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杨勃说,豆瓣要变成一个简单的地方
豆瓣网的创业历程
豆瓣网的创业历程杨勃出名之后,星巴克的沙发座越来越难占到了。
三十几岁的年轻人,一杯咖啡,一台笔记本,刷刷刷写好程序,做好网页,挂到线上,不日大火,投资基金纷纷砸来……这是关于杨勃和豆瓣网的坊间传闻,这个故事鼓舞了多少想在互联网上创业的年轻人,星巴克的生意想不火都难。
“夸张了,”杨勃笑嘻嘻地纠正关于自己的创业童话,“在星巴克写过程序是没错,但是要杯咖啡泡半天可以,在人家那儿混一天就太过分了,很多工作还是在家里完成的。
”家在北京朝阳门内豆瓣胡同,这个名字平实而有趣,“有草根的随意亲切”,杨勃用它做了自己的网站名字。
2021年3月6日,杨勃的豆瓣网正式上线,他是名副其实的“IT个体户”,一个人包办了产品设计和网络维护。
这并非他的第一次创业,“2000年之前我在硅谷IBM工作,是研发团队中的一名研究人员”,辞掉工作回到北京,他加盟了清华老同学的创业团队,在一家物流公司任首席技术官。
2021年夏天,杨勃从公司退出,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
他得到两个宝贵经验,其一“不要被一个看上去很大的机会所诱惑,还是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其二,“自己创业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前景,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要焦躁。
”当年7月,他又回到美国,却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不能接受打卡上班的大公司生活。
于是再次回国,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这一次,他想自己做一个网站,一个完全让用户发表评论和分享信息的网站。
网站正式上线之后,杨勃在一个技术论坛发帖子,说有个豆瓣网,请大家去看。
第一批用户就这样通过帖子链接进来,并且开始留言、写评论,“你写一篇,我写一篇,网站就这样开始用起来了。
”杨勃守在电脑前面,“一直看、一直看,常常很兴奋一直看到天亮。
2021年3月,一直孤军奋战的杨勃招募了豆瓣的第一个员工—-Brant。
他也是豆瓣的第212个用户。
现在豆瓣共有十来人,绝大多数是豆瓣的老用户。
在Web2.0的浪潮里,豆瓣一出现就得到业内的关注,它表面上看去是一个评论书评、影评、乐评网站,但实际上它却提供了书目推荐和以共同兴趣交友等多种服务功能,它更像一个集Blog、交友、小组、收藏于一体的新型社区网络。
杨勃:一个人的“豆瓣”
杨勃:一个人的“豆瓣”作者:张一杉来源:《大经贸》2008年第11期从2005年3月至今,由一个人开发、运营的书评、影评、乐评网站“豆瓣”网,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00万,成为Web 2.0时代的明星。
这对于曾经把物理作为事业、计算机不过是工具和兴趣的杨勃来说,是“玩”出了名堂。
从“驴宗”到“豆瓣”2004年7月中旬,辞去一家物流咨询企业CTO职位的杨勃跑到美国求职。
“面试官是个华人,他说很羡慕我,有在大陆创业的经验。
”杨勃说,跑了一圈之后,觉得还是应该回国创业。
“我选择项目的方法就是和朋友聊天,”杨勃说,“很多朋友是MBA,他们点子多,提出了许多建议,直到一天说起旅游。
”2004年9月,杨勃为自己的旅行网站制作了商业计划书,并命名为“驴宗”。
但后来他又觉得,自助旅游的人群还是太少了,于是,杨勃将目光投向了书籍。
在确定以书籍为主要方向之前,有人曾建议做时髦的数码产品,但是杨勃认为手机的新品也就那么几十种,很容易研究透。
对每个手机的评价虽然具有价值,但是让大众参与,让每个人都点评的价值不大。
这种产品更适合由几个工程师完成评论,采用类似硬件网站的模式。
“书就不同了,每年出版的书大约数十万种,没有人知道全部的种类,因此需求是最为旺盛的,价值也是最大的。
”杨勃说。
滚雪球从2004年10月开始,网站前期的开发经历了五个月。
2005年3月7日,杨勃的“豆瓣”网开张了,并且第一天就有用户注册。
杨勃说那时的搜索引擎还找不到“豆瓣”,第一个用户可能是在寻找域名时无意中敲打了“douban”而进入的。
虽然第一个用户只注册了个ID,到处看了看,没有做任何事情,并且此后也没有再来,但依然令杨勃不能忘记。
“需要用户产生内容的网站开始最困难,需要想办法找些基础的内容让用户来评论,然后产生滚雪球效应”,为此“豆瓣”想到的办法是提供比价系统。
这个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搜索引擎,用户可以利用这个搜索引擎找到同一本书在卓越网或当当网的价格。
浅谈豆瓣的优势
豆瓣优势出于何处?向欣14123916 编辑出版学说起豆瓣网,大家并不陌生。
这个称得上是国内文艺青年的聚集地以音乐、电影、读书起家,致力于帮助都市人群发现生活中有用或者感兴趣的事物。
豆瓣表面上看是一个评论(书评、影评、乐评)网站,但实际上它却提供了内容推荐和以共同兴趣交友等多种服务功能,它更像一个集BLOG、交友、小组、收藏于一体的新型社区网络。
在大量同类型的网站中,豆瓣在资源的丰富性、内容的原创性、用户的活跃度以及社区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占有着鲜明的优势地位。
其中原因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两点:一、在创始人杨勃看来,在豆瓣社区中,“人”,才是最重要的。
实际上,豆瓣也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豆瓣不但擅长从海量用户的行为中挖掘和创造新的信息和价值,而且更会通过多种方式将他们返还给用户。
有人这样说:“如果说门户类网站还是以‘物’为第一要素,一些社会类网站则把‘人’提到了第一要素,那么,豆瓣,则是第一个把‘人’和‘物’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的网站。
”作为豆瓣的核心用户群体,他们大多都是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都市青年,包括白领及大学生。
这样一个群体,渴求知识,个性洋溢,常常会有独到的见解和充沛的表达欲,豆瓣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广阔完善的平台:在豆瓣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音乐的评论,可以搜索别人的推荐,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的偏好产生和决定,甚至在豆瓣主页出现的内容上也取决于人们自身的选择。
二、三大系统紧密结合,实现了信息的获取、表达与交流:品味系统——读书、电影、音乐;表达系统——我读、我看、我的音乐;交流系统——同城、小组、好友。
品味系统主要是指给用户提供休闲消遣的资源平台,用户可以在上面寻找自己喜欢的图书,经典优秀的电影,风格各异的音乐,轻松快捷地获取到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的信息资源。
表达系统又称为用户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我的豆瓣”“我读”“我看”“我的音乐”等几个板块。
用户可以在上面发表主观的看法和评论,传达出相应的信息。
豆瓣
一、前言——豆瓣是什么?豆瓣是一个集评论、blog、交友、书目推荐于一体的社区网络。
由于它秉持“以书会友”目的,定位于一个“发现”网站,所以被形容为“小众文艺网站”。
其内容由用户产生,用户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音乐的评论,搜索他人推荐,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产生和决定。
主要通过用户点击由Google提供的广告,及购买电子商务网站的相关产品回扣,来获得收入。
2005年豆瓣面世,启动资金只有20万,开发者只有杨勃一人。
豆瓣成立3年后团队也只有25人。
但是3年来不仅营利,而且。
这样一个团队是如何打造出看似与他们实力不相等的成绩的呢?二、豆瓣的市场定位——抓住有价值的小众2005年豆瓣以书评网站面目面世。
以书为切入点进入市场,不过是它锁定自己受众的一个手段。
从豆瓣的前期推广中,分析其受众:1.以书为切入点,必要求其受众是读书之人,爱书之人。
这些人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文化素质较高,善于思考,长于语言文字表达,并且习惯于文字表达。
这就为豆瓣高质量的评论的产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因为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成长历练等每个人喜欢的有很大关系。
所有书实为小众文化。
当用户在欣赏期间在豆瓣上找到志趣相投之人,特别是一本冷门读本时,受众心理对交流的渴望急剧提升。
因智慧火花的碰撞,而油然而生的喜悦之情都会归功于豆瓣,萌生对豆瓣的热爱和忠诚。
豆瓣借此满足小众需求,培育以“兴趣”为媒介扩展人脉关系优越条件,从而成功抓住其第一批用户,更为小组产生提供了天然催化剂。
3.豆瓣最初以电子邮件和在《读书》《万象》高端读书类杂志投放广告的方式来向市场推广自己。
如此,它吸收到的用户还善于使用网络获取知识和交际。
豆瓣实际是利用这些拥有并活跃于博客的用户将豆瓣介绍推广出去。
豆瓣成功的市场推广采用的是人际传播方式实现的。
豆瓣网的成长历程可以证明:首先,网友topku在自己的博客上提到了豆瓣网,那代表着用口碑传播开始自发并行;其次,IT评论人洪波在博客上提到豆瓣网,从那以后,豆瓣网开始成为网上的主流话题之一;当网站创始人杨勃听用户说,有朋友在日常谈话里提到了“豆瓣”,口碑传播终于蔓延到线下。
探访豆瓣办公室—表里如一小清新
探访豆瓣办公室—表里如一小清新作者:朱晓培来源:《财经天下周刊》2014年第09期豆瓣档案2004年9月,阿北(杨勃)原本只想做一个旅行网站,并将其命名为“驴宗”,然而经过近半年的筹备,他最终创办了豆瓣。
现在,从图书、电影、音乐到兴趣小组、同城、东西等,豆瓣已经成为一个兴趣社交王国。
截至目前,豆瓣拥有8200万注册用户,2亿月独立访问量。
一直以来,豆瓣被看作是互联网领域典型的“慢公司”,专注于改善产品和用户体验,逐渐成为一家低调但强大的公司。
每个文艺青年的心中都有一个豆瓣。
很多时候,用户心中的豆瓣既不是公司,也不像产品,从2005年创立到现在,豆瓣一点也不像中国互联网企业那样喧闹,一直以缓慢而稳定的速度不断发展着。
豆瓣办公室所在地,就如人们对豆瓣的印象——小清新。
4月,兆维工业园的院子里鲜花绽放,仿佛是一个公园而不是工业园,豆瓣的4间办公室就坐落其间。
这些办公室原本是按照厂房设计的,高4.8米,比一般办公楼层高出近2米。
豆瓣在设计上尊重了空间本来的样子,色调主要用白色和自然色,符合豆瓣的企业文化:简单,表里如一。
“很多到过豆瓣办公室的人都评价说:你们环境真是不太一样,很开放。
”豆瓣QA主管解彦博说,“我们鼓励大家交流、讨论,所有桌子都没有隔板。
”豆瓣还鼓励员工自带电脑上班,给自带电脑的员工发放补贴,所以在豆瓣办公室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电脑,许多员工还自己配置了各种台灯和小电脑桌,不时选择站着办公。
每间办公室都配备了宽阔的休息室,放置了台球桌、桌上足球和乒乓球桌,供员工休息时使用。
就像豆瓣上的各种兴趣小组一样,豆瓣内也有很多的兴趣社团,比如羽毛球、足球、绘画小组,吉他班和观影俱乐部等。
每周四下班后,观影俱乐部就会利用办公室内的投影仪举行放映活动,而通向休息室的楼梯就成为了他们的座椅。
最有特色的是四处摆放着的红色电话亭,其原型来自于英剧《Doctor Who》里的蓝色电话亭,但为了在空间上显得更跳跃,豆瓣选择了红色。
“豆瓣式”矛盾
为什么豆瓣电影被猫眼电影等产品后来居上?这不仅仅是因为线下能力的差异,另一 个角度来看:许多第三方的视频服务都并不愿意完全引入豆瓣上的“高质量 UGC”内容。 原因在于,豆瓣上用户给出的评分往往和大众用户给出的评分相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远。
不少人聊起这个话题时,都会把其归咎于豆瓣团队缺乏商业化经验,或者在切入一些 如电影等传统领域时遭遇商业合作上的阻力。但实际上,豆瓣所遭遇的最大困难也许是豆 瓣社区产品逻辑和它的商业化之间就存在“矛盾”。
最一目了然就是豆瓣从“小众社区”走向“大众平台”所遭遇的矛盾。2012 年,豆瓣 的覆盖用户数超过 1 亿,2013 年这一数字飙升至 2 亿。对于一个在线社区而言,用户数和 流量的高速增长似乎不应该是什么坏事。可问题在于,高质量的 UGC 内容完全依赖于少部 分的高素质用户,大量涌入的普通用户一方面稀释了高质量内容的产出比例,让豆瓣逐渐 趋于“平庸”;另一方面,随他们而来的淘宝店家、求职招聘广告也在侵害整个豆瓣的体 验。知乎现在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这些做法使得豆瓣成为了一家值得尊敬的公司:它似乎没有我们在大部分中国互联网 公司身上看到的急功近利;在线广告永远不会让人感到厌烦;有不少独树一帜的创新和坚 持;功能的迭代永远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高质量的用户生成内容带来了难以复制的价值。
但问题在于,在商业层面上,已经成立了近十年的豆瓣似乎有点太慢了——虽然豆瓣 的创始人杨勃(阿北)认为用户价值自然会成为商业价值,豆瓣近两年也在商业化动作上 频频发力,可他们依旧未能将二者划上等号。
文艺青年杨勃和他的豆瓣网
我们不鼓励转载 , 与其 阳春 白雪式的职业评论 , 更 很想 学计算机 , 是和 家里商量 之后觉得 , 算机 只是工具 , 但 计 于 动上升。同样 , 是就选择 了物理。” 但计 算机对杨勃 的吸 引力是 巨大的 , 在大学 愿意听到每个读者不那么工整但特别真实的声音。
时, 他在业余 的时间经 常会 写一些小程序 , 出国读书 的时候也在
划书 , 并将网站命名 为“ 驴宗 ” 。做了没多久 , 杨勃在仔细 考虑商 学物理的背景来说 ,豆瓣 网也 比较 适舍做 直接面对消费者 的行 很 业模式 后 , 他发现 自助旅 游的人群 还是太 少了 , 于是 , 勃改变 业—— 这里有大量 的数字 , 多地方需要数字来产生价值。 杨
才迎来 自己的第一个正式 员工。两周之后 。 2号程序 员到位 。所
同 ! 同!一 门心思逛胡同 !” 胡 活动 , 与人数 3 0 多 。 参 00 20 0 8年 , 国货 回潮 , 人又开 始穿海魂 衫 、 无数 回力鞋 , 用百
以, 业界也有 “ 一个人 的豆瓣” 这种说法。
北京 的 l T评论 家 K S E O这样 称赞 : 学物 理的杨 勃 , 能从 纷 雀羚 、 郁美净 , 白兔 。 吃大 喝健力宝。而这股国货风潮最 开始就是
一
件完全 “ 草根” 的事 。
话来说 :从第一次创业的物流咨询服务公司到现 在的 ‘ 瓣 ’ “ 豆 ,
T行业 ,但是差别在于 ‘ 豆瓣 ’与文化的结合非常紧 每天早晨 ,这名前清 华大学的物理高材生 、加州大学 的博 虽然都是 l 士。 都会提 着用 了三 年 , 漆都开 裂了的苹 果笔记本 , 去北京朝 阳
题, 几乎 没有做 任何广告 ,0 5年 3月 7日 , 勃的豆瓣 网开张 0 0多成 员 ; 20 杨 0 活动有 : 3月 2 8日为号召大家加入 “ 地球一 小时” ,
豆瓣创始人杨勃 我是一个专注的人 管理资料
豆瓣创始人杨勃我是一个专注的人管理资料杨勃,陕西人,美国加州物理系,互联网Web2.0代表性网站,网站以图书音像评论比拟为主,主要通过用户点击及购置电子商务网站的相关产品,来获得收入。
去北京之前,对豆瓣积聚了两年之久的好奇使我有过种种摹想。
从在星巴克里凭一己之力写出网站,到率领国内互联网2.0世界里最被看好的团队稳步迈进,这故事的主角究竟拥有怎样的人生履历?年近不惑人称IT老兵的杨勃果然是不鸣那么已,一鸣惊人的么?豆瓣上线三年多来,步伐始终不急不躁,倒是一众旁人,叫好的,唱衰的,众说纷纭。
小众内容做成了流量大站,核心口号“帮助每一个人发现中最适合自己的事物”也日渐被熟悉和认同。
当走进这间酷似工厂车间的办公室,没有过多的点缀和装饰,一片错落有致的办公桌堆里站起来今天的主人公。
我猜这根本符合人们对这个工作环境的揣测,一如他们在豆瓣网上看到的那样,简单,有序,有效率。
杨勃:没有过特别的规划。
当然可能每个人都想要那种特别成功特别丰富多彩的生活。
我也这么想过。
但是校园之外的世界太大,做学生的时候想太多。
包括回国后在快步易捷的第一次创业和豆瓣的第二次创业也只是当时的一个决定。
在大学的时候我其实想当科学家,而且在美国念书也一直在这条路上努力。
真的很难预料到自己以后会进入一些别的行业。
杨勃:肯定有可惜的地方。
但生活里大多数时间我们都在做一种妥协,认清哪些事是最重要的,次重要的,然后为这些事请做一些妥协。
杨勃:我觉得都挺重要。
从最初的设想到自我否认再到事无巨细地去准备,每一步都很关键。
我是一个专注的人。
盯着一件事做的时候一般不会为别的各式各样的想法分神,也尽量防止其他不重要的事来牵扯自己的精力。
豆瓣从开始做到现在,一直是比拟专注的。
杨勃:低调与否一方面是个人的性格,另一方面也看一个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通过什么来表达。
豆瓣是讲求技术和产品的公司,我们希望把事情做好。
做好了用户自然会帮我们宣传,出现口碑传播。
豆瓣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老老实实不断往前做。
杨勃:一个人的“豆瓣”
杨勃:一个人的“豆瓣”一年前,北京朝阳门丰联广场的星巴克咖啡店多了一位常客。
这个30多岁、衣着休闲的年轻人是“豆瓣”网创始人杨勃,网名“阿北”,每天都会在这里饮着今日咖啡工作到下午4点多。
据杨勃讲,“豆瓣”网几乎就是在北京和上海的几家星巴克写成的。
从2016年3月至今,由一个人开发、运营的书评、影评、乐评网站“豆瓣”网,已经有5万多注册用户,成了WEB2.0们的明星。
这对于曾经把物理作为事业,“计算机不过是工具和兴趣”的杨勃来说是“玩”出点名堂。
从“驴宗”到“豆瓣”2016年7月中旬,辞去一家物流咨询企业CTO职位的杨勃跑到美国求职。
“求职面试官是个华人,他说很羡慕我,有在大陆创业的经验。
”杨勃说,跑了一圈之后,觉得还是应该回来创业。
“我选择项目的方法就是和朋友聊天”杨勃说,“很多朋友是MBA,他们点子很多,提出了很多建议,直到一天说起旅游”。
2016年9月,杨勃为自己的旅行网站制作了商业计划书,并命名为“驴宗”,但后来他又觉得,自助旅游的人群还是太少了,于是,杨勃将目光投向了“书”。
如今,杨勃将“豆瓣”的核心思想总结为,“可以找到不同的东西,并且适合自己”,他解释说,朋友的推荐往往对购买某种产品非常关键,现在“豆瓣”扩大了推荐的群体,你会相信特定陌生人的推荐,这“可以理解为一种以书等具体物体为媒介的人脉关系网”。
在确定以“书”为主要方向前,有人曾建议用时髦的数码产品、汽车等,但是杨勃认为手机的新品也就那么几十种,很容易研究透。
对每个手机的评价虽然具有价值,但是让大众参与,“让每个人都点评的价值不大”。
这种产品更适合由几个工程师完成评论,采用类似硬件网站目前的模式。
“书就不同了,每年出版的书大约数十万种,没有人知道全部的种类,因此需求是最为旺盛的,价值也是最大的。
”杨称。
滚雪球从2016年10月开始,网站前期的开发经历了5个月,2016年3月7日,杨勃的“豆瓣”网开张了,并且第一天就有用户注册。
杨勃:一个不忘初心的理想主义者
杨勃:一个不忘初心的理想主义者作者:刘言岚来源:《经济视野》2015年第18期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高材生,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学博士,1998年加入BM担任顾问科学家,正是这样一个纯正的理科男,创造了“豆瓣”这么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王国。
“豆瓣”是一个神奇的网站。
最早入驻它的用户就像是坐着五月花号来到一个精神的乌托邦。
“豆瓣”的用户几乎都是漂流在纯粹的精神海洋里的文艺青年,他们热爱生活、品味独特,读书、听音乐、看电影,生活方式独具一格,对接触的事物更是有独到的见解。
是“豆瓣”为他们的鬼马创意和异于常人的见解提供了一个抒发的出口,它像黑夜的火炬一样将一群又一群兴味相投的人吸引到同一个地方,让英雄和英雄之间惺惺相惜,让孤寂的灵魂在茫茫人海中寻得知己。
而杨勃,就是这个网站的创立者。
做自己狂热的事杨勃的履历似乎与“豆瓣”这样一个文艺园地没有任何关联。
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高材生,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学博士,1998年加入IBM担任顾问科学家,从事磁记录设备的计算模型工作,2000年到2004年间,他担任创业企业快步易捷的首席技术官并参与了该企业的创立。
但正是这样一个纯正的理科男,创造了“豆瓣”这么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王国。
2005年他开始搭建豆瓣网,并在一年后成立公司。
记者问杨勃:“为什么最后…背弃‟物理,是不是由于不喜欢的原因?”杨勃回答道“我喜欢啊!当把一件事情作为事业,喜欢可能还不够,要狂热才行吧!”从高中获得全国中学生物理一等奖到在美国拿到物理学博士,物理陪伴了杨勃很多年,也给他带来了很多荣誉和光环,但他还是选择了自己最狂热的事情,那就是做豆瓣,帮助人们发现生活,分享快乐,让志同道合的人找到伙伴。
“豆瓣”上的东西部是杨勃喜欢的,和土豆的王微一样虽然都是IT圈外的人,但是对所做东西的热爱绝不亚于任何人。
“我学的是物理,但中学起我就很喜欢编程序。
读研究生时很痛苦,想转到文科去。
因为我的朋友们都是文科生。
”杨勃告诉记者。
豆瓣网的盈利模式
浅析豆瓣网的盈利模式【12A班胡璇(MF1202117)、徐磊(MF1202297)、李弘(MF1202148)】一、豆瓣网简介(一)豆瓣网的背景豆瓣网的创始人杨勃,是留学美国的物理学博士。
2000年回国之后,曾从事了4年的物流工作。
后来开始尝自己设计网站。
他当时的想法是,虽然自己看了很多书,但跟周围同事、朋友沟通感觉自己学的东西仍有限。
帮助大家分享自己的东西、发现一些新的东西,这成为他设计自己的新网站的出发点和核心理念。
于是他参照了标签(tag)、亚马逊的内容推荐等一些做法,构建了自己网站的框架。
2005年3月豆瓣网正式创办。
(二)豆瓣网的特点与大多数网站不同的是,豆瓣网的内容都是用户生产的,可以说是典型的Web2.0的应用,也是一种新的社区。
目前,豆瓣网有书、电影、音乐这几个类别的接近100万条的目录。
每个注册用户看到任何一本书、一个电影都可以点“我看过”、“我想过”、“我听过”、“我正在听”等,用户只需要用鼠标点击而不是键盘输入就可拥有一个自己的“书单”。
根据用户看过的东西,豆瓣网马上会推荐一些他最可能感兴趣的东西,用户也可以很快发现自己喜欢的新东西,比如说书籍,CD等。
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1.用户和用户之间有很多互动的可能例如,用户只要在豆瓣网有超过8本书或者电影这样的清单,网站便会自动推荐和他口味最像的人,并且可以了解到那些人最近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
由此,用户也会在豆瓣网拥有一个叫“臭味相投”圈子,用户可以了解圈子中发生的任何事情。
2.评论成为人们互动的一个重要方式人们在读完某本书、看完某部电影,或听了某些音乐,都可以发表评论。
豆瓣还推出针对博客的服务“我上”,帮助每一位用户在纷繁复杂、日益膨胀的博客内容中,快速、有效的发掘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信息。
后来又发展为“豆瓣九点”,它以“物以类取、人以群分”为出发点,进行分类博客文章的聚合展示。
与较为流行的基于内容的博客聚合不同,“豆瓣九点”的内容分类是基于人的兴趣与选择。
浅析豆瓣网的商业运营模式
摘要在网络传播形式异军突起的、微博流行的时代,豆瓣网作为一个独特的网站迅速变化发展着,走在一个专门研究书、电影、音乐的网站的前列。
豆瓣网由杨勃于2005年3月创办,启动资金是杨勃和几个朋友共筹不到20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以其独特的书评、影评、乐评为主题社区而著称,也因开创了国内Web2.0新模式而闻名。
从构想到技术实现均由杨勃一人完成,业内对此有“一个人的豆瓣”的评价。
豆瓣的名字来源于杨勃曾经居住的北京朝阳门附近的豆瓣胡同。
作为一个以口碑传播的传统传播方式联合网络传播方式,豆瓣网获得很大的成功,该论文将从豆瓣网的架构、功能特色、市场定位、产品定位、盈利模式、技术模式、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及资本模式来浅析豆瓣网的商业运营模式。
关键词:豆瓣网;商业模式;营销模式;web2.0前言自2004年起,国际互联网在信息组织方式和观念上经历了从Webl. 0到Web2. 0的发展。
这些变化使互联网广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各种类型的Web2.0网站纷纷建立,一批新型网络信息载体如博客、播客、搜索引擎、简易信息聚、社交网络服务等在网络使用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大。
它们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豆瓣网作为中国最早的Web2.0网站之一,以其人性化操作、个性化网站设计和特有的文化特色为亮点,用户在网站上可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音乐的评论,可阅读、分享其他用户的推荐。
豆瓣网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产生和决定,甚至哪些内容将出现在豆瓣上也取决于你的选择。
豆瓣网就这样一个以人为中心,以清新的页面风格吸引着广大的用户。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讲,本文在查阅与学习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豆瓣网的架构、功能特色、市场定位、产品定位、盈利模式、技术模式、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及资本模式对豆瓣网的商业运营模式进行系统论证,使之成为一个较为全面的逻辑体系,为专业学者在开展豆瓣网商业运营模式的研究问题方面提供参考意见。
豆瓣商业化再试水 新产品指向明确 文艺和商业能否双赢?
豆瓣商业化再试水新产品指向明确文艺和商业能否双赢?刚刚过去的2014年5月7日,是豆瓣阅读付费书店正式上线两周年。
作为豆瓣商业化尝试的重要部分,豆瓣阅读由用户直接付费购买,商业链条更短。
这一次,它看上去离钱比较近。
要点1豆瓣阅读用长尾的版权收入养活作者与自己,从商业的角度,这是文艺的胜利。
2传统影音书收入已趋于稳定,更多新产品在落地之初便有更明确的商业化指向。
3移动端的重要性已经成为豆瓣内部的共识,杨勃多次在公司内部强调,今年要重视移动端。
豆瓣阅读尝试付费模式豆瓣阅读最早闯入大众的视野,是在2013年初。
网络写手丁小云发表微博致谢读者,称其两部作品《论文艺女青年如何培养女王气场》和《7天治愈拖延症》在豆瓣阅读上已累计销售16624部,累计销售额为54970.48元。
这一数字令人惊诧。
丁小云出售文章均属于非虚构类杂文,而非“吸金”能力强悍的玄幻、穿越、言情等类型小说。
与其类似的还有吉井忍的三部美食类作品,米周的游记故事,以及网络红人和菜头的《饭醉记录》,分别累计销售9224篇、2626篇、3079篇。
以《饭醉记录》1.99元的单篇售价计算,按照豆瓣与作者三七开的分成比例,和菜头可获得4289元的版权收入。
和菜头曾如是表示:“我不确信豆瓣阅读能够养活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因为我们都明白读书的人是多么的稀少,但豆瓣阅读可以利用长尾上的分成养活它自己。
这就是说,它可以持久地存在下去。
”从商业角度看,这是文艺的胜利。
以“世间之事,经验之谈”为要义的付费专栏,是豆瓣阅读三大收费模块之一,豆瓣阅读主编范超然用“自出版”来形容付费专栏的性质,专栏由普通作者直接供稿,须经过编辑团队的人工审核。
豆瓣阅读另外两大板块小说连载和电子书栏目同样是经过筛选的结果。
付费专栏和连载小说的前三篇默认免费,第四篇起则由作者自主定价,0.1元-2元/篇不等,豆瓣和作者按三七分成;电子书的版权由出版社提供,豆瓣与出版社同样按售价的三七分成。
豆瓣网创始人杨勃:文艺青年创业记
豆瓣网创始人杨勃:文艺青年创业记作者:陈永恒来源:《赢未来》2013年第03期杨勃被称为中国IT圈著名的“圈外人”,他没有系统学过编程,却一个人花了三个月时间写好完了豆瓣网的代码;他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16岁保送清华大学,20岁赴美留学,进入IBM后认为没有激情而辞职;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英文书,要是坐在坐在马桶上看英文书的话,他会觉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他喜欢旅行,曾一个人驾车穿越美国东西海岸,如今他已搜集三大洲的各种车船票。
杨勃与另一个赴美留学的文艺青年——土豆网创始人王微同一年创业,但他们的结局却迥然不同。
王微经过与另一家公司的恩怨纠葛后,最终离开了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而杨勃所创办的公司经过八年慢跑和数次融资后,已聚集起6800多万各类青年,成为最有活力和影响力的青年社区。
杨勃是谁?很多人并不清楚,甚至是许多他的用户也没听说。
不过说到他创立的豆瓣网,以及那个“阿北”的网名,知道的人肯定不少。
作为豆瓣网一号用户,他拥有55434名粉丝,一张戴眼镜微笑着的图片就是杨勃在豆瓣的形象。
“阿北”是杨勃最早的网名。
他是陕西人,早期豆瓣网几乎就是在上海和北京的几家星巴克写成的。
在上海徐家汇美罗城星巴克写代码时,许多人问他网站什么时候上线,南方人又很喜欢用“阿”什么来称呼人,加上他们普通话又不太好,“勃”就念成了“北”,所以就有了“阿北”这个名字。
而他觉得还不错,就拿来做网名了。
很多人很想知道“豆瓣”这个名字怎么来的,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杨勃说:“其实也很简单。
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开始做豆瓣网时,我住在北京朝阳门内的豆瓣胡同,就想到这个名字还可以,而且没有人注册域名,我就注册了。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它,上口、好记,也有草根气息。
”会写代码的初中生就像很多初创的互联网企业一样,创始人多是技术出身,懂得编程,但杨勃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学过编程。
在豆瓣网诞生之初,只有杨勃一个人在写代码,剩下四个人负责运营内容,不过写代码这事儿的确难不倒杨勃,因为他早在上初三的时候就看会了。
杨勃:创造每一个人的主流生活
杨勃:创造每一个人的主流生活作者:小丁来源:《课堂内外(高中版)》2008年第10期他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却自诩为“草根”;他放弃IBM公司“顾问科学家”的职位,却在北京的胡同里捣鼓出了一罐味道醇厚的“豆瓣”;他身为网络红人,却用着土得掉渣的电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狂打CS;他创造了一个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却让每—个参与者都拥有了自己的主流生活……杨勃在个人主页上这样形容自己:常居上海,豆瓣的临时总管。
现在多数时间在忙忙碌碌地为豆瓣添砖加瓦。
坐在马桶上看书,算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间。
不但喜欢读书、旅行和音乐电影,还曾是一个乐此不疲的实践者,有一墙碟、两墙书、三大洲的车船票为记。
现在游荡得差不多够了,开始懂得分享和回馈。
豆瓣是一个开始,希望它对你同样有用。
“星巴克”写出来的程序豆瓣是靠着五万元的风险投资起家的。
起始的员工只有三个人,除了兼职的两个,就是老板杨勃。
杨勃在清华念的物理,然后去美国读博,毕业就进入IBM工作,职位是顾问科学家。
2004年的最后几个月,他决定离开亲手参与创业的那家供应链管理公司,去做一件完全草根的事。
每天早晨,这位清华大学的物理系高材生,提着用了三年,漆都开裂了的苹果笔记本,到北京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上班”。
有段时间杨勃差不多天天去,星巴克的服务生每次都猜他要喝什么,有时也问一下:“你网站做得怎么样了?”不知道为什么,他在星巴克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
在那里,杨勃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听到了奇奇怪怪的事。
豆瓣的一半程序是在那里写的,名字也是这样来的。
交了域名费和服务器托管费,这个名字和内容一样怪的网站不声不响上路了。
没有编辑写手,没有特约文章,没有六百行的首页和跳动的最新专题,几乎没有做任何广告,没有办公室,但豆瓣注册用户很快突破万人,日点击量超过20万。
有人这样称赞:学物理的杨勃,能从纷繁的枝叶中抓到主干,所以他可以把豆瓣做得如此清爽干净。
“豆瓣”有很多种口味豆瓣的口号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杨勃:豆瓣就是我的位置
龙源期刊网 杨勃:豆瓣就是我的位置作者:张向东来源:《创业邦》2009年第12期有个故事,以前和杨勃聊天的时候,我向他求证过。
那是豆瓣周年庆上,豆瓣投资人、现在的董事之一、联创策源合伙人冯波给杨勃一个大纸箱,里面全是杨勃在豆瓣上列出的“我想读的书”。
故事有趣好玩,作为采访者,我喜欢这个故事,还因为它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两点:一是杨勃为豆瓣设计的互联网模式。
豆瓣就是借助文化生活的各个元素,把人们组织起来的社区。
书、音乐、电影、活动,部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流,这个以互联网的社交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平台,使交流变得有效率,从而产生商业价值。
看,借助这个平台,投资人对杨勃读书状态了解的清晰程度,可能超过对豆瓣的经营业绩。
短短四年,这个互联网模式,让豆瓣成为一个日益清晰的文化符号。
二是杨勃这个人的趣味。
在我认识的创业群中,极少有他这样,一直以来,与文化生活不离不弃,有如空气和水。
他的阅读不功利,广泛又深入。
绝非嘲讽,大多数CEO忙碌操心,读书需求基本上在中国机场里的书店就可以得到满足。
这也是豆瓣自始至今保持文艺气质的主要原因吧。
创业3年,从一个新鲜的模式,到一家融过资、数十员工的网站,杨勃现在也必须许下承诺,说今年盈利,商业模式是必须看到的时候了。
最近一段时间来,豆瓣改动频繁,这些改动,也是豆瓣走入新阶段时,杨勃和团队的思考。
豆瓣有中国互联网最高质量的UGC内容,也有最挑剔的用户,我采访他前,3G门户用户给我的留言一半是质疑他们的多次改版。
对于这些,杨勃越来越不愿意以个人身份来回应,他希望用户看到“阿北”那个昵称,只想到那是一个普通的豆瓣用户。
这是一个网站、一个组织从少年到成人的变声期。
豆瓣被视为文艺符号,杨勃的外在很符号,每次接受采访,要是拍照,他会很留意展示自己对苹果电脑的热爱,1969年出生的物理学博士,照穿帆布球鞋,T恤的图案也总有些特别的意味。
这次他穿的T恤印着“Everything is on its place”,图案是一个书架,CD、书备安其位,显然来自他的人生哲学。
案例豆瓣网的融资历程
豆瓣网的融资历程1“豆瓣面对的其实并非是一个小众市场。
”杨勃的理由在于书籍、电影、音乐事实上是一个超级普遍的需求,其背后的人群也是超级庞大的。
“关键在于如安在现有的基础上找到一条合理的途径以吸引更多的用户。
”其实,豆瓣本身也不是杨勃创建的第一家企业。
持续者早在2000年,杨勃就辞掉了IBM顾问科学家的工作回到了北京。
在北京国贸的星巴克,杨勃在清华时的老同窗说服了他。
“其实我参加进去的时候,他们已经快要拿到投资了。
”杨勃那时在这家名为“快步易捷”的企业职位是首席技术官。
杨勃坦诚关于那次并非是很喜爱,“更多的是受到了那时热潮的感染,并无想好自己能做什么。
跟昔时很多怀有远大理想的企业一样,‘快步’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物流E化方案供给商。
可是经历了、烧钱等进程以后,‘快步’却没能朝着目标再前进一步。
”2004年7月中旬,决定再也不坚持的杨勃跑到美国去转了两周后觉察,自己“再也无法想象回到大公司去上班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回国后不久,一个名叫“驴宗”的网站就在杨勃的电脑里成型了。
“驴宗”的方式跟杨勃的爱好紧密相关。
当杨勃还在美国的时候,他就曾经靠着打工挣来的钱在美国、欧洲等地跑了一大圈。
只是在某种程度上,“驴宗”只是后来的“豆瓣”的实验品。
“相对旅行而言,看书、听音乐、看电影是一种加倍普遍的需求,也是我的爱好。
”2004年9月间,离开曾经居住的北京豆瓣胡同,杨勃决定在网上给自己也给大伙儿建一个“豆瓣”网站。
另类天使1转自“融资通”网站,链接:“我感觉用20万元人民币(大约合万美元)差不多就能够够够做出一个雏形来。
”只是二次的杨勃那时手里确实是连这20万也拿不出来。
“我自己的钱都砸在了快步易捷里头了。
”开始写豆瓣网站程序后不久,杨勃就想到了天使投资。
在美国呆了快要10年的杨勃找起这点钱来也没有费多大劲。
“梁文超给我投了万美元,他的一个同事也随着投了1万美元。
”梁文超是杨勃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念书时同寝室的同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始人杨勃说,豆瓣要变成一个简单的地方一个长期的豆瓣用户会有一些摆脱不了的习惯,比如给看过的书和电影打标记、在一些名字奇怪的小组里看帖子、在广播里对豆瓣的改版表达困惑。
如果困惑足够强烈,会导致他在右上角点击“我的账号-删除账号”,大部分人会在这过程中犹豫,再点返回键,继续给看过的书和电影打标记、在一些名字奇怪的小组里看帖子,过一段时间,再在广播里对豆瓣的改版表达困惑。
他们在尝试。
豆瓣在尝试。
阿北在尝试。
“之前是修了几个城中城,现在是把城中城的城墙推掉。
”阿北这样解释豆瓣过去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在为一个没有变过的目标作准备,那就是要变得简单。
简单的意思不是指内容单一,而是随着书影音,还有旅游、减肥、游戏、化妆品这些类别的丰富,它被归为了一个词“兴趣”,豆瓣可以引导用户去“发现”更多,这是这个网站一开始就想做的事情。
我们到北京酒仙桥路的豆瓣公司采访阿北的前一个多小时,他还在跟产品经理开产品决策会议,这是公司每周非常重要的会议,此前各产品线有各自负责的产品经理,如今,就在这最近一年里,阿北对产品有了更加直接的控制,“整个公司主线产品是清楚的——就这一个产品,很多产品经理一起开会。
”这也预示着,豆瓣的思路正在变得明确。
豆瓣目前投入最大,也是阿北参与最多的产品,就是豆瓣的移动应用,阿北选择将他做成一个通用平台,也就是豆瓣在 2005 年的主页上就已经体现出来的意图:发现共同的趣味。
用豆瓣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汇聚一亿人的生活趣味”。
阿北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尝试每条可能的道路,当我们把豆瓣十年的首页变化截图呈现给阿北看的时候,也确实看到了这些道路的错综复杂,但是方向是清晰的。
一个长期的豆瓣用户会有一些摆脱不了的困惑:豆瓣到底想做什么?豆瓣为什么总在变?豆瓣为什么还不赚钱?豆瓣为什么要做阿尔法城?豆瓣为什么跟线下地推保持距离?我们问了阿北,听他怎么回答。
为什么豆瓣应用首页变成豆列了?好奇心日报():我们从大家最关注的东西开始聊起。
为什么豆瓣应用现在主推豆列?阿北:2.0 我们从豆列开始,但并不是说整个产品是围绕豆列的。
豆列是把之前用户在豆瓣上整理他发现的内容这件事用一个统一的形式呈现出来。
之前用户会整理自己在各个地方发现的东西,放在一起。
但整理的方法太多,比较乱,现在统一起来用豆列的形式。
豆列属于整个豆瓣里面发现体系的一部分,并不是说豆瓣应用围绕豆列来建造,虽然 2.0 最大的变化是这个。
豆列背后更重要的变化是,它打破了之前豆瓣图书、电影、音乐三个垂直领域,加上小组、日记、相册等等 UGC 功能的分割。
豆列是一个标题里面什么都有。
豆列里面既可以是一本书,一个有评论的电影,也可以说是一张照片,关于攻略的日记,就是它相当于将豆瓣里各式各样的内容都集中到豆列里面。
这个是最大的变化。
比方说你现在想去台湾旅行,豆瓣上对你有帮助的可能是说台湾旅行的书、可能有台湾旅行的小组、可能有用户写了一篇台湾旅行的日记、另外一个用户做了一个台湾的豆列。
之前这些东西是散在豆瓣各个地方,你去广播那你去看日记,你去小组找找找不同的小组,那你去书下面找台湾的书,它是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我觉得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有兴趣的话,通常他对所有这些事情的兴趣都是全方面的。
在 2.0 中我们开始用更一致的形式,将豆瓣的各项服务综合呈现出来。
豆列是其中一个办法。
好奇心日报():在 09 年的时候,一开始豆瓣是登陆之后是广播,之后变成了豆瓣猜,再后来又变了挺多次。
现在应用打开就是豆列,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阿北:本质就是通用的发现服务这件事比较难做吧。
用户发现好的东西是多种途径,用任何一种方式都不完美。
比如你用广播的话,新用户如果没及时关注很多达人级用户,他的首页就是空的。
“关注”这件事在豆瓣上和微博上最大的不同在于,在豆瓣上的是各色各样的生活兴趣达人,他们在发现的能力和视野上比普通人宽很多,但他们不是公众名人。
所以你没办法一上来就推荐一堆名人,说这是谁谁谁,你可以关注他。
微博可以做这件事情,这样你的首页马上就有内容。
豆瓣上就有很多最值得被关注的用户其实是这样,他们在外边并没有名气,在公众里并不是一个符号,所以你以前并不知道他、没办法第一天就关注很多对的人,首页的价值就会有限。
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新用户进来快速的先有好的内容,这可能是从热点或算法推荐去做,所以这里边可能就有一些反复。
整个豆瓣对这个事的认知也是在逐年积累,到现在算是比较成熟吧。
所以广播现在不在应用首页而是在圈子里面,也是这样的目的。
不同类型的用户对豆瓣的感受不一样,很多用户认为豆瓣是个看内容的地方,也有很多用户认为豆瓣是个关注有意思的人的地方,这个不一样,就是有这样一个需要平衡的事情。
好奇心日报():豆列以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东西?阿北:豆瓣一个很大的价值是在各个领域帮助用户去发现好东西,就是回到最初的时候就是做算法推荐。
发现里面有几种方式,目前最主要的是各种榜单、热点。
媒体就是讲热点,如果是电影和书的话用户会看榜单。
在没有特别窄的关注点的时候,很多人想找最近有什么好书的话会去看榜单。
比如书店都有一个书架说,本周这些书是畅销的,这是一个方式。
另外一个是豆瓣一直在做的就是算法推荐,里边最纯粹的产品形态是豆瓣 FM,里边的个性化电台,也就是私人电台,是按照算法推荐歌曲给你的,这是最早豆瓣想做的。
后来我们意识到它是大问题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户,依靠别的用户来帮你发现东西。
豆列就是依靠用户来帮助你发现东西。
用户他有兴趣说把自己发现的好东西整理在一个豆列里面,放出来跟全世界说,你们谁有兴趣,我也不知道会帮到谁,(就整理出来)放在这。
这是以前用户一直在做的,2.0 做了一个事情就是让这个豆列可以订阅,方便别人去查看,那它现在是首页的一部分。
其实在 App 的首页里面,除了豆列,此时此刻更多的是用户在他感兴趣的领域中得到的,比如用户感兴趣的是居家,那居家下面的内容会推荐给用户,(首页)是热点和豆瓣传统的算法得到的,此时此刻更多是通过这些方式得到的,是一个组合的方式。
好奇心日报():豆瓣有多少人在豆瓣应用这块,如何分工?阿北:我们公司超过一半的人现在是在豆瓣应用里边。
最大的是工程师团队,人最多的。
我们有一个大的编辑团队,大约 20 多人,然后剩下就是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产品经理有十几个人,设计师不到 10 个人。
剩下都是工程师。
这些都是产品技术团队。
剩下就是所有的公司层面的团队,除了支持团队,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有的这些团队,还有的就是刚才说到的几个独立产品线,有些是一个子公司这样。
豆瓣今年打算做什么?好奇心日报():豆瓣今年接下来还打算做些什么?阿北:这个还是比较清晰的。
一个是评分和评论。
我们一直希望它是一个横向的,就是通用的服务,不光是图书电影音乐,别的东西也可以被评分评论,一步步我们希望能做到。
另外就是说豆瓣的发现、包括豆瓣社区,豆瓣之前图书电影音乐之外的这些东西,我们希望它能围绕个人兴趣来组织,生活或者兴趣,比如减肥就是这样的话题。
它会逐步变得更加清楚,用法、覆盖的领域能够更广。
各种兴趣其实豆瓣下面都有,内容都产生了很多,只是没有很好地把他们组织起来,没有很好地传递给用户,所以这些是另外的全面地覆盖最大众的用户各种各样的兴趣的一件事情。
这两个事情分别就是非常大的命题,也是在豆瓣的服务下我们非常希望能做到的。
所以这个可能一年都不止。
还有一个事情,我们的 App 和网站,包括手机浏览器上的豆瓣,它应该是一致的。
它们现在有区别,比如首页就是不同的, PC 上面是广播,App 里面是内容的东西,(它们)在很多地方还是有差异。
其实综合起来,就是豆瓣的通用化,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
好奇心日报():你提到豆瓣未来可能会更简单,“简单”在这里是指什么?阿北:比方说,豆瓣只有读书,是简单。
豆瓣有读书、有电影,这个就稍微复杂一些。
读书、电影又加上音乐,这个就更复杂了。
加上游戏,更复杂了。
然后再化妆品,等等就非常复杂了。
但是你在有十几个类目的时候,最后就变成兴趣。
而个人兴趣是个蛮简单明确的东西。
通用之后会变得简单。
你会看到很多人把豆瓣和其他地方比。
比方说,豆瓣跟天涯、豆瓣跟微博、豆瓣跟知乎,最后发现这些服务都不是像豆瓣。
其实豆瓣一直是有通用性的,只是说一般是有个垂直的相应的东西。
放在一起就变得复杂。
我们现在只是说,把通用的一些事做得非常彻底,然后概念上就变得简单了。
好奇心日报():豆瓣最早是电影、音乐和书。
各部分里面独立的豆列其实也已经好几年了,但是你们后来是怎么想到要把这些东西合起来,重新推出?阿北:豆瓣是从读书电影音乐开始做的,但是豆瓣一直自身的愿景和想做的事情是它能扩到更多领域里面去,所以看过去 10 ,这其实是一个大的主题。
07 年的时候,当时豆瓣的图书、电影、音乐这三个领域的影响逐渐在扩大,慢慢从小众人群开始扩展到大众人群中去。
那会儿我们刚开始有一个产品经理团队,讨论我们怎么做更多(垂直)领域。
当时就分给三个产品经理,一人一个领域,让他们每人做一个调研,看看这个该怎么做,有什么值得做的。
我记得很清楚,一个人是数码产品、一个人是化妆品、一个人是游戏。
但最后我们的结论是说不太合适去做(更多领域)。
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当时豆瓣还比较小,大概二十来人的小公司,觉得这个事情太庞杂不一定能做。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我们还非常执迷于个性化推荐,这件事情在其他的领域价值好像没有那么大。
所以当时就没有把豆瓣的服务推到更多的领域去。
但与此同时豆瓣小组开始在图书、电影、音乐之外吸引到越来越多的话题。
化妆品、游戏、数码产品在豆瓣小组里面都有用户在建小组在讨论。
所以当时我们没有像图书、电影、音乐做评分评论这样的方式去做这些领域,而是把注意力放在社区里面,看小组能不能成长为一个通用的东西。
所以当时讨论的是不适合做推荐、评分评论。
最近为什么重提这件事情,其实就是因为这件事情一直没有一个好的答案。
然后它直接的一个结果就是在手机端,豆瓣被分成了很多个应用,图书、电影、音乐、小组这样。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用户搞不清楚我们应该用哪个。
所以它仍然不是一个理想的,给用户清楚传达“豆瓣是什么”的一个东西。
我们整合的时候是要在概念上整合才可以,而不是简单的把几个应用放到一起。
所以豆瓣 App2.0 最大的变化是概念上让豆瓣变成一个通用的东西。
它有豆列也好,它有兴趣标签也好,这些东西是通用的。
你看里面(豆瓣 App2.0)加进去的这些,广播,小组都是通用的东西,横向的,这样在我们同一个产品里边就是非常自然地得到各个领域的好的东西。
好奇心日报():我以前在豆瓣上存在很多年的一个疑问。
比如在电影里面搜了一部片子,同名的书没有出现。
这个当时是可能是技术上有难度还是说完全是产品的决定?阿北:这是产品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