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结构类、作用类、好处类题型--若木语文吧

合集下载

散文阅读之结构思路全面分析类大题型

散文阅读之结构思路全面分析类大题型

④怀念式:睹眼前景——思从前景(人、事)——抒怀念情。
特点:借联想和想象写怀念之物,表达寄托的情思。抓住景
物的主要特征,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的另一景,且另一景中寄托着
题型
(二)议论说理类 以发表议论,阐述道理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说理散 文。议论说理类散文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领悟,是人的思想 火花在生活过程中的表现,它不是靠“三论”(论点、论据、 论证),而是借助于感性具象来阐述道理。议论说理散文包括 杂文、小品文、随笔、哲理散文等,具体特点:
散文阅读之结构思路全面分析类大 题型
二、散文的特征 散文的文体特征概括来说就是“形散神聚”。所谓“形” 应指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 “形”的“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面,但目 的却是统一的——用来表现理念、抒发情感、阐述哲理、表达 志趣、寄寓情趣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聚”。例如, 《窗》就是通过描述一系列与窗相关的事物来阐述哲理,《荷 塘月色》就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说不尽的狗》就是寄寓 一种生活、艺术和思想中蕴含的情趣。
散文阅读之结构思路全面分析类大 题型
1.体裁特点 其主要特点有: (1)既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 感,也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 景物,突出其可感性。 (2)既变换观察角度,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也描写景 物变化,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 (3)既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扩大想象空间,也运用比喻、 对比等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散文阅读之结构思路全面分析类大 题型
三、散文的分类 通过对几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选文的分析,根据写作内容 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把散文分为写景状物类散文、议论说理 类散文、文化游记类散文、写人记事类散文四类。 (一)写景状物类 写景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 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 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整理版)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整理版)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解题方法: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1.标明句子出处。

2.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题型二:人称类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A.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小说除外——小说中“我”未必就是作者本人,一些散文也是如此),加强见闻和感受的真实性。

B.第二人称: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亲切(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C.第三人称:作者从旁叙述,增强了客观性,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题型三:分析作品结构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方法:结构作用(专用术语):(1)文首: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文末: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答题模式:手法+分析+艺术效果(注意叠词:)+表达感情方法: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散文阅读之结构作用

散文阅读之结构作用

散文阅读考点一句段作用类一、具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段落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段,如在结构上,有特殊作用;在内容表达上,富有特色。

二、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效果、目的、用意、妙处等)?3、在全文结构中有什么作用?三、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内容上:考虑句段与全文写作内容的关系,与主旨、作者情感、观点的关系。

2、结构上:要注意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

3、表达效果上:多是针对有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如有特殊表现手法的句子,这里不展开分析。

具体分析如下:A、段落:(1)、开头语段:引出所写的对象,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出下文,总领全文(对内容的作用);开篇点明题旨(主旨作用);或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后文,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欲扬先抑(结构作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氛围)。

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2)、结尾段: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标题,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有这样作用的试题,往往这一句很含蓄,一眼看不透,即有点"看不懂")。

(3)、中间段:①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承上启下)(近几年高考题中多属此类,要求会分析如何承上,如何启下),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在较短的中间段中,如果描写的物象(即散文写作的对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面正衬(或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如果后文围绕中间某点写,作用是总领后文;如与前文中间某点呼应,其作用是照应前文。

散文题型分析及答题要点

散文题型分析及答题要点
峨眉一中 段居洪
• (二)、段落作用题 • 语句、段落命题特色 • 1、作用分析题是指题干带有“作用”或“好(妙) 处”等词语,命题指向于分析综合的一种常见题 型。 • 2、这种题型具体的命题指向有二:一是某处句子 (位置或在开头或在结尾)的作用;二是文中所 用材料,如详写的内容、引用的材料或其他穿插 性材料。 • 3、这种题型考查角度分单向和多向两种。单向考 查为只考内容或结构或表达技巧。多向考查为同 时考查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用,或结构表达和表 达技巧两方面作用。单向考查题干中直接出现 “结构(内容)作用”,双向考查题干只笼统地 问“有什么作用”或“对文章的表达作用”。
峨眉一中 段居洪
(2)、思考原则:就近原则和分散原则相结合。 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其上下文,往往 是答案要点最密集的地方。所以,一定要 “就近”思考答案。尚存一两点分散在离 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这时,要适当扩大搜 索范围。原因概括题满分答案是显性要点 和隐性要点的结合,隐性要点易疏漏,作 答时要有挖掘隐性要点的意识和原则。
(四)、标题作用 【知识储备】 1、线索作用。 2、突出叙述的对象(人、物) 3、点明主题、承载作者情感。 4、象征意味、 寓意深刻。5、技巧(主要是修辞手法及效果) 6、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
峨眉一中 段居洪
• (五)、景物描写作用题 • 【知识储备】景物描写——具体场景,如 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 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 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作用。 • ②渲染气氛,为下文铺垫;奠定情感基调。 • ③烘托叙述对象(人或物)某种特征。 • ④象征、暗示作用。
高考散文题型分析及答题要点 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作用(意图、好处)分析题 1、语句作用题 2、段落结构作用题 3、艺术技巧作 用题 4、人称作用题 5、标题作用题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写作内容作 用题 (一)、语句作用题 分析句子的作用:主要从内容或表达效果和在文句结构 上的作用两个方面去分析。 看语句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 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

经典!散文阅读中作用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经典!散文阅读中作用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散文阅读中作用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经典) 高考的大阅读一般为精美的哲理散文、抒情散文和微型小说。

在文学作品阅读(古代诗歌阅读中也经常遇到)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题目,其要求一般为:……的作用是什么……的好处是什么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

本文特就阅读中表达作用题的类型、解法略作探讨。

一、人称表达类命题方向: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

常考重点:第二人称的作用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是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呼告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经典例题:【例1】2000年高考《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例2】06年辽宁卷第20小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1.《长城》第22题答为:①将长城拟人化: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

②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2.06年辽宁卷第20小题答为: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解题思路:(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基本知识点: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修辞方法类命题方向:针对一些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命题。

常考重点:修辞种类虽多,但用来设题的往往是比喻、拟人、排比与反复。

散文阅读题作用类分析

散文阅读题作用类分析





答题思路:

答题程序应该是把握段落大意,然后 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 把层意按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格式一般为: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 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009· 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上善若水》 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 么作用? 解析 该题考查重要句子的作用,有很强的综 合性。解答本题,需要着眼于全文的结构和思 路,紧扣内容主旨,又要注意这三个问句自身 的表达特点。 答案 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 路,激发读者的思考。





《步步高》,《江南无雪》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 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6分) 【现场答案】 作用是:表达了自己的失望之情;语意转 折,为下文作了铺垫。 【评分分析】 该考生得分:2分(内容、结构各得1分)。 虽然知道“作用题”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 答,但是,他未能准确判定该句在结构方面的作 用,只知道记一些术语往题上靠,且没有具体分 析,如“为下文作铺垫”,应具体答出“为下文 写盼雪作铺垫”;答题上遗漏要点,如内容作用 只答出了“失望”,“盼望”之情漏掉了。
2011届高三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题探究
高考散文阅读总说

散文依然是主流。 题材类型。一是抒情散文 写景、物抒情; 二是叙事抒情 三是哲理散文 内容特征:内容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内容主 题都有很好的情感熏陶,或价值观人生观的正向引导。但文 章内容、主题基本与现实关联不大,阅读材料基本都表现的 是恒久的价值观。



答题要点及答题思路:

答题要点:有四个要素,一是景物本身的自然环境特征;二 是对人物的烘托作用;三是对社会环境的暗示(这一点要视 情况而定,不要生拉硬扯);四是在结构上为下文铺垫。 答题思路:描写(渲染、烘托、衬托)了某一自然环境 的……画面(特点、氛围、意境),表现了人物的……情绪 (心理),为下文写……作铺垫。 07广东16题答案:衬托泥泞的普通、纯美,为泥泞的出现作 铺垫。

经典!散文阅读中作用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经典!散文阅读中作用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散文(sǎnwén)阅读中作用(zuòyòng)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sīlù)(经典) 高考的大阅读一般为精美的哲理(zhélǐ)散文、抒情散文和微型小说。

在文学作品阅读(古代诗歌阅读中也经常遇到)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题目,其要求一般为:……的作用(zuòyòng)是什么?……的好处是什么?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

本文特就阅读中表达作用题的类型、解法略作探讨。

一、人称表达类命题方向: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

常考重点:第二人称的作用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是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呼告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经典例题:【例1】2000年高考《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例2】06年辽宁卷第20小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1.《长城》第22题答为:①将长城拟人化: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

②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2.06年辽宁卷第20小题答为: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解题思路:(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基本知识点: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散文阅读专题三题型一结构作用分析题

散文阅读专题三题型一结构作用分析题

题型一结构作用分析题——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构建解答结构作用分析题的知识体系一、整体分析结构思路作品的结构是指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行文线索以及段落间(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安排。

1.整体构思(布局谋篇),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文章在结构上有三种层次关系。

第一种是相承,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

第二种是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

第三种是相属,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线索本身;有时材料组织的呈现形式可以从全文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构思篇章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2.行文线索散文的常用线索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

复杂的文章,线索不止一条。

抓线索,一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

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

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

三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四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线索不明的文本,往往直接考查思路。

理清思路,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文章各段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六类题型全解析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六类题型全解析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六类题型全解析散文阅读六类题型要点概括题【事件、角度、阶段、特点】结构思路题【开头、中间(过渡、插叙、引用)、结尾、详略安排】词句分析题【词语含义分析、句子含义分析、语言特色赏析】形象分析题【概括特点、分析描写方法和作用、设置目的】艺术技巧题【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主旨分析题【议论句、抒情句、总结句】例文呈现水银花开的夜晚迟子建猫冬让北方人筋骨疲弱,所以当积雪消融,埋藏在雪下的枯草出狱似的,瑟瑟缩缩地出现在阳光下时,人们以为摸到春天的触角了,奔向户外的漫步者不在少数。

寒风虽是强弩之末,但威力尚存,我不幸被击中,有一日傍晚从江畔回来,咳嗽流涕,身上阵阵发冷。

我便取放在玄关托盘上的体温计,想看看自己是否发烧。

我取体温计的时候,不慎将外壳的护帽朝下,这一竖不要紧,由于对接处咬合不严,护帽叛徒似的落地而逃,将体温计彻底出卖了,它随之坠落,摔成两截。

它这一跌,我家的黑夜亮了。

从玻璃管内径流溢而出的水银,魔术般地分裂成大大小小的珍珠状颗粒,像一带雪山巍峨地屹立在我面前。

我先是拿来一块抹布擦拭,以为它们会像水滴一样,迅速被吸附,①岂料它们欢欣鼓舞地一分二、二分三、三分四地遍撒银珠,泻地水银非但未少,反而如满天繁星,在白桦木地板上,朝我眨眼。

它们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天边,不可征服。

我少时数理化不灵光,对水银的了解,竟来自当时广为流传的一本小人书《一块银元》,主要情节围绕一块银元展开,写了穷人的苦,地主的恶,其中最让人惊悚的情节,是一个地主婆死了,她的儿子竟让一对童男童女为他老娘殉葬。

他们给童男童女灌注了水银。

故事浓墨重彩的是那个身世凄惨的童女,在出殡的行列中,她端坐在莲花上,手持一盏纱灯,双目圆睁,虽死犹生。

她的亲人在路旁声声唤她,可她无法应答了。

那个画面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浓重的阴影,恨地主,也恨水银。

水银是毒蛇,它要了如花似玉的姑娘的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水银制品,除非是在镇卫生所。

散文阅读之结构作用类题型

散文阅读之结构作用类题型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之结构作用类题型【知识清单】【散文中的修辞方法】1、比喻:作用在于把要说地事物反映得生动形象。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使内容表达更集中、更突出、更鲜明;情感抒发更强烈、更有气势。

4、对比:能使所表达的事物特征或所阐发的道理更鲜明、更突出;能彻底揭示矛盾,使文章内容表达更显爱憎分明。

5、衬托: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使所议论或描写的事物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6、渲染:通过某一方面的铺陈叙写,集中描绘,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

7、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8、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散文阅读:结构类、作用类、好处类题型

散文阅读:结构类、作用类、好处类题型

散文阅读:结构类、作用类、好处类题型散文阅读1:结构类答题一、知识积累1.句子所处位置及其结构上的作用(1)在文首段:1开篇点题,开门见山2照应题目3总领全文,提挈全篇,提纲挈领4渲染气氛5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6设置悬念,制造波澜。

(2)在文中段:1承上启下(过渡)2总领下文3总结上文(3)在文末段:1画龙点睛,点明中心2升华感情,深化主题3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4言有尽而意无穷2.线索:起到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

(物线、情感线索、游踪线索、人物线索)3.篇结构特点: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网状结构1起承转合,曲折有致2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3总分得当,层层深入4以小见大5点面结合,以点带面6倒叙、插叙二、高考试卷出现的提问方式1.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结构作用、内容作用)2.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3.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4.简析文章的结构特征或者文章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三、典题示例1.“窗子”在全文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3分)(09湖北卷《书房的窗子》答: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

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

2.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8分)(2008四川卷《我爱水》)答:(1)一开始写“我爱水”,照应了标题,并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

(2)一开始写“我爱水”,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对故都之水——什刹海的描写,使行文自然巧妙。

3.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6分)(2008江西卷《朦胧的敬意》)答:1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1、2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的心理感受。

3到10段分写:3、4、5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6到10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11、12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表达敬意,照应标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结构类、作用类、好处类题型--若木语文吧
散文阅读1:结构类答题
一、知识积累
1.句子所处位置及其结构上的作用
(1)在文首段:1开篇点题,开门见山2照应题目
3总领全文,提挈全篇,提纲挈领
4渲染气氛5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
6设置悬念,制造波澜。

(2)在文中段:1承上启下(过渡)2总领下文3总结上文
(3)在文末段:1画龙点睛,点明中心2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3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4言有尽而意无穷
2.线索:起到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

(物线、情感线索、游踪线索、人物线索)
3.篇结构特点: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网状结构
1起承转合,曲折有致2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
3总分得当,层层深入4以小见大
5点面结合,以点带面6倒叙、插叙
二、高考试卷出现的提问方式
1.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结构作用、内容作用)
2.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3.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4.简析文章的结构特征或者文章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三、典题示例
1.“窗子”在全文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3分)(09湖北卷《书房的窗子》
答: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

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我”
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

2.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8分)(2008四川卷《我爱水》)
答:(1)一开始写“我爱水”,照应了标题,并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

(2)一开始写“我爱水”,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对故都之水——什刹海的描写,使行文自然巧妙。

3.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6分)(2008江西卷《朦胧的敬意》)
答:1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1、2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的心理感受。

3到10段分写:
3、4、5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6到10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11、12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表达敬意,照应标题。

4.本文以“雾”为线索,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6分)(2008湖北卷《雾》)
答:1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

2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
”“欣赏”“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

3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4作者最终“陶醉”在雾景的幻想之中。

5.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写成300字左右的文章。

(2007湖南卷《忆刘半农》)
答: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中心,安排材料,叙事写人。

文章多处出现了表示时间的词或短语,时间线索十分明显。

在叙述之中,文章紧紧扣住作者“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的思想感情选取材料,组织内容。

②结构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

如文章的标题是“忆刘半农”,文章第一段“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紧扣标题;接下一段,“这题目并不
出得过分”,又与上段紧密衔接起来,以后各段大致都如些。

全文在形式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而自然。

③前后呼应。

本文末段与开头互相呼应,各个部分在内容上也呈响应之态。

如前面谈到刘半农活泼、勇敢,是一个战士,后面行文中多次照应这一点,并在结尾呼应。

前面谈到刘半农的“浅”,后面则指出,作为战士,刘半农即使“浅”,“却于中国更为有益
”,等等。

6.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的句子“它来的是那么神速,将我的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回答问题。

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3分)(2008年北京卷《碧云寺的秋色》)
答:这句话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

7.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6分)(09年重庆卷《瓷器的意味》)
答:1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2追溯瓷器从俗到雅德历史过程
3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
散文阅读2:作用、好处题
“作用、好处”题指的是分析某个句子或某个语段在文中的作用,是高考散文阅读中一道常规题型,而且几乎是必考题。

今年值得关注和期待。

一、高考命题方式
1.问考生某个句子或语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问考生某个句子或语段在文中有什么好处。

3.问考生为什么要写某个语段或能不能把某个语段删除。

二、答题要领: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去分析
三、典题示例
1.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有什么作用?(6分)(08年全国卷1《阳关古道苍凉美》)
答:1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强化了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2回应了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呼应。

2.作者为什么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的“大院子里
”的生活?(6分)(08年全国卷2《马樱花》16题)答:1为马樱花的出现作反衬;2为对比马樱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生活的不同提供环境背景。

3突出地表现作者对生活在新时代的充满生机活力的马樱花的热爱赞美。

3.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谱写了一盆银杏?(3分)(08福
建卷《吟风》)
答:1写银杏是为了引出风,从而以有形写无形。

2以银杏状风,突出风的形象。

4.作者在文章开关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
”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09山东卷《记住回家的路》)
答:1说明人都有好奇心,肯定了下文人生路途上“
去闯荡世界、建功立业、探险猎奇、觅情寻爱”。

2从自己写起,从现实生活中的走路写起,给人亲切的感受,自然地引出“人生也如此”。

5.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分)
(09全国卷一《彩色的荒漠》)
答:第一问:①戈壁滩环绕的恶劣;②戈壁滩色彩的单调;第二问:①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②为下文要描写的彩色的建筑物形成鲜明的对比;③先抑后扬,激发读者兴趣。

6.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上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09全国卷二《岳桦》答:①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7.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09北京卷《司马祠》)
答:1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

2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到高的走向
3暗含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
8.本文写“木车的激情”,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5分)(09江西卷《木车的激情》)
答: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木车的激情”作铺垫:与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缓慢的木车艰难求索而不知疲倦
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木车的激情”的强大和值得信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