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a7f54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1.png)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气道狭窄和呼吸困难。
对于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旨在缓解症状,预防发作,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是一份针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计划,其中包括了关键的护理要点和护理建议。
1.了解病人的病情和病史:在开始护理之前,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包括症状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等。
此外,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家族遗传病史也非常重要。
2.教育患者关于哮喘的知识:护士应该为病人提供有关哮喘的详细信息,包括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过程以及诱发因素等。
通过教育,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病情。
3.观察和评估病情:护士应该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呼吸表面积和皮肤颜色等指标。
此外,还要注意病人有无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变化。
通过及时的观察和评估,护士可以及早发现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确保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5.帮助病人建立一个合适的生活方式:合理的生活方式对于支气管哮喘病人来说非常重要。
护士可以协助病人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结构及适度的体力活动计划。
此外,帮助病人保持心情愉快、减少压力也有助于减少哮喘发作的风险。
6.合理使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关键。
根据医嘱,护士需要确保病人正确使用吸入器,并且按时服用控制性哮喘药物。
此外,护士需要教育病人关于快速缓解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适应症。
7.教育病人进行自我监测:护士可以教育病人掌握自我监测的技巧,如使用峰流量计测量肺功能、观察症状的变化、记录哮喘日记等。
通过自我监测,病人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病情,进行预测和干预。
8.应对急性发作:在发生急性哮喘发作时,护士需要立即提供紧急治疗,如使用快速缓解药物、辅助呼吸等。
此外,护士需要观察病人的症状变化,并及时报告给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9.与医生和家属的沟通:护士应该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并及时报告病情的变化和护理效果。
与家属的沟通也非常重要,护士可以向家属提供关于病情管理和护理的指导,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支持和帮助患者。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教案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7a4a3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08.png)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教案章节一: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概念1.1 介绍支气管哮喘的定义1.2 解释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1.3 描述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症状1.4 介绍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因素章节二: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2.1 解释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2.2 介绍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方法2.3 阐述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2.4 强调支气管哮喘的正确诊断的重要性章节三: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3.1 介绍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标3.2 阐述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3.3 讲解支气管哮喘的非药物治疗方法3.4 强调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个体化原则章节四: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措施4.1 介绍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期护理4.2 讲解支气管哮喘的慢性持续期护理4.3 阐述支气管哮喘的康复护理4.4 强调护理人员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作用章节五: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评估5.1 解释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评估目的5.2 介绍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评估方法5.3 阐述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评估内容5.4 强调护理评估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重要性章节六: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措施6.1 介绍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原则6.2 讲解生活方式的调整对预防支气管哮喘的作用6.3 阐述环境控制对预防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性6.4 强调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的诱因章节七:支气管哮喘的急救处理7.1 介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急救措施7.2 讲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药物的使用方法7.3 阐述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环境调整7.4 强调支气管哮喘患者家庭急救包的准备和使用章节八: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8.1 介绍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的目的8.2 讲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及其家属应掌握的知识8.3 阐述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8.4 强调支气管哮喘患者长期治疗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章节九: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9.1 解释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9.2 介绍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9.3 阐述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9.4 强调护理人员在与支气管哮喘患者沟通中的作用章节十: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的持续改进10.1 介绍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的质量评估10.2 讲解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0.3 阐述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的改进措施10.4 强调护理人员在学习、实践和改进中的专业成长章节十一: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家庭护理11.1 介绍支气管哮喘患者家庭护理的目标和重要性11.2 讲解家庭环境中应避免的支气管哮喘诱因11.3 阐述家庭中常用的支气管哮喘管理工具和设备11.4 强调家庭护理在支气管哮喘长期管理中的作用章节十二: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社区护理12.1 解释支气管哮喘患者社区护理的意义12.2 介绍社区护理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作用12.3 阐述社区资源和支持系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帮助12.4 强调社区护理人员与家庭、医院的协作重要性章节十三: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护理13.1 介绍支气管哮喘患者康复护理的目标13.2 讲解康复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作用13.3 阐述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呼吸练习和体能训练13.4 强调康复护理在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中的重要性章节十四: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安全管理14.1 解释支气管哮喘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4.2 介绍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意外14.3 阐述药物管理在保证支气管哮喘患者安全中的作用14.4 强调护理人员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安全管理中的责任章节十五:支气管哮喘护理的研究与发展15.1 介绍支气管哮喘护理研究的最新进展15.2 讲解支气管哮喘护理研究的意义和方法15.3 阐述支气管哮喘护理的未来发展趋势15.4 强调护理人员在支气管哮喘护理研究与发展中的参与和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概念、临床诊断、治疗原则、护理措施、预防措施、急救处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护理的持续改进等方面。
支气管哮喘护理论文(共5篇)【护理医学论文】
![支气管哮喘护理论文(共5篇)【护理医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277a0ba5e9856a56126041.png)
第1篇:预防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支气管哮喘是急诊的常见病,我国患病率为1%~4%。
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在积极预防及治疗哮喘病发作的工作中,护理起着重要作用。
我院年~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入院时均有干咳、气促、喘息、双肺有哮鸣音,均符合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其中男37例,女42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42.3岁。
79例患者每年均发作3~4次,轻度19例,中度49例,重度11例。
诱发因素:感染42例,吸入刺激性气体15例,劳累7例,精神紧张3例,无明显诱因12例。
排除COPD、肺心病、心脏病等其他慢性病患者。
1.2哮喘控制水平分级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对哮喘患者控制水平进行评估,具体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
1.3治疗与结果本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吸氧、支气管扩张剂、化痰药物、雾化吸入、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79例患行均以医师治疗方案为基础,采取综合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病情逐渐好转,完全控制39例(49.4%)部分控制36例(45.6%)未控制4例(5%)住院时间7~36d。
2护理2.1生活护理病室内保持清洁,注意通风;室内不放花草,不盖毛毯、羽绒被等易成为过敏源的物质;经常翻身、拍背、引流痰液;指导患者家属配制水分含量较多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谱,特别强调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鼓励患者多饮7水使尿量保持在1000ml/d以上;禁食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奶及蛋类等;告知患者合理饮食可増强抗病能力。
2.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热情、主动地向患者介绍环境,体贴关心患者,减轻其心理压力,并说明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再通过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动员家属关心患者,使其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増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教案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5e3c9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b.png)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教案第一章: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概念1.1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1.2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1.3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1.4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第二章: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2.1 控制药物2.1.1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2.1.2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2.1.3 缓释茶碱2.1.4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2.2 缓解药物2.2.1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2.2.2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2.2.3 短效茶碱2.3 特殊情况下药物的应用2.3.1 重度哮喘发作时的药物治疗2.3.2 儿童与成人哮喘药物使用的差异第三章:非药物治疗3.1 哮喘行动计划3.2 环境控制3.2.1 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3.2.2 控制空气污染3.3 呼吸锻炼3.3.1 腹式呼吸3.3.2 缩唇呼吸3.4 中医护理措施3.4.1 针灸治疗3.4.2 拔罐治疗3.4.3 中药护理第四章: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评估4.1 病史采集4.1.1 发作史4.1.2 家族史4.1.3 生活习惯与环境因素4.2 身体状况评估4.2.1 呼吸系统症状评估4.2.2 肺功能检查结果评估4.2.3 过敏性疾病的相关评估第五章: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措施5.1 发作期的护理5.1.1 给予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5.1.2 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5.1.3 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5.1.4 给予心理支持5.2 缓解期的护理5.2.1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5.2.2 加强呼吸锻炼5.2.3 健康教育5.2.4 定期随访与评估第六章:支气管哮喘的并发症及其护理6.1 呼吸衰竭6.1.1 识别呼吸衰竭的早期征兆6.1.2 给予高流量吸氧和呼吸支持6.1.3 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6.2 肺部感染6.2.1 观察发热、咳嗽等症状6.2.2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6.2.3 给予充足的休息和水分6.3 气胸与纵隔气肿6.3.1 观察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6.3.2 紧急情况下需协助医生进行胸腔闭式引流6.3.3 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第七章:特殊人群支气管哮喘的护理7.1 儿童哮喘的护理7.1.1 儿童哮喘的特点7.1.2 儿童哮喘的药物治疗7.1.3 儿童哮喘的护理措施7.2 老年性哮喘的护理7.2.1 老年性哮喘的特点7.2.2 老年性哮喘的药物治疗7.2.3 老年性哮喘的护理措施7.3 孕妇哮喘的护理7.3.1 孕妇哮喘对母儿的影响7.3.2 孕妇哮喘的药物治疗7.3.3 孕妇哮喘的护理措施第八章: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8.1 疾病知识指导8.1.1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诱因8.1.2 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和发作规律8.1.3 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8.2 生活方式的调整8.2.1 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8.2.2 控制环境湿度8.2.3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8.3 心理支持8.3.1 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8.3.2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第九章:支气管哮喘的护理研究进展9.1 新型药物治疗的研究9.1.1 生物制剂的应用9.1.2 吸入性抗炎药物的研究9.2 非药物治疗的研究9.2.1 肺康复训练的应用9.2.2 心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的影响9.3 护理模式的研究9.3.1 责任制护理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9.3.2 延续性护理对哮喘患者的影响第十章: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质量评估10.1 护理质量评估指标10.1.1 哮喘发作的控制率10.1.2 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10.1.3 患者的生活质量10.2 护理质量改进措施10.2.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10.2.2 完善护理工作流程10.2.3 增强护理团队协作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难点解析:正确指导患者使用吸入性药物,区分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以及在特殊情况下药物的应用。
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练习题与解析第七节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练习题与解析第七节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a6f3f6d77232f60ddcca146.png)
2020第七节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一、A11、某哮喘病人,呼吸极度困难,一口气不能说完一句话,伴发绀、大汗淋漓。
对该病人首先必须A、专人护理,准备抢救用品B、加强巡视,防止情绪激动C、帮助口服平喘药物D、避免进食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E、采血做血气分析2、以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是A、急性喉炎B、肺炎C、慢性支气管炎D、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E、胸腔积液3、护士为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健康指导,针对糖皮质激素吸入的指导正确的是A、“吸入激素主要在急性发作期使用”B、“吸入激素后症状缓解也就是气道反应性降低了”C、“吸入激素和口服激素的剂量一样”D、“接触过敏原前,可提前预防性吸入激素”E、“吸入激素后要漱口”4、某哮喘发作病人,咳嗽、咳黏液痰,表明需要A、呼吸锻炼B、补充液体C、高蛋白饮食D、吸氧E、加强口腔护理5、护理重症哮喘病人哪项不正确A、取坐位或半卧位B、勿使勉强进食C、限制水、钠摄入D、给予低流量吸氧E、痰多黏稠者采用雾化吸入6、哮喘急性发作常见的诱因是A、牛奶B、精神因素C、感染D、阿司匹林E、剧烈运动7、哮喘发生的本质是A、交感神经兴奋B、迷走神经兴奋C、气道反应性降低D、免疫介导气道慢性炎症E、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二、A21、患者,男,75岁,支气管哮喘患者。
受凉后出现胸闷,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布满哮鸣音入院。
既往上呼吸道感染后有类似发作史。
对其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A、清淡饮食B、不饲养宠物C、避免接触花草D、保持乐观情绪E、预防上呼吸道感染2、患者女性,25岁。
经过装修工地后出现干咳、气急、胸闷、呼吸困难。
经治疗后好转。
对该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不正确的是A、调整环境B、适当锻炼C、注意饮食D、饲养宠物E、免疫治疗3、患者男性,48岁。
患有哮喘20年,一天前凌晨因感冒受凉再次发作,经口服氨茶碱、支气管扩张剂仍不能控制,下午来医院急诊气急明显,口唇发绀,鼻翼扇动,不能平卧,诊为哮喘持续状态,护理重症哮喘患者时,错误的是A、守护在床边,加强心理护理B、安排舒适的半卧位或坐位C、给予低流量鼻导管吸氧D、限制水的摄入E、痰多黏稠者可作药物雾化吸入4、患者,男性,20岁。
支气管哮喘护理案例分享
![支气管哮喘护理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d6bc8f3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8.png)
支气管哮喘护理案例分享1.支气管哮喘如何护理?2.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速记(三)3.哮喘病人的家庭护理是怎样的?4.重症哮喘急救护理措施 [重症哮喘的急救护理]5.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速记(一)6.2012年护士内科护理指导:支气管哮喘治疗护理支气管哮喘如何护理?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
典型哮喘发作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病人或周围的人可以听到哮鸣音。
严重的哮喘发作可持续24小时以上,经过一般治疗不能缓解者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此时,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咳嗽,面部苍白或发紫,心率增快,常在每分钟120次以上。
严重者血压下降,大汗淋漓,出现肺气肿,可神志不清而出现昏迷。
识别支气管哮喘(1)、突然发作,之前多有诱因,如吸入某种过敏原或刺激性气体;(2)、发作前先有鼻腔、眼睑发痒,流泪,频频打喷嚏、流鼻涕、干咳;(3)、随之出现胸闷、气憋,甚至窒息感,呼气费力,病人被迫坐位休息;(4)、哮喘发作具有一定的季节规律,如夏秋之交;(5)、容易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剧;(6)、症状可以自行缓慢或经治疗后缓解;(7)、容易反复发作;家庭的救治方法哮喘发作时,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1)、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恐惧心理和焦虑情绪,但慎用镇静剂。
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休息;或让病人抱着枕头跪坐在床上,腰向前倾。
此位置有利病人呼吸。
解开领扣,松开裤带,避免胸腹受压和不必要的搬动。
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中、重度哮喘发作时,由于呼吸道阻塞,肺泡通气不足,造成机体明显缺氧,必须及时补充氧气。
当病人已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口唇、指甲青紫时更应尽快吸氧。
迅速取出家用吸氧瓶,以每分钟3L的高流量氧气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病人吸入。
对于有哮喘的病人,应在日常生活中准备好相关方面的准备:①使用氧气袋(氧气枕头)或压缩氧气钢瓶,平时灌好氧气备用。
②氧气吸入前应当通过一个水封瓶适当加温、加湿,以免氧气过干过冷对呼吸道的刺激,并可稀释痰液以利排痰。
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最新版】
![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29758c482fb4daa48d4b26.png)
哮喘的分期
急性发作期: 哮喘症状突然发生或加剧。 慢性持续期: 哮喘患者虽无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得时间内仍有不同程
度和(或)频度的哮喘症状出现(咳嗽、喘息、胸闷)。 缓解期: 经过治疗或未经过治疗症状及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
性发作前的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
7
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
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的程度
临床表现
血气分析
血氧 饱和度
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可平卧,说话连续成
句,步行、上楼时有气短。脉率<100次/分,
可有焦虑
日常生活受限,稍活动便喘息,喜坐位,讲 话时断时续,有焦虑和烦躁,哮鸣音响亮而 弥漫。脉率100~120次/分,有焦虑和烦躁。
喘息持续发作,日常生活受限,休息时亦喘, 端坐前弓位,大汗淋漓,常有焦虑和烦躁。 脉率>120次/分,常有焦虑和烦躁。
病人不能讲话,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时,哮 鸣音明显减弱或消失,胸腹部矛盾运动。脉 率>120次/分或变慢和不规则。
基本正常
PaO2 60-80mmHg PaCO2 <45mmHg PaO2 <60mmHg , PaCO2 >45mmHg PaO2 <60mmHg , PaCO2 >45mmHg
>95%
4
哮喘病因和发病机制示意图
环境因素
炎症细胞、细胞因子以 及炎症介质相互作用
气道炎症
遗传易感个体 神经调节失衡 上皮细胞及气道平滑肌 结构功能异常 气道高反应性
环境激发因子
症状性哮喘
5
重症哮喘
重症哮喘(哮喘持续状态):
严重的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经一般支气管舒张剂治疗不缓 解者。
表 现:
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明显发绀,大汗淋漓,呼吸频率超过 30次/分,严重时出现呼吸衰竭。
《支气管哮喘护理》课件
![《支气管哮喘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1ece0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15.png)
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与表现
总结词
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包括喘息、气急、胸 闷或咳嗽等,通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 加剧。
VS
详细描述
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 包括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喘息是 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通常在夜间和清 晨发作、加剧,且可自行缓解或经过治疗 缓解。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也可能单 独或伴随喘息出现。此外,支气管哮喘患 者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如疲劳、焦虑等 。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饮食调整
环境控制
避免食用可能诱发过敏或刺激性食物 ,如海鲜、辛辣食品等。建议多食用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 蔬菜、水果等。
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物,如烟 雾、花粉、动物毛发等。保持室内空 气清新,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衣物。
运动与锻炼
适当的运动和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减少哮喘发作。建议选 择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
02
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原 则
日常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 过敏原。
饮食宜清淡,多食用富含维生 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 冒。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了解哮 喘控制情况。
急性发作期护理
01
立即让患者保持安静, 给予吸氧,缓解呼吸困 难。
02
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 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
疾病认知教育
支气管哮喘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 吸道疾病,由气道炎症和气道高 反应性引起,导致气道痉挛和狭
窄。
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咳嗽 和呼吸困难等,通常在夜间和清晨 加重。
支气管哮喘护理体会
![支气管哮喘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890c25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0.png)
支气管哮喘护理体会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在发作时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说,良好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我在护理支气管哮喘患者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建议。
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病情常常会有波动,因此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记录患者的发作次数、咳嗽频率、胸闷程度等指标来了解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可以通过合理管理控制的疾病,患者需要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器、如何预防诱发因素等知识。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减少发作次数。
要避免诱发因素。
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常常与诱发因素有关,如病毒感染、过敏原、气候变化等。
护理支气管哮喘患者时,要帮助患者识别并避免这些诱发因素,减少发作的可能性。
要合理使用药物。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吸入器、雾化器等药物。
在护理支气管哮喘患者时,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按时按量服药,避免过量或漏服。
要及时就医。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发作时需要及时就医。
在护理支气管哮喘患者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及时送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总的来说,护理支气管哮喘患者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定期监测病情、加强健康教育、避免诱发因素、合理使用药物和及时就医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帮助更多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过上健康的生活。
模块一、情境二、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模块一、情境二、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64ab6b084254b35eefd34a3.png)
教材
资料
见考核表1
5
10~20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
给一个案例
黑板课件
引导学生给案例中的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教材
资料
6
10~20
总结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知识点
评价各小组讨论情况,归纳总结知识点
黑板课件
讲授法、演示法
各组结合老师归纳总结情况,反思自己护理计划的对与错。
教材资料
7
10
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
回答问题
教材
资料
见考核表3.5
3
35
支气管哮喘的评估。
给学生支气管哮喘案例,教师引导,总结、补充。
黑板课件
小组讨论教学法、案例法
引导学生用健康评估的知识对病人进行评估,总结、归纳相关知识点,掌握临床评估病人的流程,同时建立科学临床思维。
教材
资料
4
5
布置任务
给案例
黑板课件
小组讨论教学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黑板课件小组讨论教学法案例法引导学生用健康评估的知识对病人进行评估总结归纳相关知识点掌握临床评估病人的流程同时建立科学临床思教材资料给案例黑板课件小组讨论教学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思考讨论教材资料1020支气管哮喘患给一个案例黑板课件引导学生给案例中的病人制定护教材资料教学法理计划1020总结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知识点评价各小组讨论情况归纳总结知黑板课件讲授法演示法各组结合老师归纳总结情况反思自己护理计划的教材资料10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布置任务黑板课件讲授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分组准备查资料进行支气管哮喘的健康宣教材资料四考核与评价布置作业给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教学参考资料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学生准备:
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计划单
![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计划单](https://img.taocdn.com/s3/m/2f9b66e6f111f18583d05af6.png)
5.哮喘发作时陪伴病人,使病 人平静,以减轻精神糸张。
6.哮喘病人多在夜间发作,应 加强夜间巡视,发现异常及 时处理。
7.指导并训练病人进行有效的 呼吸。
8.劝病人戒烟
□达到
□基本达到
□未达到
□体液不 足
病人不出 现脱水征
1.评估诱发因素及相关因素, 尽量去除或减少诱因和相 关因素。
2.鼓励病人多饮水或提供病人 喜欢的饮料,24小时摄入 量〉2000ml。
3.做好口腔护理,促进饮水的 欲望。
4.准确记录24小时出人量,随 时调整输液速度,维持液体 出入量平衡。
5.定时称体重。
□达到
□基本达到
□未达到
□恐惧
病人的恐 惧程度减 轻,感觉 舒适
1.评估恐惧的程度及相关因 素
2.当哮喘发作时,陪伴病人, 体贴和安慰病人。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科室
日期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措施
效果评价
效果 日期
签名
□低效性 呼吸型态
呼吸平 稳,无哮 鸣音,主 观感觉良 好
1.评估呼吸型态及其相关因 素,并设法去除或减少相关 因素。
2•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室内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嘱病人卧床休息,并采取抬 高床头,使病人半坐卧位, 有利于呼吸。
3.保持病人舒适的体位。
4.加强巡视,确保安全。
5.向病人解释,保持心情平静 的重要意义。
□达到
□基本达到
□未达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领导第一节领导概述一、领导的概念和作用(一)领导的概念领导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下属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包括三层含义:①领导活动中必须有领导者与下属或追随者;②领导者应拥有影响下属或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③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下属达到组织目标。
(二)领导的作用1.指挥作用指挥是组织中领导者的一项基本工作。
2.协调作用协调是领导工作的重要职能。
3.激励作用激励是有效实施领导工作的法宝之一。
二、领导影响力(一)领导影响力的类型概念: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
1.权力性影响力概念:权力性影响力是指领导者运用上级授予的权利强制下属服从的一种能力。
由组织赋予的正式职位而获得,以外推力的形式发生作用。
构成的主要因素有:职位因素、传统因素、资历因素特点:①具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被领导者的表现为被动服从;②以外推力的形式发挥作用,对被领导者的激励作用不大;③不稳定,随领导者地位改变而变化;④常依靠奖赏等附加条件起作用。
2.非权力性影响力概念:非权力性影响力指由领导者自身素质和现实行为形成的自然性影响力。
被领导者虽不受正式规定和合法权力的约束,但却对领导者产生顺从和依赖,构成的主要因素有: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感情因素特点:①具有自然性、非强制性,往往潜移默化地起作用;②下属信服、尊敬,激励作用大;③影响力稳定而持久,不随领导者职权地位的改变而变化;④对下属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二)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关系两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渗透。
三、护理管理中领导者的素质要求1.政治思想素质2.业务素质“专才”,“通才”。
3.能力素质4.身体心理素质第二节领导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形成时期:20世纪40到50年代(一)吉赛利的领导特质研究美国心理学家吉赛利将领导者的特质归纳为个性特征(P)、能力特征(A)和激励特征(M),并将各种特征对领导者的相对重要性排序如下。
表吉赛利的领导者个人特征研究重要性个性特征非常重要督察能力(A)事业心、成就欲(M)才智(A)自我实现欲(M)自信(P)决断能力(P)安全的需要(M)与下属关系亲近(P)中等重要首创精神(A)权力需要(M)对高额金钱报酬的需求(M)处理事务的成熟程度(P)最不重要性别(P)(二)斯托格笛尔的领导个人因素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管理学家斯托格笛尔总结了领导者的应具备的个人特征,包括:5种身体特征、16种个性特征、6种与工作有关的特征、9种社交特征。
(三)鲍莫尔的领导品质论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提出了领导者应该具备的10种品质包括:合作精神、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精于授权、善于应变、敢于求新、勇于负责、敢担风险、尊重他人、品德高尚。
二、领导行为理论形成时期: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
(一)领导方式论由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最早提出,将领导者表现出来的极端行为分为3种类型:1.独裁式领导也称专制型领导。
特点:权力定位于领导者,做决策时下属没有任何参与的机会,只有服从和执行。
适用于紧急情况下及缺乏决策能力的群体。
2.民主式领导特点:权力定位于群体,组织成员能够参与决策、讨论,工作中有一定的自主权。
适用于知识、技能比较成熟,能参与决策的群体。
3.放任式领导特点:权力定位于成员,领导很少运用权力。
适用于知识、技能成熟,能制定决策、执行任务、自我指挥与控制的少数专业人员。
(二)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由194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工商企业研究所提出,将领导行为归纳为两类,即任务型领导和关心型领导。
任务型领导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注重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
关心型领导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善于同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
两种领导行为相互结合形成4种基本的领导风格,即领导行为四分图,包括低任务高关心人、高任务高关心人、低任务低关心人、高任务低关心人。
高任务高关心人的领导风格,比其他3种领导风格更能取得高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足感。
(三)管理方格理论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工业心理学家布莱克和莫顿提出。
用纵坐标表示对人的关心程度,横坐标表示对生产的关心程度,构造了管理方格图,其中典型的有以下5种:1.1型:贫乏型领导者对人、对工作都不关心,只是以最小的努力来完成必须做的工作及维持人际关系。
9.l型:任务型领导者高度关心生产和效率,而不关心人,忽视下属的发展和士气。
虽然达到一定的工作效率,但下属士气不高。
1.9型:俱乐部型领导者只关心人而不关心生产,十分注意搞好人际关系,对下属迁就,做老好人,从而维护和谐的组织气氛。
5.5型:中间型领导者对人和生产有适度的关心,保持工作与满足人们需要的平衡,维持一定的工作效率和士气。
9.9型:协作型领导者既关心生产又关心人,通过综合和协调各种活动,促进工作和生产的发展,使员工利益与组织目标互相结合。
员工士气旺盛,在和谐的气氛中齐心协力地完成工作任务。
此型为最理想的领导方式。
三、领导权变理论形成时期: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
(一)权变理论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费德勒提出。
费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效果的“情景因素”有三种,即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任务结构及职位权力,其中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是决定领导者在群体中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主要因素。
费德勒将领导者所处的环境分成8种类型(见表)。
其中,三种条件都具备是领导者最有利的环境,三者都不具备是最不利的环境。
在最有利和最不利的环境条件下,采用以工作为中心的任务导向型领导方式效果较好;而对处于中间状态的环境,则采用以人为中心的关系导向型领导方式效果较好。
(二)情境领导理论情境领导理论又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管理学家赫尔塞和布兰查德提出的。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把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结合起来考虑,当被领导者渐趋成熟时,领导行为要作相应调整,才能取得有效的领导效果。
成熟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将两者高低组合,就形成了4种类型的成熟度构型:表费德勒权变理论领导类型与情景变量关系对领导者的有利性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有效领导类型好明确强任务导向型有利好明确弱任务导向型好不明确强任务导向型好不明确弱关系导向型中间状态差明确强关系导向型差明确弱关系导向型差不明确强关系导向型不利差不明确弱任务导向型1.命令型(M1型)工作能力低,动机水平低。
对中专护校毕业2年以内的护士,护士长宜采用此种领导方式。
2.说服型(M2型)工作能力低,动机水平高。
对中专护校毕业3~5年的护士,护士长宜采用此种领导方式。
3.参与型(M3型)工作能力高,动机水平低。
对护师等工作人员,护士长宜采用此种领导方式。
4.授权型(M4型)工作能力高,动机水平高。
对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护士长宜采用此种领导方式。
第三节授权一、授权的概念和意义(一)授权的概念概念:授权是指在不影响个人原来的工作责任的情形下,将自己的某些责任分派给另一个人,并给予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职务上的权力。
实质:是让别人去做原本属于自己的事情,自身仍有监督和最终的责任。
授权的全部内涵和奥妙是“做什么?”“让谁做?”“怎么做得更好?”。
(二)授权的意义1.对领导者意义2.对下属的意义3.对组织的意义二、授权的原则1.视能授权原则这是授权最根本的一条原则。
2.责权对等原则3.授权有度原则4.单一逐级原则5.相互信赖原则6.适当控制原则三、授权的步骤1.明确什么工作可以授权能够授权的有:日常事务性工作、重复性工作、具体业务工作、专业技术性工作、一般性的接待等。
应保留的权力有:事关本部门的重大决策权、直接下属和关键部门的人事任免权、危机问题、对下属工作的监督和协调权、直接下属的奖罚权以及上级领导者要求亲自处理的事情。
2.选择授权者在用人授权时,领导者应充分考虑被授权者对该项工作的能力和意愿,依此来决定是否对其授权、如何授权。
3.陈述与布置工作任务4.为被授权者排除工作障碍5.检查与监督四、授权的方法1.充分授权法通常用于工作重要性较低,工作完成效果对全局影响不大的任务。
2.不充分授权法对于不符合充分授权条件、重要程度较高的工作可采用此法授权。
3.弹性授权法领导者面对复杂的工作任务或对下属的能力、水平无充分把握,或环境条件多变时,采用弹性授权法。
4.制约授权法领导者的管理跨度大,任务繁重,精力不足时,可将某项任务分解成两个或若干个部分,采用此法授权不同的个人或部门,并使之互相制约。
5.逐渐授权法授权前对下属严格考核,充分。
当领导者不完全了解下属的品德和才能时,可采用此法授权。
五、授权的注意事项1.授权规范化2.选择合适的授权对象,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3.保持沟通渠道畅通4.积极承担责任六、授权易出现的问题1.授权不足2.授权过度3.授权不当4.反向授权5.越权第四节决策一、决策的概念概念: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解决当前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从确定行动目标到拟定、论证、选择和实施方案的整个活动过程中所做出的各种选择和决定。
包含三层含义:①决策是一种自觉的有目标的活动;②决策贯穿于管理的整个过程;③决策必然伴随着某种行动,是决策者遵循客观规律,与外部环境、内部条件进行某种交互作用的过程。
二、决策的类型(一)按决策的重要性划分1.战略决策常由高层领导者做出,如医院机构改革计划、医院十年发展规划等。
2.战术决策常由基层领导者做出,如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等。
(二)按照决策的主体划分1.个人决策适用于日常事务性决策和程序化决策。
2.集体决策适用于所有决策,尤其是对重大问题的决策。
(三)按决策的重复性划分l.程序化决策又称常规决策,是经常重复出现的例行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又称非常规决策,指涉及面广、偶然性大、不定因素多、无先例可循、无既定程序可依的决策。
(四)按决策条件的确定性划分l.确定型决策这是一种完美理想化的决策。
2.风险型决策这种决策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周密考虑,并备好多种应对措施,以防可能发生的不测。
3.不确定型决策决策者对决策方案可能会出现的发展状态及结果的概率性无法估计,应广泛收集各种信息资料,运用各种方案,灵活应变来增加决策的成功率。
三、决策的原则l.信息准确原则准确、完备的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切忌“拍脑袋”、“闭门造车”式的决策。
2.科学可行原则这是衡量决策正确性的标志。
切忌片面强调需要、单纯考虑有利因素或不利因素的决策。
3.对比择优原则应制定两种以上的方案,以便从多种方案中选择出最优方案。
4.民主决策原则为克服决策者在知识和经验方面的局限性。
5.反馈原则四、决策的步骤1.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是确定目标的基础。
2.确定目标目标是决策的方向。
决策目标既是决策方案选择的依据,也是决策方案评价的标准,还是衡量决策行动是否取得预期结果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