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1)
第二章2-1.金属切削过程有何特征?用什么参数来表示?答: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第一变形区:变形量最大。
第二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
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
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
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2-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答: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P17)。
工作角度是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确定的刀具角度。
2-6金属切削过程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答:因为刀具切入工具爱你,是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并成为切屑,所以(1)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2)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塑性变形的抗力,(3)要克服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力和后刀面与过度表面和以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2-1。
金属切削过程有何特征?用什么参数来表示?答:2-2。
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第一变形区:变形量最大。
第二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 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
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2—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答: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P17)。
工作角度是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确定的刀具角度。
2-6金属切削过程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答:因为刀具切入工具爱你,是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并成为切屑,所以(1)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2)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塑性变形的抗力,(3)要克服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力和后刀面与过度表面和以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1、车削细长轴时,车刀的主偏角应取( )。
[单选题] *A、30°B、45°C、60°D、90°(正确答案)2、车削细长轴时,为防止工件产生弯曲和振动,应尽量减小( )。
[单选题] *A、进给力B、前角C、主偏角D、背向力(正确答案)3、关于切削液的论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粗加工时,一般采用以冷却为主的切削液B、精加工时,一般选用以润滑作用为主的切削液C、硬质合金刀具耐热性好,一般可不用切削液D、精加工铜合金、铝合金时,可选用含硫切削液(正确答案)4、( )前刀面的形式可以增强刀具强度,提高刀具寿命。
[单选题] *A、平面形B、曲面形C、带倒棱形(正确答案)D、不确定5、精加工时刃倾角应取( ),使切屑排向待加工表面,以免切屑划伤已加工表面。
[单选题] *A、正值(正确答案)B、负值C、零值D、不确定6、切削区域存在()个变形区。
[单选题] *123(正确答案)47、切屑与前刀面黏结区的剧烈摩擦是( )变形的重要原因。
[单选题] *A、第I变形区B、第Ⅱ变形区(正确答案)C、第Ⅲ变形区D、不确定8、用较大的前角、较高的切削速度加工铸铁、黄铜等脆性材料时所产生的切屑是( )。
[单选题] *A、带状切屑B、节状切屑C、粒状切屑D、崩碎切屑(正确答案)9、设计和验算机床进给机构强度和刚度的主要依据是( )。
[单选题] *A、切向力B、背向力C、进给力(正确答案)D、不确定10、从减小切削力和切削功率的角度考虑,在相同的切削效率条件下,采用大的( )比采用大的( )更有利。
[单选题] *A、进给量、背吃刀量(正确答案)B、背吃刀量、进给量C、背吃刀量、切削速度D、进给量、切削速度11、切削用量中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的是( ) 。
[单选题] *A、切削速度(正确答案)B、进给量C、背吃刀量D、不确定12、刀具磨钝标准是规定控制(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一章课后答案
1-1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P3、4生产过程:从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场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统称工厂的生产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统称为工艺过程。
工艺规程:技术人员根据产品数量、设备条件和工人素质等情况把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用以指导生产,这个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1-2什么是工序、工位、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P4-6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eg:粗磨零件后对其进行表面淬火,后有精磨零件,分别为三个对立的工序。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后,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工程。
eg:在一次安装中进行车端面、倒角属于2个工位。
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eg:先车大外圆,后车小外圆属于不同工步。
走刀:在一个工步中,若分几次切削,则切削一次,称为一次走刀。
eg:粗车外圆分几次走刀。
1-3 什么是安装?什么是装夹?它们有什么区别?P5、P10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装夹: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占有某一正确位置,保持工件定位位置不变区别:安装时工艺过程的一部分,可由装夹次数衡量。
装夹是定位和夹紧的过程。
1-4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各有哪些工艺特征?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详见表1-4 P81-6 什么是工件的定位、夹紧?试举例说明。
P12定位: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为使工件在该工序所加工表面能达到规定的尺寸与形位公差要求,在开动机床进行加工之前,必须使工件在夹紧之前就相对于机床占有某一正确的位置,此过程称为定位。
夹紧:工件在定位之后还不一定能承受外力的作业,为了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总能保持其正确位置,还必须把它夹紧,此过程称为夹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外习题一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外习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磨削时的主运动是( A )A.砂轮旋转运动 B工件旋转运动 C砂轮直线运动 D工件直线运动2、如果外圆车削前后的工件直径分别是100CM和99CM,平均分成两次进刀切完加工余量,那么背吃刀量(切削深度)应为( C )A.10mmB.5mmC.2.5mmD.2mm3、随着进给量增大,切削宽度会( C )A.随之增大B.随之减小 C与其无关 D无规则变化4、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是( D )A.前面 B后面 C基面 D副后面5、基面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直于( C )A.刀杆轴线 B工件轴线 C主运动方向 D进给运动方向6、切削平面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与基面垂直,并且( A )A.与切削刃相切B与切削刃垂直C与后面相切D与前面垂直7、能够反映前刀面倾斜程度的刀具标注角度为 ( C )A主偏角B副偏角C前角D刃倾角8、能够反映切削刃相对于基面倾斜程度的刀具标注角度为 ( D )A主偏角B副偏角C前角D刃倾角9、外圆车削时,如果刀具安装得使刀尖高于工件旋转中心,则刀具的工作前角与标注前角相比会( A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定10、切断刀在从工件外表向工件旋转中心逐渐切断时,其工作后角( B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基本不变D变化不定二、填空题。
1、工件上由切削刃形成的那部分表面,称为(过渡表面)。
2、外圆磨削时,工件的旋转运动为(进给)运动。
3、在普通车削时,切削用量有(三)个要素。
4、沿(主刀刃)方向测量的切削层横截面尺寸,称为切削宽度。
5、正交平面参考系包含三个相互垂直的参考平面,它们是(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
6、主偏角是指在基面投影上主刀刃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7、刃倾角是指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在(切削平面)内测量。
8、在外圆车削时如果刀尖低于工件旋转中心,那么其工作前角会(减小)。
9、刀具的标注角度是在假定安装条件和(假定运动)条件下确定的。
机械制造技术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课后答案【篇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ss=txt>第一章绪论1-1 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答:生产过程——从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厂,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称为该工厂的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记录在给定条件下最合理的工艺过程的相关内容、并用来指导生产的文件。
1-2 什么是工序、工位、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
答: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走刀——在一个工步中,如果要切掉的金属层很厚,可分几次切,每切削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
比如车削一阶梯轴,在车床上完成的车外圆、端面等为一个工序,其中,n, f, ap不变的为一工步,切削小直径外圆表面因余量较大要分为几次走刀。
1-3 什么是安装?什么是装夹?它们有什么区别?答: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装夹——特指工件在机床夹具上的定位和夹紧的过程。
安装包括一次装夹和装夹之后所完成的切削加工的工艺过程;装夹仅指定位和夹紧。
1-4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各有哪些工艺特征?答:单件生产零件互换性较差、毛坯制造精度低、加工余量大;采用通用机床、通用夹具和刀具,找正装夹,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生产效率低。
大量生产零件互换性好、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采用高效专用机床、专用夹具和刀具,夹具定位装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生产效率高。
成批生产的毛坯精度、互换性、所以夹具和刀具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机床采用通用机床或者数控机床,生产效率介于两者之间。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2-1.金属切削过程有何特征?用什么参数来表示?答: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第一变形区:变形量最大。
第二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
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
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
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2-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答: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P17)。
工作角度是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确定的刀具角度。
2-6金属切削过程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答:因为刀具切入工具爱你,是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并成为切屑,所以(1)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2)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塑性变形的抗力,(3)要克服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力和后刀面与过度表面和以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机械加工方法1—1 特种加工在成形工艺方面与切削加工有什么不同?答:1加工是不受工件的强度和硬度等物理、机械性能的制约故可加工超硬脆材料和精密微细的零件.2加工时主要用电能、化学能、声能、光能、热能等出去多余材料而不是靠机械能切除多余材料.3加工机理不同于一般金属切削加工不产生宏观切削不产生强烈的弹、塑性变形故可获得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其残余应力、冷作硬化、热影响度等也远比一般金属切削加工小。
4加工能量易于控制和转换故加工范围光、适应性强.1-2 简述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的表面形成原理和应用范围.答:1电火花加工放电过程极为短促具有爆炸性。
爆炸力把熔化和企划的金属抛离电极表面被液体介质迅速冷却凝固继而从两极间被冲走。
每次电火花放电后是工件表面形成一个凹坑。
在进给机构的控制下工具电极的不断进给脉冲放电将不断进行下去无数个点蚀小坑将重叠在工件上。
最终工作电极的形状相当精确的“复印”在工件上.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极性和脉冲的长短放点持续时间的长短控制加工过程.适应性强任何硬度、软韧材料及难切削加工加工的材料只要能导电都可以加工如淬火钢和硬质合金等电火花加工中材料去出是靠放电时的电热作用实现的材料可加工行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导电性及热学特性不受工件的材料硬度限制。
2电解加工将电镀材料做阳极接电源正极工件作阴极放入电解液并接通直流电源后作为阳极的电镀材料就会逐渐的溶解儿附着到作为阴极的工件上形成镀层。
并由电解液将其溶解物迅速冲走从而达到尺寸加工目的.应用范围管可加工任何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的难加工金属材料并能意见单的进给运动一次加工出形状复杂的型面或行腔如锻模、叶片3激光加工通过光学系统将激光聚焦成一个高能晾凉的小光斑再次高温下任何坚硬的材料都将瞬间几句熔化和蒸发并产生强烈的冲击波是融化的物质爆炸式的喷射去处。
激光束的功率很高几乎对任何难度加工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如皋熔点材料、内热合金及陶瓷、宝石、金刚石等脆硬材料都可以加工也可以加工异型孔。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1-2章_部分习题解答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一章绪论1-1 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1-2 什么是工序、工位、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
1-3 什么是安装?什么是装夹?它们有什么区别?1-4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各有哪些工艺特征?1-5 试为某车床厂丝杠生产线确定生产类型,生产条件如下:加工零件:卧式车床丝杠(长为1617mm,直径为40mm,丝杠精度等级为8级,材料为Y40Mn);年产量:5000台车床;备品率:5%;废品率:0.5%。
1-6 什么是工件的定位?什么是工件的夹紧?试举例说明。
1-7 什么是工件的欠定位?什么是工件的过定位?试举例说明。
1-8 试举例说明什么是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9 有人说:“工件在夹具中装夹,只要有6个定位支承点就是完全定位”,“凡是少于6个定位支承点,就是欠定位”,“凡是少于6个定位支承点,就不会出现过定位”,上面这些说法都对吗?为什么?试举例说明。
1-10 分析图1-10所示工件(图中工件用细双点划线绘制)的定位方式,并回答以下问题:(1)各定位件所限制的自由度;(2)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现象,为什么?图中加工面用粗黑线标出。
图1-10a、b、d、e为车削工序,图1-10c为钻孔工序,图1-10f为镗A孔工序,图1-10g为钻大头孔工序,图1-10h为铣两端面工序。
1-11 分析图1-11所示工件为满足加工要求所限制的自由度。
先选定位基面,然后在定位基面上标出所限的自由度,其画法如图8所示。
图中粗黑线为加工面。
习题1-10图习题1-11图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2-1 什么是切削用量三要素?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有什么关系?2-2 确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形状最少需要几个基本角度?试画图标出这些基本角度。
2-3 试述刀具标注角度和工作角度的区别。
为什么车刀作横向切削时,进给量取值不能过大?2-4 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性能?2-5 常用的硬质合金有哪几类?如何选用?2-6 怎样划分切削变形区?第一变形区有哪些变形特点?2-7 什么是积屑瘤?它对加工过程有什么影响?如何控制积屑瘤的产生?2-8 试述影响切削变形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
机械制造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习题第一章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1-1,切削加工由哪些运动组成?它们各有什么作用?析:切削加工由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组成。
主运动是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使之转变为切削,从而形成工件新包表面。
进给运动是不断的把切削层投入切削,以逐渐切除整个工件表面的运动。
1-2,何为切削用量?简述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析:切削用量是切削时各运动参数的总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切削深度)。
与某一工序的切削用量有密切关系的刀具寿命,一般分为该工序单件成本最低的经济寿命和最大生产率寿命两类。
原则:一般是提高刀具耐用度的原则,并且保证加工质量。
粗加工时,大的切削深度、进给,低的切削速度;精加工时,高的切削速度,小的切削深度、进给。
1-3,常见的切削类型有几种?其形成条件及加工的影响是什么?析:切削加工就是指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楼主想要了解的是不是切削加工的分类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有许多分类方法。
常见的有以下3种。
按工艺特征区分切削加工的工艺特征决定于切削工具的结构以及切削工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形式。
按工艺特征,切削加工一般可分为:车削、铣削、钻削、镗削、铰削、刨削、插削、拉削、锯切、磨削、研磨、珩磨、超精加工、抛光、齿轮加工、蜗轮加工、螺纹加工、超精密加工、钳工和刮削等。
按切除率和精度分可分为:①粗加工:用大的切削深度,经一次或少数几次走刀从工件上切去大部分或全部加工余量,如粗车、粗刨、粗铣、钻削和锯切等,粗加工加工效率高而加工精度较低,一般用作预先加工,有时也可作最终加工。
②半精加工:一般作为粗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的中间工序,但对工件上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的部位,也可以作为最终加工。
③精加工:用精细切削的方式使加工表面达到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如精车、精刨、精铰、精磨等。
精加工一般是最终加工。
④精整加工:在精加工后进行,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小的表面粗糙度,并稍微提高精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和答案(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第一章二、判断题1. 现代制造技术是一门信息、光、电学科融合的综合体。
()正确答案:错误2. 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只包括毛坯的制造和零件的机械加工。
()正确答案:错误3. 超声加工、电子束加工、激光加工都是特种机械加工方法。
()正确答案:正确4. 现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用切削和磨削方法加工零件的过程。
()正确答案:错误5.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由工件、刀具、夹具和机床组成。
()正确答案:正确第二章制造工艺装备一、单选题1.定位基准是指()[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正确答案:C2.工序基准定义为()[A]: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C]: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D]: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正确答案:B3.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A]:心轴外圆柱面[B]:工件内圆柱面[C]:心轴中心线[D]:工件外圆柱面正确答案:B4.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A]:定位元件[B]:对刀—导向元件[C]:夹紧元件[D]:连接元件正确答案:A5.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个自由度。
[A]:5[B]:4[C]:3[D]:2正确答案:D6.加工大中型工件的多个孔时,应选用的机床是()[A]:卧式车床[B]:台式钻床[C]:立式钻床[D]:摇臂钻床正确答案:D7.在一平板上铣通槽,除沿槽长方向的一个自由度未被限制外,其余自由度均被限制。
此定位方式属于()[A]:完全定位[B]:部分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正确答案:B8.属于展成法加工齿形的刀具是()[A]:盘状模数铣刀[B]:指状模数铣刀[C]:成形砂轮[D]:滚刀正确答案:D9.多联齿轮小齿圈齿形加工方法一般选用()[A]:滚齿[B]:插齿[C]:剃齿[D]:珩齿正确答案:B10.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支承板相当于的支承点数是()[A]:2个[B]:3个[C]:4个[D]:无数个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1.不完全定位在零件的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的。
机械制造基础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X 45
0.05 0.15
44.9 0.05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3.16 轴套零件如图所示,其内外圆及端面A、B、D均已
加工。现后续加工工艺如下: ①以A面定位,钻¢8孔,求工序尺寸及其偏差。 ②以A面定位,铣缺口C,求工序尺寸及其偏差。
X Y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解: 工序2
①画尺寸链 ②判断:封闭环 20 0.12 增环 减环 ③计算:
0.012 14 0.004 , H
减环 14.25 ③计算:
0 0.05
, 0 0.02
H=4.25 ESH=0.078 EIH=0.016
0.062 0
4=14+H-14.25-0
0.16=0.012+ ESH –(-0.05-0.02) 0=0.004+EIH-0-0.02
H 4.25
0.078 0.016
4.266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0 某零件规定的外圆直径为 32 0 ,渗碳深度为 .05 mm 3.19 0.5~0.8mm。现为使此零件能和其它零件同炉渗碳,限定其 工艺渗碳层深度为0.8~1.0 mm。试计算渗碳前车削工序的直 径尺寸及其偏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Y
44.9 0.05
Y=64.9 ESY=-0.07 EIX=-0.07
0 0.14
20=Y-44.9 0.12=ESY –(-0.05) -0.12=EIY-0.05
Y 64.9 0.07 64.97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3.17
铣削加工一轴类零件的键槽时,如图所示,要求保证 键槽深度为 40.16 mm ,其工艺过程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二章 2-1 什么叫主运动�什么叫进给运动�试以车削、钻削、端面铣削、龙门刨削、外圆磨削为例进行说明。
答�主运动�由机床提供的刀具与工件之间最主要的相对运动�它是切削加工过程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多的运动。
进给运动�使主运动能依次地或连续地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以便形成全部已加工表面的运动。
车削时�主运动为工件的旋转�进给运动为刀具沿轴向相对于工件的移动� 钻削时�主运动为工件或钻头的旋转�而工件或钻头沿钻头轴线方向的移动为进给运动� 端面铣削时�主运动为铣刀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为工件移动� 龙门刨削时�主运动为刨刀的直线往复运动�进给运动为工件的间隙移动� 平面磨削时�主运动为砂轮的旋转�矩台的直线往复运动或圆台的回转�纵向进给运动�为进给运动�以及砂轮对工件作连续垂直移动�而周边磨削时还具有横向进给。
2-2 根据表2-2和表2-3�分析下列机床型号所代表的意义�M M 7132、C G 6125B 、X 62W 、M 2110、Z 5125、T 68 答�M M 7132代表工作台面宽度为320m m 的精密卧轴矩台平面磨床 C G 6125B 代表最大回转直径为250m m 的高精度卧式车床重大改进顺序号为B X 62W 代表工作台面宽度为20m m 的卧式升降台铣床 M 2110代表磨削孔径为100m m 的内圆磨床 Z 5125代表最大钻孔直径为25m m 的方柱立式钻床 T 68代表卧式镗床 2-3 画出Y 0=10°、�s =6°、�0=6°、0��=6°、K r =60°、r K �=15°的外圆车刀刀头部分投影图。
答�参见课本第15页。
2-4 用r r s 70157�������、、的车刀�以工件转速n =4r s �刀具每秒沿工件轴线方向移动1.6m m �把工件直径由54w d m m ��计算切削用量�s p c a f v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6-1.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答:①机器的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②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成为工艺过程..③人们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即称为工艺规程..6-2.何为工序、工步、走刀答:①工序:一个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②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③走刀:是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6-3.零件获得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的方法有哪些答:①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试切法、定尺寸道具法、调整法、自动控制法..②形状精度的获取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③位置精度的获得与工件的装夹方式和加工方式有关..当需要装夹加工时;有关表面的位置精度依赖夹具的正确定位来保证;如果工件一次装夹加工多个表面时;各表面的位置精度则依赖机床的精度来保证;如数控加工中主要靠机床的精度来保证工件各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6-4.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有何特点答: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主要特点如下表:6-5试简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及设计步骤:答:步骤:原则:①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能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②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是产品尽快投放市场..③设法降低制造成本..④注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设计内容及步骤:⒈分析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⒉确定毛坯⒊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面⒋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⒌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⒍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⒎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方差⒏确定工时定额⒐确定切削用量⒑技术经济分析⒒填写工艺文件6-6.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的工作答:确定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确定定位夹紧方法;以及安排热处理、检验及其他辅助工序去毛刺、倒角等..6-7.试简述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什么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坎答:粗基面原则:①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某表面的余量均匀;就应该选择该表面为粗糙面..②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则应以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面;如果工件上有好几个不需要加工表面;则应以其中与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为粗准面③应该用毛坯制造中尺寸和位置比较可靠、平整光洁的表面为粗基面..精基面的原则:①应尽可能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这称为基准重合原则..②应尽可能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加工各表面;以保证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称为统一基准原则..③有时还要遵循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④有些精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这时就以加工面本身作为基准面;称为自为基准原则..原因:由于粗基准面的定位精度很低;所以精基面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否则误差太大..6-8解:对于图中a、b、c所示零件要求内外圆同轴;端面与孔心线垂直;非加工面与加工面尽可能保持壁厚均匀..对于图a中的零件:以底面A作为粗基准面;以孔的中心线作为精基准..对于图b中的零件:以底面B作为粗基准;以C作为精基准..对于图c中的零件:以D作为粗基准;以E作为精基准..对于图中d要求孔加工余量尽可能均匀对于d中零件;要求孔加工余量均匀;即应选择孔的表面作为粗精准;即以G面为粗基准;以底面F作为精基准..6-9:解:加工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粗加工阶段②半加工阶段③精加工阶段④光整加工阶段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①粗加工阶段中切除金属较多;产生的切削刀和切削热;都加多;所需的夹紧力也比较大;因而加工的零件内应力和变形也较大;不能够满足要求;所以要分为以上四个阶段..②可合理的使用机床设备..③为了在加工过程中插入热处理工序;同时时热处理发挥充分的效果..6-10:解:工步集中适应情况:将工步集中成若干个工序;在若干台机床上进行..立式多工位回转工作台组组合机床、加工中心和柔性生产线就是工序集中的极端情况..每一个工步或走刀都作为一个工序在一台机床上进行;这就是工步分散的极端情况..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小批量生产只能工序集中;而大批大量生产则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6-11: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余量和总余量答:在由毛坯变为成品的过程中;在某加工表面上切除金属层的总厚度称为该表面的加工总余量每一道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工序间加工余量对于外园和孔等旋转表面而言;加工余量是从直径上考虑的;称为对称余量;即实际所切削的金属层厚度是直径上的加工余量之半..平面的加工余量则是单边余量;它等于实际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6-12:试分析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为什么在计算机本工序加工余量时必须考虑本工序装夹误差的影响因为:①上工序的表面粗糙度Rya②上工序的表面破坏层Da③上工序的尺寸公差Ta④需要单独考虑的误差⑤本工序的安装误差本工序的装夹误差包括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这两种误差会影响加工时的磨削余量等;所以计算本工序加工余量;需考虑工序装夹误差..6-13:图a: A0是封闭环时:增环为:A1、A2、A4、A5、A7、A8减环为:A3、A6、A9、A10图b: A0是封闭环:增环为:A1减环为:A2、A3B0是封闭环:增环为:B1、B2、B3减环为:B4图c: C0是封闭环:增环为:C1减环为:C2D0是封闭环:增环为:D1、D2减环为:D36-14:试分析比较用极值法解算尺寸链与用统计法解算尺寸链的本质区别..答:统计概率法主要用于生产批量大的自动化及半自动化生产方面;但是当尺寸链的环数较多时;即便生产批量不大也宜用概率法..6-15:方案一:钻孔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因此A1的工序尺寸就等于设计尺寸;即A1=10±0.1方案二:尺寸链为10-0.1+0.1为封闭环;A2为增环;80-0.05为减环∴A2=8+10=18㎜ESA2=0.1-0.05=0.05㎜EIA2=-0.1㎜公差TA2=0.2-0.05=0.15∴A2的工序尺寸为18+0.05-0.1方案三:尺寸链为10-0.1+0.1为封闭环;80-0.05;A3为减环;380-0.1为增环∴A3=38-8-10=20㎜EIA3=0.05-0.1=-0.05㎜ESA3=0公差TA3=0.2-0.1-0.05=0.05∴A3的工序尺寸为200-0.056-16:尺寸链为:4+0.160为封闭环;14.250-0.05为减环; H、14+0.012+0.004为增环∴H=4-14+14.25=4.25㎜ESH=0.16-0.05-0.012=0.098㎜EIH=-0.004㎜∴H的工序尺寸为4.25+0.098-0.0046-17:加工右端面时的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 ∴A 1的工序尺寸就等于设计尺寸 即A 1=500-0.1 A 3的尺寸链为250-0.3为封闭环;A 3为减环;500-0..1为增环 ∴A 3=50-25=25㎜ ESA 3=0.3-0.1=0.2㎜ EIA 3=0∴A 3的工序尺寸为25+0.20 A 4的尺寸链为5+0.40为封闭环;A 4为减环;A 3为增环 ∴A 0=A 3-5=25-5=20㎜ EIA 0=ESA 3-0.4=-0.2㎜ ESA 0=EIA 3-0=0∴A 4的工序尺寸为200-0.26-18:答:制造一个零件或一台产品所必须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就是零件或产品的生产成本..对不同的工艺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和评比时;就只需分析;评比它们与工艺过程直接有关的生产费用;即所谓工艺成本..可变费用:材料费、操作费用、工人的工资、机床电费、通用机床折旧费和修理费、通用夹具和力具费等与年产量有关并与之成正比的费用..不可变费用:调整工人的工资、专用机床折旧费和修理费、专用刀具和夹具费等与年产量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即当年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这用费用基本上保持不变..1当分析;评比两种基本投资相近;或者都是采用现有设备条件下;只有少数工序不同的工艺方案时; S i Ⅰ=V 1+C Ⅰ/N S 1Ⅱ=V Ⅱ+C Ⅱ/N当两个工艺方案有较多的工序不同时;就应按S=NV+C 分析;对比这两个工艺方案的全年工艺成本:S Ⅰ=NV Ⅰ+C Ⅰ S Ⅱ=NV Ⅱ+C Ⅱ当年生产纲领变化时;可直接按两直线交点的临界产量N C 分别选定经济方案Ⅰ或Ⅱ..此时的N C 为:N C V Ⅰ+C Ⅰ=N C V Ⅱ+C Ⅱ N C =C Ⅱ-C Ⅰ /V Ⅰ-V Ⅱ2当两个工艺方案的基本投资差额较时;用较大的基本投资使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单件工艺成本降低;在作评比时就必须同时考虑到这种投资的回收期限;回收期愈短;则经济效果越好..6-19:1基本时间:直接改变工件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和表面质量所耗费的时间..2辅助时间:在各工序中为了保证完成基本工艺工作需要做的辅助动作所耗费的时间..3工作地点、服务时间:工人在工作班时内照管工作地点及保持工作状态所耗费的时间..4休息和自然需要时间:用于照顾工人休息和生理上的需要所耗费的时间;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来计算..6-20:有关零件公差之和应小于或等于装配公差;T≥∑Ti6-7这种、装配方法中;零件时完全可以互换的;因此它又称为“完全互换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第一篇: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一、单选题1.正确答案:A2.正确答案:C3.正确答案:C4.正确答案:A5.正确答案:B6.正确答案:A7.正确答案:C8.正确答案:B9.正确答案:D10.正确答案:B11.正确答案:C12.正确答案:B13.正确答案:C14.正确答案:D15.正确答案:C16.正确答案:C17.正确答案:B18.正确答案:C19.正确答案:D20.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正确答案:ABD2.正确答案:ACD3.正确答案:ABCD4.正确答案:ABCD5.正确答案:ABCD6.正确答案:ABD7.正确答案:ABD8.正确答案:BCD9.正确答案:ABCD10.正确答案:ABCD三、判断题1.正确答案:错误2.正确答案:正确3.正确答案:错误4.正确答案:正确5.正确答案:错误6.正确答案:错误7.正确答案:正确8.正确答案:正确9.正确答案:错误10.正确答案:正确四、填空题1.正确答案:实体式2.正确答案:c3.正确答案:桅杆4.正确答案:静摩擦力5.正确答案:肯尼迪五、简答题1.铝合金是具有铝为主体的合金,具有轻质、强度高、抗腐蚀的特点。
常见的铝合金有2014、6061、7075等。
2.数控机床是一种利用数字信息控制机床运行的机床。
相比传统机床,数控机床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精度高、加工效率高等优点。
3.常见的接口有USB、RS232、以太网等。
USB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设,RS232一般用于串联各种设备,以太网一般用于网口通信。
4.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是制造零件时必须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
加工精度关系到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表面光洁度关系到零件的功能、使用寿命和外观。
六、计算题1.弯曲应力的计算公式为σ=B(M/Z),其中B为材料弯曲系数,M为距离中心轴的距离,Z为截面模量。
代入数据可得σ=750N/mm²。
2.缸套的厚度为10mm,内径为60mm,外径为80mm。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答案(部分一样)
第1章1.观察你身边的机械产品,总结机械制造包括哪些基本环节。
毛坯制造环节和切削加工环节,前者属于热加工范畴,后者属于冷加工范畴。
2.找机会到你身边的制造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认真理解学过的知识。
略3.思考在当今时代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机械制造工程师需要经过哪些素质训练。
略4.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主要有哪些措施?1)批量生产毛坯2)利用先进加工技术进行零件加工3)利用数控加工中心取代普通生产线第2章1.什么是铸造?生产铸件主要有哪些工艺流程?评价材料铸造性能的主要指标是什么?铸造是一种传统的毛坯生产方式,将固态的铸造材料熔解后转变为液态,将其浇注到与模型形状一致的铸型中,冷却凝固后获得固态的产品。
铸造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包括以下4个主要步骤。
造型过程造芯过程合箱和浇注过程落砂清理过程评价材料铸造性能的主要指标是流动性和收缩率。
2.什么是同时凝固原则?其包含的主要工艺特点是什么?有何主要用途?对于壁厚单向递增的工件,将浇口设置在薄壁处,并在厚壁处安放冷铁使薄壁部位维持高温时间延长,厚壁部位冷却速度加快,减小了它们之间的温度梯度,从而减小内应力,这就是同时凝固原则。
工艺特点:浇口设置在薄壁处,厚壁处利用冷铁使薄壁部位维持高温时间延长,厚壁部位冷却速度加快,减小了它们之间的温度梯度,从而减小内应力。
主要用途:防止应力的产生。
3.哪种材料是“以铁代钢”的最好选择?这种材料具有哪些典型特性?球墨铸铁。
其石墨呈球状,对金属基体的割裂作用进一步减轻,其强度和韧性显著提高,远远高于灰口铸铁,并可以与钢媲美。
4.机床床身、火车轮和水管弯头分别适合用哪种材料铸造?床身用HT300或HT350灰口铸铁,火车轮用QT800-2 和HT900-2球墨铸铁,弯头用KTH300-6可锻铸铁。
5.为什么要规定铸件的“最小壁厚”和“临界壁厚”?如果所设计铸件的壁厚小于允许的“最小壁厚”,铸件就易产生浇不足、冷隔等缺陷。
如果所设计铸件的壁厚大于“临界壁厚”,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结晶组织粗大等缺陷,从而使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2-1.金属切削过程有何特征?用什么参数来表示?
答:
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答:第一变形区:变形量最大。
第二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
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
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
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
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
2-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
答: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
刃倾角(P17)。
工作角度是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确定的刀具角度。
2-6金属切削过程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答:因为刀具切入工具爱你,是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并成为切屑,所以(1)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2)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塑性变形的抗力,(3)要克服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力和后刀面与过度表面和以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2-7车削时切削合力为什么常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来分析?分力作用是什么?答:
2.8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有何
不同?
答:
2-9切削热是如何产生和传出的?仅从切削热产生的多少能否说明切削区温度的高低?答:被切削的金属在刀具作用下,会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而消耗功,因此切削热的主要来源就是切屑的变形功和前、后刀面的摩擦功。
不能,因为产生切削热的同时,还通过切屑、刀具、工件将一部分热量散入到空气中,因此无法说明切削区温度的高低。
2-10切削温度的含义是什么?他在刀具上是如何分布的?他的分布和三个变形区有何联系?
1
答:切削温度一般是指前刀面与切屑接触区域的平均温度。
三个发热区与三个变形区是相对应的。
2-11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是否是一样?为什么?如何指导生产实践?
答:不一样。
切削速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
从他们的指数可以看出,指数越大影响越大。
为了有效地控制切削温度以提高刀具寿命,在机床允许的条件下选用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比选用打的切削速度更为有利。
2-12增大前角可以使切削温度降低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前角越大切削温度越低?答:因为前角增大,变形和摩擦减小,因而
切削热减小,但前脚不能郭达,否则到头部分散热体积减小,不利于切削温度的降低。
2-13刀具的正常磨损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特点是什么?刀具的磨损应限制在哪一阶段?
答:(1)初期磨损阶段新刃磨的道具后刀面存在粗糙不平之处以及显微裂纹、氧化或脱碳层等,而且切削刃较锋利,后刀面与加工表面接触面积较小,应力较大,所以该阶段磨损较快。
(2)正常磨损阶段刀具毛糙表面已经磨平,这个阶段磨损比较缓慢均匀,后刀面磨损量随着切削时间延长而近似地称正比例增加,这一阶段时间较长。
(3)急剧磨损阶段刀具表面粗糙度值增大,
切削力与切削温度均学苏升高,磨损速度增加很快,一直刀具损坏而失去切削能力。
2-14刀具磨钝标准是什么意思?他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刀具磨损到一定限度就不能继续使用,这个磨损限度称为磨钝标准
2-15什么叫刀具寿命?刀具寿命和磨钝标准有什么关系?磨钝标准确定后,刀具寿命是否就确定了?为什么?
答:一把新刀或重新刃磨过的刀具从开始使用直至达到磨钝标准所经历的实际切削时间叫做刀具寿命。
2-16简述车刀、铣刀、钻头的特点。
答:
2-17切削用量对刀具磨损有何影响?在
VTm=C关系中,指数m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不同刀具材料m值为什么不同?
答:切削速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和对切削温度影响顺序完全一致。
m是刀具寿命线的斜率。
因为不同的材料耐热性不同,因此有不同的m值,耐热性越低,斜率越小,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影响越大,也就是说,切削速度改变一点,刀具寿命变化很大,反之亦然。
2-18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什么?从刀具寿命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切削用量?从机床动力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为什么?答:(1)首先尽可能选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选尽可能大的切削速度。
(2)
2-19粗加工时进给量选择受哪些因素限制?当进给量受到表面粗糙度限制时,有什么办法能增加进给量,而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答:粗加工时以提高生产率为主,同时要保证规定的刀具寿命,因此一般选取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切削速度不能很高。
要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时,则往往逐渐减小贝齿道理那个来逐步提高加工精度,进给量的大小主要依据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来选取。
2
2-20如果初定切削用量后,发现所需的功率尝过机床功率时,应如何解决?
答:分两次或多次进给降雨量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