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2000年⾄今⼈民币对美元汇率⾛势及成因分析2000年⾄今⼈民币对美元汇率⾛势及成因分析1、近⼗年⼈民币汇率⾛势中国经济进⼊2000年后保持了⾼速⽽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出了两个主要的⾛势,第⼀阶段从2000年⾄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阶段从2005年⾄今,这期间⼈民币实⾏了两次汇改,⼈民币对美元汇率⼤幅上升。
第⼆阶段⼜可以分为三个⼩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中旬⾄2008年6⽉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民币对美元汇率⼤幅上升。
2008年6⽉中旬第⼀次汇改结束,从此⾄2010年6⽉中旬的两年内,⼈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1:6.8左右。
2010年6⽉实⾏第⼆次汇改后,⼈民币汇率进⼀步下降,到2011年10⽉10⽇,也就是前天,已经跌破1:6.35,创历史新⾼。
这种⾛势可以⽤下⾯的图表形象的表⽰出来:2、⼈民币汇率变动成因分析汇率变动的6⼤影响因素:经济增长,国际收⽀,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利差,通货膨胀1)经济增长进⼊200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年10%左右,国民总产值增长迅猛,同时国内通货膨胀率⼜较低,⽼百姓有很强的消费需求⼜有很强的购买⼒,使得⼈民币购买⼒增强。
同时国外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本2000年后经济持续低迷或负增长,从⽽使得⼈民币的购买⼒变得更强。
近20年中国GDP增速2)国际收⽀、外汇储备及货币供应量进⼊两千年后,中国对美国的外贸呈连年递增的顺差形势,这导致了中国对美国的国际收⽀的巨额顺差,因此外汇储备也逐年剧增。
国际收⽀顺差会导致美元的供应量的增加,从⽽美元兑⼈民币的汇率就会下降,导致⼈民币的升值。
此外2011年,美国实⾏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就是增加美元供应量,实⾏贬值,这也是导致⼈民币升值的原因。
近30年中国外汇储备3)利差所谓利差理论,拿中美两国来说就是,中国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额近似等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额。
建国以来人民币与美元汇率
建国以来人民币与美元汇率1949年的1美元兑80元旧⼈民币(数据来源于网络)1950年3⼈13⼈的1美元兑42000元旧⼈民币1952年12⼈的1美元兑26170元旧⼈民币(1955年3月1日发行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56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57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58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59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0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1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2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3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4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5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6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7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8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9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70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71年1美元兑换2.2673元人民币1972年1美元兑换2.2401元人民币1973年1美元兑换2.0202元人民币1974年1美元兑换1.8397元人民币1975年1美元兑换1.9663元人民币1976年1美元兑换1.8803元人民币1977年1美元兑换1.7300元人民币1978年1美元兑换1.5771元人民币1979年1美元兑换1.4962元人民币1980年1美元兑换1.5303元人民币1981年1美元兑换1.7051元人民币1982年1美元兑换1.8926元人民币1983年1美元兑换1.9757元人民币1984年1美元兑换2.3270元人民币1985年1美元兑换2.9367元人民币1986年1美元兑换3.4528元人民币1987年1美元兑换3.7221元人民币1988年1美元兑换3.7221元人民币1989年1美元兑换3.7659元人民币1990年1美元兑换4.7838元人民币1991年1美元兑换5.3227元人民币1992年1美元兑换5.5149元人民币1993年1美元兑换5.7619元人民币 (迅速贬值到8.600)1994年1美元兑换8.6187元人民币1995年1美元兑换8.3507元人民币1996年1美元兑换8.3142元人民币1997年1美元兑换8.2898元人民币1998年1美元兑换8.2791元人民币1999年1美元兑换8.2796元人民币2000年1美元兑换8.2784元人民币2001年1美元兑换8.2770元人民币2002年1美元兑换8.2770元人民币2003年1美元兑换8.2774元人民币2004年1美元兑换8.2780元人民币(2004年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2005年1美元兑换8.1013元人民币(今天,被所有西方国家期盼的“央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调整对美元价格”最终出台;今天,公元两千零五年七月二十一日,将在历史上被这样记住:中国货币战争中的“七七”事变。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
2000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及成因分析1、近十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而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出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一阶段从2000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第二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6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1:6.8左右。
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前天,已经跌破1:6.35,创历史新高。
这种走势可以用下面的图表形象的表示出来:2、人民币汇率变动成因分析汇率变动的6大影响因素:经济增长,国际收支,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利差,通货膨胀1)经济增长进入200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年10%左右,国民总产值增长迅猛,同时国内通货膨胀率又较低,老百姓有很强的消费需求又有很强的购买力,使得人民币购买力增强。
同时国外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日本2000年后经济持续低迷或负增长,从而使得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得更强。
近20年中国GDP增速2)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及货币供应量进入两千年后,中国对美国的外贸呈连年递增的顺差形势,这导致了中国对美国的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因此外汇储备也逐年剧增。
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美元的供应量的增加,从而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下降,导致人民币的升值。
此外2011年,美国实行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就是增加美元供应量,实行贬值,这也是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近30年中国外汇储备3)利差所谓利差理论,拿中美两国来说就是,中国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额近似等于中美两国的利率差额。
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因素及走势分析
(四)经济增长率差异
次汇改正式开启,对美元开始重新升值,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中长期因素
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 并在年末加速冲刺至6.5897元,全年累计
(一)国际收支状况
币汇率高。
升值 3.6%。
国际收支状况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
2 0 0 6 - 2 0 1 0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
温家宝总理 2011 年 2 月 27 日与网民
升值。
策将进行调整,市场上人民币贬值预期骤
(六)外汇储备
然升温,一度出现因美元紧缺而导致人民
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 币连续数天跌停的现象。
率将升高。
市场贬值预期再次引发了人民币汇率
2010年1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2.8万 走势之争,2008 年金融危机时,贬值派、
亿元,高居世界第一,在将来相当长的时 稳定派、升值派三家之争愈演愈烈。贬值
分点。过于充裕的市场资金,在帮助中国 经济快速企稳回升的同时,也给物价上涨 带来压力。
判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必须要 币升值压力大。
央行定调 2011 年汇率政策:2011 年
考察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实 (三)利率差异
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于1月5日至6日在
际上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这
元失去信心。史上最无耻救市方式导致市 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
场抛售美元,消息出来之后,美元兑主要 的作用,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汇
货币全线暴跌。美元指数当天 2 小时内下 率弹性。
挫 2.4%,至 84 附近,美元指数自 2009 年 (五)国际短期资本流动
3 月 4 日最高水平已累计下跌 5% 左右。这
压力变大。
人民币汇率波动因素及走势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因素及走势分析1994年1月,作为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币汇率实现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并轨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表现出异于以往的特点,引起各个方面的注意。
本文拟就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作一简要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近期的汇率走势作出预测。
一、决定汇率变动的基本因素在汇率的形成问题上各种流派和理论众说纷纭,影响比较大的不外乎这样几种学说。
首先是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在纸币流通情况下,两国货币的汇率取决于该两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之比,而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可以由单位货币在其国内的购买能力近似的表示出来。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某一时点的汇率水平由该时点上两国物价水平的比率决定;从动态角度看,某一时期的汇率变动与两国在该时期的通货膨胀之差成一定比例。
可以说,购买力平价是从商品流通的角度分析汇率的波动。
而国际借贷说则根据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判断汇率的决定因素。
此外,汇率理论中的货币分析法、资产平衡分析法和利率平价理论则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决定汇率走势的各种因素。
概括起来,在浮动汇率制下,决定汇率变动的诸多因素可以划分为这样两个层次,即直接影响外汇供给和需求的市场性因素,如国际收支状况、外贸顺差或逆差情况、资本流出入差额、两国利率差异以及通货膨胀的差距、市场心理预期等;其次为各类宏观政策性因素,如国民经济周期变动、货币政策及由此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利率的升降、财政赤字、税收等财政政策。
此外,中央银行为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对外汇市场进行的直接干预也在汇率的变动中产生一定影响。
二、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年1月1日到3月末,人民币汇率升跌互现,波幅不大,始终保持在1美元兑8.7元人民币左右。
第二阶段:1994年4月1日到同年年底。
除个别交易日出现暂时性微幅回升外,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一路下跌,人民币持续升值,其中,以8月和12月两个月升幅最为显著。
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trend of changes of RMB exchange rate摘要:汇率作为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中间载体,是微观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同时它也是衡量某一个国家经济贸易的重要综合性价格指标,对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经济和国际贸易取得重大发展,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热点研究话题。
本文旨在基于所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文献资料来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探讨其变化趋势。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变化趋势Abstract:As the intermediat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promo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xchange rate is the transaction object of micro financial market. Meanwhile, it is an important comprehensive price index to measure the economy and trade of one country, a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for the country. With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and the issue of RMB exchange rate becomes the hot topic at the pres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hanges of RMB exchange rate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materials and relevant fundamental theories, and further probe the trend of changes.Key words: RMB exchange rate; influence factors; trend of changes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各国之间在经济贸易上的往来也越来越频繁,从而也推进了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及其原因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以及近期经济增长的现状,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回顾了历次经历的汇率制度改革过程,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的现状,通过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影响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并探究了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标签:人民币;汇率;变化;影响因素在我国外汇储备过多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一些经济学家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各方因素给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
研究汇率影响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汇率变动能对世界经济造成很大影响,因此研究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影响因素也十分重要。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历程2005年7月21日,人民汇率制度步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次改革增加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幅度和变动的弹性,适应了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需求。
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进而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制度重新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对抗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重新采用之前的固定汇率制,将将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率重新固定在了1美元兑换6.83元人民币的水平并一直在危机期间维持,此次战略性汇率制度调整帮助我国经济减少了在危机中受到的损失,维护了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2010年,全球经济开始从危机中逐渐复苏,我国的宏观经济也开始恢复,2010年6月19日,根据经济发展要求,又重新继续实施参照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不断持续,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持续性的走高。
但是最近两年,我国的宏观经济增速放缓,2016年已经正式进入到“GDP6时代”(2015年我国GDP同比增速为6.9%,是自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经济放缓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从2014年开始人民币汇率却出现了持续下跌的现象。
2015年12月末,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率跌至1:6.49,跌势一直在持续,一直到2016年1月19日,跌至1:6.56的水平。
2000年至今人民币汇率的分析
近十年人民币汇率的分析
5400109323 余博文
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我得到了从2000-1到2011-9美元对人民币的变化趋势。
从2000到2004年人民币对美元保持相对的稳定,维持在8.2770左右,人民币主要是盯住。
美元的政策。
自从2005年7月21日,我们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不再单一盯住美元。
而后人民币踏上了升值的道路。
08年次贷危机美元出现急剧下跌的趋势,从而会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2010年美国为了挽救自己倒退经济的局面,启动了第二轮QE2,从而导致2010-07的汇率人民币创下新高。
在2011年世界经济出现问题,人民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升值的压力,但是我们国家有自己的国情,虽然我们国际收支年年顺差,赚取了不少的外汇。
我们确实保持了一定的经济增速。
但是作为拉动经济的三辆马车之一,出口对于中国的经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我们的又一辆马车已经出现滞涨的危机,固定资产投资的收益率下降,以及带来了环境资源的问题)而且我们国家出口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它是产业链中最廉价的。
但是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将有大量的出口有关的企业倒闭,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随着国家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对资本技术密集性的产业经行扶持培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咬住人民币的升值脚步!。
【论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数学模型及其分析
摘 要2008年以美国为起点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问题再一次被人们推到了风口浪尖。
现如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突破7:1大关,正式挺进“6”时代。
不少业内人士都开始预测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行情。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并不是长期稳定的数值,它受很多因素影响,既有随机性又有一定的规律。
因此,本文参考多年准确数据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其走势,并对其今后走势进行预测,从数学模型的角度进行讨论和分析,既客观又实际,其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现有的几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预测模型,并分析其优缺点。
基于此,选用Matlab软件拟合函数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建立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数学模型,并成功预测出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年平均价为1:6.58。
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明显。
同时还介绍了计量经济模型中的GARCH模型作为今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模型问题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数学模型 数据拟合 MatlabAbstractThe United States in 2008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broke out, making the RMB exchange rate against the U.S. dollar has once again been pushed to the air waves. Now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against the U.S. dollar has broken through the 7:1 mark, officially into "6" times. A lot of people in the industr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forecast of RMB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against the U.S. dollar market. RMB exchange rate against the U.S. dollar value is not a long-term stability, which are subject to many factors,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regularity and randomnes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ccurate reference data for many years against the U.S. dollar exchange rate of RMB to establish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analyze the trends and to predict its future tren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both objective and practical, the result has a certain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home and abroad in several of the RMB against the U.S. dollar exchange rate forecasting model, and to analyze i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Based on this, the choice of fitting function of Matlab software,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establish a RMB exchange rate against the U.S. dollar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successfully predicted in 2009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against the U.S. dollar price of an annual average of 1:6.58. The biggest advantages of this method is simple and obvious.It also presents an econometric model of the GARCH model as a future model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against the U.S. research direction.Key Words:Mathematical model Data Fitting Matlab目 录第一章 前 言 (1)1.1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现状 (1)1.2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测的几种常用模型 (1)1.3 模型选择 (3)第二章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介绍 (4)2.1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和多项式拟合 (4)2.2数据收集 (6)第三章 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8)3.1 建立数学模型 (8)3.1.1 绘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散点图 (8)3.1.2 拟合曲线建立模型 (9)3.1.3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数学模型 (10)3.2 分析模型与实际误差 (10)3.3预测及结果分析 (13)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15)4.1 结论 (15)4.2 展望 (15)参 考 文 献 (16)致 谢 (17)声 明 (18)第一章前言1.1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现状2008年9月14日美国银行放弃收购雷曼兄弟公司,雷曼兄弟随后宣布准备提交法律文件申请破产保护,以此为标志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正式爆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问题再一次被人们推到了风口浪尖。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动走势及分析
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更多“走出去”参与全球市场 竞争,中国国有企业在国内所享受到的部分优惠 和权利,有可能会被定义为“竞争非中立”。这 可能包括中国国有企业所获得的更可观的信贷规 模、更为低廉的信贷、更容易获得贷款、税收优 惠、财政补贴、土地等资源的优先使用等。 以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为代表,美国阻挡中国国有 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主要理由曾经是国家安全等 原因,随着“竞争中立”政策的上升,“竞争非 中立”非常有可能会成为未来中美经济外交博弈 的主要焦点。而中国当前存在的利率管制,恰恰 有可能成为这一“竞争非中立”的主要理由。
(一)经济增长
进入2000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 10%左右,国民总产值增长迅猛,同时国内通货 膨胀率又较低,老百姓有很强的消费需求又有很 强的购买力,使得人民币购买力增强。同时国外 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日本2000年够经济持续低迷或 负增长 份 元 (亿美元) 人 民 币 出口总额 总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额 5096.5 6207.7 8509.9 11545.5 14219.1 17604.4 21765.7 25632.6 22075.4 29740.0 36420.6 2661.0 3256.0 4382.3 5933.3 7619.5 9689.8 12204.6 14306.9 12016.1 15777.5 18986 2435.5 2951.7 4127.6 5612.3 6599.5 7914.6 9561.2 11325.7 10059.2 13962.4 17434.6 225.5 304.3 254.7 320.9 1020.0 1775.2 2643.4 2981.2 1956.9 1815.1 1551.4 2002 进口总额 差 额 年 份 进 出 口 出口总额 总 额 26947.9 24430.3 2517.6 进口总额 差 额 (亿元)
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历史、原因及效果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历史、原因及效果分析商学院08(2)班乔馨学号:08163064 班号:28614近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汇率变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
正确认识目前我国汇率政策及汇率水平,将关系我国经济能否实现长远平衡发展。
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汇率变动的原因及对处于经济转型关键过程的我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回顾1、汇率变动的回顾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的国际价格。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经历了1994年以前贬值幅度较大的过程与1994年汇改以后缓慢升值的过程(见表1) :表1 1981 - 2007年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表(以直接标价法计算)年份1981 1985 1986 1989 1990 1994 1997 2002 2005 2006 2007汇率1171 2193 3130 3176 4178 8162 8130 8127 8111 8100 7161 数据来源: 转自黄盛《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研究》, 2007年数据由央行网站得到。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在1994年以前, 人民币汇率有较大幅度的贬值。
这是由于此阶段我国经济总体实力不强, 为了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 我国政府采取人民币逐步贬值的方法来促进我国的出口, 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而逐步加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1994年以后, 人民币汇率是小幅度升值的。
这是由于在1994年以后, 人民币汇率确定“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此后, 人民币汇率从1∶8162缓慢的升值至1995年12月31号1 ∶8132。
从1997年以来, 基本上稳定在1∶8123的水平。
人民币汇改在事实上变成实际上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2、汇率制度的回顾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汇率制度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至1993年12月30日, 这个阶段我国是汇率留成制度, 并在汇率制度上实行双重汇率即官方汇率和调剂汇率, 前者高于后者。
2001-2012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为了对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有一个总体的把握,现将自1949年以来半个多世纪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长期变动情况列于下表,以供参考。
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1949 2.3 1950 2.75 1951 2.238 1952 2.617 1953 2.617 1954 2.617 1955 2.4618 1956 2.4618 1957 2.4618 1958 2.4618 1959 2.4618 1960 2.4618 1961 2.4618 1962 2.4618 1963 2.4618 1964 2.4618 1965 2.4618 1966 2.4618 1967 2.4618 1968 2.46181969 2.46181970 2.46181971 2.26731972 2.24011973 2.02021974 1.83971975 1.96631976 1.88031977 1.73001978 1.57711979 1.49621980 1.53031981 1.70511982 1.89261983 1.97571984 2.32701985 2.93671986 3.45281987 3.72211988 3.72211989 3.76591990 4.78381991 5.32271992 5.51491993 5.76191994 8.61871995 8.35071996 8.31421997 8.28981998 8.27911999 8.27962000 8.27842001 8.27702002 8.27702003 8.2774半个世纪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稳定(五、六十年代)、升值(七十年代)、贬值(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前期)、稳定(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四个过程。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9)
人民币美元汇率历史一览表(1949—2010)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 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 1949=2、 3 1950=2、75 1951=2、238 1952=2、617 1953=2、617 1954=2、617 1955=2、4618 1956=2、4618 1957=2、4618 1958=2、4618 1959=2、4618 1960=2、4618 1961=2、4618 1962=2、4618 1963=2、4618 1964=2、4618 1965=2、4618 1966=2、4618 1967=2、46181968=2、4618 1969=2、4618 1970=2、4618 1971=2、2673 1972=2、2401 1973=2、0202 1974=1、8397 1975=1、9663 1976=1、8803 1977=1、7300 1978=1、5771 1979=1、4962 1980=1、5303 1981=1、7051 1982=1、8926 1983=1、9757 1984=2、3270 1985=2、9367 1986=3、4528 1987=3、7221 1988=3、7221 1989=3、76591990=4、7838 1991=5、3227 1992=5、5149 1993=5、7619 (迅速贬值到8、600) 1994=8、6187 1995=8、3507 1996=8、3142 1997=8、2898 1998=8、2791 1999=8、2796 2000=8、2784 2001=8、2770 2002=8、2770 2003=8、2774 2004=8、2780(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 2005=8、1013 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得过程。
近10年来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2002-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其影响摘要: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人民币的汇率受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在近10年里,人民币汇率变化一直是根敏感的经济弦。
人民币在10年里历经了一系列升降的变化,但总体趋势是升值的。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逐渐显现的,是我国社会经济深刻变革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关键词:汇率美元升值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近1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这些都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2005年7月21日以来,我国对完善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改革以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总体小幅升值。
一.2002-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一阶段从2002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在第二阶段中又可以分成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六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6.8:1左右。
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跌破6.35:1,创历史新高。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总的来说,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是决定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设计题目: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年月日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自从2005年7月我国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自此,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同时,对内价值在下降,内外价值偏离的原因是对外经济政策与不适宜的汇率政策。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人民币内外价值的偏离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种现象是与经典的经济学原理相悖的。
人民币对内贬值,则货币的对内购买力不断下降、物价水平持续高起,居民生活福利受损;人民币对外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国内制造业部门,使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步履维艰。
本文在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的认定以及本质概念的基础上,以一价定律以及购买力平价理论为依据,同时结合货币数量论,运用原因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分别针对人民币对外和对内的一系列变化,对我国经济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并结合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现实情况,对于不利影响,提出了应对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一些对策,希望能为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of the External Appreciation and Internal Depreciation with the RMBExchange RateAbstractSince the July 2005 reform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with reference to a basket of currencies, a 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Since then, the yuan appreciation while the external, internal value in decline becaus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value of the deviation of the asymmetry of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and inappropriate exchange rate policies. Judging from the situation in recent year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deviation value of the yuan has further expanded the trend of this phenomenon and contrary to the classical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Internal purchasing power of the currency devaluation internal declining price levels remained high since, living benefits damaged; external appreciation to some extent, to combat domestic manufacturing sector, making export-orien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very difficult.On the basis of the RMB depreciate beyond the nature of the phenomenon and the concept of authorization to the law of one price and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ory, the use of reason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renminbi were analyzed separately for Our range of RMB external and internal changes,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China's RMB exchange rate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external appreciation of the renminbi, some countermeasures internal devaluation, hoping for the reform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system provides a number of ideas.Key words RMB; external appreciation; internal depreci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3)第2章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相关概念界定 (4)2.1 人民币汇率的涵义 (4)2.1.1 人民币汇率的概念 (4)2.1.2 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 (4)2.2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概念 (5)2.3人民币汇率理论 (5)第3章人民币外升内贬成因以及影响 (7)3.1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现状 (7)3.1.1 对外升值现状 (7)3.1.2 对内贬值现状 (7)3.2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分析 (8)3.2.1 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原因分析 (8)3.2.2 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原因分析 (11)3.3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影响 (13)3.3.1 有利影响 (13)3.3.2 不利影响 (14)第4章我国应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对策 (15)4.1 宏观政策建议 (15)4.1.1 积极拉动内需取消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15)4.1.2 完善外汇管理体制加快金融市场建设 (15)4.1.3 加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6)4.2 微观措施 (17)4.2.1 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 (17)4.2.2 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力度 (17)结论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附录A (21)附录B (28)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从2000年到2007年,中国货币就出现了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
汇率变动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变动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者:涂晓枫来源:《商情》2011年第23期【摘要】本文将对2000到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进行描述分析,讨论汇率变动与贸易余额变动的关系,并浅析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对中国实体和虚体经济及美元国际地位的影响。
【关键词】汇率贸易余额实体经济虚体经济一、2000到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中国人民币汇率自2005年7月21日起,对美元汇率一次性上调2.1%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此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以央行每日订出的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为基准,上下浮动0.5%。
在接着下来的三年里,中国央行持续让人民币对美元逐步升值了19%。
到2008年9月23日,1美元兑6.8099元人民币。
不过,自2008年7月起,央行将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一直盯着美元浮动,波幅维持在100个基点内,以保护中国经济免受环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这一举动使得人民币汇率在2010年7月之前基本保持稳定,而从2010年7月开始,人民币又开始持续升值。
由于数据较多,下面用图示法表示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其中,美元兑人民币汇买价、钞买价、钞卖价/汇卖价、中间价、平均中间价的单位均为人民币/100美元。
二、说明汇率变化与中美之间的贸易余额变化的关系汇率在中美双边贸易余额中起到的作用很小。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汇率与贸易余额呈正相关关系,即汇率上升,贸易余额增加,汇率下降,贸易余额减少。
但实证研究表明,大多数情况下汇率与贸易余额在当期没有同向变化。
事实如下:从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中国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1%。
在这段时期,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大幅增长而不是减少。
2008年上半年,这个升值过程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中国对美顺差为1,190亿美元,几乎比升值开始之前、2005年上半年的顺差多出三分之一。
中国全球贸易顺差总额增长更快,2008年达到了2,950亿美元,差不多是2005年总额1,020亿美元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