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优质课课件.ppt
合集下载
初三语文人教版huappt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18
四.复分解反应
特点:化合物+化合物 化合物+化合物
条件: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 ❖ 碱性氧化物 +酸 盐 + 水 ❖ 酸性氧化物 +碱 盐 + 水 ❖酸+碱 盐+水 ❖酸+盐 酸+ 盐
❖碱+盐 ❖盐+盐
碱+盐 盐+盐
反应物都能溶于水,生 成物中肯定有沉淀生成
19
例如
❖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15
例如
❖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 ❖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 2Cu + CO2↑ ❖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16
练习
❖ 1.铁和稀硫酸 ❖ 2.铝和稀硫酸 ❖ 3.铜和稀硫酸 ❖ 4.锌和稀盐酸 ❖ 5.焦炭还原氧化铁 ❖ 6.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 7.铁与硫酸锌溶液 ❖ 8.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
四.复分解反应
特点:化合物+化合物 化合物+化合物
条件: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 ❖ 碱性氧化物 +酸 盐 + 水 ❖ 酸性氧化物 +碱 盐 + 水 ❖酸+碱 盐+水 ❖酸+盐 酸+ 盐
❖碱+盐 ❖盐+盐
碱+盐 盐+盐
反应物都能溶于水,生 成物中肯定有沉淀生成
19
例如
❖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15
例如
❖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 ❖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 2Cu + CO2↑ ❖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16
练习
❖ 1.铁和稀硫酸 ❖ 2.铝和稀硫酸 ❖ 3.铜和稀硫酸 ❖ 4.锌和稀盐酸 ❖ 5.焦炭还原氧化铁 ❖ 6.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 7.铁与硫酸锌溶液 ❖ 8.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
初中语文七年级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天上的街市》课件
朗读要求:
一、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 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二、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 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
三、体会诗歌的节奏并标出重音。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 街灯/ 明了, 好像/ 闪着/ 无数的/ 明星。 天上的/ 明星/ 现了, 好像/ 点着/ 无数的 / 街灯。 我想那/ 缥渺的/ 空中, 定然有/ 美丽的/ 街市。 街市上/ 陈列的 / 一些物品, 定然是/ 世上没有的/ 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 天河, 定然是/ 不甚/ 宽广。 那/ 隔着河的/ 牛郎织女, 定能够/ 骑着牛儿/ 来往。 我想/ 他们/ 此刻, 定然/ 在天街/ 闲游。 不信,请看/ 那朵流星, 是他们/ 提着灯笼/ 在走。
郭沫若故居
体会音乐的美:
请大家聆听优美的配乐朗诵; 同时注意朗诵的节奏和重音。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皎洁的月光像 ______________ 2、被放出笼子的小鹦鹉像__________
3、我一天没有吃东西,好像_________
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 请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
你喜欢星光灿烂的夜晚吗? 能说说原因吗?
天
上
的
街 市
郭 沫
若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 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
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等。四川人,1914年赴日 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6年参加 北阀战争,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 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
九年级语文上册9精神的三间小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第二层:(9—13)分析怎样建立第二间精神小 屋,即盛放着事业小屋。
第三层:(14—17)分析怎样建立第三间精神小 屋,即安放我们本身小屋。
10/41
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作者是怎样对这个小屋 进行描写?
带有对立情感排比句; 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经历; 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小屋应多装爱。
表达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胸怀。
主要靠自我寻找,不不过因为相宜事业,并非象雨后白桦林中 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本身认识,也是抽丝剥 茧,需要水落石出流程。
④为何你“极难预知”?极难“真正触摸到倾心兴趣”?
极难预知,是因为极难真正触摸到倾心兴趣,还因为当我们太 年轻时候,…‥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制约,那附在事 业外壳上金钱地位,或是其它显赫光环,可能会灼晃了我眼睛。
15/41
2.开头两段作者引用名言、古语有什么作用?
开头两段作者引用名言、古语,都从空间角度诠释了人们渴望而又往 往难以企及宽广心灵境界,也就自然引出了本文话题----心灵空间怎样布置, 即建设“精神小屋”。
3.文中有哪两句关于人心灵描述?为何说我们面对名言与古话 时会自惭形秽、不知所措?
文中“人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和“宰相肚里 能撑船”两句话对人 心灵进行了描述。
“泥土”、“浪花”、“云霓”分别对应是“大地“海洋”和 “天空”。
5.本部分哪几段话表明由人需要物质空间自然转换到人 需要精神空间?作用是什么?
有“人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这 几句话自然转换显得不露痕迹。
6.在怎样 情况下,我们才能“为自己精神修建三间小 屋”?
“宜选月冷风清竹木潇潇之处,为自己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小屋盛着我们爱和恨。它需要我们用爱来让它变光明而温暖。 可是现在我们对人对事时时抱着怨恨心情,每当看到损害本身利益时总是 责备他人,从不反省本身所存在问题。我想只要我们对人对事都能用一颗 公正、公平心去对待,对待每件事都能用一颗盛满爱心去对待,那么我们 小屋里就会永远光明而温暖。
第三层:(14—17)分析怎样建立第三间精神小 屋,即安放我们本身小屋。
10/41
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作者是怎样对这个小屋 进行描写?
带有对立情感排比句; 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经历; 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小屋应多装爱。
表达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胸怀。
主要靠自我寻找,不不过因为相宜事业,并非象雨后白桦林中 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本身认识,也是抽丝剥 茧,需要水落石出流程。
④为何你“极难预知”?极难“真正触摸到倾心兴趣”?
极难预知,是因为极难真正触摸到倾心兴趣,还因为当我们太 年轻时候,…‥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制约,那附在事 业外壳上金钱地位,或是其它显赫光环,可能会灼晃了我眼睛。
15/41
2.开头两段作者引用名言、古语有什么作用?
开头两段作者引用名言、古语,都从空间角度诠释了人们渴望而又往 往难以企及宽广心灵境界,也就自然引出了本文话题----心灵空间怎样布置, 即建设“精神小屋”。
3.文中有哪两句关于人心灵描述?为何说我们面对名言与古话 时会自惭形秽、不知所措?
文中“人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和“宰相肚里 能撑船”两句话对人 心灵进行了描述。
“泥土”、“浪花”、“云霓”分别对应是“大地“海洋”和 “天空”。
5.本部分哪几段话表明由人需要物质空间自然转换到人 需要精神空间?作用是什么?
有“人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这 几句话自然转换显得不露痕迹。
6.在怎样 情况下,我们才能“为自己精神修建三间小 屋”?
“宜选月冷风清竹木潇潇之处,为自己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小屋盛着我们爱和恨。它需要我们用爱来让它变光明而温暖。 可是现在我们对人对事时时抱着怨恨心情,每当看到损害本身利益时总是 责备他人,从不反省本身所存在问题。我想只要我们对人对事都能用一颗 公正、公平心去对待,对待每件事都能用一颗盛满爱心去对待,那么我们 小屋里就会永远光明而温暖。
优质课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教学课件:第四专题《察今》(共34张PPT)
重点词句: 见人方引婴儿(引:拉着) 此其父善游(善游:善于游泳) 其子岂遽善游哉(岂遽:难道就)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任物:处理事物; 悖:背谬)
通假 字 1、故择先王之成法
“择”通“释”,舍弃,抛弃 2、尝一脟肉 “脟”通“脔”,切成块状 的肉 3、澭水暴益 “益”通“溢”,水漫出来, 上涨
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 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 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 增加看到的推知未见到的。所 以观察房屋下面的日影,就知 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 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 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 冷,鱼鳖已经潜伏了。尝一块 肉,就知道一锅里的味道,全 鼎中调味的好坏。
词类活用 1、犹若不可法 名词作动词,取法,效法 2、贵以近知远
贵:意动用法 以……为贵
近、远:形容词作名词,近的,远的 3、使人先表澭水 名词作动词,立竿测量
4、循表而夜涉 名词作状语,在夜间 5、见瓶水之冰 名词作动词,结冰 6、军惊而坏都舍 坏:使动用法 使……坏
思想内容
“察今”是明察当今实际情况之 意。 “察今”就是要随着时代和客
观事物的变化而制定不同的法 令制度,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 喻和寓言故事,从正反两方面
阐明了这一点。
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 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 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 (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 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 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 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先王制定 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那就是 从人出发。自己本来也是人,所以 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 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一 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
一词多义
择 故择先王之成法 舍弃,抛弃 挑选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通假 字 1、故择先王之成法
“择”通“释”,舍弃,抛弃 2、尝一脟肉 “脟”通“脔”,切成块状 的肉 3、澭水暴益 “益”通“溢”,水漫出来, 上涨
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 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 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 增加看到的推知未见到的。所 以观察房屋下面的日影,就知 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 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 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 冷,鱼鳖已经潜伏了。尝一块 肉,就知道一锅里的味道,全 鼎中调味的好坏。
词类活用 1、犹若不可法 名词作动词,取法,效法 2、贵以近知远
贵:意动用法 以……为贵
近、远:形容词作名词,近的,远的 3、使人先表澭水 名词作动词,立竿测量
4、循表而夜涉 名词作状语,在夜间 5、见瓶水之冰 名词作动词,结冰 6、军惊而坏都舍 坏:使动用法 使……坏
思想内容
“察今”是明察当今实际情况之 意。 “察今”就是要随着时代和客
观事物的变化而制定不同的法 令制度,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比 喻和寓言故事,从正反两方面
阐明了这一点。
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 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 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 (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 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 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 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先王制定 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那就是 从人出发。自己本来也是人,所以 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 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一 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
一词多义
择 故择先王之成法 舍弃,抛弃 挑选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课件:12.《论语》十二章(共22张PPT)
《论(lú n)语》属语录体散 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 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 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 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 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 朱熹把它列为“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之一,成为儒家 的重要经典。
孔子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适用的。 • 第四则主要谈对知识的巩固与创新。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循序 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为人师表,简练的话语 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 第五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 “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论儒家经典
• 第六则是讲孔子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 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 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 自得其乐。 第七则讲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 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 第八则是要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 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 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 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第九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已成为至理名言。
• •
•
论儒家经典
• • • 第十则讲要珍惜时间,孔子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 地向前流去。” 第十一则讲人要立志。“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 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人要有自己的 独立人格,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第十二则讲教育方法问题。即: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孔子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适用的。 • 第四则主要谈对知识的巩固与创新。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循序 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为人师表,简练的话语 中蕴含深刻的哲理。 • 第五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 “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论儒家经典
• 第六则是讲孔子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 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 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 自得其乐。 第七则讲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 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 第八则是要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 的吃穿住而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 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 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第九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已成为至理名言。
• •
•
论儒家经典
• • • 第十则讲要珍惜时间,孔子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 地向前流去。” 第十一则讲人要立志。“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 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人要有自己的 独立人格,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第十二则讲教育方法问题。即: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乡愁》优质课一等奖PPT课件
五、《乡愁》作业:
1.搜集古人描写乡愁的诗句(条数不限)
2.阅读下面句子,然后仿写:(1)乡愁是一枚小小 的邮票 (2)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3.选取诗中任何一句,展开联想,试将你心中的 画面描绘出来,要求表现出诗人的感情。
!
板书:
体会结构美 《乡愁》诗歌
对称美 结构美{
参差美
[友情提示]诗的音乐美是通过朗读的轻重缓 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体味出来的。
(指导自由朗读感受: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 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 一唱三叹的旋律之美。)
板书:
节奏美
欣赏音乐美{
韵律美
(比较阅读)
[友情提示]从写作背景、情感(思想内容)、意 境(形象) 、表现手法、结构等方面比较两首 《乡愁》诗的异同。 (课后整理) (师:检查 背诵—个人、集体)
余光中
周旺中学:肖练武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2.品析诗歌的意境美、结构美和音乐美。 3.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一、导入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古今
中外的诗词里都提到关于“愁”的话题: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著名文集有《白 玉苦瓜》 、《灵河》、
《石室
之死》等。
三、新授
余光中
乡愁
小时候 乡愁 /是一枚 /小小 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 /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 /是一方 /矮矮 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 /在里头
长大后 乡愁 /是一张 /窄窄 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 /在那头
1.搜集古人描写乡愁的诗句(条数不限)
2.阅读下面句子,然后仿写:(1)乡愁是一枚小小 的邮票 (2)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3.选取诗中任何一句,展开联想,试将你心中的 画面描绘出来,要求表现出诗人的感情。
!
板书:
体会结构美 《乡愁》诗歌
对称美 结构美{
参差美
[友情提示]诗的音乐美是通过朗读的轻重缓 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体味出来的。
(指导自由朗读感受: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 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 一唱三叹的旋律之美。)
板书:
节奏美
欣赏音乐美{
韵律美
(比较阅读)
[友情提示]从写作背景、情感(思想内容)、意 境(形象) 、表现手法、结构等方面比较两首 《乡愁》诗的异同。 (课后整理) (师:检查 背诵—个人、集体)
余光中
周旺中学:肖练武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2.品析诗歌的意境美、结构美和音乐美。 3.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一、导入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古今
中外的诗词里都提到关于“愁”的话题: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著名文集有《白 玉苦瓜》 、《灵河》、
《石室
之死》等。
三、新授
余光中
乡愁
小时候 乡愁 /是一枚 /小小 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 /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 /是一方 /矮矮 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 /在里头
长大后 乡愁 /是一张 /窄窄 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 /在那头
优质课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 课件 (共30张PPT)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因着浪漫,四十弃官归隐的陶潜“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因着浪漫,五十始举进士的孟郊“春风得意马蹄 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因着浪漫,王昌龄发出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 破楼兰终不还”的豪壮誓言; 因着浪漫,李白才会仰天长笑“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 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 话。
推荐杂志:
《读者》《青年文摘》《格言》
《意林》《作文素材》《读写月刊》 《作文成功之路》
说——言为心声,不耻下问
1.上课时多参与讨论,主动同学老师交 流心得。 2.请教老师和同学,不懂就问 3.朗诵、演讲 4.阅读新闻报刊杂志要积极评论,锻炼 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写——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你听到一首动人心魄的歌时,沉浸于 歌词所描绘的幽然意境,流连忘返,这就 是语文; 当你看到一幅雄浑俊雅的书画后,立 即被其所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想尽华 美饲藻来赞美它,这就是语文; 当你发表演讲、主持会议,滔滔不绝, 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别忘了,这也是语 文。
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语音的抑扬顿挫,文字 的象形意会,词语的丰富多彩,话语的妙趣横生。 --朱学坤《语文的魅力 》
教育部指定中学生必读书目高中20部 1、《论语》 2、《三国演义》 罗贯中 3、《红楼梦》 曹雪芹 4、《呐喊》 鲁迅 5、《女神》 郭沫若 6、《子夜》 茅盾 7、《家》 巴金 8、《雷雨》 曹禺 9、《围城》 钱钟书 10、《谈美书简》朱光潜
11、《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12、《堂· 吉诃德》 塞万提斯 13、《歌德谈话录》 艾克曼 14、《巴黎圣母院》 雨果 15、《欧也尼· 葛朗台》 巴尔扎克 16、《匹克威克外传》 狄更斯 17、《复活》 列· 托尔斯泰 18、《普希金诗选》 普希金 19、《老人与海》 海明威 20、《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
12.盘古开天地最新统编部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公开课课件PPT
“缓、浊、撑、竭、液、滋”都是 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要左窄右宽。
会 写
血液奔茂滋宗
12 盘古开 天地
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 宙混沌一片。盘古拿起斧子猛劈,将天和地分 开,他头顶天,脚踏地,不让天地合拢。盘古 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12 盘古开
天地 12.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12 盘古开
天地
拿起
顶
劈
撑
12 盘古开 天地
顶天立地
12 盘古开 天地
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
滋润万物的雨露
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出 现的,是用来写什么的?
12 盘古开 天地
他呼出的气息——; 他发出的声音——; 他的双眼——; 他的四肢——; 他的肌肤——; 他的血液——; 他的汗毛——; 他的汗水——。
下降,变成了地。
读出惊喜 的情感。
读了课文想一想天地形成的过程。 “宇宙混沌一片” “把天地分开”
“盘古身体随着天地长高” 神话故事中想象的丰富
读课文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 祖宗盘古给我们创造了多么美丽的世界。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 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 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
12 盘古开
天地
北
西
南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______。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______。 他的双眼变成了_______。
东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___。 他的肌肤,变成了____。 他的血液,变成了____。 他的汗毛,变成了____。 他的汗水,变成了____。
全国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ppt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2古诗两首
2、古诗两首
咏柳
贺知章
垂 柳
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 字季真,是大诗人李白的好朋友, 少年就以文章出名。它的诗今存 在19首(《采莲诗》、《回乡偶 书》等),其中写景的诗,文字 通俗,意境清新,代表作《回乡》 更是妙趣横生,传诵至今。
返回
咏碧 妆 裁剪
yǒng zhuāng 咏碧 妆
cái jiǎn 裁剪
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游览赏玩好风景
水边
一个天气晴朗的 好日子里,作者 到泗水河边游览 赏玩好风景。
那里风光无限,一时 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 景物映入眼帘。
新鲜奇丽的景物映入眼帘
Wú biān guāng jǐng yī shí xīn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无限的
风光景物 一时之间
人们
děng xián shí dé dōng fēng miàn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作者简介 退出
··
《 古 诗 两 首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 绿色的玉。 这里用来比 喻春天嫩绿 的柳枝。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作者简介 课文分析 退出
··
咏柳
《
古 诗 两 首
碧玉妆成一树高, 妆: 打扮,装饰。
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的名句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春城无处不飞花 • 红杏枝头春意闹 • 春到人间万物新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不知细叶谁裁出,
咏柳
贺知章
垂 柳
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 字季真,是大诗人李白的好朋友, 少年就以文章出名。它的诗今存 在19首(《采莲诗》、《回乡偶 书》等),其中写景的诗,文字 通俗,意境清新,代表作《回乡》 更是妙趣横生,传诵至今。
返回
咏碧 妆 裁剪
yǒng zhuāng 咏碧 妆
cái jiǎn 裁剪
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游览赏玩好风景
水边
一个天气晴朗的 好日子里,作者 到泗水河边游览 赏玩好风景。
那里风光无限,一时 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 景物映入眼帘。
新鲜奇丽的景物映入眼帘
Wú biān guāng jǐng yī shí xīn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无限的
风光景物 一时之间
人们
děng xián shí dé dōng fēng miàn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作者简介 退出
··
《 古 诗 两 首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 绿色的玉。 这里用来比 喻春天嫩绿 的柳枝。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作者简介 课文分析 退出
··
咏柳
《
古 诗 两 首
碧玉妆成一树高, 妆: 打扮,装饰。
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的名句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春城无处不飞花 • 红杏枝头春意闹 • 春到人间万物新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不知细叶谁裁出,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故乡》优质课PPT课件
知识备查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
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 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 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 代表作有《呐喊》《彷徨》《野草》 等。他为中国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 巨大贡献。
知识备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热爱生活,农村生活知识丰富— —无忧无虑,快乐纯真
态度恭敬,称“我”为“老 爷”——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要一副香炉和烛台——悲苦无奈, 寄希望于神灵
精读细研
生气勃勃 热情开朗 勇敢善良
小英雄
木偶人 苍老贫困 因循守旧 麻木迟钝
精读细研
闰土二十多年来为什么发生这 么大的变化?什么原因使闰土前后 判若两人?
灾害。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具体分析了小说的情节,弄清 了文章的梗概,分析了闰土的形象和故乡的变 化。这节课我们接着分析杨二嫂和“我”的人 物形象。
精读细研
杨二嫂的变化
细读课文第39-52段,找出描写杨 二嫂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关键 词语,看看二十年来,杨二嫂发生了哪 些变化?思考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中年闰土
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头戴破毡 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 开裂——饱经风霜
手捏钢叉,向猹尽力刺去;很高兴、 说话脱口而出、滔滔不绝——活泼机智
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只是摇 头、默默地吸烟、说话吞吞吐吐、断 断续续——苦不堪言、麻木迟钝
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便熟 识了、告诉“我”许多稀奇事、分别时 躲到厨房哭着不肯出门、送“我”贝壳 和很好看的羽毛——建立了淳朴的友谊
( sāi )塞车 塞 ( sài )塞外
全国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赛课一等奖《秋天的雨》PPT课件
秋雨带着我们穿过了秋天的大门, 我们首先能看到了什么呢?
默读课文2—4自然 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 方面写秋天的雨,找出 相关的句子,划上“— ——”。
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银杏树)
我
(枫树)
来 说
(田野)
一
(橘子)
说
(柿子)
(菊花)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 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 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 夏天的炎热。
( ),(
)。
2、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你们最想做的 是什么事?
要求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 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 号。
shi
钥钥匙匙
趁着
ba
喇叭
菠萝
shang xián
衣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衔来
留意 凉爽 清凉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 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 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什么特点? 哪些词语突出了这个特点?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 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我看到了一个 的秋天。
瓜果飘香 秋高气爽 景色怡人 五谷丰登
天高云淡 春华秋实 山河壮美 秋收冬藏
想一想:
1、仿照例子写一写 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 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 )给了( ),( )像( ),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 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 天的凉爽。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 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 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全国初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ppt课件《答谢中书书》课件
品一品 情感美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 皆情语,意思是景物描写 中必然蕴含作者的思想情 感,本文景物描写流露出 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哪些 句子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
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感。
活动目标: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 累文言实词。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 句和写景的方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活学动而目不标厌:
翻译课文,积累以下重点实词。
要求做到:信,准确无误 达,通顺明白 雅,规范优美
抢答翻译:
答谢中书书
交相辉映
陶弘景
四季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全、都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消散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潜游在水中 的鱼
坠落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欣赏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活学动而目不标厌:
1、这篇文章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作 者在文中用哪一个字来概括它的特点?
美
2、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结合文中词句)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三人行,必有我师
活动目标:
1.作者是怎样描绘这秀美景色的?请结合 课文并从写景方法的角度赏析。可以加入 自己合理的想象。
答谢中书书
全国语文优质课赛课一等奖《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精品PPT公开课课件
震慑 征服
分析课文
本文提出了什么论点? 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
要素有哪些?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个要素:
天时 时令、气候、政治形势等条件。 地利 有利的地理形势。 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讨论问题:
这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阐述“人和” 是克敌制胜,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
走进名人
孟子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
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 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 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 十分痛苦。主张行“仁政”以统一 天下,他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 的主张,宣扬“仁政”、“王道”。 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 说。
来检验一下吧!
启示
❖ 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 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 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
❖ 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 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 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 是至关重要的。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 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应受到我们的重视。
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是 值得我们借鉴的。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
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
有很强的说服力。
写作背景
❖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 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 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 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 治国理想。
分析课文
本文提出了什么论点? 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
要素有哪些?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个要素:
天时 时令、气候、政治形势等条件。 地利 有利的地理形势。 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讨论问题:
这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阐述“人和” 是克敌制胜,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
走进名人
孟子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
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 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 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 十分痛苦。主张行“仁政”以统一 天下,他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 的主张,宣扬“仁政”、“王道”。 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 说。
来检验一下吧!
启示
❖ 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 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 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
❖ 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 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 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 是至关重要的。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 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应受到我们的重视。
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是 值得我们借鉴的。
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
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
有很强的说服力。
写作背景
❖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 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 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 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 治国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时,一阵热烈的讨论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
猛的一抬头,看见老师正从讲台上注视着他。
他立马又紧张起来。他的目光四处移动,似乎
在搜寻什么,他是那么的不安,甚至不敢接触
任何人的目光。然后他又把头深深低下去,好
像怕被老师看见似的。他屏住呼吸等待着,紧
握的手心一会儿便被汗水打湿了,可老师还是
没有叫他 ……
★
第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 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为心理描写 而进行心理描写。
第二,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 个心理活动。
第三,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 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6
完成心理刻画的思维过程
• 第一步 明确写作对象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3
心理描写的作用:
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
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4
心理描写要求: 符合身份、 表现性格、 结合环境、 扣住主题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5
心理描写的三个原则
深的皱纹,苍老的脸庞中散发的圣母般的光芒。我
仿佛感到一股温热的液体就要盈满我的眼眶……我
说不出话来,只好重重地点头。
★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2
例三:环境衬托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
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 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 “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 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 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 得心里直打鼓。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3
练习3
•
(补上景物描写衬托心情)我的心
遂如一张鼓满的风帆,满载悠闲.看着好友狡黠
的笑容,突然明白她带我出来游玩的用意:我已
被学业的丝束于蚕茧,不收拾心情很难褪茧成
蝶.芳草的气息掺杂着友人的好意,裹在柳絮
中.这眷眷的一瞬像一副心手相依的风景,怎能 不令我铭记于心?!
遥远的柳絮轻盈而来,融融的触感在指间旋
角度,如联想、比喻、侧面描写等。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9
在众多的写作手法当中, 最能揭示人物精神世界、 丰满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性格的莫过于心
理描写。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20
谢谢大家!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21
•奶奶,您就是我口渴时的一杯清水,也是我困倦时的一 个枕头,更是抚慰我心灵的一缕春风。您的爱无边无际, 无时无刻萦绕着我。无论今后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会笑 对一切,快乐的生活。因为,我知道,有您的爱陪伴着我 直到永远。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
10
例二:梦境和幻觉 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
巨大的网向我卷来,把我网住,使我不能 动弹,不能挣扎。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 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失望的叹息声 和旁人的嘲笑声。
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不 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 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 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 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 别让我不及格啊!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9
练习1
• 奶奶给了我无尽的快乐,也使我度过了 一个愉快的童年。我在心底默默地对奶 奶诉说: (补上内心独白)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8
学有所得——进行心理描写时应注意:
1.心理描写,应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等特征, 写出其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从而表现人物 的思想性格。
2.心理描写,要努力表现出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 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描写方法也可以多种多 样。
3.心理描写,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可穿插其它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5
练习4 运用言语神态或 修饰语扩写下文 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突然好像不安起来,
他向旁边走了几步, 瞪着眼 赶紧
我父亲看了看身
边的女儿女婿,就向
我们走来,对我母亲
说:“这个卖牡蛎的
像于勒?”
他的脸色十分苍白, 两只眼也跟寻常不
一样,低声的
怎么那么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6
例五:神态显示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1
练习2
• 姥姥微眯着眼睛对我说:“春天夜里凉, 别冻着了。多学习点好,但不要太累, 早些睡才好啊!”姥姥的声音有些沙哑, (补充我的心理活动)
•我仿佛像听到了经典的老碟片,音色不如从前,却
不影响悠扬宛转的曲调,还浸染了岁月的馨香。借
着银色的月亮,我又仿佛看到姥姥花白的头发,深
结.静躺在芳草与柳絮编织而成的温床,陶醉于空 气的独有气息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
14
例四:动作语言表现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
的手去慢慢地掀开试卷一角,一个鲜红的 “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 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 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 分数──48, 可怜的“48”,我“唉”了一 声便瘫在桌上。
音此刻却好像化作一把把利剑直插入他的心脏, 他的面色如纸,两眼死死地盯着老师那一张一 合的嘴, …… “王**60”,不经意间似一阵温 暖的春风拂过,那本来早已僵硬的面部轮廓, 霎时露出一丝诡异的苦笑,他的身子也随之瘫 软在椅子上……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7
练习5
描写一段你内心很紧张的情节,用神态表现你 的心理
• 第二步 了解情节环境(情境)
• 第三步 揣摩(分析)心理状态
• 第四步 选择适当方法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7
心理 描写
直接描写 间接描写
内心独白 神态描写 梦境、幻觉描写 环境烘托
动作语言描写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8
一名学生在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的 心理活动 :
例一:内心独白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
让心灵说话
——心理活动描写指导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1
想一想:这样写好不好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 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 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 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优秀课件,精彩无限!
2
心理描写: 对人物在一定环境
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 法、感触、联想、潜意识等思 想活动的描写,称作心理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