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

合集下载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了极大挑战,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根本原因: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宰 相 制 度 废 除 后 的 情 形
“中书之政,分于六部”,六部分割了原来宰相的权力,处 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太 尉 丞 相 御史 大夫 吏 部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皇帝
皇帝
秦朝中央官制
户 部
礼 部
工 部兵 部刑 部源自隋唐时期康熙十六年(1677)设立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 士入值。入值者名义上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 实际上是参与机要事务。
皇权加强
雍正七年(1729),雍正借西北军务紧急,而整 理军报的内阁远离内廷,泄密机会较多的机会,在隆 宗门内成立了军机房,专门处理有关前线的奏报和颁 布诏书。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 机处”。
假设你是明清时期的一名普通官员: 1、你会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对国家政治的见解吗? 2、在上级的面前,你会针对某个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吗?
假设你是明清时期的一名平民百姓: 1、你知道八股取士、文字狱不好,那你会在参加科举考试时阐 述自己的观点吗? 2、你可以出海贸易吗?会自主创业吗?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消极影响
吏 户 礼 工 兵 刑 后果一:相权被彻底剥夺,皇权无人制约,君主专制得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到进一步加强。 明朝改制后
宰 相 制 度 废 除 后 的 情 形
材料一:“人主不亲政事, 故事权下移,长君在御,尚 以票拟归内阁,至荒主童昏, 则地近者权益专,而阁臣亦 听命矣”。 ——《廿二史札记》卷 三三《明内阁首辅之权最重》
明太祖朱元璋为何罢相?
朱 元 璋 废 除 宰 相 制 度
材料一:“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 历史原因:鉴于历代较多“宰相”专权乱政 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 寺等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 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1376年,明太祖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 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 背景因素:集中地方权力于中央,宰相权力扩大 察,合称“三司”。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而统领中 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课本16页“历史纵横”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新人教版必修一)(教案原创)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新人教版必修一)(教案原创)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6、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资料,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2、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材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

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

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

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也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四、教学方式1、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取、舍和整和。

2、对教材比较明晰叙述内容,可以略讲,以学生阅读为主。

3、培养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

材料包括老师根据主题的需要增加的史实资料和时事资料,还包括各种图片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
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3.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强调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特殊阶段,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背景和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a.政治因素: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行省制,设立三司;清朝则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设立军机处等。
3.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历史事件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5.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历史,尊重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理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5.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6.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辩论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运用史料教学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和解读,提高史料实证能力。如选用《明史》、《清史稿》等相关史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君主专制的具体表现。
3.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学习,选取典型案例(如科举制度的完善、内阁制度的设立等),引导学生分析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认识到权力制衡、民主监督的重要性。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明初沿袭元朝, 设中书省, 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二.内阁的出现◆明成祖,设置殿阁大学士,入文渊阁,随侍皇帝,内阁出现◆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票拟是否被采纳,均由皇帝决定。

三.军机处的设立◆明初仿明设内阁,置六部。

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权力置于内阁和六部之上◆康熙,设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雍正,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皇帝一人裁决◆影响:提高行政效率,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前言:明初,宰相胡惟庸权倾朝野,恣意妄为,向皇权提出了极大挑战,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总结:明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明1368—1644 省—府—州—县清1636—1911宰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利弊?◆利: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权臣专权有利◆弊: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在人治的封建时代,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权力旁落,造成太监乱政。

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二者对加强皇权有何作用?◆明朝内阁是为减轻皇帝负担,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内阁大臣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但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有利于加强皇权。

◆清朝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中央机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皇帝对军政大事裁决,各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旨意拟写称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设立的时间及其影响时间:清雍正帝时期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鼎尖教案高一历史: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必修一)

鼎尖教案高一历史: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目标:(1)知道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内阁产生的背景、作用及实质;内阁、军机处的概念及其作用(2)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不同(3)知道中西君主制度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4)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重点: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难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课前自主学习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明初,沿袭元朝制度,设①——,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②——事务;元朝相权过重,朱元璋认为这会妨碍皇权的集中,导致社会动荡。

2.废除:1380年,明太祖诛杀宰相③——,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④——负责。

秦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内阁的出现1.背景:废丞相后,政务繁忙,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

2.过程:明太祖时,设①——:作为侍从顾问,帮助自己处理政务,但大学士鲜能参决政事;②——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随侍皇帝,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提高,阁臣取得了③——权;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3.性质: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和决策机构,只是供皇帝顾问的⑤——机构。

其升降⑥——的大小、⑦——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

三、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清初,①——由内阁负责;军国机要,却由②——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时:设③——,挑选翰林院学士人值,参与军机要务,替皇帝起草谕旨。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它与内阁、④——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3.雍正时:为办理⑤——,设军机处,机构简单,钦定的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全由⑥——裁决,军机大臣拟旨成文,由皇帝审批后,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4.影响:不仅提高了⑦——,而且使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 参与决策 制约皇权
非法定
侍从顾问,只有票拟权无决策权
职权
不同 对皇权作 用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
宰相 内阁首辅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宰相制度赋予 一级决策者 要经皇帝及 大臣商议 制约皇权 皇帝个人信任 侍从咨询
权力来源 不 职 责 任 免 同 对皇权影响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贾谊和汉文帝谈话,不觉膝之前席, 可见都是坐着的。唐初的裴监甚至和高祖共坐御榻,十八学士在唐太宗面 前也都还有坐处。可是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在皇帝面前 无坐处,一坐群站、三公群卿立而论政了。到明清,不但不许坐,站着都 不行,得跪着奏事了,清朝大臣上朝得穿特制的护膝,怕跪久了吃不消。
材料二:
胡惟庸案大捕杀
——明太祖《皇明祖训》 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丞来自胡惟庸骄恣擅权1.原因
(1)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2)历史原因:吸取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的教训; (3)具体(现实)原因:废行中书省,在地方上设三司使,集地方权力于 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 (4)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 2.措施 (1)诛杀宰相胡惟庸; (2)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兼并相权; (3)朱元璋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课堂设问 什么叫“票拟”?什么是“批红”? 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地解释它?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 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进行批示。
康熙御笔
清代皇帝的批红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 内侍机构,而不是决策机构,不能对皇权起 制约作用。
明朝内阁设立的过程

江苏省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 第一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1)

江苏省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 第一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含解析)(1)

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纲清单] 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皇权不稳.②明初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管理全国行政事务.③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丞相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过程①1380年,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②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3)影响①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被废除。

②皇帝集决策权和行政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歌诀记史丞相的发展史秦朝设丞相,汉朝布衣相,隋唐三丞相,元朝为独相,明朝废丞相. 2.内阁的设立(1)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2)过程①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②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③大学士有了票拟权,内阁地位日益提高。

④张居正任首辅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评价: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图示解史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秦汉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坐着奏事站着奏事跪着奏事图中从左至右,皇帝都坐着,而大臣则由坐到站再到跪,反映出皇帝独尊、君权强化的趋势。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1.建立(1)时间:雍正帝时。

(2)原因:办理西北军务。

(3)职权: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传达诏令.2.影响(1)提高了行政效率.(2)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知识拓展军机处的特点1.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对皇权丝毫不起制约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丝毫不起制约作用”的结论太绝对。

明代内阁对皇权也有一定程度的约束。

内阁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但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四课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四课

D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嘉 靖皇帝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C项错 误。A项是科举制度,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 机构或决策机构,B项错误;内阁地位虽有变化但始终是皇帝的 咨询机构,职能基本未变。
皇 帝
中书省
内阁 宰相
厂卫
吏、户、礼、兵、刑、工
B
7、(2007· 宁夏文综· 29)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 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C
【解析】明初废丞相制度以后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军 国大事全由皇帝一人裁决,为了解决政事繁多的问题而设置内 阁,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职责与功能就是辅政的;清初军机 处初名军需房,是雍正年间为了方便对西北用兵而设置的,地 点在隆宗门内,成员都是皇帝亲信的臣子,或手握重权的人, 军机大臣只对皇帝一人负责,皇权大大的得到加强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记忆和运用能力。从材料“又仿宋 制置殿阁大学士”,可知在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内阁在明 成祖时才正式设立,排除A;由““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 参预机务””可知B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一级决策机构和 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内侍机构,无实权,内阁大 学士也不是丞相,排除C、D。
明太祖
票拟就是秘书起 草对公文的审批意 见;批红就是领导 对审批意见的认可 与否。 皇帝的批红
讨 论
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 部几乎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内阁首 辅是否等同于宰相?
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宰相参与国家大事 决策,其地位十分巩固。制度赋予其决策大权, 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到后面有了票拟权 ,但无批红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 象,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 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 千丈。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知识点一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了________的高度集中,导致社会动荡。

(2)措施: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________,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宰相制度宣告废除,________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1)背景: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深感力不从心。

(2)过程⎩⎪⎨⎪⎧①创立:明太祖设置 作为侍从顾问,但很少参决政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决策,“ ”由此出现。

②发展: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 ,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3)性质: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

【预习评价】1.(判断)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设内阁。

( )2.(判断)明朝殿阁大学士作为中央政府高级官员,拥有决策权。

( ) 3.(判断)明朝内阁不是正式的中央政府机构。

( )4.(思考)“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指什么?试答: 知识点二 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康熙时期加强皇权(1)背景: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但________________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定夺军国机要,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2)措施:在宫内设________,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

(3)影响:中枢机构一分为三,________、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2.雍正时期设军机处(1)目的:办理西北军务。

(2)特点:机构简单;大臣品级不高、钦定。

(3)职责:跪受笔录,按________的意旨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4)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加强,________进一步得到巩固。

【预习评价】1.(判断)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极大地加强了皇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3、雍正时军机处的设置 运作: 皇帝挑选亲信充任,皇 帝每天召见,商议军国 大事,军机大臣拟写成 文,经皇帝审批后,再传 达执行
结果: 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 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 到了顶峰。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皇帝 军 机 处 南 书 房 内 阁
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皇权得到扩大
议政王大臣会议
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 保障。 保障。
4、影响: 影响: ——极大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 中国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想一想: 想一想: 下面这五个中央集权体 制中,哪一个体制中的丞 (宰相)权力最大?这样的 ) 演变过程说明了什么?
图一秦朝的中 央集权体制
中 度 盐 户 书 支 铁 部 门 下
图四 元朝时期 的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 中书省






皇帝 厂卫 殿阁 五军都督府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图五 明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全国 军队
想一想
这五个中央集权体制中, 这五个中央集权体制中,哪一个体制中的 宰相)权力最大? 丞(宰相)权力最大?这样的演变过程说明了 什么? 什么? 元朝 说明: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争夺过中, 说明: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争夺过中,皇权 逐渐取得了上风, 逐渐取得了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国家中枢权 力体系的核心。 力体系的核心。
积极方面: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积极方面: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消极方面: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 消极方面: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的兴衰 完全维系在皇帝身上,有利于君主的独裁专制; 完全维系在皇帝身上,有利于君主的独裁专制; 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必修一第4课

必修一第4课

【解析】 从题干中该官制选官标准来看,该选官制度属于察举制。察举 制实行于西汉,世家大族没落于魏晋之后,故 A 项错误;该官制提出了选官标 准,明确了士大夫做官途径,故 B 项正确;察举制实行于两汉时期,魏晋实行 九品中正制,后来隋唐科举制兴起,才为历朝沿用,故 C 项错误;察举制实行 官府征召和地方推荐结合的方式,科举制才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故 D 项错误。
内阁与军机处的比较 内阁 不 同 点 朝代 明朝 军机处 清朝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权; 处理西北军务
设置原因 皇帝政务负担沉重
明成祖时参与军国大事的 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 不 同 点 特点 权限 商讨; 明宣宗时拥有了票拟 帝审批,再传达给中央各部 权 皇帝的最高幕僚、 内侍机构 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员简单(简); 行事快捷(速); 外界干涉少(密)
【答案】 C
2.(2016· 马鞍山高三质检)宋人胡致堂说:“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分为两 省,而尚书守成,颁之有司。”这表明唐代三省六部制( A.奉行流程式分工 C.架空皇帝的决策权 B.实行职能式分工 D.强化君主专制独裁 )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的意思是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 责审议,而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六部事实上按照行政事务的流程依次分工, 故 A 项正确;“出令”封驳“守成”三个环节是按照办事流程来划分的,而不 是按照职能,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对皇权的架空,故 C 项错误;三省六 部制是唐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但是本题材料没有侧重体现这点,故 D 项错 误。
A.宰相没有地位 C.内朝参与政事的决策
【解析】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故 A 项错误;为了加强皇权,内朝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而不是“外朝制约 内朝”,故 B 项错误;“大将军霍光……四人,受遗诏辅汉昭帝;而丞相田千 秋竟不得受遗诏”,可看出内朝参与决策,故 C 项正确;“皇权空前强化”一 般是指明清时期,故 D 项错误。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知识纲要导引答题术语导学(1)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直接管理,并设殿阁大学士,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2)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3)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知识点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1)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

(2)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2.措施(1)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诛杀胡惟庸。

(2)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秦朝设丞相,汉朝布衣相,隋唐三丞相,宋朝限丞相,元朝为独相,明朝废丞相。

3.影响: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学思之窗] (见教材P17)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提示:(1)同意。

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二是总领最高行政权。

因此,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执行。

(2)废除宰相制度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权臣专权有利;但废除宰相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在“人治”的封建时代,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权旁落。

丞相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不过,宰相制度开局是个喜剧,结局却是个悲剧。

知识点二内阁的出现1.背景: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由明太祖决断,深感力不从心。

2.过程(1)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但不能参决政事。

(2)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3)后来,内阁拥有了票拟权,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

3.特点: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

知识点三军机处的设立1.清朝初年(1)设内阁、置六部,内阁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笔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笔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笔记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将权力收归中央。

(2)设内阁: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内阁成员逐渐成为朝廷核心,权力增大,但始终没有法定地位,也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3)影响:明朝内阁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2. 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1)背景:清朝初期,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较大,雍正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

(2)目的: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3)特点: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

(4)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二、重点知识1. 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将权力分散到六部,以便更好地掌控政权。

2. 明朝设内阁: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内阁的设立标志着明朝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3. 清朝设立军机处: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作为皇帝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4. 清朝乾隆帝时期加强军机处职能:乾隆帝时期,进一步加强了军机处的职能,使其成为皇帝控制政权的重要工具。

5. 清朝嘉庆帝整顿吏治:清朝嘉庆帝时期,整顿吏治,加强了对官吏的管理和监督,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清明。

6. 清朝道光帝整顿漕运:清朝道光帝时期,整顿漕运,改善了漕运管理,提高了运输效率,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7.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推行洋务运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推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史料研习
研习一 图文信息:“坐着、站着与跪着”
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古 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有什么重要 特点?
【提示】 从官员上朝礼仪变化中可 以看出,皇帝日尊,官吏日卑,说 明皇权不断加强。
研习二
史料应用:
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和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材料2: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 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 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 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 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b.清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尖锐,决定了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加强的基本特点是尽力保证满洲 贵族在政权中的核心地位。雍正时 期增设军机处,作为全国最高的军 政决策机构。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 帝,皇权再次被加强。
②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在思 想文化上也有明显的表现。明清两 朝采取的八股取士制度,扼杀了知 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僵 化了思想,窒息了整个社会,严重 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
三、军机处的设立 1.康熙帝加强皇权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的权力凌驾 (1)原因:清初, 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措施:康熙亲政后,在宫内设 , 南书房 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要事务, 替皇帝起草谕旨。 (3)影响: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 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 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③隋唐时确立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 分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 君权的独尊。 ④北宋时期以中书主政,枢密掌军, 三司理财,进一步分割相权,抬高 君权,宰相地位大大下降。 ⑤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 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 度遂废。
(2)认识: 纵观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相权和皇权一直处于矛盾和共存中, 君主怕相权危及皇权,常用宦官奴 仆控制宰相,相权被削弱,宦官、 奴仆却成了宰相。君主为加强权力, 千方百计地削弱相权,从而导致宰 相制度不断演变。

第4课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

(三)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中央:废丞相,设内阁;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⑴废除宰相制度(中央)原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等历史教训;宰相胡惟庸擅权。

根本目的: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表现:1380年明太祖诛杀宰相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六部分理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解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但制约皇权的宰相机制被废除,导致国家决策完全取决于君主个人素质,一旦君主无能或不理朝政,便极易致乱政。

⑵设立内阁(中央)背景:废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导致政务繁杂、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

过程:①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助理政务;②明成祖时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决策,内阁形成;③明宣宗时内阁取得票拟权;④明神宗时张居正任首辅,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成其下属机构。

局限: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未取得法定地位,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皇帝为防止内阁演变为事实上的丞相,以司礼监太监牵制。

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是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性质:皇帝的内侍机构(或咨询、顾问机构)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

⑶废行省,设三司(地方)目的:分散地方权力,集权于中央三司:布政司——行政、都指挥司——军政、按察司——监察,互不统属,直接对中央负责。

【图片证史】——君权逐步强化是古代君臣关系演变的本质趋势【解读】图中从左至右,皇帝都坐着,但大臣则由坐到站再到跪,反映出皇帝独尊、君权强化的趋势。

坐着奏事站着奏事跪着奏事宰相内阁首辅地位中央一级行政机构首脑,百官之首皇帝內侍顾问班子首脑职责总领行政,参与决策(有属官)侍从咨询为主,票拟权(无属官)权力来源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任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与皇权关系制约皇权,能一定程度避免皇帝决策失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2、清朝——中央:设南书房(康熙帝);设军机处(雍正帝)⑴设南书房(康熙帝)影响: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加强了皇权。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三、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直接影响
•积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 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 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
a.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 b. 官僚机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2、深远影响 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 (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 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 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 材料三:清朝军机处内景(图略) (1)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军机大臣的职能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 概括军机处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
职能:跪受笔录,承旨下达 特点:简、速、密
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由丞相统领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削弱了皇权;
后废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加强了皇权。
3、雍正时军机处的设置
(1)原 因: 办理西北军务
跪受笔录,承旨下达(皇帝挑选亲信充任,皇帝 (2)职 责: 每天召见,商议军国大事,跪受笔录,按皇帝的 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 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3) 特 点:简、速、密
(4)影 响: 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 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3)皇帝利用太监牵制内阁,造成了太监专权乱政。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集 两汉(巩固) 中 地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
秦朝(形成)
中央:皇帝制度 地方:郡县制
三公九卿制
地方分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具有双重性: ①利:它在维护国家统一、防止分裂割据、抵御 外来侵略;发展社会经济,兴修各类工程,加强 民族交流,促进融合……. ②弊:导致政治上的腐败与残暴,经济上的苛捐 杂税,思想上的禁锢与迫害……
• 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 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 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 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达到顶峰。
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
从汉到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的发展
明 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达到顶峰
明清(顶峰)
3、清朝军机处的设臵,加强了皇权, 其表现有 ①皇帝的谕旨可以迅速传达到中央 各部和地方官员 ②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③军机大臣掌握了国家最高决策权 ④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A.①②③ C. ①② B ①②④ D. ①③
4、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 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步增大,主要在于 ( )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
明清绝对君主专制的消极影响:
①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 出现失误; ②官场风气: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 循守旧之风;
③官僚机构:使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 僚主义、贪污腐化。
东西方拉开差距
(1)西方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建立 工业化进程起步
进步 落后
(2)中国
君主专制强化 自然经济占主导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内阁的出现(1)原因 (2)过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明太祖—— 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
明成祖—— 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 明宣宗—— 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侵夺六部职权——全盛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职 责
宰相制度赋予
一级决策者
皇帝个人信任
侍从咨询为主
任 免
对皇权影响
要经皇帝及大臣 直接由皇帝意愿 商议 决定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资料:
•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 原非宰相!”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文化:八股取士
地方
中央
废宰相, 权分六部 设置内阁
废行省 设三司
皇帝
五军都督府 锦衣卫 东厂 西厂
互不统辖 各司其职
三司
布政司
都指挥司
按察司
行政
军政
监察
宰相制的废除所产生的影响
积极:有加强皇权,巩固统 治。 消极:皇权缺少制约,有利于君主的 独裁专制。同时也是皇帝政务繁多, 身心疲惫。
设置时间: 雍正初年(1726年成立军机房,1739年成为一 个正式的常设机构) 选择军机大臣的条件: 亲臣、重臣(即皇帝亲信的满汉官员) 军机大臣的职责: 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但只是承旨遵办

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课件[1].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课件[1].ppt

课堂讨论
? 明代的内阁制=西方近 ? 内阁首辅 = 宰 代的内阁制相Biblioteka 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军 机 处
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皇权有所扩大
南 书 房
皇权受到限制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 阁
军机处
军机处的前身: 军机处的由来: 军机房 雍正初年为用兵西北而设置的,专门处理有关前线 的奏报和诏令。 强化皇权,加强统治 亲臣、重臣(即皇帝亲信的满汉官员) 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大臣跪受笔录 秉承皇帝旨意经办一切军政要务的国家 中枢和核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顺治年间)“奏章票拟,主之内 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
——梁章钜 《枢桓记略》
材料二:诸王大臣会议签议既定,虽至尊无 如之何。
———— 谈迁《北游记· 纪闻· 国议》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 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 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 有赞画于其间也。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废行省设 “三司”
三司
布政司 行政 都指挥司 军政 按察司 监察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 原因: 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 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相权过大,妨碍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 ——《明史纪事本末》 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材料:
请问:为何“我 朝罢相”?
结果: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创立的原因 形成与发展
内 阁
性质 主要职权
皇帝的内侍机构
影响
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
扩张君权,巩固统治
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

人教版高一历史 必修一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 必修一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27张PPT)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制度赋权 参与决策 制约皇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无决策权 不能制约
内阁的性质: 皇权专制的产物,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
构,而不是决策机构,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二、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皇权到达顶峰

军机处
朝治


康熙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大学士有数人之多,并不是每一位大学士 都可签注意见,必须资格最高,深得皇帝信任的人, 此人即世人所称的“首相”——首席宰相。但大学 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 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一一签 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 法定地位。
----柏杨《中国人史纲》

制 度
积极方面
影响
消极方面
军机大臣都由皇帝钦定,品级不高,他们跪 受笔录,承旨办事,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 手中。
三、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 影响
君主专制的发展过程
建 立 秦朝
发 展 汉—元
强 化 明朝
顶 峰 清朝
合作探究 明清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 响(积极、消极)?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清史稿》
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揽国家大事,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 皇帝之下的政务机构。
军机处
既然“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那是否说担任军机大臣的刘罗锅相当于宰相 ? 军机大臣不是宰相。军机处职责为“跪受笔录” ,完全听命于皇帝,没有决策权。
【问题探究】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 主专制达到顶峰?
落后,挨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明祖训》
④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壹 宰相制度的废除
历史 原因
现实 原因
历朝丞相 权势过重 皇权不稳
废行省 相权扩大
直接 原因
胡惟庸 骄横擅权
根本 原因
相权过大 威胁皇权
壹 宰相制度的废除
【史料回放】
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 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 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明史》卷七二《职官志一》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犹拥被。
贰 内阁的出现
明内明阁内政阁治发地展位过演程变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部权尽归内阁”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
(侍从顾问)

参与 ——拟奠定基础

机密


事务
顾 问
决策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
地方官制:清朝督抚制—全国划分23个省,各设一名巡抚,主 管民政。总督权力比巡抚大,但与巡抚没有直接隶属关系,都直 接听命于皇帝。
选官制度:八股取士 思想控制:1648年(顺治五年),清廷下令在全国府学、县学前 树立卧碑,铭刻三大禁令:生员不得言事;不得立盟结社;不得 刊刻文字。违犯三令者,杀无赦。
——《皇明祖训》
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年在位)
2020/4/6
秦朝官制
明朝废丞相,权归六部
宰相制度的废除,改变长期以来君 主通过丞相管理国家的历史。
此后君主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 脑;同时也说明持续千年的君相之争 的结果是君权兼并相权,君权取得完 全胜利。
皇帝集皇权与相权于一身,君主专 制进一步加强。
壹 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2.废除宰相制度,中央权力怎样分配?
权分六部, 直接对皇帝负责
3.明太祖废宰相实质何在? 加强君主专制
4.影响
利:有明一之定无程善度治上,有自高利皇于帝防(止明权太臣祖)专罢政丞,相巩始固也统。—治—;黄宗羲
皇帝嫌麻烦,不批公事,私下叫太监批。批红实权落到太监手里,
弊太(监变主成)真:皇帝,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遇到太监懒批 的有①,明便代皇把有帝它。集当皇作权包与鱼包相肉权的于废一纸身用,。这君种主黑专暗制腐进败一,在步历加史强上;,只
14-18世纪中期的世界
①14-17世纪,意大利首先开始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发展。 ②15-17世纪西、葡率先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世界市场 雏形初现; ③1517年,德意志开始宗教改革,挑战教皇权威。 ④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不断发展。 ⑤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近代自然科 学形成。 ⑥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
——钱穆《国史大纲》
——《神宗实录》
【小积累】 多角度理解明朝内阁制度
职权范围: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没有行政权 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内阁首辅也不是法定的
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
明朝内阁 制度
权力来源:内阁权力来自皇帝 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全由皇帝决定,虽有内阁首 辅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制度和职位,而 是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一落千丈。
张居正的“超豪华版官轿” 需要32个人抬。
张居正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
向高曾说:“我朝阁臣, 权,阁臣之异权者,皆不免以不光
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 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 之职掌,终以贾祸。”
“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 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 而不能逃众议。
内阁
2020/4/6
【小积累】 明清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



太 明成祖正式设立


帝 康熙亲政后,为
正 帝
内阁,大学士开
扩大皇权,在宫
始参与军国大事
内设南书房。
商讨,地位上升。
1368年
明太祖废除丞 相,后设殿阁 大学士,很少 参与决策。
2020/4/6
1402年
明 成 祖ຫໍສະໝຸດ 1644年清初,仿照明制, 设内阁,置六部, 但议政王大臣会 议的权力凌驾于 内阁、六部之上。
朕的烦恼 没完没了 不如浪迹江湖 自在逍遥
江山美人 都不重要 做个布衣男儿 一样自豪 宫外烽火烧 宫里乱了套 忙不完的朝政睡不稳的觉 忠奸都是理 到底谁可靠 真假对错是非曲直如何见分晓
朕的烦恼 没有人知道 佳丽三千 没有一个相好
文武百官 勾心又斗角 只羡黎民百姓 想笑就笑
……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制约皇权
强化君主专制, 不能制约皇权

军机处的设立
①仿明制,设 内阁、置六部; ②保留祖制— —议政王大臣
会议。
皇权受限
2020/4/6
设南书房,参与 机要事务,起草 谕旨。
削弱内阁和议政 王大臣会议权力。
集权于帝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南书房
君主专制顶峰

军机处的设立
军机处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 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 后撰拟进呈;发即封入纸函,用办 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 发驿驰递。……曰马上飞递者,不 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 里数……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 矣。”
从以上历史大事可看出,当时世界 发生什么样的重大变革?
明朝疆域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清朝疆域
明太祖(谥号)(又称洪武帝-年号)朱元璋 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1644年李自成起义,明崇祯帝自杀,明朝灭亡。
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顺治帝入关, 迁都北京。初期,康乾盛世。1912年清帝溥仪退 位,清朝正式灭亡。共历十帝,凡268年。
1677年
康 熙 帝
1729年
清雍正帝设 军机处。
【补充】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中央: ①密折制。始于康熙朝,扩大于雍正朝。奏折不经任何机构、人员, 直达御前。该方式快速、保密,有利于加强君主对官员的控制。 ②秘密立储制度。始于雍正朝,其特点是皇帝全权决定储君,打破 嫡长子继承观念的约束,并彻底排除外部干扰。
——赵翼《檐曝杂记》

军机处的设立
①起因: 为办理西北军务而设;
②职能:跪受笔录,承旨传达; ③特点:机构简单、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 ④影响:
a.提高行政效率; b.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
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c.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总结讲解】 正确认识军机处
1
军机处是皇帝发布命令、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目录
CONTENTS
壹 贰


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军机处的设立 探究与归纳
壹 宰相制度的废除
材料一 “夫元氏之有天下,固 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 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 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 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 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太祖实录》
①历朝丞相权势过重, 以致皇权不稳
作用地位:内阁不能制约皇权 内阁票拟必须符合皇帝心意,票拟采纳与否取决于皇帝批红。
【比较学习】 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
1.相同点:两者的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2.不同点: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任免
一级决策者 经皇帝大臣商议
侍从咨询 直接由皇帝意愿
对皇权的影响
2020/4/6
皇上驾到 穿上这龙袍 坐上这御轿 看不完的折子上不完的朝 懿旨要钦奉 事事要禀报 繁文缛节虚礼谦辞一样不能少 宫外烽火烧 宫里乱了套 忙不完的朝政睡不稳的觉 忠奸都是理 到底谁可靠 真假对错是非曲直如何见分晓
朕的烦恼 没有人知道 佳丽三千 没有一个相好
文武百官 勾心又斗角 只羡黎民百姓 想笑就笑
②过分集权,造成明中——后《期钱太穆监中乱国政历,代政统治治得黑失暗》腐败。
朱元璋该怎么办?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 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 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 423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 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 可无人”。
(票拟权) ——发展
(参与机务) ——正式成立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 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O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X(时期) 明神宗
——全盛
贰 内阁的出现
✓票拟:一切内外章奏送到内阁,由阁臣先看,并提出处理意见,写 在纸条上,与章奏一道呈给皇帝。票拟成为内阁最重要的职掌。 ✓批红:皇帝审定阁臣意见后,由太监用红笔抄出,交付施行。
②废行省,设“三司”, 使宰相职权扩大
壹 宰相制度的废除
材料三 漫画中的胡惟庸
胡惟庸…独相数岁,内外诸司 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 匿不以闻。
──《明史·胡惟庸传》
③胡惟庸骄纵专权
材料四 朱元璋:昔秦皇…设 相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 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自秦 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 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 于君国者。
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2 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
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原官兼职,
3
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
的规定可遵循,完全出自皇帝的意志。
4 军机大臣的职务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军机 大臣只是承旨办事。
军 机 处
50米
皇帝 寝宫
100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