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复习
统计学重要公式考试必备
成 绩
职工人数
频率(%)
60分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3
6
15
12
4
15
30
10
合 计
40
100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105.82
142.40
34
184
平均增长量= (万斤) (万斤)
(2)平均发展速度
(3) =(万斤)
12.
年 份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粮食产量(万斤)
环比发展速度
逐期增长量
434
-
-
-108.76来自4468105.82
要求:(1)计算各年的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
(3)总产量的区间:(551×1500 826500件; 569×1500 853500件)
5.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
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2)以%的概率保证程度(z=2)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
(3)如果极限误差为%,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3)当极限误差为%时,则概率保证程度为% (z=Δ/μ)
6. 某企业上半年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自考:统计学原理(练习册)重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重点辅导用)
《统计学原理》练习册习题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0×1=10分)第一章:总论1.统计科学3.集合(或整体)4.总体单位6.总体单位名称8.总体单位总体12.品质数量14.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1. 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2. 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 4. 选择分组标志 6. 专门组织一次性全面10.现象一定标志11.分组名称次数15. 普查22. 品质标志数量标志23.各组界限最小最大26.重叠间断27 U型J型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与显示1.总量指标2.时期指标时点指标6.结构相对数9.变量值次数14分散集中17综合性18集中趋势22零28全距标准差离散系数30. 95%21.8%31最小第四章:抽样调查2正比反比4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9重置抽样不重置抽样10随机原则总体数量特征11样本21抽样极限误差22抽样平均误差第五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1相关关系3单相关9回归系数11函数r=114相关16确定的随机的20正相关负相关第六章:时间数列6环比定基定基环比8时间9总规模或总水平16 定基发展速度17环比发展速度第七章:统计指数法3综合指数平均指数12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指数21基期质量指标报告期数量指标27 0.6%二、单项选择题(15×1=15分)第一章:总论1④3③4④5.④6.②7②8.②9.①11.③13④17②18①20②22①24①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1①5③7③11②13③17④20①21②23②24④27②31②32③36②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与显示1③2①3④5③7②8②10④18③24①25①31②34①35②38②41②45③48①52③54①67③76④第四章:抽样调查2④4②7①12③15①17①20①21③27②28④34③35④36②37①43②51④53②第五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2②3②5①6②8①14①16③18①21③29①30①第六章:时间数列2④3③4①6③7②15③19④26②30③第七章:统计指数法2②5②9③13③15③16①17③36②40①44①50②三、多项选择题(5×2=10分)第一章:总论1①③④2①③⑤3①②⑤5③④7②③④⑤8③⑤10①②③11①④13③⑤18①②③⑤19①③④20②③⑤22①③④⑤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2②⑤4①④⑤5①③12④⑤16①④⑤23①②③27①②③④⑤29②④⑤33②③④⑤36①③38②③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与显示2③④⑤3①③④⑤5②④6①③7①②③④⑤12①③④⑤13①②③⑤15①③20②④⑤24②④32.①④⑤34③⑤36①②④40②④⑤ 47③④50①③第四章:抽样调查1①②⑤2①②③④5①⑤7①②③④8①③④⑤11②③22②③④26①②③⑤31①②第五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2②③④7①④11①④⑤17①③19①②⑤24②③④⑤27②⑤第六章:时间数列2②④3①②③⑤4①②④⑤8②⑤12①②④⑤18③⑤第七章:统计指数法2②③4②③④11③④24①②③29②⑤四、判断改错题(5×2=10分)第一章:总论3.错,改正:“不考虑”改“考虑”5.错,改正:“整数和小数”改“整数”6.错,改正:“年龄、性别、民族等”删除7 .错,改正:“离散”改“连续”,“计数”改“测量或计算”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1.错,“表现形式”改为“总体数量状况”,4对,6对,10对,11错,“组距和组数”改为“确定分组标志和各组界限”,16错,“定性”改为“定性或定量”,19错,“一部分样本”改为“重点”,“全面调查”改为“非全面调查”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与显示1错,“平均 ”改“相对”,2错,“时点间隔成正比”改“时点间隔无关”,6对,8对,10对,14错,“简单式”改“加权式”,“加权式”改“简单式”,15对,18错,“平均数”改“相对数”,22错,“越好”改“越差”,27对,32错,“离差”改“离差绝对值”,33对第四章:抽样调查3对,7对,8错,n σ改为nσ,9错,“样本”改“总体”,11对14对16对21对25对 第五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2对,4对,5错,“数量变动关系”改“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7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改“只能相同”,12错,“都是上升的”改“相同方向”,15错,改为“回归分析两个变量,自变量是确定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而相关分析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17错,“回归系数”改“相关系数”,18对,19对第六章:时间数列1错,“变量”改“时间”,2对,13错,“增长”改“发展”,14对,20对21错,“增长”改“发展”、“增长”改“发展”第七章:统计指数法1错,“数量”改“质量”,2对,11对,15错,“综合”改“总量”五、简答题(4×5=20分)第一章:总论“统计”一词的涵义及其之间的关系统计信息的主要特征什么是统计学?其研究对象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及其产生原因统计分组的类型及其主要内容统计分组中,分组变量的类型有几种,其组限是如何确定的?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与显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有何不同?权数及其作用第四章:抽样调查什么是抽样调查?它具有哪些提点?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第五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关关系的种类是如何划分的?第六章:时间数列什么是时间数列?其作用是什么?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第七章:统计指数法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的编制中,同度量因素确定的一般原则指数的分类有哪些?六、计算题(35分)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与显示P35:16.%95.14,8.188,126311====x v x σσσ%6.16,212,12752222====x v x σσσ 说明:因为甲企业的离散系数小,所以,甲企业的平均工资更具有代表性。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复习(六种题型重点)
第三章:编制次数分配数列1.根据所给资料分组并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根据整理表计算算术平均数。
例题: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根据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答:(1)该企业职工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成 绩(分) 职工人数(人) 频率(%)不及格(60以下) 3 7.5 及格 (60-70) 6 15 中 (70-80) 15 37.5 良 (80-90) 12 30 优 (90-100) 4 10 合 计 40100(2)此题分组标志是按“成绩”分组,其标志类型是“数量标志”; 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的等距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3)根据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考核情况。
本单位的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钟形分布”(即正态分布),不及格和优秀的职工人数较少,分别占总数的7.5%和10%,本单位大部分职工的考核成绩集中在70-90分之间,占了本单位的为67.5%,说明该单位的考核成绩总体良好。
)(774095485127515656553分=⨯+⨯+⨯+⨯+⨯==∑∑f xf x第四章: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已知某年某月甲、乙两农贸市场A 、B 、C 三种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试比较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 较高?并说明原因。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
期末复习题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9.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10.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1.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12.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13.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 14.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 15.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 16.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 17.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 18.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1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20.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参考(4)计算题doc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六、计算题1.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 67 81 54 79 87 9576 71 60 90 65 76 72 70 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学校规定:60分发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品质标志”。
(3)分组方法为:按品质标志分组(4)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2、某工业集团公司工人工资情况计算该集团工人的平均工资。
元620=∑∙∑=ff x x该工业集团公司工人平均工资620元。
3.某地区商业局下属20个零售商店,某月按零售计划完成百分比资料分组如下:试计算该局零售计划的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6.1034200435015.1160005.1120095.060085.080016001200600800==++++++==∑∑xm m x4、2010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成交额单位:万元,成交量单位:万斤。
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统计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5/==∑∑=x m m X (元/斤)乙市场平均价格 325.143.5==∑∑=fxf X (元/斤)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但甲市场平均收购价高于乙市场,是因为甲市场低价格收购量所占比重(25%)小于乙市场(50%)5、某厂甲、乙两个工人班组,每班组有8名工人,每个班组每个工人的月生产量记录如下:甲班组:20、40、60、70、80、100、120、70 乙班组:67、68、69、70、71、72、73、70 (1)计算甲、乙两组工人平均每人产量;(2)计算全距、标准差、标准差系数;比较甲、乙两组的平均每人产量的代表性。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1.统计总论练习单项选择题1.对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这时,总体单位是该市( 4 )①每一个工业企业②每一台设备③每一台生产设备④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2.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是100元、120元、150元、200元这几个数字是(3 )①指标②变量③变量值④标志3.标志是( 3 )①总体的特征②总体的数量特征③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④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多项选择题在全国人口普查中(235 )①全国所有人口数是总体②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③人的年龄是变量④某人的性别为“女性”是一个品质标志⑤全部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是统计指标2.统计调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_1____。
①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②搜集资料的时间③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④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___4__。
①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②这些单位举足轻重③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比重很大④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较大比重3、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可以采用__4___。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4、对某地食品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单位是__4__。
①该地区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②每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③全部零售食品④每一种零售食品二、多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_24____。
①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②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③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④在对调查资料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⑤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2、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1990年7月1日零点,下列人员不应计入人口总数之中_135____。
①1990年7月1日23时出生的人口②1990年7月10日死亡的人口③1990年6月25日出生,30日23时死亡的人口④1990年6月29日出生,7月2日死亡的人口⑤1990年6月30日零点死亡的人口3、以系统为单位调查某市全部商业状况,调查对象是__34___。
大学课程《统计学原理》计算题汇总(含答案)
大学课程《统计学原理》计算题汇总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解:解: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5/==∑∑=x m m X (元/斤)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3.5==∑∑=fxf X (元/斤)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50.291001345343538251515=⨯+⨯+⨯+⨯==∑∑fxf X (件)986.8)(2=-=∑∑ffX x σ(件)(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267.0366.9===X V σ甲 305.05.29986.8===XV σ乙 因为0.305 >0.267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
统计学原理 A复习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答案:D2、以下关于参数和统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总体参数是随机变量B、样本统计量都是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C、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统计量的表达式是唯一的D、样本统计量是随机变量答案:D3、对被研究对象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进行抽样调查,适用( A )。
A.类型抽样B.整群抽样C.等距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答案:A4、假设检验中的临界区域是()A、接受域B、拒绝域C、置信区域D、检验域答案: B5、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A、同质性B、数量性C、综合性D、差异性答案: A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1、按时间特点,数据可分为()A、原始数据B、次级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E、比率数据答案:CD2、在工业普查中()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答案: B C E3、全社会零售商品价格指数属于: ( )A、数量指标综合指数B、质量指标综合指数C、总指数D、个体指数E、平均指标指数答案: B C三、判断题(共10分)1、正态分布中,σ值越大,则曲线越低平。
()A.正确B.错误答案:A2、若单位成本降低10%,产量增长10%,则生产费用总额不变。
()A.正确B.错误3、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大。
()A.正确B.错误答案:B4、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A.正确B.错误答案:A5、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A.正确B.错误答案:B6、如果总体方差未知,就无法对总体平均数进行区间估计。
()A.正确B.错误答案:B7、某地区调查得知每万人中有54名医生,此指标是强度相对指标。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附答案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 (B )A.数量特征和客观规律B.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C.数量关系和认识客体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2、对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数单位进行调查并加以综合研究的方法是 ( A )A.大量观察法B.综合指标法C.统计分组法D.归纳推断法3、某地区组织一次物资普查,要求1月5日至1月3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B )A.调查时间B.调查时限C.标准时间D.标准时点4、对企业职工按性别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工资水平分组,这种分组是 ( B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平行分组D.再分组5、某企业1995年完成利润100万元,1996年计划比1995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1996年超额完成计划 ( B )A. 104.76%B. 4.76%C. 110%D. 10%6、某地区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分别为1200元和1900元,标准差分别为80元和170元,人均收入的变异程度 ( A )A. 城市大B. 农村大C. 一样大D. 不可比7、交替标志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 ( B)A. 0 ≤σ≤1B. 0 ≤σ≤0.5C. 0 ≤σ≤0.25D. 0.25 ≤σ≤0.58、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扩大极限误差 ( B )A.可以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B.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C.可以提高推断的精确程度D.推断的可靠程度不变9、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95.45%, 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A. 576户B. 144户C. 100户10、相关系数的正负号决定于 ( D )A. x 的标准差的正负号B. y 的标准差的正负号C.协方差的正负号D. x 和 y 的相关程度11、在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标准差为10,因变量的标准差为16,相关系数为0.9,则回归系数为 ( A )A. 1.44B. 0.56C. 0.16D. 14.412、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 A )A.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C.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 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13、简单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因素变动分析的主要特点是 ( C )A. 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都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B. 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都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C. 相对数分析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一定要使用同度量因素D. 相对数分析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可以不使用同度量因素14、在用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 C )A. 100%B. 120%C. 400%15、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 D )A .大量观察法 C. 统计分组法C .综合指标法 D. 模型推断法16、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 ( C )A .复合分组 B. 层叠分组C .平行分组体系 D. 复合分组体系 17、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 A )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18、两个相关变量呈同方向变动,则其相关系数 ( B )A. r <0B. r >0C.0=rD.1=r19、根据抽样的资料 (3%抽样),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在抽样人数相等的条件下,优秀生比重抽样误差 ( B )A. 一年级较大B. 二年级较大C. 相同D. 无法得出结论20、如果已知两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某种产品的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要计算平均单位成本的变动,应采用 ( C )A.综合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21、把各个时期的资金利税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这样形成的数列是 ( B )A.变量数列B.绝对数时间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22、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 ( C )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23、对某市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其调查对象是 ( C )A.每台设备B.各工业企业全部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部分工业企业的设备24、研究某县乡镇企业生产工人状况,某乡镇企业的生产工人数是 ( B )A.数量指标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值D.变量值25、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 A )A.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B.搜集资料的时间C.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D.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26、变异是统计的前提,是指( B )A.统计总体中的各单位是不相同的B.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C.对应于统计总体的指标名称各不相同D.总体中各单位有多个不同的统计标志27、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B )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B.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C.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D.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28、若z代表单位成本,q代表产量,则公式Σz1q1-Σz0q1经济意义为 ( C )A.反映产量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变动的增减额B.反映产量变化的绝对额C.反映单位成本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变动的增减额D.反映单位成本变化的绝对额29、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误差范围扩大一倍时,抽样单位数( C )A.扩大一倍B.减少一倍C.只有原来的1/4D.只有原来的1/230、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是( A )A.同质性B.社会性C.大量性D.变异性31、若销售量指数下降,销售价格持平,则销售额指数必然(A )A.下降B.上升C.不变D.不确定3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D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33、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B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34、每一吨铸铁成本(元)依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 =56 + 8 x ,这意味着( C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如果废品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35、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指的是 ( A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绝大的比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3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典型调查D. 重点调查37、某工人月工资600元,“工资”是 ( D )A. 品质标志B. 变量值C. 指标D. 变量38、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D )A. 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B. 组数的多少不同C. 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D. 选择分组标志的数量多少不同39、某厂计划规定工人出勤率达到98%,实际只达到95%,则工人出勤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C )A. 3%B. 103.16%C.96.94%D. 40%40、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 B )A. 总是小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B. 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C. 总是等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二、多选选择题1、下面哪些是连续型数量标志 ( ABDE )A.住房面积B.商店的商品销售额C.高校的大学生人数D.人口的出生率E.工业增长速度2、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 ABDE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3、下面哪几项是质量指标( BC )A.商品流转额B.平均亩产量C.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D.人口密度E.工人出勤率4、常见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 BCD )A.重复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E.不重复抽样5、统计研究运用的各种专门的方法,包括: ( ABCDE )A.大量观查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模型法E.归纳推断法6、下面时期指标有( BCDE )A.耕地面积B.播种面积C.扩大的耕地面积D.新建的住宅面积E.国民生产总值7、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有 ( ABCD )A.组距B.组数C.组限D.变量值E.总体单位数8、统计总体的特征是 ( BDE )A.科学性B.实用性C.大量性D.同质性E.变异性9、属于调查资料准确性检查对象的误差有 ( ABCD )A.计量误差B.记录误差C.计算误差D.抄录误差E.抽样误差10、统计表的结构,从内容上看,包括 ( ABC )A.标题B.横行和纵栏C.数字资料D.主词E.宾词11、典型调查是 ( BCDE )A.一次性调查B.专门组织的调查C.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D.调查单位有意识选取的调查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的调查12、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 ACDE )A.月末商品库存额B.劳动生产率C.历年产值增加额D.年末固定资金额E.某市人口净增加数13、重复抽样的特点是 ( ADE )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14、对比两个计量单位不同的变量数列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应采用( BD )A.平均数B.平均差C.全距系数D.均方差E.标准差系数15、对连续型变量分组成 ( BCD )A.要用单项式分组B.要用组距式分组C.组限必须重叠D.组距必须是相等的E.首末两组必须采用开口组限16、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一成即增长 ( BC )A.百分之百B.0.1倍C.十分之一D.一倍E.百分之一17、平均数指数 ( D )A.是由两个平均数对比形成的指数B.是个体指数的简单平均数C.是按平均形式计算的总指数D.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E.其计算特点是:先平均,再对比18、对离散变量值分组( BCD )A.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B.也可采用组距式分组C.相邻组的组限不应重叠,但要相互衔接D.各组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等E.要按"上限不在组内"原则处理与上限相同的变量值19、平均指标 ( BC )A.是代表总体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B.是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度量C.是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度量D.只能根据同质总体计算E.可用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0、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 ABCDE )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三、判断题1、数量指标和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而质量指标和品质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计10分)1、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错2、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的调查。
(√)对3、人口普查可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常性调查。
(×)错4、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对5、在确定组限时,最小组的下限应高于最小变量值。
(×)错6、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强度相对数。
(√)对7、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10%,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度为104.76%(√)对8、已知一组数列的方差为9,离散系数为30%,则其平均数等于30%。
(×)错9、任何一个事件,它的概率有可能存在大于1的情况。
(×)错10、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用抽样指标去推断总体指标。
(√)对11、已知两个变量直线回归方程为:,则可断定这两个变量之间一定存在正相关关系。
(√)对12、在计算综合指数时,要求同度量因素不变。
(√)对13、某地人均粮食产量为800千克,人均粮食消费量为400千克,这两个指标都是强度相对指标。
(×)错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B )A、数量性B、同质性C、综合性D、差异性2、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D )A、总体单位各标志值不应有差异B、总体单位各项指标都是同类性质的指标C、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D、总体全部单位在某一个或几个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3、划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B )A、资料是否齐全B、调查单位是否全部C、调查时间是否连续D、调查项目是否齐全4、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法是(C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5、调查工业企业设备情况时,工业企业是(C)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报告单位D、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6、某连续变量,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的组中值为(D )A、490B、500C、510D、5207、某种商品的年末库存额是(D )A、时期指标和实物指标B、时点指标和实物指标C、时期指标和价值指标D、时点指标和价值指标8、人口自然增长率,属于(C )A、结构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比例相对数9、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A )A、集中趋势B、离中趋势C、长期趋势D、基本趋势10、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平均数的是(A )A、某省人均粮食产量B、某省人均粮食消费量C、某企业职工的人均工资收入D、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11、标准差的大小取决于(D )A、平均水平的高低B、标志值水平的高低C、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D、各标志值与平均水平离差的大小和平均水平的高低12、把全部产品分为一级品、二级品和三级品,其中一级品占全部产品的比重为70%,则这个70%属于(B )A、平均数B、结构相对数C、具有某一属性的单位数在总体中的成数PD、不具有某一属性的单位数在总体中的成数q1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易知学生成绩的平均数是( CA、84B、78C、83.6D、9614、A类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是25%,标准差是5%;B类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是30%,标准差是5.7%。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复习六种题型重点完整版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复习六种题型重点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三章:编制次数分配数列1.根据所给资料分组并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根据整理表计算算术平均数。
例题: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根据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答:(1)(2)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的等距分组,而且是开口式分组”;(3)根据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考核情况。
本单位的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钟形分布”(即正态分布),不及格和优秀的职工人数较少,分别占总数的%和10%,本单位大部分职工的考核成绩集中在70-90分之间,占了本单位的为%,说明该单位的考核成绩总体良好。
第四章: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已知某年某月甲、乙两农贸市场A、B、C三种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试比较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标准差、变异系数2.根据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指标;计算变异指标;比较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例题: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标准差的计算参考教材P102页.解:类似例题讲解: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解答:第五章: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估计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的区间范围和总量指标的区间范围。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1. 样本均值的计算
假设有一组数据:7, 8, 9, 10, 11
要计算这组数据的样本均值,首先将数据相加,得到总和:7
+ 8 + 9 + 10 + 11 = 45
然后,将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样本均值:45 / 5 = 9
所以,这组数据的样本均值为9。
2. 方差的计算
假设有一组数据:12, 14, 16, 18, 20
要计算这组数据的方差,首先计算每个数据与样本均值的差值。
样本均值为(12 + 14 + 16 + 18 + 20) / 5 = 16
差值为:12-16 = -4, 14-16 = -2, 16-16 = 0, 18-16 = 2, 20-16 = 4
然后,将差值平方得到如下结果:(-4)^2 = 16, (-2)^2 = 4, 0^2 = 0, 2^2 = 4, 4^2 = 16
计算这些平方结果的和:16 + 4 + 0 + 4 + 16 = 40
最后,将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方差:40 / 5 = 8
所以,这组数据的方差为8。
3. 标准差的计算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前面的例子中,方差为8,所以标准差为√8 ≈ 2.828。
因此,这组数据的标准差为约2.828。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一、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计算组中值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x生产班组实际产量(件)m工人数mx55 50-60 3 8250 65 60-70 5 6500 75 70-80 8 5250 85 80-90 2 2550 95 90-1002 4750∑计算该企业的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2、 若把上题改成:(作业11P 3)组中值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x生产班组生产工人数(人)f产量xf55 50-60 3 150 65 60-70 5 100 75 70-80 8 70 85 80-90 2 30 95 90以上 250合计∑20400计算该企业的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产品 单位成本(元/件)x 98年产量(件)f 99年成本总额(元)m 98年成本总额xf99年产量mx甲 25 1500 24500 乙 28 1020 28560 丙 3298048000∑试计算该企业98年、99年的平均单位成本。
商品品种 价格(元/件)x 甲市场销售额(元)m 乙市场销售量(件)f 甲销售量mx乙销售额xf 甲 105 73500 1200 乙 120 108000 800 丙 137 150700 700 合计-3322002700分别计算该商品在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
二、 变异系数比较稳定性、均衡性、平均指标代表性(通常用标准差系数V xσσ=来比较)5、有甲、乙两种水稻,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 乙品种实验资料如下:亩产量(斤)x播种面积(亩)fxf()2x x f -900 1.1 990 11221.1 9500.98552340.91000 0.8 800 0.8 1050 1.2 1260 2881.2 1100 1.0 1100 9801 合计5.0500526245试计算乙品种的平均亩产量,并比较哪一品种的亩产量更具稳定性?6、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班成绩分组资料如下:组中值 按成绩分组x 学生人数fxf ()2x x f -55 60以下 4 220 1600 65 60-70 10 650 1000 75 70-80 25 1875 0 85 80-90 14 1190 1400 95 90-1002 190 800∑2541254800试计算乙班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个班哪个平均成绩更具代表性。
统计学原理复习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练习第 1 页 共 6 页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练习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学习指导P300—1,下同)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向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
2.某公司下属50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某月对产品质量进行调查,得资料;要求计算该产品的平均合格率。
(P279—1345. 1990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6.7(P168—21(P166—18(P165—13(P164—10)8.某企业甲、乙两个车间,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日加工零件数65件,标准差11件;乙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资料:计算乙车间工人加工零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比较甲、乙两车间哪个车间的平均日加工零9.某工厂有20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不重复方法抽出100个工人作为样本,计算出平均工资560元,标准差32.45元。
要求:(1)计算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t=2)的可靠性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区间。
(P295—5)10.某乡有5000农户,按随机原则重复抽取100户调查,得平均每户年纯收入12000元,标准差2000元。
要求:(1)以95%的概率(t=1.96)估计全乡平均每户年纯收入的区间。
(2)以同样概率估计全乡农户所纯收入总额的区间范围(P179—14)11.为了解某城市分体式空调的零售价格,随机抽取若干个商场中的40台空调,平均价格为3800元,样本标准差400元。
要求:(1)计算抽样平均误差;(2)以99.73%(t=3)的可靠性估计该城市分体式空调的价格区间。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与答案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产量B)人口数C)销售额D)出勤率3。
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的划分依据是( B )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C.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4.某地区进行牲畜调查,按2000年1月1日情况进行登记,呈报截止时间为2000年2月1日,则1月1日至2月1日这一时间称为( B ).A。
调查时间 B.调查时限 C。
标准时间 D. 客观时间5。
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6。
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铁路货运概况.这种调查属于( B )。
A)不连续性典型调查 B)连续性重点调查C)连续性全面调查 D)抽样调查7。
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C )。
A. 全面性原则。
B. 灵活性原则 C。
随机性原则 D。
经济性原则8.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 D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9.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A )。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C) 确定调查单位 D) 确定调查时限10.某企业对某所属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C )。
A) 80__89% B)80%以下C)90%以下D)85%以下90_99% 80.1__90% 90__100% 85__95% 100__109% 90.1__100% 100__110% 95__105%110%以上 100。
Rjvva【统计学原理】考试必备小抄(计算题)(新)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统计学原理复习(计算题)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丙 1.51.5 1 1 1.5 合计—5.5445.3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元/斤)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日产量(件)工人数(人)15 25 35 4515 38 34 13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件) (件)(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因为0.305 >0.267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1
16
当总体标准差 未知
时,式中的 都要用
重要公式:P104 S代替 S (x x)2 f f 1
总体平均数的
,
x
n
重置抽样下
抽样平均误差:
N n,
x n N 1
非重置抽样下
总体成数的抽 样平均误差:
2020/5/1
p(1 p) ,
x
n
重置抽样下
x
p(1 p) n
N n , 非重置抽样下 N 1
2020/5/1
12
均值:
x甲
xf f
480000 1263 380
x乙
xf f
520280 1275 408
甲
(x x)2 f f
13544160 188.8 380
标准差:
乙
(x x)2 f f
18351400 212 408
2020/5/1
13
V甲
甲
x甲
188.8 1263
-
收入累计 频率%
6.82 16.83 30.25 47.67 71.34 100
-
2020/5/1
6
累计的人均收入百分比(%)
1995年人均收入的洛伦茨曲线
100 80 60 40 20
O 20 40 60 80 100
累计的人数百分比(%)
2020/5/1
7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描述与显示
(核心内容:平均数代表性指标)
980 1100 1300 1480 1800 6660
60 38000 58800 3931280 94 88000 103400 2138560 140 192000 182000 40800 91 126000 134680 1676880 23 36000 414000 5756640 408 480000 520280 13544160
合计
人均收入 (元)
402 590 791 1027 1396 1689
5895
人数 频率%
9.93 58.28 12.58 11.26 5.30 2.65
100
收入 频率%
6.82 10.01 13.42 17.42 23.68 28.65
100
人数累计 频率%
9.93 68.21 80.79 92.05 97.35 100
统计学原理
计算题复习
王石安 2014-05-16
2020/5/1
1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习题1 某大学经济学专业98级、99级统计学课程考试成绩如下:
98级 60 79 48 76 49 75 82 77 78 90 65 67 62 81 56 54 71 62 63 85 87 76 71 82 69 62 88 84 86 63 73 78 85 82 66
1.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均值)
重点题:P33(5)
2.标准差、标准差系数,采用标准差 系数对平均数代表性大小进行评价
重点题:P35(16,17)
2020/5/1
8
重要公式:
众数:
Mo
L
1 1 2
d
中位数:M e
L
2
f
fm
Sm1
d
均值:
x
xf f
2020/5/1
9
重要公式:
方差: 2 (x x)2 f f
计算标准差及离散系数,并说明哪个单位的平均工资更 具有代表性?为什么要用离散系数来说明均值的代表性?
2020/5/1
11
f xf
解(P35 T16)列表计算如下:
甲企业
x甲
f甲
950
40
1100
80
1280 150
1400
90
1800
20
6530 380
乙企业
x乙
f乙
x甲 f甲 x乙 f乙 (x x)2 f
15
402
88
590
19
791
17
1027
8
1396
4
1689
2001
人数(人) 人均收入(元)
16
657
85
796
36
1156
24
1357
18
1957
12
2364
合计
151
191
计算1995年和2001年的累积人数、累积频率、各组总收 入和总收入的累积频率,并绘制洛伦兹曲线 。
2020/5/1
5
1995年的人数累积频率、人均收入累积频率表
标准差: (x x)2 f f
离散系数: V
x
2020/5/1
10
例(P35 T16)二企业的职工人数及工资额如下:
甲企业
工资(元)
人数(人)
950
40
1100
80
1280
150
1400
90
1800
20
乙企业
工资(元)
人数(人)
980
60
1100
94
1300
140
1480
91
1800
23
14.95%
离散系数:
V乙
乙
x乙
212 1275
16.6%
因为甲企业的离散系数小,所以甲企业的平均工资更具有 代表性。
因为甲、乙两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不相等,而标准差也不 相等,所以必须用离散系数来说明均值的代表性。
2020/5/1
14
例(P35 T17)某厂400名职工工资资料如下:
按月工资分组(元)
2020/5/1
2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98级成绩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合计
学生人数
2 2 10 10 10 1
35
频率(%)
5.71 5.71 28.57 28.57 28.57 2.87
100
2020/5/1
3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450-550 550-650 650-750 7500 140 60 40
400
试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职工平均工资和标准差。
2020/5/1
15
第四章 抽样调查
计算题 总体平均数 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 附加:书本P112,113的例题。 重点题:P49(6),P50(10,11),P51(17、18)
99级成绩
60分以下 60-75 76-89 90-100
合计
学生人数
6 15 14 2
37
频率(%)
16.22 40.54 37.84 5.40
100
2020/5/1
4
习题2 某自然村1995年和2001年人口及收入情况如下表:
按人均纯 收入分组
最低 低 中低 中高 高 最高
1995
人数(人) 人均收入(元)
99级 74 56 52 47 82 89 91 76 84 62 65 74 79 81 73 64 64 89 92 63 67 75 78 80 84 82 43 56 52 60 77 85 74 66 69 75 80
要求:对这连两个班的成绩用两种方法分组 (1)以10分为组距进行等距分组; (2)如果学生成绩管理条理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5分为 及格,76-89分为良好,90-100分为优秀,按这种成绩登记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