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体系结构

合集下载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引言软件体系结构是指在软件系统中,对系统整体结构进行组织和设计的过程。

一个合理的软件体系结构能够帮助开发者降低系统的复杂度,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本文将介绍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体系结构模式,以及如何进行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软件体系结构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用于描述软件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基本概念组成:1.组件(Component):组件是软件系统中的一个独立的功能单元,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模块(Module)组成,实现特定的功能。

2.接口(Interface):接口定义了组件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消息传递方式。

一个组件可以提供多个接口供其他组件使用。

3.关系(Relationship):组件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依赖关系(Dependency)、关联关系(Association)、聚合关系(Aggregation)和组合关系(Composition)等。

这些关系将多个组件链接起来,形成一个组织结构。

4.架构风格(Architectural Style):架构风格定义了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的模式和约束。

常见的架构风格包括层次结构(Layered)、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等。

常用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式在进行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时,可以借鉴一些常用的体系结构模式。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模式:1.层次结构(Layered):层次结构将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层,每一层负责特定的功能。

上层的组件可以调用下层的组件,反之则不行。

这种模式可以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和耦合度,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2.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将软件系统划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两个部分。

客户端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而服务器负责处理客户端的请求并返回结果。

这种模式可以实现系统的分布式部署,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
大量的数据围绕一个共享数据库或数据仓库 来组织。
这种系统主要适用于控制系统,信息管理系 统,CAD系统,CASE工具集。
13
集成的CASE工具集的体系结构 以数据仓库为核心
设计编辑器
代码生成器
设计翻译器
项目数据仓库
程序编辑器
设计分析器
报告生成器
14
这种体系结构包括数据库、超文本系统及数 据黑板系统等。它包含两种成分:一是共享 的结构化数据;二是所有访问这些数据的操 作。
集中控制模型分为两类: 控制子系统顺序执行 控制子系统并发执行
作为集中控制器的子系统在将控制转交给另 一子系统后,该子系统完成它的功能后控制 权还要归还给集中控制器子系统。
33
(1)调用-返回模型 (Call-Return model)
此即熟悉的自顶向下的子程序模型。 控制始于子程序层次的顶部,通过子程序调
用,从层次结构较高层的程序向较低层的程 序传递控制信息。程序执行结束将向较高层 的父程序返回。 这种程序模型仅应用于顺序系统。 该模型可以在模块层使用,以控制函数或对 象。
34
控制的Call-Return模型
Main Program
Routine Routine Routine
1
2
3
Routine Routine
6
4) 控制构件: 管理其它构件运行的时间、时 机及次序。例如,调度器、同步器等。
5) 链接构件: 在实体之间传递信息。例如, 通信机制、用户界面等。
1.5 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1) 过程调用: 在某一特定执行路径中传递执行 指针。如普通过程调用、远程过程调用。
2) 数据流: 相互独立的处理通过数据流进行交 互,在得到数据的同时被赋予控制权限。 如 UNIX 系统中的管道。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

一、什么是C/S和B/S第一、什么是C/S结构。

C/S (Client/Server)结构,即大家熟知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

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

目前大多数应用软件系统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两层结构,由于现在的软件应用系统正在向分布式的Web应用发展,Web和Client/Server 应用都可以进行同样的业务处理,应用不同的模块共享逻辑组件;因此,内部的和外部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新的和现有的应用系统,通过现有应用系统中的逻辑可以扩展出新的应用系统。

这也就是目前应用系统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C/S体系结构虽然采用的是开放模式,但这只是系统开发一级的开放性,在特定的应用中无论是Client端还是Server端都还需要特定的软件支持。

由于没能提供用户真正期望的开放环境,C/S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加之产品的更新换代十分快,已经很难适应百台电脑以上局域网用户同时使用。

而且代价高,效率低。

如我院使用的上海超兰公司“案件统计”管理软件就是典型的C/S体系结构管理软件。

第二、什么是B/S结构。

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

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

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

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

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

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AN,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

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

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

软件体系结构是指软件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的组织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

它描述了一个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交互关系、通信方式和约束规则。

软件体系结构定义了系统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各个模块之间的功能划分、接口设计和数据流动等,是软件系统设计的基础。

软件体系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组件:软件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是模块、类、对象等。

每个组件负责实现特定的功能,并通过接口与其他组件进行交互。

接口:定义了组件之间的通信规则和交互方式,包括输入和输出的数据格式、方法调用方式等。

结构:描述了组件之间的组织方式和关系,如层次结构、模块化结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等。

链接:描述了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数据流动路径,如同步或异步通信、数据传输的方式等。

约束:定义了系统中的规范和限制条件,包括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可扩展性要求等。

通过定义和设计软件体系结构,可以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同时降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复杂性。

软件体系结构还可以帮助开发团队进行模块化的工作分配,提高开发效率和协作能力。

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

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

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
软件体系结构指的是软件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组织方式和相
互关系,并且对于软件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软件体系结构可以分为多层次,包括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和硬件等多个层次。

软件体系结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概念:
1. 模块化:将软件系统分解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具有明确的
职责和功能,便于管理和维护。

2. 接口定义:模块之间通过明确的接口定义来进行通信和交互,从而实现系统的协作和集成。

3. 分层结构:软件体系结构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
不同的功能,便于组织和管理。

4. 过程控制:软件体系结构可以通过定义明确的流程和控制机
制来实现对软件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有效控制。

5. 性能优化: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应该考虑系统的性能和效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质量。

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系统需求、硬件环境、软件技术等等,需要综合考虑并进行优化。

一个好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从而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效率。

- 1 -。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
3、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 软件体系结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由构成系统的元素的描 述、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指导元素集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软件体系结构不 仅指定了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拓扑结构,并且显示系统需求和构成系统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提供了一些设计决策的基本原理。
1、MVC(模型-视图-控制):针对用户界面 模型:核心数据封装、逻辑和功能的计算,它独立于具体的界面表达和输入/输出操作。 视图:把模型数据等信息以特定形式展示给用户。 控制:处理用户与软件的交互操作。它接受用户的输入,将输入反馈给模型,进而实现对模 型的计算控制,是使模型和视图协调工作的部件。
2、软件重用的定义 软件重用是指在两次或多次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软件元素的过程。 可重用软件元素越大,重用粒度越大。
7、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的定义 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风格的思想是构件不直接调用一个过程,而是触发或广播一个或多个事 件。系统中的其它构件中的过程在一个或多个事件中注册,当一个事件被触发,系统自动调 用在这个事件中注册的所有过程,这样,一个事件的触发就导致了另一个模块中过程的调用。
8、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的优缺点 优点: (1)为软件重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为系统带来了方便。
end Atten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
16、C2 对体系结构的描述 architecture MeetingScheduler is
conceptual_components Attendee;ImportantAttendee;MeetingInitiator;
connector connector MainConn is message_filter no_filtering; connector AttConn is message_filter no filtering; connector ImportantAttConn is message_filter no filtering;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是指软件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的抽象描述。

它是构建软件系统的基础,对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目标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软件体系结构是指软件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的抽象描述,它包括软件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

静态结构是指软件系统中组件的组织方式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动态行为是指软件系统中组件的交互方式和相互之间的通信方式。

二、软件体系结构的目标软件体系结构的目标是实现软件系统的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伸缩性。

可重用性是指软件系统中的组件能够被多次使用,可维护性是指软件系统中的组件能够被轻松地修改和维护,可扩展性是指软件系统能够根据需求进行功能的扩展,可伸缩性是指软件系统能够根据需求进行性能的扩展。

三、软件体系结构的应用领域软件体系结构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软件系统开发,特别是大型跨平台和分布式系统的开发。

在金融领域,软件体系结构被应用于交易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的开发;在电子商务领域,软件体系结构被应用于在线购物系统和支付系统的开发;在物流领域,软件体系结构被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的开发。

四、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原则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模块化:将软件系统分为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只负责特定的功能,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和交互。

2. 松耦合:各个模块之间的依赖应尽量降低,避免模块之间的紧密耦合,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3. 高内聚:模块内部的各个元素之间应紧密关联,功能相关的元素应放在同一个模块中,以提高系统的内聚性。

4. 分层:将软件系统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上层层次通过接口调用下层层次的功能。

5. 可伸缩性:系统的设计应考虑未来的扩展需求,能够根据需求进行功能和性能的扩展。

六、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面向对象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服务导向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和领域驱动设计方法。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

1、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Kruchten指出,软件体系结构有四个角度,他们从不同方面对系统进行描述:概念角度描述系统的主要构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块角度包含功能分解与层次结构;运行角度描述了系统的动态结构;代码角度描述了各种代码和库函数在开发环境中的组织。

2、SOA:即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

它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业务之间定义良好的借口和契约联系起来。

借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3、C/S:即客户机/服务器网,Client/Server.在C/S中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而客户机是网络的基,客户机依靠服务器获得所需要的网络资源,而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网络必须的资源。

4、质量属性:就是系统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

5、软件体系结构的风格: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

体系结果风格定义了一个系统家族,即定义一个词汇表和一组约束。

词汇表中包含一些构件和连接类型,而这组约束指出系统是如何将这些构件和连接组合起来的。

6、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DL):是在底层语义模型的支持下,为软件系统的概念体系结构建模提供了具体语法和概念框架。

基于底层语义的工具为体系结构的表示、分析、演化、细化、设计过程等提供支持。

这三个基本元素是:构件、连接件、体系结构配置。

7、Web服务:是使用标准技术在INTERNET上运行的商务流程,它可以使用标准的INTERNET协议,将功能纲领性的体现在INTERNET和INTRANTE。

8、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过程:是在体系结构指导下的软件开发过程。

首先设计体系结构,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可描述为软件的演化与组装过程。

具体过程可分化为体系结构的需求、设计、文档化、复审、实现、演化等6个过程。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开发也越来越重要。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开发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它是指软件系统中各组件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的一种描述方式。

软件体系结构不仅仅是软件系统的设计,还涉及到软件系统的架构、组件、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软件体系结构是指软件设计时所考虑到的系统结构和组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方式和通信方式。

它是软件系统设计的基础,可以帮助程序员们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整个项目。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软件体系结构可以将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部分,每个部分可以独立开发,最终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

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性软件体系结构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它可以帮助软件开发者们更清楚地定义系统范围、确定模块之间的关系、减少冲突和风险等。

此外,软件体系结构还可以帮助软件开发者预测系统的变化,让系统更加易维护和扩展。

软件体系结构的种类软件体系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 根据结构组织按照软件系统的结构组织方式来分类,可以分为:层次体系结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面向对象体系结构等。

层次体系结构将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层次,每个层次尽量保持独立,每个层次只依赖于下一层次,不依赖于上一层次。

这种体系结构的好处是简单易懂,可维护性高。

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是指将软件系统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

服务器提供各种服务,客户端通过调用服务器端提供的服务来实现自己的功能。

这种体系结构的好处是扩展性好,因为只要增加一台服务器就可以为更多的客户端提供服务。

面向对象体系结构是指将软件系统看成是若干个对象的集合。

每个对象有一些属性和方法,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调用来完成一些功能。

这种体系结构的好处是维护性好,因为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清晰。

2. 根据数据流方向按照数据流的方向来分类,可以分为:单向体系结构、双向体系结构。

单向体系结构是指软件系统在数据流的传递方向上是单向的,只有一个方向。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

【基于事件】构件之间的交互通过声明或广播一个或多个事件。

构件的某个方法或过程可以通过注册把所关心的事件相关联.优点:构件之间关系弱;较好的软件复用;系统升级变得简单缺点:构件无法控制其他构件对其声明事件的响应;很难对系统运行的正确性进行分析推理【数据抽象】优点:面向对象的优点;可以把问题分解为一组相互交互的对象 缺点:对象之间的交互必须要知道对方的身份。

【客户服务器风格】优点:结构简单,系统中不同类型的任务分别由客户和服务器承担,有利于发挥不同机器平台的优势;支持分布式、并发环境,特别是当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关系是多对多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程度;服务器集中管理资源,有利于权限控制和系统安全缺点:在大多数client-server 风格的系统中,构件之间的连接通过(远程)过程调用,效率较低。

【KWIC 】 方案一:方案优缺点:系统自然分解,符合人的处理习惯;数据共享,处理效率高难以适应数据存储格式和整体处理算法的变化系统构件难以支持复用方案二:方案优缺点:系统自然分解,符合人的处理习惯 数据表示的变化对处理模块影响不大 系统构件可以较好地支持复用:对系统功能的增强难以很好适应,必须牺牲概念简捷性或效率方案三方案优缺点:系统自然分解,符合人的处理习惯适应变化:系统功能的增强只需登记其它对数据变化事件感兴趣的构件即可;系统构件可以较好地支持复用,模块只依赖于事件,而非其他模块难以控制隐式调用构件的处理顺序,特别是在并发系统中基于数据驱动的调用,倾向于使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什么是企业级应用?开发应该考虑什么因素】考虑的因素:过程调用方法,负载均衡,透明容错,集成层,事务,集群,动态重新部署,完全关机,日志和评审,线程特点:组件生命周期的管理,资源池,安全性,缓存中间件的概念:针对企业应用,为企业应用提供必须基础服务,称为中间件 现代软件开发:良好体系结构,基于软件开发。

框架:框架(Framework):可实例化的、部分完成的软件系统或子系统,它为一组系统或子系统定义了统一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并提供了构造系统的基本构造块(building blocks),还为实现具体功能定义了扩展点(extending points)。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

一. 软件体系结构(架构)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通常,软件体系结构通常被称为架构,指可以预制和可重构的软件框架结构。

架构尚处在发展期,对于其定义,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而不同角度的视点也会造成软件体系结构的不同理解。

比如,ANSI/IEEE 610.12-1990软件工程标准词汇对于体系结构定义是“体系架构是以构件、构件之间的关系、构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内容的某一系统的基本组织结构以及知道上述内容设计与演化的原理(principle)”;而Garlan & Shaw模型的基本思想是:软件体系结构={构件(component),连接件(connector),约束(constrain)}。

对于软件项目的开发来说,一个清晰的软件体系结构是首要的。

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可以划分为从概念到实现的若干个阶段,包括问题定义、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及软件测试等。

软件体系结构的建立就位于需求分析之后,软件设计之前。

在建立软件体系结构时系统设计师主要从结构的角度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构件(Component)、构件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约束,最后形成一个系统框架(Framework)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软件设计奠定基础。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能否使用重复的体系结构模式,即能否达到结构级的软件重用。

也就是说,能否在不同的软件体系中,使用同一体系结构。

基于这个目的,学者们开始研究和实践软件体系结构的风格问题。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Software Architecture Style)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

它反映了领域中众多系统所有的结构和语义特性,并指导如何将各个模块和子系统有效地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对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研究和实践促进了对设计的复用,一些经过实践证明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可靠地用于解决新的问题。

体系结构风格的不变部分使不同的系统可以共享一个实现代码。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一种高级结构,它涉及到软件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于指导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其需求。

软件体系结构由三个主要元素组成:构件、连接件和约束。

1.构件:这是软件体系结构的基础元素,包括处理构件、数据构件和连接构件。

处理构件负责执行数据的操作或计算,数据构件是操作或计算所处理的信息,而连接构件则负责将这些不同的部分组合在一起。

2.连接件:连接件是负责将体系结构的不同部分组合连接起来的元素。

它们定义了构件之间的交互方式和关系,包括数据流、控制流和消息传递等。

3.约束:约束是软件体系结构中的规则和限制,它们定义了系统的行为和属性。

约束可以包括性能要求、可靠性要求、可维护性要求等。

此外,软件体系结构还涉及到一些重要的问题,如全局组织和全局控制结构、通信、同步与数据存取的协议、设计构件的功能定义、物理分布与合成、设计方案的选择、评估与实现等。

这些问题都是软件体系结构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Kruchten提出了软件体系结构的四个角度,这些角度从不同方面对系统进行描述:1.概念角度:描述系统的主要构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模块角度:包含功能分解与层次结构,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

3.运行角度:描述了一个系统的动态结构,包括系统的行为、交互和并发性等方面。

4.代码角度:描述了各种代码和库函数在开发环境中的组织,涉及到系统的实现细节。

总的来说,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为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结构和指导。

通过对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需求和功能,提高系统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 architecture,软件架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由构成系统的元素的描述、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指导元素集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

软件体系结构不仅指定了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拓扑结构,并且显示了系统需求和构成系统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提供了一些设计决策的基本原理。

对于软件项目的开发来说,一个清晰的软件体系结构是首要的。

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可以划分为从概念直到实现的若干个阶段,包括问题定义、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及软件测试等。

软件体系结构的建立应位于需求分析之后,软件设计之前。

但在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中,需求和设计之间存在一条很难逾越的鸿沟,从而很难有效地将需求转换为相应的设计。

而软件体系结构就是试图在软件需求与软件设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着重解决软件系统的结构和需求向实现平坦地过渡的问题。

软件体系结构是项目干系人进行交流的手段,明确了对系统实现的约束条件,决定了开发和维护组织的组织结构,制约着系统的质量属性。

软件体系结构使推理和控制更改更简单,有助于循序渐进的原型设计,可以作为培训的基础。

软件体系结构是可传递和可复用的模型,通过研究软件体系结构可能预测软件的质量。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和组织软件系统的架构和结构。

在软件工程领域,软件体系结构是实现软件功能和满足软件质量要求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重要性和常见的体系结构模式。

一、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组织方式,用于描述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交互和功能。

它包括系统中的各个模块(或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接口和依赖关系。

软件体系结构还定义了系统的整体框架、分层结构、数据流和控制流。

软件体系结构的目标是将复杂的软件系统分解成可管理的模块,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它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决策,能够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性1. 提高软件开发效率:软件体系结构将系统分解成各个模块,使开发团队能够并行开发、测试和集成各个模块,从而提高开发效率。

2. 促进软件重用:通过定义模块和接口,软件体系结构能够促进软件的重用,减少开发时间和成本。

3. 支持系统演化:软件系统需要不断演化,软件体系结构能够提供系统框架和接口,使系统能够方便地进行修改和扩展。

4. 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良好的软件体系结构能够降低系统维护的难度,使开发人员能够快速定位和修复问题。

三、常见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式1. 分层体系结构:将系统分成若干层层叠加的模块,每一层只和相邻的层进行交互。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但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2. 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将系统分成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客户端发送请求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提供相应的服务并返回结果。

这种模式适用于分布式系统和网络应用开发。

3. 主从体系结构:将系统分成一个主节点和多个从节点,主节点负责协调和管理从节点的工作。

这种模式适用于负载均衡和并行计算等场景。

4. 流水线体系结构:将系统分成多个阶段,每个阶段负责完成一部分工作并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个阶段。

软件体系结构汇总

软件体系结构汇总

软件体系结构汇总软件体系结构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设计将软件系统拆分成不同的模块,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通信方式的过程。

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对于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软件体系结构进行汇总介绍。

1. 分层体系结构(Layered Architecture)分层体系结构是将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层,每一层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和对上下层的依赖关系。

常见的分层包括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等。

分层体系结构的优点是模块化、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较好,不同层之间的耦合度较低,但也存在性能问题和复杂度较高的缺点。

2. 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将软件系统划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两部分,客户端负责与用户交互,服务器负责处理和存储数据。

客户端-服务器体系结构的优点是系统的可伸缩性和灵活性较好,但也存在服务器压力过大、网络延迟等问题。

3. MVC体系结构(Model-View-Controller Architecture)MVC体系结构将软件系统划分为模型、视图和控制器三个部分,模型负责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视图负责用户界面显示,控制器负责协调模型和视图之间的交互。

MVC体系结构的优点是模块化和分工明确,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4. Pipe and Filter体系结构Pipe and Filter体系结构将软件系统划分为一系列的处理器(Filter)和数据通道(Pipe),每个处理器负责执行一些特定的功能,通过数据通道进行输入和输出。

Pipe and Filter体系结构的优点是模块化和可重用性较好,但也存在处理器之间的依赖性和性能问题。

5. Blackboard体系结构Blackboard体系结构将软件系统划分为一个共享数据结构(Blackboard)和一组独立的处理器(Knowledge Sources),数据结构用于共享问题描述和部分解决方案,处理器根据问题描述和解决方案进行并行计算和协作。

解释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

解释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

解释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
软件体系结构是指一个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包括系统的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行为。

它描述了一个软件系统的高层次抽象,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指导和规范,有助于实现系统的可靠性、可维
护性和可扩展性。

软件体系结构通常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
1. 组件:组成软件系统的独立模块或单元,如用户界面、数据库管理、业务逻辑等。

2. 连接器:用于连接组件之间的接口或协议,包括数据传输、调用方
法等。

3. 配置:描述了组件和连接器之间的物理安排和部署方式,如分布式
部署、集中式部署等。

4. 限制条件:对软件系统进行限制或约束,以确保满足特定需求或标准,如安全性、性能等。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根据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体系结
构,并将其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进行设计和实现。

这样可以降低开发难度和风险,并且提高整个项目的质量。

总之,软件体系结构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概念,在软件开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软件系统,从而实现高效、可靠、可维护和可扩展的软件系统。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软件体系结构是指软件系统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规范。

设计模式则是一套解决软件设计问题的经验总结和最佳实践。

本文将介绍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的概念、特点以及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一、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与特点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基本框架,规定了系统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方式。

它包括系统的整体结构、组件的划分和接口的定义等。

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有以下几个特点:1. 模块化:将系统划分为相互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明确定义的功能和接口。

2. 层次化: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3. 分布式:将系统组件部署在不同的计算节点上,实现分布式计算和资源共享。

4. 可扩展性:能够方便地添加、修改和删除系统组件,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变化。

5. 可重用性:通过模块化和规范化的设计,实现组件的复用和共享。

二、常见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式在软件体系结构中,常见的模式有分层模式、客户-服务器模式、主从模式、发布-订阅模式等。

1. 分层模式: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上层接口只与下一层接口进行交互,实现了模块之间的解耦和复用。

2. 客户-服务器模式:将系统划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端提供服务并返回结果。

实现了任务的分布和协作。

3. 主从模式:主节点负责协调和管理各个从节点的工作,从节点负责执行具体的任务并向主节点汇报。

实现了任务的分配和并行处理。

4. 发布-订阅模式:发布者发布消息,订阅者接收并处理消息。

实现了组件之间的松耦合和消息的异步处理。

三、设计模式的概念与分类设计模式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在软件设计中常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常见的设计模式有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和行为型模式。

1. 创建型模式:用于创建对象的模式,包括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和原型模式等。

2. 结构型模式:用于组织类和对象的模式,包括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和桥接模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软件体系结构
课程编号:C304
课程学分:2
适用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
软件体系结构
Software Architecture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开设选修课。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开发设计的高级课程,对培养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今后从事大型软件开发工作有重大意义。

二、课程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在概念上建立从体系结构看待软件系统的观念,理解体系结构设计的优劣对软件系统质量的影响;掌握软件体系结构的建模、评价与检测的方法,能够应用上述方法评价软件体系结构的质量。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软件体系结构概述
2、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理论(2学时)
1、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ADL简介
2、时序逻辑描述语言LOTOS简介
3、实例研究:流媒体信道调度模型及描述
第三章软件体系结构一致性检测(2学时)
1、软件体系结构一致性
2、软件体系结构一致性测试算法
3、实例研究1-三层C/S结构一致性检测
第四章软件体系结构评价(4学时)
1、软件体系结构评价模型
2、软件体系结构性能评价
3、软件体系结构可靠性评价
4、实例研究基于C/S结构的视频点播系统性能研究
第五章软件体系结构案例分析(16学时)
1、COBAR体系结构简介
2、P2P体系结构简介
3、网格体系结构简介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面向对象程序》及《分布式数据库》,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体会大型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体会到软件开发中体系结构的重要性。

五、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
结合本研究室的研究课题,评价软件体系结构的性能。

六、本课程课外练习的要求
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建立软件体系结构的性能模型和可靠性模型,以实际系统为被背景评价软件体系的性能。

七、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要求
计算机:32M内存(最好64M),586以上,2G硬盘。

八、本课程成绩的考查方法及评定标准
考核方式:读书笔记和实验报告
考核内容:以自己课题为背景评价软件体系结构的性能和可靠性
九、教材及参考书
Software architecture: perspectives on an emerging discipline[M],Mary Shaw, David Garlan,New York: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1996, 45-56.
十、课程各章节学时分配
大纲撰写人:赵会群
大纲审阅人:刘文萍
责任教授:李也白
系(教研室)主任:李也白
学院负责人:张常年
制(修)定日期:2004年9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