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杨勃说,豆瓣要变成一个简单的地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始人杨勃说,豆瓣要变成一个简单的地方

一个长期的豆瓣用户会有一些摆脱不了的习惯,比如给看过的书和电影打标记、在一些名字奇怪的小组里看帖子、在广播里对豆瓣的改版表达困惑。如果困惑足够强烈,会导致他在右上角点击“我的账号-删除账号”,大部分人会在这过程中犹豫,再点返回键,继续给看过的书和电影打标记、在一些名字奇怪的小组里看帖子,过一段时间,再在广播里对豆瓣的改版表达困惑。

他们在尝试。豆瓣在尝试。阿北在尝试。

“之前是修了几个城中城,现在是把城中城的城墙推掉。”阿北这样解释豆瓣过去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在为一个没有变过的目标作准备,那就是要变得简单。简单的意思不是指内容单一,而是随着书影音,还有旅游、减肥、游戏、化妆品这些类别的丰富,它被归为了一个词“兴趣”,豆瓣可以引导用户去“发现”更多,这是这个网站一开始就想做的事情。

我们到北京酒仙桥路的豆瓣公司采访阿北的前一个多小时,他还在跟产品经理开产品决策会议,这是公司每周非常重要的会议,此前各产品线有各自负责的产品经理,如今,就在这最近一年里,阿北对产品有了更加直接的控制,“整个公司主线产品是清楚的——就这一个产品,很多产品经理一起开会。”

这也预示着,豆瓣的思路正在变得明确。豆瓣目前投入最大,也是阿北参与最多的产品,就是豆瓣的移动应用,阿北选择将他做成一个通用平台,也就是豆瓣在 2005 年的主页上就已经体现出来的意图:发现共同的趣味。用豆瓣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汇聚一亿人的生活趣味”。

阿北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尝试每条可能的道路,当我们把豆瓣十年的首页变化截图呈现给阿北看的时候,也确实看到了这些道路的错综复杂,但是方向是清晰的。一个长期的豆瓣用户会有一些摆脱不了的困惑:豆瓣到底想做什么?豆瓣为什么总在变?豆瓣为什么还不赚钱?豆瓣为什么要做阿尔法城?豆瓣为什么跟线下地推保持距离?我们

问了阿北,听他怎么回答。

为什么豆瓣应用首页变成豆列了?

好奇心日报():我们从大家最关注的东西开始聊起。为什么豆瓣应用现在主推豆列?

阿北:2.0 我们从豆列开始,但并不是说整个产品是围绕豆列的。豆列是把之前用户在豆瓣上整理他发现的内容这件事用一个统一的形式呈现出来。

之前用户会整理自己在各个地方发现的东西,放在一起。但整理的方法太多,比较乱,现在统一起来用豆列的形式。豆列属于整个豆瓣里面发现体系的一部分,并不是说豆瓣应用围绕豆列来建造,虽然 2.0 最大的变化是这个。

豆列背后更重要的变化是,它打破了之前豆瓣图书、电影、音乐三个垂直领域,加上小组、日记、相册等等 UGC 功能的分割。

豆列是一个标题里面什么都有。豆列里面既可以是一本书,一个有评论的电影,也可以说是一张照片,关于攻略的日记,就是它相当于将豆瓣里各式各样的内容都集中到豆列里面。这个是最大的变化。

比方说你现在想去台湾旅行,豆瓣上对你有帮助的可能是说台湾旅行的书、可能有台湾旅行的小组、可能有用户写了一篇台湾旅行的日记、另外一个用户做了一个台湾的豆列。之前这些东西是散在豆瓣各个地方,你去广播那你去看日记,你去小组找找找不同的小组,那你去书下面找台湾的书,它是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我觉得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有兴趣的话,通常他对所有这些事情的兴趣都是全方面的。在 2.0 中我们开始用更一致的形式,将豆瓣的各项服务综合呈现出来。豆列是其中一个办法。

好奇心日报():在 09 年的时候,一开始豆瓣是登陆之后是广播,之后变成了豆瓣猜,再后来又变了挺多次。现在应用打开就是豆列,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阿北:本质就是通用的发现服务这件事比较难做吧。

用户发现好的东西是多种途径,用任何一种方式都不完美。比如你用广播的话,新用户如果没及时关注很多达人级用户,他的首页就是空的。

“关注”这件事在豆瓣上和微博上最大的不同在于,在豆瓣上的是各色各样的生活兴趣达人,他们在发现的能力和视野上比普通人宽很多,但他们不是公众名人。所以你没办法一上来就推荐一堆名人,说这是谁谁谁,你可以关注他。微博可以做这件事情,这样你的首页马上就有内容。

豆瓣上就有很多最值得被关注的用户其实是这样,他们在外边并没有名气,在公众里并不是一个符号,所以你以前并不知道他、没办法第一天就关注很多对的人,首页的

价值就会有限。

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新用户进来快速的先有好的内容,这可能是从热点或算法推荐去做,所以这里边可能就有一些反复。整个豆瓣对这个事的认知也是在逐年积累,到现在算是比较成熟吧。

所以广播现在不在应用首页而是在圈子里面,也是这样的目的。不同类型的用户对豆瓣的感受不一样,很多用户认为豆瓣是个看内容的地方,也有很多用户认为豆瓣是个关注有意思的人的地方,这个不一样,就是有这样一个需要平衡的事情。

好奇心日报():豆列以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阿北:豆瓣一个很大的价值是在各个领域帮助用户去发现好东西,就是回到最初的时候就是做算法推荐。

发现里面有几种方式,目前最主要的是各种榜单、热点。媒体就是讲热点,如果是电影和书的话用户会看榜单。在没有特别窄的关注点的时候,很多人想找最近有什么好书的话会去看榜单。比如书店都有一个书架说,本周这些书是畅销的,这是一个方式。

另外一个是豆瓣一直在做的就是算法推荐,里边最纯粹的产品形态是豆瓣 FM,里边的个性化电台,也就是私人电台,是按照算法推荐歌曲给你的,这是最早豆瓣想做的。后来我们意识到它是大问题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户,依靠别的用户来帮你发现东西。豆列就是依靠用户来帮助你发现东西。用户他有兴趣说把自己发现的好东西整理在一个豆列里面,放出来跟全世界说,你们谁有兴趣,我也不知道会帮到谁,(就整理出来)放在这。

这是以前用户一直在做的,2.0 做了一个事情就是让这个豆列可以订阅,方便别人去查看,那它现在是首页的一部分。其实在 App 的首页里面,除了豆列,此时此刻更多的是用户在他感兴趣的领域中得到的,比如用户感兴趣的是居家,那居家下面的内容会推荐给用户,(首页)是热点和豆瓣传统的算法得到的,此时此刻更多是通过这些方式得到的,是一个组合的方式。

好奇心日报():豆瓣有多少人在豆瓣应用这块,如何分工?

阿北:我们公司超过一半的人现在是在豆瓣应用里边。最大的是工程师团队,人最多的。我们有一个大的编辑团队,大约 20 多人,然后剩下就是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产品经理有十几个人,设计师不到 10 个人。剩下都是工程师。这些都是产品技术团队。

剩下就是所有的公司层面的团队,除了支持团队,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有的这些团队,还有的就是刚才说到的几个独立产品线,有些是一个子公司这样。

豆瓣今年打算做什么?

好奇心日报():豆瓣今年接下来还打算做些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