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舌诊概论详解

合集下载

2024中医舌诊图文ppt课件

2024中医舌诊图文ppt课件

•舌诊基本概念与原理•舌质观察与分析•舌苔观察与分析目录•常见舌象及其临床意义•图文结合实例讲解•操作演示与互动环节01舌诊基本概念与原理舌诊定义及作用舌诊定义舌诊作用舌与脏腑经络关系舌诊原理及方法舌诊原理舌诊方法望舌质(神、色、形、态)、望舌苔(苔质、苔色)。

02舌质观察与分析舌质颜色淡红润泽,是气血调和的征象,多见于正常人或病轻者。

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气虚、阳虚等。

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

舌色深红,舌尖有红点,多属热盛,气血壅滞不畅。

淡红舌淡白舌红舌绛舌老嫩胖瘦点刺裂纹舌质润燥辨识润燥糙粘腐腻03舌苔观察与分析白苔黄苔灰黑苔030201舌苔颜色判断舌苔厚薄程度评估薄苔厚苔舌苔润燥辨识润苔滑苔燥苔04常见舌象及其临床意义正常舌象特征描述舌质淡红色,润泽,不胖不瘦,活动自如。

舌苔薄白而均匀,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舌下络脉颜色暗红,脉络清晰,无怒张、紧束、弯曲、增生等异常表现。

红舌淡白舌舌质颜色鲜红,提示热证,多为里热实证。

绛舌胖大舌舌质胖大,提示水湿内停或脾虚。

紫舌舌质颜色青紫,提示血瘀或寒证。

瘦薄舌舌质瘦薄,提示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裂纹舌舌质有裂纹,提示热盛伤阴或血虚不润。

齿痕舌舌质边缘有牙齿痕迹,提示脾虚或水湿内停。

常见疾病对应异常舌象举例感冒01咳嗽02哮喘03常见疾病对应异常舌象举例01020304胃痛泄泻便秘失眠05图文结合实例讲解1 2 3淡红舌,薄白苔舌体柔软,活动自如舌下络脉隐现舌质异常舌苔异常舌形异常舌下络脉异常患者舌淡苔白,脉沉细。

解读为气血两虚证,治以益气养血之法。

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案例四患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解读为湿热内蕴证,治以清热利湿之法。

患者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解读为气滞血瘀证,治以活血化瘀之法。

患者舌胖大边有齿痕,脉沉迟。

解读为脾虚湿盛证,治以健脾利湿之法。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病例进行解读06操作演示与互动环节现场操作演示:如何正确进行舌诊观察观察舌形观察舌质观察舌苔讲解舌诊注意事项分组讨论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舌诊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舌象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提出诊断和治疗建议。

中医 舌诊

中医 舌诊

二望舌质
•舌质,即舌的本体, 故又称舌体,是舌的 肌肉和脉络组织。望 舌质主要观察舌色、 舌的形质、动态以及 舌下络脉四个部分。
二 望舌质 -- 舌色
• 舌色,即舌质的颜色。一般分为淡 红、淡白、红、绛、青、紫六种。
• (一)淡红舌 • 【舌象特征】 舌色淡红润泽、白中
透红。 • 【临床意义】 为气血调和的征象,
• 刺,指舌乳头突起如刺,摸之棘手的红 色或黄黑色点刺,称为芒刺舌。
• 点和刺相似,时常并见,故可合称点刺 舌。点刺多见于舌尖部。
• 【临床意义】 提示脏腑热极,或为血 分热盛。
根据点刺出现的部位, 一般可区分热在何脏, 如舌尖生点刺,多为 心火亢盛;舌边有点 刺,多属肝胆火盛; 舌中生点刺,多为胃
• 辨舌苔厚薄可测邪气的深浅。外感疾病初起在表,病情轻浅, 或内伤病病情较轻,胃气未伤,舌苔亦无明显变化,可见到 薄苔。舌苔厚或舌中根部尤著者,多提示外感病邪气已入里, 或胃肠内有宿食,或痰浊停滞,病情较重。
• 舌苔由薄转厚,提示邪气渐盛,或表邪入里,为病进;舌苔 由厚转薄,或舌上复生薄白新苔,提示正气胜邪,或内邪消 散外达,为病退的征象。
• 常见的病理舌态包括痿软、强硬、歪斜、颤动、 吐弄、短缩等。
• 舌体强硬,运动不灵,主热陷心包,高热伤津 或风痰阻络;舌体痿软,主阴液亏损或气血俱 虚;舌体颤抖,主肝风内动;舌体歪斜,多见 于肝风夹痰,痰瘀阻络或阴虚风动:吐弄舌, 多为心脾有热;舌体短缩,多属危重证候。
二 望舌质 -- 舌态
痿软舌
与变化。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
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 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一 舌诊概述
五脏在舌面的分布一般为舌尖属心肺, 舌边属肝胆,中部属脾胃,舌根属肾。 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病 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 不能机械地看,需与其他症状和体征 综合加以考虑。

中医四诊望诊之舌诊舌质篇

中医四诊望诊之舌诊舌质篇

中医四诊望诊之舌诊舌质篇一、望舌象(又名舌诊)是中医望诊中独特而重要的内容,也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

舌的经络直接或间接与脏腑相连,脏腑精气也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可以从舌表现出来。

望舌,主要观察舌质,舌苔和舌下络脉三方面。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组织。

舌苔,是附着于舌面上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化生。

所谓“胃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

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正常舌相是活动灵活,舌质淡红,舌面有薄而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通常描写“淡红舌,薄白苔”二、舌象的生理变异正常舌象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可以产生生理性变异。

因此,在掌握正常舌象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注意某些生理变异,知常达变,才能准确地判断舌象。

1.年龄性别因素年龄是舌象生理变异的重要因素之·。

如老年人精气渐衰,气血常常偏虚,脏腑功能减退,气血运行迟缓,舌色多暗红;儿童阴阳稚弱,脾胃功能尚薄,生长发育很快.往往处于代谢旺盛而营养相对不足的状态,故舌多淡嫩,舌苔偏少易剥。

舌象一般与性别无明显关系,但女性受月经周期的生理影响,在经期可以出现舌蕈状乳头充血而舌质偏红,或舌尖边部点刺增大,月经过后恢复正常。

2.体质禀赋因素由于先天禀赋的差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尽相同,舌象可以出现些差异。

如《辨舌指南》说:“无病之舌,形色各有不同,有常清洁者,有稍生苔层者,有鲜红者,有淡白色者,或为紧而尖,或为松而软,并有牙印者,……此因无病时各有禀体不同,故舌质亦异也。

”临床常见肥胖之人舌多见胖大且质淡,消瘦之人舌体略瘦而舌色偏红。

裂纹舌、齿痕舌、地图舌等,均有属于先天性者,除有相应病理表现外,一般情况下多无临床意义。

3.气候环境因素季节与地域的差别会产生气候环境的变化,引起舌象的相应改变。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详细资料)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详细资料)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详细资料)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望舌质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

望舌体主要观察舌神、舌色、舌形、舌态以及舌下络脉几个部分。

一. 舌神( 一) 有神( 荣舌)【舌象特征】舌色红活、润泽,运动灵敏自如。

【临床意义】荣舌是谓有神,虽病亦属善候。

【机理分析】荣舌主要反映津液充足,气血充盈,精神健旺。

《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曰:“凡舌质有光有体,不论黄白灰黑,刮之而里面红润,神气荣华者,诸病皆吉。

”( 二) 无神( 枯舌)【舌象特征】舌色干枯而晦暗无光、死板而毫无生气,运动失灵。

【临床意义】枯舌是谓无神,属凶险恶候。

【机理分析】枯舌主要反映津液匮乏,气血大亏,精神衰败。

《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说:“若舌质无光无体,不拘有苔无苔,视之里面枯晦,神气全无者,诸病皆凶。

二. 舌色舌色,即舌体的颜色。

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六种。

(一)淡红舌【舌象特征】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

【临床意义】淡红舌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正常人。

疾病时见之多属病轻。

【机理分析】淡红舌主要反映心之气血充足,胃气旺盛的生理状态。

舌色与肤色的形成原理相似,红为血之色,明润光泽为胃气之华,正如《舌胎统志》说:“舌色淡红平人之候,……红者心之气,淡者胃之气。

”外感病初起,病情轻浅,尚未伤及气血及内脏时,舌色仍可保持正常而呈淡红;内伤疾病时见之,提示阴阳平和,气血充盈,多属病轻,或为疾病转愈之象。

(二)淡白舌【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称为淡白舌。

如舌体色白,全无血色,则称为枯白舌。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

枯白舌主伤精、脱血夺气。

【机理分析】气血亏虚,血不荣舌,或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无以推动血液上充于舌,致舌色浅淡。

教你看舌诊:61张高清舌诊图谱,图文对照(值得收藏)

教你看舌诊:61张高清舌诊图谱,图文对照(值得收藏)

教你看舌诊:61张高清舌诊图谱,图文对照(值得收藏)这里有临床常见的舌诊图谱,送给热爱中医的你。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据《内经》记载,舌的不同部位能反映不同脏腑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上有一定参考意义。

舌尖候上焦心肺的病变;舌中部候中焦脾胃;舌根候下焦肾;舌两侧候肝胆。

《伤寒指掌· 察舌辩证法》还有“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的说法。

“舌色篇”1、正常舌正常舌象的特征是: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正常舌下络脉仅隐隐可见,呈紫红色线状,绝不粗胀。

大多为单枝干,络脉直径最粗不超过2.7mm,长度大多不超过舌尖与舌下肉阜连线的3/5。

2、淡白舌淡白舌多见于阳虚寒盛、气虚血少之证。

本图舌色淡白,舌苔薄白而润,提示气血两虚。

3、枯白舌舌色及龈、唇皆无血色,称为“枯白”。

本图舌色枯白,舌干皱缩,无力伸出,是舌无神气的表现。

提示精气衰败,病情危重。

4、红舌红舌见于外感热盛或阴虚火旺之证。

本图舌色较红,舌苔薄黄,舌质纹理粗糙,提示气分热盛。

5、舌尖红舌尖红多见于心火上炎,上焦有热之证。

本图舌尖红赤起刺,其余部位淡红而润。

提示上焦热盛。

6、红绛舌(1)舌色深红,称为“绛舌”,为热盛之象。

在外感病为邪热入营的标志;在内伤杂病阴虚火旺重症亦较多见。

本图舌色深红偏暗,舌面有叶脉状浅裂纹,苔少。

提示热盛、气血壅滞,正气已伤。

7、红绛舌(2)本图摄自慢性胃火患者,舌色红绛,舌干无苔,舌面上有浅裂纹。

提示内热炽盛,胃阴枯涸,胃气大伤。

8、红绛舌(3)舌色红绛,舌面苔少,舌前部有较多红点(即菌状乳状充血),提示邪热炽盛,气阴两伤。

9、青紫舌舌色青紫,由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本图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肺气肿、心力衰竭,舌色紫暗,苔白腻。

提示痰饮内停、肺肾气虚,血行瘀滞。

10、淡紫舌淡紫舌多见于阳虚阴盛之证。

本图患者为肺原性心脏病,舌淡紫,苔薄白而湿润。

干货:图解舌诊(每一个都配图)

干货:图解舌诊(每一个都配图)

干货:图解舌诊(每一个都配图)舌苔淡红舌薄白苔形象舌淡红略胖,微露红点。

苔薄白,干湿老嫩适中。

主病外感风热初起;内蕴轻微湿热;正常人。

病例正常人。

舌苔淡红舌薄白灰干苔形象舌淡红,有红点。

苔薄白满布,淡灰干裂。

主病表邪入里化热;湿热入血化燥。

病例湿热化燥伤阴。

舌苔淡红舌薄白黄润苔形象舌淡红。

苔薄白淡黄,较湿润。

主病风寒在表或风寒化热;表证将化热入里。

病例肺热。

舌苔淡红舌红点舌半截黄腻苔形象舌淡红而胖,边尖有红点。

前半苔薄白,后半苔黄腻。

主病湿热蕴于血分;湿温热入营血;表邪入里,湿浊化热。

病例感冒挟湿,血蕴湿热。

舌苔淡红舌淡黄干裂苔形象舌质淡红娇嫩,舌尖光莹无苔。

苔微黄干裂,中、根部较厚,颗粒粗糙不匀。

主病气虚津少;气虚夹湿;浮热扰;下焦夹湿,上焦不足。

病例心阳不振,脾肺气虚。

舌苔淡红舌厚腻干苔形象舌淡红,尖有红点。

苔白厚腻而干,微笼淡黄。

主病津伤湿滞;湿盛热郁。

病例湿温初起,化热入里。

舌苔淡红舌边黄中灰苔形象舌淡红略胖。

苔黄厚腻,中部转灰。

主病脾胃湿热;脾虚湿郁化热。

病例气虚痰热。

舌苔淡红舌边黄灰腻苔形象舌淡红胖嫩。

苔黄厚腻,中根部转灰。

主病脾胃湿热;痰湿郁灸化热。

病例痰热阻络,中风偏瘫。

舌苔淡红舌半截黄灰苔形象舌淡红苍老,尖有红点。

前半部为薄白糙苔,中根部苔黄灰腻,垢浊胶结,如铺土碱粉。

主病表邪入里化热;湿热秽浊内盛;痰浊内停化热。

病例表邪入里,湿浊化热。

舌苔淡红舌半截白腻苔形象舌淡红,边尖红,有红点。

舌根苔白厚腻,舌前部少苔。

主病湿滞下焦;素有痰饮;下焦寒湿,虚阳上浮。

病例湿热下注。

舌苔淡红舌半白滑半黄黑苔形象舌淡红。

苔右边白滑,渐转淡黄灰黑,左边全黑燥苔。

主病肝胆热结。

病例肝胆湿热伤阴。

舌苔淡红舌半截黄浊苔形象舌淡红。

前半部为薄白滑苔,根部苔黄厚,垢浊滑腻。

主病表邪入里化热;湿热秽浊内盛;痰湿内停化热。

病例下焦湿热。

舌苔淡红舌白苔黄心根灰腻苔形象舌淡红而嫩。

苔边白中黄根黑,舌面粘腻水滑,如涂鸡子黄。

中医诊断--舌诊

中医诊断--舌诊


芒刺舌 刺是突起于舌面的软刺及颗粒,高起如刺,摸之棘手。
舌 质
裂纹
裂纹舌
舌面上出现各种形状的裂纹、裂沟。 (裂沟中有舌苔覆盖者为先天性裂纹舌)
阴血亏损
(舌尖)心火亢盛;(舌边)肝胆火旺;(舌中)胃肠热盛 血虚:血虚不润 (淡白舌有裂纹) 阴虚:热盛伤阴 (红绛舌有裂纹) 脾虚:脾虚湿侵 (淡白胖嫩齿痕舌有裂纹)
热盛伤津,舌脉挛急 痰浊内阻,经气阻滞
(舌淡白或青紫而湿润) (舌红绛干燥而短缩) (舌胖苔滑腻而短缩)
气血亏极,舌失充养 (舌淡白胖嫩而短缩)

吐弄舌
吐舌:舌伸出口外,不立即回缩。 弄舌:反复吐而即回,或舌舐口唇四周,掉动不宁。
心脾有热
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 中风先兆或小儿智力发育不全
(吐舌) (弄舌)
实热 虚热
(鲜红起芒刺,兼有黄厚苔) (鲜红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

绛舌
紫舌
青舌
老嫩
老舌 嫩舌
舌色深红,较红舌红。
热证 血瘀
舌色浅红而带蓝,或淡红而带青;紫舌分淡紫、绛紫和青紫。 寒证
(紫为红、蓝合成的颜色)
热证
舌色如皮肤上暴露之“青筋”,缺少红色,如水牛之舌。
阴寒证
(青为淡蓝之色)
瘀血证
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
瘦薄舌 舌体瘦小而薄。
水湿痰阻 气阴不足
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淡白胖嫩苔水滑)
脾胃湿热,痰热内蕴
(舌红胖大苔黄腻)
气血两虚 (瘦薄而色淡)
阴虚火旺 (瘦薄而色红绛且干燥)

点刺
红点/星舌
点是突起于舌面的红色、白色或黑色星点。 大为星,红星舌;小为点,红点舌
(红点)温毒入血,热毒乘心,湿热蕴血分 脏腑热极 (白点)脾胃气虚,热毒攻冲,糜烂之兆 血分热盛 (黑点)血中热盛,气血壅滞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舌诊概说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舌诊概说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舌诊概说舌诊以望舌为主,还包括舌觉(味觉)诊法之问诊与扪擦揩刮之切诊。

望舌是通过观察舌象进行诊断的一种望诊方法之一。

舌象是由舌质和舌苔两部分的色泽形态所构成的形象,所以望舌主要是望舌质和望舌苔。

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舌与内脏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经脉的循行来实现的。

据《内经》记载,心、肝、脾、肾等脏及膀胱,三焦、胃等腑均通过经脉、经别或经筋与舌直接联系。

至于肺、小肠、大肠、胆等,虽与舌无直接联系,但手足太阴相配,手足太阳相配,手足少阳相配,手足阳明相配,故肺、小肠、胆、大肠之经气,亦可间接通于舌。

所以说,舌不仅是心之苗窍,脾之外候,而且是五脏六腑之外候。

在生理上,脏腑的精气可通过经脉联系上达于舌,发挥其营养舌体并维持舌的正常功能活动。

在病理上,脏腑的病变,也必须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映于舌。

以脏腑分属诊舌部位:心肺居上,放以舌尖主心肺;脾胃居中,故以舌中部主脾胃;肾位于下,故以舌根部来主肾;肝胆居躯体之侧,故以舌边主肝胆,左边属肝,右边属胆。

这种说法,一般用于内伤杂病。

以三焦分属诊舌部位:以三焦位置上下次序来分属诊舌部位,舌尖主上焦,舌中部主中焦,舌根部主下焦。

这种分法多用于外感病变。

以胃脘分属诊舌部位:以舌尖部主上脘,舌中部主中脘,舌根部主下脘。

这种分法,常用于胃肠病变。

望舌的内容望舌内容可分为望舌质和舌苔两部分。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等组织。

望舌质又分为望神、色、形、态四方面。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望舌苔可分望苔色望苔质两方面。

正常舌象,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具体说,其舌体柔软,运动灵活自如,颜色淡红而红活鲜明;其胖瘦老嫩大小适中,无异常形态;舌苔薄白润泽,颗粒均匀,薄薄地铺于舌面,揩之不去,其下有根与舌质如同一体,干湿适中,不粘不腻等。

总之,将舌质、舌苔各基本因素的正常表现综合起来,便是正常舌象。

舌诊注意事项舌质与舌苔的综合诊察:一般认为察舌质重在辨正气的虚实,当然也包括邪气的性质;察舌苔重在辨邪气的浅深与性质,当然也包括胃气之存亡。

中医诊断基础之“舌诊”(二),教你怎样望舌而知病

中医诊断基础之“舌诊”(二),教你怎样望舌而知病

中医诊断基础之“舌诊”(二),教你怎样望舌而知病一、望舌质舌诊图片容易引人不适,所以舌诊中一些图片就不放文章里了,想知道自己的可以私信给我发图片(一)望舌神1.荣舌舌象特征:舌质荣润红活,有生气,有光彩,舌体活动自如,故谓舌之有神。

临床意义:为气血充盛的表现,常见于健康人。

在病中,虽病也是善候。

机理分析:气血旺盛,气帅血液上荣于舌,故而荣润红活。

2.枯舌舌象特征:舌质干枯死板,毫无生气,失去光泽,或活动不灵,故谓舌之无神。

临床意义:为气血衰败的征象。

病见枯舌,多属危重病证,是为恶候。

机理分析:脏腑气血败坏,不能荣润舌体,故而干枯死板。

(二)望舌色1.淡红舌舌象特征:舌色淡红润泽。

临床意义:常见于健康人;外感病见之,多属表证;内伤杂病见之,多病轻。

机理分析:红为血之色,明润光泽为胃气之华。

淡红舌说明心血充足、胃气旺盛。

舌象分析:①健康之人,气血调和,故舌见淡红。

②外感表证初起,病情轻浅,邪尚未伤及气血、脏腑,故舌色仍淡红。

③内伤杂病中,若舌色淡红明润,表明阴阳平和,气血未损,病情尚轻,或为疾病转愈之佳兆。

淡红舌2.淡白舌舌象特征:比正常舌色浅淡。

舌色白而几无血色者,称为枯白舌。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

枯白舌主亡血夺气。

机理分析:①气血亏虚,血不荣舌。

②阳气虚衰,运血无力,不能温运血液上荣于舌。

舌象分析:①淡白光莹,舌体瘦薄——气血两虚。

②淡白湿润,舌体胖嫩——阳虚水湿内停。

③枯白无华——亡血夺气,病情危重,舌无血气充养。

淡白舌3.红舌舌象特征:比正常舌色红,或呈鲜红色。

临床意义:主热证。

机理分析:①血得热则循行加速,舌体脉络充盈,故舌质鲜红。

②阴液亏乏,虚火上炎,舌失津液滋润,故舌色鲜红少苔,或有裂纹。

舌象分析:①舌鲜红而起芒刺,或兼黄厚苔——实热证。

②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无苔——虚热证。

③舌尖红——心火上炎。

④舌两边红——肝经有热。

4.绛舌舌象特征:较红舌颜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

临床意义:主热盛证。

《中医诊断学》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

《中医诊断学》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

《中医诊断学》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舌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苔、舌质、舌体形态等来判断人体内脏功能的变化及病理情况。

以下是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1. 舌苔的颜色:- 白苔:表示气血虚弱,阳气不足。

常见于脾胃虚弱、气虚等情况。

- 黄苔:表示湿热内蕴,常见于湿热病变、黄疸等情况。

- 黑苔:表示病邪内陷,常见于热毒病变、中毒等情况。

- 脱苔:表示气血亏虚,阳气亢盛。

常见于虚热亢盛、津液不足等情况。

2. 舌苔的厚度:- 厚苔:表示病邪重症,常见于湿热病变、痰饮内蕴等情况。

- 薄苔:表示气血亏虚,阳气亢盛。

常见于气虚、阳虚等情况。

3. 舌质的颜色:- 淡红舌:表示气血不足,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血虚等情况。

- 暗红舌:表示湿热病变,火热病邪内蕴。

常见于湿热病变、炎症等情况。

- 红绛舌:表示热症体质,炎热病邪侵袭。

常见于实热、炎热等情况。

- 淡白舌:表示气血虚弱,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贫血等情况。

4. 舌体形态:- 舌红:表示病邪内炽,热症病变。

常见于热病、炎症等情况。

- 舌胖大:表示湿痰重浊,脾胃湿气重。

常见于湿痰、脾胃虚弱等情况。

- 舌紫:表示血液循环障碍,气血瘀滞。

常见于血液循环不畅、气滞血瘀等情况。

- 舌细长:表示气血不足,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血虚等情况。

舌诊作为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方法,需要结合其他病症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准确的辨证施治。

在舌诊过程中,对于舌苔的颜色、舌苔的厚度、舌质的颜色以及舌体形态等要素的观察和分析是非常关键的,对于中医诊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舌诊图文详解大全

舌诊图文详解大全

舌诊图文详解大全(一)主病及相关研究: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联红舌、薄白苔”。

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

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

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解: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裂纹舌主病:(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

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

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吏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

《辨舌指南朔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

——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

——舌红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

或阴证误用凉药;——舌红而裂,大渴引饮者为上消;——红赤苔腻厚而裂纹,为脏腑实热;——无苔无点而赤裂,为阴虚火炎;——舌绛干燥裂纹,为邪热入肝或阴液大伤;但裂不光,为胃阴不足,痰热凝结;若舌绛而边尖破碎,又有血痕而痛,为阴液大亏,心火上炽;舌黄有虎斑纹者。

中医诊断学舌诊-31页PPT文档资料

中医诊断学舌诊-31页PPT文档资料
轻浅。
21.09.2019
15
21.09.2019
16
(2)淡白舌
舌象特征:舌色较正常人的淡红色浅
淡的,甚至全无血色,称为淡白舌。
临床意义:主虚证,寒证或气血两虚。
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多为阳虚寒证。
淡白光莹, 或舌体瘦薄,则属气血两亏。
21.09.2019
17
21.09.2019
18
(3)红 舌
望舌苔 (望苔质和苔色)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一层苔状物。反映病邪深 浅,胃气盛衰。
舌质和舌苔还要综合诊察分析,才能对病情
全面了解。 21.09.2019
8
(一)正常舌象
舌象特征:舌体柔软灵活,舌色淡红 明润;舌苔薄白均匀,苔质干湿适中。 正常舌象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临床意义:提示脏腑机能正常,气血 津液充盈,胃气旺盛。
21.09.2019
24
21.09.2019
25
21.09.2019
26
• 舌绛紫而干枯少津——热盛伤津, 气血壅滞
• 舌淡紫或青紫湿润者——寒凝血瘀 • 舌青紫肿大——
21.09.2019
Hale Waihona Puke 27(5)青舌舌象特征:舌色如皮肤上暴露之“青
筋”,缺少红色,称为青色,古书形 容如水牛之舌。
临床意义:主寒凝阳郁或瘀血。
方 法:
观察舌象, 一般先看舌尖,再舌中, 舌侧,最后看舌根部。
先看舌质,再看舌苔。
有时需配合刮舌与揩舌 。
21.09.2019
6
注 意 事 项:
注意光线强弱 口腔对舌象的影响
21.09.2019
7
二、舌诊的内容
望舌质(望舌体神、色、形、态)

舌诊知识详细讲解ppt课件

舌诊知识详细讲解ppt课件
3、口腔内环境 4、伸舌姿势
10
四、舌诊的内容和正常舌象
(一)舌诊内容
舌诊
舌质—舌神、舌色、舌形、舌态 —候脏腑气血的盛衰
舌苔—苔质、苔色 —候邪气的浅深、胃气的有无
舌下络脉
11
(二)正常舌象 ※特点:淡红舌、薄白苔。 即舌体柔软灵活,色淡红而润;舌苔薄白均匀,苔
质干湿适中。 说明胃气旺盛,气血津液充盛,脏腑功能正常。
素体阴虚火旺,复感寒湿之邪 或食积停滞
71
当舌苔和舌质变化不一致时,常提示体内存在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病理变化,病情一般比较复杂;舌象的 辨证意义亦是二者的结合,临床诊疗中要注意处理好 几方面的标本缓急关系,而不能轻易从舍。
72
41
齿痕舌
42
(三)舌态
舌态:痿软、强硬、歪斜、颤动、吐弄、短缩
病因病机: 邪阻络脉—寒邪、热邪 舌体筋脉失养—气血阴津亏虚
43
1、痿软舌 【舌象特征】 :软弱无力,痿废不用 【临床意义】 :主气血俱虚、阴亏已极
44
2、强硬舌 【舌象特征】 :板硬强直,运动不灵 【临床意义】 :热入心包;热盛伤津;风痰阻络 舌强硬色红
入血分,阳邪入阴,蒸动阴气,则舌苔反润。
53
3、腻腐苔 【舌象特征】 :细腻致密,揩之不去—腻苔
颗粒粗大疏松,揩之易去—腐苔 ※【临床意义】 湿:浊、痰饮、食积
腐腻 苔苔
54
苔白厚腻— 痰饮、湿浊、食积 苔黄厚腻— 痰热、湿热、食积内热、暑湿
55
4、剥落苔 【舌象特征】 :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落
前剥苔、中剥苔、根剥苔、 鸡心苔、花剥苔、镜面舌、 地图舌、类剥苔
病中见全苔—主邪气散漫 舌苔偏于某处—邪气停聚某脏腑
61

中医舌诊大全

中医舌诊大全

中医舌诊大全望舌(1)原理:舌为心苗脾外候,肝肾经脉舌本流,脏腑精气荣舌上,观察舌象知病由,舌尖心肺中脾胃,边候肝胆肾根求。

(2)舌象:望舌当看质与苔,注意润燥和色彩,质候脏腑营血病,苔察胃气邪盛衰,淡红润泽正常舌,柔软灵活苔薄白。

舌象望舌诊病很要紧,判断正气盛衰证。

可察病位与病性,能审轻重断吉凶。

六淫浅深舌苔辨,五脏虚实舌质凭。

舌为心苗脾外侯,肝肾经脉舌本流。

脏腑精气荣舌上,观察舌象知病由。

舌尖心肺中脾胃,边侯肝胆肾根求。

望舌面向日光源,伸舌平展要自然。

不可用力或卷缩,排除染苔辨周全。

望舌当看质与苔,注意润燥和色泽。

质侯脏腑营血病,苔察胃气邪盛衰。

淡红润泽正常舌,柔软灵活苔薄白。

(一)望舌质(神、色、形、态)1,望舌色舌色----淡红舌、淡白舌、红绛舌、青紫舌淡白舌是虚寒证,气血两亏瘦薄形。

阳虚寒湿舌胖嫩,滑润多津齿痕明。

红舌主热分虚实,润燥色泽详辨之。

实热红干有裂刺,鲜红少苔阴虚舌。

绛舌里热色深红,干裂芒刺热入营。

少苔而绛虚火旺,阴竭枯萎镜面同。

青紫舌干属热极,淡紫湿润寒盛医。

青紫而暗有斑点,痛有定处是血瘀。

2,望舌形舌形----老嫩、胖大、肿胀、瘦薄、裂纹、芒刺、齿痕、舌下络脉舌体细嫩主虚寒,粗老坚敛实热烦。

瘦薄阴亏气血弱,胖大阳虚热湿痰。

裂纹白虚红主热,芒刺热盛发疹斑。

齿痕阳虚水肿病,光滑如镜阴精干。

舌态-----强硬、震颤、歪斜、萎软、短缩、吐弄舌强实证中风歪,痿软气血阴虚态。

久病肝风舌振颤,吐弄心脾热为灾。

短缩淡寒红绛热,胖滑痰湿正气衰。

(二)望舌苔1,望苔色-----白色、黄色、灰黑色白苔薄滑主表寒,表热苔见薄白干。

厚腐食浊滑痰饮,白砂白粉温湿缠。

(白痧白粉瘟疫缠)舌苔黄干里热蒸,深黄热重浅黄轻。

黄滑粘腻多湿热,焦黄燥裂腑实成。

灰黑苔主寒热极,灰轻黑重性质一。

热极津枯苔燥裂,淡嫩润滑虚寒居。

2,望苔质-----薄厚苔、润燥苔、腐腻苔、剥落苔、真假苔苔质必须综合观,实热苔黄舌红干。

虚寒苔白舌淡润,舌红苔白虚热痰。

(医学健康)望诊之舌诊详解(文字详细版)

(医学健康)望诊之舌诊详解(文字详细版)

(医学健康)望诊之舌诊详解(文字详细版)首先呢,我们讲的是望舌,具体望舌的原理呢,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下。

舌与脏腑的关系呢,是非常密切的,舌尖它反映的是上交心肺的病变。

舌的中间呢,反映的是中焦脾胃的病变。

舌的根部呢,反映的是下焦肾的病变。

舌的两边呢?反映的是肝胆的病变。

我们望舌呢,第一我们先望的是舌质。

我们若是发现这个淡白舌的时候。

这个淡白舌主要表现的是气血两虚症。

或者是阳虚症。

淡白舌,舌体偏瘦薄呢。

属于气血两虚。

如果淡白舌出现了,舌体胖嫩。

舌边有齿痕。

这个属于阳虚水汀症。

第二种是红色。

红色的舌头呢?主热症。

舌苔烧红。

或者呢,见到舌边。

尖。

热红。

这个属于外感表热症初期。

红舌兼有芒刺和黄苔这属于实热症。

舌尖红。

为心火上炎。

舌两边红。

为肝经有热。

舌红而少苔,舌体小,还有裂纹者。

属虚热症。

第三种呢,是酱色,也就是颜色是酱色的。

这个主要是里热亢盛。

阴虚火旺症。

有痰呢,属温热病。

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盛。

酱色越深。

提示热邪和病情越重。

这个舌酱少苔,无苔,还有裂纹的。

为久病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意耗损严重。

第四种呢,青紫色呢?是气血瘀滞,全舌青紫。

疾病多是在全身性的气血瘀滞。

舌上局部有青紫斑点。

起病多是淤血阻滞于某个部位。

或某部位血络损伤所致。

舌苔青紫,湿润。

属于阴寒内盛。

阳气虚弱。

血脉瘀滞而成。

这个属于阳虚阴盛证。

这个舌红酱泛着青紫色呢。

舌苔少而干。

这个为热毒制胜耗伤了营血。

是一个气血瘀滞的症候,这个属热症。

舌色紫暗。

舌上有瘀斑瘀点,这个呢?属于血瘀症。

以上说等到是舌的颜色.下面呢,我们讲一讲舌的形态,也叫舌形。

第一种呢是老嫩舌。

这个老舌呢?是实邪亢盛。

正气卫衰。

正邪交锋。

邪气呢,拥滞于舌上,这个属于实症。

这个嫩舌呢。

是因为气血不足,舌体失充。

或者是阳虚水汀啊,浸洇了我们的舌体所致,这是个虚症。

第二个呢,就是胖瘦舌,也是胖舌和瘦舌的鉴别。

胖舌是舌胖大。

这个是因为津液输布障碍。

水湿之邪停滞于体内而形成的。

属于水湿痰饮者。

最全舌诊讲解

最全舌诊讲解

最全舌诊讲解舌诊,又称为望舌,是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用来诊察、了解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舌诊时按照舌尖-舌中-舌根-舌侧的顺序进行观察。

先看舌体再看舌苔,30秒左右。

舌形和舌面1 舌有红点——热盛内结舌尖、舌中、舌两边有红点、芒刺,分别代表心火亢盛、胃肠热盛、肝胆火旺。

2裂纹舌——精血亏虚裂痕中一般无舌苔覆盖,是精血亏虚的表现。

舌苔白而又裂纹者,为精血亏虚;舌绛红而干,有裂纹者,为热盛伤津。

3舌有齿痕——阳气虚舌体偏白,舌苔偏白,说明脾肾阳虚、身体内有水湿痰饮。

此舌象的舌质非常柔软,说明身体阳气虚,体能有所衰退。

4淡白舌——体内虚寒舌质淡白而胖嫩,是阳气虚衰所致;舌质淡白而瘦小,是气血亏虚所致。

淡白舌而属于机体虚证、寒证之舌象。

5红舌——有热邪舌尖红有芒刺表示心火上炎;舌色较红,舌苔黄且干燥表示内有实热;舌体红且舌苔少或无苔,则阴虚内热。

主热证,可能是身体积热过多,同时观察舌面上是不是有红点。

6绛舌——热邪较盛舌色红绛而舌体干燥,有芒刺或裂纹,为内热炽盛;舌色红绛而无舌苔且光滑,为胃、肾阴虚枯竭。

此舌象是热邪深入营血的表现,通常已经耗损津液了,色越深表示热邪越盛,病症越重。

7紫舌——血液循环不畅舌色青紫,是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

舌色紫偏红,可能体内积累了太多的热。

寒证、热证,或者瘀血证都可能会出现这种舌象,主要由血液运行不畅引起的。

舌头的大小1胖大舌——内有虚寒注意观察舌头的颜色,舌苔以及舌面是否有红点等。

舌苔偏黄者,多属于心脾热盛;舌体肿胀而舌色紫暗者,多属于瘀血阻络。

2胖淡舌——阳气虚弱由于阳气虚弱,温煦、推动的功能受到影响,水液的输布功能减弱,于是出现舌体胖大且颜色淡白的现象。

胖淡舌是阳气虚弱、水湿潴留的表现。

3瘦红舌——缺乏营养舌色偏红代表体内有热,或有炎症发生,热久伤津,体内营养被消耗。

舌头偏瘦是身体缺乏营养和水分的证明4瘦淡舌——气血两虚瘦淡舌上如有明显的苔垢,大多伴有轻度感冒或者是消化大良,提醒患者体质虚弱。

手把手教你看舌识病,中医舌诊最全总结,5分钟上手!(下篇)

手把手教你看舌识病,中医舌诊最全总结,5分钟上手!(下篇)

手把手教你看舌识病,中医舌诊最全总结,5分钟上手!(下篇)看舌识病上篇文章我们学习了看舌质辩病:手把手教你看舌识病,中医舌诊最全总结,5分钟上手!(上篇)这篇文章学习看舌苔、舌底络脉辩病!舌是一个小小的全身反应器官舌头是一个小小的全身反应器官,各个脏腑的病,都能在它身上找到异常的表现,掌握了舌诊,看人识病,看病如神!舌的脏腑分候如下,一定要用心记住,学习舌诊都要用上。

前方多张病态舌诊图预警!吃饭时不要打开阅读!•舌尖——心肺;•舌中——脾胃;•舌边——肝胆;•舌根——肾;舌的脏腑分区看舌苔质地分布,辩疾病表里寒热,卫气营血•薄苔——正常舌苔,外感病初起在表,内伤病情较轻;•厚苔——痰湿、食积、里热;•润苔——正常舌苔、有病而体内津液未伤;•滑苔——水湿内聚、痰饮、寒湿、阳虚;•燥苔——津液已伤(高热、大汗、吐泻后、过服温燥);•燥苔——津液失布(痰饮、淤血);•糙苔——热盛伤津重证、秽浊之邪盘踞中焦;•腐苔——脓腐苔主内痈;薄苔——正常舌苔,外感病初起在表,内伤病情较轻;厚苔——痰湿、食积、里热;腻苔——舌苔薄腻,或者腻而不板滞——食积、脾胃湿困;腻苔——舌苔白腻而滑——痰浊、寒湿内阻;腻苔——舌苔粘腻而厚,口中发甜——脾胃湿热;腻苔——舌苔黄腻而厚——痰热、湿热、暑湿;腻苔——舌苔白腻而滑——痰浊、寒湿内阻;腻苔——舌苔黄腻而厚——痰热、湿热、暑湿;剥落苔——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气血两虚、全身虚弱;花剥苔——胃的气阴两伤;镜面舌色红绛者——胃阴枯竭,阴虚重症;剥落苔——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气血两虚、全身虚弱;偏苔——舌苔偏于某处,常常提示某处分候的脏腑邪气停聚;偏苔——偏于舌尖——邪气入里未深,胃气先伤;偏苔——偏于舌根部——外邪虽退,胃滞依然;偏苔——仅仅见于舌中——痰饮、食浊停滞中焦;偏苔——偏于左或右——肝胆湿热之类疾患;偏苔——偏于舌根部——外邪虽退,胃滞依然;看舌苔颜色,辩疾病表里寒热,卫气营血•白苔——正常舌苔、表、寒、湿、热;•白苔——苔薄白而润——正常舌象、表证初起、里证病轻、阳虚内寒;•白苔——苔薄白而滑——外感寒湿、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白苔——苔薄白而干——外感风热;•白苔——苔白而厚腻——湿浊内停、痰饮、食积;•白苔——苔白厚而干——痰浊湿热内蕴;白苔——苔薄白而润——正常舌象、表证初起、里证病轻、阳虚内寒;白苔——苔白而厚腻——湿浊内停、痰饮、食积;黄苔——热证、里证;黄苔——舌尖苔黄——热在上焦;黄苔——舌中苔黄——热在胃肠;黄苔——舌根苔黄——热在下焦;黄苔——舌边苔黄——肝胆有热;黄苔——舌中苔黄——热在胃肠;•黄苔——舌苔由白转黄,或者呈黄白相兼——外感表证化热入里,表里相兼阶段;•黄苔——薄黄苔——热势轻浅——风热表证、风寒化热入里;•黄苔——黄滑苔——苔淡黄而润滑多津——阳虚寒湿痰饮化热,气血亏虚复感湿热之病邪;•黄苔——黄腻苔——黄苔而质腻——湿热、痰热内蕴、食积化腐;黄苔——薄黄苔——热势轻浅——风热表证、风寒化热入里;灰黑苔——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热;灰黑苔——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热;看舌下络脉,辩气血盈亏舌下络脉,正常管径<2.7mm,长度不超过舌尖到舌下肉连线3/5,颜色稍暗红,排列有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舌诊概论
湖州市中医院艾宗耀
中医舌诊源远流长
❖ 张仲景“病人胸满、唇痿舌青,为瘀血。
❖ 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步舌诊专著, 记录了舌象及临床意义
❖ 清代 温病学说兴起,叶天士 把舌诊提到了比 较新的高度。
舌体与舌根
舌与脏腑的关系
舌与经络
❖ 手少阴心经经别系舌本 ❖ 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 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 足少阴肾经夹舌本 ❖ 足太阳膀胱经接于舌本
薄白苔

弄舌,心脾有热患者
❖ 热邪上蒸所致
黄苔
热邪初入气分
热邪加湿浊之像
湿热之邪较轻浅
灰苔:苔浅黑色,里热盛或寒湿重者
❖ 薄 能见舌质
舌苔
❖ 厚 不能见色质
舌苔部分脱落者,花剥苔:脾胃气阴 两伤
舌体气阴两伤,无苔
临床常见舌象及其病理意义 薄白苔病 情轻浅之像,外感病初起
苔薄白而腻:多见于风邪夹湿犯表
舌淡胖,边有赤痕:见于阳虚水湿内停
薄黄苔:多见于风热犯表的患者
多见于外感热播病中,内热炽盛,邪 热伤津。
热邪炽盛,严重伤津所致
苔焦黄腻,温病内热夹痰湿内阻者
舌质红,苔黄腻:湿热或痰热内蕴的 患者
热邪深入营血
舌质绛而干燥,多见于热邪伤阴
舌光绛如镜,多见于胃气阴两伤所致
苔黄腻,舌质红,边有瘀点见于痰热 内盛,瘀血内阻
正常舌苔:舌质淡红,苔薄白
❖ 舌质淡,气血亏虚
舌质淡,多见于气血亏虚
热盛血雍,气血充盈脉络所致
舌质嫩红,久病虚热内生或阴虚火旺
邪入营血或阴虚火旺
舌紫有瘀点,瘀血阻滞
阴寒内盛所致
舌下脉络瘀点:体内瘀血
查舌苔
❖ 主要观察苔色和苔质的变化
舌体肿胀,胖舌;舌淡胖有齿痕,多 见于气虚患者
舌淡胖,舌面水滑,多见于脾肾阳虚, 水湿内停所致。
舌与脏腑的关系
❖ 舌为心之苗 ❖ 心开窍于舌 ❖ 舌为脾胃之 侯 ❖ 舌苔乃胃气上蒸而成
辨舌的意义
❖ 1.正气的盛衰 ❖ 2.病位的深浅及所在的脏腑 ❖ 3.病邪的性质及其盛衰 ❖ 4.病情的进展
望舌时应面朝光源。
❖ 染苔,服用食物及药物改变了舌苔的颜色
❖ 舌诊,查舌质和舌苔
查舌质

❖ 1.舌质颜色 ❖ 2.舌质形状 ❖ 3。舌体运动
舌绛干有裂纹,热病后期,营阴亏损
舌绛光亮如镜,胃气阴大伤
客观描述,综合分析,合理应用。
舌胖而舌质红绛,热毒内盛,气血尚 雍。
舌红苔黄腻为湿热内蕴之象
舌体瘦小而薄,称瘦小舌,阴津不足, 气血两虚
舌面和舌尖遍布红绛色,高面而触之 如有刺状,芒刺舌,多因热毒内积所
致。
裂纹舌
舌红绛有裂纹,热邪炽盛,灼伤津液
舌淡嫩有裂纹,血分亏虚的病人
镜面舌:多见胃阴伤的患者
舌体运动
❖ 舌体僵硬,痰热阻滞包络 ❖ 舌体为痿软无力,气血亏虚或阴津耗伤 ❖ 舌体颤动不能自主;血虚生风,热盛动风 ❖ 短缩舌,痰浊阻滞 ❖ 舌体歪斜?? 中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