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ecor1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是什么-范文模板 (2页)

合集下载

限制酶识别序列

限制酶识别序列

二轮小专题限制酶识别序列一.回文诗: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二.DNA回文序列限制性内切酶Ⅱ类酶有EcoR I、BamH I、Hind Ⅱ、Hind Ⅲ等。

其分子量小于105道尔顿;反应只需Mg2+;最重要的是在所识别的特定碱基顺序上有特异性的切点,因而DNA分子经过Ⅱ类酶作用后,可产生特异性的酶解片断,这些片断可用凝胶电泳法进行分离、鉴别。

限制性内切酶识别DNA序列中的回文序列。

有些酶的切割位点在回文的一侧(如EcoR I、BamH I、Hind等),因而可形成粘性末端,另一些Ⅱ类酶如Alu I、BsuR I、Bal I、Hal Ⅲ、HPa I、Sma I等,切割位点在回文序列中间,形成平整末端。

Alu I的切割位点如下:5'-A G^C T-3'3'-T C^G A-5'酶类型识别序列ApaI 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5'GGGCC^C 3' BamHI 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5' G^GATCC 3' BglII 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5' A^GATCT 3' EcoRI 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5' G^AATTC 3' HindIII 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5' A^AGCTT 3' KpnI 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5' GGTAC^C 3' NcoI 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5' C^CATGG 3' NdeI 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5' CA^TATG 3' NheI 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5' G^CTAGC 3' NotI 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5' GC^GGCCGC 3' SacI 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5' GAGCT^C 3' SalI 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5' G^TCGAC 3' SphI 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5' GCATG^C 3' XbaI 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5' T^CTAGA 3' XhoI 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5' C^TCGAG 3'。

常见限制酶识别序列

常见限制酶识别序列

Apa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 5'GGGCC^C 3'BamHI(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 5' G^GATCC 3'BglI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 5' A^GATCT 3'EcoR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 5' G^AATTC 3'HindII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 5' A^AGCTT 3'Kpn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 5' GGTAC^C 3'Nco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 5' C^CATGG 3'Nde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 5' CA^TATG 3'Nhe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 5' G^CTAGC 3'Not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 5' GC^GGCCGC 3'Sac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 5' GAGCT^C 3'Sal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 5' G^TCGAC 3'Sph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 5' GCATG^C 3'Xba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 5' T^CTAGA 3'Xho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 5' C^TCGAG 3'。

2018上海高三生物二模分类汇编专题七:生物工程(学生版)

2018上海高三生物二模分类汇编专题七:生物工程(学生版)

专题七 生物工程一、基因工程【简答汇编】一、(2018宝山区二模)回答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表达和生物工程问题图11为限制酶EcoR Ⅰ的识别序列,图12表示质粒,图13表示目的基因上的DNA 片段,图14表示目的基因及限制酶切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31.(2分)图11中限制酶EcoR Ⅰ的特点是。

32.(2分)图13为目的基因中的某一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 .解旋酶作用于①处,DNA 连接酶作用于②处 B .③和④相间排列,构成了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 C .③代表磷酸,④代表脱氧核苷酸D .用该片段中的3个碱基对,排列出的DNA 片段有43种33.(2分)为了使目的基因和质粒定向连接并且有利于受体细胞的筛选,提高重组效率,应该选择的限制酶是。

34.(2分)如果大肠杆菌是受体细胞,则其体内应不含_______基因,以利于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菌。

酶工程包括酶的生产、酶的分离纯化、酶的固定化和酶的应用。

35.(2分)生产提纯分泌型脂肪酶工程中,加入硫酸铵使酶与其他杂质分离,该过程属于酶分离提纯步骤中的。

A .过滤酶B .干燥酶C .层析酶D .沉淀酶 36.(2分)因固化条件不同,会造成固化酶的活力(注:酶活图11图12 目的基因EcoR ⅠPst ⅠEcoR ⅠHind Ⅰ③④图13 图14固化酶活力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 受到使用次数的影响,由图15信息,你对该固化酶的使用, 给予指导性的意见是。

二、(2018奉贤二模)回答下列有关转基因技术问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 )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 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

图14和图15所示分别为实验所用的质粒上相关酶切位点以及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 )的外源DNA 片段上具有的相关酶切位点。

37.基于上述信息,该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是。

38.用图14中的质粒和图15外源DNA 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__________切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限制性内切酶的特点有哪些-范文word版 (2页)

【推荐】限制性内切酶的特点有哪些-范文word版 (2页)

【推荐】限制性内切酶的特点有哪些-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限制性内切酶的特点有哪些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可以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一类酶,简称限制酶。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限制性内切酶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限制性内切酶的特点1、识别位点的DNA序列呈二重旋转对称(即具有迥文结构);2、切割DNA均产生含5’-磷酸和3’-羟基的末端;3、错位切割产生具有5’-或3’-突出的粘性末端;而沿对称轴切割双链DNA产生平头末端,也称钝性末端。

4、少数不同的限制酶可识别和切割相同的位点,这些酶称为同切酶,如MboI Ⅰ和 Sau3A。

限制性内切酶的分类性质根据酶的功能特性、大小及反应时所需的辅助因子,限制性内切酶可分为两大类,即I类酶和Ⅱ酶。

最早从大肠杆菌中发现的EcoK、EcoB就属于I类酶。

其分子量较大;反应过程中除需Mg2+外,还需要S-腺苷-L甲硫氨酸、ATP;在DNA分子上没有特异性的酶解片断,这是I、Ⅱ类酶之间最明显的差异。

因此,I类酶作为DNA的分析工具价值不大。

Ⅱ类酶有EcoR I、BamH I、Hind Ⅱ、Hind Ⅲ等。

其分子量小于105道尔顿;反应只需Mg2+;最重要的是在所识别的特定碱基顺序上有特异性的切点,因而DNA分子经过Ⅱ类酶作用后,可产生特异性的酶解片断,这些片断可用凝胶电泳法进行分离、鉴别。

限制性内切酶识别DNA序列中的回文序列。

有些酶的切割位点在回文的一侧(如EcoR I、BamH I、Hind等),因而可形成粘性末端,另一些Ⅱ类酶如Alu I、BsuR I、Bal I、Hal Ⅲ、HPa I、Sma I等,切割位点在回文序列中间,形成平整末端。

Alu I的切割位点如下:5'-A G^C T-3'3'-T C^G A-5'。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内切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分类:根据限制酶的结构,辅因子的需求切位与作用方式,可将限制酶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第一型(Type I)、第二型(Type II)及第三型(Type III)。

第一型限制酶同时具有修饰(modification)及认知切割(restriction)的作用;另有认知(recognize)DNA上特定碱基序列的能力,通常其切割位(cleavage site)距离认知位(recognition site)可达数千个碱基之远,并不能准确定位切割位点,所以并不常用。

例如:EcoB、EcoK。

第二型限制酶只具有认知切割的作用,修饰作用由其他酵素进行。

所认知的位置多为短的回文序列(palindrome sequence);所剪切的碱基序列通常即为所认知的序列。

是遗传工程上,实用性较高的限制酶种类。

例如:EcoRI、HindIII。

第三型限制酶与第一型限制酶类似,同时具有修饰及认知切割的作用。

可认知短的不对称序列,切割位与认知序列约距24-26个碱基对,并不能准确定位切割位点,所以并不常用。

例如:EcoPI、HinfIII。

限制酶在遗传学方面的应用:1、在甚因工程方面利用能产生“粘性末端”的限制酶, 进行DNA的体外重组, 是较为方便的, 只要用同一限制酶处理不同来源的DNA, 由于所产生的水解片段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 可以彼此“粘合”,再经连接酶处理, 就成为重组DNA分子了. 目前, 基因工程上, 限制酶主要应用于以下两方面￿(1)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重组细菌细胞中的限制酶能水解外源DNA , 因此必须通过适当的载体(质粒或噬菌体)的帮助才能将外源DNA引人受体细胞并在其中增殖和表达。

将供体DNA与载体用同样的限制酶处理, 使载体带上各种各样的外源DNA片断, 然后引人受体细菌细胞增殖, 菌细胞增殖, 再筛选出所需的菌株, 便获得带有某一目的基因的繁殖系.用这种方法, 已成功地将酵母菌的咪哇甘油磷酸脱水酶基因、夕一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基因和色氨酸合成酶基因通过几噬菌体转人大肠杆菌,并表达了信息.(2)建造新的基因载体作为基因载体,在引人受体细胞后, 必须有较高的复制率, 以求获得大量的基因产物;必须具备一个选择性标志, 以便筛选;还要有一至多种限制酶的作用位点(每种酶只有一个切口);也要求使用安全。

用好教学资源,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用好教学资源,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用好教学资源,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动起来、用好多媒体课件、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用好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做法。

关键词:教学资源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资源是一切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

新课改下,如何用好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摆在生物教师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联系学生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生物学科与人类的生活联系密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把学生的生活世界纳入教学系统中,去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总结、应用,必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如在讲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课前安排学生搜集身边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及资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从中选取优秀的和本节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课上用投影仪展示,就其中涉及的“蛇岛”教师用幻灯片展示,并结合教材问题探讨内容(蛇岛尽管遭受过火灾和人类的毁林开荒和滥捕乱抓的干扰,但是现在依然能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这是为什么呢?)导入,再根据创设的蛇岛生态系统的情境,采用层层递进的问题串,搭建探究的平台,提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讨论话题,问题如下:现在的蛇岛为什么依然能维持着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具体思考下面四个问题:生态系统的功能是什么?什么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又是什么?根据你们收集的资料,蛇岛上独特的食物链是什么?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学生很容易得出食物链:植物→昆虫→鸟→蛇,教师简化为植物→昆虫→鸟,分析昆虫数量的增加,会引起食物链中鸟、昆虫的数量发生怎样变化?(利用教材的“思考和讨论,构建概念模型”)学生讨论后建构出概念模型。

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使学生感觉到生物知识离自己很近,乐意去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让学生动起来,从做中寻答案。

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

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

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

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一、引言限制酶识别序列是指一类特殊的DNA序列,它们可以被特定的酶识别并切割。

限制酶是一类能够识别、结合并切割DNA特定序列的酶,它在基因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出发,结合标题中心扩展下的描述,详细阐述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1. 特异性:每种限制酶识别序列都具有特异性,即只能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序列。

不同的限制酶对应不同的识别序列,这也是限制酶在基因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通过选择不同的限制酶,可以实现对DNA分子的特定切割和连接。

2. 对称性:限制酶识别序列通常是对称的,即其两端的序列相同或互补。

例如,EcoRI限制酶识别序列为5'-GAATTC-3',其互补序列也为5'-GAATTC-3',在DNA链的两侧都具有相同的序列。

这种对称性使得限制酶能够切割DNA分子的两条链,形成粘性或平滑的末端。

3. 长度差异:不同的限制酶识别序列长度不同,一般为4-8个碱基对。

限制酶识别序列的长度差异决定了其在DNA分子上的特异性和切割效果。

较短的限制酶识别序列通常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切割效果可能不如较长的限制酶识别序列理想。

4. 识别位点:限制酶通过与DNA序列特定的识别位点结合,并在该位点上切割DNA分子。

识别位点可以是完全匹配的序列,也可以包含一定的碱基对变异。

限制酶的结合和切割活性都与识别位点密切相关。

5. 切割方式:限制酶切割DNA分子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粘性末端切割,即在识别位点的两侧切割,形成具有互补序列的粘性末端;另一种是平滑末端切割,即在识别位点的两侧切割,形成平滑的末端。

不同的限制酶具有不同的切割方式,这也是限制酶在DNA 重组和连接中的应用差异之一。

三、限制酶识别序列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1. DNA分子的切割:限制酶可以识别并切割DNA分子,形成特定的DNA片段。

ch2-1-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

ch2-1-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

Restriction/Modification Systems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are categorized into one of four general groups (Types I, II, III, and homing endonucleases based on their subunit structure, cofactor requirements, specificity of cleavage, and associated methylase activity.
4.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中特殊的核苷酸序列,并使 每条链的一个磷酸二酯键断开的内脱氧核糖核酸酶 (endo-deoxyribonuclease)。
Structure of the homodimeric restriction enzyme EcoRI (cyan and green cartoon diagram) bound to double stranded DNA (brown tubes).Two catalytic manganese ions (one from each monomer) are shown as magenta spheres and are adjacent to the cleaved sites in the DNA made by the enzyme (depicted as gaps in the DNA backbone).
基化状态发挥相应的酶活性,或修饰或切割。切割位点
与识别位点相隔1-5kb。 4) I类限制性内切酶的种类较少,研究的较多的有大肠杆 菌的EcoK和EcoB。

限制酶

限制酶

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周伟“限制酶”是高考试题中命题频率较高的知识点,也是高考备考的核心知识点。

下面结合典型试题,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合,希望能对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有所裨益。

一、酶切结果的推导限制酶作为酶类,决定其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

其中专一性的具体表现为:某种限制酶只能催化DNA上特定序列特定位点的磷酸二脂键水解,结果是使DNA分子被分割成不同的DNA片段。

限制酶所识别的双链DNA上的序列具有“回文对称”性质,即无论是奇数个碱基还是偶数个碱基,都可以找到一条中心轴线,中心轴线两侧的双链DNA上的碱基是反向对称重复排列的。

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即错位平切,产生的是黏性末端;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即平切,产生平末端。

错位切的限制酶在基因工程中最常使用,因为与平末端相比较,黏性末端更有利于DNA片段的连接。

例1下面是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DNA分子的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图(↓表示剪切点、切出的断面为黏性末端):限制酶1:——↓GATC——;限制酶2:——CATG↓——;限制酶3:——G↓GATCC——;限制酶4:——CCGC↓GG——;限制酶5:——↓CCAGG——。

请指出下列哪组表达正确()A.限制酶2和4识别的序列都包含4个碱基对B.限制酶3和5识别的序列都包含5个碱基对C.限制酶1和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D.限制酶1和2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解析:限制酶2、3、4、5识别的序列分别包括4个、6个、6个、5个碱基对,故A、B错。

限制酶1和2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不同。

限制酶1剪出的黏性末端是:—C T A G,限制酶2剪出的黏性末端是:—C A T G,限制酶3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是:—C T A G,故D错。

答案 C二、酶切方法的选择构建重组质粒,需要用限制酶分别切割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质粒,切割方法主要有单酶切和双酶切。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和同裂酶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和同裂酶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和同裂酶酶同裂酶识别序列酶同裂酶识别序列酶ACC I-GT (A/C)(G/T)AC BsuR I Hae III GG CC Msp I4 ACC III BspE II T CCGGA Cfo I Hha I GCG CBspm II HinP1 I G CGC Mst IIMro I Cfr9 I Xma I C CCGGG Nar I Aha II Acy I G(A/G) CG(T/C)C Sma I CCC GGGHsp92 I Cfr13 I Asu I G GNCCAha III Dra I TTT AAA Sau96 IAlu I-AG CT Cfr42 I Sac II CCGC GG Nco I Alw26 I2BsmA I GTCTC(1/5)Cla I Ban III AT CGAT Nde I Alw44 I ApaL I G TGCAC Bsp106 I Nde II SnoI BspD IApa I-GGGCC C Bsu15 I Nhe I Asp I Tth111 I GACN NNGTC Csp I Rsr II CG G(A/T)CCGAsp718 I Acc65 I G GTACC Cvn I Bsu36 I CC TNAGG Not I Kpn I GGTAC C Dde I- C TNAG Nst I Asn I Vsp I AT TAAT Dpn I3-GmeA TCAsu I Sau96 I G GNCC Dra I Aha III TTT AAACfr13 I Ecl136 II EcolCR I GAG CTC Nsp III Asu II Csp45 I TT CGAA Sal I GAGCT C PaeR7 I Ava I Eco88 I C(T/C)CG(A/G)G Eco24 I Ban II G(AG)GC(TC) C Pal I Nsp III Eco32 I EcoR V GAT ATC Pst I Ava II Sin I G G(A/T)CC Eco64 I Ban I G G(TC)(AG)CC Pvu I Eco47 I Eco88 I Ava I C (TC)CG(AG)G Pvu II Axy I Bsu36 I CC TNAGG Eco91 I BstE II G GTNACC Rsa I Bal I Msc I TGG CCA Eco147 I Stu I AGG CCT Rsr II MluN I Eco255 I Sca I AGT ACT Sac I BamH I-G GATCC EcolCR I Ecl136 II GAG CTCBan I BshN I G G(T/C)(A/G)CC Sac IEco64 I Sst I GAGCT C Sac IIHgaC I EcoR I-G AATTCBan III Cla I AT CGAT EcoR II BstO I CC (A/T)GGBbe I-GGCGC C EcoR V Eco32 I GAT ATC Sal I Nar I GG CGCC EcoT14 I Sty I C C(A/T)(A/T)GG Sau I Bbu I Pae I GCATA C EcoT22 I Nsi I ATGCA T Sau3A I Sph I Eco47 I Ava II G G(A/T)CCBcl I-T GATCA Sin I Sau96 I Bcn I Nci I CC (C/G)GG Eco81 I Bsu36 I CC TNAGGBst98 I C TTAAGG Fok I-GGATG(9/13)Sca I Bgl I-GCCNNNN NGGC Hae II Bsp143 II(A/G)GCGC (T/C)Sfi I BseN I BsrS I ACTGGN Hae III BsuR I GG CC Sin I Bsr I Pal IBgl II- A GATCT Hap II Hpa II C CGG Sma I BshN I Ban I G G(T/C)(A/G)CC Msp IBsp19 I Nco I C CATGG HgaC I Ban I G G(T/C)(A/G)CCBsp68 I Nru I TCG CGA Hha I Cfo I GCG C Spe I Bsp106 I Cla I AT CGAT HinP1 I G CGC Sph IBsp143 I Mbo I GATC Hinc II Hind II GT(T/C) (A/G)ACBsp143 II Hae II(A/G)GCGC (T/C)Hind III- A AGCTT Ssp I BspD I Cla I AT CGAT Hinf I-G ANTC Sst I BspE I Acc III T CGGA HinP1 I-G CGCBspM II Acc III T CCGGA Hha I Cfo I GCG C Sst II Bst71 I2Bbv I GCAGC(8/12)Hpa I-GTT AAC Sty I Bst98 I Afl II C TTAAG Hpa II Msp I C CGG Taq I Bfr I Hap II Tru9 I BstB I Csp45 I TT CGAA Kpn I-G GTACC Tru II BstE II BstP I G GTNACC Asp718 I GGTAC C Tth111 I Eco91 I Acc65 IBstN I BstO I CC (A/T)GG Ksp I Sac II CCGC GG TtHB8 I Bst0 I Apy I CC (A/T)GG Xba I BstN I Mbo I Sau3A I GATC Xho I EcoR II Nde II Xho IIMva I Bsp143 IBstX I-CCANNNNN NTGG Mbo II-GAAGA(8/7)Xma I BstY I Xho II(A/G) GATC(T/C)Mfl I Xho II(A/G) GATC(T/C)Bsu15 I Cla I AT GAT Mlu I- A CGCGT Xma III Bsu36 I Axy I CCTNAGG MluN I Bal I TGG CCASau I Mro I Acc III T CCGGAMstII Msc I Bal I TGG CCACvn IAoc IEco81 I同裂酶识别序列Hpa II C CGGHap IIBsu36 I CC TNAGG-GG CGCC Ehe I GGC GCCKas I G GCGCCBbe I GGCGC CBsp19 I C CATGG-CA TATG Mbo I GATCSau3A I-G CTAGC Sph I-GC GGCCGC Ava III ATGCA T EcoT22 IMph1103 IAva I C (T/C)CG(A/G)G Xba I T CTAGA Hae III GG CC -CTGCA GXor II CGAT CG-CAG CTG-GT AC Csp I CG G(A/T)CCGSst I GAGCT CEcl136 II GAG CTC EcolCR I GAG CTCSst II CCGC GGKsp ICfr42 I-G TCGACBsu36 I C CTNAGGMbo I GATCNde IIAsu I G GNCCCfr13 IEco255 I AGT ACT-GGCCNNNNN NGGCC Ava II G G(A/T)CC Eco47 I-CCC GGG Xma I C CCGGGCfr9 I- A CTAGT Bbu I GCATG CPae I-AAT ATTSac I GAGCT C EcolCR I GAG CTCSca II CCGC GG EcoT14 I C C(A/T)(A/T)GG TthHB8 I T CGA Mse I T TAATth111 I GACN NNGTC Asp I GACN NNNGTC Tru IITaq I T CGA-T CTAGA PaeR7 I C TCGAG BstY I(A/G) GATC(T/C) Mfl I Cfr I C CCGGG Sma I CCC GGGEco52 I C GGCCG BstZ IEag IEclX I。

ecor1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是什么

ecor1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是什么

ecor1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是什么ecor1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是什么EcoRⅠ是从大肠杆菌R菌株中分离出来的第一个限制酶,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ecor1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ecor1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是什么1EcoRⅠ切割位点:5'-G AATTC-3'3'-CTTAA G-5' 序列,切割位点在G与A之间,形成黏性末端。

限制酶的定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可以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一类酶,简称限制酶。

根据限制酶的结构,辅因子的需求切位与作用方式,可将限制酶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第一型(Type I)、第二型(Type II)及第三型(Type III)。

Ⅰ型限制性内切酶既能催化宿主DNA的甲基化,又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而Ⅱ型限制性内切酶只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

III型限制性内切酶同时具有修饰及认知切割的作用。

限制酶的由来一般是以微生物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和种名的前两个字母组成,第四个字母表示菌株(品系)。

例如,从Bacillus amylolique faciens H中提取的限制性内切酶称为Bam H,在同一品系细菌中得到的识别不同碱基顺序的几种不同特异性的酶,可以编成不同的号,如HindⅡ、HindⅢ,HpaI、HpaⅡ,MboI、MboⅡ等。

别名:Endodeoxyribonuclease简称限制酶酶反应限制性内切酶能分裂DNA分子在一限定数目的专一部位上。

它能识别外源DNA并将其降解。

单位定义:在指明pH与37℃,在0.05mL反应混合物中,1小时消化1μg的λDNA的酶量为1单位。

性状制品不含非专一的核酸水解酶(由10单位内切酶与1μg λDNA,保温16小时所得的凝胶电泳图谱的稳定性表示),这类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出来的,迄今已经从近300多种不同的微生物中分离出约4000种限制酶。

内蒙古高二高中生物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内蒙古高二高中生物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内蒙古高二高中生物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DNA扩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变性过程中需要DNA解旋酶的参与B.复性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D.经过3个循环,1个DNA分子将变为16个DNA分子2.下列关于月季的花药培养,认识错误的是A.花粉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影响花药培养的成功率B.选择花药的最适宜时期是完全未开放的花蕾,镜检花粉常用的染色方法是醋酸洋红法C.选取的材料一定要进行消毒D.花粉培养形成的胚状体可继续在原培养基中分化形成植株3.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通常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①化学药剂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消毒⑤高压蒸汽灭菌A.③⑤②①④B.⑤③②①④C.②⑤③④①D.⑤③②④①4.下列关于发酵产物检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C.泡菜制作产生的亚硝酸盐可以用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检验D.发酵产生乳酸的量可以用比色法测量5.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较低时诱导分化的是A.根B.芽C.叶D.胚性细胞团6.提取胡萝卜素和提取玫瑰油时需要加热,但是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采用的是水浴加热法,而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油时是直接加热,其原因是A.前者需要保持恒温,后者不需要保持恒温B.前者容易蒸发,后者不容易蒸发C.胡萝卜素不耐高温,玫瑰油耐高温D.前者烧瓶中含有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后者是水7.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不含线粒体B.果醋发酵与果酒发酵相比,前者所需温度相对较高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D.在腐乳装瓶腌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增加逐渐增加盐量8.下面能够测定样品活菌数的方法是A.稀释涂布平板法B.直接计数法C.重量法D.比浊法9.科学家将月季花的花药进行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幼小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彼此性状极相似B.变异频率极高C.属于有性繁殖D.都是纯合10.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正确的是①蛋白质分子结构设计②DNA合成③预期蛋白质功能④据氨基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C.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12.牛肉膏可以为微生物提供A.氮源和维生素B.氢元素氧元素C.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D.无机盐13.稀释涂布平板操作需要用到A. 接种环、滴管、酒精灯B. B.接种环、移液管、酒精灯C.涂布器、移液管、酒精灯D.涂布器、接种环、酒精灯14.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A.无机盐、水、维生素B.NaCl、水、蛋白质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蛋白质、脂肪、NaCl、水15.生物武器之所以令世人担心,原因是A.毒性大B.传播途径多C.拥有生命力D.难禁止16.下列关于胡萝卜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胡萝卜素可用于治疗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B.胡萝卜素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提取C.提取胡萝卜素时,可采用石油醚、苯、丙酮等作溶剂D.萃取过程中要采用水浴加热17.从胡萝卜中提取的胡萝卜素,其颜色是A.白色B.无色C.橘黄色D.乳白色18.玫瑰精油提取的过程是A.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B.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除水→分离油层C.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D.鲜玫瑰花+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过滤19.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的浓度越低,对DNA的溶解度越大B.人体的血液不可代替鸡血进行该实验C.柠檬酸钠的主要作用是加速血细胞破裂D.利用DNA易溶于酒精的特点可除去DNA中的部分杂质20.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无毒的环境 ②无菌的环境 ③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清、血浆 ④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⑤需要O 2,不需要CO 2 ⑥需要O 2和CO 2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⑥21.现有两瓶密封的罐头已过保质期,甲瓶瓶盖鼓起,乙瓶外观无变化,打开后发现两瓶罐头均已变质。

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其特点

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其特点

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其特点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其特点是什么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一些生物知识,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其特点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因工程中的限制酶的特点特异性地识别和切割DNA关于基因工程中的限制酶(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①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②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③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的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即,当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特定的DNA时,把这段序列沿着特定的切点切开的这个过程分两种情况:a、沿着中轴线切口(即沿着DNA双链中对应的磷酸二酯键)切开,得到的就是两个平末端;b、在中轴线的两端切口切开,得到的就是两个黏性末端。

例如:EcoRⅠ限制性内切酶就可以识别G/AATTC的DNA序列,然后在G和A间切开,得到的就是两个黏性末端(之间可以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重组)限制酶的切口不都是一长一短的,一长一短的叫黏性末端,一样长的叫平末端。

“粘性末端”在高中教材中也作“黏性末端”。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工具(1)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2)载体: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Ti质粒、人工染色体1.提取目的基因获取目的基因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一步。

如植物的抗病(抗病毒,抗细菌)基因,种子的贮藏蛋白的基因,以及人的胰岛素基因干扰素基因等,都是目的基因。

要从浩瀚的“基因海洋”中获得特定的目的基因,是十分不易的。

科学家们经过不懈地探索,想出了许多办法,其中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另一条是人工合成基因。

直接分离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鸟枪法”,又叫“散弹射击法”。

鸟枪法的具体做法是:用限制酶将供体细胞中的DNA切成许多片段,将这些片段分别载入运载体,然后通过运载体分别转入不同的受体细胞,让供体细胞提供的DNA(即外源DNA)的所有片段分别在各个受体细胞中大量复制(在遗传学中叫做扩增,如使用PCR技术),从中找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再用一定的方法把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的片段分离出来。

限制性内切酶小知识

限制性内切酶小知识

2.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结构 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大多数为回文对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构,切割位点在 DNA 两条链相 对称的位置。 EcoRⅠ 和 HindⅢ 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置如下: EcoRⅠ G↓AATTC;HindⅢ A↓AGCTT CTTAA↑G TTCGA↑A 有一些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不是对称的,如 AccBSⅠ[CCGCTC(-3/3)] 和 BssSⅠ[CTCGTG(-5/-1)]。识别序列后面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在 两条链上的切割位置。 AccBSⅠ CCG↓CTC;BssSⅠ C↓TCGTG GGC↑GAG GAGCA↑C 有一些限制酶可识别多种序列,如 AccⅠ 识别的序列是 GT↓MKAC , 也就是说可识别 4 种序列,其中两种是对称的,另两种是非对称的。 HindⅡ 识别的序列是 GTY↓RAC 。 有一些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呈间断对称,对称序列之间含有若干个任意碱 基。如 AlwNⅠ 和 DdeⅠ ,它们的识别序列如下: AlwNⅠ CAGNNNC↓TG;DdeⅠ C↓TNAG GT↑CNNNGAC GANT↑C
限制反应与甲基 化反应
限制作用是否需 用 ATP
分开的反应
No
互斥
Yes
同时竞争
Yes
限制酶识别的序列
1.限制酶识别序列的长度 限制酶识别序列的长度一般为 4-8 个碱基,最常见的为 6 个碱基 (表2-2)。当识别序列为 4 个和 6 个碱基时,它们可识别的序列在完 全随机的情况下,平均每 256 个和 4096 个碱基中会出现一个识别位点 (4^4=256,4^6=4096)。以下是几个有代表性的种类,箭头指切割 位置。 4 个碱基识别位点:Sau3AⅠ ↓GATC 5 个碱基识别位点:EcoRⅡ ↓CCWGG;NciⅠ CC↓SGG 6 个碱基识别位点:EcoRⅠ G↓AATTC; HindⅢ A↓AGCTT 7 个碱基识别位点:BbvCⅠ CC↓TCAGC; PpuMⅠ RG↓GWCCY 8 个碱基识别位点:NotⅠ GC↓GGCCGC SfiⅠ GGCCNNNN↓NGGCC 以上序列中部 分字母代表的碱基如下。 R=A 或 G Y=C 或 T M=A 或 C K=G 或 T S=C 或 G W=A 或 T H=A 或 C 或 T B=C 或 G 或 T V=A 或 C 或 G D=A 或 G 或 T N=A 或 C 或 G 或 T

限制酶使用说明

限制酶使用说明

限制酶使用说明一、分类目前,已被发现的限制酶,根据其反应的必须因子和切断点等特性,被分为以下三大类:类别反应必须因子切点酶例 I 型 s-腺苷基蛋氨酸、ATP、Mg2+识别部位和切点不同,切断部位不定Eco B、Eco KII 型 Mg2+切断识别部位或其附近的特定部位Eco R I、Bam H I III 型 ATP、Mg2+识别部位和切点不同,但切断特定部位Eco P I、Hin f III 应用于基因工程研究用的限制酶,一般全是II类酶,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酶都属于II类酶, 这些限制酶由于其反应条件和底物DNA种类的不同,其切断状况及出现Star活性的频率等各有不同,并且其程度也根据酶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因而在使用限制酶时,必须对这些要素充分注意,确保目标序列的切断反应能顺利进行,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使用限制酶时的一些注意点。

二、注意事项1. 甲基化的影响从带有DNA甲基化酶基因的宿主菌中制备的DNA,其碱基的一部分已经被甲基化,因此即便使用能够识别、切断被甲基化部分的序列的限制酶,也几乎无法切断被甲基化的部分。

被甲基化的部位,根据底物DNA及宿主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宿主菌为大肠杆菌的情况下,根据宿主的种类有以下两种情况:在进行转化时,通常使用的菌株为C600、HB101、JM109等,因为都带有dam、dcm甲基化酶,所以使用这些菌株制备的DNA时,必须注意。

另外,动物由来的DNA,CG序列多为5m CG;植物由来的DNA,CG及CNG序列多为5m CG和5m CNG。

2. Star活性限制酶在一些特定条件下使用时,对于底物DNA的特异性可能降低。

即可以把与原来识别的特定的DNA序列不同的碱基序列切断,这个现象叫Star活性。

Star活性出现的频率,根据酶、底物DNA、反应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可以说几乎所有的限制酶都具有Star活性。

并且,它们除了识别序列的范围增大之外,还发现了在DNA的一条链上加入切口的单链切口活性,所以为了极力抑制Star活性,一般情况下,即使会降低反应性能,我们也提倡在低甘油浓度、中性pH、高盐浓度条件下进行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的应用

限制性内切酶的应用

11、贮存
大部分酶应贮存于-20℃。少部分酶则须在 -70℃长期保存。10X BUFFER 和100X BSA于20℃保存。BSA不能与NEBuffer混合后保存, 否则将会出现BSA沉淀
12、稳定性
每隔1-2个月都会对所有的酶有一个活性检 测;最近的一次检测结果将被贴在售出的每一 管酶上。大部分酶在推荐的保存缓冲液里在20℃条件下十分稳定。高于-20℃条件下稳定性 将有所降低
于同一个祖先。
限制性内切酶的分类
❖ III型限制性内切酶也是兼有限制-修饰两种 功能的酶。它们在识别位点之外切开DNA链, 并且要求识别位点是反向重复序列;它们很少 能产生确定的切割片段,因而不具备实用价值 ,也没有人将其商业化。
II型限制性内切酶的分类(一)
❖ 内切酶中最普遍的是象Hha I、Hind III和Not I 这样在识别序列中进行切割的酶。这一类酶是构成 商业化酶的主要部分。大部分这类酶都以同二聚体 的形式结合到DNA上,因而识别的是对称序列; 但有极少的酶作为单聚体结合到DNA上,识别非 对称序列。一些酶识别连续的序列(如EcoR I识别 GAATTC);而另一些识别不连续的序列(如Bgl I 识别GCCNNNNNGGC)。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后 产生一个3‘羟基端和一个5’磷酸基团。它们的活性 要求镁离子的存在,而相应的修饰酶则需要S-甲硫 氨酸腺苷的存在。这些酶一般都比较小,亚基一般 都在200-300个氨基酸左右。
的DNA序列不同,但均给出相同的“CTAG”粘 性末端。这些粘性末端连接后,以上的酶将 不能再切割,但却产生了一个新的4核苷酸的
酶切位点,即 Bfa Ⅰ(C`TAG) 的酶切位点

限制性内切酶的应用
❖克隆(有时与甲基化酶联用) ❖鉴定(基因片断大小、正反向) ❖检测突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ecor1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是什么-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ecor1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是什么
EcoRⅠ是从大肠杆菌R菌株中分离出来的第一个限制酶,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ecor1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ecor1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点
EcoRⅠ切割位点:
5'-G AATTC-3'
3'-CTTAA G-5' 序列,切割位点在G与A之间,形成黏性末端。

限制酶的定义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可以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一类酶,简称限制酶。

根据限制酶的结构,辅因子的需求切位与作用方式,可将限制酶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第一型(Type I)、第二型(Type II)及第三型(Type III)。

Ⅰ型限制性内切酶既能催化宿主DNA的甲基化,又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而Ⅱ型限制性内切酶只催化非甲基化的DNA的水解。

III型限制性内切酶同时具有修饰及认知切割的作用。

限制酶的由来
一般是以微生物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和种名的前两个字母组成,第四个字母表示菌株(品系)。

例如,从Bacillus amylolique faciens H中提取的限制性内切酶称为Bam H,在同一品系细菌中得到的识别不同碱基顺序的几种不同特异性的酶,可以编成不同的号,如HindⅡ、HindⅢ,HpaI、HpaⅡ,MboI、MboⅡ等。

别名:Endodeoxyribonuclease简称限制酶
酶反应限制性内切酶能分裂DNA分子在一限定数目的专一部位上。

它能识别外源DNA并将其降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