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和《生活中的透镜》习题及标准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生活中的透镜》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生活中的透镜》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bff1980c22590103029d1f.png)
《生活中的透镜》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6小题,共52.0分)1.“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下列情景中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是()①阳光下地面形成的“影子”②留下美好记忆的“摄影”③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④剧场表演的“皮影”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B. 阳光穿过树林C. 检查木板是否平直D. 对着镜子练习舞蹈3.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投影在银幕上的彩色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A. 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 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 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 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4.下列情景中形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A. 荷花在湖面的倒影B. 用放大镜看物体C. “海市蜃楼”D. 墙壁上的投影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没有利用到放大镜的原理的是()A. 甲:通过圆形金鱼缸观察金鱼B. 乙: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上的船C. 丙:通过体温计上的玻璃三菱柱观察示数D. 丁:通过露珠观察叶脉6.下列透镜,不能用作放大镜的是()A. B. C. D.7.今年的元宵节,北京故宫94年来第一次亮灯,紫禁城上元之夜被点亮,美不胜收,关于如下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笔直的光柱说明光线是真实存在的B. 乙图中的月亮是光源C. 丙图中以艺术灯光形式投影于古建屋顶上的《千里江山图卷》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 不同角度的游客都能看的丙图中古建屋顶上的《千里江山图卷》是发生了镜面反射8.日晷仪是我国古代人们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可知道时间,下列所述的光现象中与日晷仪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A. 拱桥倒影B. 幻灯机投影C. 小孔成像D. 毕业合影9.2017年2月26日,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环食在南半球震撼上演。
生活中的透镜和透镜习题
![生活中的透镜和透镜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cb2e2abcd126fff7050b49.png)
放大
不 成 像
幻灯 机
正立
虚像
放大
同侧
V>u
放大 镜
基础知识检测:
一、填空:
直线传播 1、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 成的像,平面镜成 反射 像是由于光的______成的像,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 折射 ______成的像。 2、放映幻灯片时,要在银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 应 倒 插;如果银幕上所成的像偏小,应把幻灯机的 镜头与银幕的距离调___________,同时幻灯片与镜 近一些 远一些 头的距离调_____。
8、有一物体在凸透镜5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1.5倍 焦距处,像的变化是:( A ) A.从小变大; B.从大变小; C.不变; D. 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
9、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应满足:( B ) A. 小于2倍焦距; B. 大于2倍焦距; C. 等于焦距; D. 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10、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 住,物体的像将( C ) A.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 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
4、如果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那么这时的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 是( A ) A、u>f ; B、u>2f; C、u<f; D、2f>u>f
5、下面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像是( A ) A、幻灯机屏幕上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 C、照相机底片上的像;D、小孔成的像。
6、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它们所用的镜片是:( C ) A.放大镜用的是凹透镜,其余是用凸透镜; B. 照像机用的是凹透镜, 其余是用凸透镜; C.全部都是用凸透镜; D. 全部都是用凹透镜。 7、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7厘米,物体在凸透镜前11厘米处,通过凸透 镜所成的像是:( A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训练 5.2 生活中的透镜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训练 5.2 生活中的透镜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2879c6a2161479171128ef.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运用5.2 生活中的透镜1.小明用同一个相机给同一座古塔拍了四张照片,拍摄下列哪张照片时镜头伸出最长()2.某兴趣小组将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红旗图案放在幻灯机的展台上,如图所示,则所成清晰的像可能是下图中的()3.B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B.该透镜只能成倒立的像C.该透镜可以用做照相机镜头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4.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5.探究小组将装有半杯清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放在水平窗台上,透过玻璃杯观察街对面的指路牌.当从水面上方观察时,看到指路牌上的箭头指向右方;若从水面下方观察,下面有关现象和成像原理说法正确的是()A.箭头指向右方B.指路牌上下宽度变大C.指路牌上的字上下颠倒D.原理类似于照相机成像6.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在镜头的上面是一个________镜,通过它的作用,在屏幕上形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相对胶片而言).7.如图所示,甲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图,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图.8.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________(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进行记录考勤.9.共享单车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出行.使用者用手机扫车牌上的二维码,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其中手机摄像头相当于________镜,扫码时手机上的摄像头对准二维码使摄像头位于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一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二倍焦距以内”或“二倍焦距以外”)位置.10.甲图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________(选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白色银幕是为了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所有颜色的光.11.如图,用铁丝围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用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为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楼房倒立缩小了,这种成像情况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成像原理相同;轻轻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12.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小明在游玩古隆中途中,为父母拍摄时发现武侯祠没有完全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母和武侯祠都拍摄下来,他向后退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一点.13.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上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简易照相机,这个模型照相机的________相当于真实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A端朝着______________,B端朝着______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较暗的室内”或“明亮的室外”).14.C某兴趣小组在“自制水膜透镜”活动中,如图所示,将内径4mm的细铁丝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实验过程中,小张和小华发现该透镜的观察范围太小,想制作更大的水膜透镜,但又易破裂.为研究液膜的增大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可能与制作圆环的材料有关;猜想二: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选用细铁丝、细塑料片、细铝条制成圆环,改变圆环直径后,分别浸入水中获取液膜,测量出液膜即将破裂时的最大直径.实验前,他应该控制三种材料横截面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张找来比水黏稠的透明的色拉油、胶水,将细铁丝圆环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液体色拉油胶水圆环的最大直径/mm 9 10针对小张的实验过程,请指出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将大小相同的胶水膜和水膜放在书本前相同距离处,发现透过胶水膜观察到的正立的“字”更大一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DBC CD6.凸透平面放大倒立实7.照相机放大镜8.人脸缩小9.凸透二倍焦距以外10.②反射11.虚像照相机凹透镜12.缩小向后缩13.凸透镜半透明纸较暗的室内明亮的室外14.(1)大小形状(2)只用一组数据得出结论,具有较大的偶然性选用的液体种类太少(3)胶水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01ade2a32d7375a41780f1.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照相机1.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2.下列光学仪器或设备中,得到缩小实像的是()A.凹透镜B.平面镜C.幻灯机D.照相机知识点投影仪3.如图所示是“斑海豹三兄妹”在胶片上的图样,若把投影仪的反光镜卸掉,该胶片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天花板上看到的像的形式为()4.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_(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_(填“实”或“虚”)像能力提升5.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应用透镜的是()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6.如下图中成放大的虚像的是()7.如图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成实像的是()8.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9.九(1)班同学在拍毕业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则拍出来的照片()A.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B.不会出现苍蝇,但会有一个黑点C.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一些D.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10.以色列开发出医用3D全息投影,可记录并投影出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应用这项新技术,医生轻轻转动眼前悬浮的一个心脏3D全息投影,模拟操刀练习,如图所示.全息投影术所成的是心脏的______(填“虚像”或“实像”)11.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柱,横截面如图所示,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相当于______使我们能看清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填“实”或“虚”)像12.取一个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手紧靠在杯的背面,透过水杯看到的手“变大”了.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填“凸透镜”或“凹透镜”),透过它看到的是手被放大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13.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______、______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______度14.如图甲所示为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图乙为其结构简图,它工作时液晶屏上的图像和文字通过镜头(即凸透镜)成一个______(填放大的”或“缩小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15.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的光线经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是这一装置的示意图,A"B"是物AB的像.图中BO1=30cm,O1O2=20cm ,O2O3=90cm.(1)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2)对凸透镜而言,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______cm,像距(像到透镜光心的距)是______cm答案1.A2.D3.A4.凸透倒着实5.D6.A7.D8.C9.C10.实像11.凸透镜虚12.凸透镜虚13.正立放大 514.放大的实像15.改变光路60 110。
生活中的透镜 习题(含答案)
![生活中的透镜 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797e28763231126edb11d2.png)
生活中的透镜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1. 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成缩小的“倒影”,如图所示.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 “倒影”是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C. 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 投影仪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2. 关于如图所示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的目镜和物镜作用相同B.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 它的物镜的直径做的大些,能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3.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必须()A. 大于两倍焦距B. 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C. 等于两倍焦距D. 小于一倍焦距4. 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A.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5. 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一个人照了一张全身照,如果用它给这个人照一张同样尺寸的半身像,则应()A. 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缩小暗箱的长度B. 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C. 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小,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D. 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小,同时缩小暗箱的长度6. 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A. 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B. 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C. 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D. 凸透镜,缩小的虚像7. 秋游时,四位同学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不同),对着同一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用甲拍摄的照片是()A. B. C.D.8. 物理课上,每位同学都为自己年迈的长辈们自制了一个具有放大功能的指甲刀,则他们需要用到的主要光学器件是()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凸面镜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日偏食时,树荫下的光斑是圆形的B. 塔式太阳能电站的多面镜子发生了漫反射C.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离地球27万光年的星系,看到的模样是它现在的样子D. 在有雾的天气,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0. 人脸识别仪可以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此装置的镜头为______ 镜,这种镜头可以用来矫正______ 眼,若想使拍摄的图象变大,人脸应该______ (填“远离”或“靠近”)镜头.11. 如图是小东准备制作的昆虫观察瓶,在瓶口处安装一个透镜便于观察瓶底小昆虫放大的像,安装的应是______ (选填“凸”或“凹”)透镜;若瓶口到瓶底的距离为10cm,选择透镜的焦距应______ (选填“大于”或“小于”)10cm.12.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幻灯片放在距离镜头______ 的范围内,就能在银幕上得到一个______ 、______ 的实像.13. 近视眼佩戴的眼镜镜片相当于______ 透镜,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______ 透镜.14. 如所是许多同学用透镜所做的游戏,游戏可以出镜对光有______ 作用.用种性质透镜成眼镜可以用来正______视眼.15. 郑州市在创建安全交通城市的过程中,对各县市的公交车采取了一些措施.公交车上都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如图所示.它能有效监控该车辆是否超员,该装置中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______ ;公交公司为了调度及时,在公交车上装上了“车载无线电话”,它是通过______ 来传递信息的.16. 圆形鱼缸里养了条金鱼,从斜上方看和从侧面看大小、位置都不一样,它们都是鱼缸里的鱼反射的光折射形成的______ 像,与实际的鱼相比,从斜上方看到的鱼位置稍______ (填“高”或“低”),从侧面看到的鱼是______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17. 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1)要观测更加清晰,最好借助______ (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观察了整个过程.(2)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______ 原理来解释.光在传播过程中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3)如图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______ 凌日现象.18. 2015年12月14-15日,世界把目光聚焦在了郑东新区CBD,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如期在这里举行.如图是位于CBD中央如意湖畔的会展宾馆,有“中原第一高楼”之称.华灯初放,在楼外小彩灯的装饰下如同一个巨大的金黄色“玉米棒”,被市民戏称为“大玉米”.为了让照片中的“玉米”变大,小敏在拍照时应该______ (选填“远离”或“靠近”)“大玉米”,细心的小敏还发现“大玉米”在水中的倒影比岸上的实物暗一些,原因是______ .19. (1)在中考体检时,医生让李华同学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视力表在李华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的一个______ 立、等大的虚像.(2)测试时,李华看不清医生所指位置的图象,他就将头悄悄向前伸,此时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的大小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测试后,医生发现李华眼睛近视,他需配戴______ 透镜矫正视力.(3)李华的爷爷眼睛不好,经常要用放大镜辅助看报纸,如爷爷想透过放大镜看到的字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______ 报纸.(选填“靠近”或“远离”)三、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0. 夏天正午,烈日当空,小勇给庭院里的花草洒水,他认为这样可以保护花草,而爸爸却说这样做不妥.果然,水珠蒸发以后,花草叶上出现了一个个焦黄的斑点,这是被高温灼伤的原因,为什么?生活中的透镜习题(含答案)【答案】1. C2. D3. D4. A5. C6. C7. D8. A9. D10. 凸透;远视;靠近11. 凸;大于12.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倒立;放大13. 凹;凸14. 会聚;远15. 照相机;电磁波16. 虚;高;放大17. 望远镜;光的直线传播;不需要;水星18. 靠近;有部分光发生了折射进入水中19. 正;不变;凹;远离20. 答:小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使平行的太阳光会聚在一起,会聚点的温度较高从而使叶片被烫伤,出现一个个焦黄的斑点.【解析】1.解:A、王亚平在水球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倒影”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故B错误;CD、“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以及物距、像距和像之间的关系,难易程度适中.2.解:A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故AB错误;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其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而不是虚像,故C错误;D、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做的大些,能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故D正确.故选D.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掌握望远镜和显微镜物镜和目镜成像特点.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显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放大镜.3.解:当凸透镜作为一个放大镜使用时,此时的物体应该在一倍焦距以内,即物距小于焦距,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选D.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解: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A正确、C错误;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D错误.故选A.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要注意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目镜放大倍数乘积.5.解: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此时要照半身像,就指像相对变大,所以要缩小物距,增大像距,故选C.照相机前面有一个镜头,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符合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6.解: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其二倍焦距以外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其成像情况与照相机相似.故选C.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由此入手解决此题.明确凸透镜成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要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7.解: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越大,则像越大;由图可知,从甲→丙→丁→乙,像距逐渐减小,则所成的像逐渐变小;甲的像距最大,所成的像最大,选项D中的像是最大的,故D正确.故选: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外,像距越大,则像越大,据此分析和答题.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掌握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外,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8.解:(1)具有放大功能的指甲刀,里面用到了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到指甲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符合题意;(2)凹透镜和凸面镜成缩小的虚像,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故BCD不合题意.故选A.放大镜是凸透镜应用的一种,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本题通过指甲剪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体现了生活处处皆物理的理念,有意义!9.解:A、在发生日偏食时地上的光斑是通过小孔形成的太阳的倒像,像的形状与日食的形状是相同的,不是圆形的,故A错误;B、镜子的表面比较平,当光线照射到镜子时,会发生镜面反射,故B错误;C、用天文望远镜观察离地球27万光年的星系,我们看到的光是27万年前的光,所以看到的星系是27万年前的星系,故C错误;D、雾天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故D正确.故选:D.(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小孔时就在小孔的后方形成一个倒立的像.(2)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3)光的传播也需要时间;(4)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本题主要考查了跟光有关的现象,从光的产生、传播、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考查,属基础知识.10.解: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视眼.拍摄的图象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人脸应该靠近镜头.故答案为:凸透;远视;靠近.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如何来矫正.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对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作用,凸透镜的三种成像特点和应用.11.解:在瓶口处安装一个透镜便于观察瓶底小昆虫放大的像,安装的应是凸透镜,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cm,物距是10cm,凸透镜做放大镜使用,凸透镜的焦距要大于10cm.故答案为:凸;大于.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12.解: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中间时,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答案为: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倒立;放大.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当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②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③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④u=f,不成像;⑤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13.解: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矫正近视眼应戴一副由凹透镜做的眼镜,使光发散一下,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显微镜的物镜焦距较短,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凹;凸.(1)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2)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知道近视眼的成因、矫正及显微镜的原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4.解:可见,该透镜对光起会聚用,因此是凸透;远视眼呈在视网的,使像呈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用以矫正远视眼.故案为:会聚;.凸镜对光线会聚作用,凹光线起发散作用;近视眼佩戴凹透矫正远视眼戴凸透镜矫.本要考学生对镜型判断以及视眼的矫正方法的了和掌握,是一道中档题.15.解:“车载电视监控器”实际上是一个摄像头,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工作的,其工作原理同照相机.“车载无线电话”工作时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答案为:照相机;电磁波.(1)根据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照相机,车载电视监控是记录车内情况,能呈现在屏幕上,是实像.(2)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掌握无线通信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16.解:当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鱼的位置稍高一点;从侧面看到的鱼,鱼的身体和玻璃缸之间的水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鱼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虚;高;放大.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关键是要从题中得出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7.解:(1)显微镜有放大的作用,用于观察微小物体,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望远镜,能够观测远处-太空中的星体情况;(2)“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是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金星凌日”现象;光可在真空中传播,光在传播过程中不需要介质;(3)据图分析,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水星,所以水星有可能转到太阳与地球的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水星凌日”现象.故答案为:(1)望远镜(2)光的直线传播;不需要;(3)水星.(1)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望远镜,可观察到太空中的星体;(2)(3)解答此题要明确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太阳、金星和地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金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本题考查“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不同用途及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应用及解释天文现象,体现以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18.解:照相时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外,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所以小敏在拍照时应该靠近“大玉米”;水中的倒影是岸上物体的光经反射所成的虚像,当光到达水面时,有部分光发生折射进入水中,所以“大玉米”在水中的倒影比岸上的实物暗一些.故答案为:靠近;有部分光发生了折射进入水中.(1)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2)看见的景物是景物反射的光线,而倒影是景物反射的光线到水面,在被水面吸收一部分后再反射出来,所以亮度肯定不及景物本身了.此题主要考查了照相机的制作原理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19.解:(1)视力表的前方有平面镜,视力表在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李华看到的视力表的像.看到是正立、等大的像;(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可知,李华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与字母的像的距离将变小,他所看到自己的像将不变;李华将头悄悄向前伸,能看清图象,说明他是近视眼;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是因为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会聚推迟,从而成在视网膜上;(3)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应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但放大镜必须在小于焦距范围内移动.故答案为:(1)正;(2)不变;凹;(3)远离.(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等距、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是正立的虚像.李华看到镜中的视力表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使像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带凹透镜,把光线发散一些,使像错后会聚在视网膜上;(3)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物距在一倍焦距内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像,且当物体离焦点近时,成的像较大.检测视力的房间比较小,利用平面镜成像来增大观察距离.生活中这样的实例很多,例如服装店利用平面镜增大视觉空间.20.小水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焦黄的斑点说明此处的温度较高,将其与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联系在一起,即可得到答案.将小水滴与凸透镜的会聚作用联系在一起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与此类似的有,不要在森林里乱丢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也是这个道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addbd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3.png)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倍焦距时,成 、的 像,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 的位置,在相当于 的胶片上得到 的 的像.3、如图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 A 是,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 播方向;B 是,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 。
4、如图4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5、如图为国际空间站中宇航员通过悬浮水珠成像的情景.图中水珠相当于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 (写出一种即可)。
6、如图所示,放映幻灯时,为了使屏幕上所成的像缩小一些,应使幻灯机的镜头离幻灯片 或“近”)一些,并 (选填“增大”或“减小”)幻灯机与屏幕间的距离.7、晓彤用两个可以套在一起拉动的硬纸筒,自制了一个简易照相机,外筒上装有凸透镜,内筒的一端蒙块半透明纸,如图所示。
晓彤用它观察远处的物体时,在半透明纸上可以到 的像。
若晓彤拿他 向远处物体走近一段距离后,需要将内筒向 (选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保持原,镜,生活中与该水珠这一成(选填“远”位置”)方向移动,才能在半透明纸上看到清晰的像。
八造赣明刈明总8、小明透过装有水的矿泉水瓶观察距离很近的树叶发现叶脉会变大,而且很清晰,这是因为此时水瓶相当于镜,此时观察到的叶脉是(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像(选填“虚”或“实”),所以在森林中旅行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对太阳光有作用,容易引起火灾.9、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如图所示。
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镜,通过图中的水珠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
早710、淮北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提升城市市容市貌的工作,其中为市民在交通上提供优质服务的中北巴士为了保证人们从公共汽车后门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如图所示,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图中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于。
5.2生活中的透镜(分层作业)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5.2生活中的透镜(分层作业)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503e5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b.png)
5.2 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1.照相机的镜头是透镜;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焦距,成的是,的像。
【答案】凸,二倍,倒立,缩小,实。
【详解】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如图所示是某超市的支付设备“刷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刷脸机”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B.经“刷脸机”的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C.“刷脸”时顾客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D.要使屏幕上自己的像变大,需要靠近摄像头【答案】D【详解】ABC.摄像头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刷脸”时,人要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C错误;D.要使屏幕上自己的像变大,需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要靠近“刷脸”机镜头,故D正确。
所以选D。
3.如图所示,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1)应该选用(填“凸”或“凹”)透镜作镜头,选用(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膜来承接像。
(2)观察时,小明应将端(填“A”或“B”)对着要观察的物体,并选择(填“亮”或“暗”)的物体作观察对象。
【答案】(1)凸,半透明;(2)B,亮。
【详解】(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来工作的,故应选用凸透镜作镜头。
透明的膜让光完全透过,看不清影像;不透明的物体将光完全挡住,人看不到像。
故选用半透明膜,既能在上面成像,还能让光通过一部分,使人看到像。
(2)在使用时,应该将镜头对准物体。
物体越亮,通过透镜成的像越明亮越清晰。
故应选择较亮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
二、投影仪4.放在投影仪上的图片在屏幕上成一个立的、的、像(填“放大”或“缩小”、“虚”或“实”)。
【答案】倒,放大,实。
【详解】投影仪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在屏幕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片。
5.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广告投影灯,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其中广告片位于镜头(选填“二倍焦距以外”、“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或“一倍焦距以内”),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广告图像,应当使投影灯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地面。
八年级上(人教版)物理专题复习练习(有答案):透镜及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
![八年级上(人教版)物理专题复习练习(有答案):透镜及生活中的透镜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967666336c1eb91b375d0c.png)
初二物理透镜生活中的透镜知识要点梳理1、名词(1)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3)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4)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5)焦点(F):到镜凸透镜的距离2、典型光路3、生活中透镜(1)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它是利用u>2f时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一原理来工作的。
照相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即暗箱的长度)是像距。
依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则像距变大,像也随着变大,也可以记忆为“物进则像退,像变大“(2)投投影: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
投影仪的原理是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3)放大镜::原理是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盛水的透明小瓶、小水珠都可以看作凸透镜而具有放大作用。
4、三条特殊光线:(1)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2)经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正对着凹透镜虚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5、虚像和实像:(1)光线经过光学元件的反射或折射后,实际光线会聚到一点,则是所成的像是实像;(2)光线经过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实际光线发散,反向延长后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后成的像是虚像;(3)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也能用眼睛直接观看;虚像只能用眼睛观看,不能呈现在光屏上(4);虚像和实像都既可因反射而形成,也可因折射而形成。
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和《生活中的透镜》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和《生活中的透镜》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9504945acfa1c7ab00ccc2.png)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一、选择题1、以下光路图中,正确的选项是()题图2、一束光经过凸面镜后( )A必定是平行光B必定汇聚于一点C必定是发散光芒D必定较入射光芒汇聚一些3、以下光学仪器,对光芒起汇聚作用的是()A.凹面镜B.平面镜C.凸面镜 D.凸面镜4、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丈量凸面镜的焦距,方法以下图。
他注意到让凸面镜正对阳光,但没有认真调理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其实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面镜的实质焦距()A.必定小于L B.必定大于L C.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D.可能等于L5、假如把一个玻璃球切割成五块,其截面以下图,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芒发散的是()A.a B.b C.d D.都不可以5题图4题图6、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凹面镜折射后,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必定是平行光束;B.必定是汇聚光束;C.必定是发散光束;D.必定比本来光束发散.7、以下对于透镜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凸面镜是中间厚、边沿薄的透镜;B.凹面镜能够将平行光发散;C.凸面镜能够将平行光汇聚于一点;D.凸面镜摔成两半,此中任何一块都会失掉会聚作用.二、填空题8、凸面镜对光有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作用。
(填“汇聚”或“发散”)9、在丛林中旅行时,请不要任意抛弃饮料瓶.由于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作用,简单引生气灾.10、小华让凸面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挪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面镜的__________。
1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凸面镜对光芒有作用。
12、如图是某同学把凸面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桌面上获得一个亮点F,并用直尺进行测量的状况,则凸面镜的焦距是cm.13、对于凸面镜的三条特别光芒是,经过光心的光芒流传方向___。
平行主光轴的光芒经透镜折射后___焦点;经过焦点的光芒经透镜折射后__主光轴.14、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以下左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面镜主光轴的光芒经过凸面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面镜的焦距是cm.14题图题图15、要想利用凸面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芒变为平行光,应当把小灯泡放在凸面镜的____上.三、作图题16、依据图中所给的入射光芒,画出折射光芒.题图17、(1)达成图甲中的光路图.(2)依据入射光芒和出射光芒,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适合的透镜.甲乙17题图《生活中的透镜》练习题一、填空题1、一般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一架一般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_____cm时,底片上会获得一个倒立、减小的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019年精选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人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一百
![2019年精选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人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一百](https://img.taocdn.com/s3/m/d23597e169dc5022abea0025.png)
2019年精选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人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一百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照相机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 时,成像的规律与下列哪种成像规律相同(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近视眼镜【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A、照相机B、放大镜C、投影仪D、汽车后视镜【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飞机在海上进行搜救时,工作人员常常需要从飞机上拍摄海面的照片,若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0 mm,则底片与镜头的距离应该( )A、大于200 mmB、恰为100 mmC、小于100 mmD、略大于100 mm【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眼睛对光有会聚作用B、近视眼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远视眼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科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科学量,常用一些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科学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 )A、用弹簧秤测量力B、用放大镜观察蜗牛C、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D、用α粒子轰击原子研究原子结构【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放大镜、照相机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光学器件,若用u表示物距,f表示焦距,在正常使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u<f,成放大的实像B、放大镜,u<f,成放大的虚像C、照相机,u>2f,成放大的实像D、照相机,u>2f,成缩小的虚像【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如图所示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投影仪,下列关于投影仪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平面镜的作用是聚光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小,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的同时投影仪适当远离屏幕【答案】:【解析】:第10题【多选题】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
5.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生活中的透镜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5.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生活中的透镜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8c414f804d2b160b4ec0b0.png)
简单1、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分析】要做好本题,首先根据题干图解知道照相机所成像的性质;其次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所成像的性质和成像的规律.【解答】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用的是凸透镜.故选A.2、我州凯里市及部分县城开通的无人售票公交车上,为了保证人们从公交车后门上下车的安全.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如图所示,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图中的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_________透镜成_________像(填“虚”“实”).【分析】根据摄像头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凸透镜,使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解答】“车载电视监控器”是利用凸透镜U>2f 时,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因此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凸透镜成实像.故答案为:凸;实.3、在用小灯泡、凸透镜、光屏模拟制作照相机的过程中,应把_________当做照相机的镜头,把_________当做胶卷.【分析】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被拍照的物体相当于蜡烛.【解答】在用小灯泡、凸透镜、光屏模拟制作照相机的过程中,小灯泡当做被拍照的物体,凸透镜当做照相机的镜头,光屏当做胶卷.故答案为:凸透镜;光屏.4、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投影仪的镜头是平面镜B.投影仪的镜头是凹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分析】投影仪是根据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制成的.【解答】投影仪的镜头是一凸透镜,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够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________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分析】(1)掌握投影仪的制作原理:当2f>u>f时,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2)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解答】(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则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10~20cm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2)投影仪成像时,按照光沿直线传播,会竖直向上射出,投不到幕布上;加上平面镜,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从而使像能成在幕布上.故答案为:10~20cm;改变光路.6、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潜望镜【分析】①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②首先判断出物距与焦距,再判断出所成像的性质,从而可以判断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解答】从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焦距,即U<f,并且此时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根据此规律可以制成放大镜.故选B.7、如图所示,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该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潜望镜【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解答】如图,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像,这是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故选A.8、关于实像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B.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而虚像不能D.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分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集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解答】A、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只是进入人眼的光是发散的,并不是没有光进入人眼,若真的是没有光进入人眼,将什么也看不到,故A错误;B、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集而成的,但不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如小孔成像;我们从岸上看水中的东西,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C、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集而成的,所以实像能呈在光屏上,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所以虚像不能呈在光屏上,故C正确;D、因为凸透镜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故D错误.故选C.9、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像,放大镜成的是__________像.【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②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③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解答】①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制成的.②投影仪是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制成的.③放大镜是利用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制成的.故答案为:倒立、缩小的实;倒立、放大的实;正立、放大的虚.简单1. 小琦观察到秋天的早上树叶上有露珠,透过露珠可以看到放大的树叶的茎,这是因为()A.露珠相当于一个凹透镜,通过它看到树叶的茎放大的实像B.露珠相当于一个凹透镜,通过它看到树叶的茎放大的虚像C.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通过它看到树叶的茎放大的虚像D.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通过它看到树叶的茎放大的实像【分析】露珠的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物体放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露珠的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树叶的茎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透过凸透镜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C.2. 放灯片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如图所示,则幻灯机上的旗时怎么放置的()A.B.C.D.【分析】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倒立像时,物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解答】A、物像上下不颠倒,左右不颠倒.不符合题意.B、物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符合题意.C、物像上下不颠倒,左右颠倒.不符合题意.D、物像上下颠倒,左右不颠倒.不符合题意.故选B.3.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风景区中“天地桥”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分析】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桥在水中的倒影是桥在水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小明拍摄“天地桥”的照片,是用照相机拍摄的.应用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解答】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桥在水中的倒影是桥在水中成像,是光反射的结果.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照相机离桥远一些,物距增大,像减小.照相机给桥拍照时,底片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C.4. 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一个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A.几乎无影响B.画面上有只小虫C.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D.画面变得模糊【分析】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解答】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镜片上,挡住凸透镜的一小部分,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其它部分,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由于挡住的折射光线很少,会聚成的像变化不大.故选A.5. 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照相机模型,为了在纸筒A的半透明纸上得到清晰的像,要适当调整A、B的位置,这时()A.眼晴应从B端向筒内观察,观察像是否清楚B.在半透明纸上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C.观察像时,应把纸筒A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D.在清晰地观察近处物体后,再看远处物体时就应该增加A、B间的距离【分析】在本题的模型照相机中在纸筒B的右端为凸透镜,纸筒A的左端的半透明纸就相当于真实照相机的底片,在半透明纸上所看到的就是凸透镜前方的景物通过凸透镜所生成的像.【解答】A、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应该对着A端观察半透明的纸,而不对着B端向内方向观察,故错误;B、据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可知,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在半透明纸上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故正确;C、为使半透明纸上得到的像更亮一些,要成像的物体就应该在明亮的地方,所以应该把模型照相机的B朝着室外面,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故错误;D、在清晰地观察近处物体后,再看远处物体时,即物距变大,相距应该变小,所以应该减小A、B间的距离,故错误;故选B.6. 关于实像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而虚像不能B.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D.平面镜只能成虚像,凸透镜只能成实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能成在光屏上,而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要掌握所学的成实像和成虚像的情况.实像: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虚像:平面镜成像、看到水中物体的像、凸透镜成像.【解答】A、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A正确.B、实像有凸透镜成像和小孔成像,其中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所以B错误.C、虚像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不能用光屏承接,所以C错误.D、凸透镜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的像是实像,但是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D错误.故选A.7.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甲、丁B.丙、丁C.乙、丙D.甲、乙【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甲、三棱镜分解白光,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乙、水面上山的“倒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丙、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丁、笔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因此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甲、丁.故选A.8. (多选)在固定位置给固定景物拍照,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根据光线强度调节光圈大小B.根据光线强度调节快门大小C.根据距离景物的远近调节焦距D.调焦要求:直到观察到被拍景物清晰的像为止【分析】(1)照相机的光圈是控制光通量,让像不能太亮或太暗.(2)照相机的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让像不能太亮或太暗.(3)照相机距离景物距离不同,物距不同,可以通过调焦来成清晰的像.【解答】AB、根据光线的强度,调节光圈和快门,使会聚成像的光线不能太强或太弱,像会更清晰.两个选项都正确.CD、距离景物越远,可以使照相机的焦距增大,物距相对减小,直到拍摄到清晰的像为止.两个选项都正确.故选ABCD.9. 如图所示,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其正面呈现弧形,这样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_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解答】从右图中体温计的横截面看,从圆弧形表面看去,此温度计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故答案为:凸透镜;正立的虚.10. 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像对幻灯片来说()A.正立的、放大的实像B.倒立的、放大的虚像C.正立的、放大的虚像D.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解答】幻灯机是利用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制成的,因此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像对幻灯片来说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D.11. 如图所示的是校园门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能实时记录校门口的情况.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所摄景物通过镜头成的是倒立、_______的实像.【分析】摄像头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摄像头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校园门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能实时记录校门口的情况,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凸;缩小.12. 如图所示,是一台光学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属于______镜;B 属于______镜;C属于______镜,其作用是_______.【分析】本题首先要知道投影仪的作用:一是把透明图片上的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二是将放大的像投到竖直墙面或幕布上,以便于人们观看;其次,根据两大作用分析出投影仪结构上的各部件的作用.【解答】投影仪上的A属于凹面镜;B属于凸透镜,使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经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属于平面镜,其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将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反射到竖直墙壁或幕布上.故答案为:凹面;凸透;平面;改变光的传播方向.难题1. 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成像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同时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解答】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A正确.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B错误.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C说法错误.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D说法正确.故选A、D.2. 调皮的小明学着爷爷的样子拿着放大镜看报纸,“报纸上的字真大呀!”他还发现字的边缘有“彩虹”,你能帮他解释这些现象吗?【分析】彩虹是因为光发射色散,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人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七种颜色的光,即见到的“小彩虹”.【解答】答:放大镜是短焦距的凸透镜,彩虹是阳光通过凸透镜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的角度不同,凸透镜将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3. 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______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分析】(1)放大镜实质上就是凸透镜,通过放大镜我们看到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2)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解答】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小丑鱼被鱼缸放大了,所以球形鱼缸就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或凸透镜.我们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凸透镜或放大镜,虚像.4. 如图所示是照相机原理图,当照相机镜头在A位置时,照出了相片(1).若照相机镜头移至B位置,则照出的是相片______,此时像距变_______(填“大”或“小”)了.【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解答】若照相机镜头移至B位置,还是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头移至B位置,物距减小,像距会变大,像变大,照片是(3).故答案为:(3);大.5. 把一个透明的圆柱形的小玻璃瓶装上水,但不要装满,使得塞上瓶塞后瓶内留有一个空气泡,这就形成了一个既能放大又能缩小的两用透镜,如图所示.如果把它放在书上,则()A.当眼睛对着空气泡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缩小的,当眼睛从其他位置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放大的B.当眼睛对着空气泡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放大的,当眼睛从其他位置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缩小的C.不管从哪个位置看都是放大的D.不管从哪个位置看都是缩小的【分析】气泡处的水相当于凹透镜,成缩小的像;无气泡处相当于凸透镜,成放大的像.【解答】因气泡的存在,水面变得向下凹,在此位置相当于一个凹透镜,所以从气泡看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变小的字.其他位置则相当于一个不规则的凸透镜,据前题的分析知,放在书上,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故成为放大镜;当看到的是在垂直于小瓶轴线方向上变大的文字.故选A.6.有下列光学器具:①照相机、②潜望镜、③幻灯机、④穿衣镜、⑤放大镜、⑥牙医内窥镜,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包括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一类包括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分析】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的利用凸透镜三种成像规律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潜望镜、穿衣镜、牙医内窥镜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解答】(1)潜望镜是靠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穿衣镜是因为光的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虚像.牙医内窥镜是牙医是利用牙在平面镜成等大的像,通过观察像来观察牙的情况,并且做出诊断.原理都是光的反射.(2)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制成幻灯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放大镜.故答案为:潜望镜、穿衣镜、牙医内窥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7.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用照相机照像时,若曝光太强相片会发白,若曝光太弱相片会发暗,所以必须恰当曝光.为了曝光合适,相机上设置了快门和光圈.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可设置各种快门值,如13、160、1100、1200等等,快门1100,意思是按下快门按钮后镜头的进光时间是1100s.照相机的镜头上还有一个类似于眼睛瞳孔的装置,叫光阑.光阑的大小可调,它控制着镜头的进光面积.光阑的口径越大,进光面积越大.把镜头的焦距跟光阑的直径的比值叫光圈数,简称光圈.如光圈8是指光阑的直径是镜头焦距的18,光圈的字数越大,光阑的直径就越小.底片的曝光量跟曝光时间和进光面积有关.如果拍摄的是静止或慢速的物体,我们所选择的快门时间可稍长一些,如果拍摄的是动态的景物,就必须选择较短时间的快门,否则照出的相片就会因物体的运动而不清晰.(1)若只调节相机的光圈数,现有8和5两个光圈数,那么当光线较亮时拍摄,应选用光圈数是______较好.(2)若只调节快门值,现有1100、1200两种,那么拍摄跳高运动员的英姿时,应选用______值较好.【分析】(1)光圈的字数越大,光阑的直径就越小.(2)如果拍摄的是静止或慢速的物体,我们所选择的快门时间可稍长一些,如果拍摄的是动态的景物,就必须选择较短时间的快门,否则照出的相片就会因物体的运动而不清晰.【解答】(1)光圈数越大,曝光直径越小,当光线较亮时拍摄,选择光圈小比较小的,故选择光圈数为8的.(2)如果拍摄的是动态的景物,就必须选择较短时间的快门,拍摄跳高运动员的英姿时,选择1200的快门.故答案为:(1)8;(2)1 200.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般手电筒都有一个俗称灯窝的东西,灯窝相当于一面凹面镜,它有聚光焦点.当光源在焦点上时,光就会被强烈地反射出来,近似地形成平行光,这样手电筒的光就能照亮较远的地方,避免发散的光照到远处时就很快地变暗.然而,钢笔型电筒、打火机电筒等微型电筒并没有灯窝,它们发出来的光也能近似平行射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要从微型电筒的电珠分析入手,微型电筒使用的电珠和普通的电珠不同,它顶端玻璃很厚,呈半圆形,恰好是一个凸透镜,能起聚光作用,所以不用灯窝也能使电珠发出的光近似于平行地射出.(1)一般手电筒得到近似的平行光,是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利用凹面镜的“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经凹面镜______后平行射出”这一性质制成的.(2)微型手电筒得到近似的平行光,是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_____上,利用凸透镜的“从_______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_______后平行射出”这一性质制成的.(3)请你列举出一种与一般手电筒或微型手电筒非常相似的应用_______.(4)通过阅读以上的一段文章,你还可以知道:同样的一束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表面,光照面的明亮程度与光照面的面积、光源距光照面的距离有关,光照面的面积越_______,光照面上亮度就越小.【分析】(1)面镜对光有反射作用;(2)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灯泡尖端很厚、呈半圆形的玻璃是凸透镜,灯丝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是平行光线.(3)利用凹面镜或凸透镜可获得平行光,应用还有汽车前灯等.(4)同样的一束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表面,光源距光照面的距离一定,所照光面越大,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光线越少,光照面上亮度就越小.【解答】(1)面镜对光有反射作用,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平行射出;(2)灯泡尖端很厚、呈半圆形的玻璃是凸透镜,灯丝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是平行光线.(3)利用凹面镜或凸透镜可获得平行光.汽车前灯内有一凹面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经凹面镜反射后得到一束平行光.(4)同样的一束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表面,光照面的明亮程度与光照面的面积、。
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透镜生活中的透镜》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透镜生活中的透镜》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305c4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e.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透镜生活中的透镜》专项练习含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是医用笔形手电筒的小灯泡,它的玻璃泡前部中央厚,边缘薄,请你解释这样做的物理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中央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凸透镜能让从焦点发出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所以答案为凸透镜能让从焦点发出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2、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内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这支笔。
当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逐渐_______(填“变细”“变粗”“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会突然改变方向,而“改变方向”后的像为________(填“实”或“虚”)像。
解析:玻璃瓶相当于一个柱面透镜。
当铅笔靠近瓶子的位置较近时,瓶子成放大镜的作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逐渐远离时,透过透镜会看到铅笔尖逐渐变长,到达某一位置时,铅笔尖忽然改变方向,此时的铅笔处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所以答案为变长实。
3、小明利用支付宝进行扫码支付时,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商家的收款二维码,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变大。
所以答案为变大。
4、如图是张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的情景。
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
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手机应该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黑板,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解析: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通过它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应该让像变小一些,则手机远离黑板,增大物距。
八年级上册物理生活中的透镜习题带答案 (16)
![八年级上册物理生活中的透镜习题带答案 (16)](https://img.taocdn.com/s3/m/eb5be8b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2.png)
5.2生活中的透镜一、单选题1.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
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他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C.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2.关于图中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下列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像时所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用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C.图丙中,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
若凸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4.学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都配置了全自动红外线摄像测温系统。
如图所示。
当同学们通过测温道道时,该系统就能自动、快速、准确地测量体温,并对检测出发烧的同学发出报警。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同学们必须位于镜头焦距以内B.当某同学体温为36.5℃时,系统会报警C.红外线肉眼看不见,不是光D.人体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5.小安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一焦距为20cm的薄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错误的说法是A.光屏上像的性质为倒立放大的实像B.当透镜向右移动时,所成的像会逐渐放大C.当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时,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像D.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的像大小不变6.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照相机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B.在校园监控摄像头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成放大、正立的实像D.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7.小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F点为一倍焦距处,H点为二倍焦距处。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0ace51f524ccbff021840f.png)
第五单元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1.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小C.“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D.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解析】A、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所以,人离平面镜越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C、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导致看到的“物体〞变高,所以“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C正确;D、凹透镜对平行或不平行的光都具有发散作用,故D错误。
应选:C。
2.国庆假期,公园里游人如织。
有来自外地的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f甲>f丙>f丁>f乙〕,对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A、B、C、D所示。
我们可以判定:乙相机拍摄的照片是〔〕A .B .C .D .【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越大,那么像越大;由图可知,乙相机的像距〔底片到镜头的距离〕最小,像最小,故照片B是用乙拍摄的;应选:B。
3.小红用同一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同一书本上的字,看到如下图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甲乙两图成像都是因为光的折射B.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C.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大D.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解析】A、图中都是使用凸透镜观察物体,光透过凸透镜会发生折射,故A正确;B、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那么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故B正确;C、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更小,故C错误;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故D正确。
精品练习(附答案)《生活中的透镜》(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精品练习(附答案)《生活中的透镜》(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8b44212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a.png)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白板上嵌入LED灯做成的两个发光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根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下方箭头是通过凸透镜形成的虚像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D.乙图看到上方箭头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2.使用下列光学仪器或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D.平面镜3.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4.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5.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B.C.D.6.如图为广州航拍照片——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我国最大和设施最先进的体育场馆之一,在航空摄影时,照相机的胶片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7.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A B8.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9.春节期间,某电视台推出“扫二维码,抢红包”活动.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可成像在内部的识别模块上实现登录,获得红包.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B.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越好C.二维码成虚像D.二维码一定成倒立的像10.探究小组将装有半杯清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放在水平窗台上,透过玻璃杯观察街对面的指路牌.当从水面上方观察时,看到指路牌上的箭头指向右方;若从水面下方观察,下面有关现象和成像原理说法正确的是()A.箭头指向右方B.指路牌上下宽度变大C.指路牌上的字上下颠倒D.原理类似于照相机成像11.赛赛有两个直径都为d的透镜,为辨别两透镜的种类,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
《生活中的透镜》-习题集
![《生活中的透镜》-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2fc5a2157c1cfad6185fa715.png)
《生活中的透镜》习题集基础训练一、填空题(易)1.摄影师在给某班照集体像后,又给一名同学照半身像。
那么,应________(“减小”或“增大”)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
(中)2.防盗门上一般都装有监视用的“猫眼”,猫眼实际上相当于透镜,透过“猫眼”向外看,看到的是人的的像。
个,所看到的“鱼”是鱼的。
或“正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中)5.小明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
第一次小明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1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像;第二次小明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以上两格填“实”或“虚”)。
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
图1(中)6.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乘客从公交车后门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
如图2所示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图中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_______透镜成_____像(填“实”或“虚”)。
摄像头玻璃罩图2二、选择题(易)7.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得此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10cm,该同学想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cmB.在10cm和20cm之间C.小于10cmD.大于20cm(易)8.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凸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凹镜[来源:(易)9.下列光学仪器中,得到缩小实像的是()A.凹透镜B.平面镜C.幻灯机D.照相机(中)10.下列光学仪器的应用,哪个能得到比物体大的实像()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潜望镜【答案】一、填空题1.减小2.凹缩小3.凸透镜正立放大的虚像4.凸透镜倒立缩小5.虚实远离6.凸实二、选择题7.C8.C9.D10.C基础训练(易)1.给顾客拍照,照完全身以后再照一张半身像,顾客保持不动,则()A.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同时暗箱拉长一些B.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同时暗箱缩短一些C.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同时暗箱拉长一些D.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同时暗箱缩短一些(易)2.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时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16c42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8.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A.平板玻璃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面镜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B.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C.人透过水球成的像D.勺柄好像在水面处折断3.如图所示,为小赵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一种成像情况,下列哪种光学器件成像原理与它相同()A.投影仪B.照相机C.电影放映机D.放大镜4.如图是小明拍摄“东方明珠”时的情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明在地上的影子形成的原理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B.用照相机拍照时,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C.数码相机屏幕的彩色画面,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D.水中建筑物的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5.2021年河南春晚《唐宫夜宴》演出后迅速火遍全国。
如图所示为固定摄像机拍摄演员表演时的情景。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机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B.演员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演员位于摄像机镜头二倍焦距之外D.演员靠近摄像机时,感光元件上的像变小6.下列所成的像为实像的是()A.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B.山在水中的倒影C.邮票经放大镜成的正立放大的像D.太阳经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圆形光斑7.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放大镜成像B.水中的倒影C.水面“断筷”D.手影的形成8.在玻璃杯(其厚度不计)的杯底放一枚硬币。
装满水后将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
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大小不同的“两枚硬币”。
关于这个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水中的“小硬币”,是光从空气射向水时发生了折射B.“小硬币”是物体成的实像C.“大、小硬币”都是虚像D.看到的“大硬币”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放大实像二、填空题9.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 或“发散”),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和《生活中的透镜》习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
一、选择题
1、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2、一束光经过凸透镜后( )
A 一定是平行光
B 一定会聚于一点
C 一定是发散光线
D 一定较入射光线会聚一些
3、下列光学仪器,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A.凹透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
4、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D.可能等于L
5、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 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
A.a B.b C.d D.都不行
6、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凹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 D.一定比原来光束发散.
7、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
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 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
二、填空题
8、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填“会聚”或“发散”)
1题图
5题图
4题图
9
、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
___镜,对太阳光有 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10、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_。
1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
12、如图是某同学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桌面上得到一个亮点F ,并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13、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
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主光轴.
14、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下左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 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15、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上.
三、作图题
16、根据图
中所给的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
17、(1)完成图甲中的光路图. (2)根据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12题14题 16题
17题甲 乙
《生活中的透镜》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一架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_____cm时,底片上会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的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透明的幻灯片到镜头
的距离比镜头的_______稍大,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可以把幻
灯片上的画面放映到银幕上,形成_____立______的______像,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着插在架上,聚光镜的作用是增加照到幻灯片上的_________。
3、如图所示,对于左边的大写字母“F”,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空。
(1)在照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为_____;
(2)用放大镜看字母,看到的该字母的像的形状为
______。
4、放大镜的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焦距时,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像。
5、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
这是因为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个_____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
6、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__,看到的鱼实际上是鱼的_______像。
二、选择题
7、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的镜子是
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8、“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
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出的“电影”,湖岸在水中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摄影”。
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摄影——光的反射
C.电影——凸透镜成像D.倒影——平面镜成像
9、一个同学用照相机拍摄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其结果是
A.拍摄不出,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B.拍摄不出,因为平面镜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C.能拍摄出,但照片上的像左、右与人相反
D.能拍摄出,但照片上的像上、下、左、右与人相反
10、如图,小男孩拿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
小男孩观察到的是
A.正立放大的像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放大的像D.倒立缩小的像
11、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凸透镜的是
A.照相机 B.反光镜C.放大镜D.幻灯机
12、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
A.手机靠近同学 B.手机远离同学 C.手机适当向左移D.手机适当向右移
13、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
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14、用放大倍数为3倍的放大镜来观察一个10°的角,看到的角度为
A.10° B.30°C.60° D.均有可能,取决于透镜与角之间的距离
三、简答题
33、“一滴水珠可能引发一场火灾”,这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知灼见?请从光学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见解。
34、有两只干净且相同的玻璃杯,一只盛满纯净水,一只是空的,上面盖着盖子,你怎样用眼来判断哪只杯中有水?
参考答案第一节ADCCBDD
8.会聚发散
9.凸透镜会聚
10.焦点
11.会聚
12.13.2
13.不变会聚平行于
14.11cm
15.焦点
第二节
1、凸80 实
2、凸透镜焦距倒放大实像倒亮度
3、C;D
4、小于正立、放大的虚像
5、答案:放大镜(或凸透镜) 虚
6、放大镜、虚像
CBCDBBBA
33、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它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会因为会聚阳光恰好使易燃物因温度升高而燃烧,发生火灾。
34、答:把手放在杯后,透过杯子观察手指,能使手指变大的是装有水的杯子。