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中一些概念

合集下载

地质基础知识

地质基础知识

地质基础知识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历史和地球结构的科学。

它涵盖的范围广泛,包括地球的起源、地球物质的组成、地球内部和外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以及地球表面的变化。

地质基础知识是理解地质学的基础,本文将介绍一些与地质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地球的构造和层次地球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层次: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岩石壳层,位于地幔之上。

地壳分为大洲地壳和海洋地壳,它们的厚度和组成有所不同。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主要由固态岩石和半固态岩浆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由熔融的金属铁和镍组成。

2. 地球的动力学地球的动力学是研究地球内部和地球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地球形成和演化的学科。

地球的动力学主要包括板块构造和火山活动。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外部被分为数个大板块,这些板块可以以不同速度运动,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地壳的变形、地震和火山喷发等现象。

3.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研究地球上各种地质结构的形成和演化。

这些地质结构包括山脉、断层、盆地和地层等。

构造地质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对地层的观察和剖析、地质构造的绘图以及地震的研究等。

4. 地质时间和地质历史地质时间是指地球形成以来的时间序列,地质历史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的发展和演化过程。

地质时间可以通过岩石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和地层的堆积来确定。

地质历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以及生物的进化历程。

5. 地质资源和环境地质学地质资源是指地球中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如矿物、燃料和水资源等。

环境地质学研究地质现象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管理和保护地球环境。

地质学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结地质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地球的起源和演化,探索地球内部和外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以及保护地球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球的构造和层次、地球的动力学、构造地质学、地质时间和地质历史,以及地质资源和环境地质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学习和理解地质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我们的地球。

地质的概念

地质的概念

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地质的魅力地质,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物质组成、地球表面和其演化
历史及相关自然现象的学科。

地质学在揭开地球历史和构造变动方面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介绍几个地质学中的重要概念。

第一,板块构造论。

板块构造论是地球的基本模型,它认为地壳
是由许多小的板块组成的,板块之间在不断的运动和冲撞,这种运动
导致了地球表面的构造特征和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的发生。

这一理
论由美国地质学家莫霍尔提出,后由美国地质学家威尔逊等完善,是
现代地质学和地球科学的核心。

第二,地质时间尺度。

地层是自然地球科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是指一定时期内地球表面形成和发展的沉积叠加。

地层是根据其沉积
或岩浆形成时期和特征划分的,它是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基础。

科学
家们利用各种方法,如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测定、化石分类研究等,将
地质时间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若干个时代。

第三,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是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各种地形特征,它是地质时代的产物。

包括山脉、高原、盆地、河流、湖泊等,它们
是岩石和地表形态所反映的地球内部构造运动的结果。

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构造条件都会导致不同的地貌类型。

地质学是有关地球的谜团的解谜学,通过研究地球构造、设施内
部和演化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本质和演化,对资源的开
发和环境的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小小地质学家

小小地质学家

小小地质学家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历史、地球内部结构、物质组成和地球发展变化的一门学科。

众所周知,地质学家是研究地质学的专业人士。

然而,即便年纪很小,我们也可以成为小小地质学家,通过观察和探索身边的事物,发现地球的奥秘。

本文将探讨一些简单但有趣的方法,帮助我们成为一名小小地质学家。

第一部分:地质学基础知识在成为一名小小地质学家之前,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地质学术语和概念:1. 地壳: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底部。

2. 岩石:由一个或多个矿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

3. 矿物质:天然形成的无机化合物,如石英、长石和钾长石等。

4. 地震: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导致的地面振动。

5. 火山:地球表面上的热点,岩浆通过火山口喷发到地面。

第二部分:观察和实验1. 观察地质景观:我们可以参观附近的地质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等,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构成。

2. 探索岩石:在露天地区,我们可以收集各种岩石样本,并在清洁的表面上观察岩石的特点,如颜色、结构和硬度。

3. 进行矿物质实验:使用一些常见的矿物质样本,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检查它们的透明度、溶解性和热导率。

第三部分:地质学家的工具虽然我们是小小地质学家,但我们仍然需要一些工具来帮助我们进行观察和实验。

1. 放大镜:用于观察小型矿物质样本和岩石的细节。

2. 锤子和凿子:用于在实验室或露天场所中分割岩石,以便更好地观察其内部结构。

3. 化学试剂:用于检测矿石的化学成分。

4. 地震仪:用于监测地面振动,并了解地震活动。

第四部分:科学实践成为小小地质学家不仅仅是观察和实验,还需要进行科学实践,以整理和记录我们的发现。

1. 笔记和日记:我们可以用笔记本或日记本记录我们的地质观察和实验结果,包括岩石和矿物质样本的描述、颜色和特征等。

2. 绘制地质图:通过观察地质地貌,我们可以尝试绘制简单的地质地图,标记山脉、河流和湖泊等。

3. 小小实验室: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小型的地质实验室,用来进行矿石检测、岩石切割和化学实验。

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内部和表面变化过程的学科。

它涵盖了地球的形成、演化、岩石的组成与性质、地球表面的地貌以及与地质相关的环境和资源等方面。

在地质学中,有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是我们了解和学习地质学的起点。

一、基本概念1. 地球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球核、地球幔和地球壳。

地球核包括外核和内核,是由熔融的金属构成;地球幔位于核和壳之间,主要由固体岩石构成;地球壳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2. 岩石岩石是地球壳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由矿物质的固体物质聚集而成的。

常见的岩石有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形成过程进行分类。

3. 矿物质矿物质是地球壳中的天然无机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矿物质是岩石的组成成分,地质学家通过研究矿物质可以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环境。

4. 地质时间地质时间是研究地质事件和地质过程发生时间的科学。

地质时间可以通过地层学、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等方法进行测定。

地质时间可以分为相对地质时间和绝对地质时间两种。

5. 地质力地质力是地壳内部和地壳与外部相互作用产生的力量。

地质力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地壳运动等,这些力量会改变地球的地貌和地质结构。

二、分类1. 地质学的分类地质学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学科分支:物质地质学、历史地质学、结构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经济地质学等。

每个学科分支都研究不同的内容和问题。

- 物质地质学研究地球内部岩石和矿石的形成过程和性质;- 历史地质学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层的形成过程;- 结构地质学研究地球的构造与运动,包括地震和地壳运动等;- 环境地质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貌和地质环境;- 经济地质学研究地球的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

2. 岩石分类岩石可以按照不同的性质和形成过程进行分类。

主要的岩石类型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 火成岩是由地下岩浆或火山喷发产生的岩石,包括花岗岩、玄武岩等;- 沉积岩是经过风化和侵蚀作用后,通过沉积、堆积和压实形成的岩石,包括砂岩、泥岩、石灰岩等;- 变质岩是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原有岩石经历了物理和化学变化的结果,包括片麻岩、云母片岩等。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第一章地质学:研究地球的一门学科。

它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也涉及水圈、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

山地:海拔500 米以上,相对高差200 米以上的地区称为山地,进一步划分为:(1)低山,海拔500—1000 米。

2)中山,海拔1000—3500 米。

3)高山,海拔大于3500米。

呈线状延展山地,称其为山脉。

具有成因联系的若干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山脉,称其为山系,例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丘陵:海拔500 米以下,相对高差200 米内的起伏不平的地区。

平原: 地势相对平坦、面积较大,相对高差仅几十米的地区。

高原: 海拔600 米以上,地势平坦广阔的地区。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盆状的地区大陆边缘: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通常可分为以下次一级单元:大陆坡:大陆架外侧坡度明显变陡的地带,水深范围约为130——2000 米,平均坡度约为4度17 分。

宽度各地不,其上常发育海底峡谷和陆坡阶地。

大陆基: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缓倾斜地带,坡度通常为5′—— 35 ′,多分布于水深2000-5000 米的海底。

大陆基主要由大陆坡上发育的浊流物质及滑塌物质堆积而成。

大陆架:指围绕大陆的浅水海底谷地,地势平坦,平均坡度大于0.3 度(围绕大陆的浅水台地,平均坡度0 度7 分平均宽度约75 公里,深约60 米,下界深度约为130 米。

)。

岛弧:延伸远,呈带状分布的弧形列岛。

岛弧向洋凸出,内侧为大陆。

海沟:岛弧外侧常发育深度大于6000 米的狭长形凹地。

宽约几-几十公里。

岛弧与海沟组成了弧—海沟体系,常发育于陆、洋交界地带。

大洋盆地:海底的主体,它是介于大陆边缘与洋中脊之间的较平坦地带,一般水深4000—6000米。

深海平原:靠近大陆边缘一侧、平均深度约为4877米,坡度极小(<1/1000)的平缓地带。

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构造、物质组成、变化和地球表面现象形成的科学。

它探索地壳、地幔和地核等地球层状结构,揭示地球演化的基本规律。

地质学中存在着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这是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表面过程的基础。

一、基本概念1. 地壳地壳是地球地表和地下一定深度的岩石壳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岩石层。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类型。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安山岩组成,而海洋地壳以玄武岩为主。

2. 地幔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岩石层,构成地球内部的大部分。

地幔由上地幔和下地幔构成,上地幔主要由基性和超基性岩石组成,下地幔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组成。

3. 地核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直接包围着地幔。

地核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外地核主要由液态铁镍合金组成,内地核主要由固态铁镍合金组成。

4. 岩石岩石是地球表面和地壳中构成的固体物质。

地质学中的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地球内部熔融物质冷却凝固形成的,沉积岩是由岩屑或溶解的矿物质堆积沉淀而形成的,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

二、基本原理1. 岩石圈与板块构造地球表面被称作岩石圈,由硬壳岩石和上部地幔组成。

岩石圈被划分为若干个地质板块,这些板块以不断变换的方式相互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球上地震、火山、地壳变形等现象的形成及其分布特征。

2. 岩石循环岩石循环是指地球上岩石的迁移和转换过程。

火成岩在地球内部形成,通过火山喷发等方式到达地表,形成新的岩石。

沉积岩则是通过沉积过程形成,变质岩则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

3. 侵蚀和风化侵蚀和风化是地表岩石破碎和颗粒溶解的过程。

水、风、冰等因素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破坏岩石的结构,使其逐渐分解成颗粒物质。

4. 地层和地质年代地层是指地球地壳的分层结构,每一层代表着不同的地质时代。

地质年代是指地质学家根据岩石中的化石、地层位置和放射性元素等特征确定的地质时代。

5. 地震与地震学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造成地壳的震动和地面上的振动。

地质学名词解释

地质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岩浆:指在地球深部自然形成的部分或全部呈液态的炽热熔体。

(P37)2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由石英(硬度为7)、长石(硬度为6)和少量云母(硬度为2---4)等暗色矿物组成。

3喷出岩:又称“火山岩”,指又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冷凝而成的矿物岩石,多数为岩浆岩组成,质地疏松多孔。

4岩浆作用:指上地幔高温高压熔融体向地表或近地表附近侵入/喷出,矿物冷凝结晶,熔融体液态到固态的全过程。

5 火山作用:又称“岩浆喷出作用”,指岩浆喷出地表冷凝成岩的过程。

(P40)6 斑状结构:岩浆中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大的叫斑晶,小的叫基质,而基质为隐晶质或非晶质者则为斑状结构。

(P46)7 气孔构造:指喷出岩或浅成脉状岩体边缘常见朵状、浑圆状、倒水滴状、管状或不规则状的空洞。

(P47)8 杏仁构造:指气孔被岩浆期后矿物填充时,其填充物宛如杏仁。

(P47)9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大气、水和生物活动等因素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化学分解和合成,致使岩体崩解、剥落、破碎而形成松散的碎屑物质的作用。

10剥蚀作用:是指各种外动力地质营力如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对地表岩石和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12搬运作用:是指地表岩石风化后形成的产物绝大多数被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外动力地质营力搬运到其他地方的作用。

13沉积作用:是指由于搬运营力的减弱(如水流或风力速度降低、冰川融化等)及其他因素影响,被搬运物质在适宜场所沉积下来而形成松散沉积物的作用。

14成岩作用:是指沉积后的松散沉积物被埋葬于地下深处环境,再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固结成坚硬沉积岩的过程。

15层理:是指由岩石的成分、碎屑(或沉积物颗粒)、颜色等在垂向上变化所形成的一种层状构造,是由不同时期沉积作用的性质变化造成的。

16 吹扬:(吹蚀)是风以自身的动力将地表砂粒和尘土扬起吹走。

17风棱石:卵石或砾石可以被磨蚀成多个磨光面和清晰边棱,这种石块称为风棱石。

地质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

地质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

地质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历史和地球结构的科学领域,涉及到许多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这些重要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1. 地球结构:地球由多个不同的层次组成。

最外层是地壳,它的厚度相对较薄。

然后是地幔,其厚度约占地球半径的70%。

最内层是地核,由外核和内核组成。

2. 地质时间尺度:地质时间尺度用于描述地质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时间跨度。

它将地球历史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时代、纪、期和世。

最长的时代是宙,最短的是年代。

3. 地质力学:地质力学研究地球上的岩石和构造变形的原因和过程。

它涉及到地质应力、变形机制和构造运动等方面的理论。

4. 岩石循环:岩石循环是描述地球上岩石的形成、变质、熔融和风化过程的循环系统。

该循环涉及到构造运动、火山喷发和岩浆活动等。

5. 地球演化:地球演化是研究地球过去的演变过程,以及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理论。

它包括地质学、生物学、气候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

6. 沉积学:沉积学研究岩石在地球表面沉积和堆积的过程。

它探讨了沉积物的来源、运输、沉积和成岩作用等方面的理论。

7.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研究地球上的岩石构造和构造变形。

它探讨了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构造运动的类型和构造板块的运动等。

8. 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研究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过程。

它使用物理方法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性质,包括地震学、地磁学和地电学等。

9. 地质资源:地质资源是地球上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等。

地质学研究地质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勘探开采方法。

10. 地球环境:地质学研究地球环境的变化和影响。

它探讨了地球的气候、海洋、大气和地表水等环境因素,以及它们对地球和生物的影响。

以上是地质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基本理论。

地质学是一门深入研究地球的科学,通过研究地球的过去和现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环境变化和资源分布,为人类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地质学是研究地壳、岩石、矿物、化石和地球内部结构及其演化的科学。

它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地球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和工程学等多个学科。

本文将介绍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地质学的核心概念是时间、空间和物质。

地质学家通过探究这三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地球演化中的作用,来研究地球的历史和进程。

时间:时间是地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和地层等地质记录来了解地球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以及它们发生的时期。

地质时间的单位包括年、万年、亿年等不同级别的时间段。

空间:地球是一个空间复杂的系统,地质学家需要研究空间的结构和变化,才能全面理解地质现象。

研究地球空间结构的方法包括地质调查、区域地质学和全球地质学等。

物质:物质是地质学三个核心概念之一。

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地球内部的物质结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来了解地球的构造和演化。

地质学的分类方法地质学包括多个分支学科,例如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质学分类方法。

1. 按照研究对象分类地质学可以按照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包括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地质工程学等。

岩石学研究地球上的岩石,矿物学研究各种矿物物质,地球化学研究地球上的化学成分,古生物学研究古代生物演化和生态环境,地质工程学则强调应用地质学来解决工程问题。

2. 按照资料来源分类地质学还可以按照资料来源进行分类,包括实地地质学和室内地质学。

实地地质学是在野外进行的地质勘查和研究工作,包括地质测量、地质调查、地质实验等。

室内地质学则主要是通过室内研究地质标本和矿石等物质进行的,包括岩石薄片分析、矿物和化石鉴定等。

3. 按照研究领域分类地质学还可以按照研究领域进行分类,包括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矿山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等。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上的构造变形和地球内部的动力学机制,石油地质学则主要研究地球上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矿山地质学则主要研究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海洋地质学研究海底地质和海洋沉积等。

地质学相关知识点归纳

地质学相关知识点归纳

地质学相关知识点归纳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演化、地质过程和地质资源的科学。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很多重要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读者了解地球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1.地球的结构地球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固体岩石层,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黏稠的岩石层,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铁和镍组成。

这些部分通过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区分,对地球的结构和演化有重要影响。

2.岩石和矿物岩石是地球表面的固体物质,由矿物质和其他成分组成。

矿物是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质,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岩石和矿物,它们在地质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了对地球演化和资源的理解。

3.岩石循环岩石循环是指地球上岩石和岩石碎片在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之间的循环过程。

它由火山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和侵蚀作用等多个过程组成。

通过这些过程,岩石和岩石碎片可以被重新形成、改变和再利用。

岩石循环是地球演化和岩石资源形成的重要过程。

4.地质时间地质时间是指地球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和事件的时间顺序。

它通常分为宏观地质时间和微观地质时间两个层次。

宏观地质时间是指地球历史上的主要时期和纪,如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微观地质时间是指通过对岩石的放射性元素衰变和化石的研究来确定的具体年代。

地质时间对于研究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5.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过程引起的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

它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地质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地质灾害成为地质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6.地质资源地质资源是指地球内部和地表上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它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和土壤资源等。

地质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于研究和开发地质资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与术语

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与术语

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与术语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变动以及地球历史的学科。

在地质学中,有很多基本概念与术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与术语,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地质学的核心内容。

1. 地球构造与地层:地球由不同的岩石层组成,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外部由地壳构成,分为陆壳和洋壳。

地表下是地幔,由具有高温高压的岩石构成。

最内层是地核,由铁和镍组成。

2. 构造地质学:研究地质构造与地壳运动的学科。

包括地质构造、地球表面和内部地壳的变形与运动。

研究内容包括地震、断层、山脉、火山和地壳板块运动等。

3. 岩石学:研究岩石的起源、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地球上的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岩石学家通过研究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来了解地球历史和岩石的形成过程。

4. 矿物学:研究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的学科。

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具有特定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

矿物学家通过研究矿物的性质可以推断出岩石的成因和变化过程。

5. 地球历史与地质时代:地球历史可以分为不同的地质时代,每个时代都具有特定的地质事件和生物演化。

地质时代的划分是基于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记录和岩石的形成。

通过研究地质时代,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

6. 地质调查与地质图:地质调查是指对地质现象和地壳构造进行系统观测、记录和分析的工作。

通过地质调查可以了解地球的构造和演化历史。

地质图是地质调查结果的图形表现,用来描述地质构造、岩性分布和地层关系等。

7. 地球物理学: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学科。

地球物理学家利用地震波、电磁波和重力的特性来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成分。

地球物理学对于勘探矿产资源和解释地质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8. 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的形成、流动和贮存的学科。

水文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地下水位、水文循环和地下水质量来评估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9. 地质灾害与防治:研究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和滑坡等)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的学科。

地质学的考试题名词解释

地质学的考试题名词解释

地质学的考试题名词解释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构成、结构、性质和演化的科学,涉及广泛的领域和专业术语。

在地质学的学习和考试中,理解和掌握各种名词的定义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一些地质学的常见名词进行解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质学知识。

1. 地壳(Crust):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岩石层,由岩石、土壤和沉积物构成。

地壳的厚度约为5-70公里,且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类型。

大陆地壳以花岗岩为主,较厚且密度相对较低;海洋地壳以玄武岩为主,薄且密度相对较高。

2. 地幔(Mantle):地球地壳之下约2,900公里至2,900公里的区域,由较浓稠的岩石组成。

地幔是地球体积最大的部分,温度和压力较高,包括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层次。

地幔运动活跃,与地壳的动态行为紧密相连。

3. 地核(Core):地球的中心部分,占地球直径约15%。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外核主要由熔融的金属铁组成,内核则主要由固态的金属铁和镍构成。

地核是地球产生磁场的关键部分。

4. 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研究地球内部力学和地壳变形的地质学分支。

构造地质学探讨岩石变形的原因、方式和过程,揭示地壳的构造状况。

通过研究断层、褶皱、山脉等地质构造,可以了解地球地壳的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

5. 地层(Stratum):地质学上用来划分岩石或岩层的基本单元。

地层由各种不同性质的岩石沉积物所组成。

地质学家通过对不同地层的研究和对比,可以了解地质历史和地壳演化过程。

6. 地震(Earthquake):地壳内部能量积累引起的地面震动。

地震是地球内部构造运动的表现,可以产生强烈的震荡和释放巨大的能量。

通过对地震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活动的规律,并预测地震的发生。

7. 火山(Volcano):地球表面上喷发岩浆、气体和火山碎屑的地质现象。

火山活动与地球内部热能释放和岩浆运动有关,可以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貌特征。

通过研究火山活动,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和地壳演化。

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岩石矿物和矿床

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岩石矿物和矿床

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岩石矿物和矿床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岩石、矿物和矿床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地球表层过程以及地质现象和事件的科学领域。

在地质学中,岩石、矿物和矿床是基本概念,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这三个概念进行详细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地质学的基础知识。

一、岩石岩石是地球壳中最基本的构造单元,是地质学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

岩石由一个或多个矿物质组成,可以通过矿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来进行分类和命名。

根据岩石形成的过程和成分的差异,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 火成岩:火成岩是由地球内部熔融岩浆经冷却、固化形成的岩石。

火成岩可以进一步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大类。

侵入岩是在地壳内部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常见的有花岗岩和辉石岩等;喷出岩是在地表或地壳表层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如玄武岩和安山岩等。

2.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由风、水、冰和重力等作用下,将各种岩屑、有机物等物质搬运、沉积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可以分为碎屑岩、生物化学岩和化学沉积岩。

碎屑岩由碎石、砂石、泥石等碎屑物质经过风化、搬运和沉积形成,如砂岩和泥岩等;生物化学岩是由有机质或生物碎屑经过埋藏、压实和化学作用形成的,如煤和石膏等;化学沉积岩是由水溶液中的物质沉淀而成,如石灰岩和盐岩等。

3. 变质岩:变质岩是由于地壳内部高温、高压和热液等作用下,原有的岩石重新结晶、变质而成的岩石。

变质岩可以分为接触变质岩和区域变质岩。

接触变质岩是在岩浆侵入地壳时,岩浆和周围岩石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如云母片岩和角闪片岩等;区域变质岩是由于地壳地表下的广泛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片麻岩和石榴子石片麻岩等。

二、矿物矿物是地球壳中构成岩石的基本无机物质,是地球上自然形成的固体物质。

地球上已经发现的矿物有数千种之多,它们具有各自独特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结晶结构。

矿物可以根据其组成元素和性质进行分类,常见的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和磁铁矿等。

地质学基础知识概述

地质学基础知识概述

地质学基础知识概述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以及地球上各种物质和能量的分布与变化的科学。

本文将概述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1. 地球的结构地球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部分,包括陆地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层岩石,占据了地球体积的大部分。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一层液态金属,内核是固态金属。

2. 地质时间地质时间划分为相对时间和绝对时间两种。

相对时间指示了地球历史上事件的顺序关系,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现生代等时代。

绝对时间通过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法等方法测量地质事件的确切年代。

3. 地球的演化地球的演化包括地壳的构造变化、板块运动和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

地壳构造变化主要体现为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这些都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板块运动也是地球上地震和火山活动的主要原因。

4. 岩石和矿物岩石是地球上常见的固态物质,由一个或多个矿物组成。

矿物是地球上自然形成的无机固体,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矿物的种类和组合会决定岩石的性质和特点。

5. 地质资源地质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

矿产资源是指从地下开采的矿物和矿石,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燃料矿等。

能源资源包括化石燃料、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

6.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由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等。

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地质学基础知识的概述,地质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地球的各个方面。

深入了解地质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和利用地质资源,以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的风险。

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解析

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解析

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解析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构造、岩石、地壳演化以及地质过程的科学。

它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术语,这些概念和术语是理解地质学的基石。

在本文中,我将解析地质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地质学的核心概念。

1. 地质学的定义和目的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演变过程以及地球表面形态的科学。

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地球上固体物质的组成、构造和演化过程,从而揭示地球的起源、发展以及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为资源勘探与利用、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2. 岩石的分类和成因岩石是地球表层的基本构成单位,主要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可根据岩石的结晶程度和矿物组成进一步细分为:深成岩、火山岩和侵入岩。

沉积岩是由岩屑、生物遗体等沉积物在地表沉积和堆积形成的。

变质岩是在高温和高压下,原有岩石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

3. 地壳的构造和板块运动地壳是地球表面最外层的固体壳层,由岩石和地质构造构成。

地壳的构造包括地壳的厚度和地壳的構造型態。

板块运动理论认为地球上的岩石板块在地幔上漂浮,由于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移动和变形。

这种板块运动导致了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

4. 地质时间尺度和地层学地质时间尺度是研究地球历史的时间划分方式。

地质学家根据不同时期的岩石堆积和地质事件的变化来划分地质年代。

地层学是研究地层的科学,地层是地球的地质历史的记录,通过对地层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历史的演变过程。

5. 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地热活动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核、地幔和地壳三层。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由外核和内核组成,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地幔是在地核和地壳之间的较厚的岩石层,包含了大部分地球的体积。

地幔的上部被称为软流圈,是地球板块运动发生的地方。

地壳是最外层的固体岩石薄板,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壳的厚度在陆地上一般为30-50千米,而海洋地壳的厚度一般只有5-7千米。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地质历史演化以及地球表面现象的学科。

它涵盖了地球物质的组成、岩石的形成和变化、地球历史的演化过程等方面。

地质学不仅仅是了解地球的基础科学,也是其他领域如地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的重要支撑。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包括:1.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了解地球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地质过程。

2. 岩石学:研究岩石的成因、分类、特征以及它们在地质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岩石学,我们可以揭示地壳和地幔的演化。

3. 古生物学:通过研究化石,了解地球历史上生物的演化过程、地球环境的变化等。

古生物学为我们提供了解地球生命演化历史的重要线索。

4. 地质历史:研究地壳演化的过程和历史事件,如大陆漂移、造山运动等。

通过对地质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的过程。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包括:1. 实地观察:通过对地球表面现象和岩石等地质现象的实地观察,获取第一手资料。

实地观察能够提供直接的观察和感受,帮助我们理解地质现象。

2. 野外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和采集样品,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

野外考察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数据和信息,从而深入研究不同地质现象。

3. 实验室分析:对采集的各种样品进行化学、物理分析,以获取更详尽的数据和信息。

实验室分析可以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对一些难以观察或无法直接获取的地质信息提供支持。

4. 数字模拟:利用计算机等工具,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地质过程,以深入研究某些复杂的地质现象。

数字模拟能够提供更直观的结果和预测,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预测地球的变化。

除了以上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地质学分支和应用领域。

例如,矿产地质学致力于研究矿产资源的形成、分布规律和开发利用;构造地质学研究地球的变形和破裂;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的形成、运动和分布等。

此外,地质学在水资源管理、环境评估、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普通地质学一些的重要概念

普通地质学一些的重要概念

普通地质学一些的重要概念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构造、岩石及地球内部和地球表层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科学。

在地质学中,有很多重要的概念,下面我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概念。

1.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和地质运动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地壳的变形、地震、火山和山脉等现象的形成原因和规律。

2. 岩石学:岩石学是研究岩石的成因、组分、结构、性质和分类的学科。

它研究岩石的起源、形成、变质、蚀变等过程,对于认识地壳的构造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3. 矿物学:矿物学是研究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组成、结构和分类等的学科。

矿物是构成岩石和地壳的基本成分,研究矿物的特性有助于了解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组成。

4. 地质地貌学:地质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地貌的成因和演化过程的学科。

它包括陆地地貌和海洋地貌两个方面,通过研究地表地貌可以了解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地表地貌的影响。

5. 地质年代学:地质年代学是研究地质时代、地质年代及其对比的学科。

它通过对地层中各种化石的发现和分析,在地质时间尺度上找到了一种可靠的估测方法,并建立了地球历史的时间表。

6. 古生物学:古生物学是研究古代生物及其遗址的学科。

通过研究已经灭绝的生物,可以了解地球生物的起源、演化和灭绝的过程,揭示生物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

7. 环境地质学:环境地质学是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研究地球环境的变化对人类活动和人类社会的影响,也关注地质灾害的预防和灾后重建。

8. 地震学:地震学是研究地震现象、地表振动和地震波传播等的学科。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在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活动规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地质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每个概念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通过对这些概念的研究和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变化和演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学中的重要概念与理论

地质学中的重要概念与理论

地质学中的重要概念与理论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球表面形态以及地球历史演化的科学。

在地质学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本文将就地质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进行介绍和解释。

1. 岩石循环理论岩石循环理论是地质学中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描述了地球上岩石的形成、变质、熔融和侵位等过程。

该理论认为岩石可以通过矿物质的化学反应、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变质作用以及熔融过程形成不同类型的岩石,并通过构造作用在地壳中分布、运动和改变。

岩石循环理论对于研究地球物质的起源、构造运动和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2. 地壳构造理论地壳构造理论研究地球表面变形和构造运动的规律,揭示了地球表面的地震、火山和山脉等现象的形成原因。

该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主要受到地球内部的构造力和热力学过程的控制,如板块构造理论即是地壳构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壳构造理论的发展对于揭示地球的动力学过程、构造运动和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3. 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地球内部结构模型是研究地球内部组成和性质的一种理论模型,它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

目前广泛接受的地球内部结构模型认为地球由固态地壳、流体态地幔和固态地核组成。

其中,地球内部最外层的固态地壳构成了地球的陆地和海洋地壳,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地核位于地幔之下。

通过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层次的物质组成和性质,如地壳的化学组成和地幔的流体运动等。

4. 地球年龄和地质时间尺度地球年龄是指地球从形成至今的时间长度。

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地质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科学家们估计地球年龄约为45亿年左右。

地质时间尺度是将地球历史分为不同的时期和阶段,用来描述地球历史演化的时间序列。

地质时间尺度包括了宙代、期、世、统等不同的时间划分单位,用来标示地质事件和生物演化的时间顺序。

5. 地球的动力学过程地球的动力学过程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地震和火山等现象,它们是地球内部的热力学和力学过程在地表的表现形式。

介绍地球科学中的地质概念与原理

介绍地球科学中的地质概念与原理

介绍地球科学中的地质概念与原理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的各个方面的学科,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和行星科学等。

其中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基础,它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壳运动和地质历史等。

本文将介绍地球科学中的地质概念与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一、地壳构造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分为地洋壳和大陆壳。

地洋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密度较大,厚度约为5-10公里;大陆壳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密度较小,厚度约为20-70公里。

地壳构造是指地壳内部的岩石分布、构造特征和变形情况。

地壳构造的形成与板块构造理论密切相关。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是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相对运动。

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了地震、火山和地壳变形等现象。

板块边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边界、转换边界和聚散边界。

边界是两个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同,转换边界是两个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聚散边界是两个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交。

二、地质时间地质时间是指地球历史上的时间划分。

地质时间的划分是根据地质事件和生物演化等现象来确定的。

地质时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纪、期、世和代。

纪是最大的时间单位,代表了地球历史上的一个大的时期;期是纪的下一级,代表了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段;世是期的下一级,代表了一个更短的时间段;代是最小的时间单位,代表了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段。

地质时间的划分是通过对地球上的岩石和化石进行研究来确定的。

岩石和化石可以记录地球历史上的地质事件和生物演化过程。

通过对岩石和化石的研究,地质学家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生物的演化历史。

三、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结构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厚度约为5-70公里。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厚度约为2900公里。

地幔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等矿物组成,温度和压力较高。

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一层,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温度和压力非常高。

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是通过地震波的传播和地热的分布等现象来确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地质学笔记地质学复习参考1.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

它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

2.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

3. 地质学研究的任务:理论上,处在自然科学的前沿,要解决天体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等自然科学的基本命题;实践上,矿产,认识自然灾害规律,地质环境等。

4. 地质学的特点:①地质学的普遍性与区域性差异。

②地质现象的复杂性。

③地质发展过程的复杂性。

5. 学习地质学的方法:①要学会观察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野外考察是研究地质学的基本手段。

②要建立地质事件的时空观。

③建立辩证发展思维方法。

④运用现实类比和历史分析的原则。

⑤运用分析对比法。

6. 常温层——从地表向下到达一定深度,其温度不随外界温度而变化,这一深度为常温层。

7. 地热增温级——在年常温层以下,温度每升高1℃时所增加的深度,单位:m/℃。

8. 地热梯度——地热增温级的倒数。

每深100m所增加的温度,单位是℃/100m。

9. 莫霍面——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

一级不连续面。

深度:33km10. 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线。

二级不连续面。

深度:2900km11. 软流圈:深度:60-250km12. 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称为克拉克值。

13. 克拉克值前十位的化学元素:O Si Al Fe Ca Na K Mg H Ti14. 地壳(A层)可以分为上下两层。

中间被康拉德面所分开。

康拉德面深度:10km15. 硅铝层——上层地壳,其成分以O、Si、Al和K、Na等为主,和花岗岩的成分相似,所以叫花岗岩层。

16. 硅镁层——下层地壳,其成分以O、Si、Al等为主,但Ca、Mg、Fe等成分增加,和玄武岩的成分相似,所以叫玄武岩层。

17. 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的区别:①陆壳的特征是厚度较大,具有双层结构,在玄武岩层之上有花岗岩层。

地表起伏越大莫霍面的位置越深,地壳越厚。

②洋壳的特征是厚度较小,具有不双层结构,只有玄武岩层,其表层被海洋沉积所覆盖。

18. 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促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引起地质作用的自然力成为地质营力。

19. 地质作用的能源:地内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太阳辐射能、潮汐能、生物能。

20. 地质作用的分类:见书P22 表1-721. 地质年代——地质科学中来说明地壳中各种岩层形成的时间和顺序的术语。

22. 相对地质年代——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即相对地质年代。

23. 绝对地质年代——地质事件发生到今天有多少年龄。

24. 地层层序律——地层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所形成的层状堆积物或岩石。

这里的岩石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及它们变质所形成的变质岩。

25. 岩层——层状堆积物或岩石。

26. 一个重要的前提:地层形成时原始产状是水平或接近水平的。

27. 一个重要的结论:在没有受到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出露在剖面下部的岩层,比上部岩层要老,即原始产出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层序规律。

除非:地层倒置。

28. 生物层序律——地层年代越老,其中所含的生物就越原始,越简单;地质年代越近,其中所含的生物就越进步,越复杂。

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极其组合。

而在相同时期在相同的古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地层,不论距离多远含有相同的化石极其组合。

29. 进化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和发展而且是不可逆的。

30. 化石——在地层中常保存下来当时生存过的生物遗体和遗迹。

可能发现化石的岩石:沉积岩,变质岩。

不可能是火成岩。

31. 切割律或穿插关系:要求会在图中看出新老关系。

32. 绝对地质年龄测定的条件:①较长的半衰期。

②该同位素有足够的含量,并且可以加以分离测定③其子体同位素易富集并保存下来。

33. 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判断:矿物是在各种地质条件下形成的,是在一定的地质和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化合物。

(错)原因:矿物包括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2 地质学笔记34. 晶体与晶质体的区别:晶质体是化学元素的离子、离子团或原子按一定规则重复排列而成固体。

这种具有良好几何外形的晶质体,成为晶体。

35. 晶体的本质定义——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晶体是有固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36. 矿物化学组成分类:①成分固定:单质矿物(Au,C) ②化合物ⅰ简单化合物(PbS)ⅱ络合物CaCO3 ⅲ复化物②成分可变37. 类质同像——在结晶格架中,性质像近的离子可以相互顶替的现象。

38. 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外界条件(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晶体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

典型实例:金刚石与石墨39. 矿物的化学表达式书写原则:①阳离子写在前面,阴离子写在后面。

当有多种离子存在时,同种元素应按电价由低向高排列。

如磁铁矿:Fe2+Fe3+O4。

当有不同元素时,应按碱性由强到弱。

②络阴离子用方括号括起来。

③成为类质同像的置换的元素,用()括起来,含量多者写在前面,少者写在后面,用“,”分开,如菱镁矿:(Mg,Fe)[CO3]④附加阴离子写在后面,并用()括起来。

⑤对含水化合物,要把水分子的数量写在化学式的后面,并用“• ”隔开。

⑥胶体如SiO2•nH2O40. 单形——由同形等大的晶面组成的晶体。

数目有限,只有47种。

41. 聚形——两种以上的单形组成的晶体。

种类以千万计。

42. 双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晶体有规律地连生在一起。

43. 一向延伸——晶体一个方向特别发育。

如:石膏,石棉。

44. 二向延伸——晶体沿两个方向特别发育。

如:云母,石墨,辉钼矿。

45. 三向延伸(等长)——晶体沿三个方向特别发育。

如:黄铁矿,石榴子石。

46. 矿物单体与矿物集合体。

见地质学实验47. F.Mohs硬度:1. 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48.主要矿物的鉴定特征:(主要判断)(1)石墨:钢灰色,染手染纸,滑腻感。

(2)金刚石:最大硬度和强金属光泽。

(3)方铅矿:铅灰色,硬度低,比重大,可以碎成立方小块。

(4)闪锌矿:颜色不固定,但条痕经常比颜色浅(浅黄褐色),稍具松脂光泽,棱角或碎块透光。

(5)辰砂:颜色及条痕朱红色,硬度低,比重大。

(6)辉锑矿:柱状,针状集合体,铅灰色,硬度低,单向完全解理,极易熔化。

(7)辉钼矿:铅灰色,最完全解理,可分离出薄片,能在纸上划出条痕,有滑腻感。

(8)黄铁矿:完好结晶,淡黄色,条痕黑色,较大的硬度。

(9)黄铜矿:金黄色,条痕近黑色,硬度中等。

(10)赤铁矿:镜铁矿常以板状、鳞片状集合体、刚灰颜色及樱红色条痕为特征。

沉积赤铁矿以鲕状、肾状等形态、暗红色及樱桃红色条痕为特征。

(11)磁铁矿:铁黑色,条痕黑色,强磁性。

(12)褐铁矿:颜色由铁黑至黄褐,但条痕比较固定,为黄褐色。

(13)锡石:棕黑色,硬度高,比重大,断口松脂光泽,必要时需做化学鉴定。

(14)软锰矿:黑色煤烟灰状,性软易污手。

(15)铝土矿:外表似粘土岩,但硬度较高,比重较大,没有粘性、可塑性及滑腻感。

(16)石英:六方柱及晶面横纹,类型的玻璃光泽,很大的硬度(小刀不能刻划),无解理。

隐晶质各类具明显的脂肪光泽。

(17)正长石:肉红、黄白等色,短柱状晶体,完全理解,硬度较大(小刀刻不动)。

(斜长石:细柱状或板状,白到灰色,解理面上具双晶纹小刀刻不动。

(18)橄榄石:橄榄绿色,玻璃光泽,硬度高。

(21)普通辉石:绿黑或黑色,近八边形短柱状,解理近直交。

(22)普通角闪石:绿黑色,长柱状(横剖面菱形)晶体,相交成124度的解理,小刀不易刻划。

(23)云母:单向最完全解理,硬度低,有弹性。

(24)绿帘石:具特有的黄绿或深绿色,晶体延长方向有条纹,硬度大。

(25)绿泥石:绿泥石与云母极相似,但前者具特有的绿色,有挠性而无弹性。

3 地质学笔记(26)蛇纹石和石棉:黄绿等色,中等硬度,脂肪光泽。

(27)滑石:浅色,性软(指甲可刻划),具滑腻感。

(28)石榴子石:晶体良好,颜色较深,硬度很高,比重较大。

(29)红柱石:近正方形柱状晶体,有碳质黑心,或为放射状集合体。

(30)高岭石:性软,粘舌,具可塑性。

(31)方解石:锤击成菱形碎块(方解石因此得名),小刀易刻动,遇KCI起泡。

(32)白云石:白云石与方解石十分相似,主要区别之点如下:(33)孔雀石:(34)重晶石:硬度小,完全解理(可碎成小方块),比重大(重晶石据此命名),不容于酸,重晶石与方解石相似,但后者比重小,容于酸,容易区别。

(35)石膏:一组最完全解理,可撕成薄片,或纤维状、粒状;硬度低,指甲可刻动。

(36)钨锰铁矿(黑钨矿):厚板状晶体,黑褐色,单向完全解理,比重很大。

(37)磷灰石:磷灰石晶体以其六方柱状及标准硬度,容易判别。

此矿物的胶体变种称胶磷灰石,其矿石称胶磷矿,并常与方解石、粘土等形成混合物,称磷块岩,外观变化极大,必须采取化学方法鉴定:用少许矿物粉与稍多的钼酸铵粉末共研,然后加一滴HNO3,如含磷即呈鲜黄色反应。

(38)萤石(氟石):绿紫白鲜明颜色,标准硬度(4),多向完全解理(相交常呈三角形)。

(39)石盐和钾石盐:石盐和钾石盐性质相似,但前者味咸,后者味苦咸且涩;必要时可做焰色试验,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紫色。

49.岩石——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的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50.岩石分类:火成岩(岩浆岩占地壳的65%)、沉积岩、变质岩。

51.岩浆分类:酸性岩浆(SiO2>65%)、中性岩浆(52%-65%),基性岩浆(52%-45%),超基性岩浆(SiO2<45%)52.岩浆——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性物质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它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53.岩浆作用——岩浆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

54. 填表:地质学基础P50 图3-155. 岩浆岩——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56.火山机构——又叫火山构造。

包括:火山通道、火山锥、火山口。

57.火山喷发的类型:(1)裂隙式喷发(冰岛)(2)中心式喷发中心式喷发又可分为:宁静式喷发(夏威仪)、斯特龙博利式喷发、爆烈式喷发。

58. 岩浆岩分类:酸性岩(SiO2>65%)、中性岩(52%-65%),基性岩(52%-45%),超基性岩(SiO2<45%)59.造岩矿物——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占火成岩矿物的99%,为造岩矿物,颜色较浅的,称浅色矿物,如石英、长石等,其中颜色较深,如: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称暗色矿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