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威海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筹划(—).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

的通知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现将《威海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实施。

二○○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威海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

为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条件,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依据《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和《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计划的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有关部门、社会各界、残疾人组织和广大残疾人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任务,为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康复工作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市各级共投入康复经费558万元。在全市69个镇(办)卫生院建立了镇级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康复指导员长年走村串户,为脑瘫、偏瘫、截瘫患者免费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指导。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6260例;聋儿语言训练200名,为其配戴助听器93台,培训聋儿家长120名;为196名低视力患者配用了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123名;对1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实施了彩票公益金救助;为麻风畸残患者实施矫治手术62例,发放辅助用具716件;建立普及型假肢装配站1个,培训技师12人次,为144名肢体残疾人安装了假肢;提供各类残疾人用品用具6350件。

(二)特殊教育持续发展。认真落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残联《关于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实行免费教育和广泛开展资助残疾学生活动的通知》,广泛深入开展了“扶残助学献爱心”资金募集活动,全市共募集资金100多万元(市本级37万元),现已救助400多名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圆了上学梦。有计划地对特殊教育机构的专业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和巡回指导,提高

师资水平。“十五”期间,依托社会力量建立了2处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特教学校已发展到4处,在校学生340名。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8%,接受特殊教育的视力、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城镇达到100%,农村达到98%以上。

(三)残疾人劳动就业稳步发展。“十五”期间,全市实施了《威海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共安置残疾人1251人就业,城镇残疾人就业率达到95%以上;共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805万元。培训残疾人8113名,扶助农村残疾人参加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使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就业率达到99%.举办盲人按摩培训班3期,培训盲人保健、医疗按摩人员25名,占计划总数的100%.

(四)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五”期间,争取各级福彩公益金50万元,救助贫困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50户。将符合保障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好“三无”残疾人的救助和供养工作。对丧失劳动能力的1941名特困残疾人,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和定期定量救济,年平均保障金817元,保障了其基本生活需要。全市共建立残疾人从业扶贫基地9处,在帮助农村残疾人脱贫方面发挥了重要载体作用。自2004年起,开始实施“残疾人脱贫奔康工程”,全市连续扶贫6年,每年投入专项基金100万元,扶持贫困残疾人500户。

(五)残疾人维权工作得到保障。“十五”期间,市及各市区都开通了残疾人维权服务热线电话;市及荣成市开播了电视聋人手语节目。市残联会同市司法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残疾人援助工作的意见》、《威海市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对健全残疾人法律援助网络、创建法律援助维权示范岗做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2004年,市残联成立了组织维权部。“十五”期间,残疾人信访处结率达到100%,重复、越级信访率低于5%,未出现残疾人越级上访现象。举办了全市三级残联理事长和从事劳动就业行政执法的工作人员培训班,有110人取得了“行政执法证”。2005年,全市符合条件的1960个村(居)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

(六)残疾人宣传文体活动日益活跃。“十五”期间,投入10多万元,订阅《中国残疾人》和《三月风》杂志,定期登门免费赠送给企业、社区的残疾人。与企业联合举办“手语培训班”,促进职员与听力不便客户的沟通;充分利用“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等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扎实有效的活动,营造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培养和树立了一批残疾人典型人物,肢残人王其成荣获2005年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听力残疾人高晓波荣获全国再就业先进个人;组织制作了《威海康复苑》电视专题片和《扶残之路》画册;2002年,注册了威海市残疾人新闻宣传促进会和威海市残疾人体育协会社团组织。调整和完善了三个阵地:威海市残疾人艺术团文艺人才培训基地、威海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威海市特殊艺术委员会。组织了两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一届残疾人体育运动会。

“十五”期间,全市残疾人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困难,主要表现在: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尚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完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仍然滞后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等。对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要紧紧围绕带领残疾人共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深入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依法维护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福利和环境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不断缩小残疾人在基本需求方面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发展及其他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一)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三)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使3.5万名残疾人

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四)帮助可以扶持的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加大残疾人危房改造力度,改善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居住条件;

(五)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六)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发展残疾人高级中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

(七)有就业需求和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得到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残疾人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八)残疾人文化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群众性健身活动和竞技体育不断发展;

(九)残疾人事业的法制建设和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的权益保障状况进一步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