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复习题word资料14页
旅游文化学

旅游文化学《旅游文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旅游文化答案:旅游文化是奠基于人类追求人性自由、完善人格而要求拓展和转换生活空间的内在冲动,其实质是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一种方式。
它是世界各区域民族文化创造基础上的后现代全球化趋势中大众的、民间的休闲消费文化。
2、旅游消费文化答案:指有关旅游消费的消费价值观念、信仰、判断、知识和思维方式,以及物化在旅游消费活动中的消费时尚、习惯和倾向。
3、“竹林七贤”答案: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4、文化的基本结构答案: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5、旅游介体文化答案:指各类旅游介体在长期的旅游发展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共同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行业规范、行业氛围等方面的总和。
6、文化扩散答案:文化现象的空间转移过程和时间发展过程的特征。
旅游目的地是文化的起源地域;旅游事实本身就是文化扩散的过程,当今的世界文化分布以及未来的世界文化分布的现实,正是包括旅游在内的世界跨文化交流、交往的结果。
7、跨文化答案:参与者依据自己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了解陌生新异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
8、文化整合答案: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交往过程中文化系统内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丛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丛之间的相互吸收、融合、调和而趋于一体化就是整合。
9、文化震惊答案:是指某人进入一种新文化环境时所经历的情感落差或创伤性经历。
10、“文化眼镜”答案:指文化模式的顽固性和劣根性。
“文化眼镜”隔在现实生活与心理反应之间,人们必须透过这副“眼镜”去看现实。
由此,当一个人跨越了文化背景去旅游,即旅游地与自身存在着一定文化距离,在面对这样的异质文化时总会产生一定的惊愕或震惊。
11、旅游主体的文化人格答案:以个体人格为基础,融合异国他乡的异质文化品格后形成的一种扩展而多元整合的旅游性格特征。
12、文化圈答案:人类生活环境、生活样式的共同场合、地带、区域。
旅游文化学重点复习题

旅游文化学重点复习题主讲: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张建平副教授第一章旅游文化概论思考题1.什么是文化?如何理解文化的要素和结构?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2.试析现代旅游的文化属性。
3.如何理解和把握旅游文化的本质?4.为什么说旅游文化是文化求异和文化认同的统一?5.如何理解旅游文化的大众普及性?第二章旅游主体文化思考题1.试析旅游主体及其文化规定性。
2.为什么说文化是影响旅游者消费动机和行为的根本因素?3.什么是旅游者的文化人格?为什么说旅游能够发挥对旅游者文化人格的塑造功能?4.为什么说旅游从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文化活动?5.什么是审美想象?审美想象在旅游审美中有什么作用?6.旅游审美理解可以表现为哪些深浅程度不同的层次?7.什么是旅游审美情感?旅游审美情感通常有哪些表现形式?8.如何理解“悦心悦意”的旅游审美体验?9.什么是“悦志悦神”?为什么说“悦志悦神”是高级而深刻的旅游审美体验?10.为什么说旅游审美活动具有特殊的审美场值?11.为什么说旅游审美活动具有循环效应?12.旅游审美活动具有哪些巨大的社会反馈作用?13.旅游者一般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旅游审美素质和能力?14.为什么说旅游可以塑造旅游者的向善道德人格?15.为什么说旅游可以塑造旅游者的求真文化人格?16.什么是休闲文化?为什么说旅游休闲活动能够对旅游者的性情具有调适作用?第三章旅游客体文化思考题1.什么是旅游景观文化的“形”?复原再现历史古迹类旅游景观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2.什么是旅游景观文化的“意”?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文化的“意”是如何体现的?3.以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古代建筑景观为例证,试析旅游景观的背景文化。
4.什么是旅游景观的阅读文化?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试析旅游客体的社会文化功能。
6.如何理解社会文化积淀对自然旅游景观的审美文化品位的提升作用?第四章旅游中介体文化思考题1.2.3.4.5.6.旅游文化学试卷题目结构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试卷题目中的横线空格内)包括7个题目,共20个填空。
《旅游文化》考试题含答案

《旅游文化》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___是万里长城上构筑最复杂、楼台最密集的一段。
()A、八达岭长城B、居庸关长城C、山海关长城D、金山岭长城正确答案:D2、年号始于西汉武帝即位之年的“___”。
()A、开元B、建元C、靖康D、万历正确答案:B3、始建于___世纪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群。
()A、7B、6C、5D、8正确答案:A4、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起承重作用的主要是___。
()A、大门B、斗拱C、大屋顶D、柱子正确答案:D5、羊肉泡馍起源于___时期的牛羊羮。
A、东周B、夏商周C、西周D、隋唐正确答案:C6、我国现存的牌坊中,有相当多的数量为___所建。
B、宋代C、元代D、明代正确答案:D7、汉语属汉藏语系,有___大方言。
()A、八B、六C、五D、七正确答案:A8、___又被称为“彩陶文化”。
()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良渚文化D、龙山文化正确答案:A9、百家宴是___地区元宵节的风俗。
()A、衢州开化B、杭嘉湖C、泰顺D、绍兴正确答案:C10、佛跳墙,原名“荤罗汉”,相传始于___。
()A、清代B、明代C、唐代D、宋代正确答案:A11、至___之际,湖南饮食文化的发展更趋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菜系。
()A、明清B、唐宋C、元明正确答案:A12、___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并从未中断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A、汉族B、壮族C、满族D、回族正确答案:A13、___选料精细,刀工严谨,有“剞花如荔,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
A、川菜B、湘菜C、粤菜D、闽菜正确答案:D14、《创世纪》是___的史诗。
A、彝族B、纳西族C、苗族D、傣族正确答案:B15、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浪墅村,发现于1973年,是距今约___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
()A、8000B、9000C、6000D、7000正确答案:D16、麻婆豆腐起源于清___初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旅游文化学》考试复习整理资料.doc

1旅游文化学的学科体系,包括旅游文化学的基础理论、旅游文化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旅游文化品位建设与管理三大部分。
2旅游文化学的研究任务:①研究旅游文化的使用价值及其展现②研究旅游文化组成的要素③研究旅游文化要素的系统组合和整体优化④研究旅游文化耍素的共性问题⑤研究旅游文化要素的个性问题⑥研究旅游文化的形象品位建设3文化:从广义看,文化是指社会人文事象,而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应有其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病随着社会及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从狭义看,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文化都是一种社会人文事象,既是人类的意识形态的精神事彖,又是人类通过其意识观念创造的物质形态所展现的物质事象。
所以文化是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应该说文化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4文化的结构:①文化的梢神层而②文化的行为层而③文化的物质层而④文化的制度层而5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创造性、文化的时空性、文化的连续性、文化的开放性、文化的阶级性、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价值性、文化的制约性、文化的对象性。
6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在英旅游动机、情趣的驱使下,受到旅游客体文化价值的吸引,又通过旅游介体的线路组织、活动安排,由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旅游门类文化形态。
7旅游文化的三大领域: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8旅游文化三大领域的关系: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构成旅游文化的三大领域。
旅游主体文化,在旅游文化三大领域中居于中心地位,它是旅游文化的主体,直接影响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的发展。
旅游客体文化,是吸引旅游主体前往旅游的旅游客体被“人化”、认同所展现的文化形态,直接影响、吸引旅游主体的吸引物,又是旅游介体文化得以展现和安排旅游活动的基础和依托。
旅游介体文化,介于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客体文化Z间,一端联系着旅游主体,另一端又联系着旅游客体。
旅游文化学复习资料

旅游文化学复习资料一、旅游文化学概述1、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中文化现象的学科,它涵盖了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和旅游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
3、旅游文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主要包括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4、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养,保护和传承旅游资源,以及推动社会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二、旅游文化的概念与特点1、旅游文化的概念:旅游文化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创造的文化现象,它包括了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管理和旅游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旅游文化的特点:本文1)文化多元性:旅游文化具有多元性,包括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历史和不同宗教的文化元素。
本文2)交融性:旅游文化具有交融性,它是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不同的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本文3)地域性:旅游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它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传统等密切相关。
本文4)发展性:旅游文化具有发展性,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三、旅游文化的类型与表现形式1、旅游文化的类型:本文1)按地域划分:可分为国内旅游文化和国际旅游文化。
本文2)按历史划分:可分为古代旅游文化、近代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
本文3)按性质划分:可分为民俗旅游文化、人文旅游文化和自然旅游文化。
2、旅游文化的表现形式:本文1)旅游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本文2)旅游活动:包括文化体验活动、娱乐活动和休闲活动等,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重要手段。
本文3)旅游服务:包括导游服务、住宿服务、餐饮服务和购物服务等,是提高旅游者满意度的重要保障。
本文4)旅游纪念品:是反映旅游文化的特殊商品,具有强烈的纪念意义和文化内涵。
四、旅游文化的影响与价值1、旅游文化的影响:本文1)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旅游文化复习题

1、旅游文化: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全游客文化需求的多样化的客观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适合自身发展的需要的文化形态.2、民族旅游性格: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的民族性格.3、社会人文旅游资源:人类社会创造的反应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民情状况,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4、旅游审美主体:旅游审美行为的承担者,指有着内在审美需求具有审美结构和功能并于旅游产品结成一定审美关系的旅游者.5、旅游企业文化:旅游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企业倡导和培育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具有本旅游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蕴含在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产品甚至企业物质设施之中的物化,精神因素的总称6、建筑旅游资源文化:指历代人类创造的建筑物实体的外在文化形象和内在的文化意蕴,所展现的人类建筑科技文化,成为吸引人们前往游览观赏,体念的旅游资源课题时所展现的建筑旅游资源文化形态7、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历史学考古学美学科学人类学艺术价值的文化、建筑物遗址的8、旅游可持续发展: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不损害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在环境和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的开发行为9、社会民俗旅游资源文化:是以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题在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所展现的民间传统文化形态10、宗教旅游资源文化:是指展现宗教文化事物的外在物质文化实体和内在文化意蕴具有一定旅游价值和旅游功能,其中一部分成为吸引人们前往游览观赏体念的宗教旅游资源时所展现出来的一种宗教旅游文化形态11、旅游审美文化:是旅游审美主题开展旅游审美活动所展现出来的行为文化现象和精神文化现象,是旅游审美主体通过生理和心理机制进行审美创造所形成的一种旅游文化形态12、旅游文化品位建设:13、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发展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因素,均成为。
旅游文化学复习题

旅游文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旅游文化:是旅游主题、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内在的及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台基:即台阶基座,最早为夯土台,以高度的不同来区分坐落于机上的建筑物等级。
宗教:有一定的教义、教规、有一定的仪式和有一定的组织系统的信神的社会“实体”。
康体休闲:指人们在工作之余的余暇时间,为了满足自身内部活动的需求,以健康、快乐和幸福的生活为目的,而自主选择、自我进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旅游企业经营作风:是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特别体现在企业的民主作风上,包括员工的民主意识、民主权利、民主义务。
文化:是人类创造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过程和成果的总和。
宫殿:是传统建筑中的佼佼者,是历代奴隶主和封建帝王凭借权利将大量的财富、最好的材料、最优秀的匠师,最精湛的技艺集中起来建造的,代表了中国古建筑技术与艺术水平的最高境界。
基督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以《圣经》为经典的各教派的统称。
娱乐休闲:指人们在余暇时间内进行的以放松、愉悦身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方式。
旅游观:是旅游者的旅游价值观,是旅游者对旅游整体活动整体化的价值取向或评价。
私家园林:园主多为贵族、官僚、文人、商贾等,所造的园林多作为工作之余或退隐之后的恬养之所。
园林的规模较小,在造园手法上多注重以对景、借景、隔景、透景等来丰富园林的意境,单体建筑物多侧重于玲珑剔透的小木作工艺山石池沼大多假手于人工,花木的配置亦以单株欣赏为主。
总体的作风,素净而淡雅,历来推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
伊斯兰教:伊斯兰意为“顺服”,指顺服唯一的神安拉的旨意,教徒称“穆斯林”,意为“归顺者”。
在中国称回教、清真教、天方教。
休闲购物:指在购物活动中增添休闲快乐的元素,把购物当作休闲方式,把休闲融入购物活动中。
旅游消费行为:狭义点的指旅游者的购买行为以及对旅游产品的实际消费。
皇家园林:又称“苑囿”。
其园主是帝王,规模大多相当巨大,在制作手法上更注重选址,因地制宜以真山真水作为造园的要素。
(必修)旅游文化学重点复习题

(必修)旅游文化学重点复习题旅游文化学1.试析现代旅游的文化属性。
答: (1)现代旅游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现象现代的旅游活不再是仅仅具有“谋生”的性质,而是出于“乐生”的需要。
它是人们追求自由生命表现的内力的驱使结果,是人的“精神状态得到自由解放的象征”,使人摆脱了日常劳动和生活方式的机械束缚及压力。
现代社会人们的旅游需要,主要属于精神享受和发展需要,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文化影响的结果。
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无法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也就不能产生旅游活动。
旅游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一种丰富多彩、自由愉快的文化活动,是现代社会文明人所特有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旅游是人们学习求知的特殊课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旅游已成为人们特殊的学习求知方式和经历,“寓学于游,寓学于乐”,人们从中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受益无穷。
然后旅游是一种主动、积极、自由的文化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愉快的精神享受。
第三旅游是人们个体审美和个体文化人格的一种升华,旅游可以增强旅游者的审美意识,丰富旅游者的审美经历,培养旅游者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旅游者的审美水平。
最后旅游是社会文化交融的一种需要。
(2)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活动的产生和普及受到旅游资源的吸引和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的魅力调动和激发了人们旅游的欲望和动机。
旅游资源的精神文化性要求我们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不仅要重视有形的实体,更要深入挖掘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并且要开阔思路,发现、形成和创造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又是一种文化活动,实际上是一个经济与文化建设系统工程。
旅游消费本质上是文化消费,旅游业的文化特性就不仅仅体现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方面,也渗透在旅游产业的多种部门的运行之中。
旅行社和旅游饭店业的经营管理与服务就带有明显的文化色彩。
中国旅游文化复习题

一单选题 (共25题,总分值75分 )1. 在我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最悠久的古塔是()(3 分)A. 阁楼式塔B. 密檐式塔C. 亭阁式塔D. 金刚宝座塔2. 下列住宿业类型中,通常建在著名城市或景区内交通便利的地方的是()(3 分)A. 商务饭店B. 汽车旅馆C. 度假饭店D. 会议饭店3. 直接体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程度的是()(3 分)A. 旅游饭店B. 旅游交通C. 旅行社D. 旅游经营商4. 拥有舒适、安全、票价低廉等优点的旅游交通方式是()(3 分)A. 马车B. 汽车C. 火车D. 飞机5. 盛产斑竹的君山在()(3 分)A. 洞庭湖B. 太湖C. 西湖D. 鄱阳湖6. 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是在()(3 分)A. 天坛B. 社稷坛C. 太庙D. 孔庙7. 文殊菩萨的道场在()(3 分)A. 九华山B. 普陀山C. 峨眉山D. 五台山8. ()已成为旅游交通企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3 分)A. 节约成本B. 游客至上C. 有特色D. 准时9. 我国下列少数民族中都信仰上座部佛教的是()(3分)A. 傣族、德昂族、布族B. 傣族、布依族、阿昌族C. 白族、纳西族、傣族D. 佤族、羌族、布朗族10. ()构建旅游企业文化的核心人物。
(3 分)A. 培育共同的旅游企业价值观B. 树立良好的旅游企业道德风尚C. 打造积极的旅游企业精神D. 塑造良好的旅游企业形象11. 葡萄酒中,糖的含量在1.2%--5%之间的是()(3分)A. 干葡萄酒B. 半干葡萄酒C. 半甜葡萄酒D. 甜葡萄酒12. 旅游文化中()是最显著的特点。
(3 分)A. 地域性B. 民族性C. 历史性D. 发展性13. 以下道观殿堂中,供奉的是青龙、白虎神的是()(3 分)A. 山门殿B. 三清殿C. 玉皇殿D. 灵宫殿14. 蓬勃发展的体育旅游体现了旅游者文化的()(3分)A. 生态性B. 休闲性C. 健康性D. 新奇性15. 按佛教天台宗说法,佛有“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与他们相对应的佛名依次是()(3 分)A. 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B. 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C. 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D. 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16. 下列花卉中体现了洛阳的地域特色的是()(3 分)A. 芍药B. 牡丹C. 菊花D. 桃花17. 许多道教宫观以“太清宫、上清宫”命名,“太清”和“上清”分别指的是()(3 分)A. 灵宝天尊和元始天尊B. 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C. 道德天尊和灵宝天尊D. 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18. 下列我国古代园林中,依次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一组是()(3 分)A. 恭王府花园、可园B. 承德避暑山庄、寄畅园C. 北京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D. 个园、何园19. 以生猛海鲜著称的是()(3 分)A. 鲁菜B. 苏菜C. 粤菜D. 川菜20. 游客将自己作为系统中的一员,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自觉地保护自然,这体现了生态旅游文化的()(3 分)A. 自然性B. 高品位性C. 义务性D. 审美性二多选题 (共5题,总分值25分 )26. 下列山体属于道教名山的有()(5 分)A. 龙虎山B. 武当山C. 峨眉山D. 青城山E. 齐云山27. 下列名胜属于佛教建筑的有()(5 分)A. 白马寺B. 白云观C. 少林寺D. 三清宫E. 布达拉宫28. 旅游文学是旅游这一特定行为过程中产生的文学作品,具备四个特征,即()(5 分)A. 记录行踪B. 描摹景物C. 追求和谐D. 探求真相E. 审美体验29. 只有在海滨才看得到的奇特气象景观有()(5 分)A. 佛光B. 雾凇C. 海市蜃楼D. 海上日出E. 潮汐一单选题 (共25题,总分值75分 ) 1. 答案:A解析过程:2. 答案:C解析过程:3. 答案:C解析过程:4. 答案:C解析过程:5. 答案:A解析过程:6. 答案:B解析过程:7. 答案:D解析过程:8. 答案:B 解析过程:9. 答案:A 解析过程:10. 答案:A 解析过程:11. 答案:C 解析过程:12. 答案:B 解析过程:13. 答案:A 解析过程:14. 答案:C 解析过程:15. 答案:C解析过程:16. 答案:B解析过程:17. 答案:C解析过程:18. 答案:B解析过程:19. 答案:C解析过程:20. 答案:C二多选题 (共5题,总分值25分 ) 26. 答案:A,B,D,E解析过程:27. 答案:A,C,E解析过程:28. 答案:A,B,D,E 解析过程:29. 答案:D,E。
(完整版)旅游文化学复习资料

旅游文化学复习资料汇总(一)名词解释1.文化: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
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
2.旅游文化:奠基于人类追求人性自由、完善人格而要求拓展和转换生活空间的内在冲动,其实质是文化交流与对话的一种方式。
它是世界各区域民族文化创造基础上的后现代全球化趋势中大众的、民间的休闲消费文化。
3.民族性格:一个国家的人民由于生存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生产方式,从而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由此产生出自己稳定的、独特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形态。
4.旅游主体文化: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形成的共有文化现象的综合。
5.旅游者文化人格: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以个体人格为基础,融合异国他乡的异质文化品格后形成的一种扩展而多元整合的旅游性格特征。
6.文化眼镜:就是指文化模式的顽固性跟劣根性。
7.文化层:文化的历史层面,它好似人类文化发展的阶梯。
8.文化丛:是在一定时间、空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组功能上相互整合的文化特质丛体,它也是研究文化特质的一个单位。
9.文化圈:一定地带的类似的文化丛相连接,其主要的文化特质内容相似或者基本相同,那么他就叫做文化圈(文化圈强调的是文化地带和区域)。
10.旅游消费:人们为了满足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借助旅游媒体服务创造的外部条件,在旅游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以经济现象为主的各种消费现象和消费关系的总合。
11.旅游消费文化:指有关旅游消费的消费价值观念、信仰、判断、知识和思维方式,以及物化在旅游消费活动中的消费时尚、习惯和倾向。
12.旅游介体文化:指各类旅游介体在长期的旅游发展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共同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行业精神、行为规范、行业氛围等方面的总和。
13.跨文化:参与者依据自己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了解陌生新异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
14.文化整合:指不同文化相交往过程中文化系统内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丛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旅游文化复习题

名词解释:一、旅游文化:是包含了旅游主题、旅游课题和旅游中介在旅游过程中的一切有关文化价值的观念、行为及其产物的总和。
二、旅游文化产品本书观点:是以一般文化为内在价值,以人类的行为方式及其创造成果为主要背景和依托,自然景观为补充,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服务与实物的组合。
教师观点:旅游文化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以主要体现民族、区域文化内涵与特征的旅游文化资源为产品形态的旅游产品。
三、休闲型旅游文化产品:为满足旅游者身心放松的需求,以休闲游憩为主要活动,使旅游者脱离原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旅游文化产品。
(特点:(1)产品形态的多样性与自主性(2)产品内容的个性化与随意性)四、文化商品化指旅游使目的地社会关系深受市场交换规则的影响,文化被按照商品生产的法则进行再生产,文化产品以商品形式进入市场,文化生产、流通、交换按照市场规阿进行,一切吸引旅游者的东西都可以标上价格,在市场上买卖。
五、文化内涵商品化文化内涵商品化主要是指旅游文化资源在旅游市场中,可以像商品一样被贴上标签,在市场上买卖,从而使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脱离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出现商品化倾向六、旅游文化的经济收益旅游文化的经济收益是指在合理开发利用旅游文化资源和对社会、环境的保护前提下,旅游活动所产出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成果与所占用、投入和耗费的相关经济要素之差。
(可分化微观经济收益和宏观经济收益,并主要以货币及其等价物为表现形式。
)七、旅游文化的经济收益旅游文化的社会收益是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文化作用范围内,旅游活动给旅游目的地社会、旅游者输出地社会和旅游者所带来影响的正面后果。
(主要体现为对旅游活动所涉及的区域社会内的文化传统、文化现象、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等的影响,分隐形和显性收益。
)八、历史文化景观历史文化景观是指人类历史上遗存的、蕴涵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化景观,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见证。
(在形式上上通常包括古建筑、古战场、古遗址、古民居、古陵墓、历史事件纪念碑、历史博物馆等。
旅游文化学考试资料

旅游文化学考试资料旅游文化学看图说话—我们都来说说这幅图学习目标掌握旅游文化的基本理论框架与体系,了解旅游文化的概念、结构与功能。
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对旅游主体的旅游动机和消费行为。
掌握中国旅游文化客体的构成。
从旅游管理者、开发者的角度掌握旅游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变化规律,认识文化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把旅游文化学的知识与理论灵活运用专业的学习中和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
第一章旅游文化总论学习目标厘清文化、旅游文化、文化旅游等概念。
掌握旅游文化的概念、结构、特征与功能。
了解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文化、旅游文化、文化旅游一、文化1、文化的起源(不考)“文” 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化”指事物的改变。
《易经》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这里的“人文”指文化典籍和礼仪风俗。
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中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的说法,这里的“文化”是指封建帝王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
南北朝王融《曲水诗序》的“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常被引用,其中“文化”一词指文治教化。
“文化”是诗文礼乐、政治制度、道德礼俗等的综合体。
2、文化的概念1)(重点,平时所讲文化的概念)广义的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协调群体关系、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社会意识、道德制度等观念。
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
3、文化的要素(重点,每个要素后面的内容都要记忆)物质要素: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其中尤以生产工具最为重要。
精神要素:哲学、科学、宗教、艺术以及各种思想观念。
符号要素:语言、姿势、表情、动作、声音、图形、标志。
规范体系:法规、制度、道德。
4、文化的结构二分说: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复习题答案版

《中国旅游文化》复习题以下个人总结的答案,仅供参考,谢谢!!!一、名词解释1、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互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已经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总和。
2、旅游主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形成的共有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模式,具有规范性、传统性、时代性、多样性以及扩散性的特征。
3、旅游客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自然旅游客体文化和社会人文旅游客体文化成为人们游览、观赏的对象,并在人们游览、观赏的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文化事象一起,所展现的一种旅游文化形态。
4、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介体在其位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服务的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展现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服务规范的一种旅游文化形态。
5、比德说比德说:指以自然景物的特征比附人的道德情操,是儒家学说的表现,是将儒家思想核心中的“仁政”“礼教”等内容溢透到山水审美中来。
6、四谛说四谛说:“谛”是真理之意。
四谛即四条真理:苦、集、灭、道。
四谛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四谛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
7、斗拱斗拱: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有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
8、藻井藻井:一种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之上,神佛像座之上,形式有方,矩形,八角,圆形,斗四,斗八等。
9、开间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10、借景借景:将园外的风光胜景,巧妙地收进园内游人眼中,以丰富园内景色,使园内外景物融为一体,形成园外有园、景外有景的效果。
11、中国民俗风情文化中国民俗风情文化:指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流传于民间的,约定俗成的民俗。
它既有全国性的民俗文化,也有地域性的民俗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复习题

1.旅游资源的类别、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也就是旅游资源的级别 (1)2.旅游业的四大支柱产业:旅游区、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 (1)3.旅游区的级别(旅游区的质量等级划分) (1)4.古代皇帝祭拜天地日月的祭所具体在都城的哪些方位 (1)5.峰林旅游资源中每一种旅游资源属于哪一种岩石类型 (2)6.三江并流是哪三条江 (2)7.草原的分类,代表性的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包括高寒草原)) (2)8.不同阶段的古人类遗址在我们中国的有哪些代表性的遗迹(哪个是猿人的、古人的、新石器时代的) (2)9.历代帝皇陵寝的位置,重要皇帝陵寝的名称 (2)10.曲阜三孔分别是什么 (3)11.中国古代三大建筑群分别是哪三个 (3)12.几个有名的汉墓里面分别发现了什么(补充:哪些汉墓里面发现过玉衣) (3)13.四大古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西安、北京、洛阳、南京) (3)14.古国古城(记住高昌古城、楼兰古城、尼雅遗址、黑水城及后面三个古城的发现者) (4)15.云南的和顺古镇和四川的丹巴村寨 (4)16.丝绸之路旅游(一个问答题) (4)17.莫高窟(单独考试) (4)18.西方人在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和获取文物的情况 (5)19.北方民族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的影响 (5)20.福建土楼(客家土楼) (5)21.中国民族的语言谱系(两大) (5)22.摩梭人的走婚习俗 (6)23.内蒙古、新疆、西藏和大香格里拉地区这四个区域的旅游文化特征 (6)24.中国境内被列为联合国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中国境内的世界遗产有哪些) (6)1.旅游资源的类别、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也就是旅游资源的级别定义: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激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和实施旅游行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务和因素的总和。
类别:(一)自然旅游资源;(二)人文旅游资源级别:五级旅游资源图例:■(自然旅游资源用蓝色图例,人文旅游资源用红色图例,下同)四级旅游资源图例:●三级旅游资源图例:♦二级旅游资源图例:□一级旅游资源图例:○五级旅游资源又称“特品级旅游资源”。
旅游文化复习题

旅游文化复习题旅游文化复习题一、填空题1.旅游组织文化包括_ ___组织文化和___ _____组织文化。
2.旅游中介对旅游者行为文化的影响表现在旅游中介影响旅游者__ __、影响旅游者时空行为文化、影响旅游者____ ____、影响旅游者心理行为文化。
3.岩溶地貌又称__ ______,在地面上表现为____ ____、石笋。
4.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是指太庙、___ _____和___ __。
5.中国造园艺术中的“___ _____”理论是明朝的计成在《园冶》中首次提出来的。
6.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三方面的特点:以___ _____为本位、忠君尊上的价值取向和以____ ____为中心。
7.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__ _____、__ _____和旅行社。
8.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__ _的公平,二是_ 的公平。
二、单项选择题1.在旅游文化的四大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旅游者文化 C.旅游业文化B.旅游地文化 D.旅游环境文化2.蓬勃发展的体育旅游体现了旅游者文化的( ) A.生态性 C.健康性B.休闲性 D.新奇性3.下列花卉中体现了洛阳的地域特色的是( ) A.芍药 C.菊花4.盛产斑竹的君山在( ) A.洞庭湖 C.西湖B.太湖 D.鄱阳湖 B.牡丹 D.桃花5.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是在( ) A.天坛 C.太庙B.社稷坛 D.孔庙6.以生猛海鲜著称的是( ) A.鲁菜 C.粤菜7.文殊菩萨的道场在( ) A.九华山 C.峨眉山B.普陀山 D.五台山 B.苏菜 D.川菜8.在我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最悠久的古塔是( ) A.楼阁式塔 C.亭阁式塔B.密檐式塔 D.金刚宝座塔9.拥有舒适、安全、票价低廉等优点的旅游交通方式是( ) A.马车 C.火车B.汽车 D.飞机10.下列住宿业类型中,通常建在著名城市或景区内交通便利的地方的是( ) A.商务饭店 C.度假饭店B.汽车旅馆 D.会议饭店11.游客将自己作为系统中的一员,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自觉地保护自然,这体现了生态旅游文化的( ) A.自然性 C.义务性12.中国佛教进入成熟期是在( ) A.东汉 C.隋唐13.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单一陵墓是( ) A.长陵 C.秦始皇陵B.定陵 D.泰姬陵 B.南北朝 D.明清 B.高品位性 D.审美性14.下列动物中,象征勇往直前精神的是( ) A.狗 C.斑鸠B.马 D.鸿雁15.直接体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程度的是( ) A.旅游饭店B.旅游交通C.旅行社三、多项选择题D.旅游经营商1.旅游文学是旅行这一特定行为过程中产生的文学作品,具备四个特征,即( ) A.记录行踪 C.追求和谐 E.审美体验2.只有在海滨才看得到的奇特的气象景观有( ) A.佛光 C.海市蜃楼E.潮汐3.下列名胜属于佛教建筑的有( ) A.白马寺 C.少林寺 E.布达拉宫4.下列山体属于道教名山的有( ) A.龙虎山 C.峨眉山 E.齐云山5.旅游动机文化特点有( ) A.差异性 C.单一性 E.主体性四、名词解释 1.旅游地文化 2.生态旅游 3.水经注 4.政府体制 5.在线旅游B.多样性 D.交叉性 B.武当山 D.青城山 B.白云观 D.三清宫 B.雾凇 D.海上日出 B.描摹景物 D.探求真相五、简答题1.如何理解旅游文化的综合性?2.简述旅游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关系。
旅游文化期末复习资料

选择题要点:婺源的地理位置, 耶路撒冷, 桂林地区地貌, 广西主要的少数民族, 被苗族尊奉为祖先的九黎部落首领, 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分, 大理全称, 北京气候,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明朝皇帝朱棣始建, 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单元, 地貌类型有哪些,苗族支系,贵州省简称,云南十八怪,大理自古以哪四景闻名,游览途中如果突遇电闪雷鸣,不应在哪些地方停留,我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有哪些,我国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有哪些,自助旅游的类型按交通方式判断题要点:三江并流是否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香格里拉指现在的哪里?热病包括哪些?西藏全称。
“热伤风”,又叫什么?简答题:1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又称岩溶地貌。
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
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2.毒蛇咬伤的应急处理(1)患者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奔跑,以免加速毒液吸收和扩散。
尽可能记住蛇的特征,不可喝浓茶、酒、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绑扎伤肢:立即用止血带或橡胶带、随身所带绳、带等在肢体被咬伤的上方(伤口近心端上5~10厘米处)扎紧,结扎紧度以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为准,扎缚时不可太紧,以可通过一指为宜。
(成人一般将止血带压力保持在13.3Kpa左右);结扎时应留一较长的活的结头,便于解开,每15~30分钟放松30~60秒,现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避免肢体缺血坏死,如果伤处肿胀迅速扩大,放松时间应增多,以免组织坏死。
急救处理结束后,可以解除。
一般不要超过2小时。
(3)扩创排毒:缠扎止血带后,可用手指直接在咬伤处挤出毒液,在紧急情况时可用口吸吮(口应无破损或龋齿,口腔粘膜不能有损伤,以免吸吮者中毒),边吸边吐,再以清水、盐水或酒漱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文化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旅游文化:是旅游主题、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内在的及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台基:即台阶基座,最早为夯土台,以高度的不同来区分坐落于机上的建筑物等级。
宗教:有一定的教义、教规、有一定的仪式和有一定的组织系统的信神的社会“实体”。
康体休闲:指人们在工作之余的余暇时间,为了满足自身内部活动的需求,以健康、快乐和幸福的生活为目的,而自主选择、自我进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旅游企业经营作风:是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特别体现在企业的民主作风上,包括员工的民主意识、民主权利、民主义务。
文化:是人类创造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过程和成果的总和。
宫殿:是传统建筑中的佼佼者,是历代奴隶主和封建帝王凭借权利将大量的财富、最好的材料、最优秀的匠师,最精湛的技艺集中起来建造的,代表了中国古建筑技术与艺术水平的最高境界。
基督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以《圣经》为经典的各教派的统称。
娱乐休闲:指人们在余暇时间内进行的以放松、愉悦身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方式。
旅游观:是旅游者的旅游价值观,是旅游者对旅游整体活动整体化的价值取向或评价。
私家园林:园主多为贵族、官僚、文人、商贾等,所造的园林多作为工作之余或退隐之后的恬养之所。
园林的规模较小,在造园手法上多注重以对景、借景、隔景、透景等来丰富园林的意境,单体建筑物多侧重于玲珑剔透的小木作工艺山石池沼大多假手于人工,花木的配置亦以单株欣赏为主。
总体的作风,素净而淡雅,历来推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
伊斯兰教:伊斯兰意为“顺服”,指顺服唯一的神安拉的旨意,教徒称“穆斯林”,意为“归顺者”。
在中国称回教、清真教、天方教。
休闲购物:指在购物活动中增添休闲快乐的元素,把购物当作休闲方式,把休闲融入购物活动中。
旅游消费行为:狭义点的指旅游者的购买行为以及对旅游产品的实际消费。
皇家园林:又称“苑囿”。
其园主是帝王,规模大多相当巨大,在制作手法上更注重选址,因地制宜以真山真水作为造园的要素。
在建筑方面,用木比例基本上采用宫殿建筑的官式做法,其装饰显得富丽堂皇,特别是房间内部的装潢陈设,更是华丽奢侈。
花木的配置,多做群植或成林的布景,形成恢弘的气势。
洗礼:是成为基督教信徒的庄严形式,具有赦免入教者的“原罪”和“本罪”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员工文化素质以及蕴含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特色。
旅游交通企业:是指为旅游者实现旅游提供各种佳通运输方式的服务性经营单位,它出售给旅游者的产品是以物化形态产品出现的,事项旅游者提供运力和服务方式来体现的劳务性商品。
旅游审美主体:指旅游审美行为的承担者。
具体讲指有着内在审美需要,具有审美结构和功能,并与旅游审美对象结成一定审美关系的旅游者。
寺庙园林:是宗教寺庙、道观、祠堂的附属部分,被建置在名山胜景中或移山林的气象与建筑内,其风格因宗教建筑本身规模的大小而有所不同,或近于皇家园林,或近于私家园林。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它基于道家的哲学思想,其信仰的核心为道,结合中国古代的巫术及神仙方术形成了道教的信仰体系。
旅游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文化,是旅游企业主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
绿色环球21:是国际可持续旅游标志,是目前全球旅行旅游业唯一公认的可持续旅游标准体系。
旅游审美客体:是指旅游审美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具体说是具有审美价值属性、与主体结成一定的审美关系的广义的景观对象。
北方园林: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西安、洛阳、开封、济南和华北的北京和承德等地,尤其以北京的皇家园林极至,大多规模宏大、风格雄壮。
旅游企业价值观:指旅游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员工上下所信奉的共同的基本信念和理想追求。
民俗:是被全人类、或某一国家、或某一团体、或某一民族、或某一文化圈,或某一地方、或某一阶级阶层、或某一团体、或某一行业中的基本群众普遍的认同和相沿成习的文化现象。
这种相沿成习已经成为集体无意识性的心理积淀和行事规范,是无形的法则。
旅游法律关系:由旅游法律规范调整当事人在履行游览、旅游开发和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旅游权力和义务的社会关系。
旅游客体文化: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所反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
南方园林:集中于长江以南的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杭州等地,江北的扬州也很有名,而尤以苏州的私家园林为典型,大多体制精巧,风格秀丽。
休闲:指人们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在摆脱外在压力后,以自己的方式自由选择个人偏好的活动,是实现自我、张扬个性的一种生活状态。
旅游企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旅游企业中的特殊表现,是旅游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协调、处理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和企业与外部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生态文化:在一定地域内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生态特征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
斗拱: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联络柱、枋、梁的特有部件,有方形的斗、升和短形的拱、斜出的昂组成。
在结构上起承重作用,将屋顶的大面积荷载传递到柱上,它也起过渡装饰作用。
岭南园林:集中于珠江流域的潮州、汕头、广州、东莞、顺德。
番禹等地,其特点是亚热带的风光特色显著,繁缛富丽为其长。
休闲文化:指人们在休闲活动过程中将那些是自己感觉愉悦的活动与自己的审美活动、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并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理想,升华成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也是休闲活动中的习惯、观念和规范所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
旅游企业精神:是旅游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全体员工认同的健康上进的群体意识。
体现了企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代表着企业整体的追求,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哲学的综合体现,是一种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
文化生态位:每种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经济与社会空间及其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和历史地位。
二、简答题:简述日本旅游审美文化特征。
1喜欢清明洁白的美,2喜爱“幽玄之姿”与“幽玄之趣”,3追求形式上的小巧凝练,4喜欢兼容并蓄之美,既尊重传统审美意识和格调,又不忘现代的时尚,5大部分年轻人受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较大,对快节奏、通俗化、戏剧化、有刺激性、视觉形式多变的东西越来越感兴趣,对节奏缓慢、动作优雅的传统歌舞形式敬而远之。
简述以身份划分的园林类型及对应的所有者。
1私家园林:贵族、官僚、文人、商贾等,2皇家园林:帝王3寺庙园林:宗教寺庙、道观、祠堂等。
简述我国民俗对旅游业发展有何意义?1满足旅游者求奇求异心理,成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2是一种有价值的民俗旅游资源,可以帮助旅游者增长历史、地理、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知识,增加对祖国山河的旅游兴趣。
简述旅游企业文化的特征。
1一般性:群体性,独特性,融合性,稳定性,发展性2特殊性:服务性,民主性,协同性,国际化。
生态文化的旅游服务功能有哪些?1深化旅游者的审美感受 2增加旅游者对自然界的了解3增加旅游者对地方、民族和国家文化发展历史的了解4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5增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6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求 7促进旅游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简述旅游文化的特征。
1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统一 2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3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统一 4显性与隐性的统一5多样性与单一性的统一 6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简述山水景观的审美特征。
形象美,色彩美,声音美,动态美,生态美民俗有哪几种(列举7种以上得满分)?生产贸易民俗,衣食住行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家族乡社民俗,岁时节令民俗,信仰禁忌民俗,游艺竞技民俗简述本位文化与外来文化竞争出现的几种结果。
1外来文化被排斥,不能或很难进入2本位文化与外来文化共存3外来文化取代本位文化,本位文化衰退甚至消亡4两种文化逐渐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简述旅游文化的功能。
保存,认知,教化,启智,愉悦,凝聚,交流,经济,审美,规范(功能)山水文化的物质形态有哪些类型?五岳文化,名山文化,江河文化,湖海文化,岩溶熔岩瀑布文化简述宗教文化成为旅游资源的理由。
1人们普遍存在这一种宗教或宗教式的情感需求2宗教旅游资源对非宗教信徒也具有明显的吸引力3宗教旅游资源是历史文化的载体4宗教氛围的神秘性简述西方休闲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内容:怀旧型,探险型,猎奇型,文化型,生态型特点:个性化,主题性,信息化生态旅游包括哪些内涵?1旅游观光主要对象是自然景区,观光和体验对象是各种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植物2旅游者的主要需求是享受旅游地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美以及在一定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中的特色生态文化3旅游者、管理者和经营者都有保护自然景区生态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其生物的多样性,以实现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责任4旅游的发展能使旅游地社区的居民和政府受益,从而得到他们的支持简述旅游文化的研究对象。
1旅游文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研究旅游主体文化3研究旅游客体文化 4研究旅游企业文化5研究旅游生态文化简述旅游山水文化精神形态的种类。
山水文学,山水画,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休闲的定义与基本要素。
指人们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在摆脱外在压力后,以自己的方式自由选择个人偏好的活动,是实现自我、张扬个性的一种生活状态。
简述构成旅游企业精神文化的要素。
以人为本,市场导向绿色环球21的意义和作用。
1增加赢利(节省成本,增强竞争力,促进市场销售,开展电子商务,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加强信息交流)2改善环境形象3改善社区关系简述旅游文化学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人们认识旅游活动发展的机理2有助于人们认识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4有助于加强学科建设5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简述以地域划分的园林类型及特点。
1北方园林: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西安、洛阳、开封、济南和华北的北京和承德等地,尤其以北京的皇家园林极至,大多规模宏大、风格雄壮。
2南方园林:集中于长江以南的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杭州等地,江北的扬州也很有名,而尤以苏州的私家园林为典型,大多体制精巧,风格秀丽。
3岭南园林:集中于珠江流域的潮州、汕头、广州、东莞、顺德。
番禹等地,其特点是亚热带的风光特色显著,繁缛富丽为其长。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有哪些?1信仰上帝,2信始祖原罪,3信基督救赎,4灵魂不灭、末日审判旅游活动对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有哪些影响?正面:1促进文化交流与进步,2促进科学和教育的发展,3展示和传播旅游地文化,4提高旅游地居民的改革开放意识和生态意识负面:1对景区自然资源在成损耗,2冲击旅游地原生态文化,并带来文化污染,3旅游地居民的地方与民族文化意识逐渐淡化简述我国当代旅游文化特征。
系统性、人文性、开放性、交流性,文化性、经济性、相关性、服务性、创造性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有哪些?1立意构思,2叠山理水,3亭台楼阁,4栽花种树,5题名点景,6诗情画意简述佛教的基本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