源,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机调速技术是控制电机转速的一种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电机调速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学科,涵盖了许多相关的领域,如机电一体化、电气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等。
在这些领域中,PID控制算法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控制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电机调速控制系统中。
二、PID控制算法概述PID控制算法是指将比例、积分和微分三种模型相组合,使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错误信号进行自适应调整,从而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其中,比例模型表示控制器输出与控制偏差之比,即输出与错误的直接成比例关系;积分模型则表示控制器输出与控制偏差的累计积分之比,即输出与偏差的积分关系;微分模型则表示控制器输出与控制偏差的微分之比,即输出与偏差的微分关系。
三、基于PID控制算法的电机调速技术电机调速技术可以通过对电机的控制信号进行调整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在这个过程中,PID控制算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控制电机转速,从而实现电机调速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通过对电机转速信号进行采样和处理来实现电机调速。
采集和处理后的信号经过PID控制算法的计算和调节之后,通过控制电机的工作电压和频率,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电机本身的载荷情况和环境变化等因素,以调整PID控制算法的参数,进一步优化电机控制的效果。
四、PID控制算法在电机调速领域的应用PID控制算法在电机调速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优点在于能够快速精确地控制电机转速,并具有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PID控制算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电机,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
同时,PID控制算法也可以方便地结合其他控制手段进行协同控制,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电机控制调节。
总之,基于PID控制算法的电机调速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电机调速技术还将会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成为推动电机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技术支持。
电机自调整PID调速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电机自调整PID调速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神经元自整调速电机成员:左俊杰、薛培康、屠陈涛班级:13自动化卓越班学号:1300801301一、实现功能1.可实现电机的正转反转以及电机制动。
2.利用神经元自整定调速算法,速度范围600~3000 r/min3.NOKIA5510显示屏,显示速度二、设计方案1.系统设计根据任务要求,我们设计出了以下系统框图。
我们是以stm32为核心控制器,它可以输出占空比不同的PWM脉冲,还可以对光电测速模块传回来的信号进行处理。
除此之外它还有人机交互功能,我们通过键盘改变设定速度,在电机速度趋于稳定后,我们可以在显示屏上看到设定速度与当前运行速度,方便快捷。
图1 系统方案框图2、硬件设计2.1控制器模块根据设计任务,控制器主要用于产生占空比受算法控制的PWM脉冲,并对电机当前速度进行采集处理,根据算法得出当前所需输出的占空比脉冲。
本作品采用stm32作为核心控制器。
2.2 电源电路电源是整个系统的能量来源,它直接关系到系统能否运行。
在本系统中直流电机需要12V电源,而单片机、显示模块等其它电路需要5V的电源,因此电路中选用7805和7812两种稳压芯片,其最大输出电流为1.5A,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其电路如图2-1所示。
图2-1 电源电路2.3 功率放大驱动电路(外加光耦隔离)单片机不能直接控制电机的转动,我们需要一个功率放大驱动电路来起到桥梁的作用,经过比较我们选择了H桥,此外我们这个驱动电路还加了一个光耦隔离。
H桥性价比高,且对于直流电机调速非常简单,而且该电路具有较强的驱动能力和保护功能,还能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
PID控制器对电机速度的控制
实验PID控制器的设计一、实验目地1.了解和观测PID控制规律的作用,对系统动态特性和稳态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2.验证调节器各参数(Kc,Ti,Td), 在调节系统中的功能和对调节质量的影响;3.掌握用Simulink来构造控制系统模型及参数的设置;4.掌握计算机控制仿真结果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PID控制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由比例单元、积分单元和微分单元组成。
通过Kp,Ki和Kd三个参数的设定。
PID控制器主要适用于基本线性和动态特性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
PID 控制器是一个在工业控制应用中常见的反馈回路部件。
这个控制器把收集到的数据和一个参考值进行比较,然后把这个差别用于计算新的输入值,这个新的输入值的目的是可以让系统的数据达到或者保持在参考值。
和其他简单的控制运算不同,PID控制器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差别的出现率来调整输入值,这样可以使系统更加准确,更加稳定。
可以通过数学的方法证明,在其他控制方法导致系统有稳定误差或过程反复的情况下,一个PID反馈回路却可以保持系统的稳定。
PID是以它的三种纠正算法而命名的。
这三种算法都是用加法调整被控制的数值。
而实际上这些加法运算大部分变成了减法运算因为被加数总是负值。
这三种算法是:比例- 来控制当前,误差值和一个负常数P(表示比例)相乘,然后和预定的值相加。
P只是在控制器的输出和系统的误差成比例的时候成立。
比如说,一个电热器的控制器的比例尺范围是10°C,它的预定值是20°C。
那么它在10°C的时候会输出100%,在15°C的时候会输出50%,在19°C的时候输出10%,注意在误差是0的时候,控制器的输出也是0。
积分- 来控制过去,误差值是过去一段时间的误差和,然后乘以一个负常数I,然后和预定值相加。
I从过去的平均误差值来找到系统的输出结果和预定值的平均误差。
一个简单的比例系统会振荡,会在预定值的附近来回变化,因为系统无法消除多余的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PID控制系统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缩写。
比例调节作用:是按比例反应系统的偏差,系统一旦出现了偏差,比例调节立即产生调节作用用以减少偏差。
比例作用大,可以加快调节,减少误差,但是过大的比例,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甚至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积分调节作用:是使系统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
因为有误差,积分调节就进行,直至无差,积分调节停止,积分调节输出一常值。
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与积分时间常数T ,T i 越小,积分作用就越强。
反之T大则积分作用弱,加入积分调节可使系统稳定性下降,动态响应变慢。
积分作用常与另两种调节规律结合,组成PI调节器或PID调节器。
微分调节作用:微分作用反映系统偏差信号的变化率,具有预见性,能预见偏差变化的趋势,因此能产生超前的控制作用,在偏差还没有形成之前,已被微分调节作用消除。
因此,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在微分时间选择合适情况下,可以减少超调,减少调节时间。
微分作用对噪声干扰有放大作用,因此过强的加微分调节,对系统抗干扰不利。
此外,微分反应的是变化率,而当输入没有变化时,微分作用输出为零。
微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需要与另外两种调节规律相结合,组成PD或PID 控制器。
二阶系统数学模型二阶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R(s)E(s)C(s)*0图2-2标准形式二阶系统结构图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_ C(s) _R(s)(2-1)得出自然频率(或无阻尼振荡频率)(2-2)阻尼比':=^/T TK(2-3)令式(2-1 )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得二阶系统的特征方程s 2 • 2 — n …J =0(2-4)其两个根(闭环极点)为(2-5)显然,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取决于 和二这两个参数。
应当指出对于结构和功用不同的二阶系统,•和*冷的物理含意是不同的 si、2三、PID 调速系统数学模型PID 控制系统是一种线性控制系统。
在连续控制系统中,用输出量c(t)和给定量r(t)之间的误差时间函数的比例、积分、微分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 u(t)。
图3-1所示为PID 调速控制系统的框图本文通过采用PID 控制系统控制步进电机转速以使其达到应有的机械性能,并且实现 对其的最优控制。
如图3-2所示为PID 调速系统数学模型图3-2 PID 调速系统数学模型图3-3 PID 调速系统结构图由图3-3得R (s)E(s)C(s)• Kp♦ Kp/(Tis+K)仃 KpT d s T M /S 2K P(3-1)图3-1 控制框图所以2G2(S) =K M / s(3-2)3KpTdKM G S =G, S・G2S 二S(「S +K) (3-3)又因为该系统为单位反馈系统,所以有2 3—3Ts Ks K p K mT C s = K p K mT Rs (3-4) 用d/dt置换后得系统微分方程2d c t dc t 3 3—K K p K M「C t 二K p K M「「tdt dt(3-5) 利用微分方程与传递函数的通性得系统传递函数(3-6)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
为了利用PID控制器来控制它,以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为例推导得:2 2 2^ 2 2 .S DS / J Z r LJ a /2J ① s]=Zr /2J R s用d/dt置换后得系统微分方程2 e ed ^2 t D ^2 t 2 2. 2 2 .彳- Z r LJ a /2JR t =Z r LJ a /2JR tdt J dt利用微分方程与传递函数的通性得系统的传递函数(3-7) (3-8)r(s) S(s)2 2Z r L1i a/2J2 2 2s Ds / J Z r L1i a/2 J(3-9)其中J、Zr分别为转子转动惯量及齿数;ia为A相电流;L为绕组的电感;D为电动机的黏滞阻尼系数。
取L(H) = 0.01002,Zr =40,J( kg • m2)=1.08 , D = 3.1。
期望角位移输出0 =1.5,取ia=1.0,这样得到步进电机的 闭环传递函数为:自然频率(或无阻尼振荡频率)(3-11 )阻尼比特征方程2D (s) =s 2.87 s 7 .4224 =0选用的变压器为带触头的线性调压器,即调压器的传递函数为常数。
步进电机的输出 角度通过机械传动转换为触头的直线位移。
通过触头位置的改变来改变匝数比,从而改变 输出电压,起到调压的目的,进而改变电机转速。
门(S )7 .42242s ■ 2.87 s - 7.4224(3-10)一 2小K= 0.53(3-12)(3-13)2.7244 (rad / s)四、系统的稳定性判断稳定是控制系统能够运行的首要条件,因此只有当动态过程收敛时,研究系统的动态性能才有意义。
由系统特征方程(3-9 )列劳思表如下:按照劳斯稳定判据,由特征方程所表征的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且心要条件是:劳思表中第一列各值为正。
由表中各数据可以看出,表中第一列数据均为正值,因此判断该系统稳定。
五、系统的性能指标5. 1系统的动态性能通常在阶跃函数作用下,测定或计算系统的动态性能。
一般认为,阶跃输入对系统来说是最严峻的工作状态。
如果系统在阶跃函数作用下的动态性能满足要求,那么系统在其它形式的函数作用下,其动态性能也是令人满意的。
5. 2系统的稳态性能稳态误差是描述系统稳态性能的一种性能指标,通常在阶跃函数、斜坡函数或加速度函数作用下进行测定或计算。
若时间趋于无穷时,系统的输出量不等于输入量或输入量的确定函数,则系统存在稳态误差。
稳态误差是系统控制精度或搞扰动能力的和种度量。
由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可求得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7.4224G(s)=sr^1、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系数于是得其稳态误差r (t)二R ・1(t)K p = lim G (s) = 0 HS_乎esspRR1 + Kp(5-7)(5-8)(5-9)2、在斜坡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系数于是得其稳态误差r (t)二Rt (5-10) -lim sG (s) = 2.586s(5-11)e ssv _(5-12)2.586(5-6)3、在加速度信号2r(t) = Rt / 2 (5-13)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系数2(5-14)K a= lim s G(s) l ::S_J0于是得其稳态误差e ssa (5-15)六、系统的校正设计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由于:::30 ,不满足题给要求,因此需采用如下串联超前校正 最大超前角分度系数7.4224G (s):s(s +2.87 )(6-1)按照要求相角裕度 _30 ,先验证系统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对系统进行校正.具体过程如下: 对数幅频值 7.4224L 。
= 20 lg37 .410.1转折频率 (6-2)-M =1 rad 幅值 7.4224AC -C )2二1-'C, 1亠心C截止频率(6-3)(6-4):c = 2.63 rad相角裕度= 180-90- arctg c= 20 .8::: 30此二阶系统的幅值裕度为h =: dB(6-5)(6-6)(6-7)(6-8)1 sin m1 - sin :m= 1.65 (6-9)1 + aTs 1 +0.924 sGc (s)1 +Ts 1 + 0.56 s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4-1所示:已校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7.4224 "1 +0.924 s)G c (s)G(s):s(s+2.87 )(1 +0.56 s)其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1中「'(■•)所示。
显然,已校正系统-'c =1.4rad ,算得校 正系统(:)=35.54,而由\ =14.2可求已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m( ■') = 49 .74 - 30 (6-15)已校正系统幅值裕度仍为•二dB ,因为其对数相频特性不可能与有限值与 -180。
线相交 此时,全部性能指标均已满足。
时间常数一7.422420 lg ..a 亠 20 lg怕C $ +@C ) 2— .. 1=■ ■ 'c = 1 .4ra ^= - m =T Ja(6-10)T =0.56(6-11) 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1 1 1.79,1 .08, aT = 0.924TaT(6-12)(6-13)(6-14)图6-1系统幅频特性曲线采用PID控制系统对传递函数为式(3-2)所示的二阶系统执行机构进行仿真。
从仿真曲线(图7-1 )我们可以看到,采用PID调速系统控制时,速度很快就趋于平稳,波动较小,控制平稳,满足了测控系统的要求。
A(w)0 输入信号波形w图7-1 仿真曲线心得体会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最后终于顺利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
本次设计是在考试后一周开始的,也是对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的一个巩固的过程。
这次设计,我首先查找了大量的资料,选定了本次设计的题目;之后,我通过去图书馆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且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这个题目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又经过多方面的调研,比如上网查找大量资料等,万事俱备后,就开始了本次设计。
设计过程中用到了自动控制原理中的相关内容,如PID控制的原理及其传递函数的性能指标和系统的串联校正,还有幅频特性曲线的画法,还有很多关于自动控制方面的知识。
可以说通过本次设计使我对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来认为很厚的一本书,现在一想内容也不是很多,而且也很有成就感。
这几天做设计虽然辛苦了点,但是自己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至少我现在事理文件的能力有所提高了,还学会了一些画图软件和仿真软件及很多计算机方面的技能,可以说是获益匪浅。
我希望以后能多有这样的机会做课程设计,使我在熟悉课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培养自己独立设计能力。
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胡寿松主编.2001.自动控制原理.第4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何关钰著.1982线性控制系统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3]汪国梁主编.1987.电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4]吴麒主编.1990.自动控制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5]孙虎章主编.1984.自动控制原理.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