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总结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章节总结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章节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d3233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2.pn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章节总结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章节总结篇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总结第一章晶体二极管及应用电路一、半导体知识1.本征半导体·单质半导体材料是具有4价共价键晶体结构的硅(Si)和锗(Ge)(图1-2)。
前者是制造半导体ic的材料(三五价化合物砷化镓Gaas 是微波毫米波半导体器件和ic的重要材料)。
·纯净(纯度>7n)且具有完整晶体结构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在一定的温度下,本征半导体内的最重要的物理现象是本征激发(又称热激发或产生)(图1-3)。
本征激发产生两种带电性质相反的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对。
温度越高,本征激发越强。
·空穴是半导体中的一种等效?q载流子。
空穴导电的本质是价电子依次填补本征晶格中的空位,使局部显示?q电荷的空位宏观定向运动(图1-4)。
·在一定的温度下,自由电子与空穴在热运动中相遇,使一对自由电子和空穴消失的现象称为载流子复合。
复合是产生的相反过程,当产生等于复合时,称载流子处于平衡状态。
2.杂质半导体·在本征硅(或锗)中渗入微量5价(或3价)元素后形成n型(或P型)杂质半导体(n型:图1-5,P型:图1-6)。
·在很低的温度下,n型(P型)半导体中的杂质会全部电离,产生自由电子和杂质正离子对(空穴和杂质负离子对)。
·由于杂质电离,使n型半导体中的多子是自由电子,少子是空穴,而P型半导体中的多子是空穴,少子是自由电子。
·在常温下,多子>>少子(图1-7)。
多子浓度几乎等于杂质浓度,与温度无关;两少子浓度是温度的敏感函数。
·在相同掺杂和常温下,Si的少子浓度远小于Ge的少子浓度。
3.半导体中的两种电流在半导体中存在因电场作用产生的载流子漂移电流(这与金属导电一致);还存在因载流子浓度差而产生的扩散电流。
4.Pn结·在具有完整晶格的P型和n型材料的物理界面附近,会形成一个特殊的薄层——Pn结(图1-8)。
模电基础知识总结
![模电基础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0a6cd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9.png)
模电基础知识总结模拟电子技术(模电)是电子工程的重要基础学科,它研究的是电子元件与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规律。
掌握模电的基础知识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模电的基础知识进行总结,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电路基础知识在学习模电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掌握一些电路的基础知识。
电路是电子工程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它由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组成。
在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重要的物理量。
电流表示电子在电路中的流动情况,而电压表示电子在电路中的能量转换。
二、放大器放大器是模电中一类重要的电子元件。
放大器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放大,以便输出信号具有较高的幅度。
常见的放大器有三种基本类型:电压放大器、电流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
放大器有许多重要的性能指标,如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
学习模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熟悉这些性能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三、滤波器滤波器是模电中用于剔除或改变信号中某些频率分量的电路。
滤波器可以分为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四种类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滤波器来对信号进行处理。
了解滤波器的原理和性能对于电路设计至关重要。
四、振荡器振荡器是一种能够产生连续波形信号的电路。
在模电中有两种常见的振荡器:正弦波振荡器和方波振荡器。
振荡器的核心是一个反馈回路,该回路会使得输入信号被放大,并且以振荡的形式反馈给输入端。
振荡器在通信系统、计算机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掌握振荡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是模电学习的重要内容。
五、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是模电中一种重要的集成电路。
它具有高增益、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的特点,在模拟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
运算放大器可以用于各种电路设计,如放大器、积分器、微分器和比较器等。
学习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是模电学习的核心内容。
六、模电实验模电实验是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电路的实际运行情况,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模电)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模电)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86c0a79ec3d5bbfd0a74e1.png)
1、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特性:热敏性、光敏性、掺杂性。
2、本征半导体:完全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
3、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三价杂质元素,形成P型半导体,空穴为多子,电子为少子。
4、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五价杂质元素,形成N型半导体,电子为多子、空穴为少子。
5、二极管的正向电流是由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形成的,而反向电流则是由少子的漂移运动形成的。
6、硅管Uo n和Ube:0.5V和0.7V ;锗管约为0.1V和0.3V。
7、稳压管是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的:①加正向电压时,相当正向导通的二极管。
(压降为0.7V,)②加反向电压时截止,相当断开。
③加反向电压并击穿(即满足U﹥U Z)时便稳压为U Z。
8、二极管主要用途:开关、整流、稳压、限幅、继流、检波、隔离(门电路)等。
9、三极管的三个区:放大区、截止区、饱和区。
三种状态:工作状态、截止状态、饱和状态,放大时在放大状态,开关时在截止、饱和状态。
三个极: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二个结:即发射结和集电结。
饱和时:两个结都正偏;截止时:两个结都反偏;放大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三极管具有电流电压放大作用.其电流放大倍数β=I C / I B (或I C=β I B)和开关作用.10、当输入信号I i很微弱时,三极管可用H参数模型代替(也叫微变电路等效电路)。
11、失真有三种情况:⑴截止失真原因I B、I C太小,Q点过低,使输出波形正半周失真。
调小R B,以增大I B、I C,使Q点上移。
⑵饱和失真原因I B、I C太大,Q点过高,使输出波形负半周失真。
调大R B,以减小I B、I C,使Q点下移。
⑶信号源U S过大而引起输出的正负波形都失真,消除办法是调小信号源。
1、放大电路有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组态。
(固定偏置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的输入输出公共端是发射极,故称共发射极电路)。
共射电路的输出电压U0与输入电压U I反相,所以又称反相器。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实用10篇)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实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06257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c.png)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第1篇电子工艺实训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也是我们理工科进行工程训练,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
从第2周到第5周每周周二下午四个小时来进行这次实训。
实训任务是制作一台万用表,刚开始时我并不清楚电子工艺实训到底要做些什么,以为像以前的金工实训那样这做做那做做。
后来得知是自己做一个万用表,而且做好的作品可以带回去。
听起来真的很有趣,做起来应该也挺好玩的吧!就这样,我抱着极大的兴趣和玩的心态开始这次的实训旅途。
实训第一天也就是第二周,通过看录像中电子工艺实训的范围与技术,还有录像中老师高潮的技艺让我艳羡不已,这个下午,我对电子工艺实训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电路板,电路元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我接下类的三周的实际操作给予了一定的指导。
第3周也并不是学制作,而是做一些基本工的练习,练习如何用电烙铁去焊接电阻,导线。
电烙铁对我来说很陌生,所以我很认真地对待这练习的机会。
我再说说焊接的过程。
先将准备好的元件插入印刷电路板规定好的位置上,待电烙铁加热后用烙铁头的刃口上些适量的焊锡,上的焊锡多少要根据焊点的大小来决定。
焊接时,要将烙铁头的刃口接触焊点与元件引线,根据焊点的形状作一定的移动,使流动的焊锡布满焊点并渗入被焊物的缝隙,接触时间大约在3-5秒左右,然后拿开电烙铁。
拿开电烙铁的时间,方向和速度,决定了焊接的质量与外观的正确的方法是,在将要离开焊点时,快速的将电烙铁往回带一下,后迅速离开焊点,这样焊出的焊点既光亮,圆滑,又不出毛刺。
在焊接时,焊接时间不要太长,免得把元件烫坏,但亦不要太短,造成假焊或虚焊。
焊接结束后,用镊子夹住被焊元件适当用力拔一下,检查元件是否被焊牢。
如果发现有松动现象,就要重新进行焊接。
焊接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有很多技巧要讲究的,比如说用偏口钳掐导线的力度、焊锡丝的量和在焊的过程中时间都要把握准才行,多了少了都不行!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托焊了,总是把握不好焊锡丝的量和电烙铁托的时间。
模拟电路实训心得体会(三篇)
![模拟电路实训心得体会(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50497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b.png)
模拟电路实训心得体会在这次的模电课程设计中,我们对模电数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但是在一开始看见题目的时候,还是比较头疼的,不知道如何下手,但是随着慢慢的摸索,思路慢慢的出现了。
这之间变化还是蛮大的,从最开始的不愿意动手到后来的因为一个环节没搞清楚而搞一晚上,这样的大反差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了模拟电子技术这一门深奥而实用的课程。
课程设计本身要求将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电路设计当中去,在电路的设计过程中,无形中加深了我们对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了解及运用能力,对课本以及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了一个更好的总结与理解;以前的模电实验只是针对某一个小的功能设计,而此次课程设计对我们的总体电路的设计的要求更严格,这需要通过翻阅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确立了实验总体设计方案,然后逐步细化进行各模块的设计,进而一步步调试排除错误,老师提供了多种不同类型的题目,自动油烟控制报警器这个任务难度相对适中,难度系数也比较适合,因此我们选择了这个题目。
最初拿到题目之时,觉得无从下手,而且时间也的确非常紧迫。
可能是由于模电数电这两门,特别是数电这门课程学过很久了,内容有些生疏,不得不翻出以前的课本,大致的浏览一下,即使不成竹于胸,也能初步的了解。
通过浏览,很多的知识因此回忆起来了。
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首先,我只是知道此次的课程设计任务需要的一些集成芯片,例如电压比较器、DA转换器、数码管等。
但是并不知道如何把它们组合起来,组成一个系统的,模块清晰,能够很好完成功能的整体。
于是我们上网搜,图书馆查阅资料,看书,问同学。
终于能够从整体上来把握。
思路也逐渐的清晰了起来,整体的框架在我的脑海里慢慢的显现。
很快,便有了整体的方案。
把这个任务分成几个比较系统的模块,分别是报警浓度设置和显示模块,比较控制模块,烟雾传感器输入模块,三极管开关,驱动模块。
接下来分别考虑了分块电路的细节。
最后如期的完成了初步的设计雏形。
有了方案的指导,接下来的几天就相对比较容易搞定,需要做的就是连接好电路,尽管这是一项依葫芦画瓢的步骤,但是要求的是绝对的用心和细致,稍有错误,就很难在错综复杂的线路中检查出来,有时候就是一个小问题,却会浪费了我们很多时间,这印证了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不管做的实验有多么复杂或者多么简单,我们都应该抱着一颗谨慎细致的心去完成它,遇到困难不毛躁,一个个排除,一定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的。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003a3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9.png)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共发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
2.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基极输入信号控制发射结电流,从而控制集电极电流,实现信号放大。
3.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共发射极放大倍数最大,共集电极放大倍数最小。
三.三极管的基本放大电路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和电流放大的作用。
2.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跟随和电流跟随的作用。
3.共基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的作用,输入电阻较低。
4.三极管的偏置电路---通过对三极管的基极电压进行偏置,使其工作在放大区,保证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四.三极管的应用1.放大器---将弱信号放大为较强的信号。
2.开关---控制大电流的通断。
3.振荡器---产生高频信号。
4.稳压电源---利用三极管的负温度系数特性,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
模拟电子技术复资料总结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1.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半导体具有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是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载流子是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是半导体中的两种主要载流体。
5.杂质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
根据掺杂元素的不同,可分为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6.杂质半导体的特性包括载流子的浓度、体电阻和转型等。
7.PN结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和接触电位差等特性。
8.PN结的伏安特性是指在不同电压下,PN结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二.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二极管是由PN结组成的单向导电器件。
1.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只有在正向电压作用下才能导通,反向电压下截止。
2.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与PN结的伏安特性相似,具有正向导通压降和死区电压等特性。
3.分析半导体二极管的方法包括图解分析法和等效电路法等。
三.稳压二极管及其稳压电路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其正常工作状态是处于PN结的反向击穿区,具有稳压的作用。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报告范文(精选7篇)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报告范文(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05909f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0.png)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报告范文(精选7篇)实训:实训, 即"实习(践)"加"培训";根源自于IT业的管理实践和技术实践;目前引入到"营销管理"和"商务管理"专业。
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 教学采纳来自真实工作工程的实际案例, 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 更强调学生的参加式学习,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历、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提高。
以下是我整理的电子技术根底实训总结报告范文(精选7篇), 欢送阅读与保藏。
电子技术根底实训总结报告1毕业实习是每个学生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必不行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透过实习在实践报告中了解社会, 让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学问, 受益匪浅, 也翻开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为我以后进一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根底。
作为学生的我, 起先了我的第一份煤矿实习工作, 如今, 半年的实习生活已经完毕了, 回忆实习生活, 感受很深, 收获颇多。
第一天去上班的时候, 刚起先我还觉得蛮惊慌的, 再和他们的沟通之后, 我慢慢的放松了自己。
我每一天都坚持提前上班, 能够在其他人到来之前, 把每个办公桌整理整齐, 这样办公室的人一到来就能够马上投入工作。
其实, 我一向认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点, 而且都有发挥它的地方, 而我的实习经验正应了我的想法。
当然, 由于刚到矿办公室, 对工作惯例不熟识, 有些事情我也处理得不是很恰当, 但我勤于向他们请教, 渐渐地也熟识了单位的办公。
我明白第一次出错并不行怕, 可怕的是一错再错。
在平常, 我细致地视察办公室人员的办公方式, 期望能够精益求精, 更好地完成。
在办公室, 闲的时候就会看看网上的一些好的文学作品, 练习打打字, 因为在矿办公室我主要从事打字工作、文件的分法、报纸的分法, 经常要以打文件为主, 我明白, 这不仅仅要打字速度快还要对电脑熟识, 尤其是没有其他工作人员帮助的状况下, 我能够完成接待任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心得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803942b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e.pn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心得电子技术是一门涉及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和电子系统的学科,是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电子工程中的核心学科之一,学习电子技术基础对于深入理解电子工程原理、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首先,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过程中,我对电子元器件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技术的基础,掌握各类元器件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对于电子工程的实践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电阻、电容、电感等被广泛使用的被动元件的特点和应用。
并且,我还了解了各种主动器件,如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它们在电子电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元器件的了解,我对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初步认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到了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原理,还学会了如何使用它们进行电路设计。
学习电子技术基础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电子元器件,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各个元器件的特点和应用。
例如,在学习电阻的时候,我动手焊接了一些实际的电阻,通过测量其电阻值,加深了我对电阻的理解。
在学习晶体管的时候,我动手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变化,验证了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通过这些实际的操作,我逐渐掌握了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另外,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了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
电子技术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手机、电视、电脑到航天器,电子技术无处不在。
通过学习电子技术基础,我了解到了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和前景。
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类创造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进步。
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子技术可能会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如智能家居、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
对于我个人而言,学习电子技术基础为我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方向,我希望能够在电子技术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心得汇总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心得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50b5d8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6.png)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心得体会在做模拟电子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根底,否那么,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珍贵时间.比方做应变片的实验,你要清楚各种电路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那么,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通过这学期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根底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但是我并没有气垒,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到达了“双赢〞的效果。
实验中我学会了各种放大电路的性能的验证;用EWB仿真技术,来仿真一些实际的电学仪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我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良好的工程素质和科学道德,例如团队精神、交流能力、独立思考、测试前沿信息的捕获能力等;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增强创新意识。
本学期实验一共做了多个放大实验,包括: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负反应放大器,差动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指标的测试,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根本应运,OTL功率放大器,通过这些实验,对各指标的测试,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实验前的理论知识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质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什么数据和怎样做数据处理,等等。
模拟电子技术实训心得(5篇)
![模拟电子技术实训心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4af61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63.png)
模拟电子技术实训心得(5篇)模拟电路这门课程的学习已经走近尾声,回忆一学期以来所做的努力,从开头的满心奇怪,到后来的畏难心情,再到后来的不懈努力,感觉自己在模电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收获很大。
还记得刚开学拿到这本厚厚的模电书开头,我心里就开头发悚,感觉这本书好像有着无法述说的重量。
大一的时候就教师学长们就和我们沟通过关于模电这门课的学习难度,而且他们几乎都认为模电的学习较有难度,所以刚开头时就没敢怠慢这门课程。
每次我总会满怀激情的在课外去复习和预习这门课的内容,但是好景不长,渐渐到后来,其它繁杂的事情越来越多,课程的学习难度也渐渐加大,所以有些章节学习起来感觉很吃力并且的确有好多问题放在那没有得到准时的解决,积存起来就比拟多了!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非常认真,但留意力稍不集中也很简单漏点重要的学问点。
再者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讲课的速度也很快。
所以课后假如不花有效的`时间和手段进展稳固学习,是很难把握扎实的。
说说我对这本书的学习吧,在学习其次章运算放大器和第三章二极管及其根本电路时感觉还比拟简洁,也比拟好把握。
在第四章我们学习了三极管及其的放大电路的学问,刚学完这一章时我总不能正确的推断共极输入的类型,尽管看了许多例题,也没能总结出一个完全正确的方法。
再次课问教师时才想起教师总结过的一句话:“Ui连接一个电极,Uo引出一个电极,那么剩下的电极则为公共极,即为共某极电路”,这样一来,头脑中立即清楚了许多,信任许多同学也有与我一样的感受吧。
对此,我觉得主要还是要靠教师的帮忙,上课肯定要仔细听讲,仔细做笔记。
一方面听讲可以知道内容的重点,这样下课自己看书的时候就比拟有针对性,效率很高,学问点齐全,考试自然轻松;另一方面教师在课上会讲到课本上没有但又非常重要的学问和思路,而这些事自己看书根本不能得到的。
还有课外有效地预习与复习是必不行少的,它能很高效的帮忙我们理解和稳固学问点。
我认为模电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课程,而且有些电路图相当简单,离开教师的讲解,学习难度不言而喻。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部分概念和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5f5e5d2a58da0116c1749e7.png)
1、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特性:热敏性、光敏性、掺杂性。
2、本征半导体:完全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
3、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三价杂质元素,形成P型半导体,空穴为多子,电子为少子。
4、在纯净半导体中掺入五价杂质元素,形成N型半导体,电子为多子、空穴为少子。
5、二极管的正向电流是由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形成的,而反向电流则是由少子的漂移运动形成的。
6、硅管Uo n和Ube:0.5V和0.7V ;锗管约为0.1V和0.3V。
7、稳压管是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的:①加正向电压时,相当正向导通的二极管。
(压降为0.7V,)②加反向电压时截止,相当断开。
③加反向电压并击穿(即满足U﹥U Z)时便稳压为U Z。
8、二极管主要用途:开关、整流、稳压、限幅、继流、检波、隔离(门电路)等。
9、三极管的三个区:放大区、截止区、饱和区。
三种状态:工作状态、截止状态、饱和状态,放大时在放大状态,开关时在截止、饱和状态。
三个极: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二个结:即发射结和集电结。
饱和时:两个结都正偏;截止时:两个结都反偏;放大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三极管具有电流电压放大作用.其电流放大倍数β=I C / I B (或I C=β I B)和开关作用.10、当输入信号I i很微弱时,三极管可用H参数模型代替(也叫微变电路等效电路)。
11、失真有三种情况:⑴截止失真原因I B、I C太小,Q点过低,使输出波形正半周失真。
调小R B,以增大I B、I C,使Q点上移。
⑵饱和失真原因I B、I C太大,Q点过高,使输出波形负半周失真。
调大R B,以减小I B、I C,使Q点下移。
⑶信号源U S过大而引起输出的正负波形都失真,消除办法是调小信号源。
1、放大电路有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组态。
(固定偏置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的输入输出公共端是发射极,故称共发射极电路)。
共射电路的输出电压U0与输入电压U I反相,所以又称反相器。
电子技术模拟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子技术模拟电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4ddce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4.png)
电子技术模拟电路知识点总结一、模拟电路基础概念模拟电路处理的是连续变化的信号,与数字电路处理的离散信号不同。
在模拟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取任意值。
这是理解模拟电路的关键起点。
二、半导体器件1、二极管二极管是最简单的半导体器件之一,具有单向导电性。
当正向偏置时,电流容易通过;反向偏置时,电流极小。
二极管常用于整流电路,将交流转换为直流。
2、三极管三极管分为 NPN 型和 PNP 型。
它具有放大电流的作用,通过控制基极电流,可以实现对集电极电流的控制。
三极管在放大电路中应用广泛。
3、场效应管场效应管分为结型和绝缘栅型。
它是电压控制型器件,输入电阻高,噪声小,常用于集成电路中。
三、基本放大电路1、共射放大电路共射放大电路具有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和电流放大倍数,但输入电阻较小,输出电阻较大。
2、共集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又称射极跟随器,电压放大倍数接近 1,但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小,具有良好的跟随特性。
3、共基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频率响应和较好的高频特性。
四、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高增益、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的直接耦合放大器。
1、理想运算放大器特性具有“虚短”和“虚断”的特点。
“虚短”指两输入端电位近似相等,“虚断”指两输入端电流近似为零。
2、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包括比例运算电路、加法运算电路、减法运算电路、积分运算电路和微分运算电路等。
五、反馈电路反馈可以改善放大器的性能。
1、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会使系统不稳定,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正弦波振荡器中会用到。
负反馈能稳定放大倍数、改善频率特性等。
2、四种反馈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它们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
六、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任务是向负载提供足够大的功率。
1、甲类、乙类和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甲类功放效率低,但失真小;乙类功放效率高,但存在交越失真;甲乙类功放则是介于两者之间。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a223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5.pn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导语】下面给大家分享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共4篇),欢迎阅读!篇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 两种载流子 #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统称为载流子。
5.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
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
*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
*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
6. 杂质半导体的特性*载流子的浓度#多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
*体电阻#通常把杂质半导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
7. PN结*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 PN结的导通电压#硅材料约为~,锗材料约为~。
8. PN结的伏安特性二. 半导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二极管伏安特性#同PN结。
*正向导通压降硅管~,锗管~。
*死区电压硅管,锗管。
3.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若 V阳 >V阴( 正偏 ),二极管导通(短路); 若 V阳该式与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叫静态工作点Q。
2) 等效电路法直流等效电路法*总的解题手段#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 若 V阳 >V阴( 正偏 ),二极管导通(短路); 若 V阳微变等效电路法三. 稳压二极管及其稳压电路*稳压二极管的特性#正常工作时处在PN结的反向击穿区,所以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要反向连接。
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一. 三极管的结构、类型及特点 1.类型#分为NPN和PNP两种。
2.特点#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最低;发射区掺杂浓度很高,与基区接触面积较小;集电区掺杂浓度较高,与基区接触面积较大。
模拟电子技术心得800字(9篇)
![模拟电子技术心得800字(9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06c16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c.png)
模拟电子技术心得800字(9篇) 关于模拟电子技术心得,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800字。
通过一个月的学习,使我们对电子技术有了初步的理解。
模拟电子技术心得(范文):1一、通过一个月的学习,使我们对电子技术有了初步的理解。
二、通过实训使我们对电路的各种构造,元器件的应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通过实训让我们对电路板的各个功能及其组成及电子元件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我们的电子技术及电子设计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四、通过实训让我们对电子技术及其自动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训,使我们对电子技术和电子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总结一个月的实训,使我对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的职业生涯将从电子技术的学习中迈步,从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及其他各种工种的技术工作实践来到工作中,从电子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角度对我的学习和工作产生很大影响,我的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总结二:在校学习的时间里,我们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技术知识的认识也更进一步的深化,更加理解了实践的内涵。
实训期间通过学习和培养自己专业能力,使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总结三: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们对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实训,我们可以更好的掌握电路、电路的制作、安装、调试与维护等基本技能;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所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当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修补充。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对我们的专业有了更好的认识,也更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学习、完成任务。
总结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也对专业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实习过程当中,让我们对以前所学专业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动力。
这次的课程设计是通过设计一个小型的电路、一条电路,一条电路,一条电路,一条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5f243eb8f67c1cfbd6b88f.png)
模拟电子技术复习资料总结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一。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
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
两种载流子-—--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统称为载流子。
5.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
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
*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
*N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6.杂质半导体的特性*载流子的浓度—-—多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体电阻——-通常把杂质半导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
*转型—-—通过改变掺杂浓度,一种杂质半导体可以改型为另外一种杂质半导体。
7.PN结*PN结的接触电位差——-硅材料约为0。
6~0。
8V,锗材料约为0。
2~0.3V.*PN结的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8。
PN结的伏安特性二。
半导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二极管伏安特性-——-同PN结。
*正向导通压降——--——硅管0.6~0.7V,锗管0.2~0.3V。
*死区电压--—-—-硅管0。
5V,锗管0。
1V。
3.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若V阳>V阴(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若V阳<V阴(反偏),二极管截止(开路)。
1)图解分析法该式与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叫静态工作点Q。
2)等效电路法➢直流等效电路法*总的解题手段-———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若V阳〉V阴( 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若V阳<V阴( 反偏),二极管截止(开路)。
*三种模型➢微变等效电路法三.稳压二极管及其稳压电路*稳压二极管的特性—--正常工作时处在PN结的反向击穿区,所以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要反向连接。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最新版-已修订)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最新版-已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9874242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6.pn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最新版-已修订)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是指使用有限的模拟电信号表征的知识,用于建立模拟电子系
统的原理和基本技术。
基础理论是研究模拟电子系统的基础,有助于专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设计和应用这类系统。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以电子技术作为核心,具备以下特点:
1、以信号源、电路、仪器学等做出反应为基础,注重反应的物理特性,探讨信号可
以如何传播、处理和控制,以及电子元件的功能与作用;
2、侧重探究电子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组成的基本元件及其工作原理,熟悉其参
数的确定及其表达方法与测量;
3、认识和掌握电子设备调节原理和方法,懂得如何修改电子设备以及采用综合技术
来改善其性能;
4、参数优化:根据电路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路结构,确定部件参数,优化系统
性能,提供充分的有关信息;
5、系统设计与模拟:根据客户要求,将电子系统的不同部件结构组合起来,通过模
拟设计、调节和优化,使其性能达到最优;
6、工具硬件和软件调试:根据电子原理图和程序,熟悉工具硬件和软件的调试技术,熟练掌握编程技术和系统调试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系统的性能,并为用户带来更多便利。
然而,要达到理
想的效果,必须熟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才能根据具体实践需要和环境,通过相关技
术合理应用,使模拟电子技术发挥出最大威力。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总结、习题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总结、习题课](https://img.taocdn.com/s3/m/dbb942bacaaedd3382c4d31d.png)
(3)由 UZ UBE3 UO
R5
可得
R4 RP R5
(UZ UBE3) R 4 R5 UO (UZ UBE3) R 4 RP R5
R5
R5
总结习题课 - 7
10.12 习题解答
10.12 电路如图P10.12所示,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为 6V , 最 小 稳 定 电 流 为 5mA , 允 许 耗 散 功 率 为 240mW;输入电压为20~24V,R1=360Ω。试问:
UO1≈( 1.3V)
UO2=( 0 )
UO3≈( -1.3V)
UO4≈( 2V ), UO5≈( 1.3V), UO6≈( -2V)
稳压二极管
在正向特性区和反 向截止区稳压管特性曲线 与普通二极管的特性曲线 基本一样。
在反向击穿区,稳压 管特性曲线更加陡直。
即UBR几乎为定值(作为UZ);或当∆UZ有微小 变化时, ∆IZ有很大变化。利用此特性稳压管工作在 反向击穿区时起稳压作用。
总结习题课 - 1
已知UZ=6V, UBE=0.7V, R1=R2=R3=300Ω, UI=24V
1)UO≈24V; >>>>>>>>(1)T1的c、e 短路; 2)UO≈23.3V; >>>>>>>>(2)Rc 短路; 3)UO≈12V且不可调; >>>>>>(3)R2 短路; 4)UO≈6V且不可调; >>>>>>(4)T2的b、c 短路; 5)UO可调范围变为6~12V。>>>>>(5)R1 短路。
IL=UZ/RL=12mA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的思考与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aa50921b9f3f90f77c61b9c.pn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的思考与体会作者:庄伟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24期摘要:《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普遍反映书本知识难以理解。
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从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一些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
关键词:模拟电子课堂教学思考与体会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 (2011) 08 (c) -0139-0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而且内容多、课时紧。
从教学反馈上看,普遍存在学习难度大、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学生反映学起来很吃力。
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完全接受这门课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为以后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是近年来模拟电子教学的热点和难点。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总结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建立课程结构体系,线面结合、虚实结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涉及面广,但总体来看可以分为2个大部分,其一是模拟电子的基础理论,其二是模拟电子应用知识。
因此,在课程绪论单元将模拟电子课程的体系结构详细的向学生讲解,从2个部分的基本框架入手,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概念,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进而产生一种探索知识的欲望。
我们以“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清华大学华成英等著)为例说明。
模拟信号的处理是通过模拟电路来实现的,电路又是由元器件组成的,然而先前学生学习过的元器件只是简单的单阻、电容、电感以及电源,这些已经不足以进行信号的复杂处理。
因此,我们导入新的元器件,了解新的元器件后,由新的元器件以及原来学过的元器件组成独立元件放大电路,实现对模拟信号的放大功能,将多个独立元件放大电路集成到一个硅芯片变成集成放大电路。
由于集成运放稳定性需求,再将反馈的概念引入实际电路中,从而将模拟电子的基础理论部分分解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总结
一、器件、电路、分析方法 1、器件 二极管、三极管(单极、双极)、集成运放等器件的结构、 工作原理、主要特性、参数和使用方法。 2、电路
器件与电路紧密结合, 做到管为路用
(1)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 (共射、共源;共集、共漏;共基、 共栅)、差放、基本运算电路等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特点。 (2)功放、振荡器、整流器、稳压器、集成运放组成的某些功 能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和应用。
3、分析方法
学有所获
(1)图解法;(2)小信号模型法;(3)反馈类型的判别方法; (4)虚短、虚断法;(5)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别方法; (6)计算机仿真分析法。
二、课程的系统结构 信 号 源
放大电路 负 载 1、以上各部分均由器件 (二极管、三极管(单电路
学以致用
(1)单级(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差放、功放、多级放大电 路、由集成运放组成的放大电路。 (2)负反馈主要用以改善放大电路的一些性能指标。 3、信号源 4、直流电源
(1)正弦波振荡器:RC、LC
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
(2)非正弦波振荡器:方波、矩 形波、三角波、锯齿波 三、既要看又要动手做一些典型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