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课 谈生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生命》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在黑板上写下“生命”二字)同学们看到生命二字,你会想到那些词语、景物、画面句子或者文章?

设想:对于这个司空见惯的话题,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多精彩的发言,例如: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小草生命的顽强,文章《再塑生命》让我们感受到海伦凯勒创造的生命的奇迹,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中师救生、母救子的画面,让人感到生命的伟大。

设计意图:以课题入手,激发学生们对生命这个话题的思索。同时十分巧妙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时刻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上面。

2、出示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字词、文学常识。理清文章的思路。

(2)能力目标:通过联想、想象感受鲜活的生命形象,认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品味赏析语言。

(3)情感目标:能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成功和失败、快乐和痛苦。

3、作者简介: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女作家、诗人。代表作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作品主题: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结合名著导读)

4、预习检查:

荫庇()芳馨()云翳()挟卷()

骄奢()枭鸟()巉岩()丛莽()

二、整体感知:

1、播放视频,要求:听时注意语调。(感情激越时:语调激昂、

响亮;感情平静时:语调深沉。)观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并思考理清本文的思路:

第一层:课文第一句话。提示话题,引起下文。

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写了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

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了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从“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至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述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三、合作探究:

展示两组画面。探究:

1、作者在文中把生命比喻成什么?

2、“一江春水”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

3、“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状态?

4、你从课文中领悟到的生命的本质和规律是什么?

四、赏析语言:

文中有很多精彩语句,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方法指导:可抓住关键词语赏析,可欣赏富有哲理的句子,可欣赏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可从句式、表达手法等方面加以赏析。

学生自由发言后,学生相互补充,教师点评。

五、拓展延伸:

本环节问题通过幻灯片展示。设计此环节的目的,一是把学生的目光从课堂引向社会人生,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二是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仿照“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另写两个句子。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

六、总结收获:

大家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内容?给学生归结方法,总结规律。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2、局部探究,赏析形象(象征手法)

3、赏析品味佳句,仿写句子,明确主题。

4、对文章的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温馨提示:散文阅读时中考中的重点,大家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做一些散文的阅读练习,提高阅读散文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谈一江春水向前、曲折、复杂、多变

生(生命的本质和规律)

命一棵小树发荣、滋长、繁盛、凋零

《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冰心在仙逝前不久发表的一篇带有比喻、象征和哲理意蕴的抒情散文,文中时有精当的议论,但又不是理性的直说,而是将抽象的“生命”人格化,将生命流程物象化,抒情、论理交融。鉴于学生生活阅历浅、阅读理解有限,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着重引导学生感知品读课文,发现其中的美点,挖掘其中的理趣,理解作者关于生命本质的阐述。

一上课,我就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给学生一个清楚的印象和一个明确的方向,为了达到这几个目标,我将这一节课的设计分成四个板块(照应教学目标)。

第一个板块:引用名言导入后,推荐课文和作者,再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感知,落实字词。这一环节主要是落实基础,积累。

第二个板块: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层次。这篇文章在形式上没有分段,可层次标志却很分明,这有助于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各层意思,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

第三个板块:探究了解,主要是突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富于深意的句子,从而理解文章内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欣赏语言的能力。

第四个板块:联想体验,目的是通过“仿写”训练,由课文拓展到现实,让学生从更深的意义上感悟生命的美好,理解作者关于生命本质的阐释,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节课也有遗憾之处,特别是品读不够细腻,不够充分,教师在这一环节指导不够,学生的交流不够开放,不够精彩。如果在阅读这一环节上处理得好一些,课堂气氛、学生表现会相应地好起来,这一节课将会更圆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