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商名人堂——杜康生
全球华商名人堂 l 邓龙:强劲的中国人
全球华商名人堂|邓龙:强劲的中国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年仅17岁的他就已是白手起家的万元户。
现在,他是成功在美国创业的新一代华商代表,他的公司已是美国最大的以进出口中国食品为主要业务的食品公司之一,同时,他还进军地产、影视及农产品超市领域,拥有上千英亩的商业及住宅用地,并努力将美国先进的农产超市经验带到中国,积极协助有关城市解决『菜篮子』问题。
在商务工作之外,他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美国华商界耀眼的新星。
同经商相比,邓龙更著名的应该算是他的强烈维权意识和行动,他是美国华人商界响当当的鹰派人物。
邓龙说,到现在还有很多的在美华商仍然是坚持息事宁人的做法,一遇到政府的管制或处罚,不管有理无理,都是忍气吞声,甚至是绕道而行,害怕政府的监管部门。
“这样的局面必须要有改变,我们必须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美国曾发生蘑菇罐头中毒事件,政府于是全面禁止了蘑菇罐头的进口。
“他不知道蘑菇有很多种的,有香菇、金针菇等等,那我们应该去同他讲啊。
”经过争取,邓龙不但为龙胜行的香菇贸易争取到了放行,也为更多的中国同类产品打开了出口美国的通道。
“其实,事情并不复杂,不要害怕。
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去了解他们,要去沟通,要去据理力争。
”他同纽约州农业厅曾打过的一次官司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的法律规定,所有从亚洲进口的面都要打上‘亚洲口味’或‘中国口味’的标志。
我就觉得是歧视,为什么亚洲的,或者中国的面你要打,而意大利的、法国的你不打呢。
他们来龙胜行收货,还派警察把我的货仓关了。
我是有理不饶人的,当即就上诉到高等法院,很多员工都劝我,老板,你不要打了,损失不大,算了,算了。
我发誓,家破人亡也要把这个官司打下去。
”“我和我的律师就抓住了一点,要像犹太人那样,利用文化的力量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以前犹太人就曾有过类似案例,也是关于食品方面的,结果犹太人联合起来告他们,他们最终败诉”。
最后,农业厅与邓龙妥协了,“他们派了一位副厅长亲自到我公司来拜访,说邓先生,我们没见过你这样强的‘Chinese,’我们放行,从此,你们不必要打上‘亚洲口味’或‘中国口味’了。
全球华商名人堂 l 邓龙:赤忱爱国情
全球华商名人堂|邓龙:赤忱爱国情作为一名具有丰富经验和国际视野的业内专家,邓龙非常希望为中国食品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目前,他已决定将其在美国具有多年成熟运作经验的一种美式新型农产超市引进到中国,首期计划在天津投资3000万美元,改造和新建40个市场,实行连锁化经营。
这种名为“农夫”的新型农产超市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农产市场模式,集传统农贸市场“新鲜”和高档超市“规范”的双重优势于一体,把农民种的蔬菜产品通过最直接的方式销售给市民,即实现菜市场由个体散杂经营向统一规模经营的提升。
邓龙目前已在美国拥有多家此类市场,同世界500强企业沃尔玛展开竞争。
天津试验成功后,邓龙计划将此面向全国推广。
此举,将为国内很多政府和百姓头疼的“菜篮子”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有效解决之道。
“钱肯定是希望赚的,但根本原因不是为赚钱,如果要赚钱,就不如去盖点房子卖,我看到了政府对食品问题的关心和决心,而自己又有些经验,想尽点力而已。
”邓龙说的是事实,如果为了赚钱,他应该回来盖楼搞地产,或许会投资回报更大更快,断然不会跑到中国来建菜市场。
国家给予补助,但却纷纷倒闭的菜市场,在中国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对于自己这项满怀激情的计划,邓龙也坦言:“困难很多,比如,很多地方知道自己的那个市场是存在问题的,但又不敢把问题交给我,因为按我的要求,那里的人很多就会失业或需要再培训,知道自己有病,但又不愿承担吃药或开刀的痛苦。
这就是个痛苦”目前,邓龙已经遇到了这类的问题。
但还是充满了信心。
“我也不是学什么专业的,有的只是经验。
我不会说我邓龙带给大家一样新的好的东西来了,大家一定要向我学习,按照我说的做。
我们会先做出几家来给大家看看,我相信大家最终会认可、会接受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需要时间,邓龙已深谙此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2005年1月21日,中国第一家农夫市场——蕃麦士(英文FarmersMarket的音译),终于在天津市河西区正式营业。
全球华商名人堂——李欣
1已在医药界奋斗20多年的李欣,是医药界少有的可在中国台湾与大陆之间、国内与国际之间从容行走,既拥有世界顶尖大厂管理经验、也拥有深厚本土创业经验的中国医药企业家之一,也是多次带领团队问鼎行业之先的事业领军者。
他曾作为首批开路先锋帮助强生扎根中国大陆市场,在罗氏负责中国区域营销事业时,他不仅把罗氏制药成功打造为中国第一名的处方用药公司,还把Cellcept(抗排斥)、Xeloda(肿瘤)、Mabthera(白血病)、Herceptin(乳腺癌)、Pegsys(长效干扰素- B 肝&C 肝)五种药品成功推行上市,并创下上市首年突破1亿元人民币,上市五年内突破5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成绩。
2003年,他告别经理人生涯,凭借对中国医药市场的独特了解,展开创新创业之旅,短短几年时间就携手本土药厂打破中国乙肝药品长期由外资大厂把持的局面,从代理一款药物起步,成功发展出一家上市医药企业,从“虚拟医药”模式出发,步步扎实,稳扎稳打,以做实“打造两岸最大的医药平台”为目标持续前行。
李 欣康联药业执行长2创新创造价值 合作共赢市场——康联药业执行长李欣李欣是台湾著名企业家施振荣“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的信奉者,2003年,他结合中国医药市场的特点,创新地将“微笑曲线”应用在自己的创业实践中,进而提出“虚拟医药”的经营模式,开始了康联药业的传奇。
“虚拟”不虚,而是强调独辟蹊径,建立有别于传统医药企业的独特模式——打造具有领先竞争力与实力的医药平台,以做实做足“微笑曲线”两端(研发与营销)为核心,整合市场与资源,紧密携手业界,强强联合,做强做大,进而以创新创造价值,以合作共赢市场。
既实现自我,也成就他人,贡献行业和社会。
“代丁”就是一个以创新创造价值,以合作共赢市场的范例:当年,康联药业得知天津药物研究院有一款治疗B 肝的学名药(代丁),已完成临床二期,但却在后续研发上遇到资金等瓶颈,于是便创新地以赞助研发、获得独家销售权的模式与之合作并成就出一段合作发展传奇:在康联的支持下,“代丁”得以成功研发生产,而在康联领先的市场运营之下,上市半年内,“代丁”就占领该类产品国内50%市场份额,而且在实现双方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打破了国外大厂的垄断体系,令药价整体走低,为广大肝病患者带来切实的利基。
2008中国直销十大悲情人物
人会把他 的失势 与新 时代公 司联 系起 来。 刘贵生与新时代之问积怨颇深, 不
过刘贵生 的失势 却非新 时代一手操弄
所致 。
NO. 7许 游予
许湔予 2 0 年的烦心事不少,康 08
刘贵生 是个有 野心 和实 力的人 ,
- 直 云第 ) 中 行榜 届 见销业 四 国风 证 (
No. 3邓湛
邓湛丁 2 0 年9 0 8 月被 “ 双规 ” ,后 被止式批捕 。邓湛 曾任 中国商务部外 资司副司长, 参与过直 销立法, 并在 其
巾扮 演 了重 要 角色 。2 0 年 ,邓 湛 退 0' 7
离开新 时代加盟 泰达益生为的是身份
两年的时间。
点评: 潘安娟是否有罪 自有法律来
定论 , 恶言相 向也在情理之 中, 不过将 口水 战的战火 蔓延到她 的家 人身上 , 恐欠妥当,也难 怪潘安娟悲愤小平 。
休, 由商务部推荐担任 中国外商投资 企业协会 副会 长,2 0 年因受郭京毅 08
一
案牵连被 “ 双规 ” 邓湛在任期 问与 。
廖宗 明在其 背后操纵。 可悲的是, 这场 木偶戏一 开始就注定失败 ,被廖宗 明 支来唤去 的他 受到了 比廖更严厉 的惩
罚,有期徒刑 2 。 年
No. 4刘贵生
说起 刘贵生近年来 的遭遇 ,很多
文章在网上传播开来,文章 中列举 了
潘安娟诸多 “ 罪状” 其 巾很 多涉及到 , 她的家人, 以及个 人生活, 文章称潘安 娟 因假结婚 已被拘 留。潘安 娟随 即致 电媒体予 以澄 清和 反驳,称 是广东康 力某些高层 的恶意 中伤,并称考虑 以 法律来维护 自己的权 益 。事件最后不
点评: 邓湛的整个职业生涯都 是在
全球华商名人堂——张念慈
1任职巨头医药公司高层期间,他先后主导研发了3款全球年销售超过10亿美元的新药,成果领先于业内。
创业期间,他以科研创新推动生产,横跨保健品与新药领域,缔造了数个极速增长的传奇。
然而,名誉加身、生活无忧的张念慈却从未驻足,他给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在华人地区推出一款世界级的主流新药。
在之前,没有人达成过这一目标。
而现在,张念慈正日益接近这个目标。
张念慈台湾浩鼎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造华人品牌的世界级新药——台湾浩鼎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念慈寻找新型抗原 研发抗癌新药近日,与《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杂志齐名的《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刊登了一篇医学论文,该文指出新一代治疗性癌症疫苗Globo H-DT(OBI-833)可以在癌细胞的干细胞上找到Globo抗原,与它结合并将其消灭。
这一发现于药物治疗癌症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癌症干细胞如果可以被抗体找到并消灭,那么即使癌细胞发生了转移,其源头也可寻觅,使得治疗更有成效。
该研究成果,不仅将论文撰写方台湾中央研究院的声誉推向了新的高度,也让其合作方台湾浩鼎生技股份有限公司(OBI Pharma,Inc.,以下简称浩鼎)走进了更多人的视线。
进一步挖掘后,舆论发现,在癌症主动免疫疗法与Globo-H抗原研究领域,浩鼎已经深耕十余年,其研发成果已近成熟,或将改变癌症药物治疗领域的现有格局。
世界级的市场却没有自行研发获得国际标准认可的新药,一直是大中华地区医药界的憾事。
在之前,张念慈的非达霉素(Fidaxomicin,DIFICID)曾有机会改变这一现状,但市场、法规体系的不完善令他却步,并不得不抱憾将项目的研发移至美国。
如今,手握新型抗癌平台的张念慈卷土重来,要做出华人品牌的世界级新药,并冀望以自己的成功推动整个大体系的进步与完善。
这一次,他立下决心,矢志不渝。
时至今日,药物治疗癌症技术已经相对完善,化疗以外的方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单株抗体,标靶并找到癌细胞,再利用身体的免疫系统将其消灭。
全球华商名人堂——黄荣年
1黄荣年做好自己才是做好一切的根本,这是黄荣年笃定的人生信条。
缔造了世界农业企业发展管理标杆,在农业领域主导世界级竞争的他强调:自己并不会为击败所谓的竞争对手而采取什么策略,金光集团的核心竞争在于,企业自身是否看得够远,谋得够深,做得够透,是否可以与时俱进,推动行业的现代化、精细化发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始终秉持一个“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Perfecting the details, so that the devil will not come(完善细节,魔鬼就不会到来)。
如何做出最好的自己?如何缔造一家伟大企业并持续发展、基业长青?黄荣年的答案,不只是自强不息。
让自己、企业与社群休戚与共,为社会、为更多人造福,是他对自己人生意义所在的定位,也是他实现基业长青的基本法则。
金光集团执行董事、农业食品部总裁2家风。
黄荣年与哥哥姐姐从小就被教育“不可以浪费”,特别是吃饭的时候,碗里不能剩下一粒米。
此外,黄奕聪也经常训导子女,信用比生命更重要,自己再怎么吃苦,也不能亏欠别人一毛钱。
所有这些,都深深烙印在年幼的黄荣年心中,并成为他日后的处世准则。
1967年,黄荣年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场变故。
那一年,苏哈托政府宣布取缔印尼的华文学校、社团以及报刊,大批当地的华人子女被迫失学。
用心良苦的黄奕聪,当即安排长子黄志源与次子黄鸿年前往中国读书,之后又安排黄荣年与其他三个哥哥留学新加坡,姐姐则留在印尼帮忙打理家族生意。
初到新加坡,当时正读小学六年级的黄荣年,没时间与人生地不熟的环境充分磨合,一场大考就摆在眼前——他必须通过当地的会考,才能顺利升读初中。
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新加坡的各项教学体系相较于雅加达都更为成熟、完备,加之黄荣年原先一路跳班,各科底子都不太牢固,备考压力空前巨大。
黄奕聪适时为他聘请了家教,于是每周末为善竞争 分秒必争—金光集团执行董事、农业食品部总裁黄荣年黄荣年(Franky Oesman Widjaja)位于印尼金光集团总部的办公室,可以从36楼的落地窗边俯瞰雅加达。
全球华商名人堂 l 71岁印尼华裔麦培满的多面人生
麦培满全球华商名人堂|71岁印尼华裔麦培满的多面人生很难仅用一个头衔概括71岁的印尼华裔麦培满。
他是杰出商人,也是诗人,集盆景赏石园艺、茶道、书法、绘画、收藏爱好于一身。
他是慈善家,是印尼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虽是一位佛教徒,却经常出入清真寺。
提起麦培满,他的印尼员工竖起大拇指说“great”,华裔翻译吴爱玲赞其“传奇”,有人称他是“印尼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使者”。
23日,麦培满在他精心筑成的“培仁山庄”接受了中国新闻社“新世纪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记者团采访。
记者注意到,先期发给他的采访提纲已写满标注。
“我不是文化专家,也不是宗教家。
”年逾古稀的麦培满开门见山,“我出身贫穷,寄人篱下,所以做生意时努力奋斗,在印尼的华商大多都经历痛苦”。
麦培满祖籍中国广东开平县,出生在印尼苏北省奇沙兰镇。
9岁丧母,被送到伯父家寄养。
他从粮业批发商的小职员做起,上世纪60年代投身房产事业,掘到“第一桶金”。
功成名就后,酷爱文化的他致力于推广印尼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多次促成两国艺术家互访,发起百人古筝演奏会,“我要把祖籍国的优良文化注入祖国印尼,树立海外中国人的良好形象”。
记者注意到,在其寓所“培仁山庄”内,随处可见中国元素——松风竹露,唐碗宋瓷,会客厅取名“霞楼”,书房“望北阁”寓意“北望家乡”,一幅红底烫金的对联“年年顺景皆如意,岁岁平安永吉祥”寄托了期盼。
“‘一路一带’不仅是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交往之路。
印尼与中国原本就有广阔平台,文化交流有利于两国乃至整个南洋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麦培满透露,下一个计划是创建“印尼华族历史纪念馆”,以反映印尼华人为国家民族抗荷、抗日的斗争史。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伊斯兰文化发展方面卓有建树。
时值斋月,记者受邀前往大清真寺,看到他在发放爱心礼包。
2012年时他还曾发起“回到远方”印尼穆斯林访华活动。
“印尼的华人基本是佛教信徒,但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所以华人基本进不了主流社会。
越被排挤,越显得像是抱团,越引发误会。
全球华商名人堂——张高波
1他22岁时成为省长秘书,见证了海南筹备建省的主要过程,并亲自参与了多项重大决策和政策的形成与制定,但他并没有沿着仕途的道路走下去。
因为相对而言,他更喜欢“商者无域,相融共生”。
他是一个注重合作与分享的人,在他眼里,只有合作,没有竞争。
这一理念让他的事业道路格外宽广。
如今,由他在28岁时发起创办的东英金融集团,已是香港乃至亚洲金融界的著名品牌,而且是唯一一间由中国内地企业家创办并掌控的民营的百亿级国际金融集团。
张高波前程似锦的年轻人出生在河南偏远小山村的张高波,完全依靠自我奋斗走出乡村,并改变命运。
以优异成绩从河南大学毕业后,他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攻读研究生,并由此踏上崭新的人生旅程。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浪潮的火热时代,张高波也受到强烈的时代感染,对投身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事业充满使命感。
在校期间,他尤其喜欢研究经济改革与发展,而且非常幸运,尚未毕业就登上大舞台——跟随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光等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团一起前往海南,参与海南筹备建省的发展战略规划。
这对张高波来说是一个太好的机会。
他回忆说:“当时中国已经有了城市改革试点,比如深圳特区等等,但城市改革的经验很难推广。
我当时认为,海南可以成为对整个中国的改革起到参考作用的改革实验区,因为它地域广阔而且比较综合,既有农村、城市,工业、农业,也有沿海相对发达和内陆相对落后的地方。
”张高波于1987年11月23日抵达海南,当时的情形,他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而且享受到贵宾的待遇,一下飞机就有奔驰车来接,之后被安排住在当地最好的宾馆里。
”他笑着说。
专家团成员基本都是社科院系统的教授、研究员,只有张高波一人是学生,但他并不是陪同看热闹的人。
“一到海南,我们就和海南建省筹备组组长(省委书记)许士杰、副组长(省长)梁湘等领导一起讨论。
过了两三天,梁湘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做他秘书。
”之后,年纪最轻的张高波以两个身份活跃在海南上层舞台。
作为专家,他和大家一起完成了《海南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全球华商名人堂——廖伟麟
2华商韬略·李壮/文继承者 创业家——香港纪惠集团有限公司副主席廖伟麟在世界经济饱受欧债危机拖累之际,香港仍是一派繁荣。
尤其是香港地产,楼价指数步步走高,尽管有“冰与火之间”的悲观论调,但香港地产大亨们依旧看好后市。
香港纪惠集团有限公司副主席廖伟麟(Jeffrey)就是其中一位,他继续看好未来甲级商厦的升值潜力,并持续寻找新的投资契机。
与此同时,他也在密切观察地产市场,稳健为先。
入行9年,“玩票”般地将个人资产做到10亿港币,帮助公司资产从数十亿港币放大到200亿港币,廖伟麟的判断很少脱离“靶心”,他在蓄势力推动公司实现更大发展。
如果说做好公司是他的本分,那么在而立之年,他也着力让家庭得到照看。
廖伟麟说:“未来5到10年,我们主要的发展计划是将公司现有的一些大型住宅及商厦进行重建或翻新,来增加资产的市场竞争力;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打算给家人建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宅院,让我们一家人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名门之后当聚焦廖伟麟时,媒体常常会自然联想到他的显赫身世。
廖伟麟的祖父是香港银行家廖宝珊,父亲是廖宝珊第八子廖烈正,母亲廖汤慧霭(廖太)。
从祖父到父母辈都是香港地产、中资银行的领航者,他们在不同的时代持续将廖家事业推向前进。
廖家开基者廖宝珊最为传奇。
1941年,廖宝珊还是一位在饱受战乱之祸的香港街头看招工广告的内地人。
几年后,他就开始投资地产、创办银行,廖家迅速崛起为香港闻名的大家族。
到了廖烈正这一代,几位弟兄共掌廖创兴银行(现为创兴银行),廖烈正扮演了多年的低调董事角色。
虽然香港几经经济起伏、动荡,但创兴银行的谨慎和稳健,保证了它几十年的稳定成长,至今市值超过90多亿港币。
比起家族银行,廖太创办的纪惠集团则另辟蹊径、成就非凡。
纪惠集团成立于1976年,当年廖烈正负责廖创兴银行九龙区业务。
廖汤慧霭时任廖创兴银行襄理(副经理),对地产业非常有研究的她早有投资地产的想法,并得到廖烈正数百万资金支持,于是正式创立伟邦投资公司(纪惠集团前身),开始涉足财务地产。
全球华商名人堂——林联兴
用儒学管理企业——印度尼西亚Harita Jayaraya控股集团董事长林联兴“世事皆有规律,商贾经济之道犹如君子处世之德,均孕自内修,而施之外物,无所不通也。
企业的决策,不可能离开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和面对的情势,更重要的是企业内部资源的储备是否能够支撑企业决策的实施。
”——林联兴智慧打造非凡事业林联兴是印尼华商的第二代。
1914年,由于中国局势动荡,林联兴的父亲林祖钦漂洋过海,来到印尼寻求发展。
然彼邦亦非乐土,当时的华人不但在语言、教育程度、资产等基本的创业素质上必须经历原始积累的痛苦过程,还必须面对肤色和政治上的歧视和压迫。
尽管受到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但林祖钦从小本经营着手,筚路蓝缕,开办了一间名为盛兴的小公司。
盛兴的业务是经营杂货、布匹、食品和土产,以及白糖、面粉和茶叶等交易,虽然规模小,利润薄,但在林祖钦的苦心经营下,也能维持生计。
林联兴从小便分享着父亲在经商方面的挫折和喜悦,耳濡目染间,他对于做生意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最令林联兴印象深刻的是,尽管时局艰辛,但父亲从未丢失过中国人所具有的优良传统美德,在发展自我事业的同时,尽力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林联兴从父亲身上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将其作为经商的原则。
1951年,为了协助家族事业,23岁的林联兴无奈放弃了返回中国求学的机会,正式进入盛兴协助父亲的工作。
从销售员到部门经理,再到公司总经理,他用17年的时间熟悉市场,淬炼身心,并于1968年正式掌管盛兴,公司也至此从一间贸易零售商转型向多元化实业集团发展。
当时,印尼政府开放木材业,上任伊始的林联兴希望为盛兴建立新的业务平台。
凭借自身熟悉贸易流程、了解当地市场的优势,他决定将公司的业务重心逐步转移到低风险的原木出口贸易上,并藉此让盛兴打入国际市场。
新的业务令盛兴活力倍增。
两年后,林联兴将公司转移至印尼首都雅加达,并且抓准时机,不断将盛兴的业务扩展到其他领域。
1982年,盛兴建立了一家三合板工厂;1988年,盛兴进入煤炭开采领域;1990年,林联兴将盛兴旗下各个企业整合重组,正式成立了Harita控股集团。
全球华商名人堂 l 罗富昌:金领创业史
全球华商名人堂|罗富昌:金领创业史罗富昌,香港第一代MBA。
有丰富的金融和资本市场操作的实际经验,曾经一度成为香港的新一代打工皇帝。
然而1991年,在做了多年打工皇帝后,罗富昌脱离金领阶层选择创业。
因为受到金融和实业两方面的学识和经验的影响,在创业后,罗富昌并没有选择单干,而是寻找资金和技术上的合作伙伴。
为此,他单人匹马飞到美国,寻求与波尔公司合作。
波尔公司是美国500强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金属及塑料容器生产商之一,拥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独具特色的企业理念,其不仅产业遍布全球,而且拥有制罐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罗富昌与波尔公司的讨论只用了一顿午餐的时间,波尔公司的董事会主席爽快答应与罗富昌合作,并拍着他的肩膀说:“Let’s do it together”(我们一齐干吧)。
1992年,罗富昌与这家美国的全球制罐业龙头波尔公司合资成立了富特波尔容器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富特波尔),并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公司成立的最早两个月里,办公室甚至就只有一个秘书,一个会计——事业的开始,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容易。
他坦言制罐行业服务的客户多是食品饮料行业,产业门槛设定的相当高,这也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建设一家新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初已经上涨到3000万美元。
虽然长期在企业中担任高管,为了创办新厂,罗富昌还是出售了一些资产作为启办资金。
通过不懈的努力,几年时间就新建和收购了多家制罐行业的相关企业,1996年,以16亿港元的出价,罗富昌通过富特波尔全资收购老东家,当时在香港上市的美特容器,并对这家公司进行了私有化。
在收购美特容器之后,富特波尔拥有的制罐企业再度大幅增长,从7家增长到20家,实现了在内地市场上的初步布局。
此后,在罗富昌的主导下,富特波尔在内地又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投资,实际投资额超过了4亿美元,拥有的制罐企业再增加到25家,这些企业分布广泛,全国的14个省市都有其下属的公司,而且都是生产型的。
华商人物 l 那些在投资巨损中大放光芒的人生(一)
图注:杜纪川,金士顿科技董事长、华商名人堂入选企业家华商人物|那些在投资巨损中大放光芒的人生(一)如果有人要评选出全世界最应该感谢股灾的人,杜纪川和他的伙伴孙大卫一定会名列前茅,甚至同时位居榜首。
杜纪川在德国达城工业大学获得电机工程专业学位后,前往美国寻梦。
为了快速在美国立足,工科出身的他,从地产销售开始打拼。
因为喜欢打篮球而遇见一生挚友,也是后来的创业搭档孙大卫。
相投的兴趣,让杜纪川与孙大卫相见恨晚。
他们时常一起交流心得体会,盘算翻身发财的门路。
当时,孙大卫在一家科技公司做硬件工程师,他常常和杜纪川提起,公司做的一块电脑主机板成本200美元,售价却高达2000美元,而且根本不愁卖,赚钱效应实在惊人。
本身也是学工科,又已在地产中介锻炼出一些销售本领的杜纪川从中听出了商机:不如我们自己干,你来设计主板,我来负责销售。
1982年,二人同时辞职,在杜纪川家里的车库创办了一家专门做服务器内存的公司Camintonn。
因为赶上了美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的生意出奇的好,常常是产品还没出来,人家就已把货款交到他们手上。
两年后,一家计算机公司希望收购Camintonn。
突然富裕起来的两个人觉得人生如此差不多了,于是卖掉公司,把各自分到的100多万美金交给股票经纪人去做投资,自己则开始了安逸的生活。
自在的日子过得很快,但安逸却没持续。
图注:杜纪川与他“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合伙人孙大卫1987年10月17日,美国股市在屡创新高后突然崩盘。
道指一天跌幅高达22.6%,很多股票从上百块跌到几块钱,几小时之内,美国股票总市值蒸发5000亿美元,相当于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
就在这几个小时之内,很多投资者输掉了全部身家。
杜纪川和孙大卫赚到的钱和投入的钱也在一天之内全部赔光,而且因为有融资投入欠下了一笔不小的债务。
一天之内,从百万富翁变成了负债累累。
杜纪川陷入悲伤,尤其觉得愧对家人,但回到家中还要强作笑颜,假装没事发生。
全球华商名人堂——杜振源
文具夹的蓝海——国际文具集团行政总裁杜振源2008年下半年,在没有太多预警的前提下,金融海啸悄然在美国华尔街爆发,然后快速席卷全球,继重创金融行业之后,又波及了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扩散成为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
在“世界工厂”中国的南部核心地带,广东的出口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出口增速放缓甚至萎缩,成为很多企业要直面的难题。
也因此,除了如何保持已有的出口规模,近两年来,无论是在广东当地的企业还是政府,另一个思考的重点被更多强调:如何扩大内需市场,让广东的产品更多地进入广阔的内地市场。
但这一思考方向似乎并不太适用于国际文具集团(简称:国际文具)。
这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五金、塑胶活页夹和配件的企业,其运作模式非常国际化,在世界各地的员工数量超过10000人,同时在该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也是最大,超过了50%。
更为重要的是,身为文具夹行业的领军者,国际文具是一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企业,它的客户主要分布在海外,目前国内很少有企业进入它的下游产业。
“面对这一轮经济危机冲击时,我们并没有紧缩财政或者缩小生产规模。
”国际文具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杜振源说,本轮经济危机到来后,该公司可以说并没有采取特别的应对措施。
“只是在全集团内营造克服危机的信心,并趁机强化培训、改造内部流程及推广精益方案。
”海啸的机会金融海啸爆发大约半年之后,2008年的11月27日至29日,中国国际文具及办公用品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这次展会由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主办,有来自20个国家及地区的631个参展者和来自70个国家及地区的17983名访客参加。
一如往年,国际文具也参与了这次展会。
面对经济危机下的需求不足,除了努力争取更多客户的认可实现开源,大多数企业家也会在缩减开支上下功夫,但国际文具在这次上海文具展会上选择的是逆市上扬,选择展会W1馆里最大的展位展示自家的品牌和产品,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自己的参展规模。
晚间,杜振源还在上海君悦酒店准备了晚宴,招待这次参与展会的诸多贵宾客户。
世博会的华商先驱
世博会的华商先驱
佚名
【期刊名称】《华人世界》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主办、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在国际展览局的指导下,以展示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的超大型国际性展会,被喻为“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
【总页数】2页(P32-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13.83
【相关文献】
1.华商对外贸易公司先驱者利丰行的成功之道 [J], 杜梅
2.创新先驱——记上海市长宁区供销合作社主任、上海新锦华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光明 [J], 章志平
3.关注世博会参与世博会——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国际展览局代表、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周汉民教授 [J], 卢一平
4.“先驱”依然是先驱——先驱公司访问记 [J], 守真
5.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公司获环保先驱奖章 [J], 乔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百岁杜润生:门生都是大人物
百岁杜润⽣:门⽣都是⼤⼈物2019-09-02101岁的杜润⽣如今住在北京医院的病房⾥,⼏乎没有了听⼒和视⼒,外⼈的探视和来访已经基本上⽆法打扰⽼⼈宁静的世界。
上世纪80年代,杜润⽣先后任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主任,被公认为中共党内最资深的“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专家、农村改⾰最重要的决策者和亲历者,被誉为“中国农村改⾰之⽗”。
从1982年到l986年连续5年主持起草了著名的关于农村改⾰的5个“中央⼀号⽂件”,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的推⼴和完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杜润⽣的另⼀个过⼈之处是没有⼭头却门⽣众多,他的思想、⽅法、⼈格魅⼒和⼯作指向,在当时吸引和聚合了许多有抱负的年轻⼈。
曾长期在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作过的、陈锡⽂、杜鹰、林毅夫、周其仁、翁永曦、王⼩强、张⽊⽣、温铁军等,⾃不必说。
l982年,去河北省正定当县委副书记、刘源到河南新乡当副县长,都⾯临着农业、农村、农民诸多现实问题的困扰,也都得到过杜润⽣热情耐⼼的指点和帮助。
现任中央财经领导⼩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刘鹤,当年到美国留学,也是杜润⽣写的推荐信。
:主动解决“⼭药⼲事件”1982年,去河北省正定当县委副书记时,就得到了杜润⽣的热情指点。
正定是历史⽂化名城,三关雄镇、神京锁钥、⼋⽅交汇,曾说过,“正定是个好地⽅,那⾥出了个赵⼦龙。
”但是,履职前的正定是个穷地⽅,是⼀个有名的“⾼产穷县”,⼈均年收⼊仅148元,每天只有4⾓钱,“农民⾟苦⼲⼀年连买油盐酱醋的钱都不够”。
说⼀千道⼀万,⽼百姓填不饱肚⼦,就会动嘴⽪⼦,即便嘴上不骂,也会腹诽。
谁能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谁就是英雄。
年仅28岁的刚到正定县担任县委副书记,等待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是疑问与不屑,⽐如,有些⼈不以为然,说什么⾼⼲⼦弟,⽆⾮是下来镀镀⾦、做做样⼦,⽤不了半年,吃不下这份苦就会卷铺盖⾛⼈。
全球华商名人堂 l 谢启富:中西式管理
谢啓富:中西式管理创新管理系统为本纵观捷豹-CHEETAH 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他们起步于有着许多年历史的传统行业、期间又经历过无数次的经济波动与服饰潮流的变革,捷豹-CHEETAH在安然度过这一切之后,之所以能够依然在马来西亚运动休闲服饰界占有稳固地位,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捷豹-CHEETAH创新性的管理方式与经营理念。
捷豹-CHEETAH是由谢氏三兄弟创办起来的,步入成长阶段之后,谢氏三兄弟也根据所长各自分工,以引领企业的发展。
大哥谢启友掌管设计,二哥谢啓富管理行政,老三谢启贵则出掌财务。
从谢家三兄弟在事业中的明晰分工来看,捷豹-CHEETAH在管理方面所追求的,是一种完整系统的构建。
捷豹-CHEETAH的管理者始终相信,捷豹-CHEETAH所进军的中档服饰领域并不像诸如洋酒等奢侈品行业那样,会因为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出现剧烈波动。
相反的,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幻,人们的穿衣要求始终不会改变,因此,只要内部管理系统能保持完整,再辅以及时的调控,在危机袭来时,捷豹仍旧可以安然度过。
“因为是由一个很小的,没有经验、没有实力也没有策略的家族作坊开始的,是靠着诚信、认真,才一路走过来。
现在你要实现永续经营,那么控制管理系统一定很重要。
人是重要的,但人也是流动的,所以公司的发展实际上还是要靠完整的管理系统。
”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一直以来,捷豹都以一贯的执着精神,致力于管理模式创新和系统的构建上。
人用中式管理用西式谢啓富先生给捷豹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命名了一个全新名称——中西式管理。
“这是我个人的用法。
应该讲管理是两个方面,人和系统。
何谓中西式管理?其实就是人我用中式的,管理我用西式的。
”在人才的选拔上,捷豹-CHEETAH的要求主要在两个方面——道德占50%,能力占50%。
捷豹-CHEETAH选人有几条基本的道德衡量标准,一是诚信;二是善于反思和修正;三是勇于承担责任;四是处理事情能够做到对事不对人;五是要有涵养,在工作中即便因为理念不同发生冲突,也能够及时控制情绪保持理性态度。
经商之道在于诚信
经商之道在于诚信作者:杨爱军来源:《商业文化》2018年第05期在美丽的渤海之滨辽宁省营口市,有这样一位儒商,他审时度势,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在2014年果断将企业发展转型,依托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将祖国中医药的传承同互联网+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微商经营,不仅把企业经营得如火如荼,还为上万人特别是待业青年、家庭妇女以及残障人士提供了就业机会。
他组织研发和生产的董氏膏方系列产品供不应求甚至多次断货;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他带领微商营销团队赴北大接受专业培训;董氏膏方三款产品同时被评定为“中国·名特优商品”。
他,就是“全国先进爱国企业家”、“2018中国中医药行业十大创新榜样人物”、“领航中国·中国新时代十大杰出创新企业家”、营口百年董氏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氏膏方传人董增军。
短短几年,董增军领航的营口百年董氏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
有人说其厚积薄发,有人说其时来运转,也有人赞其抓住了机遇,但董增军却说,经商之道在于诚信。
大道至简。
诚信二字,夯实了一个中医药企业发展与成长的根基。
一诺千金:30吨食用蜡的口头协议继续履行营口百年董氏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膏方系列产品之所以在众多的膏方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用食用蜡作为中草药熬制的粘合剂,这也是宝驹牌冷敷贴区分于其它冷敷贴的重要特征。
市场上很多生产冷敷贴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各种胶作为中草药熬制的粘合剂。
用两种粘合剂生产出来的冷敷贴很容易区分:添加了胶成份的冷敷贴横向拉伸,膏体部分会变形、变长,状如橡皮筋,而添加了食用蜡的冷敷贴横向拉伸,膏体一定会断裂。
食用蜡作为冷敷贴粘合剂,贴敷后,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但生产成本高。
董增军在2017年年初,与广东一家生产食用蜡的企业口头达成采购30吨食用蜡的协议,当时这家企业将信将疑。
一般的企业和个人采购食用蜡,最大的需求量一次也就购买几百斤,成吨采购的几乎没有。
全球华商名人堂——廖伟芬
磨 磨 闯 售 沸 也 沸
O
O
酒文化,到英国的现代私人博物馆参 观,去瑞士手表制造厂和珠宝工作坊 参观等。廖伟芬很希望参加其中,出
2
韬华 略商
·廖伟芬
去见识一番,但母亲考虑到女儿年龄 尚小,缺乏自立能力,执意不让她去。 为了说服母亲改变主意,廖伟芬写了 一封长达六页纸的信,来解释这个课 程以及自己内心的想法。她向母亲解 释道,这些课程也许无法让自己提高 数理化的成绩,但与正规教育相比, 却是另一番非凡的体验,会让她学会 理解精巧杰作的心血,放大对生活中 美好事物的感知。母亲看完信后,竟 改变了主意,同意在表亲的陪伴下让 女儿在成年之前参加这为期两个月的 交流课程。 这次活动让廖伟芬受益匪浅,不 仅开阔了她的视野,增长了见识,还 让她改变了对世界的认识,更主要的 是激发了她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以及 敢于尝试的冒险精神。从此,她不断 挑战自己和执著追求完美的信念,至 今没有改变。 不同于很多强制给孩子勾画人生 蓝图的成功者,廖伟芬的父母都非常 开明。她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个梦想 的实现,只要能说明理由,父母都给 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廖伟芬自小 热爱绘画,骨子里充满艺术细胞,她 的画作想象力丰富多彩,略有稚气却 充满活力。父母看在眼里,格外珍惜 女儿这份天赋,视其为老天赐给女儿 的礼物,不愿去破坏,所以并不强迫 女儿要主攻商业课程,反而提议廖伟 芬修读艺术与科技并存的建筑系。最 终,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如愿地在美 国长春藤之康奈尔大学建筑系完成了 自己的大学学业。 康奈尔大学建筑系在美国本科课 程里是一流的,起初父母担心女儿不
廖伟芬的父亲廖烈正,是创兴银 行创办人廖宝珊的第八子,为人甚是 低调, 曾任上市公司廖创兴企业董事, 于 1972 年成立纪惠集团。父亲很疼 爱自己的掌上明珠,对廖伟芬的教育 也很是用心。廖伟芬回忆“我们一家 四口,感情很好,小时候爸爸教会我 很多做事的智慧,至今仍能受用。” 廖伟芬的母亲廖汤慧霭在香港地产及 社交界积极活跃,曾任仁济医院“总 理”、妇女联合协进会副主席,1997 年以全国妇联特邀理事身份统领全港 妇女界筹办回归活动, 投身公益事务, 甚有女强人风范。 廖伟芬从小就很有自己的思想。 在加拿大寄宿时,曾经有一个国外学 习交流的课程,与 20 名学生到欧洲 体验生活——去法国的酒窖领略葡萄
巴西中华总商会
巴西中华总商会
谢铃生
【期刊名称】《华人世界》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2004年5月6日,在中国驻巴西圣保罗总领事馆的倡导和巴西10多家华人社团的积极响应与支持下,巴西中华总商会在圣保罗市正式成立。
目前,巴西中华总商会已成为巴西华人社团中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组织。
【总页数】2页(P110-111)
【作者】谢铃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7.77
【相关文献】
1.香港中华总商会主办世界华商高峰论坛袁俊出席研讨“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机遇
2.一颗心一个梦烙上中国印\r——记泰国中华总商会资深常务会董、泰国猷丰集团董事长林明焕
3.一颗心一个梦烙上中国印——记泰国中华总商会资深常务会董、泰国猷丰集团董事长林明焕
4.“让商会成为中资企业的一面旗帜”——专访蒙古国中华总商会会长杨晓琪
5.泰国的潮州会馆与中华总商会的关系探析(1938-1945)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杜康生奥迪(国际)室内设计公司负责人同样的水平与垂直线条,不同的设计师落笔,格调迥异。
有“台湾豪宅王”美誉的杜康生,落笔在图纸,脑中却是对三度空间以及填充此空间的色彩、材质、家具等所有细节的一一定格。
因此,他的作品呈现出对空间美学的极致演绎,对完美设计的无限追求。
这之外,他的作品更传达着对业主的尊重,浑然天成的高质感设计手法,在其作品中无处不在,他也因此赢得台北第一豪宅——“宏盛帝宝”中大多数业主的青睐。
从台北到上海,杜康生的作品让人咀嚼不尽、回味无穷。
如今,他正将这样的理念向所有室内空间推展开去,以造福无数追求品质化生活的中国人。
“这是我们这一代设计师的使命,通过创造更多美好空间,潜移默化影响下一代,让海峡两岸迈向富而好礼的社会。
”他说。
2了杜康生无法逾越的高山。
更糟的是,建筑法规必须考高分。
对教条极为痛恨的杜康生,说服不了自己去背那些见了就有睡意的法规条文。
他说:“考建筑师一般都要上补习班才能考得过,对我这种open-minded(思想开放)的人来说,怎么可能考得过?”比起考建筑师的种种烦恼,杜康生的乐趣在书本和课堂以外。
他喜欢读闲书和杂书,同学们给他送上了“永远的学艺股长”的雅号。
他在社会上如鱼得水,四处做模型比图赚点生活费。
有一次,他和几个同学联手在一间大医院建筑比图中得了第一名,拿到了一笔“大钱”,这让他连续一个月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而不用天天都是阳春面,那样的生活着实欢乐。
到了大四,有教授找他,不是夸赞而是一句“你让我很失望,这四年你在干什么?”杜康生自然清楚老师的心情,他辜负了老师的期望。
杜康生也知道,他的梦早已经跑到了建筑师之外。
艺术是他的天分,更是他的出路。
杜康生最感谢老师们让他发现了自己,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未来。
“台湾豪宅王”的新使命—奥迪(国际)室内设计公司负责人杜康生在台北的繁华街头,杜康生的巨幅人物海报常常占据显著位置,不必问,某个豪宅项目即将登场。
杜康生的高人气,与他“台湾豪宅王”、首屈一指的室内设计大师等赞誉交相呼应。
开发商用杜康生的名字为新楼盘宣传造势,这为杜康生个人品牌自然带来好处,但这并不为其所爱。
性格低调、内敛、安静的他,只在乎经手作品是否完美。
他说:“首先创造出美轮美奂的作品是本分,其次对业主有没有帮助最重要。
我和业主就像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我设计一个作品很畅快、过瘾,业主对我的作品认同、满意,这是最好的一个结果。
”数十年从容追求,杜康生在奔向空间艺术塑造者这个目标中,成就了自己,更成就着别人。
成名前夜的追梦青年出身寒门,但绝不能没有梦想。
这是杜康生年轻时常常自勉的一句话。
与生俱来的绘画天赋,使得杜康生早早有了要当建筑师的心愿。
也的确,在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房地产一片繁荣的大背景下,他的这个小小心愿显得非常合乎时宜。
高考时他的目标是建筑系,之后的结果是考上了中原大学建筑系。
中原大学建筑系是台湾第一所开始实施5年学制的建筑系,特别强调建筑设计与绘画方面的训练,重视中国传统建筑研究。
杜康生说,进了讲堂,他马上发现,他选对了科系。
因为同学们视为最痛苦的设计和绘画作业,对他来说却是让人无比亢奋的事情,他可以两三天不睡觉以完成作业,拿出来的作业也一直是名列前茅。
教授们对他另眼相看,当面夸赞他是难得的人才。
这让杜康生有些飘飘然,一心一意做着建筑大师的美梦。
不过,台湾建筑师考试的难度在世界都排前列,特别是诸如结构力学等工科类考题,几乎成华商韬略·李壮/文3走出大学校门后,杜康生决定转行到室内设计。
这个行业没有考证、考法规的门槛,需要的是创意和艺术。
为了摸清室内设计的规律,他跑工地,做临摹,一下子无师自通,陆陆续续做了一系列工程项目。
之后,他还重回中原大学室内设计研究所进修,了解最新的室内设计理念和潮流。
这时候的杜康生,格外珍惜重拾书本的时光,上课格外认真,教授在课堂上的讲述都让杜康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多年后他与老师相逢,他说:“老师,当年您讲美学,讲巴黎艺术史的时候,我仿佛都能置身在巴黎,闻到巴黎的艺术气息。
”1986年,杜康生创办奥迪(国际)室内设计公司。
很多朋友劝他不要自己创立公司,而是做好讲师工作(东南科技大学讲师),兼职做设计就很理想了。
朋友们觉得他的性格,比如滴酒不沾、痛恨应酬等都与从商社会风气格格不入。
可杜康生坚持自己的做法,“应酬不行,设计作品绝对是一流的”。
事实也证明,此后数十年,他没有一桩生意是从饭局上拿来的。
当时的台湾室内设计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室内设计师有来自传统装潢业的,也有很多来自艺术、美术专业的高校生。
从建筑系科班出身的杜康生很清楚,自己的专业积累和设计天赋足以在这个行业生存发展。
果然,一年内,他承接了一个大的案子,而且做得非常出色,让他迅速跻身年轻优秀室内设计师之列。
如今回想,杜康生说:“那是山中无老虎的时代,优秀设计师还是比较稀少的。
”此后几年,杜康生的事业可谓一帆风顺。
室内设计轻车熟路,手上也积累了较为厚实的资本,杜康生开始寄望挑战更高的目标。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拿到了一块地皮,于是顺势开始了地产开发的新事业。
这个建案一经推出,不到一个月就百分百成交。
原来他预期一坪25万到30万新台币,实际成交价是一坪50万新台币,创所在区域最高行情。
杜康生兴奋地预测:属于他的时代来了。
1992年,35岁的杜康生身兼六家公司董事长,包括地产开发公司、建设公司、工程公司、建筑事务所和室内设计公司,他还担任建筑界公会的常务理事,风光显要。
1996年,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这一年,两岸政治紧张,台湾资金大举外逃,房地产市场遭受重挫,两年后崩盘,多家大型房地产公司爆发财务危机,老板潜逃。
杜康生手中的建案大亏,公司的股东们闭门不见。
站在悬崖边上的杜康生,选择了承受这一切苦果——关闭公司,清偿债务,仅留下自己最专长的奥迪室内设计公司作为重新出发的起点。
“当时真的是夜不成眠、寝不就枕、怨天尤人,为什么我那么勤奋地工作,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心态是这样,但事情还要做,债也要还,还好,他还留有一个专长,当他专心从事他最擅长的设计工作时,整个深藏他身上的能量都释放出来,源源不断的业务,很快就还完了所有的债务。
”杜康生说。
还债的那几年,杜康生更加勤勉,任何能接的业务他都接,大小通吃。
杜康生将做地产开发视为人生中的一次失败经历。
这段经历宝贵之处在于他的整个人生因此豁然开朗——并不是所有的事都心想事成,做专业的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就好。
杜康生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合影4台湾豪宅王重新来过的杜康生,专注于室内设计,一批深有影响、为业界称道的作品由此诞生。
第一个是“监察院”改造工程。
源自日治时期的台北州厅(现台湾“监察院”),是台湾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巴洛克历史古迹建筑,被“内政部”指定为国家一级古迹。
台湾“监察院”为保护好这座建筑,首次在院内举行面向社会的改造设计比图。
项目的设计费预算不多,但对设计师来说很有挑战,意义非凡。
杜康生参与了比图,还获得了第一名。
这个成绩让杜康生很满意,但“监察院”有些疑问,如此重要的工程应该属于台湾最有名望的建筑学者或是建筑师,怎么会是室内设计师杜康生?院方提醒杜康生,这个个案非同小可,要经过“内政部”古迹审核委员会、建筑学者评审,以及“监察院”的终审。
而杜康生笃定,要坚持到底。
随后,杜康生全身心准备过“三关”。
杜康生在详尽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如何保护古迹之后,顺利通过古迹审核委员会的评审,建筑学者那一关也很轻松,最难的是“监察院”这一关。
委员们反复强调这个个案的重要性和国际影响,而杜康生强调的是他的作品有没有瑕疵,后来因为作品无可挑剔,最终也过了。
按照原有设计,“监察院”办公空间的天花板全部更换为普通天花板。
但是,当旧天花板拆下,用珍贵台湾桧木巧妙搭建的木桁架系统屋顶整个显露出来,让杜康生感到震惊。
如果封上那么美的屋顶,实在可惜。
他要调整设计,更换为玻璃吊顶。
业主方几度拒绝,劝他不要惹麻烦。
几乎闹翻的情况下,业主才提出,不增加预算,重过“三关”。
重新走一遍,杜康生获得了评审人的一致赞扬,尤其是鼎鼎大名的几位建筑学者都为他鼓掌。
杜康生说:“我坚持,是基于一个设计者的理想。
玻璃屋顶让这座建筑活了起来,让来这里的人感受久远时代的建筑美。
”杜康生作品:台北会所大堂杜康生作品:台北会所大堂5“监察院”改造工程开幕时,“监察院”为杜康生颁发奖状,赞扬他作为设计师对专业精神的坚持,让后人得以看到这座建筑的美好价值。
杜康生在“监察院”个案上没有赚钱,反而贴了一些钱,但他觉得很有意义。
这个意义不只是他和团队受到认可,还有他对历史的一个交代。
杜康生从住宅设计、古迹改造到商业空间拓展的一个代表作,是他接手的第一家店——号称台湾最大、最豪华KTV的V-MIX KTV案子。
在做这个KTV作品之前,杜康生从未去过KTV,他的观念是要唱歌就唱出来,为什么要对着一块银幕唱?当时,V-MIX业主首轮邀请30家设计公司,在商业空间设计上尝试较少的杜康生并不想参与,是他的一位同事偷偷为他报了名。
经过业主的资质审核,留下了10家开始比图,奥迪设计是其中之一。
被推着向前走的杜康生仔细一想,觉得这也是一次有趣的尝试。
奥迪设计年轻的设计师们帮助杜康生了解KTV 是如何吸引年轻人,以致杜康生的作品成型,还获得了比图第一名。
不过,业主方没有公布结果,其董事长以奥迪设计知名度低、没有经验,要求重比一次。
这让杜康生有些生气,一次比图要耗费七八天的精力,许多设计师辛苦配合,一句话就要重来!更何况,奥迪设计并不缺项目。
同事们劝他忍一忍,再坚持一下。
于是,他与同事一起拼这个案子,再度拿到第一名。
消息传到奥迪公司,所有的女生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杜康生说:“我们年轻的设计师们太可爱了,为了这个案子可以不眠不休,做成了比我还激动。
”也因此,V-MIX KTV作品的独特创意、完美设计反而成了次要的,而创作团队所展现的团结让杜康生难以忘怀。
自此,V-MIX KTV业主每开新店都找杜康生,他接得手都软了。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一次在大陆逛书店,无意中看到一本供设计师学习借鉴的KTV大全,封面和一半的内容都是他的作品,自己什么时候成了KTV专业设计师?他反而想不明白了。
如果说“监察院”和V-MIX KTV两个个案为杜康生赢得了广泛信赖,那么宏盛帝宝个案则让他闻名遐迩,跻身台湾顶级设计师之列。
宏盛帝宝项目位于寸土寸金的仁爱路上,2001年开建,2005年年底完工。
作为台湾最顶级豪宅,帝宝项目从规划开始就万众瞩目。
但是在项目临近完工之际,销售却没有逃过曲高和寡、应者寥寥的窘境。
面对惨淡局面,宏盛帝宝业主方邀请知名室内设计师要在3个月内做出一间210坪样板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此顶级的豪宅,对设计师们来说已是新领域,再加之苛刻的交工时间,无人敢接。
轮到杜康生,他意识到这是他期待已久的机会,是他展现自己理念的最佳舞台,于是毅然决然地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