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调研报告3篇
研究报告 重庆
研究报告:重庆1. 简介本研究报告将重点关注中国的一个著名城市——重庆。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本报告将介绍重庆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经济发展以及旅游景点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和认识重庆的机会。
2. 地理位置重庆位于中国的四川盆地东南缘,长江上游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它横跨北纬28°10’至32°13’,东经105°11’至110°11’之间,总面积为82,400平方公里。
重庆的地势较为复杂,包括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等各种地貌。
由于地形独特,重庆被形容为“山城”。
3. 历史沿革重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古代文明。
在历史上,它曾是巴蜀文化的中心和著名的商业城市。
在宋代时,重庆成为中国的南方重要港口之一。
在抗日战争期间,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并成为中国人民抵抗日军侵略的重要据点。
今天的重庆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但它仍然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4. 经济发展重庆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各方面大力发展,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制造和服务业发展方面。
重庆被国家确定为“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域。
重庆的经济主要以工业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商贸物流业和旅游业为主。
重庆的汽车制造、石化、钢铁和电子信息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5. 旅游景点重庆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5.1 三峡三峡是长江上最具壮丽景色的地方之一。
它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游客可以乘坐游轮欣赏美丽的峡谷景色,还可以参观三峡大坝和其他景点。
5.2 洪崖洞洪崖洞是一个古老的风景名胜区,位于重庆市区。
它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巷道,是体验传统重庆文化的好地方。
5.3 解放碑解放碑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是一个巨大的石碑,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抗战胜利后国共合作的象征。
重庆优秀调研报告范文
重庆优秀调研报告范文重庆优秀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重庆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业发展情况,为进一步规划和推动重庆旅游业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1.资料收集: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报告和统计数据,获取对重庆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了解。
2.实地调研:选择了重庆市内多个重要旅游景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访谈。
三、调研结果1.重庆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重庆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长江三峡、武隆天坑、洪崖洞等,吸引了大批游客。
2.旅游业发展迅猛:重庆的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年均增长率超过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越来越大。
3.旅游基础设施亟待提升:尽管重庆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些旅游景点的交通、餐饮等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4.旅游品牌推广需要加强:重庆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相对较低,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和推广力度,提升其在国内外游客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5.旅游可持续性发展应引起重视: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四、调研建议1.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景点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
2.加大市场推广力度:通过加强广告宣传、举办重大旅游活动等方式,提升重庆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加强旅游管理和监管: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不法行为,保护游客合法权益。
4.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重庆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和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
然而,与旅游资源的丰富度相比,旅游基础设施和品牌推广还有待提升。
为了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并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
六、参考文献1.重庆市旅游发展局. (2020). 重庆市旅游发展报告.2.钟永兴, 陈蓉, & 黄启怡. (2019). 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旅游论坛, (02), 98-104.。
重庆优秀调研报告范文
重庆优秀调研报告范文一、引言重庆是一座位于中国西南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本文将介绍一份关于重庆的优秀调研报告范文,重点分析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二、经济发展1. 城市发展背景重庆作为中国的直辖市之一,拥有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发展规划。
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
2. 产业结构重庆的产业结构多元化,涵盖了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其中,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是重庆的支柱产业。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机会。
三、旅游资源1. 自然景观重庆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长江三峡、武陵山脉和大足石刻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重庆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2. 文化遗产重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例如,重庆老街区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建筑和文化风情,给游客带来了独特的体验。
此外,重庆的火锅文化也是一大特色,吸引了许多美食爱好者。
四、文化特色1. 传统艺术重庆有许多传统艺术形式,如川剧、民间舞蹈和民间音乐等。
这些艺术形式代表了重庆地区独特的文化特色,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和喜爱。
2. 节庆活动重庆的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如重庆国际旅游节和重庆渝派音乐节等。
这些活动为城市增添了欢乐氛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参与者。
五、结论综上所述,重庆作为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拥有丰富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其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遗产使其成为一个吸引人们关注的地方。
我们对重庆的调研结果表明,该城市在经济、旅游和文化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注:本文所提及的城市和调研报告纯属虚构,仅用于演示Markdown文本格式的展示和语言技能的展示。
重庆外出考察报告
2
3
本文将重点介绍考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并结合重庆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01.
在经济发展方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均为国内一线城市,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 创新能力。通过参观当地企业、开发区等,我们了解到这些城市在吸引人才、优化营商 环境等方面的举措
02.
20XX
重庆外出考察报 告
-
1
引言
2
城市规划
3
经济发展
4
文化建设
5
总结与建议
引言
引言
1
为了深入了解和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在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文化建 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重庆市政府组织了一次外出考察活动
本次考察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通过实地参观、 交流学习,使我们对这些城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4
条件
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 和传承:加大对文化产 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文
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3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 升城市文化品质,增强 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5
总结与建议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 相信可以为重庆的发 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 力,推动城市的持续
繁荣和发展
-
汇报结束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建议:重庆应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同时,可以学习 北京、上海等城市经验,完善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
01
在文化建设方面,北京、上海 等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 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参观当 地博物馆、文化街区等,我们 了解到这些城市在文化传承、
结合重庆实际情况,我们 提出以下建议
总结与建议
重庆考察调研报告
重庆考察调研报告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为了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挑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考察调研。
本报告总结了我们的调研结果,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推动重庆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首先考察了重庆的市区发展情况。
首先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重庆市中心的高楼大厦林立,城市的景观与繁忙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我们也发现在城市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城市高楼大厦过密,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城市建设中有一些历史建筑被拆除,这不仅损坏了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也让城市的面貌变得单一化。
重庆在城市规划和生态环保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特别是在华西坝和南滨路等地进行了绿化改造。
我们赞赏政府在保护城市环境方面所做的工作,但也认为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我们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对城市绿化的投入,加强对有害物质排放的管控,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对重庆的工业基地进行了考察。
重庆的工业发展较为活跃,特别是在汽车、钢铁和化工等产业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然而,我们也发现,在一些传统产业的发展中,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此外,我们认为重庆应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信息技术等,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还考察了重庆的农村地区,发现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有限。
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也相对匮乏。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最后,我们调研了重庆的教育和科技创新方面。
重庆有一些高水平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但与一线城市相比,科技创新的实力还有待提高。
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投入,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推动重庆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总结起来,重庆在城市发展、经济发展、农村地区和教育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重庆参观调研报告
重庆参观调研报告重庆参观调研报告一、引言为了更好地了解重庆城市发展状况以及重庆的旅游资源,我们一行人前往重庆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参观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的观察和所得,并对重庆城市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
二、重庆城市发展状况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新一线城市。
在我们的参观调研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重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快速发展。
1. 城市规模:重庆市拥有庞大的城市规模,在城市中心区域拥有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景观。
与此同时,重庆市还涵盖了许多山区和农村地区,形成了多样化的城乡结合部门。
2. 交通便利性:重庆市具有便捷的交通系统。
我们乘坐地铁、公交车和轻轨等交通工具,发现各项交通设施的覆盖面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城市拥有著名的长江索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时速可以达到6米的索道。
3. 城市旅游资源:重庆市以其独特的山水景观而闻名全国。
我们参观了重庆的洪崖洞、解放碑、万州天台山等著名景点,深深被其壮丽的景色所吸引。
此外,重庆还拥有世界遗产大足石刻和武隆天生三桥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三、重庆城市发展的挑战虽然重庆市发展迅速且充满了魅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污染问题:重庆市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大量的工厂和车辆排放的废气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在雾霾的形成过程中。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重庆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2. 城市拥堵: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和车辆数量的快速增加,重庆城市面临交通拥堵的困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重庆正在大力推进公共交通建设,同时也加大了对私家车辆的限制。
3. 产业结构调整:重庆市正在加大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力度,以减少对传统工业的依赖,并且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
然而,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人才流失和产业转型等问题也需要重视和解决。
四、重庆的未来展望虽然重庆市目前还面临一些挑战,但我对它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1. 生态环境建设: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重庆市将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减少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
重庆市场调研报告(优秀3篇)
重庆市场调研报告(优秀3篇)重庆酒店市场调查报告篇一一、调查项目背景根据已出炉的中国旅游业统计年鉴,全国的星级酒店从2000年的6029家增长到了2006年年底的12751家,星级酒店总数的年均增长率达到壹五.3%。
2000年到2006年,全国星级酒店的客房数量从594,700间增长至1,459,800间左右,年均增长率为7.7%。
2007年,旅游酒店数量达到14327家,其中五星级361家,四星级1631家,酒店客房数达到160万间,其中五星级饭店数量增长明显,2007年新评定五星级饭店65家,比2006年增长30家,同比增长幅度超过20%。
二、玉溪宾馆市场简介对于玉溪市,宾馆数量很多,其中包括星级酒店、家庭式宾馆、经济型宾馆,招待所等等,其中占有量最大的是家庭式宾馆。
近几年来的抽样调查统计表明,入境旅游者对玉溪市住宿质量总体评价普遍较好。
宾馆市场竞争激烈,面对的竞争对手不只是宾馆,还有星级酒店、百年老店、还有各式各样招待所等等。
三、调查目的(一)了解宾馆在玉溪的发展环境及其市场结构(二) 了解所服务对象的需求1、总目标把握消费者对宾馆的需求标准,为本次宾馆创业提供理性方向和决策依据,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了解本地区各年龄阶层的住宿风格和住宿习惯,以及宾馆存在的经营和管理上的问题,使管理者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方案,提高市场竞争力。
2、分项目标(1) 了解消费者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的现状和趋势。
(2) 了解消费者对宾馆的认知和评价状况。
(3) 了解宾馆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消费人群构成,消费人数及消费人群的经济状况。
(4) 了解宾馆消费者的总体消费特征。
(三)了解宾馆在玉溪的营销战略。
四、调查范围与方法(一)抽样范围本次调查针对本区各年龄人口,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我身边朋友、校友和研和镇上的村民。
(二)抽样方式宾馆问卷调查采取了简单随机抽样方式。
(三)调查方法宾馆消费者问卷采取留置问卷,现场收发问卷的调查方式。
重庆 变化 调研报告
重庆变化调研报告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重庆市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
近年来,重庆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变化。
本篇文章将对这些变化进行调研和总结。
首先,重庆的城市规划呈现出明显的改变。
过去,重庆的城市规划相对混乱,拥堵的交通、废弃的工厂和破旧的居民区是城市的常态。
然而,近年来,重庆开始进行城市改造,通过拆除废弃的工厂和旧楼,展开新的城市建设。
重庆将核心商业区规划成了一个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群,改善了城市的形象,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交通发展是重庆发生变化的重要方面。
重庆的山地地形曾经是交通建设的阻碍,让人们出行不便。
然而,近年来,重庆加大了对交通的投资,建设了大量的高速公路、地铁和快速交通系统,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通行。
此外,渝中轻轨和轻轨2号线的开通也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进一步改善了交通拥堵问题。
第三,重庆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重庆作为中国内陆城市的代表之一,已经逐渐成为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
重庆以汽车、电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重庆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居前,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此外,重庆的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
重庆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得到了重视和保护,重庆市政府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节日和赛事等活动,大力宣传本土文化。
此外,重庆还积极吸引国内外的艺术家和文化机构来到重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了人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味。
然而,重庆的变化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城市中的环境污染依然严重,交通拥堵问题仍然突出。
尽管重庆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改善环境和交通状况,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精力。
综上所述,重庆在城市规划、交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这些变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为重庆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重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继续加大努力来解决。
重庆将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变化。
璧山调研报告
璧山调研报告璧山调研报告(一)近日,我前往重庆市璧山区进行了一次调研,了解该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环境保护措施以及社会文化特点。
本文将对此次调研进行详细记录,并对璧山区的发展进行分析。
璧山区位于重庆市中部,是重庆市辖区之一。
这个区域自古就是重庆的扼要通道,因犹如一颗美玉而得名“璧山”。
在调研中,我首先来到了璧山区的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璧山经济开发区。
璧山经济开发区是重庆市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撑点,也是区域内重要的工业聚集区之一。
在这里,我采访了几家企业负责人,了解了他们对于璧山区发展的看法。
他们普遍认为,璧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理想之地。
同时,璧山区政府也给予了很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此外,璧山区的环境保护措施也是我调研的重点之一。
璧山区紧邻长江,是长江上游的水源涵养区域之一。
为了保护好这片绿水青山,璧山区政府大力推进长江水环境治理工作,定期组织各类水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此外,璧山区还加大了生态建设力度,积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打造了一大批生态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进一步提高了区域的绿化率和空气质量。
璧山区的社会文化特点也是我此次调研的重要内容。
在璧山区的街头巷尾,我感受到了这里特有的民风民俗和浓厚的历史底蕴。
璧山区是重庆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曾是古巴蜀道的重要节点。
璧山区政府非常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修缮了许多古建筑和古迹,开展了多项文化活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里独特的魅力。
璧山调研报告(二)综上所述,璧山区作为重庆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璧山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给予了企业很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企业家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同时,璧山区政府也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区域内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得到了积极推进,有效保护了长江这一重要水源涵养区的生态环境。
璧山区的生态建设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大大提高了区域的绿化率和空气质量。
重庆旅游调研报告
重庆旅游调研报告
《重庆旅游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重庆作为一个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备受瞩目。
为了更好地了解重庆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游客需求,特别组织了一次重庆旅游调研活动。
二、调研内容
1. 调研时间:2021年9月1日至9月5日。
2. 调研地点:主要在重庆主城区、长寿、南川等地进行实地调研。
3. 调研对象:主要针对消费者、旅行社、酒店和景点管理方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4. 调研内容:主要调查重庆旅游市场的规模、发展状况、游客群体特点、景点质量和服务水平等。
三、调研结果
1. 重庆旅游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每年吸引数百万国内外游客。
2. 重庆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景观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其中长江三峡、武隆天生三桥和重庆老街等景点备受游客欢迎。
3. 重庆的特色小吃和火锅是游客必不可少的品尝美食。
4. 旅游服务业在不断提升,但仍有部分景点和酒店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
四、调研建议
1.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重庆旅游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提高景点和酒店的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3. 增加旅游产品多样性,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旅游线路和活动项目。
4. 提高旅游安全保障,加强旅游执法和安全监管力度,确保游客旅途安全。
五、总结
通过此次重庆旅游调研活动,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了重庆旅游市场的现状和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希望重庆旅游能够不断发展,为更多游客带来愉快的旅行体验。
家乡重庆红色调研报告
家乡重庆红色调研报告首页家乡重庆红色调研报告2021年11月16日一、引言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作为红色革命的摇篮之一,重庆承载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和历史遗迹。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家乡重庆红色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
二、红色调的起源红色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它始于工人、农民和革命者对压迫与剥削的不满,逐渐发展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革命运动。
重庆作为中国共产党曾经的临时首都,红色调在这片土地上拥有深厚的根基。
三、红色文化的传承重庆的红色文化传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二是红色文化教育的推广。
1.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重庆保护并利用了许多红色革命遗址,如独立公园、红岩村等。
这些遗址向人们展示了当年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场景,激发着人们对红色历史的思考和敬仰之情。
2.红色文化教育的推广重庆的红色文化教育非常重视,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普及红色历史知识和精神。
红色旅游、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生,让他们更加了解和认同红色文化。
四、红色调的价值意义红色调具有丰富的价值意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家园,也是无数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目标。
1.激励团结奋斗红色调的传承和发扬,让人们感受到了革命烈火的力量。
它鼓舞着人们永不停息地为实现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
2.传递历史教育红色调是历史的见证,通过对红色历史的学习和传承,可以让后代子孙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和牺牲。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政治意识和爱国情怀。
3.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
通过学习红色历史,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结论重庆红色调的研究和传承,对于弘扬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重视红色历史的教育和传承工作,让红色调的精神永远燃烧在我们的心中。
参考文献:无(注:此为AI自动生成的文章,仅供参考。
重庆 旅游 调研报告
重庆旅游调研报告重庆旅游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重庆旅游资源的状况和发展趋势,为旅游企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游客进行,以了解游客对重庆旅游景点的满意度、意愿等信息。
实地走访则是走访了解重庆的主要旅游景点,并与景点管理方进行交流。
三、调研结果1. 旅游景点概况重庆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
重庆以其盛景和巧妙合理的旅游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
重庆的旅游景点主要有洪崖洞、长江索道、三峡等。
经过调研了解,大部分游客对重庆的旅游景点整体满意度较高,特别是对风景和文化的认同。
2. 旅游设施状况重庆的旅游设施相对较为完善。
在问卷调查中,许多游客表示对重庆的交通、住宿和餐饮服务比较满意。
然而,仍有一小部分游客认为旅游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3. 旅游管理重庆的旅游管理相对较好,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游客对景区的排队等候时间普遍不满意,认为游客流量管理需要优化。
此外,一些游客还提到在景点拍照时人群比较拥挤,影响了旅游体验。
4. 旅游市场重庆的旅游市场规模较大,在国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游客表示对重庆的旅游景点有较高的期待,并表示愿意再次游览。
五、调研结论重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相对完善的旅游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在旅游流量管理和旅游体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善。
另外,重庆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有需要加强宣传推广以及提供更多的定制化旅游服务。
六、建议1.加强景区游客流量管理,提高游客排队等待的效率,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2.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重庆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3.提供更多的定制化旅游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加强旅游设施的更新和建设,提高游客的住宿和餐饮体验。
七、感想与体会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重庆旅游资源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重庆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重庆市场调研报告(2)
重庆市场调研报告(2)重庆市场调研报告重庆市场调研报告 [篇2]一、区域环境研究1、区域综述江北区观音桥位于重庆渝中半岛和北部地区的几何中心,是传统的商贸繁华区域,是重庆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五大商圈之一,是江北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观音桥商圈以观音桥转盘为中心,建新东、南、西、北路为辐射方向,半径1000米内区域。
商圈作为北部城区商业发源地,凭借邻解放碑及新区优势,曾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第二大商圈,但随着交通改善,商业结构、布局不合理而出现“商业空心”现象,限制了一些大型、综合性商业物业在此发展。
随着观音桥商圈的重新规划并开始实施2003年龙湖·北城天街、协信·黄金海岸投入使用,使该商圈的整体形象得到了很大改观,商业布局初具雏形 2004年,对观音桥商圈进行了从新定位,政府意在把观音桥商圈建为极具特色的休闲、娱乐、购物场所,集中体现“重庆的名片、城市的客厅、市民的乐园、消费的天堂”四个方面的文化消费内涵2017年2月,2万方的嘉陵广场的正式开放,进一步定位了观音桥生态商圈的形象,在规划中,观音桥商圈面积将达到42公顷,目标直指西南地区最大的生态商圈2、商圈环境分析商业环境大型商业项目:(分类)购物型商业:龙湖·北城天街(名店坊、华联商厦、远东百货)、天街2号、AEPC香港城、茂业百货、新世纪百货、重百、协信铜锣湾广场(黄金海岸)、金源地下城等,家电买场:国美、苏宁、商社以及即将开业的大中电器等建材卖场:青田家私广场、营业面积4万方的建玛特、南亚家具广场、金观音家具广场等大型超市:家乐福、福建永辉超市、新世纪超市等餐饮、娱乐项目:分布区域较为散乱,欧式一条街、北城天街、金源地下城、协信铜锣湾广场等,金源地下城内餐饮定位中高档,借助金源大酒店超五星级的配套,在高端群体中有一定的认知度,金源·时代俱乐部整合娱乐的消费模式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其他的餐饮、娱乐项目主要为商圈配套的点缀,未能形成商圈的核心消费点,且在消费者心中认知度也都不高。
重庆城市形象调研报告
重庆城市形象调研报告重庆城市形象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形象成为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关注的热点。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重庆市的城市形象,发现其优势与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进一步推动重庆市的城市形象建设。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重庆市的城市形象,包括城市的外观、文化氛围、城市管理等方面。
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三、调研结果分析1. 重庆市的城市外观在问卷调查中,许多参与者认为重庆市拥有独特的山水风光,以及著名的长江和嘉陵江。
然而,也有一些人提到了一些问题,例如空气污染和建筑物的密集性。
因此,城市应该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建筑设计,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外观。
2. 重庆市的文化氛围重庆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川剧、巴渝文化和火锅文化等。
在问卷调查中,大多数人认为重庆市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这为城市形象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重庆市应该更加注重保护传统文化,并推广和传承传统文化,以加强城市的文化魅力。
3. 重庆市的城市管理在问卷调查中,一些参与者抱怨了重庆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和垃圾处理不完善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形象的提升。
因此,建议加强城市的公共交通建设,改善交通状况,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理的力度。
四、改进建议1. 环境保护: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
2. 城市设计:注重建筑的美观性和独特性,充分利用重庆的山水资源,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3. 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加强对巴渝文化、川剧和火锅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出相关文化活动,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
4. 城市交通建设: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市民出行的便利度。
5. 垃圾处理: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打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五、结论从本次调研的结果来看,重庆市在城市形象上具有优势,如独特的山水风光和文化氛围。
重庆变化调研报告
重庆变化调研报告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城市,也是重要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城市发展的加速,重庆的变化也日新月异。
本报告将对重庆的变化进行调研,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居民生活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重庆的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重庆的道路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
特别是在交通方面,重庆的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方便了居民的出行,改善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
同时,重庆还加大了城市绿化和环保建设的力度,城市的景观和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其次,重庆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重庆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重庆的实体经济和创新型经济都发展迅速,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也逐渐壮大起来。
重庆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流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第三,重庆的文化传承得到了保护和弘扬。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重庆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近年来,重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例如,将一些古建筑和历史遗迹修复,打造成文化旅游景点;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增加市民的文化参与度。
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让重庆的文化魅力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展现。
最后,重庆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庆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多样的生活服务,如购物中心、娱乐场所、健身俱乐部等,丰富了居民的生活方式。
同时,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也得到了改善,为居民的健康和教育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重庆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居民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变化。
重庆已经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现代化城市,其发展潜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重庆将继续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重庆调研报告
重庆调研报告
《重庆调研报告》
近日,我们对重庆进行了一次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和深入交流,了解了重庆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情况,下面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首先,重庆作为西部重要门户城市,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我们深入了解了重庆的扶贫开发政策和产业布局,发现重庆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重庆的工业和服务业也在不断壮大,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重庆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重庆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也值得称赞。
城市内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展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风貌。
特别是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重庆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引领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此外,重庆市的人文风情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无论是传统的文化传承还是现代的艺术创新,重庆都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加之当地的美食和民俗风情,使得重庆成为了一个吸引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总的来说,我们对重庆的调研体会十分丰富,它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关注。
希望我们的调研报告可以为重庆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也期待着重庆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展现出更多的活力和魅力。
重庆历史调研报告
重庆历史调研报告一、引言重庆,全称重庆市,简称“渝”,是中国的一个直辖市,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
重庆市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了解重庆的历史,本次调研将重点围绕重庆的历史发展、文化传承以及历史遗址保护等方面展开。
二、重庆的历史发展重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三千年前的先秦时期。
在秦朝建立之后,重庆成为了军事要塞和交通重镇。
随着历史的演进,重庆逐渐成为了商贸中心和政治中心。
其中,抗日战争期间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为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提供了坚实的后方支持。
这一时期的重庆成为了中国抗日斗争的象征,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顽强。
而朱德、周恩来等众多革命先驱也在重庆领导和参加了革命斗争,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战后,重庆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重庆的工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
同时,重庆也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三、重庆的文化传承重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重庆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巴渝文化、南山文化和岷江文化等。
其中,巴渝文化是重庆独有的文化形态,融合了巴文化和渝文化的特点。
而南山文化则是以重庆南山地区蕴藏的岩石文化为特征,展示了重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岷江文化则是以岷江流域地区的文化遗存为基础,彰显了重庆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在文化传承方面,重庆积极推动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重点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文化遗址,如武隆地区的白帝城、奉节地区的忠县古城等。
此外,重庆还大力弘扬传统的工艺技艺,如巴渝剪纸、木版年画等,使这些传统文化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传承和发扬。
四、历史遗址保护的困境与对策尽管重庆在历史遗址保护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但仍然面临一些困境。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扩张,给历史遗址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很多历史建筑被拆迁或改造,导致其原貌不再存在。
重庆地理调研报告
重庆地理调研报告一、概况重庆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的四个直辖市之一。
行政区域包括9个城区和4个县级市,总面积为82400平方公里。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地势高低起伏,河山交错。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重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
二、地理特征1. 山地地貌重庆大部分地区由山地构成,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城市。
主要山脉有武陵山、巫山、瞿塘峡等。
山地地貌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峡谷、溶洞等。
2. 河流重庆境内有长江和嘉陵江两大主要河流,其中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是中国最大的水陆交通干线。
长江沿线的重庆港是中国重要的内河港口之一,也是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3. 气候重庆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但少雪。
气候对于农业、旅游等产业具有重要影响。
4. 自然资源重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铜、铝等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水能资源。
这些资源为重庆的工业和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经济发展1. 工业重庆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工业门类齐全,涵盖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等多个领域。
重庆汽车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冶金工业等在国内具有较高地位,对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 交通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拥有成熟的陆空水交通网络。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
此外,重庆还有发达的铁路运输系统和内河水路。
交通便捷为重庆的对外交流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 旅游业重庆拥有众多的自然风景名胜和人文景点,如三峡、武隆天生三桥、洪崖洞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旅游业成为了重庆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人文景观1. 重庆火锅重庆火锅以其辣味和麻味而闻名于世,是当地的美食代表。
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游客,都能在重庆品尝到正宗的重庆火锅,体验其独特的风味。
2. 巴渝文化巴渝文化是重庆地区独有的文化传统,包含了巴文化和渝文化两大支系。
重庆历史调研报告
重庆历史调研报告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对重庆的历史进行调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重庆的起源和发展、重庆的历史名人、重庆的历史事件、重庆的文化遗产等。
重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6年,当时是秦朝的巴国。
后来,重庆成为了三国时期蜀汉的都城,并在唐朝时期成为了重要的商贸中心。
明清时期,重庆逐渐发展为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此后,重庆作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在近代的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重庆的历史名人众多,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双山派刺绣的创始人杨洪渡先生。
他是中国刺绣史上的传奇人物,被誉为“刺绣宗师”。
他创办的双山派刺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除此之外,重庆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名人,如杨佳乐、李子暘、钟声等。
他们的贡献不仅在重庆的历史上有广泛的影响,同时也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庆的历史事件也非常丰富多样。
最著名的要数重庆火药厂爆炸事件。
这次爆炸发生在1944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了重庆,用火药厂制造的弹药向国军方向发射。
爆炸导致了重庆城的许多死亡和破坏,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个象征性事件。
重庆也有许多著名的文化遗产,如歌剧《红灯记》、雕塑《大足石刻》等。
这些文化遗产代表了重庆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其中,歌剧《红灯记》是一部以重庆为背景的作品,以重庆火山村为故事背景,描绘了人们在困境中坚持奋斗的精神,成为重庆文化的代表之一。
而大足石刻则是中国著名的石刻艺术,代表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被誉为“东方雕塑之冠”。
总的来说,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一座重要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重庆的起源和发展、重庆的历史名人、重庆的历史事件、重庆的文化遗产等方面的调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重庆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对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有所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调研报告3篇重庆市万州区农业局关于“三农”问题的调研报告按照市农业局渝农法[]2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有关人员组成调研小组,在本区中心集镇龙沙镇、移民大镇大周镇、产粮大镇太安镇三个镇共选取30户农户,按照文件提出的提纲进行了调查研究。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于后:一、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情况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在我区上上下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普遍认为继1982至1986年中央为农业发了五个一号文件的十八年后,今年中央又为农业发出了一号文件,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区委、区政府对一号文件的宣传贯彻非常重视,对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时进行了布署。
区委宣传部、区农办、区农业局和区林业局等单位联合组织了“万州区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宣讲团”,从2月中旬开始到乡镇对基层干部和群众进行宣传讲解。
区委、区政府决定在3月中旬召开全区农村工作会议,重点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重庆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龙宝、天城、五桥和江南新区四个开发区对贯彻中央1号文件都作出了具体安排,各乡镇、街道都已陆续行动起来。
我们调研所到的三个镇都召开了“三干会”,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并通过他们传达到农村的家家户户。
二、粮食生产方面的情况1、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
粮食播种面积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调查的30个农户粮食播种面积90.31亩,比减少了5.9亩,减6.1%。
今年计划粮食播种面积为88.21亩,比又减少了2.1亩,减2.3%,基本与全区农业统计情况一致。
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截止底,全区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38万亩;二是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由于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相对较低,部分耕地改种了柑桔、桃等经济林木;三是三峡水库淹没了一部分耕地;四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征用了一些耕地;五是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种田的老人和妇女多数体力较差,无力耕种造成弃耕。
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和第二条。
粮食产量总体上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调查的30个农户粮食产量合计为81070斤,比减少了3950斤,下降了4.6%;预计产粮食77730斤,与相比,又将下降 4.1%。
粮食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
2、粮食单产。
调查结果,30个农户粮食平均亩产为898斤,比高14斤,预计粮食平均亩产为881斤,比又低17斤,可见整体上有增有减。
影响粮食单产主要是气候影响,农业自然灾害较轻,粮食单产就高一些;其次是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
就单个作物看,玉米生产方面,由于近年来临奥一号等高产品种的大量推广,玉米单产提高较快;而水稻生产方面,由于没有显著高于当前推广的D优、岗优系列的高产品种,因而单产水平基本保持原有水平。
3、农户存粮情况。
调查发现,农户存粮人均只327斤,不够一年的食用。
三个镇中,农户存粮情况不均衡,龙沙镇调查的农户存粮不多,大周镇调查的农户均无存粮。
只有太安镇调查的农户存粮较多,一般农户存粮均够一年以上食用。
平常面上了解的情况大致是,20%农户存粮够一年以上食用,50%的农户存粮只够一家人大半年(6—10个月)食用,20%的农户基本无余粮,近10%的农户要买粮食才能满足食用。
从增减趋势上看,今年以来多数农户存粮数量有所下降。
今年存粮量下降主要原因是:一是去年国家放开粮食流通渠道后,粮食的加工户和贩运户增多,许多加工户和贩运户主动下村、下社、上门收购粮食,加上去年以来粮价持续攀升至现在稻谷1.20元/kg,一些种粮农户借机纷纷出售存粮;二是近年来我区畜牧业快速发展,消耗了一部分存粮;三是粮食总产逐年下降,存粮来源减少。
此外,农民对贮藏粮食的认识也有变化。
调查的三个镇中,龙沙镇农户存粮明显较其他两个镇少,其主要原因是该镇农田水利设施较好,水田基本能旱涝保收,整体经济水平也好于其他两镇,农民认为一般不用存太多的粮食防止灾荒。
4、粮食生产的投入情况。
总的情况是,现金投入逐年增加,种粮劳动力投入减少。
调查的30个农户、粮食生产投入分别为15520元和16371元,预计要增加到16852元。
现金投入增加主要是源于肥料、种子等农资产品涨价。
调查发现,今年尿素零售价达到1675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元/吨;碳铵零售价达到520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0元/吨;优质稻种子价格达到15元/斤,比前两年和目前普通杂交稻种子高一倍,需25斤稻谷才能换1斤,而过去换1斤杂交稻种子只需10斤稻谷。
高产玉米种子价格7元/斤,一般杂交玉米种子只2元/斤左右。
当前,农资产品的涨价已抵销了农产品价格提高的增收效益。
劳动力投入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二是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种田的多数系体力较差的老人和妇女,因此,多用化肥少用农家肥,耕作也相对粗放;三是抛秧栽培、稻田稻草履盖洋芋等节劳技术的推广面积增加。
5、农民对国家重视粮食生产的看法。
接受调查的农民普遍认为,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粮猪型农业生产模式仍然占农户经营的绝大部分,虽然不是国家的粮食主产区,但粮食却是大多数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和重要饲料来源,一旦粮食大量减产,势必造成粮价上涨,农民又无能力购买。
同时,由于人多地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存粮不多的现实,我区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容乐观。
国家重视粮食生产,对我区来说无疑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对增加我区农民收入、保证粮食安全肯定会有很大帮助。
国家对粮食生产的保护和扶持,农民们有许多意见和建议,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⑴国家直补政策要尽快到位,补贴金额要大一点,小了起不到预期的作用。
⑵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
目前万州区各地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的问题非常突出,村社、群众无力整修,这对保护全区粮食生产能力威胁极大。
⑶希望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多采取直接补助到种粮食农户头上的办法,现在国家成百上千万的补助资金投给了农业开发的“业主”,一些业主(龙头)又没有很好起到龙头的作用,老百姓没有真正得到多少实惠。
⑷希望政府对种粮大户要实行特殊保护政策,一要制定最低保护价,二要保证收购,三要严格控制农资价格。
⑸国家要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一是要加大农技推广力度,保证农技推广经费,解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无钱办事的问题;二是对增产增收效果好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可实行良种补贴,解决新品种种子价格高令农民望而生畏的问题,尽快扩大良种推广应用面积。
三、农民收入方面的情况1、农民收入水平。
万州区是集中连片的国家级贫困山区,目前尚有20个特困乡、220个特困村,绝对贫困人口达6.97万人。
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552.9元(农经统计口径),比全市平均少328.1元,在全市39个区(县)中排倒数15名。
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675.9元,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差距很大。
农民收入虽然逐年上升,但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比上年增加了69.8元和123元。
而且实物比重大,现金收入少。
调查的30个农户、人均纯收入平均为1762元和2050元,今年预计可达2205元,在本区农村属中等偏上水平。
2、农民收入来源。
调查结果,30个调查户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外出务工收入(166100元),占总收入的63.8%;其次是种植业收入(51360元),占总收入的19.7%;再次是养殖业收入(29860元),占总收入的11.5%。
从全区统计情况看,种养殖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占45%以上,接近收入总额的一半。
占第二位的是外出劳务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30%,超过了种植业的收入。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收入只占农民收入的20%。
“种粮饱肚子,喂猪供孩子,打工盖房子”是万州区多数农户经营收入来源的形象总结。
3、农民增收渠道。
农民收入的增加来自于多个方面,但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外出务工收入。
全区农民外出务工收入61744.3万元,比增加了7719.3万元,占当年农民收入增长额的一半。
粮食收入的增长是农民增收的第二大项目,由于粮食涨价,全区农民增加收入近5000万元。
养殖业也是近年来万州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区畜牧业收入比增长了7929. 6万元,农民从中增加收入近4000万元。
从30个调查户的收入增长结构看,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比增长34050元,人均增长268元,占当年农民收入增长总额的93.1%,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种植业收入,其比增加了2655元,占当年农民收入增长额的7.3%。
总结各调查户生产经营计划,预期农民收入比增长7.6%左右。
增收的最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今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比又多3人,外出务工收入预计可达185800元,比增长近12%;二是从目前农产品的行情看,我区农民收入的支柱产品——粮食和毛猪的价格依然走高,同时优质高效的优质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大幅度增加,农民从种养殖业中将会增加一部分收入。
4、农民增收的困难。
座谈中,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纷纷反映,目前农民增收的最大困难,一是外出务工找工作难,找到报酬较高的工作更难;二是分户经营应对市场的能力较差,信息不灵、销售价格偏低、销售成本高等;三是土地分散在各农户,难以形成种植规模,阻碍了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规模效益的发挥;四是农业基础设施不足,80%以上的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制约了农村各产业的发展;五是发展新的生产项目缺乏技术储备和技术保证。
5、解决增收难,农民有四盼一盼国家要给农民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让外出务工农民同样享受到就业、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子女入学、贫困救助等各方面的好处,农村的生产公益设施建设同样得到政府的支持;二盼国家在农民转岗就业培训、种养殖业生产技术培训和农民教育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农民群众提高素质;三盼政府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对小型水利设施维修的投入;四盼加大农民权益保障力度,尽快出台《农民权益保障法》,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的恶劣行为,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要切实为农民撑腰,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1、各级党委、政府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非常重视。
万州区是农业大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劳动力严重过剩。
近年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去年八月,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重庆市万州区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见》(万州府发[]74号),对今后5年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作出了规划,对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清理和规范相关的办证收费行为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区里还组建了培训职能机构,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实行组织、发动、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
目前已开展服装艺术、农产品加工、家政服务、保安等8个岗位1790多人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