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浅谈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浅谈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摘要:城市集中供热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有利于广大热用户的福利,它不仅是供热企业提高利益获得发展机会的手段,还是促进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规划和完善,以及相应制度的制定,可以给热用户以更好的供热条件和供热质量,是利民的一项基础建设。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现状;问题;优化一、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现状(一)发展概况城市集中供热是由集中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供给一个城市或部分地区生产和生活使用的供热方式。
采取城市集中供热方式,在提高原有供热覆盖率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节省燃料。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之所以能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源于其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环境效益以及很好的社会效益。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虽然起步晚,但在政府的大力提倡和鼓励下发展速度迅猛,一大批大型区域性热电厂相继建立。
(二)取得的效益(1)较好的经济效益。
集中供热的所用的锅炉容量大,热效率高,相比于小型的供热系统,平均供热标准煤耗率低,每年可节约数千吨煤,减少了投入资金,为企业以及国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2)良好的环境效益。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不仅很好的节约了煤炭,更采用了完善的除尘设备,减少了二氧化硫以及二氧化碳和烟尘的排放量,减轻了大气污染,在原有供热的基础上,进一步保障了环境的优化。
(3)良好的社会效益。
城市集中供热避免了小型供热系统占地以及用电紧张的弊端,而且大型的供热系统对于保障居民的供热需求、方便人民生活具有更加完善的作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建设,是一项惠民的好政策。
二、城市集中供热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一)城市集中的供热规划不到位、或滞后在城市建设中,前期往往由于规模有限,对供热没有个统一规划,大多数都是哪里用热、在哪里建个临时锅炉房来解决,等有了小规模时,已到处都是烟筒林立,供热效率低下不说,且以环境污染为代价,与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相违背,最后只能是将现有的供热设施推倒重来,规划建设长远的集中供热系统,前期的供热设施投资等同浪费。
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录一、中国电力行业发展历程 (2)二、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阶段划分 (2)三、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5)四、中国电力行业存在问题 (15)(一)中国电力行业内部发展问题 (15)(二)电力行业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 (16)五、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趋势 (17)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中国电力行业发展历程回顾电力工业30年走过的改革路径,大致经历了集资办电、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等几个关键步骤。
可以说,每一步改革都是一次生产力的解放,都激发了行业的活力。
在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的同时,电力工业按照“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思路,逐步推进政企分开等各项改革,电力企业不再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
此轮改革的标志是撤销电力部,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重新组建国家电力公司,并按照公司化要求,开始自主经营。
同时,电力市场建设试点工作也有序展开。
从2002年底起,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体制、构建政府监督下的公平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为目标的新一轮改革再次拉开序幕,我国电力工业开始厂网分开,并重组国有电力资产。
此轮改革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新组建的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正式登场。
这一竞争格局,进一步提升和发挥了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活力,使得电力行业迎来了又一次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以五大发电集团中的国电集团为例,2002年集团组建初装机规模为2213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151亿千瓦时,而目前装机规模已经达到634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283亿千瓦时,分别增长了近两倍和一倍。
也是在此轮改革的初期,由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再次出现的新的电力严重短缺局面。
但是五年后,改革成果再次显现。
到2007年下半年,全国缺电局面得到扭转,电力供需再一次实现了基本平衡。
二、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阶段划分电力体制改革是为了解决电力工业更好、更快发展的课题。
热电联产下游行业发展现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热电联产下游行业发展现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热电联产是指利用燃气、燃煤等能源进行发电的同时,充分利用废热进行供热或供冷的一种能源利用方式。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热电联产在能源行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热电联产在下游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热电联产在下游行业中的作用,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首先概述热电联产及其在下游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然后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首先介绍热电联产的定义与背景,然后分析热电联产在下游行业的应用情况,最后探讨下游行业对热电联产的需求。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热电联产对下游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并提出结论和展望。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热电联产在下游行业发展中的现状和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热电联产在下游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其对下游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热电联产技术和下游行业需求的调研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热电联产在下游行业的广泛应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能源的高效供应,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正文2.1 热电联产的定义与背景热电联产是指利用燃气、煤炭等能源进行发电的同时,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和余压,通过热力管网向周边用户供热和供蒸汽的过程。
热电联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居民领域,是一种高效利用能源的方式。
热电联产技术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能源需求急剧增加,而传统的发电方式存在能源浪费和环境排放等问题。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热电联产技术被逐渐引入并得到推广。
随着社会对能源效率和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热电联产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鼓励热电联产项目的建设,推动了该技术在工业、居民和商业领域的发展。
探讨供暖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供暖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前言近年来,城市居民的数量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正在逐年增加,同时随之加大的还有城市住宅面積。
供暖系统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度、生活质量有很直接的关系。
锅炉供暖和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是我国供暖系统最常见的两种形式。
供暖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故障、问题,原因便是供暖系统的负荷过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过于复杂,另外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运行时间较晚也导致运行效率相对较低。
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水平,充分利用热源为居民供暖,让企业获得更多的满意度和经济效益,我们就应该对供暖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分析,从而推动供暖系统的升级。
一、热费计量方法缺乏合理性我国供暖费用一般都是按照房屋供热面积收取的,但是这样的收费方式并不像水电、煤气那样精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积极缴纳采暖费的热情,造成供热单位收取采暖费不及时,运营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供暖不足或者供暖不及时,长此下去就会对居民供暖造成严重影响,居民也会对缴纳采暖费懈怠。
取暖设施自始至终都是固定在用户房屋内,不可随意调节,这给居民个性化需求带来严重的阻碍,按面积收取采暖费在影响居民自觉缴纳费用主动性的同时也大大浪费了能源。
其实这一切都是由于我们国家供暖收费制度为福利性制度造成的,我们国家的供暖服务并不是以商品的形式运行,若要彻底改变供暖行业的发展趋势,解决供暖行业的收费制度是最关键的因素。
二、管网缺乏有效调控手段造成水利失调严重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供暖管网都是采用单管顺流模式,并且几乎都没有可调控的设备,导致供热单位频频出现水力工况失调,最常见的现象就是用户出现冷热不均衡。
由于供热的二次管网保温性能较差,管网在铺设的过程中存在跑冒滴漏的现象,因此管道同管道之间热量差距较大,供暖系统不完善,调节能力弱,导致管网在传输的过程中存在热量流失严重的现象。
因为大多数的管网没有水力平衡调节设备,所以根本无法进行水力调节,导致供给与所需热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浅谈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邵 昭 ( 延安职业 技术学院)
摘要 : 本 文 总结 介绍 国外 与我 国 的城 市 集 中供 热 状 况 , 进 行 分析
1 _ 2 计 量 收费 对于计 量 收费 方面 欧 美国 家按 户计 量
比较 , 从 而 指 出我 国城 市 集 中供 热 的 问题 所 在 。
关键词 : 集 中供 热
节能
管理
热 计 量
热量使用 的方法基本是以下三种 : ① 用热量表直接测定用
户 从供 暖 系统 中用热 量 , 在 法 国、 瑞 典等 国应 用较 多。 ( 用
热 量 分 配表 测 定 用 户散 热 设 备 的散 热 量从 而确 定 用 户 的 要求也 不断 的在提 升 , 供 热行 业作 为 国民经济 的基础 产 业 , 用 热量 , 在丹 麦 、 德 国广泛 采用 。 ⑧ 通 过 测定用 户 的热 负荷 倍 受重 视。从 2 0世纪 5 0年代 起步至 今我们 经历 了从无 到 来确 定 用户 的用 热量 , 目前 美 国、 法 国有使 用。 有, 从 小 到大 , 从 落后 到不 断完善 的艰 苦历 程。时而至 今 , 我 北 欧 国 家城 镇 供热 多采 用 供 热 量计 量 与 按 热 耗计 量 国北 方 大多数城 市 已经具 有集 中供 热 的设施。 并且 每年 改 收费 。 常 见 的供 热 计量 方式 是 以某 楼栋 计 量、 按户 分摊 。 实 建 与扩建 的多数 民用 建筑都 会采 用 集 中供 热。 这势 必需要 践证明, 按热 消 耗 量 计 费 能节 约 1 5 %一 3 0 % 的 能源 , 且 可 我们 对集 中供热 的技 术、 设备、 管 理和服 务质 量 等设 立更高 以使 用户 的节 能 意识增 强。 的 目标 , 提 出新 的要求 , 加 快城市 集 中供 热 的健康 发展 。 在我国, 城市 集 中供 暖 主要还 是 按建 筑面 积计 算 收费 1 国 内外 的集 中供 热状 况 的, 而 不是 按 实 际耗 热 量 计 算 收取 , 严 重 制 约 了供 热 节 能 1 . 1 发展 现 状 东 欧较 多 国 家夏 季 凉爽 , 冬季寒冷 , 他 水 平 的提高 , 造 成 能源浪 费严 重。 们 主 要采 用 集 中供 暖 的 方式 。集 中供 暖 始于 前苏 联 , 目前 2 我 国城市 集 中供热 发展 的主 要 问题 俄 罗斯 也 是世 界 上集 中供 热较 发达 的 国家 之一 。 其城 市 集 与 国外 的集 中供 热相 比我 国 的城 市 集 中供 热 还 是 存 中供 热 占总热 量 需求 的 8 6 %, 其 中热 电厂 供热 占 3 6 %, 大 着居 多 的不足 : 型 及 超 大 型 锅炉 房 占 4 6 % 。 据 俄 罗 斯 有 关 专 家 报 告 在 第一 , 供 热热 源较 为单 一 , 热 电联 产和 区域 锅炉 房 大 2 0 0 3年俄 罗斯 已经 有供 热 汽 轮 机工 作 压 力 2 4与 1 3 MP a 都是 以煤 为能 源 的 , 资 源消 耗 严 重 , 同 时也 不 断 的增 加 环 的热 电厂 1 6 2座 , 供 热 汽轮 机 工作 压 力 小 于 1 3 MP a的热 境 的压 力 。 第二, 热 网管 路 系统设计 布 置不合 理。 有 的供 热 电厂大 约 4 5 0座 ,各种 单 机 容量 的锅炉 房 1 8 8 7 0 0座 , 其 项 目没 有 经过 严 格 的 , 科 学 的 建 设程 序 , 整 体 规划 不够 合 中含 8 3 0 0 0座 工 业 锅 炉 房 ,热 网 干 线 和 分 配 管 线 大 约 理, 在 新增 支 线 时不 经过计 算 , 造 成部 分管 网超 负荷 运 行。 2 5 7 0 0 O K m。 尽 管俄 罗 斯 的燃 料 资 源 很丰 富 , 平均 人 口指 第三, 热 网调 节 比较 单 一 , 缺 少有效 调 控 设备 , 造 成 热力 工 标高于中国, 但 是他 们 仍 然将 发展 集 中供 热作 为节 能 的战 况失调 , 用 户 冷 热 不均 匀 , 部 分 用 户供 暖 温 度达 不到 规 定 略, 改善 设备 机 动性 能 , 对 热 电厂 进行 改造 、 改装 和技 术 革 标准 。 用户 的热调 节 设备 落后 , 没 有温 度 、 流量、 热量 等 仪 新, 广 泛 应 用 国产 高效 热力 管 道结 构 对热 网进 行 保 温处理 表 不 能根 据 需 求调 节 用热 。 第四, 运行 维护 管理 不够 。 很 多 ( ] ) 矿 物 聚合 泡沫 制 成 保温 层 ,可使 热 媒温 度达 到 1 5 0 。 C; 较早 的管路 系 统腐蚀 老 化 ,维修 更 换 不够及 时 出现破 裂 、 ② 钢 筋 泡 沫 混 凝 土 制 成 保 温 层 ,可 以 使 热 媒 温 度 达 到 渗漏 , 导 致 系 统失 水 , 热量损失大 , 往 往 还 会 造 成 管 道 事 1 8 0 ℃: ‘ ③ 用 聚 氨酯泡 沫塑 料 保温层 和 聚 乙烯材 料做 外壳 , 故, 不 能保 证供 热 质 量 。第 五 , 供 热 计量 改革 仍 然 困 难 重 适 用热 媒 温度 为 1 1 0 。 ~1 3 O 。 。 不 断地 提高 现代 大 型热 重。 从2 0 0 5年住 房和城 乡建设部 、 国家发展 和 改革委 员会 电系统 效益 , 降低 发 电燃 料 消耗量 的 比例 。 等部 委联 合 下发 《 关 于进 一步 推进 城 镇供 热体 制 改革 的 意 J t L  ̄ i ' , 美国、 日本 、 丹麦、 瑞 典、 德 国 等都 是 集 中供 热 发 见》 以来 , 指 出要 建 立热 能谁 交钱 的热 费制 度 , 但几 年 过去 展 较 先 进 的国 家。 他 们 充分 利用 天然 气 、 油、 垃圾、 生物 能 、 了, 供 热计 量 改革仍在 多个地 方存在 阻力 。目前 , 在 北 方地 热 泵 等作 为集 中供 热 的 主要 热 源 ,例 如 垃 圾 处理 型 热 电 区的供 暖 家庭 存在 装 假表 、 假 计量 收费现 象。 热用 户 不 能 厂, 充 分利 用焚 烧 垃圾 产 生 的 热 能 , 同时提 取 燃 烧 过 程 中 按 照 实际用 热 收取取 暖 费。 的金 属 、 有 色 金属 和 黑 色 金属 加 工 成 建 筑材 料 , 这 样 节 约 3 结语 能源 的 同时 有效 的促 进 了经济 效 益。 我 国北 方还 需要 大力 的发展 城 市 的集 中供 热 , 通 过 与 在 我国, 集 中供 热 近 年 来 也 得 到 了 飞 速 发展 , 目前 我 国外 的交流 与 对 比 , 得 知 我们 的不 足 之 处还 有很 多 , 那 么 国有 1 5个 省 、 直辖 市 、 自治 区 等采 暖 地 区 1 3 2个地 级 以 就 需 要我 们 继 续积 极 地 学 习借 鉴 国外 的技 术 、 经验 , 结 合 上 的城 市都 有 城市 集 中供热 设 施。 且 城 市集 中供 热面 积 以 我 国 自身 的情 况 , 将 我 们 的城市 供热 这 一重 要 的基 础 产业 2亿 一 3亿平 方米 / 年 的速度 快速 增长 , 由1 0多年 前 的 1 0 推 向更 先进 更人性 化 的方 向。 亿 平 方米迅 速 增长 至 当前 4 5亿 平 方米 。 我 国集 中供 热 主 要 形式 之 一也 是 热 电联 产 , 虽然在 节 约 能 源、 改善环 境 、 提
我国能源发展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能源发展取得的成绩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把能源作为关系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重大战略问题,摆在重要地位,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长期的、共同的努力下,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能源供给能力逐步增强。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一次能源生产能力很低,1949年仅为0.237亿吨标准煤。
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能源生产快速发展,2005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0.6亿吨标准煤,是1949年的87倍,是改革开放初的3.29倍,约占全球能源总产量的13.6%,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
煤炭,产量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05年达到21.9亿吨,是新中国成立初的68倍、改革开放初的3.5倍。
石油和天然气,2005年,原油产量达到1.81亿吨,是新中国成立初的1508倍、改革开放初的1.74倍,居世界第6位。
天然气产量达500亿立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初的5000倍、改革开放初的3.64倍。
电力,2005年底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4747亿千瓦时,分别为1949年的275倍和576倍,1996年起稳居世界第二。
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发展迅速。
目前,小水电的装机容量达380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8000万平方米,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核电从无到有,发电装机近700万千瓦;年产沼气约80亿立方米,已拥有户用沼气池1700多万口。
第二,能源消费结构有所优化。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迅速增长,2005年,能源消费总量达22.25亿吨标准煤,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近年来,通过积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出现了两个趋势:一方面,煤炭消费的比重趋于下降,由1990年的76.2%降到2005年的68.7%;另一方面,优质清洁能源消费的比重逐步上升,1990?2005年,油气消费比重由18.7%提高到24%,水电及核电由5.1%提高到7.3%。
中国集中供热概况
【中国城市集中供热概况】一、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状况城市供热是以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用热为目的的。
生活用热主要包括供暖和生活用热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夏季集中供冷(空调)也划为城市供热的范围。
城市供热设施的主要特征是热源集中,并以不同规模的热网向热用户输送热能。
中国城市供热绝大多数以保证城市供暖为主,用于生活热水供应仅是很少一部分,用于夏季供冷就更少了,目前刚刚在江苏、浙江等省兴起。
城市供热发展情况,详见下表1-2-1。
表1-2-1 中国城市集中供热发展状况(1991-1998)1998年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为86540万平方米,比1997年增加9.96%。
城市供热主要分布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还有山东、河南两省,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也开始起步。
“三北”地区城市供热普及率以达25%以上。
1998年各省市集中供热状况详见下表1-2-2。
表1-2-2集中供热状况(1998年)1、热源的发展城市供热热源的形式:热电厂、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分散锅炉房、地热、核能、太阳能、热泵、家庭用小燃煤炉和电暖气等。
中国供热所用能源包括:煤炭、燃油、天然气、电能、核能、太阳能、地热等,但是集中供热所用能源目前仍以煤炭为主,北京和有资源条件的城市开始使用天然气和燃油。
随着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城市供热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热电联产占62.9%,区域锅炉房占35.75%,其他占1.35%截至1998年中国区域锅炉房为辅,其他热源方式为补充的供热局面。
在中国城市供热热源供应的总热量中,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为2493.85万千瓦(单机6000千瓦及以上机组),年供热量为103599万百万千焦,供热标准煤耗40.39千克/千焦。
中国目前热电联产的主要技术特征是:(1)热电联产的建设服从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热力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2)热电厂建设以区域热电厂为主,企业自备热电厂为热源兼顾周围联片供热为补充;(3)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机组陈旧、耗煤高的不适应电力事业发展的部分老发电厂,纷纷改扩建为热电联产的供热机组,使老电厂恢复了生机;(4)过去供热机组小于20MW的中小型机组为主,影响热电联产综合效益的提高。
当前我国火电行业现状及区域综合环境分析
当前我国火电行业现状及区域综合环境分析华能内蒙古东部能源有限公司关志宏东海拉尔发电厂辛蕊满洲里达赉湖热电有限公司韩双江摘要:本文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火电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政策方向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火电企业的生产、营销、经营等方面形成一个全面的、科学的战略选择,最终实现企业在市场体制下的有效竞争。
关键字:新电改、双碳、波特五力近年来,受环保、电源结构改革等政策影响,火力发电量市场占有比重呈逐年小幅下降态势。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发力,煤炭行业去产能措施的推动,煤价在2016年暴涨后,一直在高位震荡,尤其2021年度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飞涨至2600元/吨。
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的电力市场化程度是竞争程度最低的,也对发电企业电力营销战略又提出新的要求。
现阶段,火电企业面临的新形式不容乐观。
一、火电行业现状及区域综合环境分析本文将以新形式下的电改为背景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火电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政策方向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火电企业的生产、营销、经营等方面形成一个全面的、科学的战略选择,最终实现企业在市场体制下的有效竞争。
1.电力行业能源结构状况分析(替代品)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电力供应70%以上是火电。
近年来提倡的清洁能源发电,如风电、光伏发电等,都在大规模地增长,尤其面临以“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层面积极发展水电、核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发电,鼓励多元化能源利用,加快煤电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鼓励煤电联营,促进煤电高效、清洁、可持续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电力工业体系。
目前,火电机组因具有可调控、发电技术成熟、稳定性高,高效耐用等特性在未来的一段时仍然会在发电领域占主导地位,还将是中国能源结构的主流。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行业体系及制度的完善,清洁发电方式替代有污染有排放的发电方式,可再生发电方式替代非可再生的发电方式的趋势已经形成。
后续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所面临的成本、技术、稳定性、地域等问题解决后,清洁发电方式替代有污染有排放的发电方式,可再生发电方式替代非可再生的发电方式的趋势已经形成。
我国能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能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存在的主要问题1、电源结构不合理将加剧煤炭供应和铁路运输压力为解决当前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国内出现了电力项目建设高潮,预计2004年、2005年将分别新增发电装机3500万千瓦、4800万千瓦。
由于新增发电装机有相当一部分是火电,如2004年预计投产2600万千瓦火电机组,相应的电煤需求也将在2003年8.8亿吨的基础上增长7000至8000万吨。
最近两、三年我国煤炭产量高速增长。
按照国家统计局和煤炭协会的估计,2003年我国原煤产量16亿多吨;今年上半年原煤产量8.8亿吨,同比增长15%。
目前我国煤炭产量的增长,主要通过大型煤矿超能力生产和乡镇小煤矿产量急速增加实现,而这种高强度大幅度超能力增产,将使煤炭行业的产能比进一步失调,进而影响煤炭连续稳定供应.此外,能源需求(特别是电煤)的高速增长也造成了全国运输紧张。
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煤炭运输4.8亿吨,同比增长12.2%,比全路货运量平均增幅8.7%高出3.5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新高,但仍不能满足煤炭运输的需要。
如果不优化电源结构,不合理布局电源项目,铁路运输瓶颈将长期存在,扩大电源建设、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目标也无从实现。
2、煤炭价格机制存在缺陷,“煤、电价格之争”已对经济稳定持续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在我国现有的资源条件下,电和煤已经成为能源供应链上相关性和依存度相当高的产业。
90年代初期进行的煤炭工业体制改革使得除发电用煤外,煤炭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现在发电用煤也实行市场价格,但电价受到国家控制,不能随意调整,相应地,电煤价格调整也受到制约。
近年来随着电力紧缺的加剧,燃煤机组急剧增长,电力用煤在煤炭产量中的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已达到50%左右。
而合同电煤价格与煤炭的市场价差也在逐年加大,目前市场煤炭价格普遍大大超过电煤供应价格,最高价格差已经接近150元/吨,煤电价格矛盾增加。
为疏导电煤矛盾,国家在半年内两次调整电价以抵消煤价上涨对电力发展的影响;但是“计划不如变化”,电价的调整尚未到位,煤炭的价格就又涨了。
我国供热工程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供热工程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城市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并且在热电联产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热、电、冷的联产技术。
发展城市集中供热,不仅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举措。
经过几十年的革新完善,我国供热工程通过不断的实践发展取得的成绩也是较为显著的。
本文针对我国供热工程的发展现状进行回顾,指出了我国在供热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供热工程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结合目前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取向,未来我国供热工程侧重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则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供热工程发展;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集中供热系统是指将大量的热用户用热力网连接起来,由统一的热源提供所需热量的一种供热系统。
改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热源、热力网和热用户。
集中供热,特别是热电联产供热,对于节约一次能源,改善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因其便捷,可靠,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
随着目前城市化发展进程越发迅速,那么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应用也即将更加广泛。
一、我国供热工程发展的现状我国供热工程发展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经历了从无到有大致分为4个阶段:单纯利用阶段-单纯管理阶段-基础建设阶段-综合发展阶段。
供热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全局性发展有着尤为明显的推动作用,作为与我国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先导性产业,在短短的70年中发展已逐步走向正轨。
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北方大城市供热还以锅炉房为主要形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供热工程发展便迅速进入到综合发展阶段,热电联产,热交换站及其配套设施在许多城市相继建成。
供热发达城市已远远不止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了。
紧跟着供热工程发展的步伐,关于供热工程的理论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并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成为了高校理工科重要的研究课程。
解读《关于印发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的通知》
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热电联产健康有序发展——解读《关于印发<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的通知》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于长友、薄煜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环保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617号)(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从规划建设、机组选型、网源协调、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发展热电联产做出了若干规定,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热电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热电联产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和工业园区供热已基本形成“以燃煤热电联产和大型锅炉房集中供热为主、分散燃煤锅炉和其它清洁(或可再生)能源供热为辅”的供热格局。
随着城市和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热力需求不断增加,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稳步发展,总装机容量不断增长,截至2014年底热电联产机组容量在火电装机容量中的比例达30%左右,装机容量及增速均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具有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势,是解决城市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主要热源和供热方式之一,是解决我国城市和工业园区存在供热热源结构不合理、热电供需矛盾突出、供热热源能效低污染重等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但是,当前我国热电联产发展也正面临严峻挑战:一是供暖平均能耗高、污染重,热电联产在各类热源中占比低,热电机组供热能力未充分发挥。
二是用电增长乏力,用热需求持续增加,大型抽凝热电联产发展方式受限。
三是大型抽凝热电比例过大,影响供电供热安全,不利于清洁能源消纳和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是背压热电占比低,运行效益较差,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
规划建设热电联产项目要坚持哪些原则《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热电联产项目(含企业自备热电联产项目)的规划建设及相关监督管理,即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工业园区;以采暖热负荷为主的采暖型热电联产机组,以工业热负荷为主的工业热电联产机组;公用热电厂和自备热电厂。
热电联产的优越性及我国热电联产目前存在的问题
专题 论 述
热 电 联产 的 优 越 性 及罪 国 热 电 联 产 目 前 存 在 的 问 题
日照 市建设 热 力有 限公 司 杨
[ 摘
艳 日照 市天 然 气有 限公 司 赵 峰
要 】 电联 产是 既 产 电 又 产 热 的 先 进 能 源 利 用形 式 , 热 电 分 产相 比 热 电 厂 由于 锅 炉 容 量 大 、 尘效 果 好 、 囱 高 、 可 实现 炉 热 与 除 烟 还
目前各地方对上 网电价反映很强烈 。 有的地 区由于上 网电价过低 , 挫伤地方 办热 电的积极性, 江苏省地方 热电厂上 网电量, 电力局 付一部 分上网电费三电办补贴部分 电价的做法, 对发展热 电是促进 。 ( 热价问题 4) 热价 问题 是多少年来一直影 响热 电发展的老 问题 ,电力部 属热电 厂绝大多数 厂是供热 亏损 , 的越多 , 供 亏本越 严重 , 而且从五十年代 亏 到现 在 , 地方 热电厂在 “ 本微利 ” 保 的思想指 导下 , 热价 也走的较低 , 有 的供工业盈利 , 民用赔钱 。有 的工业 与民用全赔 钱。由于 目前 正处 于 供 调整时期 , 各地热 电厂收取 热费也发生困难 , 多单位拖欠热费。 很 () 5 环保效益 问题 热 电联产集 中供热 能有 效地改善环境质 量 ,这已被越来越多 的人 认可 , 环保部 门大量 的调查数据 也证明 了这一点 , 至今热电联产 的建 但 设并未从环境改善收到任何效益 。
3 补 充 电 源 、 由 于 多 种 原 因 造 成 电 力 工 业 的发 展 赶 不 上 国 民 少 , 尤其是后 夜用 电负荷更少 , 有些 电力调度 部 门叫背压机组 的热 电厂也减少发 电量 。 ( ) 网电价与联 网 3上
浅谈城市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城市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集中供热发展的现状,然后提出了集中供热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推进我国集中供热事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分析了城市集中供热的主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城市;集中供热;问题;对策引言: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以其特有的优势和国情适应性,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呈现加速发展势头,特别是近些年来集中供热发展迅速,对城市的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的改进、环境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起点较低、技术和资金的欠缺,供热管网存在的问题较多,情况较复杂。
随着供热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将迎来大规模的改造和升级,也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
因此,深入分析现状情况,抓住问题实质,在实施改造的过程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改造方案,对提高管网改造的技术层次和经济性,改善供热运行,加快供热行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国内外的集中供热状况东欧较多国家夏季凉爽,冬季寒冷,他们主要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
集中供暖始于前苏联,目前俄罗斯也是世界上集中供热较发达的国家之一。
其城市集中供热占总热量需求的86%,其中热电厂供热占36%,大型及超大型锅炉房占46%。
据俄罗斯有关专家报告在2003 年俄罗斯已经有供热汽轮机工作压力24 与13MPa的热电厂162 座,供热汽轮机工作压力小于13MPa 的热电厂大约450 座,各种单机容量的锅炉房188700 座,其中含83000 座工业锅炉房,热网干线和分配管线大约257000Km。
尽管俄罗斯的燃料资源很丰富,平均人口指标高于中国,但是他们仍然将发展集中供热作为节能的战略,改善设备机动性能,对热电厂进行改造、改装和技术革新,广泛应用国产高效热力管道结构对热网进行保温处理。
不断地提高现代大型热电系统效益,降低发电燃料消耗量的比例.在我国,集中供热近年来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有15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等采暖地区132 个地级以上的城市都有城市集中供热设施。
从节能减排角度分析我国火电发展现状及前景
从节能减排角度分析我国火电发展现状及前景【Abstract】Currently our country generating station mainly regard thermal power as princ iple, Not only c onsume a great deal of c oal resourc e, but also result in a bigger stain for environment like this. The economy energy cuts to consume to not only satisfy the energy needs that increases day by day, but also effectively match w ith the progr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perate. Pass analysis our c ountry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generating station, proposed ec onomy energy to reduc e a row is our c ountry c arry out the important path of short-term strategic object. Tallied up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ire power station ec onomy energy to reduc e the advanced method of row, inquired into our country thermal pow er plant economy energy reduc ing the counterplan and measure of row, believed the foreground of thermal power w ill definitely better diameter.【摘要】目前我国发电厂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这样不仅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而且给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浅谈热电联产的问题及前景
浅谈热电联产的问题及前景摘要:介绍了热电联产的优点,总结了现阶段热电联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发展前景的建议。
关键词:热电联产;热负荷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dvantages of co-production, summarizes the co-production of pres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e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the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Suggestions.Keywords: cogeneration; Heat load1. 热电联产的优点“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综合效益。
能源、环境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节约能源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最经济、最有利于环保,最有效的途径,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现实为能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环境保护好的热电联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我国热电联产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近年来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更为迅猛。
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加,到目前300MW级的供热机组已相当普遍,我国大部分城市已建有集中供热电厂。
集中供热面积迅速的增加,同时大量节约发电煤耗,减少烟尘、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2. 热电联产的问题由于热负荷调查的不真实性,导致部分新建热电厂投产后很长时间内供热负荷达不到规定容量,极少数热电厂投产后出现无热可供局面。
其原因主要有:(1)在项目可研论证时,按规划热负荷计算为热电厂投产后新增供热负荷。
由于部分规划项目停、缓建或缩减规模,使得实际热负荷比规划热负荷要小得多,形成热容量上的较大误差。
这将导致个别新建热电厂机组选型不合理。
浅谈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供暖热源的研究分析
浅谈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供暖热源的研究分析【摘要】随着经济时代全球化的到来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重要性,供暖的热源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部分供暖方式还是以燃煤锅炉房为主,这种传统的供暖热源因为环境污染及能源耗竭的问题,不得不寻找新的能源方式。
随着新的能源方式的逐步改进,今后供暖热源一定会更合理、更经济、更环保。
本文主要对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供暖热源的研究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供暖系统、问题、供暖热源研究一、前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人们对于预防冬天的寒冷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在保证自身温暖的条件下,对供暖的舒适性要求也逐渐提高。
这无疑对供暖热源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选择好一种既能满足人们要求,又能节能环保的供暖热源,这无疑是促进我国经济长足发展的可持续战略目标。
二、当前我国供暖系统现状1、我国能源的基本情况。
(1)能源供应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低。
(2)能源不断被开发与环境受到严重迫害的矛盾日益突出。
2、传统的供暖系统。
传统的供暖系统,热源以燃煤为主,利用燃煤进行供暖,满足各家各户的供暖需求。
我国属于燃煤大国,但是随着燃煤的不断开采,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被消耗,以及高污染的问题,这种传统的以燃煤为主的供暖方式已逐渐被取缔。
这种供暖形式,一方面要消耗大量的燃煤资源,而且在传输的过程中会损失大量的热能,造成大量的浪费。
另一方面也消耗掉了大量的水和电,而且燃煤供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难以根除的。
3、供暖体制改革。
随着能源开发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央政府相继正式出台了供暖体制改革的方案,将供暖变福利为商品,国家对供暖的暗补转为明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曾经对北方居民做过,他们每年用于供暖的消费将平均占个人年收入的3%-8%。
政府这一供暖体制改革将供热事业推向市场,与居民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现状与问题热电联产是国内外公认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
国家有关文件均积极提倡发展热电联产,到目前我国热电联产装机已达16655 万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机的24.02%,占全国发电机组总容量的17.23%,是核电装机1082 万千瓦的15.39 倍,在世界上我国的热电装机容量也是名列前矛。
2011 年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等单位编制《发展热电联产指导意见》,其编制原则:总结“十一五”热电联产发展的经验,结合国家“十二五”热电联产发展思路,以141 号文件为基础,历史文件为参考,结合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的调查研究内容,以科学的和具有前瞻性的态度,合理全面的编写发展热电联产指导意见,指导“十二五”热电联产的发展。
目标:(1)凝汽供热两用机组装机7000 万千瓦。
(2)大中型凝汽机组改供热2000 万千瓦(3)落实关停小型燃煤锅炉方案,实现代替小锅炉 3 万台,总容量10 万吨/ 时。
(4)实现节约标煤量7500万吨,减少CO2180 万吨。
一、热电联产的现状我国电力工业装机中,水电占22.36%,火电占73.43%,核电与风电仅占1% 及3%,发电量中火电点80.81%。
到2010年底为止,中国热电联产的情况:年供热量283760万吉焦,比2009 年增8.74%。
供热机组总容量达16655 万千瓦占同容量火电装机容量的24.02%,占全国发电机组总容量的17.23%。
是核电装机1082万KW的^ 15.39倍。
热电厂供热生产情况(一)热电厂供热设备容量情况截止2010 年底,全国共有电厂供热设备容量16655 万千瓦,同比增长15.15%。
电厂供热机组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等气候比较寒冷的地区以及华北、华东等工业用热需求量比较大的地区。
贵州、云南、西藏、江西、青海没有电厂供热机组。
供热机组增幅20%以上的省份是山西、吉林。
(二)热电厂供热量情况2010年,全国电厂供热量280760万吉焦,同比增加22562 万吉焦,增加8.7%,1、供热量增幅较大的省市为天津30.49 和内蒙26.73%,比较多的省为吉林、黑龙江、山东、北京。
2、江苏省供热量又一次超出山东省,成为全国供热量最大省份。
3、山东省供热机组容量比上一年减少100万千瓦,供热量反而增加6282 万吉焦,系因为有些火电机组改造为热电联产,增加了供热量。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2007 年热电联产的装机容量比2006 年增加21.42%,而年供热量仅增加14.13%,说明有些新增加的供热机组,供热能力并未发挥出来。
2008年热电联产的装机容量比2007年增加1492万KW,(增8.71%)但供热量反而比2007年减少9949万GJ (减3.83%)。
2009年热电联产的装机容量比2008增加24.87%,年供热量仅增加3.4%,说明有些新增加的供热机组,供热能力并未发挥出来。
这说明很多新增加的大型热电机组,打着热电联产的旗号,以节能减排的名义新增的生产力,并未发挥作用又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术服务中心出版的《电站信息》2009 年第十期报导: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竞赛数据分析参赛纯凝机组246台,平均供电煤耗337.34g/kWh, 参赛供热机组32 台,平均供电煤耗337g/kWh。
从以上数据各位可看出,国家批准这些大型供热机组,本意是为了节约能源,但实际这些供热机组,仅比纯凝的火电机组供电标煤耗低0.34g/kWh,值得领导机关深思,应尽快组织合格热电厂的验收。
近几年热电联产年供热量的增加,远小于供热机组容量的增加,应引起领导部门的重视,应加强审计与检查,杜绝新一轮大型假热电的发生。
(三)热电厂供热厂用电率2010年,全国电厂供热厂用电率为7.60 千瓦时/吉焦,比2009年下降0.10 千瓦时/吉焦。
其中,在主要供热生产区域中,华北、东北区域各省的电厂用电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最高的11.10 千瓦时/ 吉焦;华东区域各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供热煤耗率2010年,全国供热标准煤耗率为39.8 千克/吉焦,与2009 年相同,同比下降了0.2 千克/吉焦。
二、热电联产发展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一)热电发展不平衡我国热电联产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省份重视热电的发展,几十年来发展很快,例如山东省淄博市,当地热电装机容量已达电力系统装机总容量的70%,超过世界上热电发展最好的丹麦。
1、各省市火电装机容量与热电装机容量的位次与2009年相比,变化较大。
2、热电装机占火电装机的比重,多数省市是热电比重降低,例如山东、江苏、内蒙、浙江、河南、河北、辽宁、吉林、广东省。
说明多数省市执行中央节能减排方针贯彻“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但热电建设仍赶不上火电建设。
3、单位GDP能耗较低的省市,在1吨标煤/万元以下的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广东、海南、江西、福建省,其热电联产均较发达,热电占火电比重较大。
4、宁夏单位GD唯耗最高,为全国之冠,高达3.308吨标煤/万元,而宁夏虽属寒冷地区,采暖热负荷很大,但热电联产比重很低,火电装机1271 万千瓦,热电装机仅有147万千瓦,仅占火电的11.57%,属于热电联产的欠发达省份。
5、北京是全国热电机组装机比重最大的地区,热电机组在节约能源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万元GDP勺能耗最低。
6、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系我国寒冷地区,冬季采暖时间长,热负荷大,热电机组比重均较大,是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
但是同为寒冷地区的西北地区,热电并不发达。
如陕西省2009年热电占火电装机的5%,有的省如江西、贵州热电还是空白点,而贵州的万元GD唯耗为2.248,宁夏3.308吨标煤/万元。
(比2009 年有较大降低)7、广东省国民经济发展很快,电力工业也迅速发展,火电装机居全国第一位,但热电装机20 1 0年仅占火电装机的 4.93%。
近两年广东重视了热电的发展,组织力量编制了几个城市的热电联产规划,提出了若干个大型热电厂的可研报告,可以予计今后广东省的热电将急起直追各先进省份。
8、在中电联“全国供热生产情况”统计表上有7 个省的供热为空白。
据我们了解,海南、广东与贵州省有热电厂,可能是自备热电厂非统调,数字未统计上来。
但供热数字为空白的省,均系欠发达省份,单位GDP能耗也较高,这些省份应提高发展热电联产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的认识,以便更有效节约能源。
9、据媒体报导: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江西省抓住有利时机已在一些地区开发建立工业园区,吸纳珠三角地区的搬迁企业,因而集中后的这些园区、将形成电力与热力的巨大需求,为热电联产的发展提供有力时机,江西的一些地区热电将有较大的发展。
(二)供热机组容量增长大于供热量的增加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历年的统计资料可看出我国热电联产近几年发展很快,供热机组容量迅速增加,但供热量的增加并不理想,其简况如下表:2007年比2006年装机容量增长21.43%,供热量增长14.13%,说明新装的大机组,供热能力未充分发挥。
而2008年比2007年装机容量增加1490万千瓦, 而年供热量反而减少3.83%,说明有些供热机组供热量很少,甚至未供热,而有些小热电厂在“上大压下”的声势下,被关停,迫使原有的热用户又启动了小锅炉,退回到分散供热的落后时代。
2009年装机容量增长24.87%,年供热量仅增加3.4%,说明很多机组供热能力并未发挥出来。
2010年装机容量增长15.15%年供热量仅增加8.53%,其中还包括部分大型火电的凝汽机组改为供热机组的供热量。
有的省供热量需要增长很快,但用电并不紧张,出现热电厂热电矛盾,因而不宜一味强调上大机组,应坚持“以热定电”。
以上事实说明单纯发展大型供热机组是不合适的,应坚持以热定电的原则。
(三)小型供热机组的节能效益优于大型供热机的性能未被领导部门重视计算得30万千瓦大机组为2878X 0.506=1456.27万千瓦,供热量估计为6.61 X 0.506=3.344亿吉焦,其单位供热量为22.967万吉焦/万千瓦。
单位节能量为0.2823 万吨/万千瓦2011 年全国热电联产的装机容量为16655 万千瓦,年供热量为283760万吉焦,其单位供热量为17.04万吉焦/万千瓦。
300MW等级的大机组,其单位千瓦的供热量很多未达全国平均水平,而是小机组的单位千瓦的供热量超过了大机组。
单机300MV的大机组,有很多优势,但在单位千瓦的供热量和节能量上远不如中小机组。
建一个2X 300MW勺大热电,在增加装机容量,增加地方GDP缓解当地电力紧张等方面受人欢迎,但我们不应忘记,发展热电联产最终是为了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
2X 300MW热电机组,可研报告中的供电标煤耗均在300克/千瓦时以下,但从中电联统计参赛的30MV大机组中,前20%优秀机组为305.12 克/千瓦时,平均为319.63克/千瓦时,单位千瓦的供热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座2X 300MV的大热电厂,年耗煤100万吨仅产生CO就达236万吨,几乎与年耗1000升93号汽油的100万辆小汽车相当。
把这么多煤拉到城市周边来烧,是改善环境还是污染环境。
从理论上讲,300MV大机组容量大参数高,热效率高,应优于小型热电联产,但我们应意识到热电联产靠提高热化发电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凝汽发电的冷端损失来提高能效节约能源。
2010年我国电厂的能源利用率仅39.42%,而对热电厂则要求在45%以上。
我国装设300MV抽凝两用机组,均是在中低压缸之间的导汽管上安装蝶伐,以调节抽汽量,在非采暖期两用机组的热耗要由蝶伐的节流损失引起。
在非采暖期,调节伐远没有开足高压通流部分负荷低、变工化幅度大,总的热效率降低2-3%。
目前大型热电厂均由电力系统各大集团公司负责建设,在资金与技术方面有保证,而厂外热网一般由地方政府和热力公司筹建,困难较大,一般是热电厂投产数年后,热网才逐步建成,形成热电厂有热供不出去的被动局面,所以新建 2 X 300MW 大型电厂热负荷较低,很长时间达不到设计供热量,供热供电标煤耗不理想,应认真研究多大的热负荷,应装设多大容量的机组,应坚持“以热定电”的原则,坚持热电厂以供热为主,决不能为解决当地缺电,而将热电厂容量放大,生搬硬套上2X 300MW大机组。
小型热电机组适应热负荷能力强,可根据不断增涨的热负荷逐步扩建,在热负荷稳定的地区可以建设背压机组,单位千瓦造价低,单价千瓦的供热量与节能量远大于300MV大型机组,目前江苏、浙江一些中小热电厂已经证明这条道路是热电的健康发展之路,可以在节能减排中做更大贡献。
(四)有些“热电联产规划”未起指导作用国家要求凡上燃煤热电联产工程一定要搞“热电联产规划”由于“热电联产规划”范本迟迟未下发,各编制单位均根据自己的意愿编制突出的问题是:1. 未从当地的能源需求与来源出发,论述将来燃料结构调整的方向,燃煤逐步减少燃气及其他新能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