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
按先总后分段式写一段话
![按先总后分段式写一段话](https://img.taocdn.com/s3/m/f2363ecb195f312b3169a54d.png)
(2)为什么选“变化极多”作为关键词呢?
解读分述句,围绕关键词把事物写清楚。
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 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腰果、咖啡、胡椒、芒果、荔枝、龙眼、菠萝 等,在不同季节里挂满枝头;海参、海龟、鲍鱼、大龙虾等名贵水产品不计 其数;铁、石油和天然气等蕴藏量也非常丰富。 (1)这段话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2)思考:如果接着写,在最后加上这句话,好不好? 铁,石油价值连城,运往世界各地,为我国带来很多收益。
学生实践
(2)根据总起句,选择与总起句相关的内容。 假日中的街道真是热闹极了! 1.大街上汽车的喇叭声、玩具店里的音乐声,奏成了欢乐的集体舞。
2.我和妈妈买了美味的小吃,边走边吃。
3.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像一条彩色的锦缎。 4.街道两旁的霓虹灯亮了起来,五颜六色的灯光一闪一闪的,失分迷人。整 个夜晚成了灯的海洋。
学生实践
• • • 动物园里的小猴子多机灵啊! 1.小猴子在假山上蹦来蹦去,一边玩耍,一连哄闹。 2.一只懒洋洋的小猴子趴在地上,一只大猴子正在为它梳理羽毛。 3. 小猴子拽着假山上的链条,还没等着游人看清楚,就已经甩到对面的假山 上。 4.小猴子多可爱啊!圆溜溜的眼睛,宽宽的嘴巴,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
•
小练笔
要求:根据总起句,练写总分段式,注意用上阅读与生活中积累的句式。 天上的白云变化多端! 。
写一个总起句然后后面,具体围绕它写三句四年级下册
![写一个总起句然后后面,具体围绕它写三句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aeff2c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7b.png)
写一个总起句然后后面具体围绕它写三句四年级下册
1、学校是个美丽的花园。
花园里有许多美丽的花儿,春天有迎春花;夏天有月季、玫瑰;秋天有海棠、桂花、菊花;冬天有梅花。
2、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人们在游玩参观时随时可以听到动听悦耳的音乐。
人们在餐厅用餐时,一旁也会有人奏一曲优雅轻快的乐曲,美妙的音乐在餐厅里回荡,客人们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人们在乘巴士时,也能听到悠扬的乐声,乐声掩盖住了喧闹的喇叭声,让乘客心旷神怡。
3、阳光透出来了,照得胡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山下树木葱茏。
树枝像水洗过一般,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缀,荷叶上水珠晶莹剔透。
4、外婆家门前有一棵大榕树,又高大又粗壮。
它有三层楼房那么高,伸长的“手臂”,好像迎接客人的到来。
所以,我管它叫“迎客树”。
它那灰褐色的树干,要好几个人才能抱住。
树干撑开巨大的树冠,真像一把撑开的绿色大伞,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的。
总分总结构造句一段话
![总分总结构造句一段话](https://img.taocdn.com/s3/m/25b4ae6dbceb19e8b9f6ba4b.png)
小姑娘学跳舞,摆动着那洁白的连开衣裙。远远看上去,一棵梅花就像一个坚守在寒风中的卫士,傲然挺立在风霜中。
篇三: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漂亮的南沙群岛》第二、3自然段,体会中心句的总起作用。
师:还记得这段话吗?这是二年级时学的《秋季的图画》里的一段话,谁能告知教师,这段话是什么结构的?(板书课题:总分结构)
2.判定总分结构
师:咱们以前已经学过很多总分结构的文章或段落了,可能有些同窗还不明白,总分结构分为三种情形,别离是“总——分”、“总——分——总”、“分——总”。此刻咱们就来判定一下这些段落是不是总分结构,若是是的话还要说出属于哪一种情形。
这么多的丁香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起来真像一幅活的画啊!
太阳花有三种颜色:红色、白色和黄色。她们的花瓣十分独特,都是一层包着一层。她们的茎尽管很小,比纤维还小,简直让人看不见。而她们的根却十分多,每一根都牢牢相连,不时刻刻都牢牢地抓住泥土。太阳花超级好养,她不需要像玫瑰花那样天天给施肥,也不需要像月季花那样精心护理,天天给她一盆水就足够了。
⑥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类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处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不是)
师:通过这些练习,你有无总结出什么方式。
师:总分是先对事物作总的交代或说明,再对事物的各方面作别离的表达或描述。分老是先对事物的各个部份作具体的描述,再用一句话来总结前面的内容。总分总那么是先总括的说,然后别离具体地说,最后再一次总结起来讲。不管怎么样,都有总起句或总结句和分述的句子,这才是完整的总分结构段落。
8.【段】怎样写好一段话
![8.【段】怎样写好一段话](https://img.taocdn.com/s3/m/abd7087419e8b8f67c1cb9f4.png)
怎样写好一段话要想写好一篇文章,要先学会如何写好一段话。
因为段是一篇文章的基础,段落具体形象了,文章才会生动形象;段落文从字顺了,文章才会通顺流畅;段落注意情感抒发了,文章才会真挚感人……那么怎样写好一段话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到围绕一个意思写。
二是做到语句要连贯。
三要做到内容要具体生动,注意感情的抒发。
一、围绕一个意思写。
一段话也是一个小的整体,围绕一个意思写,注意内容是要集中的,不能是一盘散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构段入手。
1、围绕一句话(中心句),写好一段话。
中心句一般放在一段话的第一句。
它概括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下面的几句话都是围绕中心句的意思进行写作的。
例:山羊走钢丝,表演得很出色。
在细细的钢丝上,山羊就像在平地上一样,稳稳当当地走过来,走过去。
山羊还表演了它的绝技:钢丝上插着一块金属板,只有碗口那么大。
山羊小心地把四只脚都踩在圆板上,身子弯得像一座拱桥。
全场观众都为它喝彩。
这段话中的第一句“山羊走钢丝,表演得很出色。
”就是中心句,下面的四句话都是围绕这句话进行具体描写,先写山羊在钢丝上来回走如履平地,又写了山羊在钢丝上表演的绝技,最后写观众为它喝彩。
这一切,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写作的。
另外,中心句也常见在这段话的最后一句,上段话的第一句放在最后一句,就是中心句在后;中心句偶尔也会在句中,在段落中,前面几句后面几句话都是围绕句中的某一句话写的,这种情况偶尔也会出现。
2、还有一种是中心句是不明示的,需要根据几个句子去概括。
如: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这段话中的意思是写翠鸟如何敏捷快速的捉鱼,但这段话中没有明示。
不管是写一句很容易地找到的中心句,还是需要暗示才能找到中心句,都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构段的好方法。
二、语句要连贯。
写好一段话句间还要有条理和连贯。
总起的作用好段
![总起的作用好段](https://img.taocdn.com/s3/m/350dd3f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2.png)
总起的作用好段一、区别:1、两句位置不同,总起句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中心句可在开头,也可在文中。
2、两句作用不同,总起句是对文章或段落内容的概括,中心句是对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概括。
二、总起句的作用:总起句是总写,概括写。
位置只能在段首总起句顾名思义在段首起总领作用,。
总领全文。
在某个段落中是概括整段文章的主旨什么是段的中心句呢?每段话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的,能够高度概括这段话的中心意思的句子,就是这段的中心句。
找出中心句就抓住了这段话的中心意思。
抓住了中心意思,分析层意、归纳段意就不难了(也可用中心句作段意)。
我认为都是中心句。
第一句和第三句在文章的开头,是中心句,也是总起句,起引起下文、概括全文的作用。
第二句在课文的一二自然段之后,是总结句,起总结概括的作用。
(我是这样讲的,还要学生在学过的几篇文章中找过这类的句子。
记得有一年三年级期中考试就考过的,是考那个总结句在文中的作用。
当年忽略了要求学生掌握中心句、总结句、总起句,只有一二个孩子会做,所以我今年强调了。
)有的是在段落开头和结尾。
那就是段落的中心句。
中心句和总起句1句和3句出现在开头,有总起的作用;2句出现在那一部分的末尾,有总结前几段的作用。
其实还是让学生明白,这样的句子,就是被围绕着来写的中心内容。
抓住这样的句子,有利于学生迅速而准确的把握主要内容来阅读。
上次在齐心小学举行的研讨活动中,市教研员张凤英老师也提醒我们,句子的教学不是一步能到位的,总起句或总结句有时也是中心句,在后续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慢慢加深领会吧。
关于中心句和总起句的异同问题,大家可以百度一下,网上有不少答案中心句是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或最能表现文章意思的句子。
也可以说文章的“中心句”应是文章写作内容的集中体现。
中心句的特点:①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②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③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如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整理版]
![如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6321e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6.png)
如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一篇文章或一段话的开头,有一句概括全文或全段主要内容或中心的话,叫总起句。
总起句有三种类型:有篇的总起句,有段的总起句,还有节的总起句。
段的总起句,就是一段开头的第一句话为中心句,后面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这一总起句来分叙。
例如《外婆家门前的大榕树》的片段:外婆家门前有一棵大榕树,又高大又粗壮。
它有三层楼房那么高,伸长的“手臂”,好像迎接客人的到来。
所以,我管它叫“迎客树”。
它那灰褐色的树干,要好几个人才能抱住。
树干撑开巨大的树冠,真像一把撑开的绿色大伞,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的。
小伙伴总爱在树下乘凉、避雨、游戏、唱歌、跳舞……树下成了我们游戏玩耍的乐园。
这句话是个总起句吗鲁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赵州桥》第二自然段这样写:(1)赵州桥非常雄伟。
(2)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3)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4)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5)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6)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教参上说:第一句话(赵州桥非常雄伟。
)是一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写。
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这种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我却认为第二段的第一句话不能称为总起句。
具体描写赵州桥雄伟的句子只有二、三两句。
如果说四五六句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写,有些牵强,三四五六句应是围绕着赵州桥的坚固来写的。
这样理解,正好对应下一段的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雄伟”和“坚固”意思是不一样的,相似点也很小。
如果第二段都围绕着“雄伟”写,下一段的“过渡句”的承上的“坚固”就说不通了。
带有总起句的作文
![带有总起句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56538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8.png)
带有总起句的作文总起句:我有一个朋友,他呀,就像一个从外太空来的怪人,浑身充满了让人捉摸不透的“怪”劲儿。
他的外貌就很怪。
一头乱得像鸟窝的头发,每次看到他,我都怀疑是不是有小鸟在里面安了家。
那头发又黑又硬,不管用多少发胶都难以驯服。
他的眼睛倒是很大,像两颗黑宝石,可这双大眼睛总是滴溜溜乱转,仿佛在打着什么鬼主意。
还有他的穿着,永远都是奇装异服。
有一次,他穿着一件超大号的复古西装,里面套着一件花花绿绿的衬衫,下身是一条破洞牛仔裤,那破洞多得就像被一群老鼠咬过似的,再配上一双超级夸张的红色运动鞋,活脱脱一个时尚界的“怪咖”。
他的行为更是怪得离谱。
有一回我们一起去图书馆,大家都安安静静地看书,他倒好,突然站起来,学着大猩猩的样子捶胸顿足,还发出怪叫声,把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
管理员阿姨皱着眉头走过来,他却一脸无辜地说:“阿姨,我在模仿原始人对知识的渴望呢!”气得阿姨直翻白眼。
还有一次,我们在操场上踢球,球明明在他脚下,可他却不踢,而是把球顶在头上,像杂技演员一样走着平衡木,结果没走两步就摔了个狗啃泥,弄得满脸是泥,还傻笑着说:“看我发明的新式踢球法。
”他的思维也怪得有趣。
课堂上,老师问我们:“如果能穿越,你们想去哪里?”大家都说想去唐朝看杨贵妃,或者去宋朝看苏轼。
他却大声说:“我要去恐龙时代,和霸王龙称兄道弟,教它玩捉迷藏。
”老师被他的回答弄得哭笑不得。
他还经常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发明创造。
有一次,他用几个易拉罐和一些废旧电线,竟然做出了一个会发光的“机器人”,虽然这个“机器人”看起来歪歪扭扭的,但当他按下开关,那一闪一闪的灯光还真有点科幻的感觉呢。
虽然我的这个朋友浑身都是“怪”处,但也正是因为他的“怪”,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惊喜。
他就像一颗独特的星星,在我的生活星空中闪闪发光。
围绕总起句妈妈做菜的手艺特别好写一段话运用动态描写
![围绕总起句妈妈做菜的手艺特别好写一段话运用动态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7d9a6c3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5.png)
围绕总起句妈妈做菜的手艺特别好写一段话运用动态描写
现在我一想起我妈妈做的醋溜土豆丝我就不自觉的留下了口水.我今天去厨房跟我妈学习怎么做醋溜土豆丝.妈妈先把从超市买的土豆全部倒进一个盆子里,用手不停的来回搓着土豆把土豆上附着的泥土和脏东西搓下来,然后把水倒掉重新接一盆水重复上面的步骤直至水清澈见底后,然后妈妈用菜刀把土豆外面一层皮削下来,妈妈削的很认真还告诉我要小心刀子不要割伤手.削完了土豆丝就用刀把土豆丝切成丝状后,先开火,再往油锅里倒油,等油温热了之后用手抄起土豆丝倒进锅里,不停地翻炒,等土豆丝从亮黄色变成暗黄色后,加入适当的盐,酱油,陈醋等,一道美味的醋溜土豆丝就出锅了.。
三年级下册语文23为总起句写一段话
![三年级下册语文23为总起句写一段话](https://img.taocdn.com/s3/m/7b7cc60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f.png)
三年级下册语文23为总起句写一段话围绕23课奇妙的世界三年级下册写一段总分的话
天籁之歌
“叽哩哩哩。
”咦从哪里传来的“天籁”之歌
走在树林中的小路上,只听见树林里风儿沙沙的声音,树林里好像连针掉落的声音都听得见。
“叽哩哩。
”一阵悦耳的声音打破了平静,这声音到底从哪来
走着走着,看见了一只只黄鹂鸟正在啼叫。
哦!那“天籁”之歌应该是你们唱的吧真是“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呀!
树林里一片绿荫,虽然已是自然之美中的一分子,但因为有了鸟儿,它才变得完整。
美丽的树林,我喜爱你,更喜爱林中的鸟儿!是它们为你增添了光彩啊!
普通而又美的事物
晴天的时候,我们能看见大树的叶子因为空气流动产生的微风而随风飘动的样子,就像叶儿们在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它们都在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舞姿!
下雨天,静静地坐在窗户边上等待雨停时,你会发现,淘气的雨滴宝宝先跳到玻璃上,然后再像坐滑滑梯一样往下滑,在短短的时间里似乎还转头对我说:“你也来玩吧!”
自然界中还有许多这样有趣的事物,你也快去找一找吧!。
带有总起句的作文
![带有总起句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5fff2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1.png)
带有总起句的作文篇一《我的“怪”邻居》住在我家隔壁的邻居,真的是一个很怪的人。
这可不是我随便说的,是有好多事情佐证的。
我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在一个夏天的傍晚。
那天热得像个蒸笼似的,大家都在小区里找凉快的地方待着。
我和小伙伴在楼下玩弹珠,正玩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这个邻居慢悠悠地下楼了。
他穿着一件厚厚的中山装,那衣服看起来皱巴巴的,就像被叠起来放在柜子里太久没拿出来过一样。
他的裤子也是那种老式的西裤,裤脚有点短,露出他那双黑色的老布鞋。
他那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就像被风刮过的鸟巢。
他走路的姿势也很奇怪,一步一顿的,还时不时地停下来东张西望。
我当时就想,这人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啊。
我们继续玩着弹珠,他却慢慢地朝我们这边走来。
我心里有点发毛,想着他该不会是来赶我们走吧。
可是他到了我们旁边,啥也没说,就蹲下来看我们玩。
我偷偷看了他一眼,发现他的眼睛里有一种很温和的光。
从那以后,我就经常能看到他一些怪怪的举动。
有次下雨,大家都躲回家了,他却拿着一把破旧的伞在雨里踱步。
那把伞根本遮不住多少雨,他的肩膀都湿透了,可他好像浑然不觉,还时不时抬头对着天空喃喃自语。
之后我慢慢知道,他曾经是个上过战场的老兵。
他那些让我们觉得怪的举止,是因为他脑袋里留下了战争的创伤,很多时候他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知道这个之后,我突然就对他肃然起敬起来。
他不再只是那个看起来怪里怪气的邻居,而是一个有故事的英雄。
后来每次看到他,我心里都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他那些奇怪的动作,也成了这个小区里独特的风景。
这不,现在我看到他穿着那身奇怪的衣服下楼,就像是看到了一个来自过去的英雄,走在现代的世界里,带着他自己特有的风采和骄傲。
篇二《那只调皮的流浪猫》说起小区里那只流浪猫,那可真是个调皮捣蛋的主儿。
这只猫跟其他流浪猫可不一样,它特别有自己的想法。
第一次见到它,是在小区垃圾站附近。
我当时刚扔完垃圾,就听到一阵轻轻的“喵呜”声。
我转头一看,只见它浑身灰不溜秋的,应该是沾了不少灰的缘故,但眼睛却像两颗明亮的绿宝石。
写总分总的一句话
![写总分总的一句话](https://img.taocdn.com/s3/m/7ef0180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7.png)
写总分总的一句话
1. 哇塞,生活就像一场冒险,开头总是充满未知,中间会经历各种刺激的挑战,最后不管怎样都会有收获啊!就像我那次独自旅行,一开始迷茫,过程中遇到好多困难,但最后看到的美景真的让一切都值了!
2. 你知道吗,爱情真的很奇妙呀,开始时的心动就像烟花绽放,中间的相处有甜蜜也有争吵,最后不还是希望能一直走下去嘛!就像他们俩,一开始爱得死去活来,中间也闹过别扭,但现在还是那么恩爱呢!
3. 哎呀,学习可不就是这样嘛,一开始充满好奇,过程中会遇到难题想放弃,最后不坚持下来怎么能有进步呢!像我同学,开始成绩一般,努力后不就提高很多嘛!
4. 嘿,工作就像攀登高峰,开始要鼓足勇气,中间会疲惫想退缩,最后登上山顶的感觉多棒啊!就像我朋友在那个项目中,开始觉得难,咬牙坚持后成功了,多牛啊!
5. 哇,友情就像一杯美酒,开始的相识是淡淡的味道,中间的相处越品越香,最后就是一辈子的珍藏啊!比如我和我的闺蜜,从认识到现在,那感情杠杠的!
6. 呀,梦想就像远方的灯塔,一开始只是远远望见,中间要努力划船靠近,最后到达时的喜悦无法形容啊!就像那个为梦想奋斗多年的人,终于实现了,太厉害了!
7. 咦,成长不就是这样嘛,一开始是懵懂的小孩,中间经历风风雨雨,最后变成成熟的大人啊!像我们小时候,啥都不懂,现在不都懂事了嘛!
8. 哟,旅行就像一部电影,一开始是期待的开场,中间是精彩的剧情,最后是难忘的结尾啊!就像那次自驾游,开始兴奋,过程精彩,最后回忆满满!
9. 哈,做饭就像创作一幅画,一开始构思,中间精心制作,最后呈现出美味的作品啊!像妈妈做的那桌菜,一开始计划,做出来多诱人啊!
10. 嗯,人生就像一场戏,一开始登场,中间尽情演绎,最后谢幕啊!每个人不都是这样走过的嘛!就像那些传奇人物,一生多精彩啊!。
总是怎么造句简单句子
![总是怎么造句简单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960156b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7.png)
总是怎么造句简单句子
1. 他总是那么不靠谱,就像那随时会飘走的云一样,让人捉摸不透。
比如上次说好了一起去看电影,结果他到电影散场了都还没出现!
2. 她总是嘻嘻哈哈的,像个快乐的小精灵,给周围人带来无尽的欢乐。
每次看到她,不就像看到了阳光一样开心吗?
3. 你总是丢三落四的,难道就不能长点记性吗?就像今天,又把钥匙忘带了!
4. 爷爷总是给我讲过去的故事,那些故事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吸引着我。
每次听他讲,我不都听得入迷了吗?
5. 老师总是鼓励我们要勇敢尝试,就如同那指引方向的灯塔。
还记得那次我不敢上台演讲,老师的鼓励让我鼓起了勇气!
6. 爸爸总是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犹如那坚实的后盾。
难道不是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在那里。
7. 妹妹总是缠着我陪她玩,像个小跟屁虫似的。
这不,现在又在叫我了!
8. 他总是爱吹牛,仿佛这样能让他变得更了不起。
上次还说自己能举起一百斤的东西,谁信呢!
9. 妈妈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
你看这整洁的屋子,不都是她的功劳吗?
10. 我总是怀念小时候的时光,那时候多无忧无虑啊!就像那自由自在的小鸟,想去哪就去哪。
小学语文常见的几种段的结构
![小学语文常见的几种段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17f86be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f.png)
小学语文常见的几种段的结构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段的结构形式:1、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先总叙再分述,或者先分述再总叙,或者先总,后分,再总。
例如,《翠鸟》中的第一段写道:“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这一段一共写了四句话。
第一句是总的叙述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
第二、三、四句是围绕总叙的意思,分述了翠鸟“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的颜色“非常艳鲜”。
又如,《松鼠》中的一段:“松鼠的肉可以吃,尾巴上的毛可以制毛笔,皮可以做衣服。
松鼠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这一段话是先分说,后总说。
先分别说明松鼠的用途:“肉可以吃”、“毛可以制笔”、“皮可以做衣”,然后总说,“松鼠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还有一种总分结构是“总——分——总”式的结构。
例如,“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有石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互相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互相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共写了6句话,第一句总说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5句分别说栏板上雕刻的三种不同形态的龙如何精美。
最后一句总说这些龙“像活的一样”。
无论是哪种总分结构,都要围绕段的中心意思来写,目的是把内容写具体。
读一读,练一练:1)认真读下面各例段,完成练。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家。
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柳树,杨树上住着喜鹊。
XXX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①这一段话句与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②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是讲石崖和河边的情况,第二层是讲寒号鸟和喜鹊的邻里关系。
西双版纳是花果的海洋。
这里的花,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这儿的果子也非常多,香蕉、菠萝蜜、荔枝,果实累累,挂满树枝。
按先总后分段式写一段话
![按先总后分段式写一段话](https://img.taocdn.com/s3/m/f2363ecb195f312b3169a54d.png)
•
小练笔
要求:根据总起句,练写总分段式,注意用上阅读与生活中积累的句式。 天上的白云变化多端! 。
小练笔
要求:同样的内容,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来写,选择你感兴趣的角度来写 一些。 天气真热啊! 。
按不同方面:太阳……树木……人……狗…… 按时间顺序:早上……中午……夜晚…… 按多种感官: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触摸到……吃……
(2)为什么选“变化极多”作为关键词呢?
解读分述句,围绕关键词把事物写清楚。
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 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腰果、咖啡、胡椒、芒果、荔枝、龙眼、菠萝 等,在不同季节里挂满枝头;海参、海龟、鲍鱼、大龙虾等名贵水产品不计 其数;铁、石油和天然气等蕴藏量也非常丰富。 (1)这段话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海南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2)思考:如果接着写,在最后加上这句话,好不好? 铁,石油价值连城,运往世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按先总后分段式写一段话
陈明惠
认识总起句和关键词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 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 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划出,并圈出关键词。
学生实践
(2)根据总起句,选择与总起句相关的内容。 假日中的街道真是热闹极了! 1.大街上汽车的喇叭声、玩具店里的音乐声,奏成了欢乐的集体舞。
2.我和妈妈买了美味的小吃,边走边吃。
3.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像一条彩色的锦缎。 4.街道两旁的霓虹灯亮了起来,五颜六色的灯光一闪一闪的,失分迷人。整 下面这段话的总起句,并把分述部分分别用序号标出。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 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 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 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 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 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开头第一句话是总起句范文精编
![开头第一句话是总起句范文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42ac224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b.png)
《黄山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美,了解它的特点。
2、被累好词句,体会作者对黄山松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搜集有关黄山松的资料。
学生:了解丰子恺其人,反复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材简析本文是著名作家丰子恺写的。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紧紧围绕黄山松的特点,展现了黄山松顽强的生命力,赞美了黄山松一心向阳的坚韧,凸现了黄山松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从古至今,人们赞美黄山风景的文字数不胜数,描写黄山松的诗歌和文章层出不穷。
在丰子恺的笔下,黄山松被赋予了人的情感。
在石头缝隙里生长,它苍翠而坚劲;不一定要吃石髓,照样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
丰子恺从黄山松的生活环境里,看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
黄山松的姿态奇特。
它的枝条坚劲挺秀,却是左右横生,不像其他树木那样,枝条是下垂的。
长在悬崖旁边的松树,一面靠近岩壁,一面伸向空中,空中一面的枝条繁茂,而岩壁一面一根枝条也不生。
这样的形态让丰子恺发现了它的另一个特点:一心向着阳光。
在这里,黄山松真的有着这些美好的情感吗?不是的,作者是用自己的'心为黄山松添上了这样的美德。
作者写的是松树,想的却是人。
在自然界里,黄山松面临着极其艰苦的生存环境,环境艰苦到人们都弄不清楚它究竟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黄山松生存下来了,还生存得很好。
它不仅有挺拔秀美的姿态,还有向阳的枝条。
作者捕捉下了这些镜头,作者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感悟,松树是坚韧的,人又何尝不应该如此呢?只是,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感受完整地倾泻在笔下,他仅仅是用他独有的简朴又蕴涵着智慧的语言,让读者慢慢去思考,细细去品味。
因此,人们总是能从丰子恺简单的文字中,读出许多独到的人生感悟来。
这篇文章也是一样。
虽然小学生未必能够完全解读出文字背后蕴涵的东西,但是他们也能隐约感受到,作者不仅仅是在写松,还想说点其他的什么。
作者还写了黄山松的第三个特点: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学习写总起句
![学习写总起句](https://img.taocdn.com/s3/m/877747ff6294dd88d0d26bbc.png)
学习写总起句【写作课堂】小猫盖房子,学习写总起句(二、三年级)一、课前热身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在这里一起学习、一起欢笑、一起成长!二、故事乐园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赶快到故事乐园去看一看我们今天的故事:小花猫盖房子小花猫要盖一座新房子,小动物们听说了都来帮忙。
大象到森林里运来一根根又圆又粗的木材;小羊用锋锐的锯子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小花狗用木板搭建出一座漂亮的房子;小鸟为房子挂上精美的窗帘;小兔为房子贴上五彩的墙纸……三、学一学看完故事要回答问题了,小朋友你准备好了吗?1、讲了一件什么事?2、哪些动物帮助小花猫干了什么?3、聪明的孩子,你发现这两种句子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的回答真棒!老师把答案整理一下,请看:哈哈,小朋友们你这下清楚什么叫总分句了吧,那老师今天还邀请了一位神秘嘉宾来帮助我们学习总分句呢!她可是森林最美丽的动物哦,你们能猜出是谁吗?瞧!它迈着轻盈的步子向我们走来了,“孔雀啊!”眼尖的小朋友叫了出来,对的你猜对了,它就是我们的孔雀公主。
听!孔雀公主说话了,“小朋友们其实写总分句一点都不难,睁大眼睛看着我,总分句就像是一只孔雀,总起句就像我的头,写的时候要概括清楚,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孔雀;分述句就像我的五彩斑斓的屏,一定要写具体、详细、生动,要写出我的美,你明白了吗?”分述句又有很多种,比如说: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连贯式……那我们今天主要要学习并列式和连贯式这两种。
并列式一般用“有……有……有……”,分句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可以颠倒次序。
而连贯式一般用“先……然后……最后……”分句之间有先后关系,不能颠倒次序。
四、辨一辨学习了总分句的知识后,小朋友赶快判断一下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总分句呢?对的打“√”,不是的打“╳”。
五、说一说我们的小朋友真是火眼金睛,四道判断题都判断正确,老师为你们点赞!你们太棒了!那么老师增加回答问题的难度了,你能看下面的图说一说总起句和分述句吗?小朋友们观察仔细,说得真精彩!说出了水果超市的水果种类丰富,说出了课间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各种开心地运动!老师高兴地发现孩子们都掌握了写总分句的小妙招:六、好书共享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我们“好书共享”环节,我们每一节课都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一本好书,我们希望用书香来浸润孩子们的心田。
用总是怎么造句
![用总是怎么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af821bb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2.png)
《“总是”的奇妙世界》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总是”这个词,看看怎么用它造句。
“总是”呀,就像是一个常常出现的小伙伴。
比如说,“妈妈总是在我睡觉前给我讲故事”。
妈妈是不是经常这样做呀,所以就用“总是”。
再比如,“我的同桌总是第一个完成作业”,这说明同桌完成作业又快又经常呢。
还有哦,“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这是不会改变的规律,所以用“总是”来表达。
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对“总是”有点感觉啦?咱们再想想,“爷爷总是笑呵呵的”,是不是能感觉到爷爷的亲切和快乐?“小鸟总是在树枝上唱歌”,是不是能想象到那欢快的场景?“我总是喜欢吃巧克力蛋糕”,是不是能知道我对巧克力蛋糕的喜爱?“总是”这个词真有趣,能让我们把经常发生的事情说得很清楚。
《有趣的“总是”造句》小朋友们,咱们继续来玩“总是”造句的游戏。
“小红总是穿着漂亮的裙子”,说明小红经常以美美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爸爸总是在周末带我去公园玩”,哇,爸爸好贴心,一到周末就会带“我”去公园开心地玩耍。
“老师总是耐心地解答我们的问题”,老师是不是特别好呀,不管什么时候都很有耐心。
“小猫总是喜欢在太阳下懒洋洋地睡觉”,想想那只小猫的样子,是不是很可爱?“下雨后,天空总是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彩虹是不是很让人期待呀?“弟弟总是调皮捣蛋”,哎呀,弟弟可真让人头疼。
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发现“总是”能让句子变得很生动呢?《用“总是”创造精彩句子》小朋友们,咱们再来创造一些用“总是”的精彩句子。
“奶奶总是给我做我最爱吃的饺子”,奶奶的爱都在饺子里啦。
“春天总是带来温暖和花朵”,春天是不是特别美好呀?“我的好朋友总是和我分享他的玩具”,这样的好朋友真棒!“星星总是在夜晚闪闪发光”,夜晚的天空因为星星变得好迷人。
“运动员们总是努力训练,争取获得好成绩”,他们是不是很有毅力?“风总是轻轻地吹过草地”,那画面是不是很温柔?“同学们总是互相帮助”,这样的班级一定很温馨。
小朋友们,“总是”这个词是不是很神奇呀,能让我们说出好多好多有意思的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一篇文章或一段话的开头,有一句概括全文或全段主要容或中心的话,叫总起句。
总起句有三种类型:有篇的总起句,有段的总起句,还有节的总起句。
段的总起句,就是一段开头的第一句话为中心句,后面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这一总起句来分叙。
例如《外婆家门前的大榕树》的片段:外婆家门前有一棵大榕树,又高大又粗壮。
它有三层楼房那么高,伸长的“手臂”,好像迎接客人的到来。
所以,我管它叫“迎客树”。
它那灰褐色的树干,要好几个人才能抱住。
树干撑开巨大的树冠,真像一把撑开的绿色大伞,茂密的树叶把遮得严严实实的。
小伙伴总爱在树下乘凉、避雨、游戏、唱歌、跳舞……树下成了我们游戏玩耍的乐园。
这句话是个总起句吗鲁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州桥》第二自然段这样写:(1)州桥非常雄伟。
(2)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3)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4)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5)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6)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教参上说:第一句话(州桥非常雄伟。
)是一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写。
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这种围绕一句话把容写具体的方法,我却认为第二段的第一句话不能称为总起句。
具体描写州桥雄伟的句子只有二、三两句。
如果说四五六句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写,有些牵强,三四五六句应是围绕着州桥的坚固来写的。
这样理解,正好对应下一段的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雄伟”和“坚固”意思是不一样的,相似点也很小。
如果第二段都围绕着“雄伟”写,下一段的“过渡句”的承上的“坚固”就说不通了。
总起句的作用:总领全文,在某个段落中是概括整段文章的主旨。
雷锋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生活十分简朴(总起句)。
雷锋参军后,从每月的津贴费中拿出一角钱交团费,两角钱买肥皂,再用一些钱买书,其余的钱存入银行。
他穿的袜子补了又补,不知补了多少次,最后已补得完全改了样,还舍不得丢。
他的搪瓷脸盆已经用了多年,上面的搪瓷掉了很多,他也舍不得买新的。
他的一件大衣,是从家乡带来的,已经很破旧了,但他洗了又洗,补了又补,还穿在身上。
总结句的作用:全文的中心,在文章最后总括整段文章的主旨。
总起句与中心句有何区别1、两句位置不同,总起句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中心句可在开头,也可在文中。
2、两句作用不同,总起句是对文章或段落容的概括,总领全文或全段。
中心句是对文章表达主要容和思想感情的概括。
总起句的作用:总起句是总写,概括写。
总起句顾名思义在段首起总领作用,位置只能在段首。
总领全文。
什么是段的中心句呢?每段话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的,能够高度概括这段话的中心意思的句子,就是这段的中心句。
找出中心句就抓住了这段话的中心意思。
抓住了中心意思,分析层意、归纳段意就不难了(也可用中心句作段意)。
过渡句过渡句的作用当文章分段时,过渡句通常归下不归上,与下面的一段一起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什么是过渡句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是他们有机联系起来,自然而然的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句。
过渡句过渡句就是联接上下文,由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往往出现在段落末尾或段落开头,有时也独立成一段,容上这个句子和上下两端都有联系,所以判断时可以根据位置,也可以根据容。
常见的过渡方式有下面几种:1.用小标题过渡.2.用一个句子过渡,承上启下.3.用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 4.用关联词过渡.(通常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为多) 5.用提示句过渡. 6.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7.过渡词,增强文章逻辑性。
为了使所写短文通顺,连贯得体,句子与句子之间过渡自然,提高所写短文的质量。
常见的过渡词有:(1)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词:首先;其次;然后;最后;从前;以后;几天后;之后;那时;最近;(2)表示空间顺序的过渡词:不远处;在这之前;以上;以下;总之;(3)表示并列的过渡词:是…也是;(4)表示转折的过渡词:虽然…但是;无论如何;(5)表示递进的过渡词:不仅…而且;不但…而且;再者;(6)表示目的的过渡词:为了;既然…如此;因此;(7)表示因果的过渡词:因为;作为;(8)表示解释说明的过渡词:例如;事实上;实际上;曾经;(9)表示条件的过渡词:如果;文示例《州桥》中的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省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如何寻找中心句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而中心句是最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果能掌握中心句在课文中出现的特点,就能较快地找出中心句。
从而比较容易地理解课文。
那么,如何找中心句呢?1.从题目去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
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题目,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如《詹天佑》的开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3.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如《海底世界》中“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总结全文,突出中心,揭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4.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显然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如《一夜的工作》中:“他(总理)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如《幸福是什么》中“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民有益的事情。
”这是哲理性很强的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7.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如《金色的鱼钩》中“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茫”。
这句就是本文的中心句。
8.从过渡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往往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句。
如《伟大的友谊》中“在生活上,恩格斯热情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
”这个过渡句就是中心句。
总之,寻找中心句的方法还很多。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有明显的中心句,不要勉强地生拉硬凑。
但是,我们下功夫去寻找一番中心句,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会大有帮助的。
《怎样写好一段话》一文由芳琳所写,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迷雾重重时读到一篇好的文章可以让人茅塞顿开,寂寞无聊时读到一篇好的文章可以驱人寂聊,春风得意时读到一篇好的文章可以让人平心静气……我们不仅希望自己不断地读到一篇篇好文章,更希望自己也能写一篇篇好文章,但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写好一篇文章,要先学会如何写好一段话。
因为段是一篇文章的基础,段落具体形象了,文章才会生动形象;段落文从字顺了,文章才会通顺流畅;段落注意情感抒发了,文章才会真挚感人……那么怎样写好一段话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到围绕一个意思写。
二是做到语句要连贯。
三要做到容要具体生动,注意感情的抒发。
一、围绕一个意思写。
一段话也是一个小的整体,围绕一个意思写,注意容是要集中的,不能是一盘散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构段入手。
1、围绕一句话(中心句),写好一段话。
中心句一般放在一段话的第一句。
它概括了这段话的主要容。
下面的几句话都是围绕中心句的意思进行写作的。
例:山羊走钢丝,表演得很出色。
在细细的钢丝上,山羊就像在平地上一样,稳稳当当地走过来,走过去。
山羊还表演了它的绝技:钢丝上插着一块金属板,只有碗口那么大。
山羊小心地把四只脚都踩在圆板上,身子弯得像一座拱桥。
全场观众都为它喝彩。
这段话中的第一句“山羊走钢丝,表演得很出色。
”就是中心句,下面的四句话都是围绕这句话进行具体描写,先写山羊在钢丝上来回走如履平地,又写了山羊在钢丝上表演的绝技,最后写观众为它喝彩。
这一切,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写作的。
另外,中心句也常见在这段话的最后一句,上段话的第一句放在最后一句,就是中心句在后;中心句偶尔也会在句中,在段落中,前面几句后面几句话都是围绕句中的某一句话写的,这种情况偶尔也会出现。
2、还有一种是中心句是不明示的,需要根据几个句子去概括。
如: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这段话中的意思是写翠鸟如何敏捷快速的捉鱼,但这段话中没有明示。
不管是写一句很容易地找到的中心句,还是需要暗示才能找到中心句,都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构段的好方法。
二、语句要连贯。
写好一段话句间还要有条理和连贯。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段落条理。
总分式结构的一段话,并列式结构的一段话,对比式结构的一段话,因果式结构的一段话,递进式结构的一段话,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一段话;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以空间方位为顺序写的一段话等。
下面详细介绍4种段落条理。
1、总分式结构的一段话。
总分式,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先总后分,例如《海底世界》中的一段:海里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它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这一段的第一句是总起句,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后面四句是分述句,分别介绍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活动的不同方式,具体地说明总起句中所说的“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