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规定1 应用范畴本规定规定了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技术规范,是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建设、评审、检测、验收的根据之一。
本规定的技术内容合用于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前端图像采集由模拟摄像机加编码器构成的系统也合用于本原则。
2 定义2.1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图像的前端采集、传播、控制及显示记录等采用数字设备构成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传播构成模式可分为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和非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2 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图像在前端采集后经压缩、封包、解决,具有符合TCP/IP特性,传播数字信号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如:由网络摄像机、模拟摄像机加编码器等有关设备构成的系统)。
2.3 非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图像在前端采集后未经压缩、封包即传播数字信号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如:由SDI摄像机等有关设备构成的系统)。
3 总体规定3.1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符合下列规范及原则:GB 501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48- 安全防备技术工程规范GB/T 20271-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规定GB/T 21050-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互换机安全技术规定GB/T 25724- 安全防备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规定GB/T 28181- 安全防备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播、互换、控制技术规定GA/T 75 安全防备工程程序与规定GA/T 36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规定GA/T 669.5- 都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第5部分:信息传播、互换、控制技术规定GY/T 157- 演播室高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频信号接口GY/T 160- 数字分量演播室接口中的附属数据信号格式GY/T 164- 演播室串行数字光纤传播系统GY/T 165- 电视中心播控系统数字播出通路技术指标和测量措施YD/T 1171- IP网络技术规定-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YD/T 1475- 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SMPTE 292M 串行数字接口高清电视系统ISO/IEC 14496-10 通用视听业务的先进视频编码(AVC)上海公安数字高清图像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V1.0)3.2 系统中所使用的技防产品应符合现行国标、行业原则、地方原则及其她有关技术原则、我市技防管理部门制定的有关技术规定,并获得相应的型式检查合格报告、CCC认证证书、生产登记批准书。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一、引言二、系统概述本视频监控系统旨在实现对特定区域的实时监控、录像存储、远程访问和事件报警等功能。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系统具有高清晰度、稳定性和扩展性,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监控需求。
三、系统组成(一)前端设备1、摄像机选用高清网络摄像机,具备高分辨率、低照度、宽动态范围等性能,以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和监控场景。
可根据监控区域的特点,选择固定摄像机、球型摄像机或云台摄像机。
2、镜头搭配适合的镜头,以确保摄像机能够清晰地拍摄到所需的监控范围。
镜头的焦距、光圈等参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防护罩为摄像机提供防护,防止外界环境对其造成损坏。
具备防水、防尘、防暴等功能。
(二)传输设备1、网络线缆采用高质量的网线,如六类或超六类网线,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高速率。
2、交换机选用工业级交换机,支持千兆以太网传输,满足大量视频数据的传输需求。
3、无线传输设备在无法布线的区域,可采用无线网桥等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三)存储设备1、网络存储服务器(NVR)具备大容量存储能力,支持多个硬盘扩展。
采用RAID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硬盘选用企业级硬盘,具有高可靠性和长寿命。
(四)显示设备1、监视器可选择液晶监视器或LED显示屏,提供清晰、逼真的图像显示。
2、拼接屏对于大型监控中心,可采用拼接屏组成大屏幕显示系统,实现多画面同时显示。
(五)控制设备1、监控主机安装监控软件,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集中管理和控制。
支持远程访问和操作。
四、系统功能(一)实时监控1、支持多画面分割显示,可同时查看多个监控点的实时图像。
2、图像清晰流畅,帧率不低于 25 帧/秒。
3、具备图像缩放、旋转、抓拍等功能。
(二)录像存储1、支持 24 小时不间断录像,可根据需求设置录像时间段和存储周期。
2、采用先进的压缩技术,节省存储空间。
3、支持本地存储和远程存储,方便数据备份和管理。
(三)远程访问1、通过互联网,用户可在任何地点使用电脑、手机等设备远程访问监控系统,查看实时图像和录像。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规范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规范442.2视频探测设备应能适应现场的照明条件。
环境照度不满足食品监测要求时,应配置辅助照明。
442.3视频探测设备的防护措施应与现场环境相协调,具有相应的设备防护等级。
442.4 视频探测设备应与观察范围相适应,必要时,固定目标监视与移动目标跟踪配合使用。
4.4.3控制4.4.3.1根据系统规模,可设置独立的视频监控室,也可与其他系统共同设置联合监控室,监控室内放置中心控制设备,并为值班人员提供值守场所。
4.4.3.2 监控室应有保证设备和值班人员安全的防范设施。
4.4.3.3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行控制和功能操作应在控制台上进行。
4.4.3.4大型系统应能对前端视频信号进行监测,并能给出食品信号丢失的报警信息。
443.5系统应能手动或自动操作,对摄像机、云台、镜头、防护罩等的各种动作进行遥控。
443.6系统应能手动切换或编程自动切换,对所有的视频输入信号在指定的监视器上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
4.4.3.7 大型和中型系统应具有存储功能,在市电中断或关机时,对所有编程设置、摄像机号、时间、地址等信息均可保持。
4.4.3.8大型和中型系统应具有与报警控制器联动的借口,报警发生时能切换出相应部位摄像机的图像,予以显示和记录。
4.4.3.9系统其他功能配置应满足使用要求和冗余度要求。
4.4.3.10大型和中型系统应具有与音频同步切换的能力。
4.4.3.11根据用户使用要求,系统可设立分控设施,分控设施通常应包括控制设备和显示设备。
4.4.3.12系统联动响应时间应不大于4s。
4.4.4信号传输4.4.4.1信号传输可以采用有线和/或无线介质,利用调制解调等方法;可以利用专线或公共通信网路传输。
4.4.4.2各种传输方式,均应力求视频信号输出与输入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详见4.341。
4.443信号传输应保证图像质量和控制信号的准确性(响应及时和防止误动作)。
4.4.4.4信号传输应有防泄密措施,有线专线传输应有防信号泄露和/或加密措施,有线公网传输和无线传输应有加密措施。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1. 引言1.1 该文档旨在规范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功能规格。
1.2 本规格书面向设计师、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用于指导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实施和测试。
2. 系统概述2.1 系统目标2.1.1 提供全天候、高清晰度、可靠性强的视频监控系统。
2.1.2 支持实时监控、录像回放、报警处理等基本功能。
2.1.3 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2.2 系统组成2.2.1 视频监控摄像头2.2.2 视频录像设备2.2.3 视频存储设备2.2.4 视频监控服务器2.2.5 视频监控客户端2.2.6 视频监控管理软件3. 技术要求3.1 视频监控摄像头3.1.1 支持高清晰度图像传输3.1.2 具备良好的夜视效果3.1.3 支持远程控制和调整3.1.4 具备防尘、防水、抗干扰等功能3.2 视频录像设备3.2.1 支持多通道录像同时进行3.2.2 支持高清晰度图像录制3.2.3 具备远程控制和管理功能3.2.4 支持动态压缩和存储3.3 视频存储设备3.3.1 具备大容量存储空间3.3.2 支持可扩展性3.3.3 支持高速数据读写3.3.4 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3.4 视频监控服务器3.4.1 具备高性能处理能力3.4.2 具备稳定的操作系统和服务支持3.4.3 支持远程监控和管理3.4.4 具备可靠的数据存储和传输能力3.5 视频监控客户端3.5.1 支持实时监控和录像回放3.5.2 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3.5.3 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Linux等) 3.5.4 支持远程访问和控制3.6 视频监控管理软件3.6.1 具备图像识别和分析功能3.6.2 支持报警事件的处理和记录3.6.3 具备权限管理和用户身份验证3.6.4 支持系统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4. 法律名词及注释4.1 依据国家《安全保卫法》,视频监控系统应满足安全保卫需求。
4.2 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法》,视频监控系统应保障信息安全。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设计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设计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传统的人力巡逻已经不能满足对安全的要求,因此视频监控系统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安全防护手段。
本方案的目的就是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视频监控系统,以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二、系统需求1.视频监控功能:系统需要具备对指定范围的实时视频监控的能力,以便实时监测潜在的安全问题。
2.视频存储功能:系统需要提供视频存储功能,以便后期检索、回放。
3.告警功能:系统需要能够实时监测异常情况,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出告警,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4.远程监控功能:系统需要支持远程监控,使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查看视频画面。
5.多设备管理功能:系统需要支持对多个设备的管理,包括摄像机、录像机等设备。
三、系统设计1.硬件设备:(1)摄像机:选择高清晰度、广角、夜视等功能的摄像机,以便能够拍摄清晰、全面的画面。
(2)录像机:选择高存储容量、高稳定性的录像机,以便满足长时间、大容量视频存储需求。
(3)网络设备:选择高带宽、高稳定性的网络设备,以便支持大量的视频数据传输。
2.软件系统:(1)视频监控软件:选择功能强大、稳定可靠的视频监控软件,以便实时监控、存储、回放视频画面。
(2)告警系统:设计一套基于图像识别的告警系统,通过对视频画面的分析,判断是否发生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告警,通知相关人员。
(3)远程监控软件:设计一套支持远程监控的软件,使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看视频画面。
(4)管理系统:设计一套集中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多个摄像机、录像机等设备,以便对系统进行统一配置、监控和维护。
3.网络架构:采用分布式网络架构,将各个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
4.存储设计:(1)视频存储:选择高容量、高稳定性的硬盘,将录制的视频数据保存在硬盘上,以便后期检索、回放。
(2)存储管理:设计一套合理的存储管理方案,包括视频文件的分层存储、定期清理过期文件等,以便提高存储效率和减少存储成本。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1:引言本文档详细描述了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规格。
视频监控系统是用于监视和记录特定区域的视频和音频数据的设备和软件的集合。
本规格书将包括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要求,网络要求,功能要求以及其他相关要求。
2:系统概述本章节将详细描述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概述,包括系统的目标,主要功能和使用场景等。
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会有不同的系统要求和配置。
3:硬件要求3.1 摄像机- 分辨率要求- 视角要求- 光线要求- 天气抗性要求- 防护级别要求 - 安装要求3.2 视频存储设备 - 存储容量要求 - 存储介质要求 - 存储方式要求 - 备份要求3.3 显示设备- 分辨率要求 - 尺寸要求- 色彩要求- 显示方式要求3.4 机架和支架- 承重要求- 安装要求- 耐用性要求4:软件要求4.1 视频监控软件- 视频捕获要求- 视频分析要求- 数据存储和检索要求 - 远程访问要求- 告警响应要求4.2 系统管理软件- 用户管理要求- 设备配置要求- 权限管理要求- 日志管理要求4.3 网络要求- 网络拓扑要求- 带宽要求- 网络安全要求- 远程访问要求5:安装和调试要求5.1 安装要求- 摄像机安装位置和角度- 存储设备和显示设备的安装位置 - 网络布线要求5.2 调试要求- 摄像机画面调整- 存储设备和显示设备配置- 网络连接测试6:维护和支持6.1 维护- 常规维护要求- 设备检修要求- 定期备份要求6.2 技术支持- 售后服务要求- 远程支持要求- 故障排除要求7: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系统硬件设备清单- 系统软件许可证- 网络拓扑图- 安装和配置手册8:法律名词及注释- 法律名词1:注释1- 法律名词2:注释2。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需求及清单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需求及清单
一、资质要求:
供货商投标时须提供主设备厂家(高清网络摄像机、硬盘录像机)出具的原厂商三年售后服务承诺函。
二、建设目标:
国家海洋局汕尾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为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下辖的一个中心站,现需对下辖的惠来海洋环境监测站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在惠来站配置高清激光网络云台摄像机,实现大范围监控。
本次系统建设需与南海分局监控中心管理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及统一管理,从而实现各中心站和各分局、国家海洋总局监控中心对监测站监控点的集中管理、权限控制和图像的集中浏览、控制。
安装地点: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
三、设备清单:。
智能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智能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是目前安防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将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相结合,能够实现对各种场景下的视频进行智能化分析和处理。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也不尽相同。
下面将介绍一些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通用技术要求。
首先,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具备高清晰度和高画质的视频采集能力。
随着高清晰度摄像头的普及和应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需要能够接受高清晰度视频流,并保证视频质量的稳定和清晰。
其次,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具备智能化的视频分析能力。
这包括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目标跟踪等功能。
通过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出视频中的人脸、行为和目标,并进行分析和判定。
这对于预防犯罪、保护公共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具备实时性和可扩展性。
实时性是指系统需要能够实时对视频流进行处理和分析,及时预警和发现异常情况。
可扩展性是指系统需要能够灵活地扩展和接入新的设备和功能。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还需要具备数据存储和管理的能力。
视频监控系统产生的数据量庞大,因此系统需要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包括数据的备份、归档和检索等功能。
此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还需要具备远程监控和管理的能力。
通过网络连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远程客户端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包括查看视频、设置参数、接收报警信息等。
最后,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具备抗干扰和安全可靠的能力。
系统需要能够抵抗各种噪声和干扰,并保证视频数据的安全和可靠。
这包括数据加密、权限管理、防火墙等安全机制的应用。
总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包括高清晰度的视频采集能力、智能化的视频分析能力、实时性和可扩展性、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远程监控和管理能力以及抗干扰和安全可靠的能力。
这些技术要求能够使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各种应用场景下发挥出更好的性能和效果。
除了上述提到的技术要求之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还有一些辅助功能和特殊要求,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是指在设计和建设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项目时需要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设计规范:
1. 设备选型规范: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在选取视频监控摄像头、视频录像机、网络交换机等设备时,应满足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并考虑设备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2. 系统布局规范:根据监控区域的大小、形状和特点,合理布置摄像头的位置和角度,确保监控全覆盖,并避免监控死角。
另外,也需要合理规划视频存储设备的位置和网络布局。
3. 网络传输规范:视频监控系统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网络环境确定适合的网络传输技术和带宽要求。
另外,还需要考虑网络安全性,采取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4. 图像质量规范:视频监控系统需要能够提供清晰、稳定的图像,以便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分析。
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摄像头像素、图像传感器类型和图像处理算法,并合理设置摄像头的曝光、对比度和色彩等参数。
5. 视频存储规范:视频监控系统需要能够长时间存储大量的视频数据,因此需要确定合适的存储设备和存储容量,并制定视频存储周期和存储策略,以便满足监控数据的保存和检索需求。
6. 安全管理规范:视频监控系统数据涉及到个人隐私和机密信息,需要采取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因此,需要采取密码保护、访问控制和加密等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设计规范,实际的设计还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具体需求和现实情况,并遵循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视频监控技术标准书第一章概述与总体技术要求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视频监控系统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系统级联方式、监控图像传输、显示、存储及应用,以及系统测试、验收和维护管理的相关规则。
1.1.1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报警与监控系统。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安全防范、通信、电脑网络、系统集成等技术,构建具有信息采集、传输、控制、显示、存储与处理等功能的能够实现不同设备及系统间互联、互通、互控的监控综合系统。
利用该系统,可对需要防范和监控的目标实施有效的视频监控、报警处置,并可为城市应急体系建设提供相应的信息平台。
2.监控设备。
用于监控的信息采集、编码、处理、存储、传输、安全控制等设备。
3.监控资源。
监控设备和各类监控系统提供的图像、声音、报警信号和业务数据等资源信息,主要分为社会监控资源和公安监控资源。
社会监控资源,指社会各企事业、个人主导建设的监控资源。
公安监控资源,指公安机关主导建设的监控资源。
4.监控平台。
对联网系统内的资源进行集成和处理,对设备和网络进行管理,提供相关业务服务的平台。
用户通过调用监控平台的服务来进行监控管理、业务处理。
5.监控中心。
对各类报警与监控资源进行集中监控管理和指挥调度的场所。
6.用户。
是资源使用者,通过共享平台的接口访问,来使用共享平台提供的资源和服务,进行监控管理和业务处理。
主要包括用户终端和应用系统。
7.视频专网。
专用于承载监控系统信息的传输和交换,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网络,并且与其他网络物理隔离。
8.流媒体。
能以一定策略控制、可连续传输、以稳定的码流速率输出、可连续实施播放的数字视频、音频数据流。
9.卡口监控系统。
利用光电、电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远程数据通信等技术对经过卡口的车辆图像和车辆信息进行全天候实时采集、识别、记录、比对、监测的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完成布/撤控、报警、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
10.卡口前端车辆图像捕获率。
卡口前端摄像机记录的有效车辆数与实际通过卡口的车辆数的百分比。
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技术要求参数

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技术要求参数移动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它具有无线连接、远程监控和可移动性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参数。
1. 视频编码格式移动视频监控系统需要支持多种视频编码格式,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包括H.264、H.265等。
系统需要具备对这些视频编码格式的解码和编码能力,以确保视频传输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2. 视频分辨率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应支持多种视频分辨率,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常见的视频分辨率包括720p、1080p等。
系统需要具备对多种分辨率的支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整视频分辨率,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流畅度。
3. 视频帧率移动视频监控系统需要支持多种视频帧率,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常见的视频帧率包括30fps、60fps等。
系统应具备对多种视频帧率的支持,并能根据网络状况和设备性能智能调节帧率,以保证视频传输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4. 压缩比率移动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具备高压缩比率的能力,以减小视频传输的带宽占用。
常见的视频压缩算法包括H.264、H.265等。
系统应具备对高压缩比率的支持,并能提供优化的视频传输策略,以降低视频传输对网络的影响。
5. 网络传输协议移动视频监控系统需要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协议,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设备。
常见的网络传输协议包括TCP、UDP等。
系统应具备对这些网络传输协议的支持,并能动态选择最适合的传输协议,以保证视频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6. 安全加密机制移动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具备强大的安全加密机制,以确保视频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系统应支持对视频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并提供安全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机制,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7. 远程监控支持移动视频监控系统需要支持远程监控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远程查看实时视频和录像。
系统应提供对远程监控的支持,包括可视化的监控界面、实时云端存储、远程录像回放等功能,以方便用户随时随地监控目标区域。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 / T 367—20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内部及周边地区安全技术防范用视频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技术要求,是设计、验收安全技术防范用电视监控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防监控为目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的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其他领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仅适用于模拟系统或部分采用数字技术的模拟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702 —19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T 15211—1994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T 15408 —1994 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idt IEC 60839-1-2)GB 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7626 .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 .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 .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 .5—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 .11—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A/T 74 —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5 —19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JGJ/T 16 —19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视频video基于目前的电视模式(PAL 彩色制式,CCIR 黑白制式625 行,2:1 隔行扫描),所需的大约为6MHz 或更高带宽的基带信号。
监控技术要求

小区监控要求一、设计要求: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2、《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6、《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9、《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10、《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68—2001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13、《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GB4943-9514、《安全技术防范规范工程技术规范》GB/T75-941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16、小区的设计图纸及需求。
1、质量标准:(1)车牌摄像机为高清、防水、变压电源,晚间要求能清晰看到车牌照上的字(20米内);(2)其余摄像机要求红外夜视白天50米以内清晰分辨物体,夜晚30米以内清晰分辨视物,360°旋转球形摄像机要求相同;(3)所用信号、电源线均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得随意变更线径,信号线须采用屏蔽线(不低于SYV-75-5);(4)电源线采用RVV2X1.0m软护套电缆,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交流电源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云台控制信号采用RS485通信方式,采用RWP2X0.75m屏蔽软护套线传输、或光线(无云台的不需要);(5)需立杆的基础300*300mm*深500mm,螺栓高出地平50mm。
(6)达到国家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合格标准。
根据小区特点,充分把握人员进出的各大门、通道,停车场等基础性设施,具体为:1)在“小区”小区主要道路、路口、广场、地下停车场等位置安装台彩色带云台低照度一体化摄像机。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视频安防监控系统(Video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是指利用摄像机等设备获取监控区域的图像和声音,并对其进行分析、记录、传输和存储的一种安全保护系统。
GAT367—2001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该标准的要求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备要求1. 摄像机(Camera):应具备良好的图像质量、灵敏度和分辨率,可以保证在不同环境下获得清晰的图像。
2. 监视器(Monitor):要求分辨率高、亮度调节范围大,保证可以清晰、准确显示摄像机获取的图像。
3.存储设备:要求具备足够的存储容量,并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传输设备:要求传输稳定可靠,不受干扰和信号丢失。
5.其他设备:包括视频分析设备、报警设备等,应满足功能要求,并与摄像机、存储设备等设备相匹配。
二、系统要求1. 系统可靠性(System reliability):要求系统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并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
2. 系统易用性(System usability):要求系统界面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易懂,能够方便地实现监控区域的设置、图像查看和存储等功能。
3. 系统扩展性(System scalability):要求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扩展,可以增加或减少摄像机、存储设备等设备的数量。
5. 系统安全性(System security):要求系统数据能够进行加密保护,防止被非法获取和篡改,并能够实现用户权限的管理和分级授权。
三、图像质量和分辨率要求1.图像质量:要求摄像机获得的图像具备清晰度、色彩准确度、低噪声等特点,可以清晰显示监控区域的细节。
2.分辨率:要求摄像机的分辨率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上获取清晰的图像,以便进行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等应用。
四、数据传输和存储要求1.数据传输:要求数据传输稳定可靠,支持实时传输和远程监控,保证图像和声音的实时性。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1. 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保护隐私和数据的合法性。
1.2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任何使用视频监控设备和软件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商业建筑、公共场所、住宅区域等。
2.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要求2.1 系统架构2.1.1 系统拓扑结构详细描述视频监控系统的物理和逻辑拓扑结构,包括监控中心、存储服务器、摄像头、网络设备等。
2.1.2 系统组成描述视频监控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特点,例如视频采集、视频传输、存储和管理等。
2.2 摄像头布置2.2.1 安装位置选择根据实际需求和场所特点,确定摄像头的安装位置,包括室内、室外、固定位置和移动位置等。
2.2.2 监控范围覆盖确保摄像头的布置能够满足监控范围的要求,包括画面清晰度、视野角度和监控距离等。
2.3 视频传输要求2.3.1 网络连接描述视频监控系统中网络连接的要求,包括网络带宽、网络稳定性和QoS(Quality of Service)等。
2.3.2 数据传输保障确保视频数据的传输安全和完整性,包括使用加密传输协议、数据传输验证和数据备份等。
3. 视频存储和管理要求3.1 存储设备选择根据实际需求和存储容量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存储设备,包括磁盘阵列和网络存储设备等。
3.2 存储策略描述视频存储的策略,包括存储周期、存储容量管理和存储介质的选择等。
3.3 视频检索和管理描述视频检索和管理系统的要求,包括视频索引、智能检索和权限管理等。
4. 安全要求4.1 视频数据安全确保视频数据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包括访问控制、加密传输和数据备份等。
4.2 监控系统安全防止非法入侵和数据篡改,包括物理安全措施、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
4.3 隐私保护确保监控系统不侵犯个人隐私,包括数据脱敏、权限管理和法律合规等。
5.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 系统架构图- 摄像头布置图- 存储设备选型表- 存储策略表- 视频检索和管理系统界面截图6. 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法律名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6.2 注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视频安防系统设计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内部及周边地区安全技术防范用视频进空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技术要求,是设计、验收安全技术防范用电视监控系统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以安防监控为目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的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其他领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参照使用。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仅适用于模拟系统或部分采用数字技术的模拟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报警系统环境试验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属于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视频 video基于目前的电视模式( PAL 彩色制式, CCIR 黑白制式 625 行, 2:1 隔行扫描),所需的大约为 6MHz 或更高带宽的基带信号。
3.2 视频探测 video detecting采用光电成像技术(从近红外到可见光谱范围内)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频图象信号的一种探测手段。
3.3 视频监控 video monitoring利用视频探测手段对目标进行监视、控制和信息记录。
3.4 视频传输 video transmitting利用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直接或通过调制解调等手段,将视频图像信号从一处传到另一处,从一台设备传到另一台设备。
本系统中通常包括视频图像信号从前端摄像机到视频主机设备,从视频主机到显示终端,从视频主机到分控,从视频光发射机到视频光接收机等。
3.5 视频主机 video controller /switcher通常指视频控制主机,它是视频系统 * 作控制的核心设备,通常可以完成对图象的切换、云台和镜头的控制等。
3.6 报警图像复核 video check to alarm当报警事件发生时,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自动实时调用与报警区域相关的图像,以便对现场状态进行观察复核。
3.7 报警联动 action with alarm报警事件发生时,引发报警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进行动作(如报警图像复核,照明控制等)。
3.8 视频音频同步 synchronization of video and audio指对同一现场传来的视频、音频信号的同步切换。
3.9 环境照度 environmental illumination反映目标所处环境明暗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光通量。
参见附录 A 。
3.10 图像质量 picture quality指能够为观察者分辨的光学图像质量,它通常包括像素数量、分辨率和信噪比,但主要表现为信噪比。
参见附录 A 。
3.11图像分辨率 picture resolution指在显示平面水平或垂直扫描方向上,在一定长度上能够分辨的最多的目标图像的电视线数。
参见附录 A 。
3.12前端设备 terminal device指分布于探测现场的各类设备,在本系统中,通常指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设备(如镜头、云台、解码驱动器、防护罩等)。
3.13 分控 branch console通常指在中心监控室以外设立的控制和观察终端设备。
3.14 视频移动报警 video moving detecting指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现场图像变化,一旦达到设定阈值即发出报警信息的一种报警手段。
3.15 视频信号丢失报警 video loss alarm指视频主机对前端来的视频信号进行监控时,一旦视频信号的峰值小于设定值,系统即视为视频信号丢失,并给出报警信息的一种系统功能。
4、技术要求4.1 系统基本构成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一般由前端、传输、控制及显示记录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前端部分包括一台或多台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镜头、云台、防护罩、解码驱动器等,传输部分包括电缆和 / 或光缆,以及可能的有线 / 无限信号调制解调设备等;控制部分主要包括视频切换器、云台镜头控制器、 * 作键盘、各类控制通信接口、电源和与之配套的控制台、监视器等;显示记录设备主要包括监视器、录像机、多画面分割器等。
根据使用目的、保护范围、信息传输方式、控制方式等的不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可有多种构成模式。
本标准仅对各种不同类型食品监控系统的共同部分提出了通用技术要求,各种不同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共同部分的基本构成如图 1 所示。
4.2 系统设备要求4.2. 1 系统各部分设备选型4.2.1.1 应满足现场环境要求和功能使用要求,同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关技术要求。
4.2.1.2 前端设备可分为分离组合型摄像机,也可为一体化摄像机。
4.2.1.3 传输设备可分为普通的电缆,也可以为光调制解调制设备与光纤配合,也可以为微波开路传输设备。
4.2.1.4 显示设备可以是普通的电视机、专业监视器,也可以是显示器和 / 或其他设备如投影机、组合大屏幕等;记录设备可以为普通录像机、长时延录像机,也可以是数字记录设备如数字硬盘录像设备,以及可能培植的多画面分割器、大屏幕控制器等。
4.2.1.5 显示设备的配置数量应满足现场监视用摄像机数量和管理使用的要求,即应合理确定视频输入输出的配比关系。
4.2.1.6 显示设备的屏幕尺寸应满足观察者的监视要求。
4.2.1.7 数字图像记录设备应根据管理要求,合理选择。
设备自身应有不可修改的系统特征信息(如系统“时间戳”、跟踪文件或其他硬件措施),以保证系统记录资料的完整性。
4.2.1.8 控制设备中的切换器与云台镜头控制器等可以是分离的,通常在稍大的系统内,切换器、云台镜头控制器等采用集成式设备。
4.2.2 协调性各种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保证系统的图像质量损失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4.3 系统设计要求4.3. 1 规范性和实用性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应基于对现场的实际勘察,根据环境条件、监视对象、投资规模、维护保养以及监控方式等因素统筹考虑。
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有关风险登记和防护级别的要求,符合有关设计规范、设计任务及建设方的管理和使用要求。
4.3.2 先进性和互换性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在技术上应具有适度超前性和设备的互换性,为系统的增容和 / 或改造留有余地。
4.3.3 准确性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能在现场环境条件和所选设备条件下,对防护目标进行准确、实时的监控,应能根据设计要求,清晰显示和 / 或记录防护目标的可用图像。
4.3.4 完整性4.3.4.1 系统应保持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的原始完整性和实时性,即无论中间过程如何处理,应使最后显示 / 记录 / 回放的图像和声音与原始场景保持一致,即在色彩还原性、图像轮廓的还原性(灰度级)、事件后继性、声音特征等方面均与现场场景保持最大的相似性(主观评价),并且后端图像和声音的实时显示与现场事件发生之间的延迟时间应在合理范围之内。
4.3.4.2 除 4.3.4.1 外,还应对现场视频探测范围有一个合理的分配,以便获得现场的完整的图像信息,减少目标区域的盲区。
4.3.4.3 当需要复核监视现场声音时,系统应配置声音复合装置(音频探测)。
4.3.5 联动兼容性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能与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联动。
当与其他系统联合设计时,应进行系统集成设计,各系统之间应相互兼容有能独立工作。
对于中型和大型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能够提供相应的通信接口,以便与上为管理计算机或网络连接,形成综合性的多媒体监控网络。
4.4 系统功能要求4.4.1 概述系统应具有对图像信号采集、传输、切换控制、显示、分配、记录和重放的基本功能。
4.4.2 视频探测与图像信号采集4.4.2.1 视频探测设备应能清晰有效地(在良好配套的传输和显示设备情况下)探测到现场的图像,达到四级(含四级)以上图像质量等级。
对于电磁环境特别恶劣的现场,其图像质量应不低于三级。
4.4.2.2 视频探测设备应能适应现场的照明条件。
环境照度不满足食品监测要求时,应配置辅助照明。
4.4.2.3 视频探测设备的防护措施应与现场环境相协调,具有相应的设备防护等级。
4.4.2.4 视频探测设备应与观察范围相适应,必要时,固定目标监视与移动目标跟踪配合使用。
4.4.3 控制4.4.3.1 根据系统规模,可设置独立的视频监控室,也可与其他系统共同设置联合监控室,监控室内放置中心控制设备,并为值班人员提供值守场所。
4.4.3.2 监控室应有保证设备和值班人员安全的防范设施。
4.4.3.3 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行控制和功能 * 作应在控制台上进行。
4.4.3.4 大型系统应能对前端视频信号进行监测,并能给出食品信号丢失的报警信息。
4.4.3.5 系统应能手动或自动 * 作,对摄像机、云台、镜头、防护罩等的各种动作进行遥控。
4.4.3.6 系统应能手动切换或编程自动切换,对所有的视频输入信号在指定的监视器上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
4.4.3.7 大型和中型系统应具有存储功能,在市电中断或关机时,对所有编程设置、摄像机号、时间、地址等信息均可保持。
4.4.3.8 大型和中型系统应具有与报警控制器联动的借口,报警发生时能切换出相应部位摄像机的图像,予以显示和记录。
4.4.3.9 系统其他功能配置应满足使用要求和冗余度要求。
4.4.3.10 大型和中型系统应具有与音频同步切换的能力。
4.4.3.11 根据用户使用要求,系统可设立分控设施,分控设施通常应包括控制设备和显示设备。
4.4.3.12 系统联动响应时间应不大于 4s 。
4.4.4 信号传输4.4.4.1 信号传输可以采用有线和 / 或无线介质,利用调制解调等方法;可以利用专线或公共通信网路传输。
4.4.4.2 各种传输方式,均应力求视频信号输出与输入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详见 4.3.4.1 。
4.4.4.3 信号传输应保证图像质量和控制信号的准确性(响应及时和防止误动作)。
4.4.4.4 信号传输应有防泄密措施,有线专线传输应有防信号泄露和 / 或加密措施,有线公网传输和无线传输应有加密措施。
4.4.5 图像显示4.4.5.1 系统应能清晰显示摄像机所采集的图像。
即显示设备的分辨率应不低于系统图像质量等级的总体要求。
4.4.5.2 系统应有图像来源的文字提示,日期、时间和运行状态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