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矫正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ppt课件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ppt课件

成 因:
学校适应不良
(1)社会心理因素 学校适应不良往往发生在学生发展过程的转折状的刺激源; (2)家庭环境影响
不良教养方式、不和谐家庭气氛、不健全家庭结构 ; (3)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关系紧张,造成心理压抑,影响学习生活; (4)个性原因
不够完善的个性特点(自我中心、自卑、心胸狭窄、孤僻、 神经质、攻击性强、期望值过高等)身体状况、知识基础、学 习方法及学习能力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师问》
学生为什么上课发呆? 学生为什么不肯完成作业? 学生为什么对老师不肯讲真话? 学生为什么总是与老师作对? 学生为什么打架甚至打群架? 学生为什么痴迷网络? 学生为什么小小年纪谈恋爱? 学生为什么?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第二反抗期形成的原因
• 生理方面迅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了“成人 感” ——自以为已经成熟
• 心理方面进入“心理断乳期” • 社会因素方面,进入中学后,学校环境和教与学
的新要求激励他们产生“长大成人” 的责任感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发展性心理教育 略懂心理问题的判断 不必心理障碍的治疗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辅导ppt课件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辅导ppt课件



3、“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人的思维总是指向未来的如果一个学生屡屡 遭受现实生活的挫折和打击,又根本看不到自 己摆脱这种困境的希望所在,得不到来自外部 的支持和帮助,那么他就会出现自我的迷失 (我是谁?),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看不清人 生的方向,他就会放弃奋斗的意念,甚至出现 严重的抑郁心理。

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 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 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 BC理论的基本观点。 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 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 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 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事件

如何调节和控制学习焦虑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型曲线) 保持适度的学习焦虑,必须学会建立适当的抱 负平。 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 不要把失败看得太重; 不要瞧不起自己; 不要疏远他人,苛求他人; 不要过度疲劳。
案例2:难以释怀的北大情结



唐X,女,初三学生。偏科,数学成绩直线下 降,压力大,压抑和不服气交织 作业:先平静下来,再仔细思考成绩下降的原 因 智力不低、遗传基因好、学习努力 诊断:学习时间和策略需改进 成绩有提高,但不稳定
所望(重点高中) 痛苦后振作 睡懒觉、破坏 公物、顶撞老师
主动休学
提示:学习障碍不等于学习成绩落后。 1、要把学习障碍与智力落后(智商70以下) 区分开; 2、要把学习障碍与生理残疾(脑损伤)区分 3、要把学习障碍与家庭变故、个人情绪障碍导 致的学习成绩下降区分开。

学习障碍(困难)的基本类型——



⑵ E是效果,就是以合理的思考替代不合理的思考。 替代的技巧有: ① 改变自我告知内容——语言可以塑造思考,思考 也会塑造语言。认知失真者都有一些无助和自责的语 辞特征,改变语言就是改变思考。 ② 幽默的使用——对抗过于严肃的自我。 ⑶ F是新的情绪状态。 当事人不再感到严重的焦虑或消沉,也不再感到沮 丧和自我责备,从而获得一种新的感受。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PPT课件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PPT课件
中小学生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厌学”“不会学”“不能学”等 学习问题,其中厌学问题的发生频率占首位,学习动机缺乏发 生率为11.86%。从初中预备班到初三年级发生率是5.86%、 12.56%、15.16%、18.39%;从高一到高三发生率依次为: 10.18%、4.77%和41.11%。高三厌学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
习,做到“做”中学。 差异性原则
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不平衡性:不协调的身心之旅 (二)动荡性:在矛盾中寻找自我 (三)社会性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社会和政 治环境的影响。他们在考虑理想、志愿和抉 择时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严肃性。
二、关于心理问题
(一)心理问题的类别 1. 发展性心理问题 2. 适应性心理问题 3. 障碍性心理问题
算命先生: 1、白费劲 2、多此一举 3、没戏
店老板: 1、高中 2、有备无患 3、有戏
A
晚上秀才 做了三个梦
B
理解为 凶兆
理解为 吉兆
C
垂头丧气, 收拾包袱回家
意气风发, 考取探花
③目标调整:适中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各种活动都存 在一个最佳唤 醒水平,它随 任务性质的不 同而变化。
④积极自我暗示
思想和行动的一致性
禁果逆反
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越是禁 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能 为人们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 禁止常常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 引起探反射,产生与禁相悖的 意向,这就是禁果逆反。
自主逆反
如果教师家长在对待孩子时过分地运用控制手段, 使孩子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这时,他们 就有可能拒绝办本来愿意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 要求相反的事,这种现象就是自主逆反。
权威与民主
归因逆反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措施PPT课件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措施PPT课件
过速、呼吸困难、头晕目眩,还可能有出汗、发抖、腹痛等症状 • 慢性焦虑:较为常见,表现为持续性紧张不安,心烦意乱,记忆
思维受阻,交往紧张,遇事惊慌,容易往坏处设想 • 治疗:1、药物治疗,2、心理治疗,3、物理治疗
32
(2)抑郁症
• 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 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 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 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同伴关系不良:退学或逃学;孤僻、退缩、冷漠、压抑或其他心理障碍;加 入不良团伙乃至犯罪
青春期的男女交往 师生、亲子
22
• 我曾经是一个没有什么朋友的人,因为身边的人都不太喜欢我,觉得我不好相处。 后来我看了一本书,书上说:“如果你想要别人对你好,你就要对别人好,用自 己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这样就可以拥有一个很好的人际关系”,我抱着试试 看的心理去做,每当我要和别人说话做事的时候,我都会先想想自己在同样的情 景下会喜欢怎样被对待,然后我就用我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不久,我惊奇地 发现,我身边有了朋友,而且慢慢地朋友越来越多,现在我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心理心咨理询困员扰 社会工作人员 (心理辅导为主)
各 人种 格变 异深态 常灰人与色格障与碍
(神经症,人格 障碍)
心理心医理师障碍 心理门诊大夫 (药物治疗为主)
纯黑 黑
(轻精、神疾重病性) 精神科医生
心理健康“灰色区”示意图
6
心理健康的基本之义
心理健康涵义
没有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及教育措施
1
主要内容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ppt课件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ppt课件

一个严重的问题。
.
16
1.厌学
厌学是学生主观上对学习活动失去兴趣 ,产生厌倦的情绪和冷漠态度,且表现 出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模式。
认识存在偏差;
情感上消极地对待;
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逃学行为)

.
17
怎么才能判断孩子厌学呢?
对学校各科学习失去兴趣,不愿继续学习,而不 仅是一门学科有厌学情绪;
认知偏差:对考试性质、考试利害关系
及自身能力评价不当。
其他个人原因:性别
(一)学习心理问题之一
内在原因:学习 动机缺乏
青少年课程表 星期一走向深渊 星期二路漫漫 星期三夜茫茫 星期四黎明前的黑暗 星期五归心似箭 星期六胜利大逃亡 星期日快乐单身汉
.
13
一个问题
中国学生, 真正喜欢学习的有多少人?
.
14
对学习缺乏兴趣——46%; 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33%; 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 21%;
己体验、反思和行为练习,做到“做”中
.
2
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不平衡性:不协调的身心之旅
(二)动荡性:在矛盾中寻找自我
(三)社会性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
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他们在考
虑理想、志愿和抉择时具有较强的
现实性和严肃性。
.
3
.
4
二、关于心理问题
(一)心理问题的类别 1. 发展性心理问题 2. 适应性心理问题 3. 障碍性心理问题
考试焦虑
.
29
区分三个概念
.
30
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在考试情境激发下而产生的的一种心 理焦虑状态,表现为考生对考试的担心、紧张或 烦恼为特点的情绪状态。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探讨PPT课件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探讨PPT课件

.
33
早恋的好处
.
34
早恋的坏处
.
35
应对策略
宜“疏”不宜“堵” 把握好一定的时机 不要人为地夸大这种爱 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多参加集体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迁移情
感的注意力 用坚强的意志克制自己情感的流露
.
36
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
.
18
原因分析
➢ 1、家庭环境 ➢ 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很少同他交流 ➢ 对考试分数看得很重,期望高 ➢ 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 2、学校 ➢ 成绩差而产生自卑心理 ➢ 发育较早,脸上长了青春痘,羞于见人
.
19
咨询措施
坚持心理咨询:系统脱敏法、行为治疗法 运用激励手段,鼓励其在班集体活动中发言 帮助建立友谊 引导学好功课 家校密切配合
.
16
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
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 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 的基本观点。
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 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 为的结果。
不久,这位家庭教师告诉王X他非常喜欢她,将来一定要娶她。王X又惊、 又怕、又喜。她想:虽然自己不成熟,但他已经成熟了,于是便学着成年 人的样子做了他的恋人,不料王×被父母发现怀孕了。她悔恨交加,追悔 莫及!
.
30
(4)仰慕型
.
31
(5)模仿型
.
32
中学生恋爱与社会上的恋爱一样吗?
1、从目的来看 2、从交往的基础来看 3、从性质来看 4、从结果来看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预防_【PPT课件】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预防_【PPT课件】

美国心理学家 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
案例1
❖ 来访者小王,男,湖城某中学初二,自从进入初中以后经 常大家,因打架被学校留校察看处罚,在家与母亲沟通不 良,被母亲带着前来咨询。
❖ 来访者父母在他出生后三个月就离异,母亲带着他在外婆 家长大,从小外婆外公宠爱有加,外婆专制强势。
❖ 来访者母亲认为:孩子身体虚弱,自己又离异,这都是自 己的错,觉得对不起孩子,所以要补偿孩子,孩子的任何 要求尽量去满足。
❖ 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 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 当事人或病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对或应对 无效。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
主要目的有三: ❖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 ❖二是恢复心理平衡; ❖三是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与策略。
3、关于校园欺凌
❖ 全国范围29个省市1170名儿童调查
特别有一点:学校心理咨询师被周围人(学生、父母、
教职员工)重视,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此时与这个人的一对一的互动将使 他们精神振作,这样,几乎不用开口自尊就已经上升了 (英Dennis Lines)。
2、自残自杀与危机干预
❖ 有些青少年有时会有自残自杀的念头,这些极端的冲动很 少有充分的理由。
❖ 他们会向朋友表达或写在纸上让重要的成人“发现”
❖ 小学中年级开始不听话,脾气倔强,与家长顶撞,初中开 始经常打架惹事。
❖ 老师批评一下就和老师顶撞,或者不去上学。
延伸小科普 心理防御机制
❖ 当我们的中学老师注意到一个低年级的学生出现了持枪凌 弱的行为表现,您必须注意这个孩子在家里经受着躯体或 情绪上的虐待。
❖ 情绪虐待,不一定只是父母给孩子的情绪上的责备和攻击, 也可能是父母不允许孩子出现不愉快的情绪

中学 青少年时期常见的心理问题PPT

中学 青少年时期常见的心理问题PPT

2.自我意识增强
3.性意识觉醒和发展 4.爱好日益广泛 5.交往欲望强烈 6.发生认知改变
第一节 青少年时期的基本特征
三、青少年为何会出现心理问题 1.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不同本质 (1)身心发展不平衡 (2)社会适应不良
(3)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现
2.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内涵 自我心理、性心理、家庭关系、朋友关系、 社会适应
三、逆反心理的成因与治疗 1、逆反心理成因 (1)自我意识增强 (2)强烈的好奇心 (3)企图标
新立异 (4)特殊的生活经历 (5)教育不当
2、逆反心理的调治
(1) 青少年的做法
(2)家庭、学校的做法
第二节 青少年时期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治疗方法
四、青春期焦虑症的表现及治疗 1、青春期焦虑症的表现 2、青春期焦虑症的治疗
(1)家长的做法
(2)孩子的做法
第二节 青少年时期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治疗方法
六、自杀心理要及时治疗
1、自杀心理的成因
(1)认识不当
(2)缺乏精神力量
(3)情绪消极 (4)丧失生的欲望 (5)性格内向 (6)从众心理
(7)失恋或失身
第二节 青少年时期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治疗方法
七、怎样帮助产生自杀心理的青少年
(4)挑战心理和寻求刺激 心
理的使然 (5)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2、青少年犯罪心理的预防
(1)以品质教育为先 (2)以心理治疗为主
(3)帮助青少年及时摆脱情绪上的痛苦
第二节 青少年时期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治疗方法
九、关于挫折的那些事 1、青少年挫折心理的表现
(1)学习中的挫折 (2)面子上的挫折 (3)交往中的挫折 (4)情感中的挫折
青少年时期常见的心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打/12/0骂9 所能解决的。
9
误区之五:家长在事业上越成功,就越羞于面对孩 子的问题,孩子表现这么差,太丢人了!要么严厉 要么放弃,交给别人帮忙管理或者送到国外去。家 长不对孩子负责,孩子怎对自己负责?
孩子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样样都好,需要家长逐步地、
耐心地培养。就像汽车一样,刚买回来,尽管零件都是新
第一,得第二都不行;走路、吃饭、看电视等一切行动,
都要遵循一定之规,一些随意的行动都会受到斥责,小孩
子的一些正常表现和要求被视为不正常、不合理而予以拒
绝或强制性的纠正。家长给孩子的否定特别多,肯定却很
少;哕哕嗦嗦、毫不留情的讽刺挖苦特别多,由衷的鼓励
和表扬很少。这些做法都可能造成孩子自信心不足,缺乏
6
误区之二:家庭物质条件比较优越,尽量给孩子创
造好的学习环境。造成物质上满足、溺爱,而在精 神上高标准、严要求。
有不少家长有一种补偿心理,觉得自己在幼年家庭生
活水平低,吃了不少苦,再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吃苦,所
以,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总是尽量满足,甚至过分满足。但
是,在其他方面却对孩子要求苛刻,例如,考试一定要得
2020/12/09
8
误区之四:用管理企业的方法管理孩子,孩
子学习不好是因为态度不认真,应该再严厉 一些,不去关注孩子学习能力的科学训练。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不好是孩子自己的态度问
题,“他们就是不想好好学!”,“对他说了多少遍了,他 就
是不听!”,“怎么说也没有用,只有狠狠揍他一顿才行!” 殊
不知,孩子的学习不好大多是由于学习能力的问题,心理
上进心,自卑退缩等心理问题。所以,家长应该给予孩子
物质上的艰苦,精神上的爱。
2020/12/09
7
误区之三:家长自我意识很强,为孩子安排所有的 一切,家长的意志就是孩子的意志,造成孩子没有 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追求,生活上依赖,行为上反抗 家长的管教和学校的管理。
如果你问家长:你的孩子将来想做什么?他们最想要的 是什么奖励?他们讨厌家长做什么?他们有什么苦恼、快乐 和希望?等等,恐怕许多家长都不能准确回答。因为他们不 了解孩子,也不认为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欲求,他们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他们觉得孩子应该坐得 住、注意力集中,不管孩子是否愿意,要求他们学钢琴、 学书法,而孩子的愿望也许是出去踢足球,但是家长绝不 允许。所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陪着孩子 学这个学那个,孩子就像被押解的犯人一样,没有自己的 自由,而培养的效果也事与愿违。
学家研究发现,在5~12岁儿童中,有l0%~30%的孩子存
在学习能力障碍问题,这是由于孕期不良环境,生育时早
产、难产、剖腹产,幼儿期缺乏充分的活动和感觉刺激等
原因造成的,这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
差、人际关系障碍、性格退缩等症状的心理障碍,被称为
感觉统合失调,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和治疗,而不是
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 孩子的行为表现:
支配的 干涉的 娇宠的 拒绝的 不关心的 专横的 民主的
消极、缺乏自主性、依赖、顺从 癔病、神经质、被动、幼稚 任性、放纵、幼稚、神经质、温和 自我显示、冷漠、粗暴 攻击性、情绪不稳、冷酷、自立 反抗性、情绪不稳、依赖、服从 独立、坦率、善于社交
2020/12/09
2020/12/09
42
青少年的九项发展任务
1、接受个体的生理和性别角色。 2、建立与异性和同性的新的同伴关系。 3、从感情上独立于父母。 4、获得经济独立的保证。 5、选择职业并为其做准备。 6、发展合格公民所要求的智力技能和概念。 7、获得社会公认的责任行为模式。 8、为婚姻和家庭生活做准备。 9、建立与个体环境相和谐的价值观。
2020/12/09
53
面对发展压力形成的青少年特质
1、自我意识高涨 2、充满幻想 3、逆反 4、充满哲学抽象、理论和理想 5、对性感兴趣 6、享乐主义和禁欲主义 7、从众
2020/12/09
46
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障碍、疾病
青春期孩子常见心理问题:违反纪律、人际 关系、逆反、与家长矛盾等。 心理障碍:厌学、早恋、上网成瘾、情绪障 碍、学习能力障碍(上课不专心、拖拉、粗 心、自觉性差)、考试紧张、失眠、逃学等。 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 症、癔症、抽动症、自闭等。
2020/12/091源自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1、思维更具独立性、抽象性,但仍有片面性。 2、情绪更加丰富和独立,情感指向外界,但具冲动 性,偶像崇拜,逆反。 3、具有自我意识,关注自我形象,关心别人的评价, 自尊心过分敏感,自我表现又自我封闭。 4、开始形成自己的性格,希望标新立异,与小学有很 大变化。 5、性心理的发育,好奇和探索,性别角色的认定。 6、有了一定的意志力,但持续时间有限。 7、有一定的目标,但还不能完全落实到行动上。
的,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有些家长对待孩子的缺点
简单粗暴,如不奏效就觉得没办法治了,对教育孩子缺乏
信心,甚至放任不管。这是对孩子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其
实,并不是孩子顽固,而是家长的努力还不够或方法不得
当。例如,孩子的任性,往往就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法不
一致,父亲是一种原则,母亲是一种原则,爷爷奶奶又有
一套原则,孩子就有机可乘,变得很任性。有的孩子适应
能力差,就是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独立面对社会的机会,
孩子不能在实践培养相应的能力呢。这些道理家长都明
白,但就是做不到,孩子当然也做不到了。
2020/12/09
10
误区之六:家长经常抱怨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沟通,而孩子 则抱怨家长经常不在家,回家就问学习,然后就训孩子。 总是讲大道理,或者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孩子又想 依赖家长帮助,又不愿意接受批评意见。
2020/12/09
5
误区之一:在单位都是自己说了算,回到家
里自然就认为,家长永远是对的,孩子表现 不好是因为孩子有问题。
许多家长不能容忍孩子身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他们觉得孩子是 故意和他们作对,是学习态度不好,所以。经常斥责或打骂孩子。其实,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孩子就像一 张白纸,家长以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 从下表可以看到研究归纳出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