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合金中的相和相结构
合集下载
合金的相结构

图2-2-13置换固溶体
(2)间隙固溶体
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中而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间隙固溶体,其中的溶质原子不占据晶格的正常位置,其结构见图2-2-14。
图2-2-14间隙固溶体
2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是合金组元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晶格类型及性能均不同于任一组元的合金固相。一般可用分子式大致表示其组成。金属化合物一般有较高的熔点、较高的硬度和较大的脆性。合金中出现化合物时,可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降低塑性。根据金属化合物的形成规律及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三大类型。
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也具有很高的熔点、硬度和脆性,但与பைடு நூலகம்隙相相比要稍低一些,加热时也易于分解。这类化合物是碳钢及合金钢中重要的组成相。金属化合物也可以溶入其它元素的原子,形成以金属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
铜合金分类与牌号普通黄铜的相组成及各相的特性Cu-Zn二元系相图中的相有α、β、γ、δ、ε、η。黄铜普通黄铜37.5 32.5 36.8 α相:以铜为基的固溶体。α晶格常数随锌含量增加而增大,锌在铜中的溶解度与一般合金相反,随温度降低而增加,在456℃时固溶度达最大值(39%Zn);之后,锌在铜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含锌25%左右合金,存在Cu 3 Zn化合物的两种有序化转变:450℃左右:α无序固溶体→α l有序固溶体217℃左右:α l有序固溶体→α 2有序固溶体。α相塑性良好,可进行冷热加工,并具有良好焊接性能。β相:以电子化合物CuZn为基的体心立方晶格固溶体。冷却时:468~456℃,无序相β→成有序相β??。β??塑性低,硬而脆,冷加工困难,所以含有β??相的合金不适宜冷加工。但加热到有序化温度以上,β??→β后,又具有良好塑性。β相高温塑性好,可进行热加工。γ相:以电子化合物Cu 5 Zn 8为基的复杂立方晶格固溶体。硬而脆,难以压
(2)间隙固溶体
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中而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间隙固溶体,其中的溶质原子不占据晶格的正常位置,其结构见图2-2-14。
图2-2-14间隙固溶体
2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是合金组元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晶格类型及性能均不同于任一组元的合金固相。一般可用分子式大致表示其组成。金属化合物一般有较高的熔点、较高的硬度和较大的脆性。合金中出现化合物时,可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降低塑性。根据金属化合物的形成规律及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三大类型。
具有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也具有很高的熔点、硬度和脆性,但与பைடு நூலகம்隙相相比要稍低一些,加热时也易于分解。这类化合物是碳钢及合金钢中重要的组成相。金属化合物也可以溶入其它元素的原子,形成以金属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
铜合金分类与牌号普通黄铜的相组成及各相的特性Cu-Zn二元系相图中的相有α、β、γ、δ、ε、η。黄铜普通黄铜37.5 32.5 36.8 α相:以铜为基的固溶体。α晶格常数随锌含量增加而增大,锌在铜中的溶解度与一般合金相反,随温度降低而增加,在456℃时固溶度达最大值(39%Zn);之后,锌在铜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含锌25%左右合金,存在Cu 3 Zn化合物的两种有序化转变:450℃左右:α无序固溶体→α l有序固溶体217℃左右:α l有序固溶体→α 2有序固溶体。α相塑性良好,可进行冷热加工,并具有良好焊接性能。β相:以电子化合物CuZn为基的体心立方晶格固溶体。冷却时:468~456℃,无序相β→成有序相β??。β??塑性低,硬而脆,冷加工困难,所以含有β??相的合金不适宜冷加工。但加热到有序化温度以上,β??→β后,又具有良好塑性。β相高温塑性好,可进行热加工。γ相:以电子化合物Cu 5 Zn 8为基的复杂立方晶格固溶体。硬而脆,难以压
合金相图.ppt

1、铜镍合金相图相区分析 液相线tAa2aa1tB:开始结晶的温度线。 固相线tAb2cb1tB :结晶终止线。 由线包围的区域称为相区
单相区:液相线以上为液体L 固相线以下为固溶体α
双相区:固液相线之间L、α两相 同时共存,以L+α表示
二、匀晶相图 2 、合金的结晶过程 匀晶转变的结晶过程:L→L+α →α
性能: 一般较硬、脆
三、机械混合物
液态金属在平衡凝固时形成的两种固溶体或 固溶体加金属化合物的混合物(机械混合物)
单一固溶体:强度、硬度较低 单一化合物:硬而脆 机械混合物——不是一种单一相
3.2 二元合金相图
概念: 合金相图是用图解的方法表示不同 温度及成分下合金系中各相的平衡 关系,又称平衡图或状态图。
❖ 共晶转变:一个液相在冷却过程中 同时结晶出两个结构不同的固相的转变。 即:L+
❖共晶体:共晶转变所得的两相机械混合物。
❖共晶相图:具有共晶转变的相图。 如Pb-Sn、Pb-Sb、Al-Si、Ag-Cu和Mg-Al等。
1、Pb-Sn合金相图分析
• ⑴ 相:L、、
——Sn在 Pb中的固溶体, ——Pb 在Sn中的固溶体。
AS 727℃
( AE + Fe3C ) Ld ( FP + Fe3C ) P
A T°
G
Fe - FEeCF3线C:共相晶转图变
匀晶相图
L L→L共d(晶A+相F图e3C)
D
G时S不线同(成AL3分+)的A:A开冷始却
A
析出铁素体F的温度线
铁碳合金:铁和碳两种元素组成的合金。 铁碳相图:研究钢铁成分、组织和性能
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制定 热加工工艺的依据。
单相区:液相线以上为液体L 固相线以下为固溶体α
双相区:固液相线之间L、α两相 同时共存,以L+α表示
二、匀晶相图 2 、合金的结晶过程 匀晶转变的结晶过程:L→L+α →α
性能: 一般较硬、脆
三、机械混合物
液态金属在平衡凝固时形成的两种固溶体或 固溶体加金属化合物的混合物(机械混合物)
单一固溶体:强度、硬度较低 单一化合物:硬而脆 机械混合物——不是一种单一相
3.2 二元合金相图
概念: 合金相图是用图解的方法表示不同 温度及成分下合金系中各相的平衡 关系,又称平衡图或状态图。
❖ 共晶转变:一个液相在冷却过程中 同时结晶出两个结构不同的固相的转变。 即:L+
❖共晶体:共晶转变所得的两相机械混合物。
❖共晶相图:具有共晶转变的相图。 如Pb-Sn、Pb-Sb、Al-Si、Ag-Cu和Mg-Al等。
1、Pb-Sn合金相图分析
• ⑴ 相:L、、
——Sn在 Pb中的固溶体, ——Pb 在Sn中的固溶体。
AS 727℃
( AE + Fe3C ) Ld ( FP + Fe3C ) P
A T°
G
Fe - FEeCF3线C:共相晶转图变
匀晶相图
L L→L共d(晶A+相F图e3C)
D
G时S不线同(成AL3分+)的A:A开冷始却
A
析出铁素体F的温度线
铁碳合金:铁和碳两种元素组成的合金。 铁碳相图:研究钢铁成分、组织和性能
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制定 热加工工艺的依据。
第三章合金的结构与相图

硬性和耐磨性,是高合金钢和 结
硬质合金中的重要组成相。
构
如:W2C, VC, TiC, MoC, TiN, VN 等。
35
② 间隙化合物
当(d非 /d过)>0.59时,形成
的间隙化合物一般具有复杂的 晶格结构。 如:Fe3C, dC/dFe =0.61, 正交 晶格 特点: 熔点、硬度更高
作用: 在钢中也起强化相作用。
27
1. 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分布情况的不同, 可将固溶体分为( )和( )。 2. 相是指合金中( )与( )均匀一致的组成部分。 3. 固溶体与金属间化合物在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 方有何不同?
28
特点与变化
晶粒的大小与形状无 明显的变化; 位错密度变化不大; 电阻明显降低; 强度硬度略有降低,
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
对于间隙固溶体,则只能形成有限固溶体。
18
3 按溶质原子在固溶体中分布是否有规律分
➢ 无序固溶体:溶质原子呈无序分布的固溶体; ➢ 有序固溶体:溶质原子呈有序分布的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都 是无序固溶体。
19
(三)、影响固溶体结构形式和溶解度的因素
1. 原子大小
溶剂与溶质的原子直径差别:
铁原子 碳原子
通常固溶体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12
(一). 溶质元素在固溶体中的溶解度
固溶体的浓度: 溶质原子溶于固溶体中的量,称为固溶体的浓度。
质量百分比: C=(溶质元素的质量/固溶体的质量)100% 原子百分比: C=(溶质元素的原子数/固溶体的总原子数)100%
固溶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元素在固溶体中的极限浓度称 为溶质元素在固溶体中的溶解度。
31
1、金属间化合物的种类
硬质合金中的重要组成相。
构
如:W2C, VC, TiC, MoC, TiN, VN 等。
35
② 间隙化合物
当(d非 /d过)>0.59时,形成
的间隙化合物一般具有复杂的 晶格结构。 如:Fe3C, dC/dFe =0.61, 正交 晶格 特点: 熔点、硬度更高
作用: 在钢中也起强化相作用。
27
1. 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分布情况的不同, 可将固溶体分为( )和( )。 2. 相是指合金中( )与( )均匀一致的组成部分。 3. 固溶体与金属间化合物在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 方有何不同?
28
特点与变化
晶粒的大小与形状无 明显的变化; 位错密度变化不大; 电阻明显降低; 强度硬度略有降低,
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
对于间隙固溶体,则只能形成有限固溶体。
18
3 按溶质原子在固溶体中分布是否有规律分
➢ 无序固溶体:溶质原子呈无序分布的固溶体; ➢ 有序固溶体:溶质原子呈有序分布的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都 是无序固溶体。
19
(三)、影响固溶体结构形式和溶解度的因素
1. 原子大小
溶剂与溶质的原子直径差别:
铁原子 碳原子
通常固溶体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12
(一). 溶质元素在固溶体中的溶解度
固溶体的浓度: 溶质原子溶于固溶体中的量,称为固溶体的浓度。
质量百分比: C=(溶质元素的质量/固溶体的质量)100% 原子百分比: C=(溶质元素的原子数/固溶体的总原子数)100%
固溶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元素在固溶体中的极限浓度称 为溶质元素在固溶体中的溶解度。
31
1、金属间化合物的种类
第三章 合金的相结构和结晶

3.2 合金的相结构
固态合金中的相结构可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 合物两大类。
3.2.1固溶体
合金的组元之间以不同比例相互混合后形 成的固相,其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 的相同,这种相称为固溶体。与固溶体结构相 同的组元为溶剂,另一组元为溶质。碳钢和合 金钢,均以固溶体为基体相。
一、固溶体的分类
1、按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占位置分类 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相图是表示在平衡条件下合金系中合金的状态与温 度、成分间关系的图解,也称为平衡图或状态图。 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合金系中参与相变过程的各 相的成分和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所达到的一种状态。
一、二元相图的表示方法
合金存在的状态通常 由合金的成分、温度 和压力三个因素确定。 常压 表象点
二、二元合金相图的测定方法
第三章 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
合金: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 炼或烧结,或用其他方法组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纯金属和合金的比较: 纯金属强度一般较低,不适合做结构材料 因此目前应用的金属材料绝大多数是合金,如应用最广泛的 碳钢和铸铁就是铁和碳的合金,黄铜就是铜和锌的合金。 合金性能优良的原因: 合金的相结构 合金的组织状态:合金相图
2、固溶体合金的结晶需要一定的温 度范围
固溶体合金的结晶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在此温度范围内的每一温度下,只能结晶出一定数 量的固相。随着温度的降低,固相的数量增加,同 时固相和液相的成分分别沿着固相线和液相线而连 续地改变,直至固相的成分与原合金的成分相同时, 才结晶完毕。这就意味着,固溶体合金在结晶时, 始终进行着溶质和溶剂原子的扩散过程,其中不但 包括液相和固相内部原子的扩散,而且包括固相与 液相通过界面进行原子的互扩散,这就需要足够长 的时间,才得以保证平衡结晶过程的进行。
合金相的结构

为基的固溶体(第二类固溶体或称二次固溶 体)。
(1).金属化合物的特点
a.晶体结构不同于组成元素。组元原子在中 间相中各占一定的点阵位置,呈有序排列。
b.大多数中间相中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属于金 属键与其他典型键(如离子键、共价键和分 子键)相混合的一种。因此,它们都具有金 属性。
c.中间相通常可用化合物的化学分子式表示。
c.化学亲和力(电负性因素)--合金组元间电 负性差愈大,倾向于生成化合物而不利于 形成固溶体;只有电负性相近的元素才可 能具有大的溶解度。
d.原子价因素--在某些以一价金属(如Cu, Ag,Au)为基的固溶体中,溶质的原子价 越高,其溶解度越小。
元素的电负性(虚线表示铁的电负性数值)
铜合金的固相线和固溶度曲线
第三章 合金相结构
•合金: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
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 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组成合金的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一般,组元就是组成合金的元素(化合物)。
E.g.黄铜,铁碳合金。
•相:指金属或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
同一结构和性质,并与其它部分有明显界面 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2.3.2.金属化合物—组元在固态下相互 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新物质。
•两组元A和B组成合金时,除了可形成以A为
基或以B为基的固溶体(端际固溶体)外,还可 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 相。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 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金属化合物) 中间相。
•中间相可以是化合物,也可以是以化合物
合金相基本上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中 间相)两大类。
• 组织:由尺寸、形态和分布方式不同的一
种或多种相构成的总体,以及缺陷,损伤 。 • 宏观组织(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观察) • 显微组织(用显微镜观察) • 电子显微组织(电子显微镜观察)
(1).金属化合物的特点
a.晶体结构不同于组成元素。组元原子在中 间相中各占一定的点阵位置,呈有序排列。
b.大多数中间相中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属于金 属键与其他典型键(如离子键、共价键和分 子键)相混合的一种。因此,它们都具有金 属性。
c.中间相通常可用化合物的化学分子式表示。
c.化学亲和力(电负性因素)--合金组元间电 负性差愈大,倾向于生成化合物而不利于 形成固溶体;只有电负性相近的元素才可 能具有大的溶解度。
d.原子价因素--在某些以一价金属(如Cu, Ag,Au)为基的固溶体中,溶质的原子价 越高,其溶解度越小。
元素的电负性(虚线表示铁的电负性数值)
铜合金的固相线和固溶度曲线
第三章 合金相结构
•合金: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
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 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组成合金的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一般,组元就是组成合金的元素(化合物)。
E.g.黄铜,铁碳合金。
•相:指金属或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
同一结构和性质,并与其它部分有明显界面 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2.3.2.金属化合物—组元在固态下相互 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新物质。
•两组元A和B组成合金时,除了可形成以A为
基或以B为基的固溶体(端际固溶体)外,还可 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 相。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 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金属化合物) 中间相。
•中间相可以是化合物,也可以是以化合物
合金相基本上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中 间相)两大类。
• 组织:由尺寸、形态和分布方式不同的一
种或多种相构成的总体,以及缺陷,损伤 。 • 宏观组织(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观察) • 显微组织(用显微镜观察) • 电子显微组织(电子显微镜观察)
合金的晶体结构与相图

固溶体,其Ni含量高于合金平均成分。 随温度下降, 固溶体重量增加, 液相重量减少。同 时,液相成分沿液 相线变化,固相成
分沿固相线变化。
1﹑二元匀晶相图
成分变化是通过原子扩散完成的。当合金冷却到t3时,最
后一滴L3成分的液体也转变为固溶体,此时 固溶体的成分又变回
到合金成分3上来。
液固相线不仅 是相区分界线, 也是 结晶时两相的成分变 化线;匀晶转变是变
2.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主要性能:
(1)具有一定程度的金属性质 (2)具有较高的熔点 (3)硬度较高 (4)脆性高
3.机械混合物
机械混合物:纯金属,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均是组成合金 的基本相,有两相或两相以上组成的多相组织。 性能: 1)﹑介于各组成相性能之间,各组成相晶格类型和 性能不变。 2)﹑和单一固溶体合金相比,强度﹑硬度高,但塑 性﹑可锻性低。
固溶体类型
置 换 固 溶 体 Z
置换原子
Z
间 隙 固 溶 体
间隙原子
Y Y
X X
2.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是合金各组元原子按一定整数比形成 的具有金属性质的一种新相。
结构特点:具有原子整数倍的关系,可用分子式表
示:如Fe3C。
溶剂A+溶质B = C bcc 例如: 3Fe 体心 HB δ 80 50% fcc + C 六方 3 0% cph = Fe3C 复杂结构 800 0%
x x1 Qα x 2 x1
这种在一个晶粒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叫晶内偏析。 因为金属通常以枝晶方式结晶,先形成的主干和后形成的支 干就会有化学成分之差,所以也称枝晶偏析。
(2)枝晶偏析: 出现枝晶偏析后,使 合金材料的机械性能﹑ 耐蚀性能和加工工艺性 能变坏。 消除枝晶偏析的措施: 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把有枝晶偏析的合金放在低于固相 线100~200℃的温度下进行较长时间的加热,通过原子的相互 扩散而使成分趋于均匀。
第三章合金的结构与相图本章重点1`固溶体与化合物及其特性

⑤ 温度
固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一般温度越高,固溶体的溶解度越大。 如,奥氏体在727℃能溶解0.77%的碳, 而在1148℃则能溶解2.11%的碳。
3、固溶体的性能
当溶质元素的含量极少时,固溶体的性 能与溶剂金属基本相同。随着溶质元素含量 的升高,固溶体的性能发生明显变化,表现 在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有所下降, →固溶强化。
金属间化合物
FeS, MnS 等
一般化合物
金属间化合物可以作为合金的组 成相(强化相),而非金属化合物在 合金中大多属于有害杂质。如FeS 在 钢中引起热脆。
1、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与性能特点
金属间化合物具有复杂的晶格结构, 熔点高,硬而脆,其在合金中的分布形 态对合金的性能影响很大,当金属间化 和物以大块状或成片状形态分布时,合 金的强度、塑性均很差;当金属间化合 物呈弥散状质点分布时,合金的强度高, 塑性、韧性较好。
范围内变化,电子化合物可以溶解一定量的组
元,形成以电子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
C、间隙化合物
由原子直径较大的过渡族元素与原子直径 很小的C、N、B等元素组成,过渡族元素的原 子占据晶格的正常位置,尺寸较小的非金属元 素原子有规则地嵌入晶格空隙中,形成间隙化 合物。
① 间隙相
当非金属元素原子与过渡族金属元素原 子直径的比值(d非/d过)<0.59时,形成的间 隙化合物具有比较简单的晶格结构,成为间 隙相。 如:W2C, VC, TiC, MoC, TiN, VN 等。
偏析的存在,会使金属强度下降,塑 性较差,耐腐蚀性降低,应采用均匀化退 火(扩散退火)予以消除。
第四节 二元共晶相图 当合金的二组元在液态时无限互溶, 在固态时有限互溶,且发生共晶反应, 此合金系的相图为二元共晶相图。
合金的结构和相图

3.共析相图: 一定成分的固相,在一定温度下,同时 析出两种化学成分和晶格结构完全不同的新固相,这个 转变过程称为共析反应。
1.匀晶相图
(1)匀晶相图分析
匀晶相图分析
图中只有两条曲线,其中Al1B称为液相线,是各 种成分的合金在冷却时开始结晶或加热时熔化终 止的温度;Aα4B称为固相线,是各种成分的合金 在加热时开始熔化或冷却时结晶终止的温度。显 然,在液相线以上为液相单相区,以L表示;在固 相线以下为固相单相区,各种成分的合金均呈α固 溶体,以α表示;在液相线与固相线之间是液相与 α固溶体两相共存区,以α+L表示。A点是Cu的熔 点,B点是Ni的熔点。
共析相图
第三节 合金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合金的使用性能决定于合金的成分和组织, 而合金的结晶特点又影响了其工艺性能。由 于相图是表示合金的结晶特点及成分、温度 及组织之间的关系的,因此,相图和合金性 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掌握这些规律, 对选用和配制合金是必要的。
一、合金力学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二、合金铸造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成分
SB
100%B
温 度
L + SA
共晶相图
L
L
+
Y℃ SB
SA+SB
SA+(SA+SB)
SB +(SA+SB)
100%A
X% 成分
100%B
共晶相图
温
LX Y℃ SA+SB
度
SA L
L
L
L
SA +
L
+
SA
SA
L
Y℃ SB
SA+(SA+SB)
SB +(SA+SB)
1.匀晶相图
(1)匀晶相图分析
匀晶相图分析
图中只有两条曲线,其中Al1B称为液相线,是各 种成分的合金在冷却时开始结晶或加热时熔化终 止的温度;Aα4B称为固相线,是各种成分的合金 在加热时开始熔化或冷却时结晶终止的温度。显 然,在液相线以上为液相单相区,以L表示;在固 相线以下为固相单相区,各种成分的合金均呈α固 溶体,以α表示;在液相线与固相线之间是液相与 α固溶体两相共存区,以α+L表示。A点是Cu的熔 点,B点是Ni的熔点。
共析相图
第三节 合金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合金的使用性能决定于合金的成分和组织, 而合金的结晶特点又影响了其工艺性能。由 于相图是表示合金的结晶特点及成分、温度 及组织之间的关系的,因此,相图和合金性 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掌握这些规律, 对选用和配制合金是必要的。
一、合金力学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二、合金铸造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成分
SB
100%B
温 度
L + SA
共晶相图
L
L
+
Y℃ SB
SA+SB
SA+(SA+SB)
SB +(SA+SB)
100%A
X% 成分
100%B
共晶相图
温
LX Y℃ SA+SB
度
SA L
L
L
L
SA +
L
+
SA
SA
L
Y℃ SB
SA+(SA+SB)
SB +(SA+SB)
合金的相结构与相

合金Ⅰ的冷却曲线及结晶过程
Pb-Sn共晶合金组织
整理课件
2.亚共晶合金的结晶过程(合金Ⅱ) 3.过共晶合金的结晶过程(合金Ⅲ)
合金Ⅱ的冷却曲线及结晶过程 合金Ⅲ的冷却曲线及结晶过程
整理课件
4.含Sn量小于c点的合金结晶过程(合金Ⅳ)
合金Ⅳ的冷却曲线及结晶过程
整理课件
第六节 二元包晶相图
包晶相图:两个组元在液态无限互 溶,在固态形成有限固溶体并发 生包晶反应的相图,称为包晶相 图。
㈡典型合金结晶过程分析
整理课件
7个典型合金在相图上的位置
成分。故液相中Sb的质量分数为18%,同理α固溶体中Sb的质量分数 为72%。
根据杠杆定律,求得液、固两相的相对质量分别为:
mL = DE/CE =(72-40)/(70-18) = 55%
mα = 1-55% = 45% 四、枝晶偏析
在一个晶粒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枝 晶偏析。枝晶偏析的存在,使塑性、韧性降 低,使合金的压力加工难以进行。另外,枝 晶偏析也将导致合金的力学性能不均匀,使 合金的耐蚀性下降。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 元素熔合或烧结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前者为 熔合合金,后者为烧结合金 .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叫组元。一般来说, 组元既可以是组成合金的元素,也可以是稳定的化合物。
合金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元按不同的比例配制成一 系列不同成分的所有合金称为合金系。
置换固溶体的晶格畸变
整理课件
间隙固溶体晶格畸变
二、金属化合物 在合金中,当溶质含量超过固溶体的溶解度时,除了形成
固溶体外,还将出现新相。若新相的晶体结构与合金中某 一组成元素相同,则新相是以该一组成元素为溶剂的固溶 体。若新相的晶体结构不同于任一组成元素,则新相将是 组成元素问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新的物质,即为金属化 合物或称中间相。 1.正常价化合物——符合正常原子价规律。如Mg2Si。 2.电子化合物——符合电子浓度规律。如Cu3Sn。 电子浓度为价电子数与原子数的比值。 3.间隙化合物——由过渡族元素与C、N、B、H等小原子 半径的 二元匀晶相图
合金相图

结构特点:
①典型成分可用化学分子式表示。
铁碳合金中的Fe3C
②具有与组成组元不同的结构类型。组元独立成晶。
③大部分可以化合物为基,形成固溶体,成分可变。
性能: 一般较硬、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机械混合物
液态金属在平衡凝固时形成的两种固 溶体或固溶体加金属化合物的混合物(机械混合物)
单一固溶体:强度、硬度较低 单一化合物:硬而脆 机械混合物——不是一种单一相
Ni
70Cu
Cu
度 温
1083
Cu 时间
冷却曲线
L
1452
L+α
α
30
50
70
Ni
W(Ni)%
相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匀晶相图
匀晶相图——两组元的合金系在液态下无限互溶, 在固态下也无限互溶,所组成的相图。
1、铜镍合金相图相区分析
液相线tAa2aa1tB:开始结晶的温度线。 固相线tAb2cb1tB :结晶终止线。 由线包围的区域称为相区
单相区:液相线以上为液体L 固相线以下为固溶体α
双相区:固液相线之间L、α两相 同时共存,以L+α表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匀晶相图 2 、合金的结晶过程 匀晶转变的结晶过程:L→L+α →α
固溶体在平衡结晶过程中: 固相成分沿固相线变化 液相成分沿液相线变化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二、匀晶相图
七个双相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相图分析
• 五个重要的成份点: P、S、E、C、K。 • 四条重要的线: EF、ES、GS、PSK。 • 两个重要转变: 共晶转变、共析转变。 • 两个重要温度: 1148 ℃ 、727 ℃ 。
3.1 合金中的相及相结构

当电子浓度为21/14时,电子化合物(一般称为β相)多
数是体心立方结构。
当电子浓度为21/13时的电子化合物具有复杂立方结构。 当电子浓度为21/12时,形成具有密排六方结构的电子
化合物,称为ε相。
30
某 些 铜 合 金 银 合 金 的 相 区
β
31
间隙相与间隙化合物
过渡族金属能与原子半径比较小的非金属元素C、
38
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
具有超导性质的金属间化合物,如Nb3Ge,Nb3Al,Nh3Sn, V3Si,NbN等;
具有特殊电学性质的金属间化合物,如InTe-PbSe, GaAs-ZnSe等在半导体材料用;
具有强磁性的金属间化合物,如稀土元素(Ce,La,Sm, Y等)和Co的化合物,具有特别优异的永磁性能;
金属特性的物质。
4
工业纯Fe、Al、Cu合金化前后σ b的变化
5
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
合金
非金属元素,经熔炼、烧结或其它方法组
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通常组元 就是组成合金的元素。 是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相同晶体结
组元
相
构,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
具有奇特吸释氢本领的金属间化合物(常称为贮氢材料), 如 LaNi5,FeTi,R2Mg17和R2Ni2Mg15。(R等仅代表稀土 La,Ce,Pr,Nd或混合稀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储能和 换能材料;
39
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具有耐热特性的金属间化合物,如Ni3Al,NiAl, TiAl,Ti3Al,FeAl,Fe3Al,MoSi2,NbBe12,ZrBe12 等不仅具有很好的高温强度,并且,在高温下具有比 较好的塑性;
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

(13)
17.5
97
In
Pb-Sn共晶相图
Al-In偏晶相图
1
2
3
5
6
7
8
9
2019/1/11
4
第7章 相 图
(14)
相图:表示平衡条件下材料系统中相的状态与温度及 成分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又称状态图或平衡图。
相图的用途:
由相图可以知道材料的凝固
或熔化温度及系统中可能发生 的固态相变或其他转变; 材料的性能与相图有一定关 系,掌握了有关相图的知识, 就可以通过相图预测材料的某 些性能。 相图是材料科学工作者必 不可少的 重要工具。
4
(1)
1
2
3
5
6
7
8
9
2019/1/11
4
(2)
1
2
3
5
6
7
8
9
2019/1/11
4
(3) 合金中有两类基本相 —— 固溶体 和 化合物 二、合金的相结构 1、固溶体 合金在固态下,组元间仍能互相溶解而形 成的均匀相,称为固溶体。 形成固溶体后,晶格保持不变的组元称溶 剂,晶格消失的组元称溶质。固溶体的晶格类 型与溶剂组元相同。如,Fe(C)固溶体。 (1)固溶体的分类 1)置换固溶体:若溶质原子代替一部分溶剂 原子而占据溶剂中的某些结点位置,称为置换 固溶体 。 2)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并不 占据晶格结点的位置,而是在结点间的空隙中, 这种形式的固溶体称为间隙固溶体。
1 2 3 5
6
7
8
9
2019/1/11
4
固溶体分类
置 换 固 溶 体 Z
置换原子
Z
[工学]第3章 合金的结构与相图
![[工学]第3章 合金的结构与相图](https://img.taocdn.com/s3/m/ca4b46082af90242a895e56e.png)
即得到Cu、Ni合金相图。
用热分析法测定Cu、Ni相图
a)冷却曲线
b)相图
§3匀晶相图
一、相图分析
二、合金的结晶过程
三、二元相图的杠杆定律
四、固溶体合金中的偏析
两组元在液态无限互溶,在固态也无限互溶的二元合
金系所形成的相图,称为匀晶相图。
匀晶转变:结晶时从液相中结晶出单相固溶体,这种 结晶过程称为匀晶转变。
两种化学成分和晶格结构完全不同
的新固相的转变过程,称为共析过 程。
共析转变属于固态相变的一种类型。和共晶反
应一样是由一个相分解为两个相的三相平衡等温
转变。共析转变的特点是:由特定成分的单相固
态合金,在恒定的温度下,分解成两个新的,具
有一定晶体结构的固相。
由于共析反应是在固态下进行的,其原子扩散条
二、金属间化合物
若新相的晶格结构不同于任一组成元素,则新相
是组成元素间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新物质,属
于化合物,如碳钢中的Fe3C,黄铜中的β相
(CuZn)以及各种钢中都有的FeS、MnS等等,
都是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的晶格类型与形成化合物各组元的晶
格类型完全不同,一般可用化学分子式表示。钢
中渗碳体(Fe3C)是由铁原子和碳原子所组成的
一、固溶体
组元通过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和性能均匀的,且 结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固溶体中的晶格畸变示意图 a)间隙固溶体 b)置换固溶体 (一)固溶体的结构与分类 1、置换固溶体 2、间隙固溶体
1、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代替溶剂晶格结点上的一部分原子而
组成的固溶体称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结点上呈无序分布的置换
用热分析法测定Cu、Ni相图
a)冷却曲线
b)相图
§3匀晶相图
一、相图分析
二、合金的结晶过程
三、二元相图的杠杆定律
四、固溶体合金中的偏析
两组元在液态无限互溶,在固态也无限互溶的二元合
金系所形成的相图,称为匀晶相图。
匀晶转变:结晶时从液相中结晶出单相固溶体,这种 结晶过程称为匀晶转变。
两种化学成分和晶格结构完全不同
的新固相的转变过程,称为共析过 程。
共析转变属于固态相变的一种类型。和共晶反
应一样是由一个相分解为两个相的三相平衡等温
转变。共析转变的特点是:由特定成分的单相固
态合金,在恒定的温度下,分解成两个新的,具
有一定晶体结构的固相。
由于共析反应是在固态下进行的,其原子扩散条
二、金属间化合物
若新相的晶格结构不同于任一组成元素,则新相
是组成元素间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新物质,属
于化合物,如碳钢中的Fe3C,黄铜中的β相
(CuZn)以及各种钢中都有的FeS、MnS等等,
都是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的晶格类型与形成化合物各组元的晶
格类型完全不同,一般可用化学分子式表示。钢
中渗碳体(Fe3C)是由铁原子和碳原子所组成的
一、固溶体
组元通过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和性能均匀的,且 结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固溶体中的晶格畸变示意图 a)间隙固溶体 b)置换固溶体 (一)固溶体的结构与分类 1、置换固溶体 2、间隙固溶体
1、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代替溶剂晶格结点上的一部分原子而
组成的固溶体称置换固溶体。
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结点上呈无序分布的置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完全无序 (b)偏聚 (c)短程有序 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分布示意图
2021/4/11
20
25﹪Au+75﹪Cu合金的晶体结构
CuAuⅡ型超结构,半周期 M=5
2021/4/11
21
固溶体的性质
固溶体的点阵畸变 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
➢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往往高于各组元,而塑性则 较低,这种现象就称为固溶强化。
当 金 属 ( M ) 与 非 金 属 ( X ) 的 原 子 半 径 比 值
RX/RM<0.59且电负性差较大时,化合物具有比较 简单的晶体结构,称为间隙相(若RX/RM<0.59且 电负性差较小时,可形成间隙固溶体);
而 当 RX/RM > 0.59 且 电 负 性 差 较 大 时 , 形 成 具 有 复杂结构的化合物,称为间隙化合物。
➢间隙式溶质原子的强化效果—般要比置换式溶质 原子更显著。
➢溶质和溶剂原子尺寸相差越大或固溶度极限越小, 固溶强化越显著,则单位浓度溶质原子所引起的强 化效果越大。
2021/4/11
22
2021/4/11
23
固溶体的物理性能
➢固溶体的电学、热学、 磁学等物理性质也随 成分而连续变化, 但—般都不是线性关 系。
2021/4/11
1
本章知识结构
合金中的相及相结构 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
相图分析 二元相图的分析和使用
2021/4/11
匀晶相图及固溶体的凝固 共晶相图及合金的凝固 包晶相图及合金的凝固 其他类型的二元合金相图
2
3.1 合金中的相及相结构
为何工业上很少使用纯金属,而多使用合金?
2021/4/11
按溶质原子在固溶体内分布是否有规则,固溶 体分为有序固溶体和无序固溶体两种。
2021/4/11
11
置换固溶体的固溶度
绝大多数金属元素之间都能形成置换固溶体,但 是只有少部分金属元素之间,可以形成无限固溶体, 即不同溶质元素在不同溶剂中的固溶度大小是不相同 的。固溶度的大小,主要受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
2021/4/11
16
(c)电负性因素
元素间化学亲和力的大小显著影响它们之间的固溶度。 如果它们之间的化学亲和力很强,则倾向于形成化合物 而不利于形成固溶体;即使形成固溶体,固溶度亦很小。
电负性是指元素吸引电子的能力,即表示该元素的原 子在化学反应中或和异类原子形成合金时,能够得到电 子成为负离子的能力。
具有比较明显的金属性质,例如,具有一定的导 电、导热性和一定的塑性等等。固溶体中的结合键 主要是金属键。
2021/4/11
9
固溶体的分类
按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位置,固溶体可分为 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两种。
2021/4/11
置换固溶体
间 隙 固 溶 体
10
按溶质原子在固体中的溶解度,固溶体可分为 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两种。
3
虽然纯金属在工业上获得了一定的应用,但由于 纯金属的性能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强度等重要 性能指标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它的应用范围也 受到了限制。实际使用的金属材料绝大部分是合金, 合金化后纯金属的性能得到大大的提高,合金化是 提高纯金属性能的最主要的途径。
所谓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 金属,经过熔炼、烧结或其它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 金属特性的物质。
中间相大多数是由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亚金属组成的化合 物,故这类中间相又称为金属间化合物。
中间相通常按一定或大致一定的原子比组成,可以用化学 分子式来表示,但是除正常价化合物外,大多数中间相的分 子式不遵循化学价规则。
2021/4/11
25
中间相的性能明显不同于各组元的性能,一般是硬 而脆的。中间相是许多合金中重要的第二相,其种 类、数量、大小、形状和分布决定了合金的显微组 织和性能。
➢固溶体的电阻率是随
溶质浓度的增加而增
加的,而且在某—中
Cu-Au合金的电阻率与成分 的关系(a)淬火合金 (b)退火合金
间浓度时电阻率最大。
2021/4/11
24
(2)中间相
构成合金的各组元间除相互溶解形成固溶体外,还可发 生化学相互作用,形成晶体结构不同于组元元素的新相。
它们在二元相图上所处的位置总是在两个端际固溶体之间 的中间部位,所以将它们统称为中间相。
(a)组元的晶体结构类型
(b)原子尺寸因素
(c)电负性因素(化学亲和力)
(d)电子浓度因素
2021/4/11
12
(a)组元的晶体结构类型
晶体结构相同是组元间形成无限固溶体的必要条 件,组元间要无限互溶,晶体结构类型必须要相同。 因为只有这样,组元之间才可能连续不断地置换而 不改变溶剂的晶格类型。
• 具有奇特吸释氢本领的金属间化合物(常称为贮氢材料)
,如 LaNi5,FeTi,R2Mg17和R2Ni2Mg15。(R等仅代表稀 土 La,Ce,Pr,Nd或混合稀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储能
和换能材料;
2021/4/11
39
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 具有耐热特性的金属间化合物,如Ni3Al,NiAl, TiAl,Ti3Al,FeAl,Fe3Al,MoSi2,NbBe12,ZrBe12 等不仅具有很好的高温强度,并且,在高温下具有比
6
合金相
固溶体
中间相(金属化合物)
间隙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
2021/4/11
7
(1)固溶体
一种组元(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组元(溶剂,一 般是金属)中,其特点是溶剂(或称基体)的点阵 类型不变。
2021/4/11
8
固溶体的特点
溶质和溶剂原子占据一个共同的布拉菲点阵,且 此点阵类型和溶剂点阵类型相同。
有一定的成分范围,也就是说,组元的含量可在 一定范围内改变而不会导致固溶体点阵类型的改变。 由于固溶体的成分范围是可变的,而且有一个溶解 度极限,故通常固溶体不能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元素的电负性具有周期性,同一周期的元素,其电负 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而在同一族元素中,电负 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2021/4/11
17
(d)电子浓度因素
人们在研究以Cu、Ag、Au为基的固溶体时,发现随 着溶质原子价的增大,其溶解度极限减少。
如果将浓度坐标以电子浓度来表示,则它们的溶解 度极限是近似重合的。
2021/4/11
38
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 具有超导性质的金属间化合物,如Nb3Ge,Nb3Al,Nh3Sn ,V3Si,NbN等;
• 具有特殊电学性质的金属间化合物,如InTe-PbSe,GaAsZnSe等在半导体材料用;
• 具有强磁性的金属间化合物,如稀土元素(Ce,La,Sm ,Y等)和Co的化合物,具有特别优异的永磁性能;
中间相的形成也受原子尺寸、电子浓度、电负性等 因素的影响。许多中间相是在原子尺寸有利的条件 下形成的,常称为几何因素决定的金属间化合物; 而另一些中间相如电子化合物则决定于电子浓度。
2021/4/11
26
正常价化合物
金属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一些电负性较强的 ⅣA、 ⅤA、ⅥA族元素,按照化学上的原子价规律所形成的 化合物,称为正常价化合物。它们的成分可以用分子 式来表达,如Mg2Si、Mg2Sn、ZnS、ZnSe等。
2021/4/11
36
Fe3C晶体结构
2021/4/11
37
拓扑密堆相
拓扑密堆相是由大小不同的原子适当配合,得到 全部或主要是四面体间隙的复杂结构。空间利用率 及配位数均很高,由于具有拓扑学特点,故称之为 拓扑密堆相,简称TCP相。
许多合金系能形成拉弗斯相如ZrFe2、TiFe2、 TiFe2、MoFe、NbCo2、TiCo2、TiC2、ZrCr2等。 一般讲拉弗斯相往往呈针状析出于基体,有时是有 害的,但也有个别耐热铁基合金以为其强化相。
所谓电子浓度是指固溶体中价电子数目e与原子数目 a之比。
除此之外,固溶度还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在大多数 情况下温度越高,固溶度越大。而对少数含有中间相 的复杂合金系(例Cu-Zn),则随温度升高,固溶度减小。
2021/4/11
18
间隙固溶体
当一些原子半径比较小的非金属元素作为溶质溶入金 属或化合物的溶剂中时,这些小的溶质原子不占有溶剂 晶格的结点位置,而存在于间隙位置,形成间隙固溶体。 形成间隙固溶体的溶剂元素大多是过渡族元素,溶质元 素一般是原子半径小于0.1nm的一些非金属元素,即氢、 硼、碳、氮、氧等。
2021/4/11
29
电子化合物的特点是:凡具有相同的电子浓度,则该相 的晶体结构类型相同。亦即结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电 子浓度因素(休姆-罗塞里定律)。
电子化合物晶体结构与合金的电子浓度有如下关系:
当电子浓度为21/14时,电子化合物(一般称为β相)多 数是体心立方结构。
当电子浓度为21/13时的电子化合物具有复杂立方结构。
2021/4/11
32
间隙相的主要特点
在间隙相中金属原子组成简单点阵类型的结构,此结构 与其为纯金属时的结构不相同。
间隙相的一般可以用简单的化学式来表达,而且一定的 化学表达式对应着一定的晶体结构类型。
尽管间隙相可以用简单的化学式表示,但大多数间隙相 的成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间隙相具有极高硬度和熔点,但很脆。许多间隙相具有 明显的金属特性:金属的光泽、较高的导电性、正的电阻 温度系数。
式中M可表示一种元素,也可以表示有几种金属元素
固溶在内。例如,在渗碳体Fe3C中,一部分Fe原子若被 Mn原子置换,则形成合金渗碳体(Fe,Mn)3C;而Cr23C6 中 往 往 溶 入 Fe 、 Mo 、 W 等 元 素 , 或 写 成
(Cr,Fe,Mo,W)23C6;同样,Fe3W3C中能溶入Ni、Mo等 元素,成为(Ni,Fe)3(W,Mo)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