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有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易错题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易错题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易错题测试卷(含解析)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铺地的方砖的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与所需方砖的块数()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 . 如果a÷b=c,当a一定时,b与c()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3 . 圆的半径和周长是相关联的量,圆的半径越大,周长()。

A.不变B.变大C.变小4 . 一本书已看了总页数的60%,未看的页数与总页数的比是().A.2︰3B.3︰5C.2︰5D.3︰55 . 圆的周长与直径成()关系.A.反比例B.正比例C.不成比例6 . 如果A×2=B÷3,那么A:B=()A.2:3B.6:1C.1:67 . 下面每组的两个量中,不成正比例的量有()A.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B.圆的面积和半径.8 . 如果5a=3b,那么a和b的关系是()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没有关系9 . 下面各组量中,()成正比例关系。

A.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周长和长B.把一些香蕉平均分配时,每人分的个数和分配的人数C.小明从家去上学,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D.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10 . 做一批零件,如果每人的工效一定,那么工人的人数和用的时间()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11 . 一个比的前项是4,后项正好是前项的倒数,这个比的比值是()。

A.4B.1C.1612 . 下面3个关系式中,x和y(x,y不为0)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B.C.二、填空题13 . 图上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千米.一段公路长25千米,画在这幅地图要画厘米.14 . 客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等于小汽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

客车与小汽车的速度比是________。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检测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的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是()。

A. 5千米B. 50千米C. 150千米D. 500千米2.根据xy=mn,下面组成的比例错误的是()。

A. m:y=x:nB. n:x=y:mC. y:n=x:mD. x:m=n:y 3.下面几组相关联的量中,成反比例的是()。

A. 小明从学校走路回家,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B. 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C. 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4.如果4a=7b(a、b≠0),那么a:b=()。

A. 4:7B. 11:7C. 7:11D. 7:4 5.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A. 1:30B. 1:30000C. 1:300000D. 1:3000000 6.下面可以组成比例的是()A. :和6:5B. :和4:10C. 6:4.5和0.4:0.37.在下面各比中,能与:3组成比例的是()A. 4:3B. 1:12C. :D. 8:68.下面几组相关联的量中,成正比例的是()。

A. 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B. 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看的天数C. 同一时间地点每棵树的高度和它影子的长度D. 一条路,已修的米数和未修的米数9.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边长()。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10.下面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A. 2:5和4:7B. :和2.5:1C. 0.8:0.3和8:3011.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乙数不为0),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A. :B. 8:15C. 15:812.已知2:3=6:9,如果将比例中的6改为9,那么9应改为()。

A. 4.5B. 6C. 12D. 13.5二、填空题13.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成________比例;汽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汽车的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________比例。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A. 2:1
B. 20:1
C. 2:10
1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 1:3:5,这是个( )三角形。
A. 锐角
B. 钝角
C. 直角
D. 等腰
12.六(1)班有 48 人,男女生人数比不可能是( )。
A. 3:2
B. 1:1
C. 13:11
二、填空题
13.王云用 1 份蜂蜜加 8 份水调制了 720 毫升蜂蜜水,他用了________毫升的蜂蜜.李健 用 50 毫升蜂蜜按上面的比例调制蜂蜜水,他应加________毫升水.
中,1:1=1;D 项中,5:9= 。所以 D 项的值与原式中比的值相等。 故答案为:D。 【分析】求一个比的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
2.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总份数:5+4+3=12
足球有:180× =60(个) 故答案为:B。
【分析】一共分成了 12 份,足球的个数占总数的 占的分率即可求出足球的个数。
3.D
解析: D
,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数乘足球
【解析】【解答】解: : =2:3,所以甲乙的工作效率最简整数比是 2:3。 故答案为:D。 【分析】甲的工作效率=1÷甲单独做需要的时间,乙的工作效率=1÷乙单独做需要的时间, 然后作比即可。
4.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A 项中,288:192=3:2;B 项中,240:160=3:2;C 项中,144: 48=3:1;D 项中,96:64=3:2。综上 144cm×48cm 不符合标准。 故答案为:C。 【分析】将每一项的长和宽作比,然后找出长与宽的比不是 3:2 即可。
8.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7-5)÷7 =2÷7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苹果和雪梨的质量比是3:2,如果苹果有180kg,那么雪梨有()kg.A. 72B. 108C. 120D. 2702.小明看一本书,已经看的与没看的比是3:7,那么已看的占全书的()A. B. C. D.3.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比是1:2:4,这个三角形是()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4.六年级某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4,这个班可能有()人。

A. 30B. 40C. 49D. 5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规定,国旗的长与宽的比为3:2,以下几种规格的国旗中,()不符合标准。

A. 288cm×192cmB. 240cm×160cmC. 144cm×48cmD. 96cm×64cm 6.某小学有教师70人,这个学校男、女教师人数的比不可能是()。

A. 1:6B. 1:2C. 2:3D. 3:4 7.甲有图书130本,乙有图书70本,乙给甲()后,甲与乙的本书比是4:1. A. 40本 B. 30本 C. 20本 D. 25本8.已知b:2= (b,c均不为0),那么b,c的大小关系是()A. b>cB. b<cC. b=cD. 无法确定9.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7∶5,宽比长短()。

A. B. C.10.小红、小刚、小华三个人收集郎票,小红和小刚收集的邮票数之比是2:3,小刚和小华收集的邮票数之比是6:13,三人共收集230枚,则小红收集的邮票比小华少()枚.A. 80B. 90C. 100D. 110 11.名著《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思为:一尺木棍,第一天截取它的一半,以后每天截取剩下部分的一半,那么永远也截取不尽.照这样推算,第三天截取的长度与最初木棒总长度的比是()A. 1:4B. 1:8C. 1:16D. 1:32 1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5,这是个()三角形。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测试(有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测试(有答案解析)(1)
18.9;64;375【解析】【解答】第一个空:24×3÷8=9 第二个空:8×(24÷3) =64 第三个空:3÷8=0375=375 所以 9:24=38=24÷64=375 故答案为:9;64; 375【分析】根
解析: 9;64;37.5 【解析】【解答】第一个空:24×3÷8=9 第二个空:8×(24÷3)=64 第三个空:3÷8=0.375=37.5%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 : =5:4,所以甲乙两队的工效比是 5:4。
故答案为:C。 【分析】甲乙两队的工效比=(1÷甲队完成需要的时间):(1÷乙队完成需要的时间)。
2.D
解析: D
【解析】【解答】解:0.25:0.45= , A 项中,2.5:45= ;B 项中,5:0.9= ;C 项
14 . 12 ; 15 ; 3 ; 4 ; 75 【 解 析 】 【 解 答 】 9÷075=12 ; 20×075=15 ; 075=75÷100=3÷4;075=75 故答案为:12;15;3;4;75【分析】除数=被除数÷ 商;比的前项=比的后项
解析: 12;15;3;4;75 【解析】【解答】9÷0.75=12;20×0.75=15;0.75=75÷100=3÷4;0.75=75%。
15. ________=18÷________=0.6=________%=6: ________. 16.按 4: 5 把 360 本图书分给四年级和五年级,四年级分得________本,五年级分得 ________本. 17.一个长 5cm、宽 3cm 的长方形按 3:1 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________cm2。
17.135【解析】【解答】5×3=15(cm)3×3=9(cm)15×9=135(cm²)故答案 为:135【分析】首先计算出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放大后的长=实际长度×放 大倍数放大后的宽=实际长度×放大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题(有答案解析)(2)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题(有答案解析)(2)
二、填空题
13.反;正【解析】【解答】因为分母×分数值=分子所以当分子一定分母和分 数值成反比例;如果 x=7y(xy 都不为 0)则 x:y=7x 和 y 成正比例故答案为: 反;正【分析】如果用字母 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
解析: 反;正 【解析】【解答】 因为分母×分数值=分子,所以当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成反比例; 如果 x=7y(x,y 都不为 0),则 x:y=7,x 和 y 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反;正。 【分析】如果用字母 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 用以下关系式表示:y:x=k(一定);如果用字母 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 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一定),据此判断。
14.10;40【解析】【解答】解:如果 x 和 y 成正比例空格里的数是 30÷ (60÷20)=10;如果 x 和 y 成反比例空格里的数是 60×20÷30=40 故答案为: 10;40【分析】若 x 和 y 成正比例那么 y=kx(
解析: 10;40 【解析】【解答】解:如果 x 和 y 成正比例,空格里的数是 30÷(60÷20)=10; 如果 x 和 y 成反比例,空格里的数是 60×20÷30=40。 故答案为:10;40。
选项 C,因为 × = , × = , = , 所以 , , , 能组成比例; 选项 D,因为 125×6=750,30×25=750,750=750,所以 30,25,6,125 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 4 个数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是: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乘的积等于中间两个 数字相乘的积,那么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2.D
解析: D 【解析】【解答】8 厘米:4 毫米=80 毫米:4 毫米=20:1。 故答案为:D。 【分析】已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要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注意:先 把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厘米,然后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检测(有答案解析)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检测(有答案解析)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检测(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不能与3、6、9组成比例的数是()。

A. 2B. 3C. 18D. 4.52.某开发区要建一个长600米,宽400米的长方形广场,现在要把它画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选用下面哪个比例尺比较合适?()A. 1:4000B. 1:2500C. 1:500003.3毫米精密零件画在图纸上是30厘米,图纸比例尺是()A. 1:10B. 1:100C. 10:1D. 100:1 4.根据ab=cd,下面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A. a:c和d:bB. b:d和a:cC. d:a和b:c5.在下面各比中,能与:3组成比例的是()A. 4:3B. 1:12C. :D. 8:66.下列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 x+y=10B. x= yC. y=(x>0)7.8x=5y,x与y()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D. 无法判断8.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A. 正比例B. 反比例C. 不成比例9.小李正在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的页数和还没有看的页数,会是下面的()关系。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无法10.下面根据A×B=1×8写出的比例中,正确的是()。

A. A∶8=B∶1B. A∶B=8∶1C. 8∶A=B∶1D. 8∶B=1∶A 11.下面的第二、三个图形都是把第一个图形按一定比例缩小的,那么x的值是()。

A. 20B. 18C. 16D. 15 12.下面关系式()中的x和y成反比例(x≠0)。

A. B. 3x=y C. D. =3二、填空题13.用24的4个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________。

14.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成________比例;汽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汽车的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________比例。

15.一种精密的零件长2毫米,画在图纸上长是4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________。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检测(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检测(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检测(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一个比的前项是3,如果前项增加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A. 增加3B. 增加6C. 乘2D. 乘3 2.修同一段路,甲队需要8天,乙队需要10天,甲乙两队的工效比是()。

A. 4:5B. 1:1C. 5:43.在下面各比中,和:比值相等的是()A. 5:2B. 1.5:0.6C. :D. :24.林场中,杨树的棵数比柏树少20%,柏树和杨树的比是()。

A. 4:5B. 5:4C. 1:2D. 1:5 5.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比是1:2:4,这个三角形是()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6.某小学有教师70人,这个学校男、女教师人数的比不可能是()。

A. 1:6B. 1:2C. 2:3D. 3:4 7.一个长方形花圃,它的周长是30米,长是9米,这个长方形花围的长与宽的比是()A. 10:3B. 3:2C. 5:3D. 3:10 8.甲有图书130本,乙有图书70本,乙给甲()后,甲与乙的本书比是4:1. A. 40本 B. 30本 C. 20本 D. 25本9.赵大娘家养公鸡和母鸡只数的比是1∶5,他家养的公鸡占鸡的总只数的几分之几?A. B. C.10.修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剩下的与已修的比是()。

A. 3:4B. 4:3C. 4:7D. 3:7 1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5,这是个()三角形。

A. 锐角B. 钝角C. 直角D. 等腰12.六(1)班有48人,男女生人数比不可能是()。

A. 3:2B. 1:1C. 13:11二、填空题13.舞蹈队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5,那么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________,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________倍.男生人数占舞蹈队总人数的________.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________%.14.博物馆展出了一个高为19.6cm的秦代将军俑模型,它的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10,这个将军俑的实际高度是________cm。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包含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包含答案解析)(1)
2.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A 项中,路程=速度×时间,所以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 B 项中,烧煤总量=每天烧煤量×烧的天数,所以烧煤总量一定,每天烧煤量与所烧天数成 反比; C 项中,糖水的浓度=糖的质量÷(水的质量+糖的质量),所以糖水的浓度一定,糖的质量 与水的质量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若 xy=k(k 为常数,x,y≠0),那么 x 和 y 成反比,据此作答即可。
C. :
D. :
13.在一幅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5.6cm, 甲、乙两
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14.根据 3.5×8=4×7 写出两个比例。
________
________
15.如果 A:B=8:5,那么 A 比 B 多________%,B 相当于 A 的________%。
5.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 :3= ,
A 项中,4:3= , 不能组成比例;
B 项中,1:12= , 能组成比例;
C 项中, : = , 不能组成比例;
D 项中,8:6= , 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要想组成比例等号两边的比的比值要相等。
6.D
解析: D
【解析】【解答】解:8x=5y,若 x、y 都不为 0,则 x:y=5:8= , 是比值一定,则 x 和 y 成正比例;若 x、y 都为 0,则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D。 【分析】当 y=kx(k 是常数,x,y≠0),那么 x 和 y 成正比例;若 x,y 都为 0,就不成比 例关系。
:=。 故答案为:B. 【分析】比值相等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
13.【解析】【解答】解:50km=5000000cm56÷15000000=28000000cm=280km 所以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280 千米故答案为:280【分析】先将单位进行 换算即 50km=50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9.D
解析: D 【解析】【解答】选项 A, 速度一定,时间与距离成正比例关系; 选项 B,分数值一定,分子与分母成正比例关系; 选项 C,人的身高和体重不成比例; 选项 D,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成反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D。 【分析】成正比例关系:两个量相除,商一定;成反比例关系,两个量相乘,积一定。
12.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小明做 20 道数学题,做完的题数与没有做的题数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做完的题数+没有做的题数=一共做的题数,所以它们之间不成比例。
二、填空题
13.1:3000000;75【解析】【解答】解:1500 千米=15000000 分米 5:
15000000=1:3000000;1500 千米=150000000 厘米 150000000×12000000=75
用以下关系式表示:y:x=k(一定);如果用字母 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 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一定),据此判断。
3.D
解析: D 【解析】【解答】 如果 4a=7b(a、b≠0),那么 a:b=7:4。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将相乘的两 个数同时作外项或内项,据此解答。
例 尺 是 1 : 5000000 的 地 图 上 甲 地 到 乙 地 的 实 际 距 离 是 240 千 米 ;
24000000cm×13000000
解析: 240;8
【解析】【解答】解:4.8÷
=24000000cm=240km,所以在比例尺是 1:5000000 的
地图上,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 240 千米;24000000cm×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检测(包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检测(包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修同一段路,甲队需要8天,乙队需要10天,甲乙两队的工效比是()。

A. 4:5B. 1:1C. 5:42.在下面各比中,和:比值相等的是()A. 5:2B. 1.5:0.6C. :D. :23.在下列算式中,比值等于的是()A. 5:B. 0.6:1C. :4.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长495cm,宽330cm,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A. 2:3B. 3:2C. 495:3305.一项工程,甲独做12小时完成,乙独做8小时完成.甲乙的工作效率最简整数比是()。

A. 12:8B. :C. 3:2D. 2:36.林场中,杨树的棵数比柏树少20%,柏树和杨树的比是()。

A. 4:5B. 5:4C. 1:2D. 1:57.已知b:2= (b,c均不为0),那么b,c的大小关系是()A. b>cB. b<cC. b=cD. 无法确定8.把7:5的前项增加3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A. 乘5B. 乘6C. 增加30D. 增加35 9.名著《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思为:一尺木棍,第一天截取它的一半,以后每天截取剩下部分的一半,那么永远也截取不尽.照这样推算,第三天截取的长度与最初木棒总长度的比是()A. 1:4B. 1:8C. 1:16D. 1:32 10.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5,这是个()三角形。

A. 锐角B. 钝角C. 直角D. 等腰11.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3,它们的面积比是()。

A. 16:9B. 8:6C. 9:16D. 4:312.如果A× =B× ,那么A和B的最简整数比为()。

A. :B. 2:3C. 4:3D. 9:8二、填空题13.2.5:0.2的比值是________,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14.:的比值是________,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___。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检测(含答案解析)(2)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检测(含答案解析)(2)

A. 3
B. 2
C. 4
二、填空题
13.某班学生人数在 50 人到 60 人之间,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5:6,这个班全班有 ________人,女生________人.
1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2:3,乙数是丙数的 ,甲、丙两数的比是________. 15.2.5:0.2 的比值是________,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 16.有三位老师,他们的平均年龄是 40 岁,他们年龄之比是 3:4:5,这三位老师中,年 龄最小的是________岁。 17.把 0.15:1.2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
12.B
解析: B 【解析】【解答】 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 2。 故答案为:B。 【分析】后项是 5,又加上 5,增加了 1 倍, 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要增加 1 倍,2 的 1 倍是 2,即应加上 2.
二、填空题
13.25;30【解析】【解答】5+6=11 份在 50~60 之间 11 的倍数只有 55 女生 人数:55× 611=30(人)所以这个班的女生有 30 人故答案为:55;30【分 析】根据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可得出男生和女
选项 A:5:2=5÷2= ; 选项 B:1.5:0.6=1.5÷0.6=2.5;
选项 C: : = ÷ = ;
选项 D, :2= ÷2= ;
所以与 : 比值相等的是 : 。 故答案为:C. 【分析】比值的求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得出的商即为比值。本题计算出所给比的 比值以及各个选项中比的比值,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应用,根据条件“ 乙数是丙数的 ”可知,乙数:丙数=6: 5,然后把乙数看成中间量,求出甲数、乙数、丙数的比,据此解答。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检测(含答案解析)(1)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检测(含答案解析)(1)
12.D
解析: D 【解析】【解答】解:设另一个轮子的直径是 x 分米,则 3.14x×1=3.14×6×3 3.14x=3.14×18 3.14x÷3.14=3.14×18÷3.14
x=18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应用题,两个连在一起的皮带轮,它们走过的路程是相等 的,设另一个轮子的直径是 x 分米,用一个轮子的周长×圈数=另一个轮子的周长×圈数,据 此列比例解答。
2.D
解析: D 【解析】【解答】 如果 4a=7b(a、b≠0),那么 a:b=7:4。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将相乘的两 个数同时作外项或内项,据此解答。
3.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A 项中,路程=速度×时间,所以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 B 项中,烧煤总量=每天烧煤量×烧的天数,所以烧煤总量一定,每天烧煤量与所烧天数成 反比; C 项中,糖水的浓度=糖的质量÷(水的质量+糖的质量),所以糖水的浓度一定,糖的质量 与水的质量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若 xy=k(k 为常数,x,y≠0),那么 x 和 y 成反比,据此作答即可。
A. 20
B. 18
C. 16
D. 15
12.两个连在一起的皮带轮,其中一个轮子的直径是 6 分米,当另一个轮子转一周时,它
要转 3 周,另一个轮子的直径是( )分米.
A. 2
B. 3
C. 6
D. 18
二、填空题
13.上海与北京的实际距离约为 1500 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图上距离为 5 分米,这幅 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如果画在另一幅比例尺是 1:2000000 的地图上,应该画 ________cm 长。 14.把一个长 5cm、宽 4cm 的长方形按 3:1 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________ cm²。 15.一张地图上,用 2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50 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章《比例》单元测评必刷卷【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章《比例》单元测评必刷卷【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评必刷卷第4章《比例》测试+3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B 卷总分得分A 卷 基础训练(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江苏六年级期末)已知a 的与b 的相等,那么a 与b 的比是( )。

2325A .4∶15B .15∶4C .3∶5D .5∶3C【分析】a 的与b 的相等,则a×=b×。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23252325的积,a ∶b =∶=3∶5。

2523【详解】a×=b×,则a ∶b =∶。

23252523∶=(×15)∶(×15)=6∶10=3∶5故C2523252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出a 与b 的比,再进行化简。

2.(江苏六年级期末)男生人数的等于女生人数的,那么( )。

1415A .男生人数多B .女生人数多C .无法比较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出: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个外1415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写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进行比较。

【详解】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415则男生人数∶女生人数=∶=4∶5,5>4。

故B151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两个相等的乘法式子改写成比例的形式。

3.(江苏六年级期中)在比例4∶8=5∶10中,如果第一个比的前项加上4。

第二个比的前项加上( ),那么这个比例仍然成立。

A .4B .5C .2B【分析】在比例4∶8=5∶10中,若第一个比的前项加上4,由4变成8,这样两外项的积就成了8×10=80,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的积也得是80,再用80除以前一个比的后项8,即得后一个比的前项,进而求出第二个比的前项应加上几。

【详解】(4+4)×10÷8=8×10÷8=80÷8=1010-5=5 故B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含答案解析)

A. 5:4
B. 4:5
C. :
D. :
12.已知 2:3=6:9,如果将比例中的 6 改为 9,那么 9 应改为( )。
A. 4.5
B. 6
二、填空题
C. 12
D. 13.5
13.用 24 的 4 个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________。
14.一张地图上,用 2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50 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15.在比例尺是 50:1 的图纸上,A,B 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是 2 厘米,A,B 之间的实际
10.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出油率一定,香油的质量和芝麻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A。 【分析】香油的质量÷芝麻的质量=出油率,所以出油率一定,香油的质量和芝麻的质量成 正比例关系。
11.B
解析: B
【解析】【解答】 : = , A 选项 5:4= , B 选项 4:5= , C 选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D 选项
=0.015(厘米),0.015 厘米长度太小,再图纸上无法实现。
故答案为:C。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本题中根据各个选项中的比例尺以及实际距离,
计算出需要画出的图上距离,再与题目中所给的图上距离进行比较即可。
4.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 :3= ,
A 项中,4:3= , 不能组成比例;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根据 xy=mn,下面组成的比例错误的是( )。
A. m:y=x:n
B. n:x=y:m
C. y:n=x:m
D. x:m=n:y
2.3 毫米精密零件画在图纸上是 30 厘米,图纸比例尺是(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易错题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易错题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易错题测试卷(含解析)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铺地的方砖的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与所需方砖的块数()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 . 如果a÷b=c,当a一定时,b与c()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3 . 圆的半径和周长是相关联的量,圆的半径越大,周长()。

A.不变B.变大C.变小4 . 一本书已看了总页数的60%,未看的页数与总页数的比是().A.2︰3B.3︰5C.2︰5D.3︰55 . 圆的周长与直径成()关系.A.反比例B.正比例C.不成比例6 . 如果A×2=B÷3,那么A:B=()A.2:3B.6:1C.1:67 . 下面每组的两个量中,不成正比例的量有()A.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B.圆的面积和半径.8 . 如果5a=3b,那么a和b的关系是()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没有关系9 . 下面各组量中,()成正比例关系。

A.长方形的宽一定,它的周长和长B.把一些香蕉平均分配时,每人分的个数和分配的人数C.小明从家去上学,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D.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10 . 做一批零件,如果每人的工效一定,那么工人的人数和用的时间()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11 . 一个比的前项是4,后项正好是前项的倒数,这个比的比值是()。

A.4B.1C.1612 . 下面3个关系式中,x和y(x,y不为0)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B.C.二、填空题13 . 图上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3千米.一段公路长25千米,画在这幅地图要画厘米.14 . 客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等于小汽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

客车与小汽车的速度比是________。

【三套试卷】长沙市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含答案)

【三套试卷】长沙市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教材测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1题;共2分)1.在比例尺是1:8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3,那么甲、乙两个圆的实际的直径比是()。

A. 1:8B. 4:9C. 2:3D. 8:1 【答案】C【考点】比例尺的认识【解析】【解答】解:甲、乙两个圆的实际的直径比是2:3。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图纸上和实际中,两个量表示的长度的比一样。

二、判断题(共4题;共8分)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

()【答案】正确【考点】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解析】【解答】解:路程=速度×时间,所以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路程=速度×时间;如果xy=k(k为常数,x,y≠0),那么x和y成反比例,据此作答即可。

3.因为3a=4b,所以a:b=3:4。

()【答案】错误【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析】【解答】解:因为3a=4b,所以a:b=4:3。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若ab=cd,所以a:c=d:b,据此作答即可。

4.有一幅图,用3厘米表示150米,它的比例尺是。

()【答案】错误【考点】比例尺的认识【解析】【解答】解:150米=15000厘米,3:15000=1:5000,所以它的比例尺是1:500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先将单位进行换算,即150米=15000厘米,那么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5.图上距离一定小于实际距离。

()【答案】错误【考点】比例尺的认识【解析】【解答】解:图上距离不一定小于实际距离。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与比例尺有关,当比例尺中前项比后项大时,图上距离大于实际距离。

三、填空题(共3题;共5分)6.某校舍长150米,宽10米,在一张学校平面图上用30厘米表示校舍长,该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在平面图上校舍的面积为________平方厘米。

【答案】1:500;60【考点】比例尺的认识,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解析】【解答】解:150米=15000厘米,30:15000=1:500,所以比例尺是1:500;10米=1000厘米,1000×=2厘米,30×2=60平方厘米,所以在平面图上校舍的面积为60平方厘米。

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试卷分析(精选)

 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试卷分析(精选)

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试卷分析(精选)正文第一篇: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试卷分析(精选)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试卷分析为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本周一的数学课上进行了单元检测,上周五的数学课进行单元试卷讲评。

总体情况:这张单元练习卷的结构比较合理,难度相对适中。

主要考查了认识比例尺及比例尺的应用,有些题目比较新颖,能很好的反应出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本班共35人,15人优秀,26人及格。

最高分96分,最低分33分。

从统计的指标看,及格率不是很好,下一步的教学任务还是很重的,不仅要将及格率拉上去,还得提高优秀的人数。

存在问题:1.对概念的理解不深,填空、判断、选择题错误率较高。

部分学生在比例尺的意义和概念分不清,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相互转化应用能力较差,一些本应达到优秀的同学在这上面失分比较多,可能是因为上课时学生学习效率不高,今后我应该多关注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注意率。

2.灵活性不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具体体现在综合类的练习上,许多学生没有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说明学生学得不够灵活,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

两点措施: 1.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教师的“教”变成学生的“探索学习”,教师在这里需要正确的指导学生找寻答案。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主动动手动脑,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维、多创造、多发现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

在本次练习中,学生的过失失分相当普遍。

看来,平时的作业,需要我不断督促改进,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分析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本卷共有六大题,总分100分,分为基础知识、计算题、解决问题三部分,试题注重基础性知识,涉及了分数除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等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比例 测试卷附完整答案(易错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 比例 测试卷附完整答案(易错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i单元比例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面四句话中错误的有()句。

①教师节、儿童节、国庆节所在的月份都是小月。

②四个圆心角是90°的扇形可以拼成一个圆。

③如果两个质数的和仍是质数,那么它俩的积一定是偶数。

④如果ab+4=40,那么a与b成反比例。

A.1B.2C.3D.42.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A.1∶5000000B.1∶500000C.1∶5000D.1∶503.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句。

①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扩大4倍,体积扩大8倍②把4:5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增加5倍,比值不变③甲数的相当于乙数的,乙数与甲数的比值是④一根1米长的绳子,用去50%,还剩50%米⑤A=2×3×5,B=2×3×7,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210⑥时间一定,速度和路程成反比例关系A.2B.3C.4D.54.正方体的棱长和体积()。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5.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的平方()。

A.不成比例B.成反比例C.成正比例6.下面题中的两个关联的量()。

小红从家到学校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如果=5,那么a和b成正比例。

()2.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

()3.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

()4.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扩大了3倍。

()5.全班人数一定,出勤率和出勤人数成正比例。

()6.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三.填空题(共6题,共9分)1.如果5:7的前项加上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2.甲、乙两数的比是2:5,乙数比甲数多12,乙数是()。

3.18K黄金中的金含量与其他稀有金属的比是3:1.现有一款重20克的18K黄金首饰,其中含金()克。

4.上海到延安的实际距离是1258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 :37000000的地图上应是________厘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不能与3、6、9组成比例的数是()。

A. 2B. 3C. 18D. 4.52.3毫米精密零件画在图纸上是30厘米,图纸比例尺是()A. 1:10B. 1:100C. 10:1D. 100:1 3.下面可以组成比例的是()A. :和6:5B. :和4:10C. 6:4.5和0.4:0.34.下列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 x+y=10B. x= yC. y=(x>0)5.8x=5y,x与y()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D. 无法判断6.下面()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A. 6:3和8:5B. 0.2:2.5和4:50C. :和6:4D. 1.2:和:57.下列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 2:3B. :C. 3:2D. :8.下面各选项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A. 当xy =8时,x和yB. 购买物品的总价和数量C. 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D. 圆锥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半径9.下面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A. 2:5和4:7B. :和2.5:1C. 0.8:0.3和8:3010.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乙数不为0),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A. :B. 8:15C. 15:811.两个连在一起的皮带轮,其中一个轮子的直径是6分米,当另一个轮子转一周时,它要转3周,另一个轮子的直径是()分米.A. 2B. 3C. 6D. 18 12.已知2:3=6:9,如果将比例中的6改为9,那么9应改为()。

A. 4.5B. 6C. 12D. 13.5二、填空题13.某市地铁2号线全长是42km,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应画________cm。

14.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成________比例;汽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汽车的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________比例。

15.在一幅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6cm,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16.若:x=0.4:,则 =________17.图1上8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4km,这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18.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4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19.把一个正方形按5:1的比放大,放大后的周长是原来的________倍,放大后的面积是原来的________倍。

20.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积是10,一个外项是0.4,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

三、解答题21.一间会议室用面积为16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54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6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知识解答)22.小英和同学们在操场上测量出旗杆影子的长2m,同时测得直立的米尺影子长20cm,学校的旗杆有多高?23.小平的姐姐在上大学,妈妈每个月(按30天算)按每天10元的标准给她一笔零花钱。

如果姐姐每天花6元,一个月的零花钱够用多少天?(用比例解)24.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能组成比例的打“√”。

25.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着陆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在一幅比例尺是1: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四子王旗与北京的距离是3厘米,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26.小明身高为1.2米,站在操场上的影长为2.4米,这时测得旗杆的影长是20米,旗杆有多高?【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 B【解析】【解答】选项A,因为2×9=18,3×6=18,18=18,所以2能与3、6、9组成比例;选项B,因为3×9=27,3×6=18,27≠18,所以3不能与3、6、9组成比例;选项C,因为3×18=54,6×9=54,54=54,所以18能与3、6、9组成比例;选项D,因为3×9=27,4.5×6=27,27=27,所以4.5能与3、6、9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4个数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是: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乘的积等于中间两个数字相乘的积,那么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2.D解析: D【解析】【解答】解:30厘米:3毫米=300毫米:3毫米=100:1。

故答案为:D。

【分析】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把图上距离换算成毫米,然后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并化成后项是1的比即可。

3.C解析: C【解析】【解答】解:A项中,×5=1,×6=1.44,1≠1.44,所以不能组成比例;B项中,×10=,×4=3,≠3,所以不能组成比例;C项中,6×0.3=1.8,4.5×0.4=1.8,1.8=1.8,所以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组成比例时,等号前后的比的比值要相等,据此作答即可。

4.C解析: C【解析】【解答】解:A项中,x+y=10,是和一定,不成比例;B项中,x=y,即x:y=,是比值一定,则x和y成正比例;C项中,y=(x>0),即xy=6,是乘积一定,则x和y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当y=kx(k为常数,x、y≠0),那么x和y成正比例;当y=(k为常数,x、y≠0),那么x和y成反比例。

5.D解析: D【解析】【解答】解:8x=5y,若x、y都不为0,则x:y=5:8=,是比值一定,则x 和y成正比例;若x、y都为0,则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D。

【分析】当y=kx(k是常数,x,y≠0),那么x和y成正比例;若x,y都为0,就不成比例关系。

6.B【解析】【解答】选项A,因为6:3=6÷3=2,8:5=8÷5=1.6,2≠1.6,所以6:3和8:5不能组成比例;选项B,因为0.2:2.5=0.2÷2.5=,4:50=4÷50=,=,所以0.2:2.5和4:50能组成比例;选项C,因为:=÷=2,6:4=6÷4=1.5,2≠1.5,所以:和6:4不能组成比例;选项D,因为1.2:=1.2÷=0.9,:5=÷5=0.16,0.9≠0.16,所以1.2:和:5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可以求出比值,用前项÷后项=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据此判断。

7.C解析: C【解析】【解答】解:,A:2:3=,不能组成比例;B:,不能组成比例;C:3:2=3÷2=1.5,能组成比例;D:,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求出比值,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8.C解析: C【解析】【解答】解:A:x和y的乘积一定,二者成反比例关系;B:如果不是购买的同一种物品,就不能确定总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C:正方形周长÷边长=4(一定),那么正方形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关系;D: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一定),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成正比例关系,但是圆锥的体积和底面半径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或公式确定相关联的两个量的比值是否一定,如果两个量的比值一定,二者就成正比例关系。

9.B【解析】【解答】选项A:2×7=14≠20=5×4,即不能组成比例;选项B:=×2.5,即可以组成比例;选项C:0.8×30=24≠2.4=0.3×8,即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据此进行解答。

10.C解析: C【解析】【解答】甲数:乙数=::=15:8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将乘积式变成比例式,如,甲数为外项,则和它相乘的另一个因数也是外项,乙数为内项,则和它相乘的另一个因数也是内项。

11.D解析: D【解析】【解答】解:设另一个轮子的直径是x分米,则3.14x×1=3.14×6×33.14x=3.14×183.14x÷3.14=3.14×18÷3.14x=18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应用题,两个连在一起的皮带轮,它们走过的路程是相等的,设另一个轮子的直径是x分米,用一个轮子的周长×圈数=另一个轮子的周长×圈数,据此列比例解答。

12.D解析: D【解析】【解答】已知2:3=6:9,如果将比例中的6改为9,那么9应改为13.5 。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将比例中的6改为9,一个内项扩大了9÷6=1.5倍,则外项也要扩大1.5倍,据此解答。

二、填空题13.4【解析】【解答】42km=4200000cm4200000×1500000=84(cm)故答案为:84【分析】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要求图上距离先将实际距离的单位km 化成cm然后用实际距离×比例尺=解析:4【解析】【解答】42km=4200000cm,4200000×=8.4(cm)。

故答案为:8.4 。

【分析】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要求图上距离,先将实际距离的单位km化成cm,然后用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据此列式解答。

14.正;反【解析】【解答】因为正方体的表面积÷一个面的面积=6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成正比例;因为汽车的速度×所用的时间=行驶的路程所以当汽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汽车的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例故解析:正;反【解析】【解答】因为正方体的表面积÷一个面的面积=6,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成正比例;因为汽车的速度×所用的时间=行驶的路程,所以当汽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汽车的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正;反。

【分析】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y:x=k(一定);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一定),据此判断。

15.【解析】【解答】解:50km=5000000cm56÷15000000=28000000cm=280km 所以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280千米故答案为:280【分析】先将单位进行换算即50km=50解析:【解析】【解答】解:50km=5000000cm,5.6÷=28000000cm=280km,所以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280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