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必做8个实验及所需器材终极完整版知识分享
初中化学八个必考实验(汇总)整理
![初中化学八个必考实验(汇总)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d5be0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9.png)
初中化学八个必考实验(汇总)整理学校化学八个必考试验(最新汇总)在学校的时期,对于许多同学学习化学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试验题,为了便利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我细心预备了学校化学八个必考试验内容,欢迎使用学习!学校化学必考试验1、粗盐提纯2、氧气的制取和性质3、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5、燃烧条件的探究6、配制溶质质量分数肯定的溶液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学校化学必考学问点1、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殊。
3、排水法(1)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一般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尽量用此法,由于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度大,但含肯定的水蒸气。
4、气体的干燥原则: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硫酸铜固体、氯化钙固体作干燥剂。
(1)选择干燥剂:选择干燥剂要依据气体和干燥剂的性质,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物质反应。
(2)选择干燥装置: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的状态来打算。
干燥时,装置要么是“进步短出”要么是“大口进、小口出”。
怎么学化学1.上课仔细听,不管多么枯燥。
2.多记忆,把主干学问记牢,还有最重要的是记方程式。
3.多思索,不要以为你记住学问点就好了,还是要思索,要么你就会发觉你记的东西一点用都没。
化学不是文科,死记硬背是不行的。
4.多做练习题,在记住学问点的同时,适当的做习题是很关键的,这会让你发觉你的学问漏洞,可以加以弥补。
最好再预备个错题本,把错的题登记,考试前看看。
5.有问题就去问老师,由于只有老师讲的才最清晰了,遇见难题时自己做又费时间又费精力,还不如直接问老师。
学习化学应留意什么1.学习学校化学,要留意好好把握书本学问,但不能过度依靠书本,不是全部的答案都可以在书里找到,要将书中学问敏捷应用。
初中化学8个实验及演示实验
![初中化学8个实验及演示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77247f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5.png)
初中化学8个实验及演示实验本实验旨在比较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包括过氧化氢制取、氯酸钾制取和高锰酸钾制取。
其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为2H2O2=MnO2=2H2O+O2,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为2KClO3=MnO2=2KCl+3O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为2KMnO4=K2MnO4+MnO2+O2.在实验步骤方面,首先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燃酒精灯预热后,对准药品部位集中加热,最后收集气体。
收集氧气的方法包括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方法则是通过观察集气瓶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或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确定氧气是否已经收集满。
在操作注意事项方面,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导管伸入试管内不宜太长,用排水法收集时应注意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撤出再熄灭酒精灯,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则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此外,本实验还包括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但是文章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氯化钠、蒸馏水实验步骤:1.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蒸馏水的体积。
2.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并将其放入烧杯中。
3.使用量筒量取所需蒸馏水,并将其倒入烧杯中。
4.使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5.将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并使用胶头滴管调节溶液浓度,直到达到所需的3%质量分数。
实验拓展:1.氯化钠溶液的稀释方法可以用于其他溶液的配制。
2.在实验中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时,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计算:需要制备质量为g,体积为ml,浓度为6%的氯化钠溶液,以及需要用多少质量为g,体积为ml的水。
量取:使用量筒分别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并将它们倒入烧杯中。
混匀:使用玻璃棒搅拌混合溶液,使其均匀。
装瓶: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标签上应注明内容)。
【中考必备】初中化学 八大重要实验归纳总结(含超详细知识点讲解+例题与答案解析)
![【中考必备】初中化学 八大重要实验归纳总结(含超详细知识点讲解+例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4eabd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2.png)
【中考必备】初中化学八大重要实验归纳总结(含超详细知识点讲解+例题与答案解析)目录实验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2)实验二常见气体的制取 (5)实验三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10)实验四金属的冶炼方法 (12)实验五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 (15)实验六粗盐提取和提纯 (18)实验七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24)实验八燃烧条件的探究 (29)实验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重要知识点】【实验原理】4P+502=2P2O5(点燃)【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弹簧夹关闭。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3、持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放热③冷却后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实验结论】红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注意事项】1、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
测量结果会偏小。
2、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3、导管中要注满水。
否则当红磷燃绕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试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4、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5、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
6、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7、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气体,但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有变化。
8、如果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9、不要用镁代替红磷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氢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
初中化学8个基础实验
![初中化学8个基础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b23414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c.png)
初中化学8个基础实验⼀、氧⽓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的: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的⽅法。
2、加深对氧⽓性质的认识实验⽤品:⼤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管、玻璃导管、集⽓瓶,玻璃⽚,⽔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坩埚钳、细铁丝、⽊条、棉花、⽕柴,分液漏⽃,锥形瓶,单孔橡胶塞,导⽓管,药匙5%的过氧化氢溶液,⼆氧化锰,⾼锰酸钾实验步骤:1、制取氧⽓⑴按照右图连接装置,并检验装置的⽓密性。
⑵或向锥形瓶⾥加⼊约2克(或1药匙)的⼆氧化锰,向分液漏⽃⾥加⼊约30mL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组装好装置。
⑶将集⽓瓶分别盛满⽔,并倒放在⽔槽中。
⑷打开分液漏⽃活塞,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当有⼤量⽓体产⽣时⽤排⽔法收集氧⽓。
反应⽅程式:⑸从⽔槽中取出集⽓瓶,闻氧⽓的⽓味。
2、氧⽓的性质把⼀根带⽕星的⽕柴棒伸⼊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氧⽓具有性质。
实验指导:1.取铁架台放在靠近⾃⼰的左侧,调整铁夹⾼度后,⽤铁夹固定锥形瓶;将带有分液漏⽃的橡⽪塞塞紧在锥形瓶⼝,关闭分液漏⽃活塞。
2.取⽔槽放在铁架台的右侧(其中加约1/2的⽔),把导⽓管放⼊⽔槽中,⽤双⼿捂住锥形瓶,观察导⽓管⼝是否有⽓泡冒出。
3.从铁架台上取下锥形瓶,把分液漏⽃平放在实验台上,向锥形瓶中加⼀药匙⼆氧化锰(锥形瓶倾斜,药匙送⼊锥形瓶底,再把瓶⼦竖直)。
4.再将锥形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塞上分液漏⽃,向分液漏⽃中加⼊约1/ 2容积的过氧化氢溶液。
5.在⽔槽中,把⼀只集⽓瓶装满⽔并⽤玻璃⽚盖好(瓶内不要留有⽓泡),将其倒⽴在⽔槽中。
6.打开分液漏⽃活塞,逐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注意控制滴加速度,不可过快或过慢)。
7.等均匀冒出⽓泡时(约需30秒),把导⽓管伸⼊集⽓瓶中,(收集过程中需⽤⼿扶住集⽓瓶,同时注意观察分液漏⽃中液体的量,快滴加完时,及时关闭分液漏⽃的活塞)。
8.氧⽓集满后(瓶⼝有⼤⽓泡逸出),关闭分液漏⽃的活塞,在⽔下⽤玻璃⽚盖住瓶⼝,移出⽔槽,正⽴在实验台上。
初中化学8个基础实验(2021年整理)
![初中化学8个基础实验(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7cffcce2bd960591c67777.png)
初中化学8个基础实验(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化学8个基础实验(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化学8个基础实验(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初中化学必背实验大全
![初中化学必背实验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3a42f1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d.png)
初中化学必背实验大全一、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初中化学必背实验的大全,供学生们参考和研究。
以下实验都是初中化学课程中常见且重要的实验,对理论知识的研究与实践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实验清单1. 铁的性质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铁的性质,了解铁与水、空气的反应。
- 实验材料:铁丝、试管、水、火柴。
- 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铁丝放入试管中。
- 步骤二:加入适量的水。
- 步骤三:观察铁丝与水的反应。
- 步骤四:用火柴点燃试管口处,观察铁丝与空气的反应。
2. 酸碱中和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反应的特点。
- 实验材料:盐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烧杯、试管。
- 实验步骤:- 步骤一:准备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 步骤二:将盐酸倒入烧杯中,加入酚酞指示剂。
- 步骤三: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 步骤四:继续添加氢氧化钠溶液,直到颜色完全变化。
- 步骤五:记录所需的氢氧化钠溶液量。
3. 燃烧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特点。
- 实验材料:蜡烛、打火机。
- 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蜡烛点燃。
- 步骤二:观察燃烧现象,包括火焰形状、颜色、燃烧产物等。
- 步骤三:用打火机逐渐靠近蜡烛前方,观察燃烧现象的变化。
三、实验总结以上是初中化学必背的三个实验,分别涉及了铁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以及燃烧的特点。
通过实验的进行,可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研究并掌握这些实验内容,为化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 注意: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务必遵守实验安全规范,确保操作安全并且得到老师或成人的指导与监督。
最新中考初中化学八个基础实验(八个必考一个)【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最新中考初中化学八个基础实验(八个必考一个)【中考化学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356bb51192e45361066f5e0.png)
中考初中化学八个基础实验(八个必考一个)【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1.以下是探究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回答有关问题:⑴写出装置中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②;⑵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⑶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据此选择上图中(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于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用G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⑷若用A 和G组装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⑸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还能任意弯曲的细铁丝,在新制较纯净的氧气中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①;②.(写两点)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上册P125)2.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化学方程式为;若将C中的试液加热,现象是红色又变成紫色,化学方程式为.⑵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⑶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⑷装置A也可以于制取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若E中装满水用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⑸若用F装置代替A装置制取CO2,其优点是:.三、燃烧的条件(上册P 150);3.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改编样卷三22】【设计并进行实验】(如下图)⑴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⑵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⑶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实验现象及分析】请帮小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实验步骤设计意图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⑴探究燃烧与①的关系可燃物才能燃烧⑵探究燃烧与②的关系玻璃杯内蜡烛熄灭了,玻璃杯外蜡烛仍燃烧⑶探究燃烧与③的关系小木条先燃烧,小煤块后燃烧【反思与交流】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请你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水的作用是.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下册P 24);4.整理和归纳、探究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Mg、Al、Fe、Mn、Cu、Hg、Ag五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归纳复习,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⑴从物理性质上看,每种金属都有自己的特性.你认为汞与其它金属的不同之处是.⑵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用镁粉制作的烟花在夜空中发出耀眼的白光,这是利用了镁的性.⑶铝的化学性质比铁要活泼,但是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其原因是.⑷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铁(Fe)、锰(Mn)和铜(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下列探究.①同学们将等大小的三种金属同时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发现锰表面冒出气泡的速率比铁快,而铜表面无现象.请将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入下表:如果金属锰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盐是硫酸锰(MnSO4),请你写出锰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中收集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甲同学提出X可用金属铁,乙同学认为X可用金属锰,你认为(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意见是正确的,理由是.加入过量的金属X的目的是.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五、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下册P 47);5.溶液的组成和配制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初中化学必做8个实验及所需器材终极完整版
![初中化学必做8个实验及所需器材终极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6e082ebcd126fff7050be8.png)
初中必做的八大实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状态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二氧化锰[MnO 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酸钾[KClO 3白色晶体] 、二氧化锰高锰酸钾[KMnO 4 紫黑色晶体]反应条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加热反应原理过氧化氢水 + 氧气 2H 2O 22H 2O + O 2氯酸钾MnO 2 △氯化钾 + 氧气2KClO 3MnO 2 △KCl + O 2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 4△K 2MnO 4 + MnO 2 +O 2气体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2、排水法(不易溶于水)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 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收:收集气体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离: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3、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4、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到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5、验满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2)向上排空气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6、放置方法:盖上玻璃片并正放7、操作注意事项a.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b.导管伸入试管内不宜太长(便于气体排出)c.用排水法收集时,应注意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d.停止反应,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撤出,再熄灭酒精灯。
对于初中化学必做8个试验
![对于初中化学必做8个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085a868602d276a200292e74.png)
浅谈初中化学8个必做试验
暑假里对于网上进行的课程培训感触很深,尤其是课程中对于初中化学8个必做试验的规定,通过学习,有如下体会: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做的探究实验,即使无条件的学校也该创造条件做的八个实验是:(1)粗盐提纯,(2)氧气的制取和性质,(3)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5)燃烧条件的探究,(6)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
这八个实验包含了气体制备、物质分离、物质检验、溶液配制、物质性质、研究反应规律、反应原理的探究。
对于化学试验,课本明确指出:试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
教材里也用了大篇幅去介绍试验相关知识,如:试验仪器、基本实验操作、重要试验等等,这些知识充分说明了化学中试验的地位之重要。
在学习中,我们也反复向学生强调试验的重要性,如:刚开始的实验仪器的认识,就要求学生对实验器材有个充分的了解,先学习实验仪器有利于学生对仪器的作用,注意事项,以及以后试验中仪器的选择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外在教学中我们也强调: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结合,课上试验与课下学生小实验互补,学以致用,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从而对知识掌握更深刻。
最后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试验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实验是化学中试验的最高运用,学生对实验的理解直接影响到探究实验的成功与否,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基本操作是否过硬,都能在探究实验中得到极大的体现。
综上所述,试验是化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试验,反复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初中化学必做8个实验及所需器材
![初中化学必做8个实验及所需器材](https://img.taocdn.com/s3/m/d41d29f09b89680203d8259e.png)
初中化学必做8个实验及所需器材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①器材: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毛)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
②药品: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①器材: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酒精灯、(毛)玻璃片。
蜡烛、木条、火柴②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
蒸馏水3、燃烧的条件①器材: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角架、薄铜片。
火柴、乒乓球或其他塑料碎片、滤纸、蜡烛。
石棉网、药匙②药品:酒精、棉花、氧气(6瓶)、二氧化碳(2瓶)、白磷、红磷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①器材:小木条、火柴、砂纸、试管夹、试管(若干)、药匙、滴管、电池、导线、小灯泡、酒精灯、坩埚钳、②药品:镁条、铝片、锌粒、铜片、黄铜片、镁、铁片、铁粉、铝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稀盐酸、稀硫酸。
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①器材: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滴管、两张等大的纸片、细口瓶、标签②药品:固体氯化钠、水6、酸、碱的化学性质①器材:点滴板、试管、滴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②药品:稀盐酸、稀硫酸、生锈的铁钉、酚酞试液、石蕊试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ph试纸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①器材:白瓷板、pH试纸或pH计、玻璃棒、烧杯、试管、研钵、纱布②药品:蒸馏水、酒精、酚酞溶液、石蕊溶液、植物花瓣、土壤样品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①器材:托盘天平、药匙、铁架台(带铁圈)、量筒、铁架台、烧杯、滤纸、玻璃棒、漏斗、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坩埚钳、火柴②药品:粗盐、水。
初中化学必做8个实验及所需器材终极完整版
![初中化学必做8个实验及所需器材终极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3779ee0b7360b4c2f3f6484.png)
初中必做的八大实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三种方法的比较(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4、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到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5、验满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2)向上排空气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6、放置方法:盖上玻璃片并正放7、操作注意事项a.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b.导管伸入试管内不宜太长(便于气体排出)c.用排水法收集时,应注意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d.停止反应,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撤出,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水倒流,使试管炸裂e.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用品:药品: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导管、橡皮塞、集气瓶、玻璃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往锥形瓶中装入石灰石,在长颈漏斗中注入盐酸,使盐酸注入锥形瓶中,以浸没石灰石为宜。
石灰石表明出现大量气泡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注意事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特点(1)制备二氧化碳的盐酸不宜太浓,否则从盐酸里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有时还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2)不宜使用硫酸与石灰石来制取二氧化碳,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生成溶解性较小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从而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3)如果使用长颈漏斗,最好不要使用纯净的碳酸钙或碳酸钠。
因为使用纯度高的碳酸钙或碳酸钠会造成反应过快,不宜控制。
但是将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控制速度),就可以使用纯度高的碳酸钙或碳酸钠来制取二氧化碳了。
3.误点评析(1)长颈漏斗下口没有伸入液面下(液封),会导致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
初三化学经典实验操作大全知识梳理掌握2024
![初三化学经典实验操作大全知识梳理掌握2024](https://img.taocdn.com/s3/m/9787262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8.png)
初三化学经典实验操作大全知识梳理掌握2024一、实验基本操作1. 实验仪器的认识和使用试管: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可加热。
使用方法:手持试管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时均匀移动火焰。
烧杯:用于溶解、加热较多量液体。
使用方法:加热时需垫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
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体积。
使用方法: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
使用方法:瓶口向上或向下根据气体密度选择,瓶口涂凡士林密封。
2.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用药匙或镊子取用,避免手直接接触。
液体药品:用滴管或倾倒法取用,注意瓶口和标签的位置。
3. 加热操作酒精灯:点燃时用火柴,熄灭时用灯帽盖灭。
加热试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均匀加热,防止液体溅出。
4. 称量操作天平:使用前调平,左物右码,称量时注意药品的放置。
5. 溶解操作溶解固体: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搅拌。
配制溶液:按比例称量溶质和溶剂,搅拌至完全溶解。
二、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收集1. 氧气(O₂)制取方法:过氧化氢(H₂O₂)分解或高锰酸钾(KMnO₄)加热。
过氧化氢分解:2H₂O₂ → 2H₂O + O₂↑(催化剂: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加热:2KMnO₄ → K₂MnO₄ + MnO₂ + O₂↑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2. 氢气(H₂)制取方法:锌粒与稀硫酸反应。
Zn + H₂SO₄ → ZnSO₄ + H₂↑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3. 二氧化碳(CO₂)制取方法:大理石(CaCO₃)与稀盐酸反应。
CaCO₃ + 2HCl → CaCl₂ + H₂O + CO₂↑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 过滤原理:利用滤纸和漏斗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操作步骤: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
2. 蒸发原理:加热使溶剂蒸发,留下溶质。
操作步骤:在蒸发皿中进行,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
3. 结晶原理:溶液浓缩至饱和,冷却析出晶体。
关于新教材学生必做8个化学实验九年级化学
![关于新教材学生必做8个化学实验九年级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259b63c5551810a6f52486c1.png)
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原理:利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平稳并不需催化 剂。采用加热固体的方法,用排水法可以收到较为纯净的氧气。 做木炭、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明显并有兴趣,无污染。
实验仪器和药品:大试管、带导管 的橡皮塞、铁架台、酒精灯、集 气瓶、玻璃片、水槽、药匙、坩 埚钳、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 澄清石灰水 棉花 砂纸 火柴
实验步骤
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原理
1.点燃连 在胶塞 上被铁 丝系着 的镁条
胶塞 胶头滴管
铁丝 镁条
酒精灯
剧烈燃烧,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 2Mg + O2 点燃 2MgO 白光,白烟, 放热,
2.迅速放入 装有二氧化 碳的烧瓶中, 盖紧瓶塞观 察。
3.冷却到室温后将烧瓶倒过来 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想水中 滴入几滴红墨水。
拓展1: 探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最好选用活泼性中间为金属单质,两边的 选其金属的相应溶液;或反之活泼性处于两头的选其金属单质,处于 中间的选其金属的相应溶液。 拓展2: 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的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或稀盐酸反 应时越活泼的金属反应的速度越快;化合价相同时,相对原子质量越 小最终的产生气体越多。 拓展3: 金属的锈蚀不单与氧气、水蒸气接触有关,还和环境温度、是否有酸、 碱、盐等其他介质、表面粗糙程度、表面是否洁净以及金属本身所含 成分等多种因素有关。 拓展4: 钛及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 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等尤其钛和钛合金 的抗腐蚀性能非常好,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 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实 验 目 的 : 1. 加 深 对 燃 烧 条 件 的 认 识 , 进 一 步 了 解 灭 火 的 原 理 。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初中化学八个必考实验笔记
![初中化学八个必考实验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7b9fb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a.png)
初中化学八个必考实验包括:
1.粗盐提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步骤,去除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得到
纯净的食盐。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
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通过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
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探究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与酸反
应等性质。
5.溶液的酸碱性: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6.酸、碱、盐的性质:探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和性质。
7.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8.实验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认识与使用、药品的取用与保存、物质的加热等
基本操作。
以上是初中化学中较为重要的八个实验,需要掌握其操作步骤、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做实验、多记笔记、多练习等方式加深理解和记忆。
初中化学八个必考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八个必考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85488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7.png)
初中化学八个必考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硫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过程,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实验器材:硫酸、氢氧化钠、试管、试管架、滴管、酚酞指示剂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量的硫酸倒入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酚酞指示剂,颜色变为红色。
2. 用滴管向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搅拌棒搅拌。
3. 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4. 当溶液颜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原理:硫酸是一种酸性物质,氢氧化钠是一种碱性物质,它们发生中和反应时生成盐和水。
酚酞指示剂在弱酸性环境下呈现红色,而在弱碱性或中性环境下呈现无色。
实验结果:硫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小心操作化学试剂,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2.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要缓慢且均匀,避免溶液溢出。
3. 实验后及时清洗试管和玻璃器皿,保持实验台面整洁。
实验延伸:
1. 可以改变硫酸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例,观察不同比例下反应的特点。
2. 可以使用其他酸碱对进行中和反应,比较不同酸碱对反应的特点。
中考必须要掌握的8个化学实验
![中考必须要掌握的8个化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d75c017376baf1ffc4faded.png)
初中化学8个基础实验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参见教材上册P45)1.以下是探究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回答有关问题:⑴写出装置中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⑵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⑶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 (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于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用G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⑷若用A 和G组装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⑸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还能任意弯曲的细铁丝,在新制较纯净的氧气中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① ;② .(写两点)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上册P125)2.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三、燃烧的条件(上册P 150);3.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改编样卷三22】【设计并进行实验】(如下图)⑴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⑵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⑶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实验现象及分析】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下册P24酸中,发现锰表面冒出气泡的速率比铁快,而铜表面无现象.请将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入下表:五、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下册P 47);5.溶液的组成和配制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⑴右图为氯化钠、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 g。
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氯化钠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⑵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不纯的氯化钠固体(含有的杂质CaO)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的流程图如下:①溶液A中的溶质为。
中考初中化学八个基础实验(八个必考一个)【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中考初中化学八个基础实验(八个必考一个)【中考化学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c703127fad6195f312ba6c4.png)
中考初中化学八个基础实验(八个必考一个)【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1.以下是探究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回答有关问题:⑴写出装置中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②;⑵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⑶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并据此选择上图中(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于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用G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⑷若用A 和G组装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⑸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还能任意弯曲的细铁丝,在新制较纯净的氧气中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①;②.(写两点)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上册P125)2.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化学方程式为;若将C中的试液加热,现象是红色又变成紫色,化学方程式为.⑵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⑶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⑷装置A也可以于制取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若E中装满水用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⑸若用F装置代替A装置制取CO2,其优点是:.三、燃烧的条件(上册P 150);3.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改编样卷三22】【设计并进行实验】(如下图)⑴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⑵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⑶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实验现象及分析】请帮小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实验步骤设计意图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⑴探究燃烧与①的关系可燃物才能燃烧⑵探究燃烧与②的关系玻璃杯内蜡烛熄灭了,玻璃杯外蜡烛仍燃烧⑶探究燃烧与③的关系小木条先燃烧,小煤块后燃烧【反思与交流】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请你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水的作用是.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下册P 24);4.整理和归纳、探究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Mg、Al、Fe、Mn、Cu、Hg、Ag五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归纳复习,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⑴从物理性质上看,每种金属都有自己的特性.你认为汞与其它金属的不同之处是.⑵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用镁粉制作的烟花在夜空中发出耀眼的白光,这是利用了镁的性.⑶铝的化学性质比铁要活泼,但是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其原因是.⑷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铁(Fe)、锰(Mn)和铜(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下列探究.①同学们将等大小的三种金属同时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发现锰表面冒出气泡的速率比铁快,而铜表面无现象.请将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入下表:如果金属锰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盐是硫酸锰(MnSO4),请你写出锰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中收集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甲同学提出X可用金属铁,乙同学认为X可用金属锰,你认为(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意见是正确的,理由是.加入过量的金属X的目的是.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五、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下册P 47);5.溶液的组成和配制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必做的八大实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药品状态 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二氧化锰[MnO 2黑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酸钾[KClO 3白色晶体] 、二氧化锰高锰酸钾[KMnO 4 紫黑色晶体]反应条件 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加热反应原理过氧化氢水 + 氧气 2H 2O 22H 2O + O 2氯酸钾MnO 2 △氯化钾 + 氧气2KClO 3MnO 2 △KCl + O 2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 + 氧气KMnO 4△K 2MnO 4 + MnO 2 +O 2气体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2、排水法(不易溶于水)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 药品要斜铺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加热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先让试管均匀受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收:收集气体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到集气瓶底部离: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3、收集方法:(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4、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到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5、验满方法:(1)用排水法收集时,如果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收集满(2)向上排空气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6、放置方法:盖上玻璃片并正放7、操作注意事项a.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b.导管伸入试管内不宜太长(便于气体排出)c.用排水法收集时,应注意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d.停止反应,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撤出,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水倒流,使试管炸裂e.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用品:药品: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导管、橡皮塞、集气瓶、玻璃片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和结论选取装置,将仪器如图所示安装好。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跟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往锥形瓶中装入石灰石,在长颈漏斗中注入盐酸,使盐酸注入锥形瓶中,以浸没石灰石为宜。
石灰石表明出现大量气泡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特点(1)制备二氧化碳的盐酸不宜太浓,否则从盐酸里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有时还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2)不宜使用硫酸和石灰石来制取二氧化碳,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生成溶解性较小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从而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3)如果使用长颈漏斗,最好不要使用纯净的碳酸钙或碳酸钠。
因为使用纯度高的碳酸钙或碳酸钠会造成反应过快,不宜控制。
但是将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控制速度),就可以使用纯度高的碳酸钙或碳酸钠来制取二氧化碳了。
3.误点评析(1)长颈漏斗下口没有伸入液面下(液封),会导致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
(2)出气导管管口不应伸入液面下,这样二氧化碳会把酸液沿导管压出,无法收集气体,该出气导管管口应在锥形瓶上方,略伸出橡皮塞。
实验拓展:1.各类装置的气密性检验:由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一种是固体,一种是液体,且反应不需条件。
因此在实验室可以使用下列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
A B C DA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比较简单,在导管右端套上橡胶管和直角弯导管,并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水中的导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装置的气密性检验可以在导管右端套上橡胶管并夹上弹簧夹(止水夹),然后朝长颈漏斗中注水,当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后继续注水至形成水柱,停止注水后水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C、D装置气密性的检验与B类似。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实验用品:①器材: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角架、薄铜片。
火柴、乒乓球或其他塑料碎片、滤纸、蜡烛。
石棉网、药匙②药品:酒精、棉花、氧气(6瓶)、二氧化碳(2瓶)、白磷、红磷实验步骤: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2、(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7-44所示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择其他用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燃烧条件之一: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4.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如下图)⑴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⑵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⑶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实验现象及分析】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实验目的: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活动5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目的:1.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3.进一步练习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氯化钠、蒸馏水相关知识链接:1.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 ------------------------ ×100%溶质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剂质量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2.浓溶液用水稀释时(1)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 >、<、= )。
(2)所用水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 。
3.托盘天平的使用(1)调平方法:先用_____把游码拨到标尺______处,再调节左右的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2)使用方法:称量一定质量药品时,先_____天平,然后用镊子向_____加入一定质量砝码,必要时移动游码;用药匙向_____逐渐加入药品,直到天平平衡。
称量完毕,______放回砝码盒,_____拨回零处。
(3)称量干燥的药品时:两盘各放一张的纸,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4.量筒的使用:(1)量液时,量筒必须______,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的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取液体的体积。
(2)俯视或仰视读数时,读数与实际数值的关系怎样?实验活动六:配制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1)计算:需要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 g,需要水的体积为 ml。
(2)称量:用称量所需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3)量取:用量取所需水,并倒入烧杯中。
(4)溶解:用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火眼金睛:下面是一位同学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的流程图,请找出其中的5处错误。
⑴⑵⑶⑷⑸实验活动二: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用配好的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3实验步骤:(1)计算: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体积_____ ml;需水的质量为____ g,体积为 ml。
(2)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并倒入烧杯中。
(3)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实验活动三:溶液的处置装瓶: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的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活动6、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实验用品:点滴板(1)、试管(2)、胶头滴管(1)、玻璃棒(1)、蒸发皿(1)等。
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生锈的铁打、pH试纸等。
三、探究步骤:探究步骤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1、参考下图进行实验,比较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色,遇碱变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遇碱变色2、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现象。
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去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
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
比较两支铁钉。
铁钉表面的锈液体变为色,后取出的铁钉与酸反应产生,铁钉逐渐溶解、变细。
3、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先生成色沉淀,后沉淀4、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震荡试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取该无色溶液约1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观察现象。
最后得到_____ 体。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目的】:【实验仪器】:①铁架台(带铁圈)②烧杯③量筒④玻璃棒⑤石棉网⑥蒸发皿⑦漏斗⑧胶头滴管⑨托盘天平⑩坩埚钳⑾酒精灯。
【实验步骤】:(1)第一步:溶解。
①称量:用准确称取5. 0克粗盐。
(2)②溶解:用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加粗盐于水中,并用搅拌,一直到粗盐为止。
称量剩下的粗盐质量,计算10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3)第二步:过滤。
①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滤纸要紧贴,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②过滤时,倾倒未过滤液体的烧杯口应紧靠,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
(4)第三步:蒸发。
①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里,用加热,加热过程中,用不断搅拌,防止。
②当蒸发皿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
(5)第四步:计算产率。
用将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中。
将提纯后的精盐与溶解的粗盐作比较,计算出精盐的产率。
【师生小结】:1、粗盐提纯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计算产率2、四次使用玻璃棒的作用a、溶解:搅拌,加速溶解b、过滤:引流液体c、蒸发: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滴飞溅 d 、计算产率:转移固体3.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的原因:①操作过程中液面可能高出滤纸的边缘②滤纸被玻璃棒捅破4.产率偏低的原因:①溶解时未充分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