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通用版)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836ade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4.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金属元素对土壤的污染,如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元素超出环境容许的范围,给土壤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的现象。
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潜在危害性、辐射性和积累性,不仅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也对人类健康和安全造成了威胁。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存在诸多问题,同时也需要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
1. 治理成本高昂当前,大部分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包括土壤修复、清理和监测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
而许多地区的治理经费有限,难以进行全面的治理工作,导致治理效果不佳。
2. 治理技术尚不成熟目前,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技术并不成熟,比如传统的土壤修复技术,如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物理修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土壤重金属污染,但是其治理效果并不明显,长期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且易对土壤生态造成次生污染。
3. 缺乏监管和管理在一些地方,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的监管和管理并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导致一些企业和单位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漠视纵容,使得治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4. 社会认知不足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但是部分民众对此并不重视,缺乏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认知,导致公众参与度不高,治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社会支持。
5. 缺乏全局规划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目前缺乏全局规划,治理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布局,导致治理工作片面而又不系统,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
二、应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措施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当增加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治理和修复工作,同时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相关治理体系,明确责任和监督机制。
2. 推广科学技术要加大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不断完善治理技术,提高治理效果和操作的便利性,减少治理成本。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d978b6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4.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源自工业废水、农药残留、废弃电子产品等多种渠道。
这种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土壤微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危害。
为了及时发现和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科研人员开发了多种监测方法,如X射线荧光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等。
治理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如土壤修复剂和植物修复技术。
在防治策略上,需要强化土壤保护政策、加大工业废水处理力度等。
强调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呼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寻求更加可持续的土壤资源利用方式。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治理效率,推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危害、监测方法、治理技术、防治策略、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其造成的危害日益凸显。
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自各种工业活动、农业施肥、废弃物堆积等,其中铅、镉、汞、铬等重金属是主要的污染物质。
这些重金属在土壤中长期积累,会对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监测方法和治理技术,包括地球化学方法、生物地球化学方法、远程感应技术等。
还有植物修复、土壤改良、修复材料覆盖等治理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为了有效防止和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监管、推动技术创新。
公众也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对土壤环境的破坏。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不仅关乎人类健康和环境生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未来,应该加大研究投入,促进治理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实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有效治理和治理。
2. 正文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1.工业排放: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比如铅、镉、汞等。
这些污染物通过废水、废气等途径进入土壤,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8b8e3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1.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1. 引言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出环境容许的范围,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种环境问题。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4.5的金属元素,如铅、镉、铬、锌、汞等。
这些重金属在土壤中难以降解,易积累,且具有毒性和生物富集性,对土壤微生物、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弃物排放、矿山冶炼、农药和化肥使用、城市污水排放等。
这些活动导致大量重金属进入土壤,积累积累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对土壤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土壤生物多样性、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威胁人类健康等方面。
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预防和减轻环境和健康问题的发生。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重金属污染会导致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土壤中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与繁殖,降低土壤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
重金属会富集在作物中,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摄入会导致慢性中毒,影响人体器官功能,甚至引发各种疾病,如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
土壤重金属污染还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影响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水中的重金属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损害,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并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重金属污染还会影响土壤质量,降低土壤的水保持能力和保肥性,导致土壤侵蚀和灾害的加剧。
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存。
要想有效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全球范围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重金属污染。
据统计,我国有近一半的面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工业发达地区和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地区。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对策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04fe40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e.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对策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出环境容许值,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工业化和农业活动,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对策,本文将就当前的治理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1. 土壤修复技术土壤修复技术是最常见的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之一。
目前常见的土壤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物理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通过植物的吸收、积累和稳定地转化重金属元素,来修复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这种方法有着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可持续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良土壤,达到降低重金属含量的目的。
此类技术使用的主要化学添加剂有磷酸盐类、硫酸盐类、氧化还原剂和螯合剂等,通过促进重金属的活化、沉淀和迁移,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
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利用渗滤、离心、冲洗等物理手段,将土壤中的重金属颗粒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并实现土壤的治理。
通过土壤冲洗、离心等手段,将土壤中的重金属颗粒从土壤中去除。
二、未来对策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的生物活性来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具有较高的环保性和经济性。
未来,应该加大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发展更多适合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壤类型的生物修复技术。
2. 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绿色农业是指在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的通过改良土壤环境和倡导可持续农业发展,从而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
未来应当加大对绿色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推动我国农业向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 强化土壤监测和评估未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关键在于强化土壤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只有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和程度,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工作。
未来应当加大对土壤监测和评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建立健全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14dd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4.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元素超过一定浓度的现象,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可能达到或超过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其治理方法。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1.污染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可以分为两类:人为源和自然源。
人为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放、生活废弃物和农业活动等,其中工业废水和废气中的重金属是重要的污染源。
自然源主要包括地壳和大气中的重金属元素。
2.污染程度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以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程度。
一些研究表明,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壤中铅(Pb)、镉(Cd)、汞(Hg)等重金属元素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值,污染程度较为严重。
3.影响因素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土壤性质、土壤pH值、降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人类活动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加剧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和重金属元素的形态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这些方法包括沉积分离、热处理、电动力场和超声波等。
物理方法通常具有高效、快速和无二次污染的优点,但受到应用范围和成本的限制。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利用化学添加剂来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使其转化为不易溶解的沉淀或复合物。
常用的化学方法包括添加吸附剂、添加稳定剂和添加氧化剂等。
化学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但存在着添加剂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和二次污染的风险。
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借助于微生物和植物来降解和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
这些方法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土地农业利用等。
生物方法具有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特点,但受到温度、湿度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素的限制。
4.结合方法结合方法是指将多种治理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治理效果和降低治理成本。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与治理对策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与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7de4005e009581b6ad9eb8c.png)
肥料的施用
施用量(万吨/年)
比重 (%)
5000
4766 4779
4637
4500 中国-35%
4000
4254 4339 4412 4084 4124 4146 3981 3828
3594
3500
3318
3152
3000
2930 2805
2590
2500
2357
2142
2000
1931 1999 1660 1740 1776
2.4 法律法规不健全
现有的涉及重金属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法律包括《环境保护 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 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土壤环境质 量标准》(1995)、《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暂行)》(2007)等,及农业肥料、农药,养殖业的饲料 中重金属含量等标准大部分太过宽松,环境准入制度不够 完善,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环保要求。
为此,2010-2012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组织了20余位院士 和专家,在充分总结、我国已完成的区域土壤环境(重金属污 染)研究的的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专家交流和江西、湖南 等重点地区科学考察与咨询活动,系统总结了我国主要金属矿 区、冶炼工业企业搬迁场地、粮食主产区等土壤重金属污染问 题,提出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与修复的对策建议。
农产品出现As、Cd、Pb和Cr的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 92.0%、36.0%、12.0%、2.0%。
贵州万山汞矿区农田土壤
SOIL
万山汞矿区大约 70% 农田土壤汞含量超过1.5 mg/kg土壤国家 限制标准
广东莲花山钨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n=63)
项目 Zn
平准值 249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对策分析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14d4c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f.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对策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土地的品质,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带来重大影响。
为了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目前已经有多种治理技术的应用。
本文将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未来对策进行分析。
现状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金属污染源重金属污染源主要集中在工业废水的排放、矿山废弃物的堆放、农业化肥的使用等方面。
加强对这些重金属污染源的控制和管控,能够有效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
2.土壤重金属问题严重据统计,中国约有3千万公顷土地存在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华北平原等区域。
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土地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3.土壤重金属治理技术不成熟目前,针对土壤重金属治理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各种治理技术的效果参差不齐。
治理技术的不成熟也导致了大规模治理过程存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
未来对策1.源头治理2.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目前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利用某些特定种类的植物和微生物降解和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
生物修复技术可以使治理过程更加简单、经济,并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3.物理和化学方法物理和化学方法也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方法。
例如:电渗析、离子交换以及电化学处理等技术可以使重金属通过电流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被移除或转换成无害物质。
但物理和化学方法治理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技术成本非常高。
结论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努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治理技术会不断改进和提升,但源头治理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在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强对污染源排放的监管和管理,同时推进生物修复、物理和化学方法等多种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dd48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7.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元素超过一定标准,对土壤环境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由于工业、农业、采矿等人类活动的不当排放和利用,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其治理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1. 主要污染来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废物、化肥农药、污水灌溉、城市垃圾填埋等。
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和废气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长期排放会积聚在土壤中;化肥农药的长期使用也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积累;污水灌溉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直接输入;城市垃圾填埋中的垃圾渗滤液也会使土壤重金属含量逐渐升高。
2. 污染地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工业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密集区和采矿区。
比较典型的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鲁西南地区、陕西关中平原等地。
3. 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
首先是对农产品的影响,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积累会导致农产品中也会含有较高的重金属含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次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破坏了生态平衡。
1. 加强监测加强对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建立和完善国土环境监测网络,及时掌握重金属污染的情况。
要实施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建立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推进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普查,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2. 严格减排加强对工业、农业、采矿等领域的污染物排放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强化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推动各行业减少重金属排放。
3. 探索治理技术加大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研发,通过植物修复、土壤修复、地下水修复等手段,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修复受污染地区的土壤环境。
尤其是对于采矿区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可采用植物修复、土壤改良等技术手段,将受污染的土壤逐步恢复。
4. 经济手段通过税收、资金、价格等经济手段,推动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行为。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be4d4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5.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镉、铬、铅、汞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金属元素超出了环境容许值的状况。
由于工业化、农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状1. 污染源头广泛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冶炼、矿石开采、化工、电镀等工业活动,以及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城市垃圾填埋、废水排放等。
这些活动导致大量有毒重金属物质进入土壤,引发土壤重金属污染。
2. 地域分布不均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在工业化、矿区和农业密集区域。
在工业化地区,工业废气、废水中的重金属物质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在矿区,矿石开采及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中的重金属物质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在农业密集区,长期使用化肥、农药,以及污泥施用、畜禽养殖等活动导致土壤重金属物质超标。
3. 影响巨大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通过农产品链条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慢性毒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影响植物、土壤微生物的生命周期,甚至影响畜禽生长及生态平衡。
治理1. 加强监测监测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基础,只有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掌握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是治理的第一步。
2. 加强立法当前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相对薄弱,必须加强立法,加大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行为的惩罚力度,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层面约束和规范工业、农业等生产活动,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
3. 推广绿色技术通过推广绿色化工技术、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等,逐步减少和替代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效应明显的生产活动,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的产生。
4. 开展土壤修复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手段。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e78cbc455270722182ef754.png)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罗珊环境1001 1013020124摘要:矿山开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文章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日益发达的金属矿业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分析了重金属元素的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释放机理、污染特征及其生物危害。
指出了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土壤;金属矿山Current Situa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s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Mining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vide the resources, but also brings a seri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rea of our country part increasingly developed metal mining caused the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status, analysis of heavy metal elements in the environment of existence form, release mechanism, 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biological hazards. Metal mine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s pointed out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to control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金属矿山既是资源集中地 ,又是天然的土水生态环境污染源。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26b119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3.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资源,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人类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也对人类健康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监测和治理措施,保护土壤资源和人类健康。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1. 重金属污染源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废气排放和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
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例如铅、镉、汞、铬等,这些重金属离子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大量的农药、化肥的使用也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长期累积下去,则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2. 重金属污染区域世界范围内,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普遍存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一些重工业城市和沿海地区,尤其是在工矿业比较发达的地方,重金属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我国西南地区也存在着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主要是因为西南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和冶炼活动导致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3. 重金属污染影响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危害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长期的慢性毒性影响,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铬元素对人体损害很大,会导致皮肤溃烂,呼吸道毒性甚至引起癌症。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势在必行。
1. 加强监测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是治理的关键。
只有充分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
建立全面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体系,定期开展监测工作,掌握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动态变化,为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 推行土壤修复技术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可以采取土壤修复技术进行治理。
主要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方法。
生物修复是指通过植物的生长来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可以选择对重金属具有较好耐受性的植物种植在土壤中,通过吸收和富集重金属的方式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78c6e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c.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大量工业废渣排放和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以及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渣和废水的排放、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城市污水和垃圾场渗滤液的渗入等。
工业废渣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长期排放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积累;农药和化肥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如铜、锌等,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升高;城市污水和垃圾场渗滤液中也含有一定的重金属元素,会通过渗入现象进入土壤。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较为严峻。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土壤中超标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有铅、镉、砷、汞等,超标面积约为200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1%。
沿海地区、工业发达地区和农业密集地区是重金属污染较为集中的地区。
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不仅对作物生长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还会通过食物链传递至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加强监测与评估工作,掌握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和程度,为治理提供依据。
加强源头治理,控制工业废渣的排放和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防止重金属元素进入土壤。
采取修复措施,如物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通过吸附、沉淀、转化等方式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重金属元素对土壤和人体的影响,需要加强监测评估、源头治理、修复和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形成多部门协同治理的格局,共同保护好我们的土壤环境。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2c76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3.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出环境容许值,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至关重要。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废渣排放、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化工厂排放、交通尾气、垃圾渗滤液等因素。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日益复杂和多样化。
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农作物和作物产品的安全构成威胁,大量重金属积累在农作物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二是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重金属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降低土壤的生态功能;三是对地下水资源的威胁,部分重金属会在土壤中长期积累,并最终进入地下水,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
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在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普遍存在于工业密集区、矿区和农业发达地区。
华北平原、松辽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且已经影响到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1. 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估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估是有效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基础。
通过建立健全的土壤监测网络,及时监测土壤重金属含量,评估土壤污染状况,为制定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推行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如选择适宜的耕作制度和施肥模式,限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进行土壤修复等措施,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
3. 加强工业排放和农业生产管理加强工业和农业生产的管理,控制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限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严格控制工业废渣的处理和利用,减轻土壤重金属污染源的输入。
4. 开展土壤修复工作在已经受到严重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上,可以采取土壤修复工作,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将土壤重金属含量降至安全水平,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7f2ad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3.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大量超过生态安全标准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铬、汞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的一种环境问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和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异常升高。
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也是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之一。
农药和化肥中常含有重金属成分,过多的使用会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安全标准。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用地建设和工程施工,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
由于土地的开发和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肥料,其中含有重金属成分,不合理的使用方式和处理方式会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加强工业废水和废弃物的处理。
对于工业废水和废弃物中含有的重金属成分,可以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确保其排放符合环境要求。
提倡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在农业生产中,应鼓励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从而减少农业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贡献。
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估工作,提前发现和预防土壤重金属污染。
建立土壤重金属监测体系,定期对农田、工业用地等进行检测,及时评估土壤质量和污染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进行土壤修复和植被恢复。
对于已经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以通过土壤修复技术来降低重金属含量,恢复土壤的生产力和健康状况。
通过植被恢复和植物吸收重金属的能力,减少土壤重金属的积累和迁移。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面临的一种严重环境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只有通过加强监测、加强废水和废弃物的处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进行土壤修复和植被恢复等一系列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和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f4309e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2.png)
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重金属污染是指那些相对密度大于或等于5的人类活动所排放的金属,如汞、铅、镉、铬等,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中,并在环境中积累和富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的一种污染。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发展的加快,重金属污染成为当今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本文将就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以及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重金属污染的现状1.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重金属污染源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如矿山、冶炼、化工、电镀、皮革制造、纺织等行业的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废水和废气中所含的重金属物质大量排放到环境中;二是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中所含的重金属物质的排放,如废水处理不当、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排放等都会造成重金属的污染。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首先是对土壤的影响,重金属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得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适宜性受到影响,导致土壤生态系统失衡。
其次是对水体的影响,重金属会积累在水体中,使得水质受到污染,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最后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由于食物链的传递,重金属会通过植物进入人体,长期摄入会导致中毒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对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造成伤害。
针对重金属污染,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加强了治理工作。
在政策层面,国家不断出台了相关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对重金属污染的排放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在科研方面,加强了对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工作,研究了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在企业层面,推行了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降低了重金属排放。
二、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治理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面对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重金属污染的整治力度,对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增加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推动清洁生产企业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源头,应推动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采用节能环保技术,降低重金属的排放量。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对策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d81511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3.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对策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工业、采矿、农业等活动所导致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自然背景值,对土壤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由于重金属具有潜在的生物毒性和环境持久性,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的对策和发展方向。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1.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农药和化肥使用、废弃物掩埋、城市垃圾堆放等。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和废气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长期排放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积累;农业活动中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也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升高;废弃物掩埋场和城市垃圾堆放场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渗漏,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2.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作物和植物的生长,还会导致重金属在食物链中不断富集,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土壤重金属污染也会破坏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土壤的肥力和持水能力,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3.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现状目前,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采用的治理技术包括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
生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对重金属进行富集、转运和稳定化的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是利用化学物质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稳定化处理的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是通过土壤深松、盖土、覆盖等方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分离和固定的修复技术。
这些技术在不同程度上可以改善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状况,但仍存在着技术成本高、操作复杂、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二、未来对策1. 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和评估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评估是治理工作的基础。
通过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网络和评估体系,及时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范围和程度,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探索创新的治理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方面,应当加强创新,探索新的治理技术和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20169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9.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出环境容许值,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的现象。
重金属污染源可以来自工业废水、固体废物、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矿山开采和燃煤等活动。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特别是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在中国,由于长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据统计,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面积已占到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
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区域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基地和矿区周边地区,尤其是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汾渭平原等地区。
这些地区由于长期的工业生产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如镉、铬、铅、汞等超标严重,已经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食物链传递。
受污染土壤种植的农作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当人们摄入这些农作物时,会引起重金属中毒,甚至导致癌症、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等疾病。
污染的土壤可能导致水质污染,进而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影响生态平衡。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防治措施、修复措施和综合治理措施。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理:1. 加强监测和评估。
要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对污染源、受污染区域和污染程度的监测和评估,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减少重金属排放。
应加强工业企业、矿山等重金属污染源的监管和管理,采取控制措施减少重金属排放,如加强废水处理、减少固废排放等措施。
3. 推进土壤修复。
针对受污染的土壤,可以采取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方法,通过植物修复、土壤改良等手段恢复土壤功能,减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76c69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8.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1. 引言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概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过环境容许值而引起的污染现象。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常见的有铅、镉、汞等。
这些重金属具有毒性和蓄积性,长期积累在土壤中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废弃物处理、农药和化肥使用等活动。
这些活动导致重金属进入土壤并积累,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影响作物生长和食物质量。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也构成威胁,长期接触重金属污染的土地或食物可能导致中毒和疾病。
为了有效监测和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和治理技术。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和遥感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污染情况。
治理技术则包括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方法,可以有效清除污染物质并恢复土壤生态功能。
通过加强监测和治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相关技术,探索更有效的治理方法,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1.2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环境容许值,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包括土壤固有肥力降低、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破坏土壤结构和水稻及蔬菜富集重金属,从而引起食品链中其他环节的污染。
重金属还会植物、动物和人类身体内蓄积并进一步传递,引起慢性中毒、损害器官功能,甚至导致癌症等严重疾病。
在人类健康方面,长期接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作物会导致人类患上气管、食道、胃、结肠、肝、肺、皮肤等恶性肿瘤,并影响生育能力和智力发育,对儿童和孕妇的危害尤为严重。
吸入或接触重金属也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异常、神经系统损害等多种健康问题。
2. 正文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与成因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与成因是多方面的。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64845e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1.png)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1.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问题1.1 不同区域的污染情况不一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因地区的不同而不一致,不同的区域受到的污染程度和影响也各异。
相比于农村地区,城市地区存在更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饮用水源的水也饱受重金属污染的威胁。
1.2 治理成本高昂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成本通常很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治理的实施和推广,为贫困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挑战。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经常发生在农村地区,那些受污染土地的居民有可能无法承受治理的成本。
1.3 重金属污染存在滞后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土壤重金属的积累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这意味着即使现在太阳底下没有新事,不代表将来不会有。
土壤重金属的非线性积累是难以预测的,有些地区可能只会在未来的几年或几十年内才出现问题,而这也增加了其中土地和农作物被污染的风险。
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应对措施2.1 坚持防治结合在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我们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
在防范污染的同时,也要着眼于长期治理,防止污染的原始来源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
2.2 探索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是一个关键的方法。
它能够有效地防止污染物的流失和污染的蔓延,进而降低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2.3 创新治理技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及时地注重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更新和改进,以提高其治理效果。
可以探索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方法来治理。
2.4 坚持合作共赢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政府、企业、专家以及公众都需要共同努力。
这样才能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推动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结论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于环境和人体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如何有效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我们需要创新治理技术、坚持防治结合、探索综合治理等手段来提高治理效果,找到最优的治理方案。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措施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97ccc023186bceb18e8bb88.png)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措施发表时间:2018-06-05T16:08:32.6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作者:曲少东[导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3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75;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710075;1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Xi’an 710075;2 Institute of Land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Xi’an 710075;3 Key Laboratory of Degraded and Unused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Xi’an 710075;4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Xi’an 710075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商品经济的竞争力也逐渐增大,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样也为我国金属矿山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渐增高,再加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升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金属矿山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升其治理水平,并积极响应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前我国金属矿山企业的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通用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通用版)摘要:矿山开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文章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日益发达的金属矿业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了重金属元素的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释放机理、污染特征及其生物危害。
指出了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土壤;金属矿山CurrentSituationofHeavyMetalPollutioninSoilsandCountermeasuresAbstract:Miningforeconomicdevelopmenttoprovidetheresources,butalsobringsaseriesofecologicalenvironmentproblems.Thispaperintro ducestheareaofourcountrypartincreasinglydevelopedmetalmini ngcausedthesoilheavymetalpollutionstatus,analysisofheavyme talelementsintheenvironmentofexistenceform,releasemechanis m,thepollutioncharacteristicsandbiologicalhazards.Metalmin esoilheavymetalpollutionispointedoutexistingproblemsandput sforwardspecificmeasurestocontrolsoilheavymetalpollution.金属矿山既是资源集中地,又是天然的土水生态环境污染源。
在开采过程中流失的重金属Pb、Hg、As、Cd、Cr等是土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毒害元素。
随着矿山开采年份的增加,矿山周边土壤环境中重金属不断积累,污染现象日趋严重。
重金属进入土壤环境后,扩散迁移比较缓慢,且不被微生物降解,通过溶解、沉淀、凝聚、络合、吸附等过程后,容易形成不同的化学形态。
当其在土壤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通过土壤—植物(作物)系统,经食物链为动物或人体所摄入,潜在危害性极大。
因此,金属矿山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治。
一、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共有大中型矿山9000多座,小型矿山26万座,因采矿侵占土地面积已接近4万km2,由此而废弃土地面积达330km2/a。
在粤北地区,有10%的耕地都因当地矿业活动导致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发达国家矿业废弃地复垦率已高达50%以上,且复垦的质量很高,而我国治理率却很低矿业开发所造成的土壤污染量大面广,是我国污染土壤治理不可忽视的问题,而矿区污染土壤在产生机制、污染物迁移规律、治理的目标等方面,与一般的污染土壤有一定的区别。
因此研究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就有其必要性、特殊性和紧迫性。
二、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危害(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金属矿山周边土壤中的重金属,除本身由于地球化学作用而可能造成背景值偏高外,还主要包括2个方面:第一,金属矿山的井下废水、选矿废水、冶炼厂废水、矿坑水等,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元素,以含有大量可溶性离子、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元素(如铜、铅、锌、砷、镉、六价铬、汞、氰化物)为特征;第二,矿业废弃地,尤其是有色金属矿业废弃地一般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其中又以尾矿和废弃的低品位矿石的重金属含量最高。
一般来说,生产1t有色金属可产生上百吨甚至几百吨固体废物。
我国有色金属业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为6590万t,占全国固体废弃物总排放量的10.6%,利用率很低,约为8%。
这些重金属含量很高的废弃物露天堆放后,会迅速风化,并通过降雨、酸化等作用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导致重金属污染问题。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危害包括:(1)影响植物生长。
重金属进入土壤后,通过渗透、淋溶等作用进入到金属矿山周围的植物中,会对植物根部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输,干扰植物的新陈代谢,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2)危害人体健康。
重金属可以通过“土壤—植物—人体”食物链进入人体。
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重金属含量成倍甚至十几倍增加,进入人体后,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3)降低土壤的生态功能。
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对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特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明显不良影响,降低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细菌数量,减少土壤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从而影响土壤生态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重金属进入土壤后,通过溶解、沉淀、凝聚、络合吸附等各种反应,形成不同的化学形态,并表现出不同的活性,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影响它的活性和对植物的有效性。
因此,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及形态之间的转化对重金属的环境效应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基本积累机制,常把土壤中重金属分为5种存在形态:(1)可交换态;(2)碳酸盐结合态;(3)铁锰氧化物结合态;(4)有机结合态;(5)残留态。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中,各种形态的重金属有着不同的重新分布特征。
一般地,土壤中的可交换态重金属有比较强的生物活性,而残留态重金属在自然条件下,由于与土壤矿物质有较强的结合力而不易于从土壤颗粒中释放出来,具有较低的生物活性。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大部分被固定在耕作层中,一般很少迁移至40cm以下,但砷在土壤中的动态行为与Cu,Pb,Cd等有所不同,在含有大量铁、铝组分的酸性(pH为5.3-6.幻红壤中,砷酸根可与之生成难溶盐类而富集于30一40cm耕作层中。
灌溉污水中的Hg呈溶解态和络合态,进入土壤后,95%被土壤矿质胶体和有机质迅速吸附或固定,它一般累积在土壤表层,在剖面的分布为自上而下递减,有资料表明,土壤中的重金属只有很少一部分随植物地上部分的收获而被移去,经历20年的耕种与收获,也只能减少大约0.5%-2.0%的蓄积量[III。
因此,这些重金属一旦进入土壤,就可能存留几千年。
与其它污染形态有所不同的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其自身特点,主要表现为:(1)隐蔽性和滞后性。
土壤重金属污染往往要通过对土壤及农作物样品进行监测后,甚至通过对人和动物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后才能确定。
(2)累积性。
由于重金属在土壤中不容易迁移、扩散和稀释,因此,很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3)不可逆性和难治理性。
重金属污染的自然降解是非常困难的,积累在土壤中的重金属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作用来消除。
三、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途径目前,国内外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一是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赋存状态,使其稳定或固定,降低其活性,使其钝化,脱离食物链,以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二是利用各种技术从土壤中去除重金属,达到回收和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双重目的;三是利用各种防渗材料,如水泥、粘土、石板、塑料板等,将污染地区与未污染地区隔离,以减少或阻止重金属的迁移和扩散。
围绕这3种治理途径,各国相继开发了物理、化学和生物治理方法。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分为热处理及工程措施法等。
金属矿山土壤中所含重金属种类较多,热处理法主要针对汞(Hg)污染,效果比较明显,但工程量较大,耗能较多,且易使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水遭到破坏。
工程措施是利用外来重金属多富集在土壤表层的特性,去除受污染的表层土壤后,将下层土壤耕作活化或用未被污染活性土壤覆盖。
此方法可以使耕作层土壤中的重金属浓度降至临界浓度以下,减少重金属对土壤—植物系统产生的毒害,从而达到控制其危害的目的。
2、物理化学法(1)电动修复法通过在包含污染土壤的电解池两侧施加直流电压形成电场梯度,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电迁移、电渗流或电泳的途径被带到位于电解池两极的处理室中并通过进一步的处理,从而实现污染土壤样品的减污或清洁。
电动修复是一门新的经济型土壤修复技术,不搅动土层,并可缩短修复时间,比较适合于低渗透的粘土和淤泥土,且可以回收铅、砷、铬、镉、铜、铀、汞和锌等多种重金属元素,具有经济效益高、后处理方便、二次污染少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发展很快,在一些欧美国家已经进入商业化,但对大规模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就地修复仍不够完善。
(2)土壤淋洗法利用淋洗液将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属转移至液相中,再把富含重金属的废水进一步回收处理。
该技术的关键在于淋洗液的选择,应既能提取重金属又不破坏土壤结构,如果选择不当,引入的淋洗液很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用于淋洗土壤的淋洗液很多,包括有机或无机酸、碱、盐和螯合剂,用于提取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有盐酸、硝酸、硫酸、柠檬酸、草酸、EDTA(乙二胺四乙酸)和DTPA(乙烯三胺五乙酸)等。
土壤淋洗以柱淋洗或堆积淋洗更为实际和经济,这对该技术的商业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玻璃化技术法利用电极加热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熔化,冷却后形成比较稳定的玻璃态物质。
实施前,需要在土壤中埋没金属或石墨等导电材料。
由于在通常条件下玻璃非常稳定,一般的试剂难以破坏它的结构,所以玻璃化技术对某些特殊重金属(如放射性废物)是非常适用的。
不过玻璃化技术相对较复杂,实地应用中会出现难以达到统一的熔化以及地下水的渗透等问题,同时熔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这使得该技术成本很高,限制了其应用。
3、化学方法利用化学试剂(石灰、沸石、钙镁磷肥、硅肥等碱性肥料及重金属钝化剂等)有效降低重金属的水溶性、扩散性和生物有效性,促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转化为难溶物,从而降低它们进人植物体、微生物体和水体的能力,减轻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用化学方法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其治理效果和费用都适中,对污染不太重的土壤特别适用,但需加强管理,防止重金属再度活化。
4、农业方法农业方法是因地制宜地调整一些耕作管理制度,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选择能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化肥,或增施能够固定重金属的有机肥等措施来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从而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减少重金属从土壤向作物的转移,达到减轻其危害的目的,主要包括控制土壤水分、养分、pH值、氧化还原状况及气温、湿度等生态因子,改变耕作制度、调整作物种类、合理施用有机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